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有什么教育机构,类似于龙文学校教育、新思维教育、名师教育之类的教育机构?

||||||||||||||||
您的位置:&&&&&&& 正文
调查:校外培训机构资质谁来认证谁来监管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注册教育咨询公司,无办学资质却大办课程辅导班――
谁来监管校外培训机构
  ■本报记者 钟剑都
  “我是一名学生家长,孩子曾在北京环球智康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丰台第一分公司培训过,上过英语、数学、语文、物理等课程的‘一对一’培训,学了一年没有什么效果,本人准备投诉。我已向丰台区教委查证,这家培训机构没有办理过办学许可证,请问其是否可以开展此类‘一对一’培训?是否违规超范围经营?”这是一位学生家长前不久在北京市教委网站留下的提问。
  什么样的机构可以从事课程培训?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谁来认证?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查。
  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按公司来注册的
  在文新教育网站,记者看到这样的介绍:文新教育机构下辖的文新学堂,主营初高中个性化辅导,在北京现有50个学习中心。记者随后来到位于北京学院南路的一个学习中心,看到报名咨询处的墙上贴着两排证明其影响力的各种证书,却唯独不见相关办学资质证明。
  面对记者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说:“我们的资质是教委认定的,证照在总部呢。这个中心的营业执照暂时还没有办下来。”
  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上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窗口,记者输入“文新”两字,结果显示出多条“北京百年文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某某分部”的登记记录。经营范围普遍为“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软件设计;教育咨询(不含出国留学咨询及中介服务)”。记者随后在另一所文新学堂看到了营业执照,其经营范围与此相同。
  那么,这样一家公司能否开展初高中个性化辅导?记者从北京市教委网站的问题答复中得知,有关教育类的社会培训机构由所在区县教委注册审批,其他类型由工商部门审批。可是,截至今年10月1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网站的民办培训学校简介目录中,记者并没有查到带有“文新”字样的名称。
  营业执照上按公司来注册,实际从事的主业却是课程辅导。这种现象多不多?带着疑问,记者以给孩子报辅导班为名,暗访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尚志教育的一个教学点,记者询问办学资质后得知,其在工商局海淀分局注册为“北京尚志怀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中与教育有关的是“教育咨询”。
  既然要开展教育培训业务,为何不去区教委审批登记,反而去工商部门注册呢?京博教育工作人员无意中透露出这样一句话:“如果注册一个纯粹的教育培训机构,很麻烦很复杂,但是注册成科技文化公司就容易多了。”记者调查发现,京博教育在工商部门注册为“北京京博良才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只有一项“文化艺术事业”,从公司名称到经营范围,都跟教育不搭界。
  按教育培训机构来注册,还是按公司来注册,两者有何区别?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北京卓越万商登记注册代理事务所。
  记者问:“如果办一个教育咨询公司能开展教育培训吗?”工作人员颇感为难地说:“怎么跟你说呢,这样的公司要是挂学校的名字,那就得有教委审批的资质证书。如果就是办教育咨询或教育科技公司,则不用教委审批,去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
  记者又问:“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办教育咨询或教育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回答:“先办一个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最少3万元,必须有正规的商业用房,10平方米就能办。”
  在《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中,记者发现设置条件中这样写道:具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校舍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其中教学面积不少于80%。具有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其中20万元为风险资金)。在评议审批一项中规定,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名称一般应为“××培训(专修、研修、自修、补习、辅导)学校或中心”,不得称作“××学院”,名称前须冠以“××区(县)”的字样。
  由此可见,按公司注册却开展课程辅导培训,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记者还了解到,《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是,国务院至今未就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制定“另行规定”。北京汉坤律师事务所的蒋靖说,在国务院没有就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制定管理办法的情况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从事教育培训业务便无法可依。
  一校多址办班,分部超范围培训很普遍
  在龙文教育网站,记者刚浏览了几分钟,在线咨询窗口便跳了出来。记者问:“网站上能否看到办学资质证书?”工作人员答:“家长,龙文教育12年的历史,60个城市1300家分校,如果没有证照您说可能吗?”当记者问哪里可以看到证照,工作人员则“顾左右而言他”。
  在龙文教育旗下的北京一所龙文学校,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工商局海淀分局登记的营业执照,主体名称为“北京龙文环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淀安宁庄分公司”。记者随后在工商局网站查到了众多“分公司”的记录,经营范围大多是“技术咨询、教育咨询”。
  在海淀区教委网站,记者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龙文文化培训学校”的登记记录,但是截至10月10日,并没有查到其众多“分部”的记录。为了解在其他区域是否存在同样的情况,记者登录西城区教委网站查询。截至10月10日,记者在民办教育学校信息中,并未查到带有“龙文”字样的记录。
  《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中有这样一条: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变更办学地址或在审批机关批准的区域以外增设教学地点,应重新办理审批、登记手续。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在审批机关批准的区域内增设教学地点,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
  “办学许可证在总部,分部没有挂。”这样的回答记者在巨人学校、学而思等培训机构都听到过。然而,截至10月10日,记者在海淀区教委网站,并没有看到关于各个分部的登记记录。那么,这些总部下设的众多分部,以公司名义办课程辅导班,是否合乎规范呢?
  蒋靖说,任何公司或分公司在未获得办学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教育培训,均属于非法经营,当地工商局有权查处。根据《教育法》,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也有权予以撤销。
  采访中,开发票这一环节,也令人深感疑惑。记者询问京博教育的财务人员,是否可以开内容为“教育培训”的发票,她说:“我们是科技文化公司,发票不能开教育培训。”而在另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竟然说:“我们列出的是课时费,如果开发票,价格就要高一点儿了。那就是走税了,您也就要走一点儿税了。”记者质疑:“税不是应该由你们办学机构来缴纳吗?”工作人员不耐烦地说:“因为99%的家长都不要发票,只拿收据。”
  此外,记者发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实际办学内容已超出了在区县教委登记的范围。比如,北京市海淀区学而思教育在海淀区教委登记的办学内容为“艺术类、英语”,而在一些分部,实际办学内容还涉及数学、语文、物理等辅导班。
  打擦边球,监管难在“姓商不姓教”
  “您在选择一家校外培训机构时,会看看它的办学资质吗?”记者问几位学生家长,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地是“不看”。“我只认口碑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推荐。”一位家长如是说。
  家长的忽略和漠视使得培训机构超范围办课程辅导班很少受到质疑,也暗暗助长其大行其道。北京卓越万商登记注册代理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说:“在这一块,打擦边球的多着呢!有些事,工商不查你就没事,查你就是虚假广告。”
  记者问:“工商会查吗?”工作人员回答:“不好说,假如办‘一对一’培训,向家长承诺达到某某程度,结果没达到,投诉多了,工商就要查。”
  据了解,当前市场上的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是一种“九龙治水”的格局。主管部门多头,不仅包括教育、民政、工商、农业、卫生、交通、财政、建设等政府部门,还有行业协会和企业,而且不同的培训机构有着不同的部门管理。比如,虽然教育部门负责审批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但面向中小学升学补习的众多机构,基本都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只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在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中,也含有“教育咨询”和“文化培训”的功能。这就使得整个教育培训机构天生有了商业企业的性质,最终使整个教育培训市场出现了“表面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局面。
  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也存在。在武汉,校外培训机构几乎遍地开花。武汉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种机构审批部门很多,工商等部门都可以审批。但对于监管,因为有些培训机构并非教育部门审批,教育行政部门也无权叫停。
  记者采访中发现,五花八门的虚假广告、招摇撞骗的课程设计、所谓的“名师”等乱象,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迷惑了家长,与相关政策以及监管缺位不无关系。培训机构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资格?其虚假宣传广告谁来监督和管理?这些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来指导和规范,也就让培训机构有空子可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导范先佐教授说,教育部门出台的各种“禁令”,适用范围只有体制内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虽然干的是教育的事情,但他们是“姓商不姓教”,这就决定了他们逐利的本质。即便他们没有教育部门许可的办学资质,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营利。
  范先佐认为,在资质认定及审批上,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准生证”,将各种针对在校学生升学考试的补习培训机构,置于教育部门的监管之下。即便他们是民间或民办性质,但他们所从事的也是教育。只有这样,教育内部的包括学生减负、推行素质教育在内的许多棘手难题,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功利化教育是催生这个市场的最主要需求!”河南社科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说,现在到了教育、物价、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联手规范校外辅导机构的时候了。与其让其肆意发展,不如给其规范一个路子,毕竟有些孩子是有课余辅导需求的;与其让其漫天要价,不如规范一个指导价格,帮助家长捂一捂钱袋子;与其让这块蛋糕成为某个群体的灰色收入地带,不如让国家的税收也向他们说“不”。
  关注校外培训系列报道?调查篇6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
{编辑:庄元}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推荐等级:)
寒假黄金提分期,因材施教补足学习漏洞
(推荐等级:)
快速查漏补缺、全面梳理知识,帮助学生高效巩固复习
(推荐等级:)
小五、小六学生,实战演练,龙文面试指导免费送!
