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电梯坠落原因我采取了那些措施后 有没有较大的危险?急需!!!!

& 视频:上海女子坠落电梯井身亡
您的播放器版本过低,无法观看高清视频。系统正在升级,请不要关闭浏览器
已顶123踩0
顶1234已踩0
使用加速下载
分享给QQ或MSN好友
视频新闻:
看点分享:从
转帖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简介:【东方卫视 《东方新闻》】上海女子坠落电梯井身亡,疑因警示标志被挪动。
来源:东方卫视
责任编辑:Chadwick
大家都在看
视频读取中,请稍候...
请把问题和建议告诉我们
搜狐视频需要您的支持与呵护,请在此写下您的宝贵建议和联系方式,会随机送出小心意哦!电梯维修作业指导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电梯维修作业指导书
特​种​设​备​维​修​申​请​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访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经理高级工程师--赵融 - 中国电梯信息港--中国电梯行业门户网站-电梯协会-中国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梯杂志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信息港
简体/繁体/English
您的位置: >
访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经理高级工程师--赵融
发布时间: 上午 08:50:09 |
人感兴趣 | 评分:3 | 收藏:
三十五载电梯生涯的酸甜苦辣
&&&&&& &中国电梯30年&的活动,激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一桩桩、一件件涌上心头,在那特殊的年代又处于特殊的位置,给了我特殊的经历。它就好象是个大考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试题,虽然写文章并不是我的强项,但我会努力答好每一道题,争取以一篇优秀的答卷献给祖国60大寿和中国电梯30年并载入史册。同时也让众多同仁得以&分享成绩,共祝荣誉,经受挫折,吸取教训,戒骄戒躁,奋勇前进。&
&&&&&&& 从进入电梯行业至今,35年大体分为三大阶段。
&&&&&&& 一、1975年至1980年在北京电梯厂设计科工作;
&&&&&&& 二、1980年至1998年在中迅公司工作,其中又分为三个小阶段,即(一)1980年至1984年在中迅北京厂设计科工作;(二)1984年至1990年在该厂营销(含外销)部门工作;(三)1990年至1998年在中迅公司市场部工作;
&&&&&& 三、1998年至今在北京实创电梯工程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总的来说,主要是负责电梯技术工作,也涉及营销,特别是外销。下面我大致按此顺序写一篇回忆录吧!
&&&&&& 一、入门之前
&&&&&&& 步入电梯行业大门之前的经历,往往决定了入门之后将干什么,怎么干,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我来说表现得异常明显。
&&&&&& ●1957年,我以&优秀学生&的成绩(各门课程均为五分制满分)毕业于 &北京机械学院&机床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分配到&北京市机械局&下辖的&北京人民机器厂&(简称北人),它生产各种印刷机。
&&&&&&& ●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知识分子要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技术科室完全被取消,工程技术人员下放到车间去改造思想,我在四年半的劳动锻炼中,脏活累活抢着干,与工人师傅打成一片,经过努力,我已能独立安装、调试、出厂修理印刷机,从而取得了&优秀知识分子&的成绩回到了恢复后的设计科。
&&&&&&& ●50年代末,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部长沈鸿担任主任设计师的我国第一台一万二千吨水压机试制成功,在总结经验时,他对设计人员提出了&七事一贯制&,作为一个优秀设计人员不能光是设计,还要随产品参加&工艺、工装、加工、安装、调试、鉴定&各环节,最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高端产品。当时我们正在设计印刷毛主席著作的LP1101型单面轮转印刷机。&然而荣幸的是,由我来试点,最后完成了&七事一贯&,我不但学会了编制工艺;绘制工装图;也能操作车、铣、刨、磨、钻等加工机床;还掌握了锯、剔、锉、焊接、使用手枪钻、攻丝等安装的基本功;调试是在新华印刷厂姚师傅指导下,我俩共同完成的;最终顺利的鉴定合格,试制成功。经过这次全面的实践之后,任命我为&LP1201型双面轮转印刷机&主设计,工作顺利,进展也快,于1969年2月试制成功,并刊于&人民画报&。为此,我经过&七事一贯制&的洗礼,取得了机械工程公司&优秀设计员&的好成绩。
也就是说,我是以&优秀学生&、&优秀知识分子&和&优秀设计员&的三优成绩,准备就绪,而即将迈进电梯行业之大门。
&&&&&& 二、行业动态
&&&&&& 日,我拿着北京市机械局的调令到北京电梯厂报到,正式进入了电梯行业从事设计工作。首先是厂领导和技术科长谈话。时间较长,但大体意思是:
&&&&&& ●首先欢迎你的到来,为了支援首都上电梯,1974年市机械局给&北人厂&下达了3名工程师和27名技术工人共30名调人的指标,已经快一年了,因为是组织调和本人自愿相结合,进展很慢,工人已来了二十多名,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影响长期未评定技术职称,你厂有职称的一共十来个,年龄也偏大,卢沟桥很偏僻,又是北京第二弹簧厂的底子,条件太差,他们还说印刷机是和以微米计的纸张打交道,而电梯是钢板型材作的,非常粗糙,机械精度和光洁度都无法比。在技术上没有发展前途,都不肯来。后来在人事和设计科推荐下,你以一名&优秀设计员&的身份顶替了三名工程师的名额真不简单。你的情况机械局已介绍,目前急需这种人才,希你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电梯曳引机制造非常专业,天津有个&蜗轮减速机厂&为&天津电梯厂&配套,北京市机械局已将此任务交给了&北京矿山机械厂&,他们为我们配套,也属于支援首都上电梯的一部分,也在新建厂房,进设备,调集相关人员,准备试制,其实你的专业很对口,今后由你和他们多联系。
&&&&&& ●接着对我说明了当时电梯属于&一机部&统管,电梯业务由其下辖的&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简称起重所)归口。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党中央要求把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电梯行业由原有老三厂(上海、天津、沈阳电梯厂)再增加新三厂(北京、广州、西安电梯厂)。1974年电梯行业由&起重所&牵头组织了&全国电梯联合设计&,地点在天津,组长为天津厂张工,副组长是上海厂陆工。新老三厂各派2 人参加,我厂学电的是小孙,机械是小常。本来你去最合适,现已有人,只好派你当联络员,可常去多了解情况。70年代,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六个厂不是竞争关系。是在一机部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关系,例如:北京厂和天津厂都在华北地区,物质供应又按地区进行。为了加速首都生产电梯,要求天津厂负责协助北京厂,不论在图纸、工艺、工装、外协、外购、安装上都要毫无保留的教会北京厂,因此,在准备好之后,他们还要派出有关人员来支援我们。具体来说,我厂正在为崇文门旅馆试制二台&大直流客梯&,就是先用天津厂图纸,由李工负责,此梯快进入安装阶段,你也可以多看看。我们还得知北京市机械局将有新的任务下达,希望你能加快熟悉,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 三、加快熟悉
&&&&&& 领导谈完后,我立即行动,从&七事一贯制&的观点出发,贪婪的去了解电梯产品的各个环节,要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见什么都新鲜。一时摸不着头脑,到底先从哪下手?
