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让孩子去点睛,是不是要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微信公众号:不贰工厂了解更多影视内容,欢迎关注哦~近几年伊朗的电影有极大的发展这几年的《一次别离》《出粗车》等,都是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伊朗电影。而伊朗的儿童电影在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慢慢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它用写实主义来拍摄伊朗儿童。朴素、真挚的情感深受大众的喜爱。推荐十部伊朗的儿童电影,真真好看,喜欢儿童电影的千万不要错过。目录01、1997
《小鞋子》02、1999
《天堂的颜色》03、1995
《白气球》04、1987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05、2004
《乌龟也会飞》06、2000
《醉马时刻》07、2008
《麻雀之歌》08、2000
《让风带着我起飞》09、2014
《无边无界》10、1997
《谁能带我回家》01、1997
《小鞋子》这是马迪德·马基迪导演拍摄的优秀电影之一,而导演也是伊朗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1998年《小鞋子》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虽然最后没有获奖,但是这一部电影获得了业界极大认同。《小鞋子》围绕的是着一双丢失的鞋子而展开的。小主人公阿里因为弄丢了妹妹的鞋子,要求妹妹不要告诉父母,央求妹妹和自己轮流穿自己的鞋子。原本以为阿里是因为害怕被父母骂,但是他说我不怕骂,但是现在爸爸没有钱,他只有去借钱。你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什么都懂。阿里和妹妹,轮流穿着鞋,妹妹下课后就跑过来将鞋子给哥哥阿里。而阿里上完课又跑过去将鞋子给妹妹。因为一个长跑比赛,第三名会有一双鞋子,阿里就报名参加,他说他一定会得到第三名。那样的信誓旦旦,为了拿到鞋子给自己的妹妹。但是或许他都没想到吧,他拿到了第一名,冲向终点线后,他问老师我是第三名吧?不是,孩子你是冠军。当他知道自己是第一名的时候,他眼睛里的绝望,好像什么东西破碎了。当阿里迟到被老师教育时的那种无助和恳求,他赢得比赛的失望,妹妹的委屈……真实的让人不敢相信,原来这个就是小时候最纯真的童话。02、1999
《天堂的颜色》、同样是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的作品。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盲童墨曼,他在盲人学校等待着父亲接他回家,但是父亲却想将他留在学校,他期待着父亲……当他知道父亲来了,两只双手探向前方,向自己的父亲走去。当他触摸到父亲的手,对他说“我以为你不会来了”墨曼跟着父亲来到了乡下,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在墨曼的世界里他看不到世界,却一直用耳朵听,用手去触碰这个世界,将一切标上记号。将一切都刻在自己的心里。当墨曼去正常的学校上了一天课后,父亲他认为墨曼会被嘲笑,会显得格格不入,他认为你是一个盲童就需要学习一门手艺。因为你是盲童。而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父亲角色的塑造,一部文艺儿童电影,我看的心惊胆跳。父亲,在很多的一个场景都表现了一个欲望,一个可怕的想法,但是又不像是真的。每一次心惊胆战好像是父亲想要将这个孩子给放弃一样。墨曼说:没有一个人心疼我不是吗?因为我是一个盲童,老师说,上帝更疼爱盲人,因为他们看不见。但是我说,如果是这样,上帝根本不会让我成为盲人,因为我根本看不到上帝。03、1995
《白气球》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钱丢了故事。小女孩因为把500元钱丢在了一个下水沟里,一直求助于旁人。看到很多人都在夸孩子的纯真和无厘头,当然电影里面有很明显的刻画,但是对比起来,更喜欢的是影片中的点睛之笔。最开始,完全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取名为《白气球》,因为一点影子都无法察觉,甚至在影片一半的时候,我还觉得无聊,觉得一般。直到影片最后定格在阿富汗少年的那个瞬间,突然一下就好像一下知道了影片的定义。而这个少年,其实在影片的开头就已经出现了,只是谁也没有把他当成一个主角。在影片中,小女孩的哥哥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态度恳切,但是在面对这个小男孩的时候,哥哥却直接去抢了阿富汗少年的挂着气球的棍子,甚至最后小女孩和哥哥连一句谢谢都没有。不能说小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错了,也许只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罢了。