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托管老师如何带好晚托班有必要送进去吗?


陆陆续续收到很多朋友的消息,咨询晚托的建议以及交流经验。我属于误打误撞上了船的,经历大风大浪的时间又短,但仍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思考能提供大家一点参考和启示(有很多朋友真的是抱着一片赤诚之心打算投身到这个行业,希望能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文中难免有疏漏,还望指正交流。
首先声明,本文没办法给到你如何做大做强(因为我也不会)的经验,只是把做的过程中某些经验想法拿出来分享一下,让你少走些弯路。一、为什么要做晚托?
很多朋友在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时就开干,结果开张都很久了还在思索: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我为什么还要坚持?
——就比如我!只是隐约觉得这是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至于为什么却很难确定。为钱?为自家孩子?还是为了某种虚无的理想?
所以做之前先尝试着问一下自己:是因为现在的工作不顺心,而我又实在找不出其他更好的出路,亦或者是觉得这行看起来比较简单,我完全可以胜任才选择的?还是因为原本就要辅导自己家的孩子,那就顺带多几个也一样,反正都是检查作业辅导功课,还能给自家孩子找几个同伴?或者是因为闲赋在家,希望找一个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来做做?又或者是因为教育市场太过火爆,我也想来分一杯羹?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你想清楚了就能确保你走得更稳更远。如果还没想好就已经在筹划中,那么还请你一直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时不时地问一下自己。当你信心动摇时,回过头找一下自己的初心。
有个朋友起步比我早两年,这几天看他的朋友圈,已经在开双十二的誓师大会了,目标以百万计。我羡慕吗?当然羡慕。只是我知道,再过两年我们也不会做到他那么大,我们或许只是在庆祝终于可以给自己开一份像样的工资了。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公关、扩张、融资等等一系列的大事摆在他面前,等着他解决。而我们只想耕耘好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开心就好。
创办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简单罗列一下我自认为的三种典型类型:
1、商业盈利型
敢于冒险,目标明确,以赚钱为目的。晚托+辅导就是一门生意,利润最大化是宗旨。送上门来的学生都是客户,只要肯交钱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家长)需求。
通常晚托作为机构的导流器,通过转化成辅导培训获取利润,或者以特色教育为主提高收费门槛。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企业化的运作手段发展,未来有希望规模化集团化。
2、公益型或半公益型
这世上总有些热心人是愿意(无条件)付出的,因为喜欢孩子、因为追求自我价值等原因而选择进入这个行业,只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没有太多的功利心,心态平和,竭尽所能去帮助周围的孩子或家庭成长。
赚钱的意愿不强烈,政府支持、某些公益组织或者个别热心人士(全职爸妈或者退休老人)创立,结构及管理相对松散,自由民主的氛围浓烈,但通常看护成分多于教育。
3、教育实践型
理想化色彩较重,以开拓新的教育模式,尝试不同教育理念及风格为己任,善于总结思考,能持续改进现有的教育方式。
盈利是为了能够提升硬件条件、增加研发以及实践所需的费用。发展进程较慢,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种类型没有孰是孰非,就很大程度上来说,对钱的态度决定了机构的定位、经营管理的方向、团队的组建以及能够坚持的时间。现实生活中的机构应该属于兼而有之,占比不同而已,或者是迫于现实,迂回实现(比如有教育梦想,但先通过商业运作做大做强之后再推进改革)。就像赚钱这个事,三种类型的标准完全不同,不是说公益型的就不考虑赚钱(运营管理都需要钱),而盈利型的就什么钱都赚。
想挣钱天经地义,只是别藏着掖着,打着公益或者为教育的旗帜,骨子里还是希望赚个盆满钵满,消磨了团队的热情。二、目标群体及服务范围
从托管来讲,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你的目标客户,而其中又以小学生最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则没有培养学习习惯,二则自主学习能力差,家长没时间辅导的基本上就会考虑交给晚托机构;而高年级的学生一旦培养起自主学习的习惯之后,有部分就会逐渐放弃晚托,或转成特别辅导。
曾经看到某个很热心的兼职老师在抱怨说,自己很希望给辅导的孩子认认真真地讲解一下题目,机构领导却不让。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在托管过程中把培训的活给干了,机构还怎么靠大课、小课以及一对一辅导来赚取利益。况且你一位老师这么做,让机构其他的老师怎么办?效仿的话无意增加了他人的工作量。最后,你那么热心,真的是孩子和家长想要的吗?你想教,孩子也未必愿意学啊!