龙文1对1教育优势
1对1辅导课程
1对1辅导推介
1对1辅导成效
东莞龙文教育1对1辅导中心  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近年来增长迅速。据艾瑞统计,预计其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472亿元(约合655亿美元)…【】
引言: 孩子每天放学后,家长你是否还会为他们报名参加辅导班?调查发现,一些学生放学后,还要投入到课外培训当中[]
《中国教育观察》本着&权威、公正、深度、实用&的宗旨,以教育人的视角,聚焦教育行业热点,多维度考察受关注的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权威报道和公正比对,为求学者如何选择相关辅导、服务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实效参考。
教育观察团
选出你最关注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00万元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国内合资)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00万元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独资)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22万元
学而思(智康)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独资)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5万美元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00万元
新东方教育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5000万元
机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200万元
雅思博教育
育贤德教育
新年华教育
新航标教育
第一学国际教育
育才苑教育
青华园教育
  6月29日下午,借助中国教育在线举办的“2013年教育大巴车”活动,我跟随其他家长一道乘坐大巴车,以学生亲戚的身份来到精锐教育学习中心,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的第一站是大家到校区的大会议室听精锐一位任课老师的介绍。在大家都进入大会议室听介绍时,我以家长亲戚的身份,悄悄地开始了考察之旅。
  精锐位于中关村核心区域的这个校区设在海淀文化艺术大厦第13层,交通十分方便 …【】
  根据龙文教育官方网站上的介绍,该机构目前在全国已有近1100家分校区,遍及55个大中城市,可见其它覆盖地盘之广、网点之多。调查员就近选择了龙文教育的北京朝阳区潘家园校区,这一带属于北京成熟社区。
  调查员按照事先确定的说法,告诉该工作人员说,想给上初二的侄子咨询“1对1”的学习。听到来意后,工作人员应调查员的要求,同意带着看一下教室。由于教室和大门有一定的距离,往里看进去比较暗,她打开灯,用手往里一指“这里就是教室” …【】
  从建筑的外观来看,巨人学校人大东门校区所在的办公楼属于比较老旧的,楼层也比较矮。面向一个“门”字形的空地,正前方有一家餐厅;而左手边就是立有红色“巨人学校”的办公楼,右手边则可以看到“巨人聚优”一对一的标识,这也是本次调查的目标所在。
  走入聚优1对1的门店,三个前台座位只有右侧的位置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打电话,见调查员进来也并没有反应,仍继续说着话。调查员找到座位后 …【】
  联系去“新东方优能1对1”的调查过程(当然与对方联系时说的是咨询)并不顺畅。先是在新东方官方网站上以家长的名义咨询想去离家近的某个教学点参观,问及在北京朝阳区劲松校区有没有“1对1”教学点时,对方告知劲松没有,只在十里堡或崇文门有。
  再进一步想咨询具体地址,对方表示需要联系方式,然后他们会有校区老师负责短信通知地址和如何前往。在多次周旋,表示只是想知道其地址后,对方却总是不愿告知,而是一个劲地索要联系方式 …【】
  调查员首先考虑的是,作为家长,利用网络搜索、查询有关信息是第一步,比如说查找某家教育机构的校区地址等等,因此首先体验了登陆学大的官方网站。最直接的感受是:访问学大的官方网站,弹跳广告非常大,妨碍阅读,在关掉后还会再次跳出直接索要咨询人信息对话框。
  调查员随机找到了学大劲松学区链接,点击了寻找校区具体地址信息后,直接跳入对话框。为了体验其网络服务情况,调查员以家长的名义与 …【】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百年老店”,其在教育和教师专业方面的资源无疑是非常丰富的。北师大家教中心(北师大家教网),就是对这些资源的一个有效利用。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师范大学名义下开办家教服务事业,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百度搜索“北师大家教”或者直接输入“北师大家教”的全拼网址,即可访问北师大家教网的主页。从其主页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小学家教”、“初中家教” …【】
  根据百度百科上的介绍,“智康1对1”是学而思旗下的“1对1”教育品牌,创建于2007年,总部设立在北京,先后在上海、广州等地成立分支机构,现已有120余所校区。智康1对1名师团队选拔严格,通过率仅为4%,80%来自国内一流名校,90%以上为专职教师。
  根据事先查找地图以及“智康1对1”官方网站上的详尽路线介绍,即便是方向感很差的调查员,从地铁十号线劲松站东南口出来后,用不了走多远就能很快找到“智康1对1”所在的“顺迈金钻大厦” …【】
  “京翰教育1对1”是调查员本次评测的第三家调查对象,像前两家一样,调查员首先自行体验了利用网络搜索、查询有关信息的情况,因为这也应该是家长通常需要做的第一步。经过验证,调查员发现,京翰教育官方网站上关于学校地址等信息的查找非常便捷,能够让查询者很快找到各个分校的详细地址,并且在页面上有详细的地址链接,还给出了联系电话、地图、三种交通抵达方式、周边环境等信息。
  7月12日上午,调查员按照预先的计划 …【】
  与咨询人员在一间会议室落座之后,对方首先询问了学生的情况和想辅导的科目,调查员按原告预想的说法表明来意之后,表示想了解一下“高思1对1”的课程安排和师资情况。咨询人员称,课程的安排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老师的时间;而师资基本情况高思的官网上都有介绍。与此前调查的其他机构有所不同,高思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自有的专职教师构成,兼职的一线教师较少。
  关于试听,这位咨询人员介绍说 …【】
  同一个老师带的同一个班级的孩子成绩都会有很大差别,因此选择“1对1”也并不能保证孩子就更爱学习,并且提高成绩。选择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方式,都不是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不管了…【】
  由于日本的大学、高中、初中入学机制与中国的不一样,比如,日本不同的大学都会组织自己的考试,所以,日本的课外辅导机构就会有针对性…【】
  每个孩子的需求不同,确实经济条件有限的家长,不必因为其他学生报名,也非要去追赶潮流,应该将关注度放在怎样更好地培养孩子运用现有…【】
  中国城市里那么多中小学生在学校以外还要去上辅导班,好可怜,这样就没有去体验感受和从自己的感受来做事的机会了,他们一定会缺少创造性…【】
  美国也有很多补习班,特别是中小学补习班。虽然这些补习班的主流学生仍然亚洲学生,尤其是华人和印度人,但是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特别是加州地区的家庭基于他们本身对教育的重视…【】
|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号
CERNET Corporation在线教育一定会成为爆发点。但是这个结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哪个行业都能这么说。&br&重要的是几个判断:&br&·在线教育的哪个细分领域会爆发?是成人教育?应试教育?&br&·在什么时间点爆发?是一年还是十年?&br&·行业性的机会在哪里?是平台?内容?还是工具?硬件?上游?下游?&br&·在线教育的哪种商业模式是更合理的?B2C?C2C?猎头费?课程收费?软广告?应用内购买?&br&&br&这是个大坑,有空慢慢来填。(长文慎入)&br&=========&br&第一个问题,在线教育的哪个细分领域会爆发?&br&首先,在线教育行业,有哪些细分领域?我做了张简单的图示:&br&&img src=&/c0a6fd6ad64cfbc8b09f7_b.jpg& data-rawwidth=&465&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5& data-original=&/c0a6fd6ad64cfbc8b09f7_r.jpg&&教育行业可以用纵横两个维度来拆分:纵向的年龄,横向的是教育内容、方式的属性。&br&年龄不用多说,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属性,是按功利属性无级变速来划分。&br&补充一句,单按年龄或者单按功利与否来划分,都是不够准确。&br&四个象限,分别给1、2个典型用户/场景:&br&左下角,&b&低龄非功利&/b&:比如早教;比如“小记者”培训;比如夏令营;&br&左上角,&b&高龄非功利&/b&:比如大家上知乎,看网易公开课、报名上Coursera、学古琴、学烹饪……&br&右下角,&b&低龄功利&/b&:学而思在这里;百万琴童也在这里;家教1对1、各种补课班都在这儿;&br&右上角,&b&高龄功利&/b&:CPA、会计上岗证、考研、……都在这儿呢。&br&&br&决定会否爆发的因素有两个:&br&1)&b&细分行业自身的发展程度&/b&。这里还要看两层:&br&A,对应市场的成熟度;B,细分行业的成熟度(规范程度)&br&·市场的成熟度是指,这个细分领域的用户有没有消费的习惯,即“&b&有没有需求(市场)&/b&”;互联网改造一个行业的前提是,这个行业本身在线下的时候是有交易需求和实际交易场景的。&br&·行业成熟度(规范程度)是指,有没有健康的规范,业内人士服不服,规则有没有被玩坏,有没有明显的瓶颈(天花板);&br&A是必须的,如果市场需求都没有,那么肯定谈不到爆发;&br&B要看平衡,不是越成熟越好的,钢铁行业很成熟了,很难爆发;机会往往在于规范还不成熟。当然,如果太不成熟,很容易成为先烈。行业成熟的过程,是大鱼可以吃小鱼的过程。规则已经明确了,但还没建立起来,这个档口,BAT砸点钱你就不要玩了。&br&&br&2)&b&“互联网”对这个细分行业的影响&/b&;&br&传统行业,用传统的方式是无法爆发的。互联网是鲶鱼,可以改造一个行业。&br&如果这个领域是可以被互联网改造的,那么这个领域爆发的机会就大。改造的难度越大、成本越高,爆发的机会越小。&br&判断改造的难度和成本,要回过来看这个行业的特性。钢铁行业能被互联网改造吗?(不好意思我老说钢铁行业……)不敢说绝对不能,但机会可能真的不大。互联网技术不足以优化这个行业的产品、体验,不足以改造它的运营方式、商业模式。&br&&br&方法有了。看这四个象限。&br&&b&左上角&/b&,大家上Coursera学知识。好东西,有需求。但是没有消费习惯,市场其实很小。