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共几门是几门科目?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江苏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封留才四川攀枝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董之云高考后的喜悦。 (资料图片)
眼下,2016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已经拉开帷幕。对学生和老师们而言,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放松的时刻。但对于教育局长们来说,工作不敢有丝毫松懈,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部署,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河北、广东、江苏等省将陆续跟进,到2021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将实行新方案。在未来的几年,为迎接新高考,教育局能做些什么?本期起,我们邀请教育局长们各抒己见、剖析问题,一起打开新高考的区域密码。——编者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人的价值凸显了 高中教育回归了
2018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南山区主动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从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需求出发,立德树人,构建弹性选择的高中课程模式和课程体系,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高中教育的价值回归。
提高对新高考价值的认识
新一轮高考改革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了教育的选择性,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考试选择权,有利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的新型人才。新高考是一次探索价值回归的过程,加大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才能真正重视高中教育的价值,回归高中教育的本真。
南山区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增加选修课程和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在确保开足开齐各门类规定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和办学特色,自主制定课程开设计划,增大课程的选择性。
全区普通高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近600门。学生根据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选修学分,促进自身特长发展。全区逐步形成“质疑探究,独立学习,合作分享,教师引领”的课堂文化。区教育局每年给高中学校特色发展资助经费500万,用于开发或购买优质课程,建立学科发展基地。
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尺
新高考将纳入高中过程性学习成果。南山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院区合作”,结合教育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深圳市八大素养提升行动的要求,协同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重点发展创新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实施《南山区教育质量攻坚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8年)》,推进品牌学校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中特色化发展、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十大重点项目,各校园满意度达98%以上。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聚集优势,与南山区团委、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南山少年创新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教育课程和创意创客活动。
实施“大学(企业)——中小学”合作伙伴计划、校外脑库计划,推进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腾讯科技、大疆科技、柴火空间等建立融合互动和资源共享机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南山区承担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23所学校成为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25所学校建设了未来教室,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突破是给予学生和高校双向自主权。南山区组织编制了《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指引》,编辑出版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教材,开发了相应的校本课程,让生涯规划指导课进入所有高中学校的课表,指引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和课题研究等,丰富成长经历。
培养创新型的未来教师
新高考带来了学校教学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配置的一系列变化。在学科分层教学、选修课走班等情况下,教师队伍将出现结构性短缺。
南山区实施“先锋计划”“引领者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建立7个市级和23个区级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推动建立教师发展梯级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南山基因的创新型未来教师。
先后评选出30名精英教师,加盟区内新办学校和片区发展滞后学校。
在公办学校引入外籍副校长,实施“伟大原著计划”,引进国际教师专业技能标准,实现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技能的突破性提升。
新高考改革在制度设计上,为学生全面学习与个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尊重学生的选择,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有助于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我们在学校中推行“独立学习计划”“小先生制”等,鼓励学生与研究院所专家学者结为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独立开设选修课程,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全区近60名心理教师和骨干班主任经过培训获得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生涯规划师”证书,从更加长远的角度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课程教学丰富了 学生选择更多了
