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报个嗨写超级考‏研的调剂班,校考报名怎么报样?

目前已有院校更新了调剂信息~目前在大家都不确定自己能否被第一志愿录取的情况下,你得快人一步,多多了解调剂的相关事项,把调剂作为保底准备起来。今天给大家说一说调剂相关分数线、调剂流程和调剂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大家注意听咯。全文目录:一、哪些同学需要调剂?二、如何准备调剂,抢占先机?三、自划线和非自划线、A区和B区的区别四、调剂的四个步骤五、不允许调剂的7种情况一、哪些同学需要调剂参与调剂的人主要是以下4类人:①报考自划线学校,没过复试线,如果过了国家线就能够调剂。②报考自划线学校,过了复试线,进了复试,复试被刷。如果过了国家线就能够调剂。③报考非自划线学校,过了国家线,进了复试,复试被刷。抓紧联系其他学校进行调剂。④报考非自划线学校,没过国家线,不能调剂,考研失败!二、如何正式准备调剂1、在调剂系统开放前,一直整理信息整理一个文档,建议用excel,写清楚调剂学校的要求、招生办电话、复试科目、复试时间,以及导师的联系方式,有些学校有调剂QQ群,也要整理下来,很多信息会在Q群公布。注意:不要随便在小程序、QQ群暴露你自己的分数,没有什么好处都说调剂是一场信息战,所以掌握充分的信息很重要。你需要知道哪些学校招收调剂,调剂的要求是什么,复试科目考什么,复试时间是什么时候,以免冲突。2、考研调剂信息从哪里关注(1)考研帮(2)小木虫考研(3)公众号【研新生考研之家——专门做考研调剂的,大家可以去看一下】(4)付费QQ群(搜考研调剂)(5)调剂小程序【找我要哈】有些付费花钱是值得的,里面会更新学校官方的最新调剂信息,还有复试资料,调剂发送的邮件模板等,可节省大量时间。ps:给大家推荐一个超级实用的考研院校信息查询工具!调剂说白了就是信息战,首先要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捡个好漏”,调剂去一下好院校,我当时找往年调剂情况、同分学长学姐调剂去向的信息,就是用的这个一站式调剂查询工具,非常准确,建议大家都试试看↓↓↓——大家侯台嘀嘀我要小程序马哟!!找我要小程序的同学,记得点点关祝,因为知乎不允许向未关注的用户发送图片消息!3、准备自己的个人信息主要是用来发邮件和填报预调剂系统,邮件方面可以包括本科院校+个人成绩+自荐信+联系方式(个人认为与考研找导师发的邮件差不多),预调剂系统还会要求你上传自己的身份资料、奖项资料等等,反正只要是与你个人相关的,都整理好放在一个文档里4、正式调剂(这里指研招网调剂系统没开)之前该做什么(1)招生办信息怎么利用打电话可以打,也可以每个打打试试,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这里是分情况的∶如果你的本科很好(211、985之类的),你打电话或许会得到很好的回复如果你本科很一般,你打电话得到的回复基本是∶等出国家线之后再说。这个时候,你应该保持正常的心态,学会问问题∶1、今年贵校该专业调剂名额有多少(有少部分学校会说)2、贵校的预调剂系统何时发布同时,记住官网留的各院邮箱,给邮箱发信息,一般自动回复,回复会说明院调剂O群然后将信息整理下来,静待国家线(2)要不要联系导师?怎么联系可以联系,只推荐邮件方式(还有的学校会公布老师个人联系方式,一般是老师备用联系方式,不建议打电话,情况特殊可以发短信)找老师的邮件,除了官网,可以通过知网找,也可以通过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找,学姐推荐的小程序里面有导师电话,省得大家到处搜了!三、自划线和非自划线、A区和B区的区别考研的学校分为:「自主划线院校」和「非自主划线院校」。报考自主划线院校的同学只有过了院校自己划的复试分数线(总分线和单科线都要过),才能参加该学校的复试。而非自主划线的院校就是以国家线为标准的,国家线也是要总分线和单科线都过才可以。国家线按照你目标院校所在省划分为A区和B区。目标院校在A区,且过了A区的国家线,A、B区的学校“原则上”都可以调剂;如果只过了B区的国家线,就只能调剂B区的学校。目标院校在报考B区的同学一般不能调剂A区的学校。那到底哪些是A区,哪些是B区呢?小编在这跟大家讲一下:A区大都是教育强省,教育资源较多,各大名校也多集中于A区,因而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分数比B区一般高10分左右,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湖北、、四川、重庆、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河南、山西、福建21个省市及直辖市。B区大都为教育稍弱的省份,B区考生的竞争相对于小一些,包括:贵州、云南、海南、广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这7个省市。四、调剂的4个步骤在调剂系统开通的时间内,在研招网进行调剂申请,大多数院校是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后才公布调剂信息,不过同学们也需尽早关注了解。第一步:查询计划余额信息:同学们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里及其它途径公布的调剂办法,打开研招网首页后,用学信网账号登录调剂系统后,查询各招生单位的专业计划余额信息,特别要留意招生单位的调剂申请条件。注意:千万保管好学信网账号和密码!!!