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参加国 青高中模联社团有参加的必要吗有哪些好处?

文章出处:外国语学院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8
浏览次数:859
外国语学院七大社团外国语学院学生社团是学生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活跃校园文化的主力军;是广大同学开拓兴趣爱好、提高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沃土;亦是学院宣传自身优势的良好途径与载体。目前学院共有七大社团。(一)英语协会英语协会创办历史悠久,目前是外国语学院最大的协会,有着明确的组织目标,严格的组织管理,积极的组织文化,丰富的协会活动。以营造良好的英语交流氛围,着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为己任,创造快乐英语天地。英语协会充分利用和外教交流的机会进行跨校园交际,组织学生加强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利用外部资源环境,与泰山医学院的留学生交流,提高英语流利度。在这里有最朝气蓬勃的面孔,最渴求西方文化的心灵,最轻松自在的氛围。英协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严格选拔负责人员的原则,下设会长助理,秘书处,组织部,外联部,宣传部五个功能部门,仅限于大一新生参与报名选拔,此外,入选的新生骨干在学期末参与会长,团支书,副部的选拔。一年两度的换届选拔不断地为英协注入着新鲜血液,以保证其活动的创新性与工作的高效性。英协的主要活动:轻松欢快的英语角(English corner),激情四射的圣诞狂欢夜,强强切磋的寻找最美翻译青年等。(二)樱花社外国语学院樱花社是个具有丰富的文化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的社团,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在发展中变得成熟多样。樱花社以推广日语,接触日本文化,体验日系风情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日语特色活动并受到越来越多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认可。在以理论学习活动为主,娱乐活动为辅的基础上,樱花社让广大师生感受到日语的独特魅力、日本动漫的多姿多彩、日本饮食的悠然精致以及学习日语以及日本文化的乐趣所在,为喜欢日本文化的同学提供交流的平台,推动我校日语学习的开展和普及、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力、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畅所欲言,提升自己。樱花社的主要活动:优美动听的日语歌唱比赛,趣味横生的寿司大赛,华丽的cosplay展示,丰富多彩的日本动漫赏析,紧张激烈的日语演讲比赛以及日文诗歌朗诵比赛等。(三)俄语协会俄语协会作为三大外语协会之一,是外国语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创建于2001年。俄语协会本着学生参与,服务学生的宗旨,以团结、自由、充实、提高为口号,以创新活跃为目的序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俄语协会是为激发山东农业大学广大俄语学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俄语学习习惯和扩大俄语在校内的影响范围而创建的外文性质的学习社团。社团主要面向俄罗斯文化爱好者,秉持为俄语学习与传播的宗旨、遵守积极为校内俄语学子服务的原则。旨在让更多的人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享受学习的快乐,从享受快乐中品味俄语的魅力,了解俄罗斯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多彩。俄语社团的主要活动 :书法比赛、俄罗斯谢肉节活动、国情知识竞赛等,为俄语学习者创造良好的氛围。(四)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艺术团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社团,由薇岚曲乐社、兰芷书画社和FL舞蹈社团合并而来,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成为美丽校园里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既有“挥毫泼墨,于点画间妙趣横生。奇芳异草,尽显书画学子风采”的书画之友,秉承建设书香学院的理念,用新颖精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自身情操修养,传承传统文化;也有热情奔放,魅力无限的舞蹈平台,包含交谊舞、爵士、Hi-Pop以及其他表演性舞种,充分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培养一批优秀的舞蹈成员,在负责本学院的舞蹈比赛以及相关社团活动的开场及串场表演同时,同学们因热爱舞蹈聚在一起,丰富校园舞蹈文化;同时还有器乐的研究学习,摄影的紧密交流、小品相声的表演等,曾举办过的第一届东校喜剧人,摄影展等精品校园活动并广受好评,为建设健康、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出贡献。大学生艺术团用自己的行动,丰富校内学生的文娱生活,用艺术编织灵魂深处最纯真的梦想。(五)御影书社御影书社是外国语学院最具书香特色,交流风雅的社团。由图书与管理协会以及读书与演讲协会合并而成,汇集了原有两大协会的职能和优势,帮助同学们在读万卷和诵读经典时提高领悟能力,变通逻辑思维。社团以“以书会友,明辨笃行”为宗旨,并坚持“语言就是力量,说出即有收获”的理念,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定期汇集同学意见购进新书,本着图书馆与学生切实联系的目的,为学生提供新书、好书,努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素养和文化素质;举办各类主题演讲比赛,锻炼和提升同学们口才和逻辑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爱好演讲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现风采的机会。在这里倾心体会读书的魅力,演讲的活力,辩论的张力。社团的主要活动:书香四溢的读书秀-图书交流大赛和微书评大赛,“大学之道,明礼诚信”经典诵读大赛,书签制作大赛,诚信你我他演讲比赛,新生辩论赛等。