&&&&&& ●经过冷静分析,决定先从最直观的二台样机下手。各种自制、外协、配套、外购件,到处都是,怎么看也连不到一块,没有总体概念。于是想找图纸来了解,可是我不是试制组成员,图在他们手中,没有理由还借不出来。我便虚心请教,能知多少算多少吧!当我得知这二台梯子还没标牌,便主动要求我来设计(这也是我为电梯绘制的第一份图),试制组都很忙,就答应了,当然我就可以借出图来了。有实物又有图纸,很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后来又到工地去参加安装(不如说是旁观)总算对整台电梯有了初步了解。在70年代,这种直流有齿轮是中速梯中最先进的梯型。
&&&&&&& 先说拖动系统,当时每台直流电梯均由交流电动机带动自流发电机再向直流电动机供电,通过励磁来改变电机速度,从而使电梯按理论曲线运行。当时励磁又分好几种,天津传动研究所设计的叫三相大励磁,天津厂采用的是小励磁,上海厂还有其它形式的。对于电梯实际速度与理论曲线之差,则用直流测速机反馈信号来修正,使实际速度保持与最佳理论曲线一致,起制动全闭环控制,比交流双速开环控制各方面都优秀。这是当时性能最好的电梯,但占地大,能量损耗也大,在交流调速特别是变频调速发展成熟后,我国曾下文正式淘汰了它。
再者,这两台样机是直流中速梯,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传动曳引轮,我仔细了解此减速箱,它不但承受了电梯运行部分的全部载重,其强度和刚性都非常好,而且为保证运行的平稳、低噪音等,蜗轮付的精度和光洁度要求非常高,还须经过专门的研磨。
&&&&&& 还有,两台样机都是全集选,顺向截车,反向记忆,以无司机为主,有司机为辅;门系统为开门机和轿门通过勾子锁带动厅门、平层自动开门、延时自动关门,安全触板防止夹人;安全保护有满载直驶,超载停驶,终端限位开关,切断电机电源,极限开关可断开总电源,为防止蹲底和冲顶,轿厢和对重有油压缓冲器;超速后由限速器带动安全钳将轿厢卡在导轨上,保证绝对安全。
&&&&&& 通 过两台样机,学到了不少电梯的基本知识,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出厂前的联动调试,他们试制组把有关部件都集中在一起并全部接线后就是启动不起来,来回试了好几天,就是不动弹,反复检查接线都没错,又以为是哪个电机或发电机坏了,可单独试都是好的,放在一起就是&死蟹一只&。实在没折,只好到&天传所&把原设计赵工请来,不到半天,把慢车、快车、联动全部结束。其实,真正原因是我们自己第一次调,不知道电梯安全回路几十个接点全部串联,只要有一个断开,电梯就不启动,我们根本没想到这点,原来作为载人工具,设计得这么周全,真使我吃惊!
&&&&&&& 通过二台样机,使我对电梯彻底转变看法,不论从机电自动化控制,驱动系统,门系统,特别是安全系统,以及机械精度、光洁度等等哪一台印刷机或者机床都不能比凝,&北人厂&的工程师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电梯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我不但开始热爱他,而且一干就是35年,应该说把大半辈子交给了他!