可我还是很欣赏这位老师的教育热情,只是不同机构决定不同的辅导策略,热情最终是熊熊燃烧还是被泼冷水也就体现出来了。
纯粹的晚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一个老师所能带的学生是有上限的,通常一位老师带领6-8名学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再往上除了个别情况(由教师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素质等因素决定)能管理得当,其他都很难有好的托管质量。随着学生的人数增加,配备的教室数量和老师数量也需要跟上。在很多收费较低或者位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机构中,刨去教室租金、人员工资,靠晚托来解决温饱尚可,致富就有点悬了。所以要么提高晚托的收费,要么就开展其他业务补充收入。
提高收费就得有过硬的或有特色的服务,否则你比同行高太多家长为什么要选你?适当增加一些增值服务(如英语、作文、书法等课程)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只是自己得考虑一下是否能胜任或者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利用。至于补课辅导,利润大难度也大,请老师的话就会涉及到管理工作。因此考虑如何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规划。三、组建一支良好的队伍
单枪匹马是注定走不远的,即便是你在初创阶段没钱没资源,也得考虑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在未来能够加入。
我说的团队并不仅仅指几个兼职老师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以合伙人性质参与到管理中来的人。一旦开始物色人选,前面提到的问题会再次浮现在你面前,我想怎么做?我擅长教学还是擅长管理?我想发展到什么规模?新加入的成员怎么投资怎么分钱?
先来看看一个典型的机构大致有哪些重要工作:
1、营销
没生源再有理想有抱负也没法实现,文案设计、活动策划、派发传单、广告投放都是营销手段,甚至口口相传也是营销的一部分。有很多刚起步的朋友,碍于面子不敢去校门口宣传(我就是),那就找些兼职的或者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多少也有收获。
2、教务
课程的安排、教师的协调、家长的沟通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有可能落在教务身上。未来如果有分校计划,一个优秀的教务完全能够胜任新校校长的职务。但换个角度想,教务一旦离开,很有可能就会将你手上所有学生和老师的资源带走。
3、课程开发
如果只是单纯地只想带带孩子,这部分可以不用考虑。而一旦有意愿说要增加些特色和亮点,如何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资源,也就需要列入考虑范围之内了。哪怕是小小的一项内容,比方说穿插一些手工课程也可能会受到欢迎(前提是把作业做完,家长也认可的情况下,否则孩子乐意家长觉得玩物丧志就麻烦了)。不过,我相信更多家长还是愿意机构可以加入某些同现有教学有关的内容,比方说英语绘本的阅读、简单的奥数思维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儿童时间管理等等。如果你不愿意或者没有精力开发,就找找周围的资源,总之就是得有一些增值服务,或者就直接转化成培训对象,为其加课。
最初,上述的职位可能都是校长(老板)一个人兼,甚至还要做财务、司机、厨师等等乱七八糟的工作。一旦发展到某个阶段就无暇兼顾,也就意味着你应该将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其他人了。
财务允许的条件下,能几项均衡当然最好,把人都配备齐全。但费用有限,将仅有的资源分配到哪一项中也许就跟你的定位有关了。想要赚钱,那么加大营销力度,保证生源的源源不断,即便是野蛮生长也在所不惜。想要追求稳定,生源的筛选、家长的互动可能就会成为重点,因为你更希望将机构的教育理念传播出去,靠口碑靠影响力来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机构的卖点是什么?注重应试教育还是偏素质教育,以提高分数为导向还是以培养兴趣为导向?侧重点不同,发展路径也完全不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是刚需,家长愿意买单。素质教育更像是锦上添花,有钱有闲就尝试一下。选择后者,或者就得做好长期入不敷出的觉悟。这觉悟你得有,你的团队成员同样得有。
好的团队不仅可以提升效率也能使得团队的气场趋于平静,不论是日常的辅导还是管理。我承认我的脾气比较急,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容易上火,这时候默契的同伴就会及时补位避免战火燃烧,而我得以在一旁稍事休息平缓一下情绪。而管理中,各司其职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而不是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没抓好,甚至是各自为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导致管理混乱(我们最初的混乱源于缺少一位教务角色的伙伴,结果每个人都在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要么重叠要么遗漏,职责也不明确)。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生涯规划中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测评,方便你了解自己以及团队成员的特点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角色加入团队。四、基本注意事项
