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孩子讨好型人格的表现是怎么回事呀?

1、多陪伴孩子,给他安全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行为方式以及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的引导,如果父母长期不陪伴孩子,他就会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看到父母就会为了获得关注努力讨好家长。建议家长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要尽量推掉没有意义的应酬,多关心关心孩子,平时可以带他外出郊游、爬山等都能让他感受到关爱。2、父母要改变暴力相处方式,有些家长因为一些小事经常吵吵闹闹,甚至有时还会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内心安全感缺失,就会想尽办法讨好父母,缓和关系。家长为了孩子也要改变相处方式,遇事多商量,时常向孩子表达爱意,给他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平时给孩子多鼓励、送他一些小礼物、天冷了给他买一件针织衫,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意。3、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大,在教育中对他十分严格。总是否定孩子的意见和决定,这样就会让他变得越来越自卑,什么事都以家长的建议为准。孩子也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建议家长不要过多干涉他的想法,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听听他的意见,遇事和孩子多交流,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4、总之孩子一味的讨好别人,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坏的影响,家长要在生活中正确引导,帮孩子形成好的性格,这样对他的身体、心理健康成长才有益。
全文共1952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小孩子可能是世界上最难搞的一群体,尤其是4-7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探索欲以及精力最旺盛的阶段,一天天拆家捣蛋,乱跑乱跳很难消停下来,有时父母脾气上来免不了批评教训孩子几句。但这个批评的度一定要拿捏,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过轻孩子不听,过重又怕矫枉过正,影响孩子性格以及为人处事。就说我家大宝,四岁孩子正是捣蛋的年龄,一会将玩具拆的满地都是,一会又在屋里跑来跑去,有时稍不注意还会打碎些东西,精力仿佛永远耗不完。这时,若你说的轻了,大宝完全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下回该犯错还是依然犯错,但若是批评的重了,又难免使得大宝产生畏惧心理,为了不挨教训他会下意识讨好父母,久而久之会形成讨好型人格。那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对孩子成长教育带来哪些影响?父母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影响那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重点在于讨好二字,在生活交友中会无意识讨好别人,不懂得拒绝他人的要求,忽视自己意愿一味做让亲朋好友开心的事情。总之,就是一切以别人的要求为主讨好别人,没有自我自主意识,或者说忽视自己感受心意,在交往中扮演讨好者的一种不健康行为方式。试想下,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千方百计讨好别人,活得没有自我,委屈,甚至是被人当成傻子的人吗?不仅如此,这种讨好型人格形成后很难改掉,还会对孩子成长教育带来极大影响。第一、人际交往中隐藏自己情绪拥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交友或是生活中,总是会带着一层厚厚的枷锁,他们会将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起来,带着一张假笑的面具,只会表现出开心,愉悦的情绪,跟随别人的心情,小心翼翼的生活。第二、没有自我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活得没有自我,没有自己的情绪,他们对讨好别人有种病态的执着。遇到任何事情都是以别人的意见想法为主,一味附着他人的想法,以此获得他人好感。第三、察言观色其实,讨好型人格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会察言观色。他们时刻记得别人的感受,乖巧懂事,逆来顺受,百依百顺,讨好家人朋友似乎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记忆。他们会不自觉讨好别人,哪怕是将自己情绪想法控制住,成为家长想要自己成为的人,处处忍让。”讨好型人格“形成原因与家长过度批评,错误教育有很大关系。小孩子天性调皮,难免会犯些无伤大雅的小错,但有的父母就会抓住这点错误放大。他们要求孩子听话乖巧,大人要求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不允许的事情绝对不能做,甚至不能有丁点错误,否则就要面对父母的“雷霆暴击”。如此一来,孩子为了不受到批评,就会下意识讨好父母,对家长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张,做家长眼中的乖宝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懦弱,没有自我,习惯性听从别人的意见,养成”讨好型人格“。如何纠正避免1、批评教育孩子切忌命令威胁因此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太严厉专职,同时教训孩子时最好不要用命令威胁的语气,避免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比如你要不这么做我就生气了,不喜欢你了,你要是再做不好就怎样怎样,诸如此类的威胁性话语。可能在家长看来,这种话不过是吓唬孩子的一句玩笑话,但对孩子来讲却会当真,孩子会没安全感。而为了讨好父母他们会对爸爸妈妈是言听计从,尽力讨好父母,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会乖乖的。不仅如此,家长这样做还会让孩子习惯被人威胁着去做事,久而久之他们会习惯性服从别人,越来越没有自我。2、不要总是拿自家孩子和别人比较很多家长生活中经常会和孩子说这样的话:你看看xx做得多好,你怎么就这么笨;你真太给我丢人了,一点也比不上xx;这些话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要知道没有对比才没有伤害,小孩子是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的,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夸赞,但事实上父母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自家孩子,极大的伤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长久处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会不由生出自己可能真的不如别人的心理,从而变得越发自卑,社交中也会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再表现自己,只一味附和讨好他人。3、生活交友种让孩子勇于表达讨好型人格孩子典型表现是隐藏自己情绪,没有自我,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在教育中就要纠正孩子这一行为,要让孩子重视自己的情绪,不要一味压抑自己的想法,要将自己的情绪想法勇敢表达出来。4、给孩子建立自信其实很多讨好型孩子都是因为缺乏自信心且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导致的。这时作为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展现自己的想法才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更加自信。同时允许且尊重孩子的任何想法,不要一味打击孩子。小宝育儿笔记寄语:好的性格会让孩子受益终身,而不好的性格会影响孩子一生,例如讨好型人格,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自我,为了讨好别人宁愿委屈自己,活得十分辛苦。因此,家长在教育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度,不要一味命令孩子,不尊重孩子想法,而是从孩子角度考虑,了解孩子心理,助孩子养成好的性格习惯。