&&&&&&& ●&全国电梯联合设计&使我对电梯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利用&联络员&的身份,一有空就去天津,找他们询问、查资料,他们把当时能找到的国内、外资料都集中起来也没多少。因长期闭关自守,不接触外面的世界,当时国内的电梯标准,只有一个小册子,就是一机部部颁标准JB816-74《电梯技术条件》,凡是要用而标准上又找不到的,他们就讨论后自己编了一本&电梯设计有关规定&。(例如:为了在井道中安装轿壁拧紧连接螺钉,规定了轿壁与井道壁最小距离为200毫米。)篇幅不多,但非常适用。
&&&&&& 有一天,领导通知我,联合设计搞了一套全新的门系统,零件都齐了,决定在我厂组装并调试。而六个厂的领导和设计组成员将去西安开有关联合设计的会,组装调试先由你负责处理技术问题,时间只有一周,要求你在试制成功后先用电话通知厂长,随后立即到西安来报喜和汇报试制结论。这突如其来的任务,我已没有时间去熟悉图纸,只好跟着试制小组边安装、边记录、边处理、边整理。组装还比较顺利,问题也不太多。最后两天调试,发现为了保证厅轿门关闭后不回弹,单加了一根能调松紧的卷簧,本想关门后压住而开门时松开,可是实际上怎么也调不出来,压力小了压不住门,压力大子开门更费劲。开始以为我们组装错了,来回查找,都符合图纸的要求。眼看一周就要过去了,仍调不出来。我赶快找出了图纸画了一个&机动图&,发现此处不能用卷簧。它的作用和要求正好相反,用它在关门时压紧,开门时必然要加大力量,调也只能调其松紧,并不能改变弹力的方向!我只好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厂长,我本想去看看西安电梯厂和参加一段有关的会议全成泡影,结果命我在厂等候,他们到我厂来处理。
&&&&&& 他们开完会后,全体设计组成员到我们厂,先听我介绍情况,再到车间实地观察,最后全体同意我的分析,决定重新修改设计。(当我厂合资后我们退出了&联合设计组&)据说后来他们第一台样机安装在北京火车站对面一座铁路办公楼中,试制成功并投入运营。
&&&&&& 这次门的失败,给我也出了一个难题,简单的说,为了防止门的反弹,特别是关门后要贴严,目的是因当时勾子锁与门刀间隙只有1-2毫米,大了勾子锁工作不灵敏。而这么小的间隙,往往在轿厢运行时门稍有晃动,门刀即碰到勾子锁,使其电气接点断开,电梯立即停止,造成了不必要的故障。那么北京厂的电梯门应如何处理呢?为此,我参观了许多工地,查阅了有关资料,最后决定利用开关门的牵动轮,它是正反转180度恰好来回开关门。我们在牵动轮上加了一根杠杆,头部带个重块,调节它在杠杆的位置能得到不同的力矩。再利用它转动起来重心不同,关门时正好处在压紧门的位置。开门时越转越省力,过了重心后还能帮助开门,反之相同,所以开关门都能防止反弹,起到固定门的作用。
&&&&&&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虽杠杆消耗了一部分电能,但我们还是达到了目的。这也反应出当时电梯行业的设计水平实在是不高。
&&&&&& ●日唐山发生大地震,波及到北京,有的单位,如和平宾馆找我们修理,我认为这是一次了解地震和电梯关系的好时机。就到有关使用单位去考察,详见《中国电梯》2007年第24期&地震对电梯影响的四个实例&,虽然非常浮浅,但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 ●说到我正式参加电梯设计,是从一机部新产品试制计划中我国第一台液压梯开始。此任务由&起重所&和&北京厂&共同承担,我负责全部机械部分设计,地点在起重所电梯室。我到那儿上班约三个多月,任务完成情况见《中国电梯》2007年第23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国第一台液压客梯试制回忆&,不但机械部分全部设计计算在电梯室指导下独立完成,而且利用全国电梯归口所这个得天独厚的场所,一方面我查阅了所里全部能找到的电梯书籍、标准、图纸、样本等资料,吸取了不少营养。另一方面,全国各电梯厂、有关配套厂经常有人来汇报工作,请求任务,我虽是旁听,但也享受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滋味,还结识了不少电梯界的同仁,有许多还是非常有经验的老一辈负责设计、工艺等技术工程师、负责安装、调试、维保的高级技师,这对我今后开展工作,请教问题,求得帮助都是非常有利的。举例说明了:1980年我国恢复技术职称评定,我是厂中第一批参加考试成员,按专业分机械和电气两组进行。机械考试中有一题要说明电梯对电动机有哪些要求,对&恒转矩&一项,机械组只有我一人答对,电气组也很少人答对。我还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于一九八O年十月京机000881号证书授予&工程师&职称。第二年又担任第二批评委,负责出机械考题,这些都是在起重所学到的。
&&&&&& 当设计即将结束时,我想趁满载而归的时机,向领导要求按&七事一贯制&在液压梯上试行一次,我对电梯全面深入的了解会有一个飞跃达到质的变化。正想得美,可好景不长,接到厂里通知,赶快结束设计,然后转交给胡存生(已故)接手,要我尽快回厂,有重要的任务等着我。这明白,这下完了,不要说七事,就连一事也要草草收兵,厂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么紧急?在向起重所电梯室领导告别时,他们已经知道厂里要我赶快回去,于是我遗憾的离开了液压梯设计和试制小组。
&&&&& 一回到厂,厂长亲自找我谈话,他说:我们已了解到你在起重所干得不错,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前,机械局把前三门两侧新建住宅楼的100多台电梯任务交给咱们厂,现场已经有好几个建筑公司同时施工,已全面铺开。他们首先要和电梯厂的图纸核对,厂里其它设计人员都比你来得还晚,处理问题不果断,心里也没底,对方提一个问题,回来改一回,再提一次,又再改一次,有的还改错了,对方一问又含糊了,来回改使各建筑公司都火了,厂里分析后把你抽回来赶快处理此事。这比液压梯紧迫,涉及面又大。现在给你一周时间,先把我厂内部特别是机电接口搞清楚,再捋顺土建结构和电梯安装的关系,我答应一周后给他们答复。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我来解决,另外一机部安排天津电梯厂来人支援我们半年,现已到厂,你是否要和他们联系,你自己决定。
&&&&&& 我当时回答厂长,&我明白这担子的份量,请厂长放心,我会加倍努力,不过我毕竟是个新兵,先试试看,有问题向你汇报。&领到任务后立即摸清情况,大体是以下几方面:
&&&&& 1、前三门100多台住宅梯,实际共分三种规格。一个是标准中分门1000公斤客梯。另一个则是为了搬家具的窄长形双折门电梯。(我调查过,当时最大的家具是三开门大衣柜,此梯能运,其它家具就不成问题)第三个是在晚间人少或其它电梯检修时用的,所以最小。
&&&&&& 2、我记得因为物资供应按地区进行,查对了三种梯型全是参考天津电梯厂部件图纸设计的,而天津厂支援的人员已经来了,这机会太难得了,所以我立即去和他们见面。
&&&&&& 3、天津厂共派四个人,一个是设计师周锦文(上海人),一个是工艺科张付科长(天津人),另二人是车间的老师傅。我先找到周锦文,因我是半个上海人,干脆直接用上海话沟通更方便。他告诉我那三种梯型都是标准型,应该没问题,这使我心里有些底了。然后又找了工艺科张付科长,他与周锦文有同感,标准梯加工安装工艺都不复杂,因任务太紧,其他二人不急于找,有事再说。
&&&&&& 4、我自己也作了个分析,经过两台样机试制和联合设计试制掌握了一部分电梯技术,后来又到起重所参加液压梯设计,又得到了提高,凭我的能力再虚心向天津厂人员学习,完成这项任务还是有信心的,我决定每天白天向他们请教,晚上自己画图,问题再白天问,晚上自己画。就这样把三种梯型的图一个一个部件并一个一个尺寸全部核对完毕。然后按单位数量晒够了图纸,就等厂长发话了。
&&&&&&& 厂长把我带到了前三门的指挥部,有各单位领导,有建筑设计的,有施工的,有安装的,(当时安装全部由北京市安装公司电梯队安装)还有类似于监理的等等,足足坐满了一大会议室。经介绍后,先由我对三种梯型图作了详细说明,再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最后有人说,我们对图纸基本提不出什么,只是想问一下,电梯厂还改不改啦?前些时我们都改怕了。我看时机来了,站起来先声明电梯厂不再改了,然后向大家提议,今天在会议纪要中写上一条,各单位一律按电梯厂图纸办事,谁家出了错,谁家自己负责处理,电梯厂再错了负责全部赔偿。这时会场鸦雀无声了,不知是被我镇住了,还是半信半疑又说不出什么来。不管怎样,指挥部领导说这个建议很好,我们把会议纪要整理好后发到各有关单位,各单位必须要签收,今后就按此办理。
&&&&&&&& 事实上,直到100多台电梯安装完投入运行,这三种图还真没改过!
