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一个英语句子不能有两个动词翻译和语法分析?

摘 要:英汉有关主语的差别在语法上主要是主语与谓语动词的一致关系以及依存关系;在语义上主要表现为对主语在当事,施事以及受事方面的不同划分;同时英汉主语的差别还存在于主题等方面。因此,翻译工作者必需认识到这种差异,才能更好地从事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水平。关键词:主语 主题结构 主谓关系 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76-02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语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英汉主语句比较与翻译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似乎都理解正确了,但自己的译文却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实际上,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鲜明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了解了这些差异对英语学习,教学及翻译水平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本文着重就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主语方面的差异作初步的探讨,以期探索英汉语句子主语各自的特点。1 主语与主题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在讨论主语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主语一词的涵义加以界定。黄伯荣在其所著的《现代汉语》中把主语定义为:“在主谓词组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名词性的词语经常做主语。”主题是是句子传输信息的起点,一般表示已知信息;与之相对的述题,一般表示新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主题是句子传输信息的起点,一般表示已知信息;与之相对的述题,从结构的角度,主题是主体部分如果是主语,这时主题和主语就是一致的,或者说就重合为一个概念;主题部分不是主语而是其他成分,那么这时候主题与主语就是分别的两个概念。2 英汉主语的对比2.1 主谓语法关系不同英语的主语必须与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即受语法关系的限制,这是屈折语的基本特征。而汉语是非屈折语,没有这种对应关系。例如:He is a student and we are all students.他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在这个例子中,英语主谓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而汉语则不必要保持这种关系。2.2 时间,地点名词作主语的普遍性和用法不同英汉句中都有用时间和地点名词作主语的现象,但在英语句中谓语动词只局限于see和witness之类的具有人性化动作的动词。例如:Beijing first saw the rise of the movement.这个运动首先在北京兴起。3 英汉主谓关系的对比3.1 根据夸克等人的《当代英语语法》的有关论述,英汉主谓关系的相同之处是在总体上可以把主语分为三种类型(1)施事主语(包括本能的动作发出者和非本能的动作发出者)。例如:I gave the child an apple.我给了那个孩子一个苹果。(2)受事主语(动作的承受者,指被动句中的主语或含被动意义的主动句的主语)。例如:Is the book selling well?这本书销路好吗?(3)当事主语(施事和受事之外的主语,在英语中指时间主语,地点主语和事件主语,汉语中还包括其它非行为动词为谓语核心的主语以及某些话题主语)。例如:Tomorrow will be a holiday.3.2 英汉主谓关系的不同点(1)汉语有主谓谓语句。这种句子有大主语(句首的全句主语)和小主语(主谓短语的主语)。大主语和小主语同谓语动词都发生语义关系。例如:这篇文章,我看过一遍。(受事,施事)他一点东西也没有吃。 (施事,受事)张先生,他有两个儿子。(当事,当事)英语没有主谓谓语句,按传统语法,英语把类似汉语的大主语分别作为宾语,外位或同位语来处理。因此,无大主语与小主语之分,也不存在汉语那样复杂的语义关系。(2)由have,own,possess等表“拥有”意义的静态动词和含有know,think,like,prefer 等静态动词充当谓语核心的语句的主语看成接受主语。而汉语则把这种主语分别引入当事和施事。例如:A year has twelve months.一年有十二个月。(当事)He heard a knock at the door.他听见有人敲门。(施事)4 英汉主题结构的对比以上有关英汉主语的差异是建立在用SVO型的语言模式来分析英汉句子结构。 SV(O)型结构的句子在英语中占绝对优势。但这种结构的句子在汉语中却未过半数。因此,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看比较合适。主题结构(topic structure / thematic structure),广义的主题结构比较复杂,既涉及到有标记主题结构和无标记主题结构,又涉及到其它的诸如语音之类的因素。狭义上的主题结构是针对句法结构中的有标记主题结构而言的。4.1 英语主题结构英语中仍有一定数量的主题性前置结构,这种主题性前置不是任意的,它应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Really good meals they serve at that hotel.(动词宾语前置)That shelf,he probably put it on.(介词宾语前置)Wilson his name is.(主语补语前置)Relaxation you call it.(宾语补语前置)In London I was born and in London I shall die.(状语前置)Return I dare not.(谓语动词前置)Very strange it seemed.(表语前置)从以上例句中看出,可以出现在主题位置上的语类主要有:名词短语NP,形容词短语ADJP,介词短语PP,动词短语VP,副词短语ADVP等。4.2 汉语主题结构Langendoen(1985:5)认为汉语有六种主要语类:NP(名词短语);S(分句);S’(主题性分句);VP(动词短语);Prep P(前置词短语);Post P(后置词短语)。这六种语类都可以出现在主题位置上。例如:这些话我不相信。(NP)他会说这些话我不相信。(S)这些话他会说我不相信。(S’)在桌子上他放了几本书。(Prep P)桌子上有书,床上不会有书。(Post P)说这些话我不赞成。(VP)4.3 英汉语主题结构的差异(1)英语主题结构总是可以恢复为SVO 词序,而汉语主题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有主题结构一种排列顺序,无法进行SVO复位。