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与调剂服务系统有本质的区别。在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一位考生最多可填写10个平行调剂意向。调剂服务系统开通24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内不可取消或更改;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无效第二步:填报调剂志愿:同学们在计划余额信息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研究方向,点击申请填报调剂志愿,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每个调剂志愿提交后即由招生单位锁定,锁定时间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这三个平行调剂志愿互不干涉,哪个空出来就可以重新填写!第三步:参加复试:同学们如果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复试通知,须在招生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第四步:等待录取通知:同学们接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后,须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确认信息无误,接受待录取通知之后,就可以安心等待录取通知书啦!提醒:每个复试通知考生只有一次机会接受或拒绝,请慎重选择。已被待录取考生不能再操作复试通知。考生只能接受一个调剂志愿的待录取,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请慎重选择是否接受待录取通知!五、考研不允许调剂的7种情况1、初试成绩没过国家线国家线分为A区的B区。如果考生没过B区国家线,那么是完全不能参与调剂的。如果考生没过A区国家线但过了B区国家线,那么还是可以参加B区的调剂的,但不能参加A区的。另外,如果考生总分过了国家线,但遗憾单科没过线,也是不能参与调剂的。2、专硕调剂学硕一般情况下,专硕是不能调剂学硕的。但是如果专硕初试的公共课考的内容和学硕一样,有可能是可以调剂。如果考生是学硕想调剂专硕,那必须得过专硕线。当然,不同学科可能存在例外。3、调剂专业与报考专业差别过大比如说,考生报考的文学专业,但是想调剂到工学类专业,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行的。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专业差别过大,没有相关性,学生学起来,老师教起来,想想那得多费劲。一般情况下,相同专业或者专业课类似的专业,互相调剂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具体的情况还是得以学校的调剂信息和政策为准。4、非全日制一般不能调到全日制大家都知道考研大军人数越来越多,全日制生源基本趋于饱和,所以非全日制考生,基本上不可能调剂到全日制。 但是,全日制考生可以考虑调剂到非全日制。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能调剂到该计划以外的专业,未报考的考生不能调剂入该计划。6、单独考试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能参与调剂。7、学校有特殊要求部分学校对调剂的考生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或者考研调剂政策有自己的想法。有些院校或科研所,调剂时会要求考生本科出身高校或者考研报考了高校。这类考生在调剂时也会占一些优势。此外,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只接收校内调剂,没有报考此院校专业的同学无法参与调剂。34所自划线高校的调剂政策,往往是自己决定的,考生需要随时关注院校发布的信息。调剂其实就是打信息差,尤其是好一点的院校,记得提前锁定目标调剂院校,及时抢占调剂名额!当然,不管是不是考虑调剂,同学们都得抓紧开始准备复试了!找我要小程序的同学,记得点点关注,因为知乎不允许向未关注的用户发送图片消息!
一、考生背景
二本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专业代码0705。无科研经历,过四级,计算机二级,教师资格证,驾照。在校期间没有得过任何大奖,经历惨淡。而上述的证书,对于考研复试甚至调剂而言,作用甚微。由于没有科研经验,而且报考专业方向与自己本专业有一些偏差。故完全没有想过提前联系导师,或者询问学院老师是否有相关资源。二、考研想法本科专业非师范专业,偏理论,少实操,难就业。学历高不成,低不就,想提升学历,加强专业素养,方便就业,提高未来上升空间。对于未来些许迷茫,希望再给自己三年时间。三、考研结果
初试成绩334,一志愿过线10分,最后复试结果:候补录取4【这里请吸取本人第一个教训1:当时成绩出来时,名单上显示的是补录4,所以我以为是补充录取,直呼好运,兴冲冲给心仪的导师发邮件。结果,一小时后,正准备给家人、同学、朋友报喜的时候,被告知是候补录取,不确定是否有名额,不确定什么时候有名额。我直接emo了。】
候补录取,结合我查询的信息以及打电话咨询,分为以下情况:一志愿拟录取中有同学放弃拟录取,顺位补充给候补录取同学拟录取中有资料审核不达标者,不予录取,顺延补录。学校扩招,学院分得多余名额,顺延补录。四、调剂过程