&&&&&&& 这一炮打响后,厂长和技术科长商量,任命我担任设计大组组长,今后统管机械设计组和电气设计组,不再参加具体零部件设计,只作机电统审。还有一项任务,是因为1972-74年我国以GB字头颁布了一批公差配合、机械精度和光洁度等级等新的国标,我在&北人厂&时已经执行了,其它单位尚未贯彻,要我审图顺便进行标准化审核。这一下不要紧,我厂每张图上起码有我二个签名,这回在厂里可出了名啦,而我自己当时尚不知道。到此为止,我觉得对电梯的熟悉阶段总算告一段落,繁忙的工作也没有时间让我专门学习,不过我还可以在干中学,只要自己善于总结,不怕学不到知识。
&&&&&& 四、蒸蒸日上
&&&&&& 新的北京厂,在二台样机,100多台住宅梯以及液压梯等逐一问世后,机械局收到了许多单位的申请(计划经济时期,任务都是由上级下达,不是自由竞争),要求提供各种各样的电梯,而我们又有一股&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劲头,什么任务都敢接,我记得除了一次船用电梯和一次防爆电梯(二者均为特种电梯)实在不能胜任外,其它典型电梯据不完全回忆起码完成了下列各项:
&&&&&&& 由梁工任主设计,&国家出版社&马连道纸库的我国第一台十吨汽车梯。
&&&&&&& 由王工任主任设计,&北京地毯厂&运送地毯专用梯。(轿厢特殊尺寸,全非标)
&&&&&& 由赵工任主设计&北京西苑饭店&下曳引客货梯。
&&&&&& 由郝工任液压系统主设计,&杨柳青军用仓库&的液压货梯(在第一台液压客梯的基础上作了重要改进)
&&&&&& 由钱工任主设计的&载货电梯&标准系列电梯。
&&&&&& 由赵工任主设计的&客、医、住宅梯&标准系列电梯(含客货梯)
&&&&&& 由王工任主设计的&北京电梯厂90米高的试验塔所用各类电梯&。(有关部门只批准高度60余米)
&&&&&& 还有一些零散的,不需要另设专人的项目。例如:&西南郊冷库&专用三吨货梯;&北京大学图书馆&运书用杂物电梯;&北京市第二通用机械厂&盐炉工段专用客货梯等就由我顺手完成。
&&&&&& &我们设计大组人员并不多,要完成这么多的任务,当时是靠&政治挂帅、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不计较得失,自愿加班,更重要的是互相团结,相互补台,每个项目以一人为主,其他人就是组员,什么活都得干&&在我们带动下,全厂各部门都行动起来,总觉得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你想知道诸项目中的一些&内幕&吗?我可以挑选一点精彩片断&回放&。
&&&&&& 1、十吨汽车梯是&国家出版社&要求,为了把大卷筒纸直接装在解放牌卡车上,开进轿厢上下运行,然后用卡车去各层再就位装卸货物。此项因另有文章介绍,这里只提一下几个看点:我们询问过联合设计,各厂从未作过这么大吨位的电梯,故属于新产品开发;汽车进出轿厢时偏载产生很大的扭距,故轿厢侧采用了四根导轨,据说安装后又加了一根;这么大吨位,与速度的关系如何处理应注意曳引比;&水平滑动门&开启后占用井道空间太大,故采用一种&拐弯门&。由窄片门扇组成,吊门轮随着门导轨弧形轨迹将厅轿门开启后藏在两侧轿壁和井道壁之间,占用空间很小。
&&&&&& 2、北京地毯厂的专用梯,主要问题是轿厢太深,地毯成卷放入浅了不行。实际全装大地毯也没事,可是小地毯和体积不大的重物放在轿厢中位置非常重要,在各种数据计算后,不得不在轿厢中按轿架中心前后划出两条红线,一方面培训司机,另一方面在各层厅门外贴出告示,上述零散货物必须放在两条红线之间,且确保不会移动后,方可启动电梯。
&&&&&& 3、杨柳青军用仓库液压货梯,牵扯到火药等安全问题,开始希望作防爆电梯,被我们拒绝了,他们实在找不到电梯生产单位,又返回来说明他们不是制造军火,而是存放现成的弹药。只要不产生明火就没问题,我考虑到在起重所设计试制的液压梯,直顶式还不需安全钳,不会产生安全钳轧车时的火花,只要将控制柜封闭在机房中,其它就不会出现火花。而且液压梯最适合大吨位低层楼使用(他们是地面进出地下二层)。最后才拍板定案。在设计中,我厂还去杭州几所有液压系的大学研究探讨,并对第一台液压客梯试制中出现的问题作了相应的改进。安装使用后,用户非常满意,长期使用均很正常。