“增加学生选择权”是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目标,分类考试、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春季考试制度等举措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上海市金山区着力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
课程多了,选择余地大了
建设特色课程体系。2010年,金山区启动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项目。经过6年的实践,金山区8所高中初步建立了学校特色课程群。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枫泾中学按照“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综合美术课程”,涵盖了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个层次,包含美术类必修、综合类选修、人文修养类和实践活动类等类型,力图给学生提供各种艺术学习和实践的经历。
亭林中学利用自己的体育特色,打造学校“享受体育”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体育专项、体育社团、体育与人文、体育与科学等二十多门校本课程。
走班制教学目前可分为三类:
一是全体学生分层走班模式。金山中学在高一进行全面课程体验和选科指导基础上,对高二14个班级进行分层编班,实施走班教学。
二是相同组合编班+部分学生走班模式。绝大多数高中根据学生的选科状况,对于相对集中的组合独立编班,每个班级只有一种选科组合;相对学生较少的其他组合混合编班,进行走班制的教学。
三是分阶段选科走班模式。亭林中学根据师资、硬件、生源等状况,确定了高二“2选1”(即生命科学、地理两门学科中必选1门)、高三“4选2”(即物理、化学、政治、历史4门学科中任选2门)的分阶段选科走班模式,高二年级进行2门学科的走班学习,高三年级进行其他4门学科的走班学习。
实践多了,参与程度深了
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普职融合等,让高中学生有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建立校外联席制度。为做好区域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协调、指导和管理等工作,金山区成立了由各街镇、相关委办局等32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根据高中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工作特点和需求,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区志愿者服务站点基础上,确定两批区级81家社会实践基地。各街镇以社会实践指导站或志愿服务中心为平台,在每个街镇社区开发镇级社会实践点。各学校在原共建单位基础上,选出39家校级社会实践基地。加上3家市级社会实践基地,基本形成了市、区、镇、校四级社会实践网络。
推进普职融合工作。强化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联系,在职业学校建立区域职业体验中心,定期开放学校实训场所,建立区域普职融合课程,实施高中学生“职业实训周”活动。同时,高中学校有计划地开设系列职业体验课程、实用技术课程和职业技术(技能)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
导师多了,生涯规划更合理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如何使学生正确使用选择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展学生生涯指导。为推进学生生涯发展,金山区各高中着力推进学生生涯指导,编制校本学生生涯规划课程,配备生涯规划导师,指导学生生涯发展,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发展权。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为主线,建立学生生涯规划中心、生涯体验中心。
实施学生导师制度。金山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等学校推进学生导师制试点,对学生的选课、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指导。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实行全员导师制,所有教师均为学生生涯规划导师。(本报记者董少校整理)
江苏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封留才:组织结构变了 参与教师多了虽然新方案的总分值、录取划线方式等环节还未最终落实,但总体框架、改革方向和主要变化已经明朗。
高考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会推动高等教育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而且会带来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调整。
我很庆幸,能有机会亲历并参与这场期待已久的高考改革。现在,离新高考实施还有两年的时间,我们该如何积极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
“行政班+走班制”成为常态
新方案采取“3+3”模式,语数外3门必考、选考科目“6选3”,这种模式下选考科目理论上存在20种组合可能。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好特长?我们提出了“行政班+走班制”的教学管理形式。
以语数外为分层基础,组建行政班,以“6选3”的“3”设置分层课程,实施走班选课。
这种方式相比较“全口径”的走班制有一定优势。一方面,充分发挥行政班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传统优势,强化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另一方面,实现一个人或一个小组一张课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与此相配套的是,进一步加大对课程的开发。真正将课程的设置权还给学校,将课程的开发权还给教师,将课程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推动由改革课程入手的学校转型、制度重建和区域教育转型发展。
更多的人参与到改革中来
新高考背景下文理不分、一年两考、学测扩容等变化,需要教师去寻找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个别化的教育。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一线学校、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让他们正确解读新高考、积极应对新高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与这场教育改革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引导教师转型,激发教师服务学生成长的内在自觉。新高考不仅是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重大变革,更会倒逼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转变。让教师们深刻理解改革的初衷,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理念问题,进而提升内生力。
教师的学科素养、专业水平决定了课程课堂建设的高度、深度和效度,是区域性有效应对新高考的决定性要素。要系统建构教师专业提升体系,让教师有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和更可选择的成长平台。通过完善机制,建立正确导向,激发教师群体的内在自觉。
