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孩选什么样的雾化器适合孩子用要注意什么?

对儿童来说,呼吸道疾病是最常见、也是最让人头痛的。过去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多数只能通过口服药物、肌肉注射给药、静脉输液等手段治疗,传统给药方式起效相对较慢,孩子容易拒绝配合。如今随着时代发展,有了许多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比如现在常常说的「做雾化」,临床上我们称之为雾化吸入疗法,由于药物通过雾化给药的方式能更加直接地作用于下呼吸道和肺部,因此雾化吸入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安全性好的优势,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不仅更温和也更强效,关键是喂药方式上更方便,特别适合儿童使用[1][2]。以往很多时候,尤其是秋冬的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医院的雾化治疗都是人,相比之下,家庭雾化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等特点,同时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治疗,也能更好的配合吸入治疗,避免因恐惧而造成哭闹,依从性明显好于院内的雾化治疗,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还是购买家用的雾化器设备,还能避免了到医院的来回奔波,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然而,雾化治疗的便捷性和药效的吸收,都和雾化器的质量有很大关系。这毕竟是用于治疗的医用器械,再加上市面上的家用雾化设备琳琅满目,很多家长都犯愁要怎么选到合适的产品,那么今天就来告诉大家,要怎么挑选家用雾化器:医院用的和家庭用的,差距在哪?目前市场较为典型的有三种不同工作原理的雾化器,可以将其概括为:滤网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压缩空气式雾化器,这里我做了一个表格,方便对比理解。其中,第三类滤网式雾化器多为手持便携式产品,由于设计上虽然侧重便捷,但由电池驱动,因此能量较低,也有患者反映会出现雾量少,雾化治疗时间长的现象;而其他两种不同类型的医疗雾化器中,超声雾化器往往后期维护复杂,存在残留液高,清洗难,故障率高的问题,而运用压缩空气式原理的雾化器也叫射流雾化器,是当前医学领域中更能够得到医生与患者共同青睐的产品。运用压缩空气式原理的雾化器,其药物作用深度能作用于整个上下呼吸道,包括支气管和肺部,雾化颗粒细小,非常容易被吸收,且药物利用率相对于其他类别高出更多,不会出现药物残留,使用过程中无需加水,操作方便,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无风险,因其属于纯机械的产品,不仅维修费用低,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目前大部分医院都用的是压缩式雾化器,也有许多家用压缩式雾化器进入了市场。选择儿童雾化器,看这些专业参数可能有些家长会问了,粒径是什么?残液量是什么?可吸入微粒的比例又是什么?别急,这就来给你解读一下这个表格,来仔细捋一捋我们在选择雾化器的时候,应该更关注哪些参数。1.雾化颗粒的粒径首先,作为药物治疗的一部分,雾化治疗最注重的点就是有效吸入颗粒率,顾名思义,有效吸入颗粒率就是药物雾化成颗粒以后,有多少是真正被宝宝吸收到的,相当于药物的利用效率,而这个有效率又和雾化颗粒的粒径大小息息相关。压缩式雾化器的雾化颗粒更细腻,粒径更小,当然,颗粒也不是越小越好,雾滴太大了不行,到不了目标位置就粘到气管壁了;雾滴太小也不行,到了相应的位置,还没发挥作用就出来了,或者去了更深的组织,药效不能充分发挥。专家共识明确指出了:治疗下气道疾病时,气溶胶,也就是参数中雾化颗粒的直径在1-5μm是比较适宜的,>5μm的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只有雾化器输出的雾化微粒必须在1~5μm,才能保证药物能够到达下呼吸道,发挥治疗作用,同时雾粒的含水量较高,能够起到良好的湿化呼吸道作用,若能够掌握好吸入雾量,则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等优势发挥治疗作用[1]。因此,看一个机器的效果怎么样,可以看它们的中位雾化粒径怎么样,是不是在1-5这个区间里,在这个范围里越小越好。比如目前我家用的这个,用了NGI模拟人工肺实验进行检测,中位直径2.5微米,就能够保证大部分雾化的颗粒落在有效区间里,能到达呼吸道发挥作用,有效吸入颗粒高达70%以上[1]。2.雾化量雾化量就是药物被雾化后释放的量,是非常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因素。详细到实际使用中,也与雾粒释放的速度和雾化治疗的时间相关。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如果在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调至最大,短时间内大量液体经雾化急剧进入气管,不仅可能会对支气管或肺部造成急性损害,而且在短时间内,猛增的药物量进入体内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大;如果单位时间的释雾量小,流量过小,产生雾滴过大,容易积聚在细支气管处,并拖长雾化治疗时间影响孩子的配合度,因此把握合适的雾化量很关键。为了把握雾化量,就需要注意控制雾化时长和选择合适的方式,当患儿年龄较小不易配合时,雾化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反而会影响刺激性咳嗽,过度雾化也会引起粘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甚至支气管痉挛。