&&&&& 4、西南郊冷库专用三吨货梯,当时还属于吨位较大,速度也不低的产品,而电梯产品基本由北京安装公司电梯队安装。当他们安装即将要调车时,通过用户找到我,说明他们从未做过这么大吨位的&静载试验&,一定要我前去现场共同试验。我到现场一看,电梯停在一层,并已调好平层。他们把大块铁块称完重量,已整齐的码放在轿厢内,说重量还不够。(静载试验规定为载重量的110%,即3300公斤)要把厅门外边的十来个人,称体重装满足够的重量,他们第一个就叫我,欢迎你共同参加,我明白,他是要看看我是否害怕,敢不敢进去,我笑着毫不犹豫地走上磅秤,且第一个走进轿厢。重量足够后,把电梯门关上,他要求试十五分钟,然后打开门,一检查,轿厢地坎比厅门地坎低了约10多毫米。这回轮到我来试试他了。我说怎么差出这么多,此电梯还合格吗?他也笑了,回答我说:&你别考我。我明白,这个差是由于新梯、新钢丝绳承重后自然伸长所至,再说了,静载试验的目的是试超载情况下曳引绳和槽是否会打滑而造成溜车。你们的电梯不溜车,完全合格。&这时我拿出早已准备好试验报告,由用户、安装和生产厂共同签字确认。我回到厂向领导汇报,这也是我厂产品中第一次完成&静载试验&的电梯。
&&&&&& 5、北京大学图书馆运送书籍使用的是我厂第一批生产的杂物电梯,他们称为&书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是由北京市安装公司电梯队安装。有一天厂里通知我,你赶快去该工地,他们安装不下去了,已影响进度了。我来到现场,一位与我年龄相当的严师傅气冲冲的说,你厂生产的电梯不行,这十几块压板全装不进去。我检查后是因厚度尺寸未按图的负偏差生产,都作成了正偏差所致。我拿了一块,夹在虎钳上,向他借了一把粗锉和一把细锉。先把它锉到负偏差,再用细锉修光。请他再试试行不行。他拿到以后不再生气而是笑着说:&你用实际操作告诉我怎样干。行了!其它的你不用管了,我没想到设计人员还能像你这样干钳工活,一看你锉活的架式,就知道你干过钳工。&我心想,你哪里知道我是经过&七事一贯制&实践并下放车间四年半的半个青工。这点事哪能难倒我。我现在才更加理解沈鸿部长的要求是非常英明的。
从这儿开始,我和严师傅成了好朋友,中午他请我到学校职工食堂便餐,并且说好,今后他再碰上我厂的电梯一定尽量装好调好,为你厂争光,你要遇到和我们安装公司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来找我,一定为你效力。
&&&&&& 6、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盐炉工段的客货梯,因非常特殊,请我去现场,这个工段完全在地下共三层。平时工人进料出活都是人工搬运。听说北京有了电梯厂,我们非常需要一台电梯,经勘察,可以在楼梯旁修建一个钢架井道,他们又正好是机械厂,这点话真算不了什么。于是双方签订正式协议,电梯安装尺寸和要求我们给,整个钢架井道由他们完成。电梯安装由我厂完成后交付他们使用。总的来看,进展比较顺利。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厂长通知我放下手中活,立即到会议室来。进门一看,一个安装工人身上带着血迹。坐着还浑身发抖。旁边是安装队张队长,他声音发颤向我哆哆嗦嗦的说:二通的电梯死了人啦,你看看应该怎么办?我让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搞蒙了,厂长让安装工人先说一下经过。
&&&&&& 那天是我厂安装队全部调试完毕,向用户交梯子,这时马上要接管的电工孙师傅提了最后一个要求,让电梯上下每层都停一下,再启动一下。当时轿厢在一层,他要我们的安装工进轿厢按他的要求操作。他自己在外面观察。不知什么时候,这位孙师傅趴在二楼对重侧钢架上看轿厢如何向上运行,没想到此时对重正好下降,把他的头切下掉在轿顶上。鲜血从缝隙中滴到了安装工的身上,他一看是血,知道大事不好,立即停下电梯,安装队派他立即回厂汇报。大家都不知所措,无从说起。我想仔细回忆一下,但在那种场合好象什么都想不起来,就先问安装工,这个钢架井道封了没有?他说没封。我又问张队长,你们安装前看过协议吗?此协议交给安装小组了吗?他说大概齐看了一下,安装小组未带去,在队里存着。在我的要求下,他把协议拿来,我看完后说了两点意见:
&&&&&& ①协议上写得很清楚,&钢架由二通用厂负责,在将井道封闭后交电梯厂安装。&拿这一条去和他们交涉。此事直接责任全在&二通用&未执行协议。我厂不负责任。
&&&&&& ②我建议厂长,对安装队不认真研究协议就盲目施工,不但不督促,反而直到要交梯子还没发现未封井道,造成人身事故,关起门来在家里说,安装队未向对方要求封井道,也是有责任的,应给予通报批评和处罚,今后引以为戒!