比如白领学太极拳、学古琴。你的时间往往不允许你花很多钱去学一些东西,虽然你挺有钱。&br&&b&右上角&/b&,考上岗证、考公务员。刚需。线下已经爆发过了。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改造吗?如果是标准化的考试比如国考,猿题库就做出来了。但互联网能影响到哪一步?空间有限。因为规则是既定的,而且不是由你互联网来定的,是国家定的。天花板很明显,而且很低。&br&&b&右下角&/b&,应试考级。线下已经爆发过了,学而思、精锐、龙文,都是这么起来的。可也都撞到了天花板。按现在的路子,是谈不上爆发的,互联网能改造这个领域,但最大的天花板是,行业体量就这么点,大玩家已经出现,高考再那么一收,整体的盘子很难变大了。&br&&b&左下角&/b&,能力提升。需求、市场正在形成。二十年前高考是唯一的进身之阶,这个象限根本不存在,现在已经不同。中小学课本都在变化,家长也在变化。80后成了家长,这些人自己都是受了应试的苦过来的,知道应试有屁用,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这是需求。&br&互联网对这个领域的改造,目前还没有成型的路子,但往上可以参考Coursera,往右可以参考学而思网校。不成熟,也许反而是机会。虽然,机会也许不大。&br&&br&======第二更======&br&前面是从行业细分来说。今天换个角度:从行业分工来看,机会在哪个阶段。&br&先普及背景。教育行业的分工,按阶段可以这么分:(以下讨论,均适用于上述四个象限不同领域)&br&&img src=&/4ec54f61f93b5bc7876a_b.jp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4ec54f61f93b5bc7876a_r.jpg&&左边这列,是产品部,右边这列,是市场部。这是对应到教育机构。当然也可以对应到学校——学校本质上也是一个教育机构。&br&&b&产品部门负责&/b&:&br&&u&&b&1.内容生产,就是编写教材、教学方法研讨、撰写教案、课件等&/b&;&/u&大型教育机构肯定有这个专门部门,哪怕是1对1机构,也有教研。学校里叫“教研组”。小型机构往往没有这个部门,找个好老师,TA负责教研上课,完全不需向机构汇报。&br&&b&——这个工序,互联网有很大机会去改造。&/b&很多老师现在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我也干过这事儿,把百度百科搬运到课堂上。说得好听,这是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这种壁垒不应该存在。互联网时代,内容可以UGC,不再是独家垄断。这和电视剧、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不一样。这些东西的生产制作成本极高。教育内容的生产,&b&成本低到:给我一台电脑,给我一个月时间,我能给你小学五年的语文课教案。&br&&/b&&br&&u&&b&2.内容传授,就是上课。&/b&&/u&上课的形式多样,大班、小班、1对1。前一个环节对这个环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环节也是直接面对用户的最直接的环节。口碑大都形成于此。小机构能活下来,就是因为这个环节里,可能存在名师。大机构胜过小机构的地方,也正在于:我可以培养出好老师,或者,我根本不需要名师。&br&多说两句。对线下机构来说,这个环节应该是成本最高的。不是因为老师课时费高。新东方不需要名师的原因是,他可以用强大的内容和考核环节来达到效果,所以不会被名师绑架。而内容和考核环节都是需要钱的。所以上课这个环节成本高,是隐性成本,表现在其他方面。&br&&b&——这个领域,互联网改造的机会可能更大。&/b&与此相关,我在36kr上发过一篇文章:&a href=&///?target=http%3A///p/21123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学龄阶段的非应试教育存在新机会:知识应免费,发力点在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i class=&icon-external&&&/i&&/a& 大家可以参考。教育这件事,真正出彩的是内容传授,是教学方法。内容无法成为壁垒的,方法才是。新东方爱讲笑话,笑话这种内容不是壁垒,壁垒是,你怎么想不到通过笑话来吸引大学生呢。给我一个月我能做出五年的教案,这是内容,有这本事的肯定不止我一个,&b&随便找一个1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都不用一个月,她把10年的教案拿出来,就比我牛逼十倍。&br&但我和她一样上一节课,我还真不见得比她差。——至少,我有信心更多孩子会喜欢我。&/b&&br&&br&&b&&u&3.考核评定。&/u&&/b&越功利的领域,越容易考核,这个环节就越简单。新东方是托福市场的大玩家,&b&学而思则是奥数四大杯赛的大玩家,他们每年都在四大杯赛上投入大量成本,以保证自己的学生拿奖。&/b&对非功利的领域来说,这个问题同样绕不过去,怎么办?自己建立考评体系。我以为,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你有机会成为规则制定者。&br&&b&——这个领域,互联网未见得有多大优势。&/b&尤其在功利的领域里,因为即使你指定了规则,买单的人还是很有可能不认你的规则。不过也不绝对。不排除有颠覆性的技术或者方式出现,改变格局。至少,我能看到大数据在其中的作用。猿题库就挺成功。&br&&br&市场部门负责:(不太准确,往往是运营部门,或者教务部门)&br&&b&&u&1.招生。&/u&&/b&这事儿真没有那么简单。你很可能不是输给同行的竞争对手,而是输给学生的时间。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个双休日,你最多也就上八门课。有你没我的。这是行业真正的难点,如果能打破这个瓶颈,那么整个行业的规模都会上一个档次。现在线下的操作,很多还是资源主导。这是现状。&br&&b&——互联网能做很多,&/b&已经有很多以招生渠道自诩的网站,天天在给我打电话了。拿互联网做销售渠道,当成营销工具,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思路。我相信这些网站能提供一些价值。但我不看好这种模式能做成一个大众点评网。教育产品的消费使用过程,和餐饮行业完全不同。这个模式本质上是无力的。沪江网就在转型自己做内容了。但是在线教育的爆发,一定离不开在这个领域里的突破、创新。&br&补充一句。&b&互联网金融,并不只是通过互联网卖基金这么简单。在线教育同理&/b&。&br&&br&&b&2.服务。&/b&这点上,至少大机构相互之间已经做到红海了,很难突破了。教学服务,不论是面向用户(学生)还是面向客户(家长),以现有模式能突破的地方太少了。但是大数据很可能带来机会。&br&——Coursera之所以能向Google推荐人才,并向Google收取猎头费,正是因为Coursera掌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在升学过程价值非常大。面试找工作、考研、高考、中考、小升初,都是高一级机构在筛选学生。如果有人能提供完整的学生信息、学习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或分析,这显然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至少可以和高校职业发展部门合作吧,至少可以和大企业校招结合吧。&br&&br&3.反馈追踪。这是偏营销的方面。怎样展示学生成果?怎样形成品牌?龙文教育是张榜公示成绩,Coursera可能是靠大家的口碑。小机构不会来做这件事。大机构也很可能忽视。这个环节对业务本身的提升有限。&br&&br&下表是互联网(在线教育)对传统线下教育可带来创新改变的点:&br&&img src=&/010ea2dc474d835acea01_b.jp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1& data-original=&/010ea2dc474d835acea01_r.jpg&&&br&======第三更======继续长篇大论。非对在线教育有明确兴趣者,慎入。&br&&br&&b&1.互联网化对教育内容本身的创新:&/b&线下教育的内容,无非是学科、应试。高考不考的,高中不会教,领导不要求的,小学不会上。学校围绕上级转,机构围绕学校转。一方面是行政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内容本身的局限:几千年以来,获得知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可互联网让获得知识变得非常容易。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持续不了太久了。所以,在线教育对教育内容本身的创新,应该做两件事:其一,整合零散的知识(不止是课本上的),形成体系(打破课本的思路);其二,把更多非课本的内容纳入到教育的范畴里来。&br&举例。丢掉教材。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起点)。互联网是连接一切的。从荔枝(生物课)可以讲到妃子笑(文学常识),然后到杨贵妃(历史),引申到驿站(历史常识)、冰箱(文化常识)。还可以从干支纪年法(文化常识),讲到天文历法(地理)。这是互联网思维的整合。&br&再举例。少年行曾经给孩子们放《狮子王》和《幸福终点站》。稍加讲解,孩子们看得热血沸腾。报社、银行、医院、法院、大学、艺术展、经济危机、印刷厂、寺庙、教堂……都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这不是畅想,是现实。以上提到的,均是少年行已经尝试过的。&br&互联网对教育内容本身的创新,离不开对内容生产方式的创新。&br&&br&&b&2.互联网化对教育内容生产方式的作用:&/b&教材、教案的编写,一向是一小撮自以为是的人闭门造车。语文课本之所以烂,是因为编教材的人大都是文革期间受的教育,也因为教育部必须主导yishixingtai。可谁说一部日本动画片或者一部《飞屋环游记》对孩子没有教育意义呢。所以不一定是这帮老骨头做出来的才算教育内容。三人行必有吾师。教育内容为什么不能UGC?&br&老师们,百科全书都已经只有纪念价值了,我们凭什么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只有我们编出来的才算教材?&br&想一想,一个人人都能编辑教材的年代,会生产出多少精彩的内容?&br&&br&&b&3.互联网化带来的教育内容平台:&/b&UGC的方式生产出海量的结构化、经过整合的内容,这就形成了一个平台——也可以称之为内容库。大众点评之所以牛逼,正是它从04年开始就积累了一个餐饮行业的内容库。&br&&br&&b&4.互联网化带来的新的生产内容的工具:&/b&现在大家写word、做PPT,然后把word打印出来,把PPT投放到屏幕上。有没有可能出现整合的工具?有没有可能出现云平台?有没有可能做出一站式的硬件?如果能提供这样的系统,从教案编写到最终播放统统实现,然后给学校的教室都装上一台,会不会很牛逼?&br&&br&&b&5.互联网化的内容生产大数据应用:&/b&如果淘宝可以知道最近哪些东西卖得比较好,为什么内容平台不能预知一些趋势呢?如果淘宝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C2B2C),为什么这个内容平台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定制教育内容呢?&br&&br&&b&6.互联网化对教学方法本身的创新:可汗学院/翻转课堂。&/b&不懂的请自行Google。当然这只是一种方式,是目前我们看到最颠覆的方式。&br&&br&&b&7.