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券如何退款√24拉手券怎么退款申请退款√

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由于业务调整,文集已放置文集作者的个人中心。请至其个人中心收藏夹中浏览。
曾参与24券初创的人士自述:我怎么看24券、杜一楠、团购与创业?
这只Panda不太懒
昨日(1月21日),24券前CEO杜一楠发表了一篇道歉信,洋洋洒洒3000字阐述了创业失败的教训。读完之后,作为该品牌初创时期品牌工作的第一主导者和推动者,笔者一直想写写24券的那些事儿,正好借此机会深入地阐述,并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与24券的那些事儿说起来,笔者算是国内最早从事团购品牌营销实践和研究的人。2010年经由赶集网CEO杨浩涌的介绍,杜一楠通过电话与笔者建立了联系,由此也拉开了24券品牌的整体塑造工程。当时的团购刚刚在国内萌芽,24券是国内最早一批创业团队之一。鉴于Groupon模式的新颖,特别是其能看到现金流,当时已经有迹象显示,类Groupon模式将在国内快速被copy复制。24券如何快速成名,扩大知名度,提升销量,以及继续吸引VC关注和支持成为当时的重要问题。记得很清楚,当时在苏州街的商住两用房里,在杜一楠昏暗的小办公室里,笔者与其商量,并和后来的COO彭雷共同制定了24券品牌战略:从品牌定位,到品牌logo形象的重新梳理。随后,笔者主持了24券从融资到全国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系列品牌沟通工作,并参与了一些24券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整体工作。24券那时候在业内外是风光无限的,记得有次参加艾瑞组织的团购研讨会,在离开时,与电梯间里遇到满座CEO冯晓海,聊了两句,他也赞扬了24券品牌工作做得到位。那时是2010年的8月份。在24券开始全国扩张后,杜一楠曾经邀请笔者出任24券市场总监,但由于多重原因,24券最终招聘了后来一直任职24券市场总监的吴女士。由此之后,24券正式进入了高速而疯狂的快行道,2010年春节期间,仅全国市场的广告投入就近亿元人民币。进入2011年之后,与杜一楠见过两次,也有过比较深入的沟通和建议。那时发现24券已经变成了一个近5000人的庞然大物,每月的运营支出高达1500多万。而杜一楠本人也进入了一个尴尬而危险的境地,英雄主义开始在这个84年出生的年轻人身上快速滋生起来。随后,就发现了各种渠道上开始充斥各种24券负面报道,再往后,24券大裁员。到如今,24券已变为中国团购史上的一个记忆,留在了大家脑海里。在与24券的老员工一样,笔者也与大家一样,一度黯然神伤,毕竟曾经投入过很多精力和感情的一个“孩子”,就这样夭折了。今天再提起来,也依然有很多遗憾,但是依然要感谢24券,特别是那些曾经为24券奋斗的创始团队成员,尚耀庭、孔令博、张旭等老朋友,现在也依然会有联系,都是非常出色的人才。二、由24券倒掉看团购和电商随着24券等团购网站的倒掉,中国本土团购市场和团购企业的混乱和泡沫相继破灭,再加上近些年新模式还在不断地涌现,O2O等新概念完全盖住了团购的声音。一时间,对于团购几乎成为业内外的一个避讳,更有甚至认为团购已死,毫无前途。但在对团购和电子商务的研究实践过程中,笔者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始终认为团购模式的挖掘和创新还并未到头。美团网、窝窝团等网站依然坚挺发展,说明团购依然在不断演进。或许很多人要说,这是O2O等新概念的作用,但笔者要说,团购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O2O也好,LBS也好,都可以作为其养分,供其发展壮大,自成一派。同时,2013年,随着更多传统企业加入电商阵营,在团购领域或许将更为细分,笔者自己设想,或许未来将会出现几类电商模式:1)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为核心的平台类电商;2)以顺丰优选、聚美优品等为核心的垂直服务类电商;3)以团购网站为核心的精品优质O2O/C2B服务类电商;4)以万达为首的传统企业探索性的电商类型。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互联网对于电商的价值将会进一步凸显,团购O2O/C2B、传统企业电商由于先天的优势,如能在移动端创新发力,不排除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和潜力。