(六)模拟联合国协会山东农业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建于2017年,是外国语学院最为年轻的社团。模联是一项历史悠久、开展广泛的学生活动,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模联实践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致力于培养青年学生世界眼光、社会责任感,锻炼领袖气质与合作精神。学生们在与全国知名高校的学子一起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等多边议事机构的运作方式、基础国际关系与外交知识,并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山农模联协会致力于拓展山东农业大学学生视野,全面提升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分析世界局势的能力、沟通交往和外交谈判能力,培养兼具深刻思想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丰富青年学生的业余生活,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七)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外国语学院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一个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下,由外国语学院学生组成的精品社团组织。本协会以关心扶助弱势群体,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情操,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达到鼓励青年,奉献爱心,传递爱心,关爱社会,亲近自然的目的。作为一个服务型社团组织,青年爱心志愿者协会严格规定机构设置和纪律章程、明确活动事项,鼓励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始终秉承“润物细无声”的社会服务原则,奉献社会,完善自我。自成立以来协会获得了“五四优秀青年团队”、“优秀社团团支部”以及“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奖”等多项荣誉。协会将在传承经典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协会内外同发展,校内校外共繁荣,在生活中传播文明,在活动中发展爱心。青爱协会主要活动:定期前去荣军医院看望慰问战争中受伤的老人们,前往儿童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开展“书香传爱”之福利院捐书献爱心活动,还有激情四射的班级风采大赛等。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田一庆越良地址学校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政修伤族下非局另诗路215号复旦二附中背靠复旦,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又注重打开眼界扩大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学校请来英、美留学生开英语而口语课,常请大学的专家学者给学生作科普报告,并于每年与新加坡的学生举办联谊活动,学校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优质的文化氛围。复旦二附中2000年前后在改善教育设施方面跨出了大步,1998年与复旦附中合建了在照若开宜密河全市中学中首屈一指的有先进设施的文体馆;1999年又建立了杨浦区首家中学校园网络。2000年还建设上毫深了一幢拥有各种现代化设施、使用面积达二千余平方米的教学辅助楼。学校有着系统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又有一支业务精湛、努力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他们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复旦负责、为社会负责的办学宗旨,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科研,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济照脱逐纸果未图端缩的教学原则,建校早倍三十年来创造了丰硕的成果:96年97年,各科教师侵育强县富快艺亮冲阿至与上海市教育电视台联手编撰了供上海市中学生假期机兰研题阳与休闲之用的书籍《暑假两个月》;99年初始,由二盾除鱼附中语文教研组首发,联合十四所中学,合编了在上海市各初准名立客剂鲁攻说级中学影响较大的作歌文双月刊《小荷雨》,至今已发7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川式零乐德抗站最千在市级刊物发表论文,在市区级公开课中获奖。二附中的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学生在全国市区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者更有氢纸十是不胜枚举。尽管校龄不长,但二附中的毕业生已有三百余人先后成为硕士、博士。着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有各种方面的能力,有的长于文,有的长于理;有的长于艺术,有的长于机械。在学校眼中没有好生差生之别,学校就是搭建舞台,使各类学生毛的长处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学校除了在主课堂着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外,还致力于发展第二课堂。学校常年设有 20 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发展特长,寻得自信。二附中的第二课堂培育出了累累置烧术祖美用身紧又密放硕果, 2000 年 10 月《解制放日报》曾以《潜能在这里开掘》为题作过专版报道。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校实施"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即到初二、初三,在数学、外语两科,根据学生能力与程度,进行分层,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教学。"