例如:①Joan he gave nothing,but George he gave 10 shillings.②他们那帮死脑筋我每个人要好好开导一番。上例①可以复位为He gave Joan nothing ,but he gave George 10 shillings.而②无法复位成通顺的SVO词序。(2)英语主题句通常只能有一个主题成分,而汉语主题结构可以有两个主题成分,并且可以易位。例如:①李先生昨天我看见了。②昨天我看见李先生了。英语主题句通常只出现在陈述句中,它在一般疑问句中,特殊疑问句,感叹句中使用的频率比较低。例如:①Max did he eat an apple?②Tom how happy he is!这种狭义的主题结构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来是明显的非正常语序。而汉语的主题结构的述题部分可以是任何句式,而且在疑问句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且前置的成分很广泛,可以是NP,VP,S,S’, Prep P和Post P。5 翻译中主语问题的处理手段5.1 主语的增补汉语有不少主语句,如王力先生说:“西洋的语法通则是需要每一个句子有一个主语,没有主语就是例外,是省略。中国的语法通则是,凡主要显然可知时,以不为常,故没有主语则是常例,是隐去,不是省略。”所以对汉语主语句的英译必须有主语的增补。无主语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表示自然现象。例如:(1)下雨了。It’s raining.(2)出太阳了。The sun is rising.第二类是人身体或心理上的感受,用“把字句”和“得字句”来表达出来的。这种感受,可能是某种外来因素造成的。但是这种外来因素有时说不清,有时不想说,这时就会用无主句。例如:(1)冷死了。I am dead cold.(2)累得走不动了。 I am too tired to walk on.(3)把小女孩吓得哭起来了。The little girl was scared to tears.(It scared the little girl to tears.)翻译这类句子时,一般增补it做主语或用“把”字后和“得”字后的逻辑主语做主语。第三类是类似祈使句的一种泛指人称句,如劝告、警告、行为指示或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描述和评论。例如:(1)弄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If things are not properly handled, our labor will be totally lost.(2)希望有更多的城市与外国城市结为友好城市。It’s hoped that more and more cities will establish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foreign cities.以上这种类型的无主句,补充的主语可以是具有泛指意义俄人称代词或名词。第四类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格言警句,泛指性很强,大多数不用主语。这些成语除了可用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英语成语来翻译以外,有时也只能意译,此时要适当补上主语。例如:(1)活到老,学到老。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2)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5.2 主语的选择与转换主语的选择和转换在汉译英中极为重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汉语原句中主语的安排不能与译文的主要完全对应,这时,就需要在原句中挑选其他词语作主语,并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在句式上进行调整。例如:(1)德国相机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精湛,经久耐用。The German cameras are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定语作主语)(2)动量的定义是速度和物体质量的乘积。Momentum is defin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velocity and the mass of the body. (定语作主语)(3)在历史上由于长江不断改道,在武汉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湖泊。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cours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history helped form a great many lakes in the areas around Wuhan.(状语作主语)(4)众所周知,中国在1980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As is known to all,1980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China’s first international guided missliles.(状语作主语)(5)到去年年底,我部已同有关省市签订了100余艘小型船舶的建造合同和协议。By the end of last year,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were signed with some provinces and cities for the building of more than 100 small-sized vessels.(宾语作主语)(6)我给你打国际直拨电话就跟给楼下的李姐打电话差不多,一拨就通。An international phone call to you is as easy as a call to sister Li downstairs.(状语作主语)(7)只要稍稍恭维他几句,他就会得意忘形。A very little complement would set him carried away.(谓语作主语)(8)游中国当然是必游长城。A must for all tourists to China is a visit to the Great Wall.(状语动词作主语)以上各种转换方式的选择,各有其原因。有的是为了译文行文结构上安排的方便,有的是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一个重要概念,有的是使句子表达更符合英语的习惯。汉语可以用动词或动词短语作主语,而英语则不可,如果英汉两句的主语可以对应,在翻译时需要变化其形态,或转换其词性。例如:(1)采访这位演员,是在他功成名就得奖之后。The interview with the actor was conducted after he had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and won a prize.