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最舒适的湿度值越大是干燥还是潮湿是多少?

最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是多少?室内湿度多少合适?
室内湿度在40%-60%会比较合适。湿度在这个范围内会让人感觉舒适,有利于身体健康。室内湿度和当地的天气状况有关,比如说夏季室内湿度在30%-60%比较合适。冬季室内湿度在30%-80%比较合适。大家可以在室内安装一个湿度仪,方便了解室内湿度多少。
室内多少温度合适?
人体在室内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0℃-25℃为宜,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相对湿度小于35%,且室内气温超过25℃以上时,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你就会有热的感觉。大多数人入睡的最佳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过热或过冷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了解日常最适合的温度和湿度,为家人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从关注身边的温度和湿度开始,做好日常保健,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2023-12-27 22:25
随着高温来袭,近日南方多地出现中暑送医患者,浙江一工人因热射病导致多脏器衰竭死亡。(图源:澎湃新闻)“热射病”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致命?得了会有什么症状?该如何预防?小荷医典为大家一一解答。不可不防的“高温杀手”热射病,听起来不常见,其实它是“中暑”的一种类型(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上述3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对于人体来说,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很重要,这是保证人体机能的必要条件。而高温、高湿的环境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效,当人体内的热量过度积蓄,使体温过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这就是“热射病”,它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等,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除了致命性强,热射病的病死率也很高:热射病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在美国,热浪期中暑死亡人数约为非热浪期的10倍。美国运动员中,热射病是继脑脊髓损伤和心脏骤停后第三位死亡原因。所以,夏季高温天气,一定要重视这个“高温杀手”。热射病,不只发生在室外作业时有人会说,夏季室外温度高,在家呆着就是了,在此提醒大家:如果居住环境拥挤或者通风不良,也可能发生热射病。热射病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引起的,如在高温环境和无风天气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发病;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引起的,如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人、产妇、体弱或患慢性病者,更易发病。前段时间,就有“老人不开空调高烧40度进ICU”上了新闻,医生称“该老人属于典型热射病”。(图源:新华网微博)所以,即使是在室内,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或感觉闷热,就要打开空调或电扇,特别是老年人、产妇、体弱或患慢性病者,更要保证温度适宜。身体发出以下“信号”就要重视通常,热射病主要表现为体温>40℃,皮肤灼热,同时身体还可能发出以下“信号”:意识不清感觉晕厥或疲劳头晕晕厥恶心或呕吐肌肉痉挛抽搐这些都是热射病的征象。除此之外,非劳力性热射病因为散热减少,所以还可能表现为“无汗”。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出现了这些症状,就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采取避暑的措施,不要相信“心静自然凉”“扛一扛就过去了”。(图源:图虫创意)抢救热射病人,要抓住“黄金半小时”如果身边有人因为高温而晕倒,首先应该立即拨打120,同时,如果能在“黄金半小时”内对热射病人采取有效的迅速降温,则可能降低并发症概率和病死率。将病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对无虚脱病人,迅速降温的有效方法是迅速放入凉水中,将病人身体 (除头外)尽可能多地浸入2.0~14.0℃冷水中,并且不停地搅动水,以保持皮肤表面有冷水,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湿毛巾包裹的冰块。此法能在20分钟内将体温从43.3℃降至40.0℃以下。对虚脱病人,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用电风扇或空调。体温降至39℃时,停止降温。如果患者失去反应,并且呼吸不正常或者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应实施心肺复苏。夏季预防中暑,做好以下几点1.夏季穿宽松浅色透气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戴宽边遮阳帽,使用防晒霜。2.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暴露于阳光太久。3.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病人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保证通风及温度、适度适宜。4.改善高温环境中的工作条件,多饮用含盐防暑饮料,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5.中暑病人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在阳光下剧烈活动。#多地现热射病患者 已有人死亡##如何预防热射病#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胡品津,谢灿茂.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美国心脏协会.拯救心脏急救、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内容编辑:Duffy医学审核:刘建民内容出品:小荷医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度值越大是干燥还是潮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