此外,无论是团购,还是电商,在未来,除了优秀的产品服务之外,品牌营销、资源匹配将成为两大核心竞争力。而传统企业转电商,在品牌、运营经验方面的短板,将使得周边的产业链条和服务得以快速成长。笔者目前就已经得到几家企业及培训机构的邀约,2013年为其提供品牌顾问咨询、以及相应的培训服务。三、关于创业创业已经热了很久,在国内还将继续热下去。笔者结合24券事件,以及其他一些创业者成功失败教训,还有自身在创业这条路上的经验,就创业公司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一点个人的小总结,先供大家参考:1)创业者人品:或许很多创业者对这一点不屑一顾,但是笔者始终坚信,大德者得天下。试想,一个人品低下,时刻钻营的人,如何能引来诸多知己之士,关键时刻又如何能得到大家众志成城的拥护和支持?2)规范:创业是一条充满荆棘与诱惑的道路,创业团队的规范运作,创始团队的合作协议必须予以明确,说白了,也就是游戏规则必须要明确而严格执行。否则在未来的困难,以及诸多诱惑面前,必将出现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以致团队涣散,最终失败。3)团队:世界上任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很多时候,企业核心位置上的人不胜任,要么人品不佳,要么能力缺乏,都会引发企业中的内部动荡,这就需要创始团队,尤其是创始人有效引导和加以协调管理。4)心态:创业团队必须时刻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很多团队,包括24券的失败,就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丢掉了创业心态,这不光是员工的问题,更多的是企业CEO心态变化的反应。必须予以警惕。5)盈利模式:此前,周鸿祎曾经说过类似的表述,“赚钱不等于盈利模式”,这个笔者十分赞同,但同时又认为,如果一个创业项目根本无法盈利,那还是早早放弃为好。原因无他。不赚钱,创始人如何保证团队成员的良好生存发展、如何保证项目的顺利研发和发展,如何保证用户满意产品和服务体验,如何保证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同进步?浪费投资人钱并不光荣,能盈利,为市场、用户、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才是光荣的。6)员工的安置:无论是成功与否,创业团队的员工都是非常可敬的。成功不必多说,但失败之后,如何妥善安置相关人员,如何给大家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拍拍屁股跑路,这真的是国内创业者必须要补上的一课。而这一点也是当前媒体最不关注,政府也无法规明文规范的灰色地带。为何众多创业失败的创始人消失许久,突然自己又开始创业了,而且再度风光依旧?但此前因其失败导致家庭破裂、衣食无解、甚至悲观轻生的员工却不再是其负担了?对于这些创业者造成的个人、家庭、社会问题,难道是一句道歉就足够了么?补偿方案是怎样?相应的创始人该负担如何的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如何界定?笔者还是期待国家相关部分早日立法予以规范,同时,相关行业也应该建立行业的标准准入制度,予以强制监管,以防害群之马。这一点虽然有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予以规范,否则创业无底线,那中国商业环境将会怎样呢?以上为个人观点,很多偏颇之处,有感慨,有遗憾,有愤怒,有激动。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指正。无论如何,希望众多在路上的本土创业者们能走得更远更好,也期望2013以及未来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能越做越漂亮,出现真正的全球顶尖的中国电商品牌!&作者真实姓名为高慧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9348/1.html
后参与评论
这一篇和杜的那篇结合起来看,颇有意思。24券的倒下,似乎所有评论的人都比这两位要清楚很多。所谓的反思,就应该痛揭伤疤,而不是遮遮掩掩。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可是,我看二位都未必有这个勇气,特别是杜。我特意百度了一下24券事件,发现杜的做法真的匪夷所思,我就搞不懂,为什么没人去经侦大队报案。按理说,如今的中国还是能够从法制层面解决这些问题的。至于团购是否有前途,我想,其实没必要讨论了。因为在有雄厚资本支持下还能玩死掉,这不是行业的问题,确确实实是团队特别是领头人的问题了。
