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公务员入职一个月什么都不会得罪了老同志会不会接下来的日子很惨?

通过选调或者公考进入体制内以后,你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了,从此告别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以后每一步都暗藏玄机,需要时时在意、处处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掉进坑里。体制内只有少年得志,没有大器晚成,因为年龄是硬杠杠,只有起步早、进步快才能最后站得高。所以要提前做一下职业规划,尤其要了解晋升规则方面的真实情况,尽快摆脱指点江山的“书生气”,成为少年老成的“稳健派”。很多单位领导都会勉励新进的同志好好干,以后机会有的是。此言不虚,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关键还是要踢好前三脚,开好局、起好步。在干部提拔任用方面,制定出台了大量政策文件,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总方针,纠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力度在加大,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些有背景关系的能够捷足先登呢?对大多数职场新人,尤其体制内,晋升就如同一个谜团,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找不到门径。从本质上讲,任何人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提拔都是权利规则的运作,是综合实力的博弈,是全能赛而不是单项赛。和你的能力、业绩有关系,但并不是决定性关系,最多是考量的一个方面,甚至不一定是主要方面。既有能力业绩,又有强大关系,才能做到奇正相生,稳操胜券。从理论上讲,体制内是党管干部,说白了是党的领导管干部的提拔和使用。党领导一切、协调各方、掌控全局,领导站位高、水平高、经验丰富,当然更知道提拔谁更合适。但提拔干部这件事综合性太强,影响因素很多,干部的配备又具有政治素质、班子结构、年龄限制等具体要求,而且领导也都有三亲六故、亲朋好友,有时候上级领导可能打招呼,组织部门可能拿意见,所以最后提谁都有道理,不用谁也都有原因,什么来历、什么由头、什么资格变得雾里看花,普通人很难看明白。从落马的腐败案例暴露出的问题看,过去有的地方就是谁有过硬关系谁就上,谁找成了谁当,所以有人总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虽然是笑话,也反映了一种现实情况和人们的心态,至少也算“局部真理”。有人说了,干部提拔有很多条例呀、规定啊之类的,怎么会这样呢?应该是有些人在研究政策钻空子。比如如果有些单位个别领导为实现个人意图,把制度规定刻意搞偏,故意把经书念歪,甚至存在利益交换,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第一是把民主推荐搞成领导推荐。先集中后民主,与先民主后集中是完全不同的。在前者优先,这是必然的。顺序一变,可能结果全变。正常程序应当是先民主推荐,单位班子再研究,最后确定人选,报组织人事部门研究。现在有的单位是一把手先确定提拔人选,开党组会就是通报一下而已,事实上是老大说了算。形成的结果是一把手提名,领导班子通过,最后群众民主推荐,测评变成了一个不得不走的程序。优点是容易实现领导意图或者是组织意图。这种把民主推荐搞成领导决定的路子,弊端也很明显,有时候提拔的人选群众认可度不高、工作能力不行。为什么很多干部愿意对上负责,千方百计靠近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都是有原因的。谁能决定自己的帽子,就有必要对谁负责,这是最简单的逻辑。第二是把竞争选举搞成确认选举。有些单位轰轰烈烈的搞竞聘上岗,又是演讲,又是打分,煞有介事。其实一把手说算,人事、组织部走流程,民主打票是个程序,相当于确认性选举或者征求个意见。就是领导定好了人选,让群众确认一下。你可以反对,可以不选,但一般不会起什么作用,因为领导的票一票顶五票、十票,所以能左右局势。最后还是会顺利的实现“领导意图”。第三是把特殊路径变成终南捷径。观察发现,援藏、援疆、挂职(甚至是部分地区抗疫)这些本来是初衷良好的政策,结果不是谁适合谁去,而是谁有关系谁才能去,需要激烈的竞争和博弈。某些人把这些政策作为终南捷径,看重的不是援助不援助,而是优先提拔重用这一待遇。还有通过考试选拔年轻干部,只有起步特别早特别顺利才能赶上这个红利,比如35岁以前满足正科2年,或者副处1年。结果是只有那些具有“抢跑”资格的人或者特别幸运的人才能入围。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日益规范,制定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等原则,要求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办事,但总会有个别人念歪经、钻空子,所以自己的事自己要关心,自己的核心利益要积极争取,同时选择单位要找那些风清气正的单位,尽量避开搞一言堂、裙带关系严重的地方。