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这列波波源的原子振动频率率至少多大?

当前位置:
>>>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S,它沿y轴做频率为50Hz、振幅为2cm的简谐运..
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S,它沿y轴做频率为50Hz、振幅为2cm的简谐运动,形成的波可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开始振动时S恰好通过O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求:(1)在图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当S完成第一次全振动时刻的波形图;(2)如果波传到坐标为x1=2.7m的M点时,还要经历多少时间波才能传到坐标为x2=-2.9m的N点?(3)波传到N点时质点M在什么位置?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由波速公式v=λf得,λ=vf=2050m=0.4m,S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两端分别传播一个波长,再画出波形图如图所示:&& (2)由对称性可知传到x2=-2.9&m处与传到x=2.9&m处所用时间相同.则t1=OMv=2.720s=0.135st2=ONv=2.920s=0.145s故△t=0.01s(3)该波的周期为T=1f=0.02s,则△t=12T,故当波传到N点时,M点已经重新回到平衡住置且向下运动.答:(1)画出波形图如图所示.(2)如果波传到坐标为x1=2.7m的M点时,还要经历0.4s时间波才能传到坐标为x2=-2.9m的N点.(3)波传到N点时质点M在平衡住置且向下运动.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S,它沿y轴做频率为50Hz、振幅为2cm的简谐运..”主要考查你对&&波长、频率和波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波长、频率和波速
波长: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通常用λ表示另一种定义方式: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2.意义:波长反映了波在空间的周期性平衡位置相距的质点振动相同,平衡位置相距的质点振动相反(其中n=0,l,2…) 3.备注:①注意定义中两个要素:“总是”,“相邻” ②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③在一个周期内机械波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周期与频率:1.概念: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相同的,它们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这个周期或频率也叫做波的周期或频率 2.关系:频率与周期的关系: 3.备注:①波源振动一个周期,被波源带动的质点刚好完成一个全振动,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波长②波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形成完整波的个数;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中某点完整波形的个数;等于介质内已开始振动的任一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等于单位时间内沿波传播方向上传播距离与波长的比值,即传播距离内包含完整波形的个数③每经历一个周期,波形图重复一次
1.定义: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2.定义式:3.意义:波速是指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4.备注:波速与质点振动速度不同,且与其无关三者关系:1.定量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λ,所以 2.决定因素:(1)周期T和频率f取决于波源,与v、λ无关,与介质无关。波从一种介质进人另一种介质时,周期和频率是不变的。 (2)波速v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f,λ无关。 (3)波长λ决定于v和f(或T),只要v和f其中一个改变,λ就改变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互判方法:
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可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 1.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所示。逆着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上振动,“下坡’’的点向下振动。 2.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纵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x轴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所示。 3.带动法(特殊点法) 如图所示为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根据波的形成,靠近波源的点能带动它邻近的离波源稍远的点,可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在质点P附近靠近波源一方的图线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P '带动P向上运动,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P带动 P’向下运动,则P’向下运动。 4.微平移法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微小移动,如图中虚线所示,由于质点仅在y轴方向上振动,所以,即质点运动后的位置,故该时刻A、B沿y轴正方向运动,C、D沿y轴负方向运动。
发现相似题
与“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S,它沿y轴做频率为50Hz、振幅为2cm的简谐运..”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7521166992390838438814105382339434如图,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参与该列波波动的P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列波的频率为 2 HzB.该列波的波速度为4m/sC.若该列波沿x轴正方_百度作业帮
如图,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参与该列波波动的P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列波的频率为 2 HzB.该列波的波速度为4m/sC.若该列波沿x轴正方
如图,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参与该列波波动的P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列波的频率为&2&HzB.该列波的波速度为4m/sC.若该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P点的坐标可能为xp=2mD.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则当波源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固定在坐标原点的波的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高
A、由乙图知,这列波的周期为T=1s,则频率为f==1Hz,故A错误.B、由甲图读出波长λ=4m,则波速为 v==m/s=4m/s,故B正确.C、由乙图知t=0时刻的位移为零,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若该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该时刻P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所以P点的坐标不可能为xp=2m,故C错误.D、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当波源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将产生多普勒效应,固定在坐标原点的波的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减小,故D错误.故选:B.
本题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问题解析:
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求出波速和频率.根据振动图象判断t=0时刻P的运动方向.当观察者与波源间的距离增大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分别为y1=Acos(ωt+π/2)y2=Acos(ωt)其中,s1距离p点6个波长,s2距离p点为13/4/个波长,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的绝对值是:_百度作业帮
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分别为y1=Acos(ωt+π/2)y2=Acos(ωt)其中,s1距离p点6个波长,s2距离p点为13/4/个波长,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的绝对值是:
两相干波源s1和s2的振动方程分别为y1=Acos(ωt+π/2)y2=Acos(ωt)其中,s1距离p点6个波长,s2距离p点为13/4/个波长,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的绝对值是:
s1在p点引起的振动相位=π/2-6*2π=(-23/2)π,s2在p点引起的振动相位=-13/4*2π=(-13/2)π两波在p点的相位差的绝对值I(-23/2)π-(-13/2)πI=5π问答题参考答案 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问答题参考答案 2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振动专题二(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振动专题二(1)
大小:528.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子振动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