2023-02-21 09:00803阅读量
儿童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当孩子是讨好型人格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改变此现状。要先了解孩子形成这种人格的原因,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改变孩子的性格。同时家长还要多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情绪障碍,让孩子摆脱讨好型人格。儿童讨好型人格的表现1、被吼后孩子低眉顺眼,选择妥协讨好,不懂反抗,还选择讨好对方,这是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现。有时候,很多家长都把这种行为,误会成了懂事。比如,有的家长吼孩子,还动手打孩子,但孩子却反过来紧紧抱住爸妈,不停道歉。哪怕错的是家长,孩子也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只为了止息这场打骂风波。2、渴望被爱。讨好型人格的人渴望被爱,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缺少父母的爱和陪伴,留下了心理阴影,导致他们无比渴望被爱,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很多时候,哪怕别人给出一丁点、出于礼貌的关怀,也会让他们受宠若惊,并十倍百倍的回报。3、不懂得拒绝。即使再不喜欢,再不情愿,也从来不说“不”。他们完全不懂得拒绝别人,在别人眼里是个典型的“老好人”,“好说话”,脾气好,性格好。实际上,这些孩子都在委屈自己,哪怕困难全都留给了自己,也会咬牙忍住,表面看云淡风轻,内心却非常压抑。4、不敢提要求。讨好型人格的小孩不敢向别人提要求,甚至包括最亲近最信赖的父母。实际上,很多人形成这种人格,父母都要负起一定责任。很多讨好型人格的小孩,一开始也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尝试向父母提自己的要求,比如看上一个喜欢的玩具想要得到时。
查看全文>
孩子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孩子非常的谦让,干什么事情都先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会为了满足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些都是孩子讨好型人格的表现。这类孩子往往忽略自己的感受,过的非常辛苦,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沟通,多关爱孩子。孩子讨好型人格的表现1、过于迎合别人的喜好。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是以别人为中心的,遇到事情哪怕他们自己心中千百般不愿意,但只要别人喜欢,他们也会硬着头皮满足别人的需求。因为,他们害怕一旦不去迎合别人,别人就不喜欢他了。2、不敢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喜好。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按照别人的想法亦步亦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喜欢。这种孩子压抑自己的欲望,让他们不习惯对别人说出自己的喜好。3、没有自己的主见。讨好型人格的孩子,过多地在想“别人喜欢什么”“别人想怎么样”,关注的都是别人的欲望和观点,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久而久之,他就成为了没有主见的孩子。所以,很多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长大后都是“好好先生”,遇到事情决策能力也不行。4、不懂得拒绝。即使再不喜欢,再不情愿,也从来不说“不”!他们完全不懂得拒绝别人,在别人眼里是个典型的“老好人”,“好说话”,脾气好,性格好。实际上,这些孩子都在委屈自己,哪怕困难全都留给了自己,也会咬牙忍住,表面看云淡风轻,内心却非常压抑。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缺爱的表现
父母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成长启蒙和性格塑造都会造成影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心理发育、学习教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问题。下面为大家讲解下,留守儿童缺爱的表现,希望大家对这些特殊人群给予关爱。留守儿童缺爱的表现1、异常懂事。很多家长都喜欢懂事、听话的孩子,但是,大多数家长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缺爱,怕被父母讨厌或者抛弃,才会表现的很懂事。留守儿童,或是父母比较强势的孩子,看到爸妈都会很亲切的问好,或者是总会顾忌大人的想法,这其实是孩子缺爱的表现。2、懂得察言观色。如果孩子在说话做事的时候,总是根据别人的眼色行事,懂得如何讨人欢心,如何不惹人生气,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早熟”,那么,父母应该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或者是不是对孩子要求太过严厉,以至于让孩子没有了安全感,只能通过“察言观色”来保护自己。3、爱捣乱吸引注意。从小缺爱的留守儿童,内心渴望被父母关注和疼爱,就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或者反常的动作来引起家长的注意。遇到这样的孩子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给孩子的关注不够,所以才让孩子养成了这种性格。4、内心敏感,警惕性极高。缺爱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即便是他人没有恶意,在他们内心深处总是会自动竖起一道屏障。内心非常敏感,外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就会让他们非常不舒服。
查看全文>
小孩讨好型人格如何纠正