1、安全
晚托最怕什么?安全!家长担心,机构也担心!所以一旦你开始筹备,那么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接送安全
从租场地时就应该考虑尽可能离学校近一些(除非考虑由专车接送)。从学校到教室的路上是否需要穿越马路?是否有红绿灯?在小区中穿行,过往的车辆多不多?行走的通道是否通畅?最好开张前自己走一遍,留意一下可能的风险。
另外,放学路上孩子的纪律怎么约束?万一在路上奔跑打闹了该如何处理?尽可能形成规范告知学生,避免意外发生!教室安全
从装修时就该考虑,比方说门窗的防护(如果楼层较高,孩子一旦探出窗外很容易发生意外)、桌角以及墙角等尖锐处的保护(孩子打闹时容易碰上)、水电煤的安全(孩子是否很容易接触到并且会误操作)、教室内的秩序(尽量明确每一项内容并且告知学生,可以通过积点的方式鼓励孩子遵守)等等。食品安全
不管晚托是否提供晚餐,日常点心也是必备的。除了不购买劣质或过期食品外,还是有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学生中是否有过敏体质的?哪些食品会让孩子不舒服的?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考虑给每个学生购买一份意外保险,以降低机构承担的风险。一旦某个学生发生发生意外,可能把你自己的身家贴上也未可知。
2、招生
招生的最佳窗口期从每年下半年家长开放日开始到开学后几周,这个时候基本上也是各个机构抢生源最厉害的,之后就是期中和期末、寒暑假前后。其实任何时间都有可能招来学生,只是量不太大——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在带过一段时间之后决定放弃自己辅导转而交由晚托,或者是之前选择的晚托质量太差重新选择等种种原因都有。不要轻易放弃宣传就成!
3、辅导
如果你暂时没有专业的老师加入,又不想误人子弟的话,最好把你招收学生的教材都过一遍,大致了解一下目前教材的情况。再去找一些辅导信息和资料学习一下,比如哪些APP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哪些配套的教辅可以巩固知识点的,做到心中有数。在营销过程中,一旦有家长问起,你也能应付自如。千万别小看小学低年级的辅导,检查作业很简单,但要把某个知识点讲透却很难,因为你用成人思维去给一个孩子解释,他会很茫然地看着你,“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4、心理
小孩子很容易情绪化,尤其是刚升入小学的孩子,从一种模式转变成另外一种模式,他们会觉得很难适应,但又表达不出,只能通过情绪或者行为来表达,如果你稍微懂得一些儿童心理的话,也会让你的辅导工作事半功倍,并且增加家长的信任感。五、同行关系
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晚托也一样。在我看来,越是开放的机构越是能走远,同行间的交流能够给到你很多新的信息和经验,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些你看来很麻烦、很严重的问题其他大家都在面对。
很欣赏某些同行的观点,如果有机会,大家一起努力把好的理念、好的方法传达给家长跟社会,让托管朝着良性发展前进,那么市场也就逐渐变大,哪怕只做一小部分也够了,至少我们被理解被接纳,会轻松很多。而如今相互拆台、恶意竞争导致晚托的口碑都不好,其实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又何必呢?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想要找到愿意与你交流的同行不难,你能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可能越多。六、资质问题
之所以把这部分放得这么靠后,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一道近乎无解的题目。只能说大家都在打擦边球,游走在政策之外。现行的如注册教育咨询公司、教育科技公司等,在办学许可证这道坎上照样是行不通的。至于申请标准,只要你愿意应该能在网上搜到,我就不贴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处理好跟周围邻居以及家长的关系(如果办学场地在居民小区内,扰民被投诉的风险更大),一旦有人举报,相关部门上门检查就比较麻烦。
但是请谨记,如果某些机构的人加你说,交多少钱可以帮你搞定资质,那请稍微留点心,因为总有些人会趁着政策之风坑蒙拐骗的。七、晚托的思考与收获
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那些打算投身到晚托当中的家长们来说的,尤其是非功利性的那些。