关于调剂的流程见研招网即可。今天我想讲的,是我目前正在经历的调剂。(一)关于今年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延期所引发的问题声明:此处不讨论有些院校一志愿复试太晚的情况。默认调剂系统开放时,一志愿复试结果已经全部出来。首先:由于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延后,导致一批一志愿复试被刷的同学需要与一批没有过院线,或者过了B区线,没过A区线的同学同步竞争调剂名额。好处是大家貌似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一志愿被刷的同学也多了一些机会,坏处是过了国家线而没有过院线的同学本来可以率先调剂,这一下又多了一些有力的竞争者。我的猜想是:为了提升优质生源而选择同步调剂。或者我想太多了,只是由于疫情,稍微推迟而已。(二)关于预调剂的一些问题注意:我这里指的,不是调剂系统开通前的调剂意愿填写。而是一些学院提前或者科研院所提前收集调剂考生信息的渠道而已。如果你不知道有这种预调剂的存在,那么你的第一批调剂志愿,可能会填报无效。或者残忍的说,就是申请了之后会被拒绝。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预调剂的作用:名额有限,择优录取。那为什么不调剂开放再择优呢?首先,你要知道,每个学校调剂开放,甚至学校每个学院,更甚至学院里的不同专业调剂开放时间都会有所不同。但是,4月6号凌晨调剂系统开放的那一刻,基本上大部分学校的调剂都会打开。至少12个小时。而研招网调剂系统什么开放?注意,是凌晨,我也不太理解为什么是凌晨开放,难道第二天早上开放他不香吗?我想的话,可能是想让调剂考生错峰填报,凌晨肯定有一大批彻夜难眠的同学早早的就填好了,也会有一批,不管了,先睡了再说的同学(比如我)。扯远了,回到正题。如果你用过调剂系统,你就会知道,申请调剂的页面,只有一些简单的信息,例如初试成绩,报考院校等。而备注部分,由于限制50字,而且无法上传附件。因此,申请调剂时,学校那边可能只会看到这些基本信息以及学生备注的口嗨而已,无法辩伪。这个时候,预调剂就发挥了它出色而精确的筛选功能。面对海量的调剂考生,尤其是第一批调剂生,有些学院实在是力不从心。一则可以更加客观的评判审核学生调剂资格,二则节约了大量时间,毕竟调剂系统开放时间有限(还得减去老师下班,以及夜晚的时间)。这里我也想提醒一下往后的学弟学妹们:注意查看你想调剂院校的调剂公告,也许会注明(来自某所调剂公告):”我所对同时提交了《调剂申请表》(含相关材料)和填报网上调剂信息的考生进行材料审查初选,通过初选的考生,将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及邮件发送复试通知,未入围的考生不会逐一通知,望周知。“【教训2:我当时虽然看到了这个调剂,但是明显高估了自己的条件,也看低了那边的要求。导致第一批调剂浪费了一个位置!!!劝各位没有什么科研经验,没拿什么大奖,甚至分数也比较普通的同学,谨慎选择这种有预调剂的学校或者科研院所】对于此类预调剂我的一些看法:如果你本人科研经历丰富,实力突出,就算分数不理想,我觉得也可以大胆尝试,毕竟,这些发布预调剂的学校或者科研院所,是真心想要吸纳那些真心想要做学术的学生。在此,我也想对那些分数奇高但本意不在科研的同学,尽早绕道,以免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人贵有自知之明】说一些题外话:有些学生本科期间就开始进行学术活动,只是限于学校没有推免名额,只能与我们统考生一同竞争,可能他们会提前联系好相关导师,如果能够进入目标院校复试,自然名额不在话下。对此,我认为,对于大学期间没有科研活动,考研只靠莽的学生(我就是)而言,也许是有些许不公,但是这就是因果循环,这就是你大学期间荒废学业,现在又想投身科研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公平也只能是相对的。对此现象,我也想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觉考研更像是一次醒悟,一次命运的转机,觉得自己哪里需要长进,觉得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然后下定决心,找准目标,一往无前的一次考验。但是那些本来就立志科研,努力在一所所普通学校里尽力争取一次次科研机会的同学而言,为什么要考研?难道是他们没有能力读研吗?显然不是。他们已经具备了科研的能力,他们差的,只是一次机会,一个门槛而已。我觉得:对于这类学生,为什么不能直接申请读研呢?类似于双一流大学的推免生一样。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无疑是一次双向奔赴。不过,考虑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虽然经济体量大,但人均GDP仍然离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若是按照申请考核制,教育资源的投入就无可计量了,毕竟对于研究生奖励、补贴等,国家可是倾注了不少资源。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只不过,我们是这条路的奠基人。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到自己还在苦苦调剂,甚至不惜跨专业调剂,就知道当下的现状如何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辛酸。