&&&&&& 后经有关部门裁决,此事直接责任全在&二通用&。电梯厂出于人道主义主动给家属作了补偿。
&&&&&& 这件事立即轰动了全厂。纷纷议论今后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办事,处处要注意&安全第一&。这真是一次生动的反面教材。
&&&&& 不管摆在我们厂面前的困难有多大,挫折有多深,此时的北京电梯厂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同舟共济,经历了各种风雨,终于见到了一缕阳光。
&&&&& 在 取得这些成绩之后,厂领导带着我们有关人员,找到了当时主管全国电梯出口的&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当时是计划经济,这是唯一能办机械进出口业务的单位)说明我们厂要承接出口任务。接待人员把我们的要求登记下来,一旦有任务就会通知我们,同时还指出,国外订货要有知名品牌,产品使用什么标准&&等等,你们要准备一下。
&&&&&& &就在我们做这些准备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发生了,前三门的住宅梯普遍发现了振动和噪音超标。经检验,问题出在当时为我们配套的&北京矿山机械厂&生产的曳引机上。主要是蜗轮蜗杆的啮合不正常,而且因他们也是在&首都上电梯&时刚试制的新产品,他们的答复是今后有待提高,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了!为此,作为总成厂,我们经仔细检查后,果断采取将其中最严重的60多台曳引机更换为&老三厂&之一的天津电梯厂合格产品。这件事不但使矿山厂停产曳引机,也使北京电梯厂的声誉急剧下降,人们不愿要它的产品。如何继续生存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当然要争取出口的梦想已成为泡影,宣布首次失败。
&&&&&& 五、机遇来了
&&&&&&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电梯行业开始与外商洽谈合资,当时为了便于管理,电梯由&一机部&转到&国家建委&(后改建设部),归口所也由&起重所&转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迁址廊坊后简称&廊坊所&,我方谈判以国家建委机械局为首,新老三厂都参加,分别和十几家外商谈判。其中领导要求我以工程师的名义,参加&国家建委&与外商下列技术洽谈:日&日本三菱公司&;和6日以 日&日本日立公司&;日以及当年7月21日&美国奥的斯公司&;日以及当年11月27日&瑞士迅达公司&。另外,还列席了&美国西屋公司&和&芬兰通力公司&。
&&&&& 最后合资形成了须要双方自愿选择的局面。我方考虑到瑞士是中立国,不受战争影响,同时迅达同意返销出口量20%以上。尤其是返销出口量,其它外商最高的只同意10%。我方选择了瑞士迅达。据说瑞方考虑到上海有海港,上海电梯厂又是南方唯一有基础老厂。而北京电梯厂虽是新厂,除它地处首都的优势外,还有就是全部新建好的厂房尚未安装设备。这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最后,我方由中国建设部下属建设机械总公司、北京市机械局下属北京电梯厂、上海市冶矿局下属上海电梯厂组成。对方由瑞士迅达电梯公司、香港怡和迅达电梯公司组成。双方合资于日成立&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中方资金占75%,瑞方占25%,由中方控股。其中香港怡和迅达是代表瑞士迅达管理亚太地区的机构。也是中迅将通过它返销的主要途径。它注入少量资金是为在董事会有一席之地。对于早有出口创汇梦想的北京电梯厂来说,机遇来了,于是我们把目标瞄准了香港怡迅,看来我和出口创汇天生就有缘分!
&&&&&& &对于世界电梯排名第二的瑞士迅达,又是个国际公司,实力雄厚,为什么在合资中只占25%,我们很不理解,到后来与瑞士专家熟悉后才得知,当时中国刚开放,他们对我国非常担心,不知前景如何,只愿意用技术转让包括图纸、工艺、工装辅助资料和个别设备等折合为400万美金来参股,并未动用实际资金,而且这点钱只够买一只飞机翅膀,就算这架合资飞机飞不起来,宣告失败,损失这只翅膀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影响。
&&&&& 然而事实是每年都超额完成原合资时制订的各项计划指标,十五年后,瑞方尝到了合资的甜头,态度有所转变,坚决要求增加投资,1996年双方修改协议,瑞方以61%而实现控股,合资公司发展迅猛,二十年过去了,瑞方态度完全转变,2001年干脆以元人民币注册成立了独资的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虽然合资公司已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但我认为,在完全彻底打消瑞方担心方面,中迅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六、共度难关
&&&&& 万事开头难,合资更是难。组织机构建立和调整,人员分工和补充,对转让资料的接受和消化,厂房设备需按新的工艺流程重新布局。包括如何进口有关设备&&公司上下人心激动斗志昂扬,各项工作全面紧张地铺开。其实当时最困难的头等大事是拿不出合资的新产品,既影响大量资金周转,同时更满足不了急需的大量外汇,计划经济不允许自由对换,没有外汇来源,合资公司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我们分析了当时的情况:
双方合资中方是以两厂的地皮、厂房、原有设备等折合为1200万美元,瑞方是技术转让折合为400万美元,都不是真正的资金。
&&&&&&& 迅达是国际公司各国互相配套,中迅生产的零部件必须和全世界迅达相同,为此必须进口以下设备:高精度的滚齿机、检测仪和蜗轮付研磨机;动平衡机;高精度键槽铣床;能做成板金件滑配合的数控三点折弯机;20/40/54工位数控冲床;能自动上料的板金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大功率环周压焊机;能保持不锈钢表面不留痕迹的龙门点焊机;印刷线路板全自动锡焊机,以及135胶片的复印机等国内不生产,在国际上也是先进和昂贵的设备。急需要足够的外汇。