第二条好奇怪。O2O本来不就是被Groupon炒起来的概念吗?美团抄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改这个一直热到现在的新概念。后来也纯粹是因为有了O2O这个概念,才会有那么些人来开团购站,有了所谓千团大战。或者不如说,当时站长的认知甚至整个互联网语境里,团购=O2O。怎么到了作者这里,O2O成了活下来的团购站的差异化了?按照作者的说法,美团等站活下来是因为有了O2O这个新概念,那是不是说24券当时是跟O2O不沾边的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不知24券的品牌定位建立在什么核心价值之上的。第三条倒是有点儿意思。按作者的描述,创始人的人品和心态都有问题,团队既不规范又无能力,整个公司还一直不赚钱。结合当时杜的声明可知,投资方后来想收回公司控制权,结果被杜成功轰走,无奈之下只得断款。这样看来,投资方精挑细选,合作的是这样的创始人和团队,不智;后来有所醒悟后,什么都收不回来,人财两空,无能;优点是钱多,给不挣钱的公司一下就砸进去5000万美金。若果真如此,得是什么样的极品投资方?我很想跟他们认识一下,我有个电子商务大数据的伟大计划……
得是什么样的极品投资方?我很想跟他们认识一下,我有个电子商务大数据的伟大计划……
哈哈哈,我们新老总书记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就是10年后所有人工资翻倍,如何实现,一起找这个投资方聊聊。
得是什么样的极品投资方?我很想跟他们认识一下,我有个电子商务大数据的伟大计划……
哈哈哈,我们新老总书记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就是10年后所有人工资翻倍,如何实现,一起找这个投资方聊聊。
顺丰优选、聚美优品不能代表垂直电商,有很多比他们做得更好的,商业模式也更有特点的。最后还应该加一条“用户的交代”。杜一楠的道歉通篇没有提到对用户的交代(商户、消费者),证明他的反省还不彻底。虽然中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但给别人造成损失就拍拍屁股没事人一样,有悖于诚信经营,缺乏对社会、对公众的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感,信用缺失的人,我以后不会再信任他。
回复 :您太客气了,互相学习,期待更多交流:) //@这只Panda不太懒 :只是一篇快评 ,很多不周之处,非常感谢林老师指正
buduandian:
回复 :你子痛惜那个市场总监为什么没给你来做,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O(∩_∩)O哈哈~ //@这只Panda不太懒 :只是一篇快评 ,很多不周之处,非常感谢林老师指正
这只Panda不太懒:
只是一篇快评 ,很多不周之处,非常感谢林老师指正
楼主写这文章似乎主要是为了吹捧自己,这点大家都看出来了,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问几个问题。楼主反复大声疾呼的,要求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妥善安置员工”,口口声声说“国家监管灰色地带”,究竟指的是是什么层面?如果是法律法规操作层面,那楼主如何理解劳动法、公司法中对公司破产、解除合同等的相关规定?如何看待“有限责任”这四个字?还是说楼主认为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需要完善?那究竟是哪里需要完善,不妨具体说出来,大家讨论。如果是道德层面,那楼主是认为24券的创始人拿着前公司的钱,不给员工发遣散费,反而转身再去创业,涉嫌侵吞公司资产?但是文章中对这点完全没有明示,我只能这样推测。如果楼主手里有确凿的证据,不妨公示或者哪怕写明也好,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何必如此遮遮掩掩。结果整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标题党,言谈空洞,自吹自擂,逻辑混乱。虎嗅现在格调越来越低了。
所以,以作者作为初创团队的24券,是不是注定会死掉呢?而投资这样团队的投资方,是不是也注定要赔光呢?
所以,以作者作为初创团队的24券,是不是注定会死掉呢?而投资这样团队的投资方,是不是也注定要赔光呢?