(2)采用新工艺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The adoption of the new process has greatly cut the cost of products.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选择主要必须放开眼界,除了受原句总体意义框架的制约外,不要受任何限制,不忽视句中任何一个词语或成分用来作英语句子主语的可能性。5.3 话题的英译在汉语话题与英语主语重和的句子中,话题句的翻译不会构成大问题。但是当汉语的话题不能直接译成英语句子的主语时,则需要采用一些对应的方法。(1)将话题主语译成定语。我们班一半是南方人。Half of our class is from the earth.(2)将话题主语成状语。作大手术,他还不是很有经验。He is not yet quite experienced with regard to performing big operation.(3)将话题主语译成宾语。说话的天赋,只有人类才有。Only human beings have the gift of speech.(4)将汉语的话题注语句译成英语的被动句。这笔钱,在收据没有签字之前你们绝对不能付。The money absolutely must not be paid before the receipt has been signed.(5)用it来表达汉语的话题主语。懂得语法很有必要,写得符合语法,当然比不符合语法好,但是要记住,语法只是日常语言的规则化。It is necessary to know grammar and it is better to write grammatically than not,but it is well to remember that grammar is common speech formulated.5.4 公因话题句的英译一个复合句中有几个与话题有关的语义结构,它们或描述主题的性质或叙述它的行为,或对其进行评论,这就是所谓的“公因话题句”。(1)生日蛋糕很重要,可以小一点,粗制一点;也可以很大,精细,但是要在室内准备一份,在上面点上蜡烛。The birthday cake is very important.It can be simple and small.Or it can be large and highly decorated.But it must always be brought into the room with lighted candle on it.话题主语“生日蛋糕”后有一连串的说明与描述,一个英语句子无法容纳这么多内容,所以拆成四个意义单位,当然,后三个句子必须用“it”充当主语,以使句子完整,这实际上还是在使用补充主语的对策。5.5 物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的相互转换在英语中“物称主语”比较普通,而汉语句子的主语一般只使用“人称”名词,所以英语的“物称主语”很多情况下需要转换成“人称主语”。例如:(1)My duty forbids me to fly from danger.职责所在,我不能临阵脱逃。(2)The Second World War brought him rapid battle promotion.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晋升很快。上句如果译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在战场上迅速得到提升”,就感觉到句子欧化的味道很浓,不是地道的汉语。同样,人称名词做主语的汉语句子在英译时可遵循英语的习惯便换成“物称”。例如:(1)他开车时心不在焉,几乎闯祸。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accident.(2)他疾病缠身,没信心挑起这副重担。Sickness had robbed her of her confidence that she could carry the load.总而言之,两种语言所属语系的不同,导致了其主语在语法关系上有明显差异:汉语中可充当主语的词类比英语更广泛,但汉语在对主谓一致关系的要求方面远没有英语严格,同时汉语可以省略主语,而英语不行。汉语主语有主谓谓语句,而英语没有,而且汉语主语在语义关系上比英语更为复杂。英汉主语在主题结构方面的差异最大,从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的角度看,英语主题结构属于非正常语序,而汉语主题结构则是正常语序,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英语属于注重主语的语言,而汉语则是注重主题的语言。参考文献[1] 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4] 申雨平,戴宁.实用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6] 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这是能否正确分析句子的关键,昨天他父亲给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这个法则符合语法形式上一致的原则,主语是单数后面跟等谓语动词仍用单数如,语言内容上的一致主要指从意义上考虑主谓一致的问题。英语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2017-07-08 05:17:05
#1楼回目录英语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标签:葫芦岛外语教育教育分类:新概念英语分析句子结构是对所学语法的综合运用。对句子的结构是否清楚、明白是能否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因此学会如何分析句子对更深刻、准确地理解题意,提高解题能力至关重要。所谓分析句子就是要剖析句子各个不同成分,并弄清楚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现对怎样分析句子做一简单介绍。分析句子的步骤:①先找出句子的谓语动词,并考虑动词的性质。这是能否正确分析句子的关键。②找出和谓语关系最密切的句子成分――主语,审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③确认动词性质后,进一步分析动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如与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状语以及与小品词的关系等。现做具体说明如下:1.谓语动词: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任何时态、语态,语气都是由谓语动词表示出来。所以在分析句子时首先要分析谓语动词。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根据他们的功能,可以构成下列几种基本句型。①主语系动词表语(主系表结构),如:Thislessonisverydifficult.这课很难。②主语不及物动词,如:Hehascome.他已经来了。③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主谓宾结构),如:HereadsEnglisheveryday.