&&&&&& 设备先进,同时也带来的新的问题,如:数控三点折弯机,对板材的厚度误差、材质、平直度等自动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板材机器不干活,我们叫它&吃细粮的设备&,所有轿壁、厅轿门等板材均需从日本或韩国用外汇进口。
支付给在中迅任职的瑞方专家的工资,这是笔不小的外汇。最多时在总部和两厂共计十名专家,那时我方工资非常低,他们十人的工资约为中方3000人工资的总和。
&&&&&& 中方各种出国培训人员的费用。如去瑞士先进设备考察及操作工人培训;新产品设计、工艺、工装工程技术人员培训;还有安装和维保人员送往香港培训;公司领导出国开会、研究工作等都需要外汇。
还有当用户订购高档梯时有部分进口部件也急需外汇。
&&&&&& 这么说吧,当时打出租来公司的外国专家(包括东南亚来的华人说话有口音)司机均收取外汇。我们每次都要耐心说服,我们是合资公司,这些人是中方请的,只能付人民币,司机往往还很不高兴。
怎么办呢?我们只好分门别类的加以解决。
&&&&&& 公司人民币资金周转还比较好办,可继续销售老电梯,各部门再行节约开支和采用合理避税,如对进口材料加工后又出口的部分国家可退进口税等。最困难在于急需的外汇,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与瑞方协商,双方同意将任职的外方专家由10人精简到5至6人。
进口设备按照生产急缓所需分批进行。
&&&&&& 压缩中方出国培训团队和人员,同时实行去瑞士的设备操作人员培训三个月后按当地最低待遇发瑞士法郎;而去香港的安装人员发给港币劳务费。除按国家规定个人用汇标准以外所得归公司所有。
在计划经济年代,对用户订购产品中所需的外汇、钢材及其它特殊材料如银(用于继电器、接触器的接点)由订购单位向生产厂家提供国家批准的相关额度指标。
&&&&&& 以以上措施以外所需的外汇,国家同意我公司每年列出具体项目报有关部门审批后,由外汇管理局发给用汇额度指标。同时要求每年递减,直至公司为国家创汇为止。
&&&& 从而,中迅公司全体员工,瑞方专家,包括用户和国家上下齐动员都共同来度过难关。
&&&&&& 七、产品先行
&&&&&&& 在错综复杂诸多矛盾之中,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一切困难就能迎刃而解。企业首要任务就是经营,不论内销还是外销,最急需的要有过硬的电梯产品。迅达已是世界名牌,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优秀的新产品,才能打开局面。于是81年初领导把我单抽出来,要求我在未进行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先把常用规格的总体布置图绘制出来,这样以便让销售找到试制的用户;设计、工艺、工装等全面铺开做好生产准备,给我提供的条件是公司总部所收到的所有技术资料随便我用,需要翻译和其它协助都全力支持。
&&&&&& 刚一开始,我就碰到两大困难,一是语言,来的资料以德文为主,其次有英文,而我们那个年代学的是俄文。二是找不到要用的图纸,语言不通,干脆就看图吧,由于光转让的产品设计图纸就有几万张,堆起来有几层楼高,所以全部用规格135的微缩胶片,每张放入一个纸夹,中间是透明的,可以用专门的复印机,直接复制最大的可达A0大小,可是这专用设备因无外汇,未买来,只能用胶片阅读仪。像电视机屏幕那么大,瑞方图纸不是按大部件拆小部件再拆成零件号,这些图一点规律都没有,一连看了好几天,有用的图没找到。而由于这个阅读仪有辐射,使我头昏、眼花,还想吐,我琢磨,不对头,开始翻阅其它资,又过个一个星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两套非常有用的资料,一套是TK技术目录,迅达所有电梯各种部件简易外形、安装尺寸、技术要求都分不同类型装订成大约是30本。另一套叫TN技术标准,是产品所用的各种原材料、标准件、外协件等性能、规格有关说明,也有10本左右。根据几周工作情况,我向领导提出三点建议:1、立即找人先翻译试制生产必不可少的TK和TN两套资料;2、赶快向瑞方专家询问他们如何查找图纸的隶属关系;(后得知他们对几万张135胶片是采用ASL零件设计清单管理,对所需的资料均用供计算机能读懂的&识别号&检索然后自动把资料复印出来,非常先进);3、我开始对照TK绘制当时最需要的500公斤、750公斤、1000公斤、1500公斤,速度为1米/秒的一套客梯系列总体布置图,(当时不但没有CAD,连计算机都不普及,只能一笔一笔的画)。领导非常高兴,并开始组建 &中迅公司新产品考察图&赴瑞士讨论如何试制和进行首次培训。1981年8月,此团成行,我们来到瑞士埃比肯(迅达总部和直属工厂所在地),瑞方专家要我方先介&绍目前情况,当看到我展示的系列客梯&总体布置图&时,他们非常惊讶,怎么也不相信,中国人能在没有任何培训的情况下,竟徒手绘制出按瑞方电梯技术参数和规格尺寸的图来?听完我介绍后只说了一句&需要请设计部门审核后才能进行讨论&。我们在一个月中,参观了总部,直属工厂(他们是总成和非标生产地,还分别介绍并参观了试验整机的高试验塔和用来试验各机械部件的低试验塔,参观时正在进行油压缓冲器冲击试验。);洛卡诺电梯生产厂和电子电气生产厂;并由专家陪同到专门生产电梯各种厅、轿门的法国北娘厂;同时在各厂进行了初步的技术培训。对于刚改革开放首次走出国门的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到快回国时,我请领导问&我们那些图能不能用?回去还要试制呢。&瑞方回答是:&经审核未发现错误,同意使用。&我这才放心。我们算了一下,如是要等他们培训后我才绘总体图,那么只能到82年再出国时才能讨论此图。实际我们为新产品试制争取提前了一年时间。
&&&&&& 经过进一步洽商,中瑞双方同意技术转化应利用电梯是以部件生产、现场总装,即&抓药方&的特点,采用逐步扩大采用瑞士迅达部件的方式,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和第二步靠得很近,也考虑到北京厂需要尽快恢复名誉,故让我担任第一代和第二代中瑞混合产品的主设计,分别进行试制。)
&&&&&& 第一步,先试制客人乘梯能看到的部件:即P8K轿厢;QKS9Z-PF防火厅门;QKS9Z轿门(含开门机);R1型系列的操纵箱、层灯、呼梯盒;采用先进双稳态磁开关的S1-FR16井道传感器;AC-2单台集选控制柜等六大部件。这样,可以先让用户对瑞方产品得到感性认识。这些部件又正好分工是中迅北京电梯厂生产。除此之外,其余的都用中方部件。两厂共同由一九八一年七月开始试制,型号暂定为APG1000F(H1)100,其中APG是德文&办公楼用乘客电梯&,1000是载重1000公斤,F是德文&交流双速&,H1是汉语拼音混字的字首,100表示梯速为1米/秒。