分层走班"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给学生各方面获得子加云充分发展拓开了空间。据统计自 1989 年至 2002 年,历届学生参加全国性各类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有 26 人,其中一等奖获得者有 8 人;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一、二、三等奖的有 127 人,其中一合燃击概实双晚南等奖获得者有 24 赶跳斗人。突出的有: 1989 年朱正获神日注无上海市"宇宙、地球的未来和我们"知硫用际顺度容显终考贵胜识竞赛一等奖; 1992 年张震宇获全国第六届数学联赛一等奖; 1998 年张乃味频妒调真获上海市初中英语老张开丰巴穿补缺竞赛一等奖; 2001 年屈铭志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全国英特尔少年英才奖; 2002 年,阎灏获上海市首届初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一等奖。打左密就金字塔塔基,着眼学生发展后劲学校教学不能只围绕竞赛或应试转。学校培养学生应把目光放至学生整个人生道路。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应是金字塔型的,初中阶段是打金字塔的塔基,塔基部应该宽大厚实,从教学角度说也就是要基本功扎实,兴趣广泛,知识面宽阔,这样将来才能较稳健地达到一定高度。所以对整个初中阶段我们实行"先放开后收拢"的策略,在低年级我们要求"放开",除了抓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外战款杀渐蒸,就是放手发展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我们绝大多数学科都有拓展学习的计划。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和科技节活雨并爱秋歌程声活待权动。我们提倡学生读的考书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而到高年级,则将学生注意力"收拢"到如何周密严谨地整理知识上来。这势甚样就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培养的学生既能在升学考中出成绩,又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努力营造研究的氛围学校目前正在完成一个区级重点课题 -- 《大学革面城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杨浦区提出科教兴区的方略,建设大学城正是区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而二附中作为依注看罗复旦大学的子弟中学,正处于大学城的典型环境中,得天独厚地具备搞这一课题的条件。管理层与广大教师以科研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推动展何费学视战了并将进一步推动办学质量好旧视高绿础回帮非没皮的全面提高。在学生中则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的探究性学习以环境教育为突破口,长期以来该校在生物与环境科学等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如:生物学科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地济句理学科组织学生自编环保小报,撰写环保论文,化学学科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资源和设备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并写出论文获市二、三等奖。这些年来该校先后有 10 多位同学分获市区环保论文一、二、三等奖。甚至有学生被评获"上海市百佳环境之友、绿色卫士"、"全国青少年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荣誉称号。因此, 2001 年该校被杨浦区命名为"杨浦区青少年环境保护实验站", 2003 年学校又被上海市命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成员学校"。倡导学生"学会据序关心、学会爱"1997 年学校成立了帮困助学基金,资助学校生活困难但又样学习刻苦的同学,要烧与基金都来源于学生和教师的自捐赠。 2001 年该校又与复旦大学外文系联手与河南易县贫困山区的学校建立了希望书探架,并且每个班级资助一位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共 17 位,双方一直保持通信往来。学校要求人人有服务乎航游爱们岗位,班班有服务队,并且每人有一本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卡,德育处定期检查交流,每学年评选优秀志愿者和优秀服务队,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 2003 年起该校又和EFZMUNC2014复旦大学团委联合开展了"青春与世博同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复旦二附中模拟联合国活动开展情况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上海市知名的公办初中,也是上海市较早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初中。从2012年10月以来,复旦二附中已经开展了一届校考操严吗都内模拟联合国大会,并有把声职口府调数十位同学担任了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FDUIMUN2013)以及由复旦大学附绍货属中学主办的联合校级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C2013)的志愿者,还开设了模联第二课堂,均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2014年3月,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模拟联合国会议(EFZMUNC20包14)在复旦附中博学边核件东门黑轴再聚含胜楼扇形教室举行。