这个阿富汗少年在伊朗或许只是一个难民,而他们在伊朗其实是受到歧视的。在这样一部影片中,好像特别容易猜错结局,它就像一部高能反转片。每一次都让我们猜错结局,感觉自己是一个邪恶的人。影片最后的一句台词“1937年初,这才是刚刚开始。”而这个少年却单单坐在一个台阶上,棍子上挂着白气球。过年,本该是回家的日子,也许他没有家了吧。04、1987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导演的经典代表作,而这一个导演真的是吹爆,它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也是一位优秀的编剧。他同样是伊朗当代最著名的导演之一,甚至可以说他是伊朗电影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一说到伊朗电影,首先想到的不是电影而是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而他的影片《生生长流》《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旅客》《让风带着我起飞》《樱桃的滋味》等等,每一部影片都成了影迷心中的白月光。这一部影片接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导演就叙述了一件事,阿哈马德为了还内玛扎迪的作业本,去寻找内扎玛迪的家。这一部影片其实是具有一点戏剧性的色彩。一是戏剧在电影名,而是戏剧在寻找的过程。阿哈马德只知道内玛扎迪家在波士堤,当他到达那一个地方,他问波士堤在哪?重复询问着这一个问题,而被告知波士堤其实包括很多地区。当他看到一条和他朋友一样的裤子时,他问这是谁的裤子,而这一条裤子并不能代表什么,导演在后面为另一个内玛扎迪同样设计了这样一条裤子。当他询问这一个内玛扎迪的知道内玛扎迪吗?他告诉他这个地方有很多人都叫内玛扎迪。当他终于遇到了一个好心的爷爷说带他去内玛扎迪的家,结果又重新回到了他遇到的那一个内玛扎迪的家。所以到底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呐?不知道,到最后影片并未告诉我们到底内玛扎迪的家到底在哪?电影里的爷爷的“规则”、老师的“古板”和孩子一心一意的去寻找朋友的家形成鲜明对比,成年人的世界多了很多复杂的情绪,而孩子的眼中只有一件纯粹的事情。好心爷爷或许更令人动容,他说好多人把门换成了铁门,因为听说可以用一辈子。但是我不知道一生有多久。05、2004
《乌龟也会飞》是一个战争题材的儿童电影,在伊朗和土耳其的边界一直有着战乱,而在这里的孩子靠着捡地雷来换钱,维持生活。电影中增加了一个预言家的色彩,一对兄妹,逃难来到一个村子在这里遇到孩子王卫星。哥哥没有双臂,因为在捡地雷的时候双手被炸掉了。兄妹两人带着一个小孩子,或许你会以为这个小孩子真的是他们的弟弟,但是不是,这个孩子是小女孩被侵犯过后生下的孩子。小女孩看着那么小,谁都不会联想到她是小孩子的妈妈,而这个孩子是一个盲童。小女孩心里有怨恨,一次次的她想要这个孩子死掉,估计将他放在地雷区,却让卫星伤了双腿,最后将在孩子的身上绑上石头,将孩子沉在了水里。小女孩就像没有重量一样,跳下了万丈深渊。哥哥是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孩子,但是有什么用,在这一个战争年代,连预言都保护不了自己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小女孩身上背负了其实有很多的东西,她被侵犯,生下这个孩子。为了生活干不要命的工作,也许下一秒他们就会被地雷炸的粉身碎骨。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战争没有结束,他们就好像永远会承受这些,生活在这个灰色的世界。因为战争不会因为你是孩子,而放过你。如果海龟会飞,也许它的翅膀会让他们的生活更轻一些,再轻一些吧!06、2000
《醉马时刻》这是导演巴赫曼·哥巴德的首部电影长片。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住在伊朗和伊拉克边界的小孩子,以旁白来开篇,她描述着自己的家庭状况,她一共有三个姐妹,两个兄弟。妈妈生下妹妹后就死了。他们就只有爸爸了,但是在边境之地,走私是是很危险的行为,很多人都因为这个死了,而小女孩的爸爸也在这一次走私中死亡。小女孩有个大姐她说现在姐姐就是他的妈妈,也有一个哥哥,不过有侏儒症,还有一个哥哥阿勇,也就是这个哥哥在爸爸去世后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阿勇只有十二岁,他只有被迫放弃学业,但是他说让小女孩读书,而哥哥马迪慢慢病重需要钱去做手术。小女孩的旁白中说到“阿勇辛辛苦苦的工作两个月,还是没有挣到马迪要做手术的钱,他的一分一毫全都用在了我们身上”而姐姐为了马迪,答应嫁人,条件是要让她带着马迪去看病。最后,用一头骡子换走了姐姐,马迪回到了自己的家。为了给马迪治病,阿勇铤而走险,跟着运送货物的人去到伊拉克给马迪治病,路途上却遇到了埋伏,他被抛下了,他求求那些一起的人让他们别抛下他。他说“求求你们了,我一定要去到伊拉克,我要给马迪治病”看着越来越近的危险,无能为力……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待马迪的态度,马迪是一个侏儒症患儿,但是不管是姐姐还是妹妹都把他当做孩子一样,在雪上,一直给他暖手。为了他,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明明在危险的时候可以抛下他跑的阿勇,还是一直守护着他。07、2008