个人觉得文章有营销自己的嫌疑。【以顺丰优选、聚美优品等为核心的垂直服务类电商;】顺丰优选都出来了?质疑楼主的水平。
这只Panda不太懒:
感谢指正,文章草草成稿,很多不周之处,非常感谢关注
这只Panda不太懒:
感谢指正,文章草草成稿,很多不周之处,非常感谢关注
之前杜一楠的文章我也仔细阅读了,加上这篇文章,我总体感觉对于24券倒下的真正原因,大家都是避重就轻的谈。特别是杜一楠的那篇文章,如同自己在给自己解脱。同样是团购,为何美团网开始稳步追随,现在弯道超出呢?因为王兴在过往的创业失败经历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其中一点就是如何把握节奏。从这个意义上说,24券的失败,主因还是因为创始人杜一楠本人的经验与成熟度不足造成的。是,我们不能否认杜一楠的勤奋和拼搏,但不足就是不足,有什么害怕说的呢?连公司都没了。男人就要大胆的承认自己的过失,哪怕一丁点的掩饰都叫人心存芥蒂。
这只Panda不太懒: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很勤奋,这毋庸置疑。错了应该改,行业规范需要更到位,要严守职业道德
这只Panda不太懒:
任何一个创业者都很勤奋,这毋庸置疑。错了应该改,行业规范需要更到位,要严守职业道德
作者看样子不是很幸福
这只Panda不太懒:
苦乐自知:)感谢关注
这只Panda不太懒:
苦乐自知:)感谢关注
第六点,杜一楠似乎做的不是很好。
这只Panda不太懒:
不是特指杜,其实很多创业者都没有去思考,用心得去想过这个问题,再加上国家对这块没有界定和规范,自然各种不完善
这只Panda不太懒:
不是特指杜,其实很多创业者都没有去思考,用心得去想过这个问题,再加上国家对这块没有界定和规范,自然各种不完善
文章味道读着有点怪。但这一点提得好:无论是成功与否,创业团队的员工都是非常可敬的。创业团队失败后,对于员工相应的创始人该负担如何的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如何界定?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当然,不是针对所有员工。
这只Panda不太懒:
文章草草20分钟成稿,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这只Panda不太懒:
文章草草20分钟成稿,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暗暗地表扬了一下自己,隐隐的批评了一下创始人并且回避了自己的事情,表达了几个零散的观点,无语了,just so so
想起那个死不要脸的林伟,唯绵死了没有一句交代,骗了徐小平几百万,现在整天在微博上得瑟。。。。@林伟
文章看完了,虽然不了解24券的发展历程,没有参与到国内团购行业突进浪潮之中,可这文章写的让我觉着有失偏颇,些许空洞。几大理由写的指向性颇强,没有一点事例举证阐述观点,不知道是怕得罪人还是如何,既然已经想写文字发表言论,就最好让人看懂,这样欲说还休,反倒让人觉着已经没了底气。还有员工政策问题,初创企业工作会是一个比较风险大的企业,求职者在开始就需要与应聘者说明白这个问题,而作者显然又想把政府这个冤大头拿过来,颇为多余。这文章huxiu发出来不晓得是为啥。
其实24卷的倒闭退市对于我而言感觉很正常,而且似乎是有所预料~我曾经在24卷上参团,然后第一次的体验就感觉24卷就是一个骗子。先让我现金参团,然后商家说没有与24卷合作~24卷说退款,但是只能退账户不许提现。客服解释永远是:公司规定,无法处理。所以24卷倒闭,我只能说就是这样了…
粗粗看了,完后感觉,再次创业,还得输。
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很重要,团购从一度火热转为全盘低落,领导者如何能做到审时度势,确实很难。
人性使然//@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 笔者没有明说,实际抨击24券创始人。
哀其员工不幸 痛其运营无方
看这个文章,该ceo口碑很不好啊
还是太年轻,很多事情想的过于简单。失败过的人都知道,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早还和晚还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建议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多看看历史,了解一下什么是大商和奸商的区别。赚钱是目的不是手段//@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 笔者没有明说,实际抨击24券创始人
感谢鲁兄评论转帖。抨击某人不是本意,个人以为,其只是个典型缩影,类似的创业者有多少呢?引发的社会问题,谁来负责?扔给个人?扔给社会么?值得所有业内外同仁思考!再次感谢虎嗅网的约稿!
