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0后反向90后父母的育儿观念 10后反向育妈”的现象?

我们近期互联网出现了一个新兴词汇叫做“反向式育儿”。特指对孩子不听话或者坏习惯的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方式,把主导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撞到南墙,体会痛苦的经验,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要改正自己的行为。有的网友戏称这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我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家长让8岁男孩玩16小时游戏的例子”:案例1:8岁的男孩主动要求休学去打游戏,父母觉得既然孩子心意已决,那说什么都没用,干脆将计就计,让孩子痛快打个够。为此他们还制定了严格的游戏计划和KPI,每天必须玩够16个小时,而且还要对游戏战绩进行复盘总结,三餐定时吃,过时不候。听到这个计划后,孩子欣然答应,可执行三天下来,已经崩溃了4次。我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一定是有种大快人心,酣畅淋漓的感觉,心想这真的是治熊孩子好办法!案例2:在仅有0℃的天气里,3岁的女儿执意要穿单薄的公主裙出门。哪怕是妈妈劝说“裙子太单薄”,邻居劝说“这么冷的天应该穿棉袄”,3岁的女儿仍然不肯换衣服,并且振振有词地讲道理:“动画里的公主都是在冷的地方”。妈妈索性便不再阻拦,让女儿体验一下,同时还跟在她的身后询问“冷不冷”。让孩子在好奇的过程中有一个试错的过程。比如说天冷,孩子非要穿裙子出去,家长认为孩子会冷得感冒,一定要让她穿上衣服,但或许孩子并没有感觉到寒冷。如果真的冷,孩子也就自己回去穿上衣服了。让她自己去尝试,总比硬着要求她去做,可能效果会好一点的。大家觉得这种反向式育儿是“对”还是“错”?其实这里面用到两个心理学常用的方法:第一案例在心理学叫做“厌恶疗法”。当你的爱好变成了工作,超出了你的阈值,自然对于这件事没了兴趣。但是,我们有没有思考孩子做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孩子是因为游戏好玩而沉迷么?不排除游戏会有沉迷性,但孩子玩游戏的背后有没有可能是他的社交需求呢?因为周边孩子都会谈论某个游戏,孩子想要融入他们的圈子,他就要去体验游戏,他们才有共同的话题。而我们用了一种简单粗暴且大快人心的方法,扼杀了孩子的社交需求。青春期的他可能会更加的叛逆,更加的不相信父母。那我们碰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做呢?1、不要强制性禁止,也不要反向纵容。2、分年龄段制定规则;2岁前尽量不要设定规则和要求,2岁之后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和底线,落实在纸面上,有奖惩规则,态度要始终如一。3、当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打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参与进去,成为孩子的伙伴。4、0-6岁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用其他游戏代替;尽量多提供丰富的现实游戏活动、户外运动等其他场景的游戏,有能力的家长也可以组织同学朋友聚会等社交活动。第二案例叫我们叫做“体验式教育”。相对于宠溺式教育,体验式教育让我们适当放手,将主导权给了孩子,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试错的机会,在“碰壁”中不断纠正调整自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不过,体验之前我们家长首先要对问题和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后果是不是孩子和家长都可以承担的?比如说孩子想要穿单薄的裙子出门,孩子的需求只是她因为好奇想探索,后果可能是感冒,吃药,这些后果是不是我们是可以承担;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法。其实“反向式育儿”这只是网友基于自己的情绪创造出来的概念,有的时候只是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无助。其每一个方法背后都有他的原理和“度”。上面的两个案例从某种形式上讲,都有点走极端,如果一旦起到反效果,可能会激起孩子更大的反抗或者更深层的心理问题,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要多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和需要,讲究方法。三分道理,七分共情;三分监督,七分陪伴;三分爱己,七分付出;三分建议,七分尊重。更重要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毕竟,家庭内的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方法才能更有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30岁了还和父母逆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