《麻雀之歌》这也是一部由马基德·马基迪导演的一部电影,或许不同于《小鞋子》纯粹,但是会让人看得很难受(被马基德骗了太多感情)卡林是一个努力生活的人,他努力挣钱就为了可以给自己患有耳疾的女儿换一副助听器,结果没想到因为鸵鸟,他失去了工作。卡林丢了工作后开始在城里面,开着摩托车载客,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个不同的乘客,大方的人、不给钱的人、使唤他的人。这次就像一个际遇,在这一个过程中,他就像一个麻雀一样,在努力的生活。最后父亲有钱给自己的女儿买助听器,但是伊朗电影永远不会让你如意,卡林摔了下来。而他心心念念的杂物,特别是那一扇蓝色的大门,被他人拿走了。而孩子们真的很天真,很懂事。他们说可以把池塘里的水清理干净,然后养很多鱼,卖了之后,他们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在他们眼中,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变成了一个简简单单的事情。有耳疾的大女儿告诉爸爸说:“不要给我买助听器了,我听的见”但实际是,她听不见,就算听不见,她也不想让父亲为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帝在关上一扇窗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08、2000
《让风带着我起飞》《让风带着我起飞》依然是传统的伊朗儿童题材,而我们知道伊朗是鞋子丢了一部电影,找朋友一部电影、卖金鱼一部电影。而这一次是因为玻璃而拍摄的一部电影,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个两个小男孩是怎么样将玻璃修复,又或许这两个个小男孩到底会不会修复好玻璃。而这部剧的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真的是伊朗电影界的杠把子,不管是导演还是编剧都把小孩子的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块玻璃,一个生活中无趣的小事,导演却通过最朴实的拍摄将这一个故事变得生动,变得如此的趣味。玻璃是什么,是一个易碎品,往往易碎的事物就算被修复,以后也会碎,影片最后玻璃碎的那一刻,牵动人心。玻璃易碎,但是小孩子的坚韧的心没有,结局残忍,却又美好的不像话。如果说《小鞋子》为我们表达的是孩子的纯真,那么《让风带着我起风》则是表达小孩子风雨飘摇的内心。而最后影片告诉我们的无非一句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想到:雨是值得欣赏的。”09、2014
《无边无界》这一部电影真的是冷门佳片,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反战题材的儿童电影。三个人撑起了一部影片,一艘破沉船搭建了整个故事场景。总体上来说不管是演员还是场景还是拍摄都很好,唯一不足的是剧本不够好,强度不够突出。在影片中小男孩相当于是船的主人,而这艘船是他的领地。所以当有人出现在他的领地时,他警惕,甚至不接受。但是小女孩和婴儿以及美国大兵的到来让他平静的生活,有界限的领地变得模糊起来。他接受了他们,在开始时他一个人,最后时他一个人,闯进他生活的人消失的无声无息。其实小男孩是天真的善良的,美国大兵对于他们来说是敌人,是战争。但是导演没有着墨与战争的残酷,而是让小男孩的原有的边界一次次被打破。就算是敌人,也可以无边无界的交流,纵使语言不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也会被理解。而且这部影片基本上没有什么台词,就是没有什么台词才让小孩子的表演显得真实。10、1997
《谁能带我回家》这个电影就有点意思了,开头或许你会有点无聊,但是不要急,你要相信后面有反转。故事的转折就在于,这个小孩子米娜爆发了,她脱掉他的假石膏,大声说我不拍了,我要回家。这个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类型的影片,直接罢演!!!导演、摄影师、工作人员都出现在了影片中,这让观影者很迷惑难道影片就到这了?由于没有摘下小女孩的麦克风,导演直接决定跟随小女孩米娜,拍摄她真正回家的过程。一路上米娜磕磕绊绊的寻找回家的路,导演也没有刻意用干净的镜头,反而是直接采用现实中的场景。来来往往的人群、车辆不断地遮挡住镜头,小女孩一直处在摄像机遥远的对面。待我我吐槽一下,这个交通情况看的我急死了,堵车就堵车还乱七八糟,看的急死人,我都担心跟掉了米娜。小女孩米娜找到了自己的家,但是这到底是影片还是现实,原本是影片,原本是虚幻的一切,在小女孩米娜离开的那一个现实与虚幻交叉了。现实和虚幻的界限模糊了,分不清是真是假。也许是导演有意为之,也许这就是一个前半部分虚构的电影,后半部分纪实的现实。虚幻也好,现实也好,小女孩回家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