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因为爱谦让、优先考虑他人,被贴上“善良”、“听话”的标签,他们甚至以“讨好”的姿态与他人相处。但这样的孩子唯独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家长如果不正确引导孩子,孩子后期心理发展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孩讨好型人格如何纠正1、父母要尽可能地给孩子爱。父母只有给孩子确定的、不求回报的爱,孩子才不会对爱有匮乏的心理,也不会因为期盼爱,去讨好别人。所以,父母条件允许的话,多陪陪孩子,亲自抚养孩子,让孩子重新获得自尊和自信。2、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爱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成长为自由、快乐的模样,让他们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父母平时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进行长期的高压和专制,不要试图干涉孩子的自由、掌握孩子的人生,让孩子勇敢地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事说“不”。3、培养孩子自主思考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允许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不是父母的傀儡,只有通过尊重和关怀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作为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自由舒适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学会提高自主思考能力,欣赏自己的人生。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把无条件的爱和信任给予孩子。父母的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这样孩子才能够爱自己,成为身心健康的孩子。
查看全文>
儿童自卑的表现与应对
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现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总会认为别人的能力都比自己强,经常会打“退堂鼓”,其实孩子的这种想法也是其缺乏自信心,自卑的一种表现。儿童自卑的表现与应对1、追求表扬。自卑就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孩子会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来获取家长认同与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感的体现。2、说话声音很小,不敢看陌生人眼睛。自卑的孩子,说话声音往往很小,怕说错,怕被嘲笑,没底气。走路很慢,遇人习惯低头,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眼神躲闪。人的眼睛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自信的人敢于直视对方的眼睛,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自卑的孩子则不然。3、害怕人多的场合,选东西都是拿别人剩下的。孩子往往表达都是最直接的,想要什么都会直接说,但如果一个孩子长时间以来,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担心别人生气、害怕别人失望,那么这个孩子不是“懂事的”而是“自卑的”。4、爱找别人茬。在我们周围,有些孩子总喜欢挑别人的刺。比如别人说了一个笑话,他总能从里面找出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然后反驳和嘲笑别人。这些孩子往往是在生活中缺乏自卑,所以只能从语言上讨便宜,以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查看全文>
孩子讨好型人格怎么改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他们对外给人的印象是,能够舍己为人的。当别人有需求,他们可以随时站出来帮助。所以,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生活中,不会主动给周围人带来太多麻烦,但是因为太懂事,总是容易委屈自己。所以家长要及时改正孩子的这种性格,要让孩子以自己为主的前提下帮助他人。孩子讨好型人格怎么改1、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多孩子的“讨好型人格”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父母不要总是溺爱或者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要做一个理智情绪稳定的家长,哪怕孩子再气人,你也要懂得温柔的坚持和有原则的处理。和孩子说清楚讲明白,比你打骂要有用。2、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孩子沟通也好,学习也好,要懂得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感受到父母和自己的平等,有的时候多听才能多了解。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才是家长和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3、多鼓励孩子。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会鼓励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父母的鼓励都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在他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去安抚,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困难。而不是打击和指责,因为父母积极的态度,孩子就能获得很大的动力。4、让孩子自信。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平时的时候多带孩子做一些家务或者外出经历一些不同的事情。让孩子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让孩子在不同的经历中有不同的体验。利于改变性格,使其变得自信起来。
查看全文>
小孩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小孩讨好型人格肯定是在后天形成的,肯定是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家长应该及时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自己是不是对孩子不够尊重,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有条件的,避免让孩子因为我们的原因形成这种讨好型人格。小孩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1、总是被父母否定。“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干嘛?”、“你怎么回事?”只要孩子犯一点错误,父母用近乎苛责的语气凶孩子,从来不会鼓励和赞赏孩子,也从来不问问孩子的内心感受。一旦孩子没达到父母的标准,给予孩子的永远都是批判、训斥和否定。2、原生家庭。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他们满足父母的需求,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赞赏,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会被抛弃的。3、从小身边的人都比自己优秀。从小成长于这样环境中当然是对孩子有榜样作用,但是也会滋生孩子的不自信,为形成讨好型人格打下不良的基础。4、感觉身边的人都不喜欢自己。总感觉需要讨好别人或者做点什么,才会得到别人喜爱,不讨好迎合别人的话,别人就会肆意骂自己。
查看全文>
上一篇:儿子辱骂父母怎么处理
下一篇:对于不自觉的孩子怎么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