他每天读英语。④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或主语及物动词直接宾语介词(to或for等)间接宾语,如:Hisfatherboughthimanewbikeyesterday.Hisfatherboughtanewbikeforhimyesterday.昨天他父亲给他买了一辆新自行车。⑤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十宾语补语,如:Wemadehimourmonitor.我们让他当班长。2.主谓关系:任何简单的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在分析主谓关系是否一致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即语法上的一致,语言内容上的一致和就近一致。①语法上的一致:指谓语动词的形式要与主语的形式一致。主浯为单数形式,谓语动词也采取单数形式;主语为复数形式,谓语动词也采取复数形式。这个法则符合语法形式上一致的原则。以单数名词或代词,动词不定式短语,动名词短浯或从句做主语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形式。以what引起的从句做主语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后面的谓语动词也用单数形式。如:Whatwehaveseenisdifferentfromwhatwehaveheard.(what从句作主语,动词用单数)Toanswercorrectlyismoreimportantthantofinishquickly,(不定式短语作主语)Agreatdealofworkhasbeendonetoimprovethepeople'slivingstandard.(不可数名词作主语)用“and”,和“both...and”连接的并列主语,谓语动词多用复数形式,但并列主语如果指同一人、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时候,and后面的名词没有冠词,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如:Boththemanandhiswifewanttogotothecinema.Thepoetandwriterhascome.BreadandbutterisdailyfoodintheWest.主语是单数后面跟aswellas,with,besides,alongwith,togetherwith等,谓语动词仍用单数,如:Theteacheraswellasthestudentslikesthisnovel.Mysister,togetherwithJaneandJames,isgone.一些有复数的名词,例如clothes,scissors,trousers,scales,spectacles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但如在成双的东西的名词前面有pairof时,其谓语动词用单数。如:Mytrousersarebeingmended.Thispairofscissorsbelongstome.有些词尾有“s”的学科名称,做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如:Mathematicsistaughthere.②语言内容上的一致:主要指从意义上考虑主谓一致的问题。主语形式上为单数,但意义上为复数,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主语形式上是复数,但意义上为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Onehundredtonsofwaterwereusedlastweek.(强调数量)Tenminutesisenough.(强调整体)Newsistravellingfastnowadays.Thisglaworkswasbuiltin1985.有复数意义的名词,如:police,militia,people,cattle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如:Thepolicearetryingtocatchthethiefwhohasstolenabike.Cattlefeedongrass.有些集合名词,如:family,group,crowd,class,audience,government,committee。说话人把它们所表示的人或事当做整体看时,作单数看待,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说话者把它们表示的人或事物当做若干个体来看时,作复数看待,谓语动词也用复数形式。如:Myfamilyislarge.Myfamilyareanxiousabouthissafety.③就近一致:由并列连词如:whether…or,notonly…butalso,either…or,neither…nor,or连接的并列主语,谓语动词与其最近的主语保持一致。如:Eitherhisfriendsorhisbrotheriswrong.Eitherhisbrotherorhisfriendsarewrong.Notonlyyoubutalsoheiswrong.Notonlyhebutalsoyouarewrong.3.动宾关系:在确认动词性质后,要注意审查其后面的宾语。要特别注意宾语应该用动词不定式还是应该用动名词;宾语补足语是应该带to还是不应该带to;动词后带的动名词或动词不定式的意义基本相同还是意义不同。如:Idon'tremember…himatthelastmeeting.A.tohaveseenB.seeC.toseeD.seeing答案DThishouseneeds…,butweplantowaituntilnextsummertodoit. http://www.oh100.com aintB.paintedC.paintingD.beingpainted答案CIamsorry…solong.A.tohavekeptyouwaitingB.keepyouwaitingC.tokeepyouwaitD.keepingyouwait答案A时态的一致:某些从句特别是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的时态,常受主句谓语动词的时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时态的呼应或时态的一致。因而在分析复合句时要注意主句和从句的时态的一致性。主句的谓语动词是现在或将来时态时,从句的谓语动词可以用任何需要的时态。Itissaidthatanewhospitalisgoingtobeputuptherenextyear.(现在时后接将来时)Doyouknow他昨天为什么没有来?A.whyhedidnotcomeyesterdayB.whyhenotcomeyesterdayC.whydidn'thecomeyesterdayD.whydidhenotcomeyesterday现在时后接过去时。答案AI'llwritetohimwhenIarrivethere.(主句将来时,从句现在时。)主句的时态是过去时,从句的谓语动词一般也用过去时。①从句的动作与主句的动作同时发生时,从句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Hetoldmethathisuncle...