互联网化带来的新的在线教学工具:&/b&智能硬件有没有可能?电子白板?参考第四条。&br&&br&&b&8.互联网化带来的评定方式本身的创新:&/b&为什么一定只是分数?为什么不能是云平台上记录的完整学习记录,包括研究过程、遇到过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式?为什么不能是真正的过程记录和过程评价?线下的年代做不到完整的过程记录,可在线的时代能做到。互联网时代,一考定终身怎么可能还行得通?&br&&br&&b&9.互联网化带来的评定工具及系统:&/b&见下。&br&&b&10:互联网化的测评大数据:&/b&每道题我都能知道大家回答的分布情况。每个知识点都是。所以学生根本没必要每天回去都坐20道一样的四则运算。每个人的课后作业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也可以做到真正的百分比评价,只给出档次而没有分数。&br&&br&&b&11:互联网化带来的招生渠道的创新:&/b&线下仅有的招生模式,是口碑、地推、广告。互联网当然不一样。这个不用我解释。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山沟沟也能名校。这是极端的说法,更普遍的情况是,郊区的孩子也能学到和市重点学生一样难度的内容。至少对于机构而言,你不需要在上海建设50个教学点去招生了。这是从商业上干掉大型机构的方法之一。&br&&br&&b&12:互联网化带来的招生方式的拓展:&/b&不一定非得考试啊亲。查一下数据库就能知道这个孩子究竟是哪方面能力比较弱了。&br&&br&&b&13:互联网化后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及由此带来的学生扩张:&/b&这是从商业上干掉大型机构的方法之二。前文提到过,市场的瓶颈在于学生的时间。双休日排满了最多8节课。可孩子每天还有大量零散的时间。如果都能利用起来,孩子周末就可以有整段的时间玩了。哪怕每天只学20分钟,只算工作日,一周也有100分钟,比周末在学而思上一节课的时间要长哦!&br&&br&&b&14:互联网化带来的口碑营销的扩展:&/b&原来真的只能口耳相传,现在至少有微信了吧亲。&br&&br&&b&15:互联网化带来的基于大数据的服务:&/b&信不信我能通过孩子上课的表现,以及和家长的交流,知道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及家庭教育的症结?然后我还能给出建议方案?少年行现在就能做到。虽然目前还只是靠人工。这事儿也是大数据能干的活儿。&br&&br&&b&16:互联网化带来的服务体验创新:&/b&信不信我能把孩子的作文批改得更详细?我能通过一张卷子知道孩子在数学学科上的各种问题?我能在每天某个时候提醒孩子该背单词了?我还能把今天历史课讲的故事融合到今晚的睡前故事里去?&br&&br&&b&17:互联网化带来的学生选拔创新:和招生方式比较类似。&/b&&br&&b&18:互联网化的教学服务系统:还是智能硬件,上述服务都需要工具和系统。&/b&&br&&b&======第四更======&/b&&br&以上我们厘清在线教育的行业特殊性。然后结合互联网的特性,我们也许能看得更清楚,爆发的机会会出现在哪里。先上图:&br&&img src=&/a08f5b2d81ce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a08f5b2d81ce_r.jpg&&这个图看似没什么营养。放到很多行业都适用。比如视频、互联网金融,甚至Apple的模式。万变不离其宗,道理确实相通。&br&三者的关系,图上标示得很清楚了:&br&·最底层的是工具,包括工具和系统。以苹果举例,是ios和itunes;&br&·建筑在系统之上的,是内容。以苹果举例,软件层面是大量app应用,包括原生的和开发者制作的;硬件层面是库克非常擅长的供应链管理,也是锤子手机这次砸锅的地方;&br&·最顶层是营销。以苹果举例,是发布会、1984广告、优质的口碑等等;&br&&br&对应到在线教育,和前文的18个潜在机会点,也大都可以一一对应。&br&机会,在哪一层?&br&这又是句废话:机会在哪一层都有。取决于你怎么做。但机会有大小之分,商业有逻辑可循。先做营销再做内容,是很难成功的。锤子就是反面教材。&br&那么,这里的逻辑是什么?先后关系是怎样的?&br&&br&理想化的情况下,工具是第一层的。你带着全套工具,跑到西部去淘金。当然你的效率最高,淘到的金最多。第二步才是内容。有了内容再做营销。&br&可这样会饿死的,对吧各位。&br&尤其是在没人讲的清楚究竟要做一个怎样的工具的时候,很可能做出来了没人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br&从内容到营销,也是这个逻辑。埋头做内容,会死得很难看的,这应该没什么意外。当然,除非你能垄断。那你也不用关心在线教育什么时候爆发。你做了就爆发了。&br&&br&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路径选择的问题。你应该从哪个切入点进去?&br&扯开一句:完整的生态链下,三个环节不是分工的,而是一家独大可以通吃的。光做工具而没有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你早晚被干掉。看看BAT干过的事就知道了。互联网只有第一第二,赢家通吃。&br&&br&&b&从营销切进去,难。&/b&因为没有资源的创业者很难拥有足够强悍的营销能力去PK巨头。&br&&b&从工具切进去,更难。&/b&因为连内容都没有,鬼知道应该把工具做成什么样子?内容虽然靠工具来产生,可工具同样需要靠内容来优化。西部淘金,绝对是有了一大帮淘金者之后,才有人去卖工具的。&br&&b&所以这个路径在我看来没什么疑问了:做内容。&/b&&br&这也是我认为BAT目前对在线教育根本没摸到路子的原因。一上来就做平台,他们太不把内容当回事了。他们忘了他们自己刚起来的时候,也是从内容做起的。&br&腾讯有点绕过弯来了,所以和新东方合作。这是巨头切入的方法:强强合作。可惜的是,强强合作很少成功。这是另一个商业问题了。&br&&br&&b&从内容切入,是在线教育这个行业可以预见的爆发机会。从长&/b&期来看,这是模式的成功,可内容本身谈不上模式。&b&而且是脏活累活苦活,是别人不愿意干的活。&/b&&br&&br&说远一点,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本质上相通。&br&华谊是通过冯小刚起来的。华谊的远虑也正是如果没有了内容怎么办。所以华谊的布局也是内容:自己生产内容,多渠道跨界使用内容。这个基于内容的模式没什么稀奇,梦工厂好莱坞无不如此。&br&苹果也是卖内容的,只是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内容平台而已。从硬件上讲,富士康在做工具和系统,苹果是在生产内容。&br&Pixar也是在做内容。做内容的同时还形成了方法论,形成了做3D的工具。&br&你初期的内容越扎实、你生产内容的能力(产能)越强,你的平台就越强,你能吸引到的内容也会越强。在这个循环下,怎么卖只是时间问题。&br&华谊和院线的分成模式很先进,可通路再牛逼,遇到1942照样卖不动。&br&而内容的好坏,不能用艺术家的标准去衡量,也不应该是迎合市场需求。&br&&br&小时代在我看来真的很恶心。我这是因为逼格高了。&br&&b&可小时代卖得好,为什么。小四其实没有迎合市场,是市场在迎合他。他其实创造了需求。&/b&创造了那些虚幻的明星式的不真实的生活场景,让粉丝们陶醉,陶醉于小四创造的意境,其实是陶醉于自己的幻影。这种对自己梦想中的生活的梦幻式的追逐,这种需求是小四创造出来的。&br&冯小刚王朔张艺谋陈凯歌,一个都做不到。&br&&br&扯远了。&br&关于在线教育,先说这么多。
在线教育一定会成为爆发点。但是这个结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哪个行业都能这么说。重要的是几个判断:·在线教育的哪个细分领域会爆发?是成人教育?应试教育?·在什么时间点爆发?是一年还是十年?·行业性的机会在哪里?是平台?内容?还是工具?硬件…
&p&作为某省电教部门人员来回答下,2004年国家开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去年开始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项目,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目标,无一不是想实现题主的目标。&br&
很多复杂的问题不是政府投入钱就能解决的。教师,特别是校长的理念是硬伤。&br&
简单举几个例子说明下:&br&
1.有次去某县现代教育示范校检查,全校4000多学生,我们曾给他们每个班级配备了投影加幕布(当然现在已经是电子白板的时代),检查时发现挂在教室里的投影用布套蒙着。问校长,答”怕进灰尘”。难道每次上课要拿梯子去把布套摘掉?&br&
2.给每个教学点配备了42寸电视和电脑,本来就不足10人的教学点,只有一个快退休的代课老师,吃住在学校。给教室装上了几千块钱的防盗门,怕设备偷走。有的甚至在村长家里,有检查就搬回来。&br&
-----------------------------------------&br&
当然,投入总是有回报,题主说的在线教育,我们是这样做的,按照课本教学大纲,请了省里名校的老师,按课堂教学模式,拍摄了义务教育的所有学科同步课程,然后给教学点缺少开课老师的时候,让老师播放,还是很有效果。教学点的老师还希望有非主要学科资源。&br&
-----------------------------------------&br&
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br&
什么?你说的是在线教育?&br&
我们也有,打个广告,希望能帮到更多教师学生。&br&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
作为某省电教部门人员来回答下,2004年国家开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去年开始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项目,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的”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目标,无一不是想实现题主的目标。
很多复杂的问题不是政府投入钱就能解决的。教师,特别是校长的理…