也许,学历上的刺痛,就是我们这一批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又扯远了,回到正题。(三)关于正式调剂的一些问题关于一些科研院所:有的科研院所会提前预调剂,然后与调剂系统同步开放。而有的科研院所,显然不在这一批范围内。这个时候,你就得注意了。这一部分的科研院所,只不过是预调剂推后了而已,或者是早就收集好调剂学生的资料,提前确定名额了,等过几天再开放调剂,反正学生基本已经确定了。这个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没有提前填报预调剂信息,就赶紧联系,询问招生名额,兴许还有机会。不然,就等于白填了。科研院所都是小头,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各大高校。如果你要调剂的只是双非院校,那也就不用担心预调剂之类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能审核的内容也有限,结合一志愿专业匹配程度、初试分数等基础信息进行筛选。把握好第一批调剂的机会,上岸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不过,第二批就不好说了。等到第一批志愿调剂结束。按照今年的考研规模以及我对各大考研群的观察,第一批志愿调剂过去之后,调剂信息不再爆发式出现,呈现零星分布,时间不固定,冷门专业开始调剂,冷们学校慢慢开始调剂。也正是由于第二批乃至后面的调剂,由于各大院校复试进展不同,调剂系统将会面临学校少,名额少,而学生多的情况。而更不确定的是,你不知道第二批调剂的学生,是否会出现调剂学校本校学生占据名额的情况。这会让本来第二批名额紧张的情况更加严峻。甚至第二批专业会出现跨考生竞争的局面。(四)关于调剂院校优先照顾本校学生的相关问题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同学们先问一下自己:你觉得你的学校怎么样?如果调剂失败,而母校正好有名额,你的分数也不至于低到进不了本校复试。你愿意考虑调剂本校吗?在此基础上,我想结合学校以及学生的角度来谈谈这个约定俗成的隐形规矩。如果你本科学校还行,或者你觉得你们学校虽然不行,但专业可以。并且填报调剂志愿的时候考虑回本校兜底,哪就不会存在调剂学校偏心本校学生的说法,因为填报志愿的每位同学都能够获得这份独有的加成。往往是那些努力往高处爬,宁愿不读研也不回本校的同学,怕调剂学校的本校生抢占资源而引起的情绪上的不满。如果你愿意回本校,这种相对公平还是能够得以维持的。因为高考失利而引发的学校级别上的不同是绝对的。不过,虽然会有倾斜,但是学校也会留有余地,只要你足够优秀,也不乏将本校生比肩下去的可能。不过,大多数由于这种信息不对成而引起的隐形的不公也无可避免。这就是你要面对的调剂的挑战之一。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等到第一批调剂过去,或者经过预调剂之后。学校如果会有多的名额,那么就会有第二批调剂,而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的心态已经发生了转变,从冲一冲到稳一稳,再到有学上就行。这个时候,面对鱼龙混杂的调剂大军,学校该如何面对?我想,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不是金子,那倒不如本校学生这些银子来的好。这样下来,既能够保住真金子,又能够留着一部分银子,岂不很好?【教训3:由于形势错判,对报考专业调剂情况不熟悉,导致我第一批志愿错失本校,没有填,无力回天。在此,我想劝诫各位想要上岸的同学,考研调剂时,一定一定要评判好自己的水平,做好有梯度的填报。不要老想着捡漏,就连一个原神出金率不到平均水平,经常歪小保底的你们,能有这好运??我不想再听到,我有一个同学,我有一个朋友系列了。。。那得是你自己才行!!!】五、题外话我作为一名普通二本,没有科研经历,学习一般,还是二战的学生。总感觉自己被时代这股洪流裹挟着往前推进。农村出生,一路读书上来,现在想的是,倒不如当初上职校来的痛快,也不至于不上不下,现在又没有三本的说法了,咱们变成垫底的了。学历没上面高,工资没下面高。(个人理解,能力出色者勿喷)。而随着时代席卷而来的信息狂流,迎面冲击着我的内心。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由于世界的开放,冲破了思想的禁锢,拿到了通往世界的钥匙。以前,我们只用愁吃,愁穿,愁住。现在,我们还是愁吃,愁穿,愁住。只不过,愁的是能不能吃的更好,穿的更美,住的更舒服。总是听村里的老人说,我们这一代真幸福,田都没有种过。但我时常想的是,幸福是可以计量的吗?难道以前收割种子,努力养家糊口的幸福感比现在公司上班,努力买房买车更低吗?不过是时代的特征罢了,突然发现原来还有更自由的世界,更好的选择,那我还种田干啥?不知不觉讲了这多么没用的屁话,如果有用,这屁话也没白讲。得,我还得赶着去查看调剂信息了,溜了溜了~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最后的最后,严正声明:以上都是我经验之谈,若有不当之处,恳请指正!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还是不放心,像这种公开发言,怕不是有啥问题吧?孩子我也想要一个光明的未来,or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考报名怎么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