(fly)toBritainthenextmonth.(答案wouldfly)Shetoldmethatherdaughterwasdoingherhomework.②从句谓语动词的动作先于主句谓语动词的动作,从句用过去完成时,如:Shesaidshehadseenthefilmbefore.Shesaidshehadfinishedtheworkanhourbefore.③从句的谓语动词的动作发生在主句谓语动词的动作之后,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将来时。如:Shesaidshewouldcomeagain.Hetoldmehewouldjointhearmythenextyear.但是如果从句有表示过去的具体时间状语,谓语动词发生的动作虽在主句的谓语动词的动作之前,仍用一般过去时。如:Johntoldushismotherdiedin1967.如果从句表示的是不受时间限制的真理或事实,即使主句的谓语动词是过去时态,从句仍用一般现在时。如:Theteachertoldthestudentswaterboilsat100C.Shesaidtwicetwoisfour.●怎样连词成句1.先找出所给词汇中能构成短语或词组的词汇,并构成词组或短语;2.按英语句式的基本结构排列全部词语;即按“主一系一表一(状)”、“主一谓一状”、“主一谓一宾一状”、“主一谓―宾一宾(状)”、“主一谓一宾一补一(状)”等五种基本句式排列全部词语;3.再把未能进入基本句式的作"定语"用的其他词语摆在所修饰的词的前面或后面(前置定语放于所修饰的词前;后置定语放于所修饰的词后)。4.注意不同状语的排列规律。试做下列各题:①go,by,to,bike.school,themorning,we,in.A.短语gotoschool, http://www.oh100.com hemorning:B.套用“主一谓一状”句式(因为句中动词go为不及物动词)C句中有方式状语和时间状语,应将方式状语放于时间状语之前。故应连成的句子为:Wegotoschoolbybikeinthemorning.②can,the,man,slowly,see,city,evening,we,in,the,of,the,walking,street,theevery.A.everyevening,inthestreet为短语;B.根据主格人称代词we的语法功能,立即断定we为该句主语。纵观全部词汇,根据情态动词的语法功能,cansee为句中谓语;根据谓语动词see的语法功能,可推断出theman为宾语,walking为宾语补语。这样,该句的基本句式应为“主一谓一宾一补”结构,从而可得出句式骨架为:Wecanseethemanwalking.C.再仔细分析可得出:slowly为walking的状语(放于walking后);inthestreet为walkingslowly的地点状语;thestrange为man的前置定语;Ofthecity为名词thestreet的定语(因为ofthecity为短语,故应放于thestreet之后);everyevening为时间状语(放于句末)。故连成的句子为:Wecanseethestrangemanwalkingslowlyinthestreetofthecityeveryevening.每天黄昏我们能看见那奇怪的人缓步走在城里的街道上。●怎样连句成文给出一些句子,要你根据它们在意思上的联系按顺序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短文。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联句成短文的题呢?联句成短文的关键在于合理、恰当安排句子的顺序。如何才能把句子安排合理、恰当呢?我们必须从所给句子表达的内容来进行分析,其过程大致是:第一步:先弄懂每个句子的意思和整段文章的大意;第二步:根据对内容的初步理解,进一步分析本段文字是记叙一件事(一个人),还是说明一个问题或抒发某种感情;第三步:根据文体找出结构特点和层次,如记事性质的内容,就看记的是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等等。记人性质的内容,找出文中有几个人,他们的关系如何,做了些什么事等等。如果是论说性贡的内容.就看它分析了什么问题,讲述了什么道理,阐述了什么看法等。如果是抒发感情性质的内容,就分析它抒发了什么感情,什么事或人使之产生这种感情等。如果是一堆交际性的语句,就应该分析在什么场合下进行这样的交际,按英语习惯应该怎样发问,怎样回答等;第四步:按上述分析,安排句子的顺序;第五步:通读全文,予以修正,达到文理通顺。名师:英语句子结构分析方法2017-07-08 05:17:45
#2楼回目录名师:英语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文章是由句子有机组合而成的。单词好比语言的一个个零散的部件,只有组成了句子才有真正的意义。因此,读懂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对题目的关键。当然,读懂句子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而语法又是让同学们感到最为头痛东西。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英语文章阅读中,语法归根结底是为我们读懂文章而服务的,只要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律,无障碍的读懂复杂的句子,语法的任务就圆满的完成了。那些挣扎并纠结在复杂语法中的同学们则是掉进了语法学习的误区。下面就来介绍句子的基本结构以及读懂句子的快捷方法。英语句子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所谓的简单句,就是一个句子中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复合句又分成并列句和复杂句,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种情况加以简要的分析。1、简单句简单句,即只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除了特殊情况,英语句子中都有主语、谓语(或表语),有时候还有宾语;而且除了倒装句等特殊句型,一般情况下,主语、谓语、宾语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不可能宾语跑到谓语前面,或者谓语跑到主语前面。目前很多语法书都把英语的简单句归纳为五种基本句型。实际上,英语简单句还可以简化为三种形式: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Ihategrammar.主语+谓语(不及物动词);Grammarsucks.主语+系动词+表语Grammarishell.所以,我们在阅读句子的时候,不管句子有多长,不管是并列句还是复合句,都必须首先分清各句中的主语、谓语(或表语),有的句子中还包括宾语。因为主语、谓语、宾语中英语句子的主干,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句子的基本意思就清楚了。2、并列句并列句就是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由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标点符号连接而成。