看到上面的回答,大部分是对山区在线教育持悲观态度,虽有些悲观,但并不表示说的不正确。&br&作为一个山区出来的孩子,谈谈我的看法。&br&从小就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将来有能力了一定为老家做点好事。想自己也算努力,现却屌丝一枚,不表。&br&&br&罗马非一日建成,最近谈得比较多的是留守儿童问题,自己老家这个问题比较多。我有想过如何通过互联网来做点儿事情,有一点儿是一点儿。&br&&br&我不太清楚上面有多少人是山区的或者了解山区,就我对我们老家的了解,村里面出去打工的,做工地,吃苦耐劳,住的是月租300的房子,一月剩下7-10k不是难事儿(我爸供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干工地,现在老了,告老还乡)。对孩子教育上,绝对是一个口号,&读到哪儿,我供到哪儿!&,但除了钱,其他的就帮助不了。他们是极其渴望自己的下一代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这也好像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可惜现在教育资源的越来越不平衡,农村孩子是越来越难了(这里的难是指考好大学,并不指考大学)。&br&&br&上面有人说道农村没宽带,电压不稳,这没错,至少我老家没有宽带,常常断电,诸多限制。可是我们忘掉了一个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我们村里面是家家通电话,去年回去,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中学生都换成了智能手机,而现在300-400,能买到一款说得过去的android山寨机,我手里用的手机tooky牌子,居然只要100,成本如此之低,如果一款手机加上月20m的上网流量,能在这个条件下,做些事情,或许是个开始。&br&&br&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并不是说,山区在线教育就能爆发起来,但至少如果你想,挖苦心思的琢磨或许有一些东西可以做。比如在线帮农村孩子解答习题,电子课件,或许你们能想到更多。&br&&br&&br&理科生,写作不好。归纳一下吧。&br&1,农村家里面穷,但没你想的那样穷。(这是我通过对我老家的了解产生的个人印象)&br&2,农村家长十分渴望自己的下一代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却不能在知识上给予帮助。&br&3,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农村孩子也能很方便低廉的连接互联网。&br&4,如果能在移动互联网上提供一些教育资源,虽不能当肉吃(&b&何不食肉糜&/b&),有点儿杂粮也不错。
看到上面的回答,大部分是对山区在线教育持悲观态度,虽有些悲观,但并不表示说的不正确。作为一个山区出来的孩子,谈谈我的看法。从小就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将来有能力了一定为老家做点好事。想自己也算努力,现却屌丝一枚,不表。罗马非一日建成,最近谈得…
把大家的答案都看了一遍,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我想说,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公益网络教学------虽然我们的合作学校可能并不一定是山区的学校,但是也是缺乏师资资源的贫困学校。因此这个回答应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为项目含一定的商业策划,本来为了避免被说成写软文,我没有写出我们项目的名称,但是有许多知友私信或者评论询问,我就说出来吧,我们的团队叫和一群集,是暨南大学的一个志愿者教学团队.)&br&&br&&b&WHAT-----我们正在做什么?&/b&&br&我们是一个高校志愿者团队,成立于5年前,由台湾的一位老师(在我们学校任教)发起,主要采用云端教育为缺乏师资力量的小学,初中提供支教。支教老师全部为我们学校的志愿者(211大学),支教形式为采用joinnet云端软件进行在线教学,支教对象是缺乏师资力量但是有一定基础设备的中小学。先放图:&img src=&/9d7dc4595596efa72bdd68bcd65c6dbd_b.jpg& data-rawheight=&732&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d7dc4595596efa72bdd68bcd65c6dbd_r.jpg&&&br&&b&WHY-----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b&&br&&br&&b&一:现有支教体系的弊端&/b&。现有的实体支教体系对边远地区的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进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了问题,比如:支教老师走了,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贫困地区留不住支教老师,怎么办?舟车劳顿物质,时间,人力花费很多怎么办?我们发现网络在线教育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走上了这条道路。但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绝不是取代现有的支教体系,而是对现有支教体系的一种补充。&br&&br&&b&二: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缺乏&/b&。有许多地方面临着缺乏语数英教师的情况,也有许多地方虽然有一些老师,但是质量远远跟不上,在我们联系寻找学校的过程中,有一位贵州的老师接到我们的电话非常的高兴,她告诉我们,她是一名英语老师,但是她们的英语真的不怎么好,学校又没有其他老师,教了几个月还是停留在ABC阶段,不敢往下教,也不敢开口讲英语,希望我们能和他们学校合作,接管他们的3、4、5、6年级的英语,我们也非常乐意合作,但是最后由于他们校区改造,合作暂时推迟。还有广东地区(广东地区也有许多落后地方啊)的一个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普通话太不标准,希望我们能给他们的孩子上语文课,方言问题存在于全国各个地区。&br&&br&&br&&b&HOW-----我们如何进行云端支教?&/b&&br&&br&&b&一:团队介绍&/b&:我们教师资源全部来源于我们学校的大学生,每学期进行招新,以前是非面试的,最近发展比较稳定,接下来会采用面试的形式,缺多少补多少。每次招新,教学人员都会统一培训,由专门老师进行培训,持续一个月左右,试讲通过后,我们会给他们排课。&br&&br&我们内部有这么几个部门:教学部:负责教学培训,教学任务,教务安排;公关部:负责寻找学校,上课途中联系学校,对校内的媒体宣传;财务部:负责财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宣传部:负责活动策划与团队形象宣传;行政部:负责爱咖啡(一个造血部门,卖咖啡这些),档案管理,视频剪辑,以及大型会议服务;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中的每个人负责一个或多个学校,串联各个部门,比如该到备课时间,项目管理的人就会联系相应的人员进行备课。现在我们团队一共有128人左右,有三个教学基地,分别分散在我们学校的三个校区。&br&&br&&b&二:支教软件&/b&:joinnet云端视频软件。可以支持真人视频实施互动,分享桌面,讲解PPT等。功能比较齐全,就是使用体验一般,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更稳定的软件来代替,腾讯Q群出了一个教学功能,由于现在功能还没达到我们的要求,所以还不敢用,不过会持续关注。租用joinnet软件每年是我们的一个费用支出,我们现在租了3个教室,可以满足同时段3个教室同时开课。如果有学校愿意与我们合作,那么我们会安排人员远程给对方装上这款软件(免费的,费用我们负责),并教给对方学校如何使用这款软件,并测试各种技术,没问题的话,就会进一步合作。再放个图吧:&br&&br&&b&三:支教对象&/b&:前面已经介绍了在此就不多介绍了。&br&&br&&b&四:操作流程&/b&:公关部寻找学校----学校设备符合,有意愿合作----教学部人员进行试教与技术测试------条件符合,对这种教学模式也认同,给我们排课----对方学校给我们拍好课后,我们内部进行排课,开始教学流程&br&&br&&b&五:教学流程&/b&:公关人员联系学校确保下周课程可以按时开课(有时学校会临时有事,比如运动会)----教学人员每周排课---教学人员备课--备课审查---上课----视频剪辑---公关人员联系学校发送录音档,询问改进意见(可与第一步合并)&br&&br&&b&WHERE:我们在哪里支教?&/b&&br&&br&我们学校对我们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给我们配备了一个实验基地,并提供了几台电脑,当然我们自己也在外面劝募了好几台电脑。大家可以在基地开会,备课,上课等。&br&&br&&b&疑惑解答----我知道大家肯定有很多疑惑&/b&&br&&br&&b&一:你们合作的学校都是有电脑,有网络的,怎么会贫穷,缺乏师资力量呢?&/b&&br&&br&好吧,这是我们在过程被提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1:大家首先要有一个认识:硬件资源不等于软件资源。许多学校有电脑,但是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或者学校发展状况等,根本留不住人,许多支教老师去了一段时间就走了,毕竟人要在一个地方生活要考虑很多因素的。2:有教师资源并不代表能用的上,就像我上面说的许多地方配备有这门课的老师,但是不能教,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3:大家还要有一个认识:每个地区都有发达与落后地区,广东也有许多落后地区的。前些天我们去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南村小学拜访,海陵岛是个很美的地方,但是学校确比较落后,学校有一个教室有电脑,其他教室都没有,学校学生人数较少,老师基本上都是支教老师,校长告诉我们,有许多支教老师不愿意在这里待,因为吃饭都是老师自己在学校做,睡觉也是睡在学校,条件并不怎么好。&br&&br&&b&二:为什么不帮助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山区孩子?&/b&&br&&br&说实话,我么也非常想帮助他们,但是目前我们真的实力有限啊,我们只能尽我们所能的做一些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我们慢慢将开展社会企业道路,希望有企业能给他们捐助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的钱。&br&&br&&b&三:学校有电脑没有网络怎么办?&/b&&br&&br&我们从上学期推出了离线课程,主要是针对有多媒体设备没有网络的学校。对方学校告诉我们他们的要求的课程,并告诉我们他们学校的基本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我们都会安排老师给他们定制课程,每周给他们制作离线课程(只有我们的志愿者来时讲课,不能互动),给他们发过去,现在这个模式还在试验中,不太成熟。&br&&br&&b&四:学校有电脑网络,没有麦克风,摄像头这些怎么办?&/b&&br&&br&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首先告诉学校让学校自己买,价格不贵,自己买比较方便。如果学校说没有经费并且合作意愿比较强的话,我们会自己买然后给他们邮寄过去的,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嘛。&br&&br&&b&五:经费问题?&/b&&br&&br&5年来,我们经费主要有以下四个来源:一:发起人台湾老师的捐助,从五年期到现在一直是这样,这也是我们经费的一个大头;二:爱咖啡卖奶茶酸奶等赚取的一些经费,这个每学期也没有多少;三:师兄师姐的捐助,有一些以前是团队的师兄师姐后来毕业了,会偶尔捐助一些;四:参加各种比赛挣得的经费,参加学校的各种相关的评比,比赛,会有一些经费。不过这些经费对于扩展我们的规模来说是微不足道.......所以我们慢慢走上社会企业的道理,希望用商业的手段来运行公益,高效的发展。&br&&br&&b&WHEN-----目前状况以及未来规划&/b&&br&&br&&b&一:目前状况&/b&:累计到2014年4月,我们共有志愿者一千余人,与我们合作过的学校有16所,分布在广东,广西,贵州,甘肃等,服务小学生三千余人。