大师眼光好犀利。。。[哈哈]//@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 笔者没有明说,实际抨击24券创始人
真的很好奇 以后谁还会投钱给他
实在是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通篇看完也没看懂24券为啥后来不行了。未来电商的模式谁都可以说两句,为什么会分成这四类,四大类各有什么比较优势?直接摆出结论没有任何意义。
点击加载更多
专注品牌,热爱生活。勤加修炼,...24券团购网霸王条款 团购无法使用退款不还顾客_新浪上海_新浪网
24券团购网霸王条款 团购无法使用退款不还顾客
  新浪上海投诉开通微博啦!即日起登录/tousu,随时随地反映消费中发生的投诉,我们将与《990听众热线》一起为消费者及时维权。
  您也可拨打24小时爆料电话021*,进行投诉维权和新闻爆料。爆料内容一经采用,将给予适量稿酬。
  【投诉问题】24券团购网霸王条款 团购无法使用退款不还顾客
  【被诉单位】24券团购网
  【投诉人】王小姐
  王小姐今年1月在24券团购网上团购了某餐厅的餐饮代金券,有效期到2月底。上周王小姐前去该餐厅消费的时候,被餐厅告知因为没有收到钱,所以该代金券无法使用。而王小姐回家后致电24券客服要求退款,客服却表示,退款只能退到王小姐在24券的账户上,无法退还到王小姐的银行行卡上,王小姐认为此种做法非常不公平。
  《990听众先生》联系了24券网的客服人员,对方表示按公司规定在顾客团购后72小时之后确实无法退还到王小姐的银行卡中,只能退还到24券账户中。主持人表示24券的这种做法严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公平交易准则,
  【投诉反馈】
  24券团购网已经为王小姐办理了全额退款,王小姐诶表示满意。
  【我要投诉】
  登录新浪微博/tousu,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及投诉经过,通过私信的方式给上海维权投诉,我们将核实情况后与您联系。办“24券”退款小心网络骗子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网上出现了利用“24券”退款来实施诈骗的信息。记者卞梅摄
  24券鞍山站撤站后,部分办退款的消费者险些被网络骗子骗了钱。 “24券”提醒消费者:退款电话只有一部,千万不要轻信其他任何 “24券退款电话”。
  本报11月21日A04版报道的《24券鞍山站已撤站团购的理发卡变“废纸”》一文,引起读者关注,纷纷打电话表示也遭遇了退款难的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险些被网络骗子骗了钱。
  昨日记者联系了“24券”网站的官方客服,他们明确告知了“24券”退款程序,并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轻信其他任何“24券退款电话”。
  网上搜索退款电话读者差点被骗
  前日,本报接到12位读者电话,他们都称自己在“24券”团购了商品却无法兑现,屡次拨打“24券”客服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其中一位读者张先生称,本月初,他在24券网上团购了一张洗车卡和一张某饭店的优惠券,可是前天去使用的时候均被告知,两个优惠项目已经取消,“一共50多块钱。打‘24券’客服电话也打不通。 ”无奈的张先生在网上搜索“24券退款电话”,搜索到了一个电话号码,下方还有十分详细的退款程序,打通电话后,“对方上来就问我卡里有多少余额,确认了各种信息后,他还让我去附近的ATM机按照他的程序操作。 ”“退款的话直接打卡里就行了,为啥还让我去ATM机查看呢? ”张先生心生疑惑,没敢去ATM机查看。
  “24券”客服:退款电话只有一部
  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了“24券”网站的官方客服。该客服人员介绍:如果团购时间未超过72小时,只要点击“24券”网站上的“我的订单”,按照步骤申请退款,就可以取回已团购但尚未消费的金额。
  如果团购时间超过72小时 , 可 拨 打 客 服 热 线人工办理退款,1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收到退款。客服人员解释称:“最近客服电话比较多,长时间没人接听也是正常现象,顾客只要在闲暇时间或持续拨打就可以接通。 ”
  该客服人员同时提醒顾客:除了该热线,“24券”没有其他任何退款电话,消费者千万不要相信网上其他“24券退款电话”,以免被骗。
  记者卞梅
【一键分享 东北新闻网微博
新浪微博】
(辽沈晚报)
[责任编辑:贺小雁]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辽宁图片&&&&&&&&&&&&&&&&&&
健康养生&&&&&&&&&&&&&&&&&&
校园图吧&&&&&&&&&&&&&&&&&&
辽沈现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手券怎么退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