常见的连词:and,notonly...butalso,neither...nor...or,either...or...otherwise,but,yet,while,so,for等。阅读中遇到并列关系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是以连词为界限,将句子分成前、后几个部分,并分别来分析,各句的意思一般可以单独理解,最后将各句合并即可。Ihategrammar,/whilehelovesit.(以while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小句子)3、主从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即是复杂句,它也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与并列不同的是,各分句之间的意思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各个句子拆开来看,而必须将各分句综合起来进行理解。有时候,分句里面有可能还包含分句。说到从句,我们还要介绍一下英语中的三大从句: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和副词性从句。三大从句之下又包括纷繁复杂的从句形式: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定语从句):限制性,非限制性副词性从句(状语从句):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让步,方式,结果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又会产生抵触情绪了,其实这些细致的划分我们可以跳过,对于具体句子中的从句如何解决其实很简单,你只需知道从句做什么成分就可以了,从句做什么成分,就是个什么功能的从句。Thesadthingisthattheuglymanwithalotofmoneychooseslivingalone.(表语)Whattheuglymanchoosesislivingalone.(主语)Weallknowthattheuglymanchooseslivingalone.(宾语)Thethingthattheuglymanwithalotofmoneychooseslivingalonewasknowntoeveryone.(同位语)Theuglymanwhohasalotofmoneychooseslivingalone.(定语)Althoughtheuglymanhasalotofmoney,hechooseslivingalone.(状语)在阅读这样的复杂句的时候,首先要找出主句或从句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首先理解主句的意思,最后再把从句的内容与主句综合起来。介绍完句子结构,就该说说复杂句子的解决方法了,那就是优先提取主干法。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先把句子的主干提取,因为主干是句子的精髓所在,然后再看其他补充或修饰的成分。Oneoftheresultsoftheconflictbetweenthetwofactionswas【that[whatinpreviousyearshadbeenreferredtoasthe"American","native",or,occasionally,"NewYork"school(---themostrepresentativeschoolofAmericanartinanygenre---)主语从句](hadby1890)wasfirmlyestablishedinthemindsofcriticsandpublicalikeastheHudsonRiverschool.表语从句】首先找到句子主干成分:"Oneoftheresultswas..."很明显的主系表结构,that引导的显然是个表语从句,表语从句中又有一个由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主干结构是"...wasfirmlyestablished."最后再加上修饰成分,句子就很容易分析了,也可以轻而易举的翻译并理解了:两个派别斗争的结果之一是:直到1890年,这个曾经被称作"美国的"、"本土的"、或者偶尔被称作是"纽约的"美国艺术题材中最有代表性的学派,以哈德逊河学派命名被稳固的建立在批评家和公众的思想之中了。优先提取主干是一个很有效地方法,如果我们具备了基本的句子结构知识,了解了句子的成分构成,先提取主干,抓住句子精髓,再看从句和其他部分,理清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任何复杂的句子也就迎刃而解了。(编辑:赵颖茹)考研英语长句翻译常用方法及句子结构分析2017-07-08 05:17:20
#3楼回目录英语习惯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而汉语则不同,常常使用若干短句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要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将英语的长句分解翻译成汉语的短句。一、顺序法当英语长句的内容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以按照英语原文表达的层次顺序翻译成汉语,从而使译文与英语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例如:Butnowitisrealizedthatsuppliesofsomeofthemarelimited,anditisevenpossibletogiveareasonableestimateoftheirexpectationoflife,thetimeitwilltaketoexhaustallknownsourcesandreservesofthesematerials.(84年考题)分析:该句的骨干结构为“Itisrealizedthat…”,it为形式主语,that引导主语从句以及并列的itisevenpossibleto…结构,其中,不定式作主语,thetime…是“expectationoflife”的同位语,进一步解释其含义,而time后面的句子是它的定语从句。五个谓语结构表达了四个层次的意义:A.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B.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的;C.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地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D.将这些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尽的时间。根据同位语从句的翻译方法,把第四层意义的表达作适当的调整,整个句子就翻译为: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的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也就是说,经过若干年后,这些矿物的全部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荆二、逆序法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例如:Itthereforebecomesmoreandmoreimportantthat,ifstudentsarenottowastetheiropportunities,therewillhavetobemuchmoredetailedinformationaboutcoursesandmoreadvice.