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孩吃什么爱吃饭吗?

一分为二吧,这问题很容易就跑偏了。一边是普遍的挑食现象,一边是亲妈逼孩子吃生虫子蛇胆胎盘……都是身边真事。先说我的做法,超市菜场每天都供应的大众平价菜品里的大多数,我不允许孩子挑食,当然不允许不等于吼骂打。举例子。孩子幼儿园不爱吃洋葱,有一点怪味和辣对吧?熟了其实不辣。孩子不肯吃,我就引导讲故事,最后说吃五个圈圈代表一下奥运会就可以。结果孩子吃完了,发现甜甜咸咸并不难吃啊?结果孩子就吃习惯了。以后家里煎牛排吃得挺开心的。第二是允许个别不喜欢吃的,但是完全不能不吃;然后从来不逼孩子吃奇怪的东西,当然从小到大任何额外保健品营养品都没吃过。比如阿姨做的笋干炒肉,有点酸而且硬,我自己不浪费粮食可以硬吃,但是不强迫孩子……一般吃一勺就可以。奇葩东西我们基本上没试过。然后我亲戚里面,就有老人非给孩子整什么胎盘回来“补身体”,我没亲眼看见,但是一听本人描述都想吐。这事里面,家长也是振振有词觉得“我这么辛苦还不是都为了你好”吗?想起个说法,全世界人类非正常死因最多是什么?不是疾病瘟疫,不是战争犯罪,而是愚昧。说白了,都是蠢死的。
一直有妈妈在问宝宝适合吃什么油?这次就来讲一讲婴幼儿食用油的注意点。简单总结就是三句话:1. 适量吃油,尽量选植物油2. 多吃“多不饱和脂肪酸”3. 建议婴幼儿多吃亚麻酸(比如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宝宝需要吃油吗?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之后按需添加到辅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到,7~24月大的婴幼儿辅食应适量添加植物油。植物油能为宝宝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其中的脂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和运输。美国儿科学会也指出,胆固醇和其他一些脂肪对小孩的正常生长发育(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非常重要。每天吃多少油合适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1. 婴儿(6个月-1岁):如辅食以谷物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为主,每日需额外添加约5-10g食用油,大约小瓷勺半勺到一勺的量。2. 1-3岁:建议每日摄入食用油15-20g,也就是每天两勺的量。3. 3-6岁:每日摄入食用油20-25g,基本与成人接近。吃什么油更好?1. 多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猪油、牛油等)。动物油中富含饱和脂肪酸,不宜过量摄入。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且富含维生素E,更有益于健康。2. 多吃【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我们必须的脂肪酸,叫做ω-3脂肪酸(以亚麻酸为主,以下简称亚麻酸)和ω-6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亚麻酸可以在体内转化成大家熟知的DHA和EPA,有助于儿童DHA的补充。对婴儿大脑和视力的发育也至关重要,还能帮助儿童改善学习,强健免疫系统。所以要多给孩子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其成分和营养价值是不同的。比如大豆油、菜籽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中,花生油、核桃油富含亚油酸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富含亚麻酸。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岁以上人群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摄入量比例最好在6:1左右(6个月至1岁婴儿是10:1左右),已经开始给孩子在辅食中添加植物油的妈妈,可以注意计算这个比例了。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可以在一些商品的包装标签上看到,它们都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3. 儿童更适合吃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我们现在的饮食中亚油酸的摄入太多,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实际已经达到10:1甚至20:1以上,远超过上面推荐的比例(6:1)。而我们常用的许多食用油中(如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芝麻油)也都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却很低。尤其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儿童来说,需要补充更多的DHA和EPA,那么摄入含亚麻酸较多的植物油就比较重要了,比如亚麻籽油(亚麻酸含量50%以上)和紫苏籽油(亚麻酸含量60%以上),还可以降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如果不适应亚麻籽油的口感,可以选择紫苏籽油。建议采用热锅冷油的烹饪方法,同时避免高温爆炒(尽量少起油烟),凉拌和炖煮更好。分享到:
  2011年,似乎并不遥远。在那时候的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镇庞溪村小学,学生们每天早上都还得带着饭菜来学校,中午在食堂加热食用。“有肉,那就算是吃得不错了,一般都只带白米饭和一点素菜。”庞溪村小学校长赵广成说,“那时候在农村,我们算有食堂的学校,不错了。好多学校连食堂都没有呢。”  “不同年级饭菜量不同,保证吃饱吃好不浪费。”学校校长吕正泽说,“食堂只能坐下一个班的学生,其他的班级由各班老师领回教室。现在,高年级的值日生可以自己把饭菜领回教室,自己分餐。”  走过几个教室,孩子们正在排队分菜。一些孩子的自带餐具太小,3份菜都装不下,而有些孩子吃完第一碗,又跑来添了半碗饭。1点左右,值日生把饭菜桶归还到食堂,大多数饭菜都有剩的,但不多,勉强够填满桶底。  “山外的人很难想象,就在前几年,我们这里有的农村家庭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家境好一点的,给孩子1块钱,中午能在校门口买点零食。家境差点的,就等着下午放学再回家吃。”吕正泽说,“现在有了食堂,搞起来营养午餐,家长和学生都反映吃得好多了。”  在学校食堂进门右侧的墙上,可以看到一面公示栏。左边是本周的菜谱和推荐菜谱,右边是食材采购价和市场价的对比。学生每天的饭钱6元,4元是中央资金,2元由学生自费。一个孩子吃到多少钱明明白白。  “我们的底线是,一份4元钱的荤菜,必须要吃到孩子肚子里去。”彭水县教委办公室副主任窦向军说,“根据情况不同,会收取1—2元,再加一个素菜和一个汤。在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始推行两荤一素一汤。”  食品安全是营养改善计划的前提和保障。2012年以前,彭水学校食堂由学校自己管,食品安全和资金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春季起,彭水成立了智彭阳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政府委托公司负责学生营养餐。教师、学生和家长选出代表,组成膳食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和监督。  “现在县里133所农村学校的营养餐都由我们负责,统一招标、统一采购,我们负责统一分配、统一运送,对食堂统一管理。”智彭阳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仁义说,“这样做,一方面成本低了,一斤米比市场价低两毛钱。另一方面品质也好,上次一些乡政府干部来参观,都说吃的比乡政府食堂还好。”  通过社会化服务,彭水县高谷镇庞溪村小学,这样一个只有45个学生的袖珍型小学,和有近500人的清平小学,享受了一样的食材配送和管理。食品验收、贮存、加工、售卖留样、配餐以及消毒保洁等各个环节,100多所农村学校也都是一样的操作规范。  “大宗食材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分配、运送的‘四统一’制度,明确责任人,规范自查制度,这是目前比较好的经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认为,要避免各方对政策理解出现偏差,一些家长把营养改善计划认为是免费午餐,把原来应该给孩子吃饭用的钱减少了,误解了政策的本意。  “必须建食堂,要让孩子们吃上热饭菜才行。”窦向军认为,“我们之前也搞过一段时间的‘蛋奶工程’,但是很多孩子喝不惯牛奶。天天吃鸡蛋,有的孩子吃腻了,领了鸡蛋就扔。”为此,几年前,彭水县专门筹措近4000万元,对县内学校食堂进行新建、升级改造,保障“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  各区县教委主任、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亲自部署食品安全工作、亲自参加食品安全检查、亲自研究重大隐患整改措施、亲自下达隐患整改任务并跟踪落实。  重庆各学校食堂,要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私人承包,不准无证经营,不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不准主要食品原料在非定点供货商中自行采购,不准从无资质的小摊贩或流动摊贩处购买任何食品原材料,不准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调查显示,在重庆,农村学生饿着上课、饿着回家的情况基本消除,营养状况也得到改善。从2012年到2014年,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2.02厘米、2.21厘米,男、女学生体重分别平均增长0.5公斤、0.51公斤,男、女学生的生长迟滞率分别下降6.66%、6.92%。  “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马冠生认为,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将人员工资和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央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奖励,保障食堂运转。推进“食育”的发展,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人群”的方式,提升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营养健康素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吃什么爱吃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