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收到学生家长送老师礼物该不该收的礼物好吗?

近来偶然看了《极限挑战》的一期节目,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节目组来到了上海崇明中学。对于“人生起跑线”这个话题给高三考生们提出了六个问题(都是和父母相关):1、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吗?2、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3、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保持一定水准?4、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拥有过一次出国旅行?5、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要送你出国留学?6、从小到大你是不是父母心中的骄傲,他们是否一直在亲朋面前夸奖你?前三题过后,学生们已经分成了明显的几条线;等六个问题问完,现场的学生已经站成“立”字型,梯队明显。有人一路领先,有人却停留原地。这个游戏想告诉人们:前排学生和后排学生之所以拥有不同的起跑线,完全由家长和家庭的因素决定的。然而游戏继续,让同学们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同一个时间向前奔跑。结果却发现,很多跑进前20名的同学,并不是最初前面的那些,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对手!对于这期节目所呈现的意义,观众可以有好多解读。而我想的是:难道孩子起跑线的差异就只是家庭的物质条件差异吗?看起来,父母尽最大努力把孩子送上“起跑线”,剩下的事就全靠孩子自己努力奔跑,而父母就可以退出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赛。那么,能让孩子不断前行、奋力拼搏,赢得人生成功的动力和助力是什么呢?当年在清华读书的儿子给了我答案:“我们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父母让我拥有超越我们这个阶层的境界和眼界”。在这里我还想再加上一界——“视界”,简称“三界”。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境界境界就是一个人的品质、人格。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希望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初心。境界可具化为:责任、担当,付出、奉献,坚持、坚韧,团结、协作,分担、分享……在独生子女家庭,当今社会形势下,这些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具备这些品质呢?这需要从孩子小时候和小事情开始。1、引领和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做什么样的人!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的耶鲁大学教授全惠星,她培养了六个杰出的子女,同时也培养了很多身在美国的韩国青年。这位好妈妈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不是一个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花心思的人。她曾说过,我们不能有了孩子就没有了自己,还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就我们家来说,从孩子懂事起,看到的都是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看到的是爸爸妈妈都在尽心尽力地工作,积极向上地生活。身为教师的妈妈在关心着她的学生,送学生去医院,再回家做饭给学生送去;逢年过节,把回不去的学生叫到家里来一块聚聚……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以至于他也自告奋勇,帮我们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为我们很好的小帮手!2、教育和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为他人服务意识,从孩子懂事起,我们除了要求他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外,还让他参与家庭的事务:垃圾的处理归他,家里的开支和支配他也有发言权。只要他的建议好,我们就采纳,这让他也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也是家庭很重要的一员。等他稍大时,外出聚餐点菜都由他负责。现在“点菜”这个技能也成了他的强项,他们同学聚会时,往往都让他去点菜。另外,家里还不定期召开家庭表彰会,由我们仨各自陈述自己在家和在单位(学校)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的打算,然后投票。得票多者既有精神奖励也有物质奖励……正是这些小事,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和付出精神,懂得了集体的重要性,学会了分担和分享!孩子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是班长,也算是“老干部”了。我们偶尔会打趣他,说他十几年的“从政”生涯是从“捡纸花”开始的。这里面有个小故事:一年级开学第一天,老师让已进教室的几个孩子捡起地上的纸花。只有他从教室前捡到教室后。那一刻班主任老师就开始注意到这个孩子了,决定让他代理班长。经过观察与考验,一个月后“转正”了。老师也说,他小小年纪,就有一种责任意识和全局意识。而这种品质一直在影响着他,成就着他。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生涯当班长为同学服务,为社会献爱心,做公益,他都是热情高涨,无怨无悔去做,收获了能力、素质、信任、赏识、快乐、幸福。他成为阳光少年,上进青年!不管是在“人外有人”的清华大学还是在“人外有神”的麻省理工学院,他也都能调整好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老师、同学和团队给了他前行的无穷的力量。我们曾告诉孩子“你现在能容多少人,将来就会有多少人容你,你容得下世界,世界就会容得下你”。想要让孩子有发展的后劲,就要让孩子的目光从自我的小圈子里,从一己之利中走出来。我们的孩子,特别是生活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的孩子,吃喝玩乐的机会多的是。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惠及社会的责任意识,他怎么可能担当起这么艰苦的智力劳动,怎么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行呢?为了让孩子成功成才,走的远一些,让我们首先做一个上进的、有奉献精神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热爱生活的,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家长吧!二、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眼界喜欢这一段话: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你眼前。想让孩子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有好奇心,去探索,去挑战,去冒险,去克服千难万险,动力来自哪里?那就是打开他的眼界!打开眼界的途径有很多,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读书和旅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电影《罗马假日》中也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些都是谈阅读和旅行对开阔眼界的作用。