分析:该句由一个主句,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和一个宾语从句组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主句,也是全句的中心内容,全句共有三个谓语结构,包含三层含义:A.……变的越来越重要;B.如果要使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机会;C.得为他们提供大量更为详尽的信息,作更多的指导。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可采用逆序法,翻译成:因此,如果要使学生充分利用他们(上大学)的机会,就得为他们提供大量关于课程的更为详尽的信息,作更多的指导。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三、包孕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英译汉。所谓包孕是指在把英语长句译成汉语时,把英语后置成分按照汉语的正常语序放在中心词之前,使修饰成分在汉语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饰成分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拖沓或造成汉语句子成分在连接上的纠葛。例如:YouaretherepresentativeofacountryandofacontinenttowhichChinafeelsparticularlyclose.您是一位来自于使中国倍感亲切的国家和大洲的代表。Whatbringsustogetheristhatwehavecommoninterestswhichtranscendthosedifferences.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四、分句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转换成句子,分开来叙述。为了使语意连贯,有时需要适当增加词语,也就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整个英语长句翻译为几个独立的句子,顺序基本不变,前后保持连贯。Television,itisoftensaid,keepsoneinformedaboutcurrentevents,allowonetofollowthelatestdevelopmentsinscienceandpolitics,andoffersanendleseriesofprogramswhicharebothinstructiveandentertaining.(85年考题)分析:在此长句中,有一个插入语“itisoftensaid”,三个并列的谓语结构,还有一个定语从句,其中三个并列的谓语结构尽管在结构上属于同一个句子,但都有独立的意义,因此在翻译时,可以采用分句法,按照汉语的习惯把整个句子分解成几个独立的分句,翻译成:人们常说,通过电视可以了解时事,掌握科学和政治的最新动态。从电视里还可以看到层出不穷、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的新节目。五、重组法指在进行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流畅且更符合汉语叙事论理的习惯,在捋清英语长句的结构、弄懂英语原意的基础上,彻底摆脱原文语序和句子形式,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例如:Decisionmustbemadeveryrapidly,physicalenduranceistestedasmuchasperception,becauseanenormousamountoftimemustbespentmakingcertainthatthekeyfiguresactonthebasisofthesameinformationandpurpose.必须把大量时间花在确保关键人物均根据同一情报和目的行事,而这一切对身体的耐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大考验。因此,一旦考虑成熟,决策者就应迅速做出决策。六、综合法上面我们讲述了英语长句的逆序法、顺序法和分句法,事实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而是要综合使用到各种方法,这在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中也有所体现。再如,一些英语长句单纯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的仔细分析,或按照时间的先后,或按照逻辑顺序,顺逆结合,主次分明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以便把英语原文翻译成通顺忠实的汉语句子。例如:Peoplewereafraidtoleavetheirhouses,foralthoughthepolicehadbeenorderedtostandbyincaseofemergency,theywerejustasconfusedandhelpleasanybodyelse.分析:该句共有三层含义:A:人们不敢出门;B:尽管警察已接到命令,要作好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C: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在这三层含义中,B表示让步,C表示原因,而A则表示结果。按照汉语习惯顺序,我们可将句子翻译为:尽管警察已接到命令,要作好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但人们不敢出门,因为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很多同学是不清楚考研英语翻译这一项的评分标准的,下面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谈一谈这个问题。首先,不清楚评分标准就不好把握练习时的重点,这是在考研强化和冲刺阶段同学们做翻译练习时经常会遇到的困惑。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短文,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译文要求准确和通顺。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原文是表达通顺的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解,中文即使表达的再准确也是徒劳的,因此命题者首先会考查应试者的理解能力。通顺意思是用比较流畅的汉语译出句意,但是正确理解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表达了。