因此,每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3.出雾速率:雾化器产生的颗粒直径和释雾量,取决于压缩空气泵性能或氧流量,氧流量过小,产生的颗粒较大,不能到达作用部位;而流量过大,易导致药物过早过快的丢失,因此,应该有一个最佳流速,以实现药物颗粒达到作用部位的最大范围。当压缩空气泵产生的压力和流量较为恒定,所产生的气溶胶颗粒大小适宜,稳定性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压缩空气式雾化器广受欢迎的原因。当然,在选购家庭雾化器的时候,最好能够根据孩子本身的状况进行个性化选择,不足周岁的婴儿和七八岁的儿童能承受的释雾量当然是不一样的,推荐有档位调节的雾化器,才能保证使用的安全与舒适。4.药液残留量药液的残留量,也就是有多少药液被雾化了,进入了患者的体内开始发挥作用,又有多少药液还残留在机子里,这也是药液的利用率。药物残留量越低,说明雾化器对药液利用率高,性能也就更好,残留太多,说明雾化器的利用率低,也造成了对药物的浪费[3]。这就跟不同雾化器的工作原理有关了,压缩式雾化器的原理是高速运动的压缩气体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药液吸出并形成药雾微粒,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挡板回落,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可以不断循环这个过程,自然药物的利用率就会高;而传统超声雾化器一大弊端,就是药液残留量太高了,很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为什么?因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超声薄板的高频振动,破坏了药液的表面张力,使得药液转化成气溶胶颗粒,振动频率越低,产生的液体颗粒直径越大,振动强度越大,产生的颗粒越密集。传统的超声雾化器不仅对颗粒的大小没有筛选过程,往往造成出来的颗粒大,不好吸收,而且这个过程会释放热量,会使药液结成水珠挂在内腔壁上,造成浪费,对药物需求量大,而且升高的温度还有可能会使得药物发生变性。相比之下,压缩式的雾化器残液量就很少,能最大几率的确保药物的使用率,因此效率也高。5.雾化的舒适度这是家庭雾化器可以做的比医院更细致的地方,也是会影响宝宝做雾化意愿的重要因素。雾化毕竟是给药治疗,做治疗,最怕宝宝不配合。又哭又闹的,影响治疗效果不说,还很容易发生意外,如果做雾化的时候在工具方面能让宝宝感到舒适,不具有刺激性,自然也会减少对于做雾化的抗拒。这里主要有两个因素,工作噪音和雾化器的贴心设计。首先来说一下工作噪音的问题。一定不能小看这个因素,因为雾化吸入治疗最好要在患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深呼吸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换句话说宝宝焦躁很影响配合度。美国CDC在其官网对于不同分贝声音对听觉舒适度的影响做了一个汇总。从上表可以看到,冰箱噪音在40分贝左右,正常交流和空调的声音在60分贝左右,在低于70分贝的声音一下,不会引起听觉不适,也不会导致听力损伤。反之,洗碗机工作噪音和城市交通噪音,这些噪音达到70-80分贝,就会让人有恼怒烦躁情绪,同时损伤听力[4]。此外,很多时候,宝宝本来就对做雾化比较抗拒了,家长有时候会趁宝宝睡着的时候做,这样虽然能保证宝宝不乱动,但是雾化器一开——持续性的噪音开始了,市面上的普遍产品工作时都达到了60分贝以上,将近70分贝,这虽然也是压缩式雾化器的工作原理所导致的,但70分贝是什么概念?人在大声讲话时的声音就可以达到70分贝,在家里高声唱歌也可以听到70分贝的声音了,想象一下,你现在是个孩子,在你睡觉的时候忽然有个人在你耳边大声唱歌,你会醒来吗?你会哭闹吗?因此,在选择雾化器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噪音小的设备。当然,除了这些硬性参数,还有一些人文关怀的设计也会影响雾化的舒适度,我家这个转接头设计就很好,工作噪音小于45分贝,低于市场同类产品15-20分贝。120度旋转接头,侧卧躺均可自由雾化,躺着很舒适方便,接口材质还是奶嘴级硅胶,保护孩子娇嫩肌肤,降低他的不适应性,免得一做雾化就又哭又闹的,效果不好不说,还容易发生意外。因此最好还在选择家用雾化器的时候可以选择有档位设计的,通常设计上往往采用三档雾化调节,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出雾速率,用的还挺好,此外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用面罩,注意边缘也要柔软一些,免得让孩子被压迫产生不适。进行儿童雾化时注意事项要记住,注意耐心,随机应变。虽然理论上经口腔吸入比鼻腔吸入更高效,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配合度也不同,如果孩子在咬住嘴时不呼吸也无济于事。因此,针对不配合咬嘴的孩子(通常3岁以下),建议用面罩的,可以扣在脸上,为提高吸入效果,可以事先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当然如果孩子抗拒性强,已经到了哭闹的地步,那也不能硬来,因为当孩子情绪激动时,不仅呼吸短促时,而且也会影响面罩的气密性,这些都会导致吸气不充分,大大影响雾化效果。所以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对不配合的患儿可尝试采取睡眠后吸入,但是要注意为避免发生意外,切忌置于仰卧位,因为若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易出现缺氧症状,如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必须采取仰卧位时,应将床头抬高 30°后方可进行;此外患儿在雾化前1小时最好不要进餐或喂奶,以免引起吐奶呛咳[5]。