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委会可以组织哪些幼儿活动是个什么组织?

筹5000元给老师送礼,一学期收8万元班费,还要“被自愿”捐款……配合了心里膈应,不配合又怕影响孩子,让不少家长心情复杂,家委会到底是个什么组织?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委会筹五千余元为老师送礼9月8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反映,山西太原知名民办中学常青藤中学初中某班家委会拟为老师筹备买教师节礼物,拟筹备礼物包括5套化妆品、2套男士派克笔、7束花,共约5000余元。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学校明令禁止老师收礼,“如果有,也一定是家长自发组织的。”对此,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工作人员表示,已责令涉事学校尽快调查。近年来,家委会频频上热搜。2022年8月,安徽铜陵,有家长称,孩子所在班级,每人需交2000元班费,一个班级40人就是8万元,并质疑:为何一学期需收取这么多班费?学校用在了何处?对此,当地政府表示,该费用由班级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代收代支,是为了方便家长,且收支记录需向所有家长公开,费用收支均不经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家委会征收的班费用于:学生文具、学习奖品、学生体检、急救药箱、清洁工具、室内设施、班级花草、班徽班旗、过节及拓展活动、作业资料、资料复印、教材补交费等。2022年9月6日,广西柳州,家长群被曝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买兰蔻礼盒,每位教师的礼品价值约760元左右。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后,被家委会要求退出家长群。家委会:挟“学生前途”以令家长?家委会又是收钱,又是把人“踢”出群,这合理吗?专家指出:“家委会收钱应该有明确的用途,以及获得内部的一致认同。如果环节存在问题,用途不明,没有达成共识的话,部分家长不能强行操作。”而且,家委会收钱给老师买礼物,更是陷老师于不义。根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家长群筹备5000元给老师买礼物”明显违反相关规定。现实中,有的家委会总爱“越俎代庖”,比如组织家长捐款,为学校服务,尤其是在教师节、元旦等,发动家长给老师众筹送礼。有时,看似是“自发组织送礼”,却对部分家长形成道德绑架。如果家委会发出了倡议,其他家长在群中如果不附和倡议,就可能被孤立,从而影响自家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甚至被告知可能“影响学生前途”。而且,家委会的“自发组织捐款”之类,常给人以慷其他家长之慨去送自己的礼之嫌,虽然钱是家长们一起凑的,给老师、学校的好印象却是几个发起人给沾光了。家委会该是什么样的?一直以来,家委会因为法律地位不明,权限不清,无法正确行使职能而备受争议。成立家委会,是教育部早在2012年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家长委员会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各中小学、幼儿园都纷纷成立家委会,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建设任务。然而现实中,“某些家委会虽然名为家委会,却成为摆设、工具或联谊会。”所谓摆设,即在成立之后,该发挥的积极作用没发挥出来;所谓工具,是帮校方处理了一些校方不便出面的事儿,如组织学生募捐,向学生家长收费。有教育研究专家指出,家委会的重要职责,应是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以维护学生的权利,构建平等的家校关系。比如,某个学生在学校中遭到教师的歧视性对待,家长可向家委会反映,家委会在核实后,向校方反映,根据相关规定展开调查、处理。家委会首先应由全体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选举能代表家长的家委会委员,而不是由校方委派,或者幕后遴选出来。更重要的是,全体家委会成员要定期向家长们述职。其次,家委会应独立运行,而不是按校方指令、配合校方开展工作。虽然家委会还有组织家长当义工、为学校拓宽办学资源的职责,但这是在完成对学校办学管理、监督职责后的次要职责。而且,这必须基于家长“自愿、自主”的原则。你们学校的家委会怎么样?评论区说说↓↓来源
央视网综合上观新闻、上游新闻、法治日报欢迎常来漫游1000“席位”等你来!2023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开始点赞!点击海报链接即可点赞!点赞期间仍可持续报名!点击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委会可以组织哪些幼儿活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