现实就是如此,既要努力改变不良风气,也要适应生存的环境。发现上面的一些不太规范的操作也不要轻易去找领导理论,这些情况的形成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已经根深蒂固,甚至比较普遍。况且从表面上也不会有明显违规的证据,如果有人贸然提出质疑,大多很难改变结果,而且会弄得里外不是人,结果可能很难堪,更会严重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所以不想辞职尽量不要轻举妄动。但现在上面非常重视改善政治生态,实现了巡视巡查全覆盖,每个单位都会进驻一段时间,巡视组谈话都会重点询问有什么意见,此时可以谈自己真实的想法看法,即使说的不准也不会追究责任,巡视组跟单位领导交换意见的时候会提出来并要求单位自查整改,能够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对树立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具有一定作用。根本的还是两手都要硬,业务能力要过硬,与领导也要争取建立良好的关系,不想抢跑,但也不应掉队。普通人的话还是要在搞清楚单位用人逻辑的基础上,明确用人导向,熟悉体制内单位文化,既要坚持正道直行,也要力争出奇制胜。首先要强化“核心意识”,争取找个距离权力中心更近的单位或岗位。“正路”是自己努力奋斗。刚入职必须服从安排,冷静观察后可以主动申请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为领导分担重任,比如请愿去新冠疫情防控办公室,到压力大的环保岗位,去经常加班的处室等,自己要有这种意识和表达,让不让去当然还得领导定,但领导需要这种人,现在的用人导向就是多从任务重、压力大、贡献突出的岗位提拔干部。“奇路”是调动外部关系,通过借调或调动去重点岗位。比如领导秘书、组织部、大部门的办公室、人事处等。但也需要有心理准备,这些工作都是有难度的。比如给领导当秘书,其实一般领导都不好伺候,甚至伴君如伴虎,但付出了会有回报,前途光明,所以才有人趋之若鹜;进两办,谁都知道是苦差事,无休止的加班写材料、操持活动,只能在幕后奉献青春,过早的秃头谢顶,为的是有朝一日熬出头。当然不适合的、不情愿的也不必勉强。总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其次要有“进取意识”,让领导知道你工作积极上进。常言说,知人善任,就是知人才能善任,首先你要成为领导了解的人,熟悉的人,没有领导会任人唯疏,更不会有人愿意提拔不想进步的人。“正路”是踏实干好本职工作,凭借业绩和资历成为单位需要的人、离不开的骨干。工作上要多请示、勤汇报,也会得到领导赏识,但一般比较慢,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奇路”也是好风凭借力,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请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给引荐给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至少也得是顶头上司,然后有适当的机会去拜见,请求工作上多指点,业务上多帮衬,注意不必直接要关照,能力有了,机会来了,功到自然成。再次是有“底线意识”,在正常交际中取得领导的信任。“正路”是为单位做贡献,同时也不忘给领导个人做点贡献。刚入职对领导包括不是领导的老同志做点事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开始帮助打扫一下房间、收拾一下文件,帮助打壶水、泡杯茶,这些小事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胜过你十次为单位加班,但不必过于殷勤,让人感到有所企图。“奇路”是做善于交际沟通的人,逢年过节要找个理由、找机会串门问候一下,比如感谢领导一年来工作上的关心和帮助之类。初次去家里拜访不宜带太贵重的礼物,最好带一些家乡土特产,主要是表答一个情分。当前要守住不搞金钱交易、人身依附的底线,否则领导会有压力、适得其反。想深入交往需要找领导办点不大费力的小事,然后再诚恳的去答谢一下,逐步就可以建立起比较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切贵在自然,应当如行云流水。做到以上几点,沟通、交际能力很重要,但如果价值观上认为不可接受也不需勉强。现实中很多坚持特立独行、孤芳自赏者可能认为这是厚黑学,最终怀才不遇、泯然众人,其实是赢在智商、输在情商,在交际能力上有所不足。不管怎么说,刚进单位的前两年非常重要,要勤快、多努力,不挑活、会来事,这样能够快速树立你给大家包括领导的第一印象。之后按照体制内的用人逻辑去努力,下功夫苦练多方面本领,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既算正道,也是捷径。朝中有人、家里有矿的可以忽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入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