我们家的阅读习惯是从大人做起,然后再抓娃娃。阅读已经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常态:家里最多的是书,周末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书店,读书后的交流分享是我们闲暇时最美好的时光。孩子从人物传记中读出了家国情怀,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从小说里读出世间百态,万物皆有存在的道理;从诗歌里读出了草长莺飞的浪漫和美好,创新从想象开始……阅读,让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考得更多,从阅读中汲取的精神营养给他插上了搏击长空翱翔蓝天的翅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旅行可以认识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地方,可以放松心情,休养精神,可以感受世界之大和自身的渺小。我们外出旅行时都让孩子提前做做功课,对所去地方有一个大概了解。每去一个城市,当地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不只关注自然风光,还要了解人文历史。除阅读旅行可以开阔人的眼界提升人的境界外还有一个途径是“交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家长要对孩子的交友做正确的指导,“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我们常让孩子和有修养有学识长辈请教,和有正能量的同辈交流学习。读书、旅行、交友,打开了孩子的眼界,眼界开阔了,精神世界也就高远了。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界视界指看问题的角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心态就不同。从小我们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方式,凡事都找出积极的一面。对待事情不较真、不苛求,这养成了他平和冷静的性格,和大气大度的品质。在上学期间遇到中途换老师的情况,他都能把心态调整到最好,把影响降到最低。即使在高度紧张的高考前夕,他仍然把学习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学们,带领大家一同进步。在他的影响下,同学们结成对子,互帮互助,最后,他们班的高考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都去了理想的大学,他也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境界、眼界、视界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合起来也就是一个人的格局。通过教育培养,让孩子把格局放大,格局越大,快乐越多,幸福指数越高,前行的路也会走得越远。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作为父母,我教育孩子的初心就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希望父母送给他的礼物“三界”能伴他奔跑在前行的路上。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引言:感觉现在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真的是非常复杂,有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面能够受到更多的照顾,就会选择给老师送礼,可是在小编看来,所有的老师对于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送不送礼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而且老师是有一定的职业要求的,是不能够接收学生还有家长的礼物。一、不会为了孩子在学校里面能受到照顾,给老师送礼如果是小编的话应该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孩子能不能在学校里面受到照顾,得看他自己的个表现,作为家长我会去配合老师所有的事情,但是不会给老师送礼,因为这个是违背老师职业道德的,当然了孩子如果说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话是可以给老师表达感谢的,但是这个感谢并不是送礼,而且不是在孩子上学的时候给老师送礼,作为老师他肯定也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呀,但是在孩子上学期间给老师送礼,并不是在要求老师照顾,而是在害老师。如果说真的特别感谢老师的话,等到孩子毕业之后,你再给老师送多少东西,老师都不会有怨言,而且他也不会害怕。二、老师是来教书育人的,他不是为了来收礼的大多数人民教师他都是真心的想要去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了那些礼物去当老师的,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更要注意,除了孩子们的学习,更要教导他们的品德,只有这样的话,孩子进入到社会才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对于老师来说,他们也想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面好好的休息一下,也想得到别人的感谢,但是这个东西永远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手工贺卡或者是手工制品,老师反而觉得更加开心,更加受到尊重。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首先要看这个礼物的价值。如果说这个礼物很贵重,那么,你就要告诉你的孩子,你们之间的友谊是无价的,这个礼物虽然很好,很漂亮,很贵重,但是相比于你们的友谊不值一提。并且告诉你的孩子,转述给他的同学 : 礼物太贵重了,你的心意我收到了,礼物我就不收了。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仅仅是送的一个贺卡,并且是手工制作的。那么你就可以告诉你的孩子,真正的朋友是无价之宝。你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正的,是纯真的。以后人家过生日的时候,你也要用心给人家制作一个贺卡,并且要跟人家说一声生日快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作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收到同学送的礼物。先看看是什么礼物,如果礼物是一个小小的东西,就跟他说这个礼物很好,人家送给你什么东西,你要送给别人一点东西不能就这样光拿别人礼物,应该送点什么给人家,要懂得礼尚往来,不能轻易接收别人的礼物。同学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同学之情,互相帮助。如果你觉得不放心可以跟踪她,或者找她的班主任问问有什么异常。展开全部小学生收到同学送的礼物那要分清是具体情况,如果收到的生日礼物而且礼物也不会太贵,可以让孩子收下,但须教育孩子记得同学生日时要还礼。如果礼物太重,教育孩子不能收,必须还回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展开全部
竟然是小学生收到同学的礼物,应该是彼此是好朋友,所以送礼物表达自己的喜欢“礼尚往来”也可以送上自己喜欢觉得好的礼物,毕竟礼物不在价值,在表达的感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展开全部通常情况下,这属于学生之间的正常往来,家长没必要小题大做,在没有依据前别这么敏感。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家长送老师礼物该不该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