通常情况下,表达就是对原文句子结构进行调整以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本着这个思路,我们认为在进行翻译练习时,首先要理解透全文后再来翻译划线的句子,相信这个问题很多考生都明白,我们现在试举一例:Icannotagreeyouanymoreonthispoint.许多考生理解起来可能就会就会按照原句字面意思理解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其实这就是没有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匆忙翻译的典型翻译,命题人在涉及这个问题时就是考查应试者英语中否定的理解和翻译。这个句子的意思其实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很同意你的意见。如果你翻译成错误的意思,那么很自然你的翻译将被判为无效答案,不会给分。到底是不是理解对了,我相信你一定会准确判断的的。然后我们再来看最关键的问题,即你做完了题,自我感觉也是对的,和参考答案的意思也是相似的,只是表达的差异。其实这个是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涉及翻译的措辞和翻译的理论,属于翻译学的范畴。在这里先不详细谈翻译理论,仅就考研英文翻译中的问题阐释一下。我们知道中文和英语在语际翻译转化中是不可能做到一一对应的,无论是中文译成英语还是英语译成中文,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翻译理论很多种表达,但是种种表达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的,例如:“pulloff”这个词组如果你理解成了拉下来,那么首先理解就错了,当你能理解是“取得成功”意思那么再联系具体语境,具体可以翻译成:努力做什么,得到了什么,都是可以的。但是关键点,相信你也知道,我们毕竟是以中文为母语,表达是否贴切相信我们自己凭语言习惯就能判断了,只要不是表达特别不顺,相信评卷老师不会在表达上刻意为难大家,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自己给自己当“老师”,不比一味追求和参考答案每个字对应,那是任何人都很难做到的。翻译是语言的艺术,我们现阶段不可能追求翻译的“雅”,只要“信”和“达”就可以了。同时希望你再提高你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同时增强母语的学习,在“信”和“达”能有信心的前提下,努力做到“雅”。翻译在考研英语中的难度比较大,如何在考研英语翻译中取得高分呢,考生在练习模拟题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一、弄清原文的逻辑关系英译汉的第一步是准确、完整、透彻地理解英语原文。译者对原文稍有差错,译文就不可能准确无误,甚至会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思想展开,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果只注意单个词句,不注意整体,还是要出各种各样的错误,即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完整地翻译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进行具体翻译前,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重要事实。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划线部分与上下文之间的各种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意义关系及指代关系等)。二、分析划线部分句子的语法结构英译汉的句子一般比较长,而且其结构也比较复杂。考生需要首先观察这个长句子中是否有从句,是哪种类型的从句。然后再找出主句和从句中的骨干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及其修饰成分(状语、定语、宾语补足语、同位语等),同时要注意句子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以及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动名词短语等的各种语法功能。这样句子结构层次就十分清晰了,翻译时就会心中有数,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三、斟酌划线部分句子的含义考生在对原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弄懂了划线部分的语法结构后,就要仔细琢磨划线部分英语句子的含义,特别留心一些固定表达法、某些短语的特殊含义、代词的指代意义等。如:TheimportanceoftheEnglishlanguageincommunicationcan'tbeoverestimated.这句话的意思是“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则很可能译成“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不能被估计过高”。四、流畅表达汉语意思在准确理解划线部分英语句子的含义后,如何用通顺的汉语将其表达出来是关键。表达是理解的结果,是把已经理解了的原作内容选择适当的译文重新表达出来。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语言、语法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中文读者阅读译文时感到自然、流畅。五、审校润色译句正确地理解原文、忠实流畅地用汉语表达原意是翻译中的重要步骤,审校润色则是使译文更完美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审校,我们可以发现译文的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如人名、地名、日期、数字、时间等细节是否有遗漏和错译的地方,指代关系是否明确一致,是否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准确等。做法如何利用翻译突破考研英语呢?在选择正确材料(阅读真题)的基础上,考研辅导名师建议考生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备考:一、用18分钟时间首次模考。二、一句一句翻译原文,写出汉字。“看懂就觉得会翻译是幻觉。”他打趣道,“400字的考研文章至少要用八个小时做完,弄清一篇文章比囫囵吞枣地做一千篇文章好得多。”三、再做一遍题,此时已经完全读懂文章内容,思考第一遍为什么会做错。四、核对答案,分析所错题目的出题思路,不明白之处请教老师或有关专家。五、巩固成果,记忆大纲以内的生词,分析复杂句型的语法成分,背诵漂亮的长句为写作储备素材。“踏踏实实做上八篇文章,你的英语能力将会截然不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英语句子不能有两个动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