我们不去评价中国的教育好或者不好,但总有一部分家长是不满意并且愿意通过自身努力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进而弥补应试教育的某些短板的。这样的家长办晚托的动机强烈,因为她/他们很清楚自己创办晚托能给自己家孩子带来的好处——能够创造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同辈互动的学习模式、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等等。接下去的话,我不确定观点是否完全正确,只从自身谈起:
1、身份转变带来的影响
不要以为孩子和家长尊称你为“老师”就有了某种莫名的喜悦,很大程度上这就是个代号。如果说学校教师都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尊重,更何况晚托里这种“高级保姆”式的老师。你可能原本在企业里叱咤风云,只是为了孩子才迫于回归家庭,如今出山还是为了孩子,做的事情接触的人群都大不一样了。
有些孩子知道你不是真正的老师,是爸妈“花钱买来的”(家长跟孩子解释晚托就是爸妈花钱让你去做作业,让老师给你辅导功课的),你们的关系就成了雇佣关系。你不敢拿他怎么样,因为是我爸妈付了钱的。这种情况很难说多还是不多,但难免你会碰到。
学着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理解你的付出,甚至是你的家人,可是只要你坚持,收获的东西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想。
2、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这个问题一度让我们最为困扰,也是晚托最有争议的方面之一。孩子不爱学、家长只看作业完成情况的,即便是你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达到效果。你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直到家长来接的时间逼近,于是不得不选择放弃,把答案告诉学生。作业完成了,他压根儿就没学到什么,你还成了他学习退步的帮凶。把实际情况告诉家长,他还未必理解,我送他来不就是做作业的吗?你们怎么收了钱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所以只收鱼的学生我们能不收就尽量不收。
3、糟糕情绪对家人的影响
老师也是人,而人都是会有情绪的。对自己亲生的孩子都尚且会忍不住大呼小叫,更何况是别人家的孩子(越是资历老的老师,越有可能发脾气,因为他知道尺度在哪里。在晚托行业,新手谨小慎微通常是担心被投诉、担心生源流失)。如果你的孩子也在晚托,我的建议是将难带的孩子交给其他老师负责,否则你的情绪会容易转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或者是为了做规矩而加大管教力度,让他莫名背锅。这种牺牲自家孩子成全事业的做法我不太赞同。即便是孩子不在晚托,如果你在回家前没办法把情绪处理好,也会迁怒于孩子(关于这点,在我们调整定位前和调整定位后我是深有感触的,很有可能自己孩子的某些行为言语跟你在班中带的某个熊孩子很像,你会不自觉地将情绪发泄出来——这在心理学中叫做“移情”)。要知道,带熊孩子的心情跟带好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那种油盐不进的孩子,无论你多努力都很难有改善(不是不会改变,而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人力和有限的收入之间,你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曾令我最为愤怒——明明家里有一个肯学的孩子,而我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不想学的孩子身上!
回到之前第一问题,如果你想赚钱,那么就照单全收,孩子和家长再混也是你的客户,你怕影响自己的心情那就找个兼职老师来带,家长互动也交给别人好了。而我们选择放弃,因为不希望因为某些孩子影响到其他学生和我们的老师。
如果你做过晚托老师,你就更能同感到你家孩子的老师,因为你明白教一个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带一个孩子跟带一群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之前你的“明白”也只可能停留在理解层面,而未必感同身受。同样的,你也能通过其他孩子照见自身家庭的很多不足(前提是你足够用心并且懂得反思)。你会把在辅导过程中的好方法拿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同样也会不断地将辅导自家孩子的成功经营运用到学生那里,在这种实践过程中获得。当你理解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或许再看自己孩子时会多几分宽容和理解。
带学生会逼着你不断学习,学科内容、教育技巧、儿童心理方方面面都会涉及。某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了那么多。这些我觉得远比金钱来得重要多,尤其是你有自己的孩子需要抚养时。八、感谢
唠唠叨叨地写下那么多话,也算是给这个初创过程有个交代。同时也将此文献给我们团队的伙伴们,感谢你们的一路相伴!也感谢你能耐心地看完这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托班有必要送进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