中式教育和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优缺点有何区别?

今天的周课时光跟各位聊聊美式基础教育,相信不少人都信奉美式基础教育是优质的教育。奋不顾身地让自己的孩子去美国读初中、读高中,但是美式教育是否能成才?美式基础教育又是否适合东方的学生,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最近几年,很多毕业于海外普通学校的海归价值不断贬值,这背后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的基础教育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其实,美式基础教育根本不是教育,而是填补童年、青少年时光的游乐场。首先,笔者明确反驳各位中国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就送到美国去读书,什么孩子太累了,中国教育填鸭式,那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在海外长大的中国孩子回国只能找到几千块钱的工作?为什么很多企业甚至对其避而远之?很多人还拿着70/80/90年代的海归来说事,说那时的海归多风光啊,回国之后就是专家,什么前途都不用愁,如果嘴里再拽几句英文,管他发音标不标准,能说就行,那你简直就是人中龙凤啊。不过,在2021年,甚至在2015年,没有真才实学,根本没人认为你有多么了不起。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读书改变命运,美国的基础教育是读书消磨时间,这话一点不假,至少初中、高中阶段就是这样的。有的人说,美国的藤校很牛掰啊,确实是这样,不过,要注意一点,美国的高校和基础性教育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顺嘴把初中、高中、大学放在一起说,其实在美国,大学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培养全球人才,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就指望着高校培养人才。但是初中和高中,基本上跟游乐园没有区别,至少对于普通的美国孩子来说是这样,因为美国人认为有天赋的孩子在游乐园里也能脱颖而出,没天赋的孩子天天赶鸭子上架也没用。所以,很多人美国人根本不认可读书改变命运,因为作为一个清教徒在人口中占比大多数的国家,美国人更信命运是由上帝决定的,而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自己,更多的是相信白宫能将自己的国家打造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自己混个中产就行了,至于成不成为精英,努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由天赋决定。美国人很信天赋,如果你有美国朋友,他们会将这社会的一系列成功现象解读为天赋释然,talent在英语社会中经常被提及,但是在中国,很少人会说天赋,甚至还会说再好的天赋,不努力,啥也白扯。而事实上,天赋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不努力的确不行,但是光努力没有天赋也不行。只不过中国人不信天赋,美国人信的有点过头了。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平均智商跟韩国人、日本人、犹太人的智商为整个人类社会最高的那个档次。所以,中国人每个人都不认为自己不行,都相信自己是块材料,很多人将所有不行的事情都归结为社会环境不行,体制不行,没有一个人说自己笨,同时也认为自己不行。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不行,你在逗我么?别人有钱,那基本上都是非法所得,别人能力更出色,赶紧多损损他,很多人抱着这样的病态心理在社会上呐喊。因为都觉得自己很出色,很棒棒,除了长相、运动天赋、艺术天赋这种肉眼可见的东西之外,其余的事情通通是我不承认,我不赞同,我也行,我也会。但是事实上,人与人的差距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否则达尔文主义就不会存在,只不过,应当让天赋更差的人活得更体面,让天赋更好的人别为所欲为,这可能也是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吧。所以,中国的民营教培机构肆意生长,背后就是中国人都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更信奉达尔文主义的结果,如果将中国人的思想换成美国人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钱不花,明天就贬值的思维,或许,民营教培机构不用禁就都倒闭了,甚至说,民营教培机构根本发展不起来。所以为什么中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活得跟地狱一般,因为都认为读书改变命运,一件事情一旦跟改变命运结合到一块,所爆发出来的能量不亚于核子武器。金融家说炒比特币能改变命运,结果全球资本沸腾,前仆后继涌进加密货币平台。黑人说唱说唱打篮球能改变命运,所以,Hip-Hop和篮球成为了黑人文化的一部分。伊斯兰国说搞Xi击能改变命运,结果“圣战”的信徒们根本不怕死。印度人认为舔牛粪、喝恒河水能改变命运,于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细菌和新冠。有的时候,疯狂和热爱来源于信仰,不管这种信仰是宗教还是非宗教,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所以美国人的初中生活,在中国人看来,甚至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娱乐。有的人很羡慕,觉得孩子就应该释放天性,但是事实上,这样做真的对么?如果你了解一下美国的精英阶层孩子,他们可能不像中国学生那么拼,但是绝对不像美国老百姓孩子那么散漫,因为精英根本不傻,即使自己的孩子天赋差一些,也认为培养孩子比让孩子吃喝玩乐吸大麻要强。所以,美式的基础教育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眼里的教育,早早送孩子出国其实意义不大,如果你是考藤校的那块料,你在中国上学一样能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前文我说了美式基础教育和中式基础教育都是极端化,只不过是两个极端,但是这两个极端,哪个更好?这我说实话,还是中国这个更好,中国的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另外一方面可以让企业的选材面更广。但是问题是,这种方式对于大环境有利,但是对于个人,其实都一样,都努力学习,也会分出三六九等,都当鸡娃,最后还是有第一和倒数第一,这就是竞争的本质。只不过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排名是理所应当的,所有人也都认为运动员是应该接受排名的,中国足球踢得烂,也是应该被骂的。但是为了学生的自尊心,很多学校也都不排名了,但是不等于没有竞争,没有差距,竞争和差距依然存在,只不过不想让你太难受。如果你是一个体育迷,你就知道,竞技体育的本质不是同一个梦想,而是Win or Lose,其实人生也是这样,人活着终归是要前进和努力,因为你不努力,有人比你更努力。儒家文化的中国,人人都不会停下脚步,你想歇歇,然后抬头一看,前面占满了人,你根本挤不过去了。活得累不累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别人,人人都爱竞争,自己根本没有歇着的脚步和机会。可问题是人人都想鹰击长空,谁在地上下蛋呢?所以职业教育必须要有,也必然有一部分人分流到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职业跟阶级挂钩,什么样的工作就没出息,什么样工作就有出息。搬砖就一无是处么?在夜总会里跳舞就十恶不赦么?不见得。其实大多数国家的公民身份就分为两种,一种是精英,一种是普通人,精英永远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成为不了精英,所以按照这种思路来看,读书不能改变命运,但是比不读书要强。有些时候,研究生也不要瞧不起送外卖的和给人按摩的,说不定人家工资比你高,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体面的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评判人的标准就是,创造的价值越大,这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美国人可能是看清了这一点,工资没差多少,谁不比谁强,工地里搬砖的工资也不低。在这个角度来说,初中和高中阶段也不应该那么累。只是这个条件必须在真正的橄榄型社会中才能实现,只是美国现在已经不是橄榄型社会了。美式基础教育和中式基础教育都可以互相反驳和否定,但是绝对不是各自的绝对化正确。我只是想说,美式基础教育更适合美国人,中式基础教育更适合中国人。美国教育的强势在于大学教育,引用郑强教授说过的一句话,“美国只要把大学办好了,什么事情都好了”。课程推荐:这门课程旨在回答一个问题:一个学校系统,一旦被世界羡慕,蹒跚学步,以致于15岁的美国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表现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学生的成绩?我们首先确定了个性和历史力量,进步、种族隔离、合法化和集体讨价还价,塑造和重塑了美国学校的政治和政策。我们访问新的想法和实践产生的地方,我们看一些他们预料不到的后果。课程二维码:关注MeTeL,关注更多优质课程扫码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的优缺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