我们现有志愿者128人左右,教学人员40名,现在合作学校4所。&br&&br&&b&二:未来规划:&/b&&br&&br&&b&1:创立社会企业&/b&。单纯的公益形式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因为我们将每堂课程打包成一个产品进行劝购,向社会有爱心企业进行劝购,他们可以购买这些课程送给那些孩子。(模式是不是很新颖?)我们将会在课件,日常宣传中对企业进行形象宣传(虽然我们目前的能力还很小,对企业的宣传作用很小),不过我们会尽力的。现在由于捐助人数较少,成本较高(网络教室),所以现在每堂课的价格是360元(我也觉得高),不过随着我们不断减少成本,价格会慢慢下来的。有了资金,志愿者老师都会有一定的补贴(老师的数量以及教学的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我们也可以购买一些电脑设备等,扩大我们的规模,使更多的人受益。公司的利润将10%用于股东分红,20%留作公司发展基金,70%用于团队运作。你购买了课程以后,我们会通知你这周什么时候上课,你通过电脑进我们的教室旁听,观看效果,最后学期结束,我们会给您寄所以课程的录音档。&br&&br&如果没有人或者企业购买我们的课程,我们就不做了吗?当然不是,这么5年来,我们不都是在这么走过来的么,就算是创办企业,也是为了公益,我们现在有4所合作学校,你只购买了其中一个班的课程,其他几个学校我们还是照样的合作的。&br&&br&&b&2:开展主题教育课。&/b&这个是我们目前正在规划的,也是云端教学,公益性质的。主题教育课,包括感恩教育,安全教学,性别教育,创新教育,律动教育(音乐)等。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发展状况以及合作学校的需求来开展。&br&&br&&b&3:开展离线课程&/b&。公益性质的。上面有提到,有的学校有多媒体设备没有网络,我们会根据对方的学校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课程。&br&&br&&b&4:为山区学校劝购电脑等设备&/b&。有的企业由于信任问题不愿意购买我们的课程没关系,可以直接捐给有需要的学校一些电脑等,这样我们也可以合作,给对方学校提供在线支教。&br&&br&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可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我们的理念是:&b&用生命陪伴生命,以生活教导生活&/b&。虽然我们是一群不起眼的萤火虫,但是我们愿意挥舞翅膀,点亮黑夜。
把大家的答案都看了一遍,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我想说,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公益网络教学------虽然我们的合作学校可能并不一定是山区的学校,但是也是缺乏师资资源的贫困学校。因此这个回答应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为项目含一定的商业策划,本来为了避免…
感谢邀请!这里权且将前不久在芥末堆上发的一个系列的文章转引过来,大概把自己创业以来的这几年对互联网、对行业所谓的在线教育、对互联网之于知识分享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的一些思考做了个简单的梳理,希望可以对题主有所参考。&br&&br&&b&关于互联网&/b&&br&&br&作为一个中学看了六年小说本科学了四年历史的典型文科生来说,我一度以为, IT这个东西是我这辈子也不会触碰到的东西,但自三年前开始不知不觉走进这个行业以来,直到今天竟然混迹互联网创业,我开始渐渐地发现了一个典型文科生做互联网的种种益处……不过我还不打算现在就去总结这些益处,如果十年后我还在做互联网,那个时候再说吧!&br&&br&所谓IT,很多人把它看成为一个行业,但我们似乎忘记了IT的完整含义——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那如果从广义来讲,这个东西几乎是一个贯穿人类历史的不断在发生着的进程,它并不能成其为一个行业,但却渗透在无处不在。象形甲骨,造纸印刷,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可以说任何一种可以促进信息传播与分享的技术革新都在促进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基础上可以宏观到电力的发明,从细节上可以微观到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创立。 而这种革新,却从未如过去这半个世纪尤其是过去这二十年的信息数字化进程般迅速。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科技创新,可以说是电气革命以来最伟大的一项发明。之前的文字,竹简,纸张,电报,当今的电脑,手机,pad,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载体,终端铺路,内容为王,互联网改变的是信息的产生方式,存在方式和传播方式。而所谓信息技术,其最根本的核心使命在于不断推进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革新,无论是商业信息,还是知识信息。&br&&br&互联网自1993年民用化以来,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传播信息,娱乐和消费的方式。但作为一个注定要改变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技术来说,二十年的发展,其实还是十分初期的。从第一台蒸汽机被发明,到工业化时代的整个生产组织方式和社会结构形态的形成差不多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那对于互联网来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其对大众生活产生最广泛影响的领域还主要是集中在资讯的获取、娱乐以及商贸消费上。&br&&br&我们不妨自问,每天打开电脑,上网干的最多的是什么?全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多亿的网站每天都在呈现着怎样的信息?尤其在大陆,国外的相当一部分部分信息我们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熟知的最会去访问的无非也就是那几大门户,几大电商,几大视频,几大SNS,除此外呢?(我当然没有忽略还有相当一部分通过种种途径为挂在国外的那些Adult Movie网站贡献着海量的关注。)&br&&br&你还会去上新浪搜狐这类门户网站吗,我反正不上了,他们的模式十几年来几乎没有过任何更新,只是覆盖着越来越多的弹窗广告,爆乳视频,唯一还残留的一些所谓资讯无非是各种娱乐绯闻,宠物美食,情感养生,阳痿早泄,丰胸整容……说真的,我已经分不清楚这些门户网站上广告和内容的区别了。马云十年前就在各处奔走布道电子商务,时至今日,互联网确实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商贸、消费的方式。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大小网站,除了电商网站,就是帮助电商卖广告的网站了。&br&&br&为了证实我的印象,我刚刚打开了某大型门户的主页,印象中我应该有几年没有打开过了,之前只是悬浮在某个角落的广告,现在竟然铺满全屏。并无任何褒贬之意,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生,最开始被广泛应用的往往都是在军事和商业领域,甚至军事和商业需求本身就在不断激发着新技术的发生和发展。&br&但对于互联网而言,它的使命不仅仅如此。&br&&br&&br&&b&关于在线和教育&/b&&br&&br&其实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它就已经在不断地尝试着革新知识分享与传播的方式了。只是每每面临商业化拷问的时候,它总是给不出一个漂亮的答案,即便是今天“在线教育”作为一个行业名词被炒得风生水起,真正获得资本关注的往往还是那些十年前就开始搞起来的网校而已。&br&&br&我不知道“在线教育”这个概念最初是哪位先知提出来的,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概念本身还是概念下的实践,仅仅是把互联网和教育做了一个简单的加法而已,导致今天所有主流的关于在线教育的实践,那些被聚焦在镁光灯下的在线教育的行业新宠们,脑子里转悠的概念永远只是围绕着“在线”和“教育”,思考的模式也仅仅是在反复参考着互联网在过去十五年里取得最辉煌成就的模式——电商——而已。&br&&br&但我们想说的是,互联网要做的无关教育,也改变不了教育。过去的二十年里,互联网已经很好地实践了其在娱乐在消费上的功用。而这一次,互联网正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促进着知识分享的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新,践行其学习的功用。互联网要做的是让教育回归学习的本质,发现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br&&br&我们称之为:互联网学习。&br&&br&虽然人微言轻,不过我还是想对这件正在发生的事情做一个重新的定义。互联网无意改变教育,而是要改变我们分享知识和学习的方式,而教育,好比一个世纪前的马车一样,会因为汽车的出现而自行退出历史。无论是马车还是汽车,或是未来的飞车,车本身并不重要,他们要做的是不断革新人们出行交通的方式。所以刚刚提到的那些十年前就开始开网校的,这一次互联网之于学习方式的革新已经与你们无关,别鸟枪换炮地瞎掺合。&br&&br&如果我们去翻翻历史,当今已经再熟悉不过的教育体系其实并不是自古如此的。确切地讲,可能自发生到形成到大行其道也不过两百年的历史,与整个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代几乎是同步发生的。&br&&br&工业化之前,无论中西,知识与经验技能基本是掌握在极少数的一部分人那里,知识与经验技能的传播与分享也基本是一种学院式的师徒式的言传身教。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使得个人在社会层面更多地以一种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标准化、专业化、批量化、可复制是工业化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br&&br&与其相对应的,知识的生产方式,存在形式,传播与分享的方式也在短时期内发生了急剧的改变,新的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生产出来,传统的知识及经验技能的积累也同时发生着剧烈地变革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去反观如今仍在世界各地广泛实行的教育体系,无论其学制建设还是学科体系的设计,无不是围绕知识与技能的标准化、专业化、批量化及可复制化的特性来设计的。&br&&br&有很多人抱怨中国的教育不鼓励创新,只是专注于知识与技能的灌输,但其实从本质来讲,清华北大与哈佛麻省,可能有高下之分,但并无时代之别。