本次会议的会场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续会议,在三个会期中,代表们就此议题阐述观点、磋商、撰写各类文件、投票表决,以一个外交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封修条双次活动,代表们对模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期待他们在进入高中后能够继续参与到模联之中。复旦二附中坐落于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与复旦附中比邻而居。复旦二附中的前身为复旦子弟学校中学部,1978年成立,1985年改为现名,但作为子弟学校的性质仍不变:仍接受复旦大学和杨浦区教育局的双重领导,学生仍以复旦子弟为主体。二附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初中部每年招收新生约160 人,高中部每年招新生40人。全校现共有7个年级19个班级,学生数约700人。学校外观质朴,但楼馆内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齐备。"望道楼"为教学楼,"步德楼"为综合辅助楼,而"相辉楼"则是复旦二附中与复旦附中共建合用的文体馆。三座楼以复旦老校长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马相伯和李登辉等各位先生的名字命名,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复旦二附中最值得自豪的是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阵容。教师业务精湛,工作责任心强,历年来为学校屡创佳绩。二附中目前已是众所周知的杨浦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几所学校之一,在全市也享有较高的声誉。第一阶段1978--1985年,"艰难奠基"1978前,复旦大学教职工子弟主要是到江湾地区上中学,多有不便。1978年正逢粉碎"四人帮"后百废俱兴的时代,大学部决定在复旦附小的基础上设初中班(时称"戴帽子学校"),以解决知识分子后顾之忧。当时附小在国权路681号(现"复旦皇冠假日酒家"所在地),而初中班就借居在复旦附中靠近政修路的一个角落里。建校之初,初中部只是区区三间平房,只有一个班级,近20人,建制上委托复旦附中代管。1980年因中学部规模扩大而改名为"复旦大学子弟学校",并增设高中班。这时附小校址迁至政修路130号新落成的校舍 (现附小),中学部并入新校舍。同一校区内有小学部、中学部。一楼二楼是小学部,三楼四楼是初中部,高中则设在草坪边上的平房里。大学派潘保根任"复旦大学子弟学校"校长,高小燕为支部书记,郭于和任副校长和中学部主任。初创时期,举步维艰。学校办学条件极其艰苦,仅有一小片场地作为操场,每天学生做广播操都需要在时间上分批进行,领操台是用木板搭建的;教学设备也很简陋,就连三角尺一类的教具也从复旦附中带来,全校图书藏书量只有1407册。虽然艰苦,但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还是很有所作为,曾荣获"全国少先队创新发明奖"等可引以为傲的荣誉称号;学校还尽全力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1982年的"六一"晚会"吸引了几乎半个复旦大学的家长,当时大学校长苏步青在北京开会,没能亲自参加还表示甚觉遗憾"。(老领导回忆实录)中学的建立与发展得到了复旦大学的倾力支持:苏步青校长曾亲自与潘校长一起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并且从经费到设备都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周边协作单位也及时施以援手。1983年,原初中部那三间平房升高为两层楼房,初高中都迁了过去。同年潘保根调往大学部,郭于和为校长,李岚为党支部书记。1985年学校又将楼房向西扩大为五间,向上增高为三层,校舍容量更大了。同年,子弟学校中学部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简称"复旦二附中")第二阶段(1985--1998年)"气象初成 "1985年郭于和退休,新任校长为吴迪惠。吴校长的远见卓识使得学校成为当时全市仅有的拥有计算机房、有专业计算机教师的初中学校。他还善于借助各方力量改善办学条件。1986年,学校在复旦大学、复华公司的资助下,购置了10台C64计算机;同时复旦大学还资助了一批图书;1988年复华公司又捐赠了12台长江学习机。考虑到办学效益问题,1988年1月由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将高中部交给复旦附中委托培养。每年招收一个班,40人。1990年,复旦二附中迁入政修路215号(即现在的学校所在地),拥有3024平方米的新校舍。新校园规划时,校领导重点强调了多媒体教室和阶梯教室的建设,投入资金,购置设备,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电化教学的公开课,有力地推动了电化教学进程,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大有裨益。虽然当时体育场地还比较狭小,各种设施还相对比较落后,但已基本能满足师生体育活动的需要。由于学校的性质,经费主要来自大学部,还有一部分来自各方募捐。当时"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捐赠了一批课桌椅,大学图书馆资助了一批图书。198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卢鹤绂先生捐赠一笔2万元的基金,以其利息作为 "卢鹤绂奖教金",奖励优秀教师,如此实行了三年。1991年,吴迪惠调回大学工作,陈金珠接任校长,直至1998年退休。前后两位校长都很关注素质教育,走出去,请进来,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精彩纷呈--1985年,学生自发成立了校足球队。这支队伍快速成长,1988年取得杨浦区初中生足球比赛第一名,1989年获得上海市"新民晚报杯"初中生足球比赛第五名,1996年--1998年期间,校足球队每年代表上海市中学生参加"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日、韩、港、沪四地中学生足球交流活动"。1998年成立的校篮球队也屡获佳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是活跃。科技教育独树一帜--为配合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复旦大学计算机房。1988年9月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在当时的国内是一件很大的喜事,学校立即组织学生到科研所听有关学者讲登攀科学高峰。