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告知一下,艺雀艺术史论针对央美中法值得考吗的集训课程怎么样?我想去这里学,推荐吗?

1936年,法国巴黎,中国留法协会会议研究赴英国伦敦参加展览会事宜。
资料图近日,40多位留法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多位被淹没在美术史中的大师作品重现,其中更有多件只闻其名不见真身的艺术珍品首次出现。历经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沉淀的艺术作品,在这里吸引着艺术的朝圣者,参观者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留在相机里,临摹在绘画本上。作为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百年校庆之后,央美迈向第二个百年的开年首展,“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强大的以展览和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对于20世纪早期留学现象的学术研究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是对一代留法艺术家的学术研究和成果展示,让人透过历史的帷幕,将目光投射于这条充满创造并带有传奇色彩的‘先驱之路’,对于完整地建构中国现代美术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次展览,不仅有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吸引着观众驻足观赏,也有诸如吴法鼎、王子云、方君璧等这样一些知名度不高的艺术家,甚至还有王如玖、谢投八、郭应麟等这样鲜被史论研究提及的名字。参观者们拿起手机,通过画作旁边的二维码进入介绍页面,试图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在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名录(1933年-1951年)的展示墙上,许多艺术家的专业不明,出生时间、过世时间不明,甚至很多艺术家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正是这批著名或者被历史遗忘的艺术家,在一百多年前,胸怀抱负,离开正处在贫穷凋敝、内忧外患之中的祖国,前往艺术之都法国巴黎学习,为中国美术带来了现代艺术的火种,奠基、开拓、改变、丰富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进而改变了中国美术的面貌。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曾经感慨:“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将变得粗俗不堪,无聊至极。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伴随的是无趣的人生和创造力的枯萎。”曾于法国学习油画的吴冠中若能看见此情此景,想必也会有所触动。
(武杰)责任编辑:马蓉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美中法值得考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