如果是3岁以上且能配合的大孩子,在尝试含着咬嘴式雾化器时,注意用通过嘴巴保持深慢呼吸,并且做好雾化后别忘了漱口及洗脸。最后,祝大家都能选到合适的雾化器,给自己也给宝宝一个安全舒适的未来。参考^abc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编写组.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Ding QIuxue. Application of Compressed Air Atomizer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diatric Pneumonia[J].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2021,27(21) :80-82.The doi:10.3969/j.issn.1006-6586.2021.21.030^连海燕.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9):137-139.DOI:10.15971/j.cnki.cmdi.2022.09.011.^What Noises Cause Hearing Los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ctober 7, 2019. https://www.cdc.gov/nceh/hearing_loss/what_noises_cause_hearing_loss.html^Zheng qingmei.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 of oxygen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children [J].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15,15(78):93.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78.070
我家宝宝体质弱,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发烧,以前做雾化都是在医院,但是去医院次数多又费时间把人搞得心力交瘁,后面我就直接在家给孩子准备了雾化器。市面上的雾化器从工作原理上看大概有3种,其中更为常见的是压缩式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还有一种滤网式雾化器,因为实用度有限,我们就先不提。超声雾化器听起来先进,但其实只适合成人,孩子更适合传统的压缩式雾化器,因为气雾颗粒小,不容易呛到。更专业点对比它们的区别,可以参看下图:除了雾化器的选择以外,适合儿童的雾化器还需要满足以下几点:雾化颗粒 如图所示,气雾颗粒直径决定了药物是否可以沉积到需要的地方。根据国标要求,颗粒直径在 1~5 μm 的颗粒要 > 60%,不过从实践中看,直径3微米以下是最适合人体吸收同时雾化效果也是最好的出雾速率 雾化速率并不是越快越好,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范围,过快容易呛到孩子,欲速则不达;过慢则用时太长,小朋友很难保持端坐状态那么久,同样影响药物的吸入。药物残留量 残留量少,意味着药物利用率高,效果也会更好。噪音 做雾化时孩子本就有焦躁情绪,如果再有过大噪音,孩子会出现哭闹和抵抗,所以尽量选择噪音低于60dB的。如果不知道买什么品牌,最好就是买医院同款雾化器,像我自己用的就是孩子在医院用的一款雾化器,压缩式雾化器,直径2.5微米,出雾速率自动调节,而且噪音小,操作简单,还是面罩型,对儿童很友好。作为做过大量功课的伪内行,买这个雾化器时我先留心的自然是颗粒直径。品牌给的中位直径是2.5微米,在0-3微米的最佳直径之间,保证了70%的颗粒有效吸入率。其实就我们肉眼来看,吸入率这个概念很难量化,但说实话在用的时候是有感觉的。我之前在医院等雾化时认识了一个宝妈,比我还早入手雾化器。但可能当时没注意雾化颗粒,说是用了两次感觉效果不如在医院好,就搁置落灰了。我家的雾化器可能因为是医院同款,雾化效果能少打点折扣,就我自己感觉孩子的治疗效果不比在医院差,而且孩子还更舒服。之前雾化三天能达到的效果,现在也差不多。肉眼能感受到的可能是药物残留的极少,想想觉得很欣慰,药都发挥作用,给孩子治病去了,这雾化器没白买。另外,它的雾化模式有三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我家孩子年纪还小,我一般用最小一档,虽说比较慢但出雾轻柔,不怕卡嗓子。再大点坐不住了也可以用大童模式,出雾速度快,能干脆利落地把雾化这事儿解决了。之前给朋友安利,我们讨论之后也觉得哪怕是大童,最开始最好也先用最小一档,等孩子适应了再慢慢调整。毕竟雾化是要入肺的,我们当家长的都不专业,求稳要紧。安装很简单,快递到了之后没等孩子他爸下班,我就自己图新鲜给装完了,前前后后也就十分钟吧,跟着说明书做点连接就行。比较有特色的是一个比较长可弯折的转接头,孩子可活动范围大了点,不用一直端坐在雾化器旁边,可以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半瘫着。另外噪音不高,还没我家热水器吵呢,这下做雾化终于能安安静静的了,我趁机刷会儿视频都觉得心安理得。(一雾化必排队)试过之后很难不喜欢,跟我身边有几个宝妈都安利了。毕竟效果好,噪音小,在家操作简单,孩子感冒咳嗽在医院开个药,然后回家自己做雾化,感冒2、3天就好了,真的挺不错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雾化器适合孩子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