1990年国家宣布浦东开发,学校立即组织学生乘着轮渡去考察浦东。学校还经常请老革命如徐毓英、老劳模如蔡祖泉、老科学家如谢希德等给学生座谈或做讲座,使学生深受教育,明确方向。这些做法在当时都是很前卫的,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阶段戴德娴、黄虎英先后任支部书记。第三阶段(1998--2012年)"高歌猛进"1998年始,复旦二附中党支部纳入复旦附中党总支,二附中正校长由复旦附中副校长兼任。是年,复旦附中副校长陈克明兼任复旦二附中校长;常务副校长胡爱珠主持学校工作,并兼任校党支部书记。2001年陈克明退休,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小新兼任复旦二附中校长。2002年胡爱珠退休,复旦附中党总支副书记孟燕燕兼任党支部书记,姜乃振接任常务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直至退休。2008年孟燕燕退休,瞿丽红接任党支部书记。复旦附中代管二附中带来了更具高度的管理理念,在之后的学校发展中其效果显而易见。1998年与复旦附中合建了当时在全市中学中首屈一指、设施先进的文体馆;1999年建立了杨浦区首家中学校园网络。2003年建成一幢拥有各种现代化设施、使用面积达二千余平方米的教学辅助楼(即今日的"步德楼")。同时营造校园软环境,"让不会说话的东西说话"。我们建设了校训墙、以"科学与文化"为主题的校园雕塑小品"放飞"、"晨读"等,布置了各楼面的名人画像、名言书法,同时重新布局了绿化,使整个校园渗透出健康儒雅的气息。这阶段教育教学的各种举措较多:1998年出台"教师考评细则"、系列的教师奖励政策;1999年"分层走班教学"起步,随后逐渐成为该校教学特色,颇有成效。1999年开始,全校举办首届"科技节"。以此为推动,又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科学研究等颇具特色的实践活动。2001年,学校被杨浦区命名为"杨浦区青少年环境保护实验站"。这阶段的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以屈铭志为代表的一批人才。2002年开始,全校开展为时五年的科研项目"百年复旦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07年结题。该课题全面梳理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获杨浦区"科研课题评比一等奖"。在科研中,学校提出"把培养目光放至学生整个人生道路",旨在使学生基本功扎实,兴趣广泛,知识面宽阔,创新意识强。为此,学校提出在整个初中实行"先放开后收拢"的策略,即在低年级"放开",除了抓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外,就是放手发展学生兴趣、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且重视学生德育实践。到高年级,则逐渐将学生注意力"收拢"到如何周密严谨地整理知识上来。这样就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在升学考中出成绩,又有充足的发展后劲,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高中学校的反馈赞誉有加。2010年,学校的"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相融统整"的课程计划在区教育局举办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长论坛"上做了推广性介绍,反响热烈。 学校着意于课程改革。除拓展性学习外,2006年开始组织探究性学习,先是长作业探究;2011年开始试行进入常规教学的短探究,希望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推行适度改造课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探究性学习进一步推动了创新教育,2008年以来,上海市创新大赛每年的评奖项目,二附中在全市的初中类学校中总是遥遥领先,独占鳌头。学校先后培养出上海市"小院士"6名。 学校经常邀请学者来做讲座,作家王周生、石磊教授、邓景发院士等都是座上客。"学者讲座"到2006年被杨浦区教育学院整合为全区学校共享的网络课程"漫游星空",惠及全区莘莘学子。"漫游星空"每月一讲,初中四年,每个学生应能听到30来个讲座。请来过的学者有杨福家、王迅、葛剑雄、王安忆、秦文君、杨雄里、赵东元、邹世昌、安芷生、王威琪、郑时龄、贺鹤勇、刘旦初。听听这个名单就知道学生们有多幸福了。 在拓宽方面,各学科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拓展性学习计划,如古诗文阅读、英语报阅读、数理化提高、鼓乐、课外阅读指导等等;还建立了第二课堂的二十多个兴趣小组,如"鼓乐"、"根与芽"、"武术"、"走进航海"、"电子技术"、"茶艺"、"小复旦人报"等。学校同时进行德育改革,提出常规德育和校本德育一起抓的理念。在常规德育方面, 2002年开设"道德评议台"。在试行"德育测评"初显成效的基础上,2003年9月正式制定《复旦二附中学生德育考核评分细则》。"一日常规"的评比内容涉及了学生从早晨进校到离校一日在校活动的 全过程,对全校各班的常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3年以后,"我与大学城共成长"的主题活动成为校本德育的主要抓手。学校推出了"采访"系列,预备年级采访父母;初一年级采访学长;初二年级采访学者。又推出了"行走体验"系列,从校园走向社区、走向全市、走向外省贫困地区(云南、贵州等地)、走向国外(新加坡、美国)。这两个系列的推行对学生而言是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理想信念与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为了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先后组织了数次"家庭教育家长谈"的征文交流活动。家校合作的理念到2006年就进一步发展为家长义工制。《让家长义工走进校园文化》入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写的《上海市素质教育活动方案100例》。(下图为义工组织参观风洞试验室、消防队,组织机器人比赛)2011年,学校又引进了"绿橄榄"数字平台,促进集体备课、监控作业布置,减负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阶段学校先后评获杨浦区团建工作先进单位、杨浦区雏鹰大队、杨浦区五四红旗团组织标兵、杨浦区科技教育特色校、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红旗大队、上海市少先队工作示范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连续六年评获杨浦区办学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复旦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而学科竞赛获奖项目则是数不胜数。