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清华博士、我妈是申请北大博士难度有多大硕士、为什么我连大学都考不上?

每一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要做的,不是为孩子谋一条宽阔的光明路,而是不让我们的焦虑成为阻碍他向前探索的荆棘。——虎妈作者
亦君前段时间在某论坛看到一个贴,让人挺有感触的。有个妈妈发帖,说小孩现在的生活水平,搞不好就是他的人生巅峰了。具体表现为:娃现在上学放学,不是大人开车接送,就是打车来回,以后他自己上班,大概只能天天挤地铁;娃现在住的房子,是一家三口住市中心的大三房。将来即便父母赞助买房,大概也顶多住中外环的小三房。现在过暑假,每天中饭预算都是50块到100块,将来上班,大概顶多吃吃30块钱的外卖。现在跟着父母出去旅游,五星级酒店是标配,将来自己出去玩,大概是舍不得住五星酒店的……总结下来就是孩子要凭他们自己的本事维持和父母一样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大概率没戏。这倒不是因为娃们能力不如父母,而是时代的列车,它开过站了!60后、70后包括一部分50后和80后,结结实实地吃了时代的红利。过去40年,到处都是风口。不说吹了多少猪上天,至少肯努力的话日子总不会太差。勤劳的基础上再聪明一点,生活水平就能得到显著提高。这波人还赶上了商品房从无到有,从便宜到巨贵的过程。按照现在的普遍看法,现在已经退休和快要退休的,要是连一套自住房都没有,要么懒,要么眼光不行,再不然就有点什么不良癖好。可现在的小孩要还想达到父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却是千难万难。首先,学历啥也不能保证,下一代人很难再跟上一代人似的,读书改变命运了。其次,就算工作收入不菲,想光凭自己本事买房,在大城市也是千难万难。即便勉强上了车,房贷也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现在的孩子,大概率不能像父辈一样成功,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时代的过。中产阶级费尽心力,在孩子的学业上各种投入,不惜花几十万给孩子补习,花几百万把孩子送出国读书。说到底也没抱着孩子一定能超越自己,或者和自己齐平的心理,而是想着尽量托孩子一把,让他们不要下滑得太厉害,至少能做到自食其力吧。一代不如一代,从趋势上看,是必然的。没什么好忌讳的。韩剧《天空之城》剧照作为父母,多半会有两种考量:第一种:人生实苦。虽然知道孩子将来大概率不如自己,但他们还是愿意让孩子先尝点甜头。不管怎么说,既然有那个能力,为什么不让孩子过得好一点。生活上,能开车打车,干啥要让孩子挤公交坐地铁。出去玩能住五星酒店,没必要为了锻炼孩子,刻意搞个招待所住住。学习上,能走国际路线,就没必要硬逼着孩子在体制内过五关斩六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考完了再高考,“烤”一次脱一层皮,跟养蛊似的,拼命厮杀才能笑到最后。成年后,为了避免孩子太辛苦,房子车子也在能力范围内早早准备好。将来孩子有了孙子,父母也会义不容辞地冲在带娃第一线,爱屋及乌,由子及孙,继续下一个循环。总而言之,这些父母的想法是:带娃来世上一趟,不是为了叫娃来吃苦的。能父母承担的,就父母承担。能帮孩子的就帮孩子一把。哪怕将来孩子能力不行,生活水平会下降,父母也愿意倾其所有去托举孩子。第二种:有的父母考虑孩子将来维持不了目前的生活。由奢入俭难,现在让孩子过得太舒服,太好,将来他反倒要吃苦。怕孩子产生心理落差,所以他们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不让孩子享受太过。比方说,家里有车,但还是让小孩骑车或者坐公交上下学。暑假也让孩子下下面条,自己解决午饭。出去旅游,更是不选贵的,只选最合适的。换句话说,要让孩子五星级酒店住的,小宾馆也住的;人均几百几千的大餐吃的,路边大排档也吃的。当然,无论选择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还是让孩子提前适应消费降级的人生,这都是父母的考量。我主要还是想聊聊孩子的想法。我妈是50后,我是80后。但因为太后她老人家比较成功,我很小就有觉悟,大概率我将来是不如她的。没错,我就是初代弱鸡。别看孩子没成年,但孩子早就啥都懂了。现在的小孩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不如父母吗?不可能,他们即便不说,也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我这次出门旅游,在高铁上就听见两小孩儿聊天,大概都还是小学高年级的年龄:一个小孩问:你将来要考什么大学?另一个小孩答:不知道啊,估计我北大清华是肯定考不上的。现在大学毕业都不好找工作,但是不考大学就少了很多选择权,所以我还是要考大学的。现在的小孩子真不得了,头脑比爹娘还清爽。小孩真的懂。也正是因为太懂了,一眼看透了,才更容易抑郁:努力读书,也不会比爹妈强,不努力读书就更没出路。我当年高中在一家市重点,自己估估也就二本的实力,所以跟我妈讲:与其在国内读个二本,出来工资2000块一个月(那个年代的平均月薪),还不如出国闯闯。我那个年代,感觉留学还是能改变命运的。要是换到现在,我就不会提这个要求了。后来回国接受了社会的毒打,发现距离老妈还有很大距离,我也低落过。当年,我也算是享受过优渥条件的。小时候去超市买东西都不太看价钱,现在买东西都先去搜搜网上什么价。小时候出门到哪都是打车,现在到哪都是地铁公交,滴滴都比较少坐。有了孩子以后,我才一点一点接受了现实,不再好高骛远。这个过程肯定是有不适应的。但也还好,就像一场慢性炎症,慢慢也就痊愈了。所以父母不必考虑太多。愿意让孩子过得好,大可以倾其所有。害怕孩子不适应,提早体验一下人生真相也没啥不好。说到底,就算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是孩子的人生巅峰了,也没有关系。孩子就像水,放进什么样的容器里,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形状。金碗里装过的水,有一天倒进木碗里,它也还是水。你觉得孩子现在的生活水平,已经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请北大博士难度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