为新高中教育作好准备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普通高中作出适应性改变,还需要与其他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贯通衔接。
我们配套实施中考改革,进一步优化中考方案,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全省率先启动艺术进中考工作。按照“分数+等级”的指导思想,音乐美术各5分共10分纳入中考总分,日常的艺术素质测评以等级计分,倒逼学生艺术素养的稳步提升,及早应对新高考体育艺术进“小高考”的要求。
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指导学生规划高中三年学业。引导他们理性选择选考科目。既综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又考量学校的师资力量分布和传统强势科目,尽最大努力缩小甚至消除学科“短板”。
引导他们科学分配学习时间。高中三年要面对“小高考”13门科目、高考6门科目。让他们做到系统处理高三年级与其他年级、薄弱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关系,把握好“课程重点在高一、自主选科在高二、复习攻坚在高三”的特点,寻找各个年级、各个科目的平衡点,做到统筹兼顾、有所侧重、精准发力。
引导他们合理统筹参考次数。“小高考”科目和英语口语听力“一年两考”,避免了“一考定终身”,但也可能产生“刷分催化剂”的副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做到不盲目不跟风参考,而是准备充分再参考,要抑制部分学生反复考、多次考的冲动。
四川攀枝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董之云:新起点有了 新机会来了对于攀枝花而言,新高考既是严峻的新挑战,更是难得的新机遇。
尽管攀枝花市高考取得了本科上线人数连续7年大幅攀升的好成绩,但我也担心上升总有极限,在现行高考政策下,未来攀枝花市要保持如此优异的成绩和强劲的上升势头,势必越来越艰难。
新高考的到来为所有竞争者重新设置了一个新的起点。只要我们主动接受并积极适应,新高考就能推动攀枝花市站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高考考试方式新。一是新高考包括两个级别的考试,即全国统一考试和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又分为合格性考试科目(不计入高考成绩)和等级性考试科目(其中3门计入高考成绩)。二是计入高考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自主选择3门。三是全国统一考试和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均不再有文科理科的区分。
新的高考考试方式所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一是全国考试和省级考试两种级别考试的差异性不好把握,二是省级考试中合格性考试和等级考试的差异性不好把握,三是学生选科的差异性带来学生选考科目的难以确定,四是选课走班的实施带来学校师资和硬件建设的困难。
高考成绩呈现方式新。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直接以分数形式呈现。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按等级赋分。
新的高考成绩呈现方式带来的挑战是:3个选考科目成绩按等级赋分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引起师生在复习应考中对时间和精力投入程度的困惑。
高考录取方式新。高校招生录取除了高考成绩以外,还要使用各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这一录取依据的增加,转变了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是十分突出的亮点。新的录取方式带来的挑战是,学校如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坚持传统,务本求真。坚持打好“三个总体战”。一是坚持打好基础教育总体战,抓好小学、初中、高中等各学段教育教学的有机衔接;二是坚持打好高中教育总体战,抓好各高中学校的定位和目标任务;三是坚持打好高考保考总体战,抓好学校与各级行政部门和教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坚持强调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高考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无论怎么变,拼搏与奉献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直面挑战,改革求进。应对高考考试方式的挑战,一是认真研究全国统一考试和省学业水平考试,把握好两级考试的共性与差异性,深入领会两级考试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和新导向。二是认真研究省学业水平考试中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充分认识两种考试对学生不同的评价和导向功能,弄清楚应对两种考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三是建立并完善学生选修课运行机制,尝试全面落实“走班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四是开展学生选考科目问题研究,重点研究选考科目的确定和复习应考教学策略。
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配套,实施高中阶段招生和中考制度改革,深化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努力实现两条腿走路。既要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县域内城乡间均衡发展,重点补齐农村区域短板,又要积极推进德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的均衡发展,补齐素质教育短板。加强保障,护航新高考。
传统高考语数外加综合,满分750分,新高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另外还有3门选考科目,大部分地区满分同样为750分,只有海南、上海例外。高考考大学考几个科目传统高考地区考大学要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文综,一共是4科。虽然是4科,但其实是6门。6门理综分别是语、数、外、物、化、生;文综则是语、数、外、历、政、地。因为文综和理综包含了物化生和地政历,所以算起来只有4门。新高考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考生从这6门门中任意选择3门科目进行考试。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 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还有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高考满分是多少分1、3+3新高考模式总分(1)多数省高考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2)上海高考总满分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3)海南高考总分为9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每个科目的原始分数为150分,考生的分数以转换后的标准分数呈现。学生选择的3次高中学术水平分级考试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换算后的标准分用于呈现考生的成绩。2、3+1+2新高考模式总分高考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一共几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