&br&&br&知识的发生和分享本来都是从问题而来,从情景而来,从悬念而来,从需求而来的,但在工业化的教育体系下,任何新发生的知识和经验都会迅速被固化成一种结果分配到这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中去,然后通过标准化的学校教育,由浅入深地一点一点地灌输给在各个阶段各个细分专业领域接受教育的人。&br&&br&然而互联网的诞生,却再一次前所未有地改变了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发生和分享的方式,每一个被接入互联网的个人几乎都在同时扮演着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这样三个角色。信息的产生速度和传播速度几乎达到了一种持续爆发的状态。工业化时代所固定下来的这一整套教育体系,在过去两百年里一直扮演着知识与经验技能最为权威的拥有者和传承者,如今却正在越来越地凸显着它的僵化和迟钝。&br&&br&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的创新产物,互联网正在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方式,同时也在重新定义着一个又一个传统的行业,解构着已经固化了近两百年的工业化格局。(这个就不用举例说明了吧,各种颠覆论、思维论、猪论风口论,甚嚣尘上,昨日之巨头,今时之困兽,尤其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的变革,似乎都在呈现着愈演愈烈的势头。)&br&&br&当整个社会经济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越来越地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社会需求,那么一种全新的属于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分享和学习的方式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顺理成章,呼之欲出的趋势。&br&&br&&br&&b&关于当前的行业生态&/b&&br&&br&单就在线教育而言,其发展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发展初期时的各种远程教育,网校,教育类门户站,即便是在今天,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或传统或新创的各类服务传统线下教育、培训的互联网产品。&br&&br&鉴于前述立场,以下将以一个互联网学习者的视角来例举几类在实践互联网学习功用上已经做出很好探索的产品。(再次申明,无关教育,我们也不会去互联网上主动接受教育。)&br&&br&一、从美国的coursera、edX开始,之前被紧紧封锁在高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互联网被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世界去,只要有一台上网设备,不错的网络环境,任何人都有机会去享受本来只有极少数考进这些大学的人才能享受到的学习资源。此一类,有一个泛称名字: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br&与以往在线公开课不同的是,MOOC课程完全不是那种仅仅架设一台摄像机在教室里,教授还是那些教授,教室还是那些教室,学生还是那些学生的传统公开课形式。这种传统在线公开课的形式一方面没有对传统的大学授课形式做出任何改变,另一方面也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坐在电脑前的我们,我们与电脑里面的那些教授没有任何关联。&br&&br&然而MOOC却完全改变了这一切。课程的录制形式不再是停留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而是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匹配各种情景化的讲述场景;课程本身也不再是那种枯燥的五十分钟的大课堂讲述,而是被切片成十几分钟的短视频;授课形式上,不,这其实根本就不是在授课了,没有了传统的教室场景,每一位老师都是直接面向着坐在电脑前的每一位学生,像一位朋友一样生动有趣地分享着TA所擅长的那个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证书、互动神马的这些细节就不赘述了,如果你还没有体验过MOOC,去随便参加一门你感兴趣的MOOC嘛,任何他人的描述本质上都是片面的,抽象的,不具体的。&br&&br&二、如Skillshare、Udemy、第九课堂、油菜花、多贝网,做的是C2C的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分享、交易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起一门课程,也可以加入其他人发起的课程,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学习别人的技能。平台本身一般不生产原创内容,而是致力于让每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分享。学习因此将不再仅仅是学校主导的教育,而是会越来越地回归一种学习的本质——知识、经验、信息的分享,交流,传承与创新。&br&&br&三、如&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creativeLive、KhanAcademy,开课吧,优才网,几分钟网,甚至是罗辑思维,这类产品定位某一类或几类学习需求,通过网站方自制原创的教学视频,或免费或付费地开放给学习者,做的是B2C的在线学习资源供应商。&br&&br&这一类自产内容的课程平台对内容大多有着十分严格的把控,内容的质量和呈现形式完全迥异于传统的网校,大多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形式,而不是单纯地在教室里架一台录像机,然后生硬地将授课过程搬到网上了事。其呈现知识的形式与前面提到的MOOC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尤其是美国的几个主流的在线学习视频内容的供应商,其课程制作的水平甚至超出一些大学机构的MOOC平台。只需随便打开一个平台上的视频体验一下,他们的努力真的会完全颠覆掉你对互联网上的学习类视频的看法。&br&&br&四、如Qura、果壳网、知乎、豆瓣,做的是则是一种知识、经验、兴趣分享的社区。&br&&br&Google、百度这些搜索引擎所做的是对已经互联网化了的信息进行检索,方便人们查找到已经互联网化了的各类信息。但事实上,虽然现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海量的信息,但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没有转化到互联网上的。正在进行着的传统出版数字化、电子化的进程且不讲,单是停留在每个人脑子里的这些知识、经验信息就是搜索引擎所无法检索到的。而类似Qura、知乎这类问答网站,则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激发了人们分享他们各自所擅长的知识、经验信息的本能和欲望(我一直觉得这种分享确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原因不详~)。大量的停留在每个人脑海里的知识、经验信息被不断地激发出来,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易传播、可复制、可修正的互联网化了的大众知识经验和智慧分享的平台。&br&&br&豆瓣一直是被看作是中国互联网界最具独创性的创新案例,对于豆瓣的那些最最忠实的用户来说,逛豆瓣并不是要来寻找什么便宜实惠的商品,也不是为了寻求什么虚拟游戏世界的刺激,更不是为了完成什么老师布置的或者某种应试需求的“受教育”任务,他们在豆瓣上找到的和实现的是一种相对纯粹的,兴趣导向的,发现和分享某种知识性信息的社区氛围。&br&&br&五、如Duolingo、Ba Ba Dum、百词斩、拓词、猿题库,这一类一般是针对某种学习的需求开发的APP产品,大多数定位的也是碎片化的移动学习需求,他们通过对各自所针对的一类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了解了学习者的需求及困境后,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让一些本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高效。如拓词这类APP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有计划地背单词,不仅有着权威的海量的词库,而且还会智能记忆生词,智能推荐,重复练习,而不再需要捧着厚厚的红宝书一页一页地翻,一遍一遍地记,还要拿出一个生词本来把记得不扎实的生词记录下来,拿张挡板一会儿挡住左边的词,一会儿挡住右边的中文词意。&br&&br&六、如Coursetalk、Class-central、Openculture、NoExcuseList、MOOC学院、网易公开课,课程图谱,做的一些互联网化的学习资源的分类聚合社区,或重课程资源聚合,或重站点资源聚合,或重课程评论,或重笔记分享。随着越来越多的关于互联网学习的创新得到实践,互联网化的学习资源必然也会越来越多。当然,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适应互联网对于知识分享和学习方式带来的革新和改变,从而成为互联网学习者的一员。&br&&br&那么对于这些学习者来说,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化的学习资源一方面给了互联网学习以更多的体验方式和需求满足的可能,但同时也会直接导致学习者选择学习资源的成本日渐攀升,那么这类中间的做分类聚合、评论分享的学习者社区也就会越发显得重要。&br&&br&&br&但即便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性网站以及其他形态的互联网学习类产品的出现,相比之于依然大行其道的电商、门户、游戏、广告性信息来说,仍显得微乎其微。当海水被某一种东西充斥的时候,如果没有能力去减少这种已经充斥的东西,那能做的就是增加海水中清水的量,稀释本身也是一种净化。&br&&br&但不管怎样,互联网已经开始了对传统知识产品的存在形式、产生和传播分享的方式的革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和经验技能被互联网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化了的学习者本身也在加速推动着新知识和经验信息的产生和分享方式的互联网化变革。&br&&br&&br&&b&关于PC和移动,线上与线下之争&/b&&br&&br&在今年四月我们的新产品发布上线之后,我们不止一次地被问到,你们在移动端打算怎么做,我总是很诚恳地说这方面我们还没有系统地考虑过。事实上我们确实考虑了很多,只是还不系统。我们会主动去借鉴很多优秀的创意,但我们没打算去copy任何一个成熟的模式。&br&&br&且不讲我们在移动端会怎么切入,单就现在火急火燎的移动互联网来讲,我是觉得,在移动端,更多的是一种碎片化信息的获取,碎片化学习当然是个趋势。但如果你想要系统地学习点东西,着实地沉淀一下自己,我的建议是,回到PC前来,找回你本来该有的长时间集中的注意力。设备的属性本身也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br&另一个不仅存在于在线教育行业的争论也就是所谓线上与线下的争端了。