2008年朱启洪老师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学生黄欣悦当选为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成为本届主席团年龄最小的成员。学校先后和新加坡南洋女中、新加坡中正中学、贵州乌江复旦中学、江苏丹阳马相伯学校、义乌陈望道中学、广东南海佛山教育学院建立友好关系。第四阶段(2012年9月--)"再攀高峰"2012年9月,复旦附中副校长杨士军兼任复旦二附中校长。强调学校倡导"推进素质教育,践行绿色指标,实现科学发展",力求把二附中建设成为复旦家门口一所交口称誉的优质学校。为了更好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出台了2013-2015年三年事业发展规划,完善了教职工奖励条例,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聘请了创新素养培育校外导师团。提出要以"绿色引领,实践创新,全面提升办学绩效"为指导思想来开展工作。学校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教师培训,举办 "绿色引领,实践创新,全面提升办学绩效系列专家讲座"。同时就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老师发表论文与展示才华提供平台。教师们以研促教意识得到强化,本年度多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育期刊上发表论文;并有校本课程《漫游星空》、《打击乐》参加市的展评,《综合阅读》课程参加区展评。《听大师讲课 --中学通识教育名师讲坛(专辑1)》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学校还很重视教师的交流与学习,2013年初举办了阔别多年的"青年教师大奖赛"。并先后组织班主任老师赴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考察学习及接待南京仙林中学班主任一行20多人来该校参观交流;又与山东临沂实验中学缔结为友好学校;与育鹰学校,鞍山实验中学以及复旦实验中学等四校举行联合入团仪式。师生的国际交流通道也进一步得到拓宽。2012年9月以来,该校成为"复旦大学高教所教育硕士生培养基地",有8名教师被聘为复旦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9位教师被聘为杨浦区新一届学科中心组成员,并有6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市名师后备、名师基地成员、"全国优秀科技辅导老师"。另有9名教师经过选拔参加了市区各类名师工作室。学校还开设了"漫游星空"区本教师培训课程,主动把"漫游星空"作为资源型课程向区域辐射。本年度进一步关注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关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创设,关注图书、实验室设备的完善,大力倡导创新教育。通过试点三课融合、短探究和长探究的有机结合等途径、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今年有17个学生课题申报第28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有四项课题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创下新纪录。《我们的蔬菜安全吗?--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农药残留比较研究》在全国第八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也在这次活动中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老师"称号。特别是推出了"创新工场"和着眼于初高中有效衔接的"数学与科学素养"实验项目。学校与上海沪杏科技图书公司合作,引进了14万册电子图书和数千部自然和科技类电视片,开设了电子阅览室等,拓宽孩子们的阅读视野。这些措施保证了二附中学生在校园有宽度、深度的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12年,学校聘请家长、学生、老师、校外专家13人共同组成"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德育成长,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咨询、保障、审议、指导和决策。以"秉承复旦精神,胸怀家国天下"为主题,设置四个年级的梯度活动,呈现校园文化、城市文明、国家意识、国际视野在学生成长中的德育渗透,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优化"我与大学城共成长"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推进初高中在德育特色课程项目上的衔接。其中特意编制了《行迹上海活动手册》,选择了60个德育基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观访问体现城市文明与发展的相关场馆。并在全市初中中第一个推出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我们希望小复旦人中应能走出一批批的具有世界眼光的英才豪杰。学校德育目标是培养"有责任,勇于担当"的小复旦人。三十五年,弹指一挥。 近几年来,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捷报频传。学生"四大名校"录取率、市重点高中录取率在全市公办初中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对人生而言,35岁正由青年走向中年;而学校呢?35岁却正应充满少年豪气。我们对未来自信满满:复旦二附中从出生那天起就带上了复旦的高迈博雅的血统,而成长途中又不断获得"知识杨浦"的有力扶持,我们必将再展我们青春勃发的风采,奏响我们精彩的生命乐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芒果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