各类所谓互联网教育企业纷纷挑起战旗,直指传统线下培训机构,温和一点的会说未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线上六七成,线下三四成,激进一点的干脆放言线上终将彻底取代线下。同样的,传统线下机构也不甘示弱,一方面从心眼里就觉得这帮互联网的野蛮人根本不懂教育,另一方面一边集结兵马仓促布局互联网,一边放言未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下六七成,线上三四成。&br&&br&对于创业者而言,纠结于PC移动、线上线下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实无论PC还是移动,线上还是线下,场景和形式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各自所定位的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困境究竟是怎样的。一切创新和变革的核心都应该是围绕为学习者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不是PC移动,线上线下之辨。&br&&br&&br&&b&关于传统机构的转型&/b&&br&&br&两年前我曾与新东方有过一次非常短暂的缘分,当时在里面接受新人培训的时候,还感受不到任何来自互联网的恐慌,一派繁荣祥和之景象。那之后一转年的光景,竟然到了谈教育必谈在线教育,动不动就有线上颠覆线下的言论抛洒在各大科技媒体上。再之后的这一年里,线上和线下机构已经开始互擂战鼓,四起硝烟。&br&&br&对于传统机构而言,不仅仅是教育行业,最最容易犯的错误在于这些昔日巨头的大佬总是会把互联网仅仅看作是一种技术手段,一种传播渠道而已。但互联网绝对不仅仅是一种渠道,如同工业革命之于传统手工业社会,电器革命之于蒸汽动力的革新一样,对于传统教育,互联网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知识产品的分发渠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的思维改造知识产品形态,变革知识分享与学习的方式。&br&&br&这些道理其实并不高深,以这些传统机构的大佬的阅历和商业智慧来讲,本来是完全可以理解并迅速做出调整的。可悲的是,两种思维之间,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却有时代之别。&br&&br&一种新的革新出来,最开始往往都是增量式的改进,无关颠覆。电子商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以及整个零售行业的业态,但并没有也不会把线下实体杀得一干二净。甚至伴随这个变革的期间,整个线下的发展也是巨大的。就拿最火热的万达和阿里作比对,阿里疯狂发展的十年其实也恰恰是万达飞速成长的十年。所以这里纠正一个常识,淘宝并没有颠覆实体店,而是和实体店一起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满足了更多的需求。&br&&br&所以,新事物的重点是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出来就非要颠覆谁,灭了谁。但传统的巨头们如果总是仅仅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新事物的劣势,不主动吸收新的思维做出新的改变,那也便只有被远远甩掉的命运了。甚至死的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还在那顾影自怜地扮没落贵族象。至于没落贵族,很多人是喜欢抱有一种同情甚至崇敬的,好比今天的诺基亚,柯达。但没落贵族,重点在于没落,而不是贵族。&br&&br&一种新事物起来,往往都喜欢找一个对象作为对立面立起来当靶子,通过对靶子的攻击来申明自己的立场,乔布斯就深谙其中的道理,又如阿里之于万达的赌约,小米之于格力的赌约也无不是这个道理。传统机构在面临新的互联网带来的种种变革趋势时,如果不能以一种相对理智的思维去面对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出现马云曾经说过的一个典型犯错模式:从看不见到看不起,到看不懂到来不及。&br&&br&去年的年底当我看到新东方的一些内部高管仍在公开发言中唱衰在线的时候,作为新东方曾经的一员,忍不住写了一篇题为“致新东方:再不变调,就要成为互联网教育阵营公关的标靶了”的帖子。一个多月前,当我再一次路过中关村的步行街(新东方总部大楼门口)时,着实被某互联网教育企业铺天盖地的广告吓了一跳(我本不想当预言家的)。但如果仅从个人立场出发,我还是相信俞老师会有所作为的。作为一名85后,俞老师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很多的激励和启发。至少在我这里,俞老师首先是位好老师,其次是位优秀的企业家,最后才可能是个成功的商人。而打好在线教育这一仗,甚至无关新东方,无关耿丹,更无关线上线下之争,关乎的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br&我们是否仍然要像过去一百年一样落后于欧美世界。&br&&br&回到互联网学习功用的实践上,如前文在行业生态中例举的那几类实践,至少在思维上我觉得都还是很靠谱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做教育,而是通过互联网的实践创新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取知识,达成兴趣,分享经验和学习。&br&&br&然而当前风生水起的也不乏另一类参与者。前不久在一次论坛上见识到了某游戏公司教育事业部的掌门人,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吵的很疯狂,但是对于一个做游戏的公司搞教育,我一直都很没有什么好感,亲眼见证之后,更是失望至极。不论前文我们怎样尽大力去在教育和学习中间划清界限,但教育终究是个大事,而当下所谓在线教育却被资本和媒体的噪音充斥(当然也不乏好声音的存在,这里诸位不要抬杠),风生水起的竟然是一些做媒婆,做游戏的纯粹商人……&br&&br&这里扯一句题外话,关于企业家和商人之别,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巨人和百度阿里腾讯的发展之别,商人大多以追求短期利润回报为经营企业的首要目标,企业家则更专注于长期价值的创新和实践。其实并没有太本质的区别,但有时候一念之差,也会成天壤之别。&br&&br&&br&&b&关于思维之辩&/b&&br&&br&嗯,在我还是个典型文科学生的时候,论语里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说实话,我真的没有去查过孔老夫子说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无论什么事,一定要先参透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所谓思维、智慧,而所谓道,具体到做事上,可以理解为是战略层面的事,道下面还有术,则是战术和执行层面的事。那所谓本立道生,也就是说一定要先搞清楚思维层面的事,然后才是战略战术上的事。&br&&br&而事实上,在当今业界,思维确实也是一个很被重视的事,各种思维论、猪论、猫论、风口论几乎每天都泛滥在各种媒体博客上。此外,一个行业被炒得风生水起的另一个意外之喜,就是催生了一堆各种行业观察、研究院、沙龙协会之类的组织,每天忙于组织各种行业会议,沙龙组织,出具各类红白皮书,行业报告……一方面,且不论这些报告给的数据是对是错,但报告能给的也就是这些不知虚实真假的数据,却给不了创新门路,经营思维。那么最被经常提起的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br&&br&见过各种定义,也着实没有一个真正足够全面靠谱的。其实工业化和电气化革命的时候也没有人在当时就给这些变革下过什么精准的定义。定义好比法律,往往都是后置的。但如果再搞不懂互联网到底在干什么,要干什么,可以去补习补习历史了,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电气革命时的发电机,他们最开始都是作为一种技术出现,但影响的改变的却是渗透到各行各业及政治社会乃至思维意识上的革新。无关颠覆,而是两种时代,两种格局的过渡。&br&&br&十九世纪的中后期,当整个英国社会都在为如何减少和清理城市马路上的马粪而头疼时,这个问题本身最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是因为汽车的出现,问题本身自行消逝了……类似的革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r&&br&互联网民用化二十年历程,消费和娱乐的功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落实到产业上就是电商和游戏了,而又尤以电商最盛。所以现在只要出来个新苗头,就统统用电商思维去套,而互联网的知识分享和学习功用的践行是独立或并驾于其商贸消费和生活娱乐功用的,一定要有新思维,新玩法的探索。所以一切按着电商思维和教育思维去实践互联网学习功用的,结果我不敢断言,但至少会走些弯路吧。&br&&br&过去的两百年不提,这一次全世界几乎同时站在了信息化时代的门口。互联网民用化二十年时间,已经很好地实践了它娱乐、消费上的功用,未来二十年,将会是践行它学习功用的二十年。从MOOC开始,欧美世界已经开启的是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分享与学习方式的创新和探索。我们虽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变革,但却仅仅停留在资本机遇和线上线下之争的层面上。&br&&br&马云说,他们要跟游戏抢未来的年轻人,我们说,我们要跟电商抢未来的我们自己。60、70年代的人们一直在努力用互联网教会我们这些80、90乃至00后如何消费和玩耍,作为与互联网同生同长的我们,要做的却是教会我们自己如何用互联网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成长,以应对这个一切传统秩序都在被不断打破不断重建的充满未知时代。再说回教育,60,70年代的人们一直在努力用传统教育教会我们如何学习,但因为这种教育,我们却越来越地厌恶了学习,作为与互联网同生同长的我们,要做的是去发现并找回学习的本来意义。&br&&br&教育不过十几年的事,而知识的获取、兴趣的达成、经验的分享与学习却是要贯穿任何人一生始终的事,也本该是一种本能的快乐的事。&br&&br&&a href=&///?target=http%3A///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11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教育已死,学习永生(完整版)&i class=&icon-external&&&/i&&/a&
感谢邀请!这里权且将前不久在芥末堆上发的一个系列的文章转引过来,大概把自己创业以来的这几年对互联网、对行业所谓的在线教育、对互联网之于知识分享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的一些思考做了个简单的梳理,希望可以对题主有所参考。关于互联网作为一个中学看了六…
328 人关注
452 个回答
282 人关注
257 人关注
187 个回答
5625 人关注
159 个回答
424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文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