此梯第一台安装在北京天坛医院。于1983年2月通过建设部鉴定合格,试制成功。
&&&&&& 第二步,在中瑞第一代混合产品的基础上,再加上瑞方设计的W57曳引机和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系统,分工由中迅上海电梯厂生产,这就是第二代混合产品。为了鉴定工作方便,第一台整机试制仍在北京,型号暂定APG1000F(H2)100。
&&&&&& 此梯第一台安装在北京市友谊服装厂。于1983年7月通过建设部鉴定合格,试制成功。
&&&&&& 第三步,全面试制瑞方电梯各种零部件。两厂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相互配套,终于1984年,以一台全新瑞士技术的D2型1.6米/秒交流调速电梯通过建设部鉴定,试制成功,延用瑞方型号为APG。至此,瑞士技术转让初步结束。
&&&&&& 也就是从全部生产瑞士技术电梯开始,今后所有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品等,均不需报建设部试制鉴定,而是采用瑞士质量专家每年两次到两厂对相应部件进行&质量确认&(不是国际的ISO-9000),第一次不合格的整改,第二次再不合格的警告,第三次仍不合格者,停止生产。这种&确认&非常严格,比试制鉴定更认真,更有效!这对出口外销起到促进作用,各国迅达可根据瑞方&确认&合格的部件或产品向中迅发订单。
&&&&&& 八、攻克难题
&&&&&& 在新产品试制和成批投产中,我们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也走了一些弯路。也有瑞方的,也有中方的,还有用户和设计院的,请让我每种举一个例子。
&&&&&& 第一代混合产品试制发货前先在厂内进行轿厢、厅轿门开门机联动时,厅轿门关严了就开不到家。如调到开到家后就关不严,差约30毫米,我把几个有关零件的尺寸核对了,加工没问题。于是向二位驻厂瑞士专家反映,他们要重新检查各零件,说加工肯定有错的。我认为咱们的工人、检验员对试制非常认真,不太可能出错,于是我立即绘制了一张机动图,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并找出了瑞士图纸的开关门轮的偏心距小了。我再把两位专家请来检查机动图,他们不得不承认瑞士图纸错了。还解释说,这种机动图他们也有,他们标准开门宽是1100,而中国当时采用的标准宽是1000,这一尺寸瑞士不用故未生产过等等。我提出要他修改图纸,他们说迅达是国际公司,要经过设计部门审核后才能改,不改图我们不能生产,问他要等多长时间?他说没准。我们的试制就差这一点可以马上进入工地安装了,怎么办?我想起了在我们出国回来时曾带回一台开门机的样品,一测量果然合适,我在没有经进领导和瑞士专家同意的情况下,找来了在瑞士学习过开门机的邓师傅,说明现在只有我们俩共同承担风险,试制才能继续,他也赞同,真是天助我也!于是我俩把两者的轮对换一下,这样既不影响样品展览,也解决了样机立即出厂的难题,这件事我俩始终保守了秘密!事隔一个多月后,瑞士总部图纸修改通知来了,修改完全和我的机动图一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等他修改图来了,再加工零件安装,试制就会耽误两个月,所以我们不能完全迷信他们。
&&&&&& 第一代混合产品试制成功后,马上进行成批生产,这两者不完全相同,特别是试制时一些在厂内所谓用手抠出来的件,成批生产时就必须采用工装或模具,甚至转到外协厂生产。因此,紧接着就是整理这类零件的材质和加工工艺。在复查中发现轿厢的悬吊盘,瑞士采用了一种高强度的球墨铸铁,国内不生产,而外协厂误以为都是球墨铸铁,事先未通知我们就全部用了较脆的普通球墨铸铁,电梯运行中整个轿厢重量都由它悬吊是绝对不行的。这时这批电梯已经发货,有的已在安装,当时我们真是捏了一把汗。然后立即采取措施,一方面拿了试制中用厚钢板加工成型的图,通知工艺,下料、加工出足够数量的悬吊盘,另一方面通知安装队,立即停止轿厢的安装,安了的也必须拆下来更换,最后核对已全部更换,还好没出事,要是运行中断裂,虽说还有安全钳,但对第一家合资企业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 产品销售的局面打开后,新的矛盾又出来了。简单的说,就是用户和设计院没有经过交通分析与客流计算,造成电梯配置不够,特别当时深圳是第一个特区,高楼林立,比如:一个20-30层的办公楼分成A、B、C、D座,但每座只设一台电梯,这种盲目安排导致上下班时,特别是上行高峰阶段,乘客排长队,长期满载运行,使热保经常断开,电梯停驶,乘客不理解,埋怨中迅电梯不好用,老坏。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分三个层次应对:(虽分三个层次,但基础都是过去的统计理论。)第一个是用&图表法&,既简单又直观,先向用户和设计院介绍、讲解并在&土建设计手册&中印发;第二个是&计算法&,因&图表法&受楼层等参数的限制,又比较粗糙,在当时计算机不普及情况下,我们在公司内部特别是为销售人员印发相关资料,培训采用包括对特殊交通状态如楼层负荷中心、区域负荷中心等可以手算来解决。第三个是&计算机法&。当楼层更高,客流更复杂,如多台群控有的还分高低区运行等,我们请瑞士驻厂的销售专家用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精确运算,满足客户各种要求。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种对策效果都很不错,设计院也很满意,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往往问题出在资金上。我们虽算得很精确,但用户拿不出那么多钱,最终结果是&折中&来安排,所以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办公楼在上下班时排长队,候梯时间太长,乘客怨声载道。
&&&&&& 再多说一句,不管是采用统计理论;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理论;遗传算法或者再先进的什么理论,如果说它们能使电梯的运行效率最优化的话,那么只有能实实在在解决资金问题才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我们诚恳的奉劝开发商和设计院所,千万不要因小失大,造成大楼使用后,出现让人天天头痛和长期身心受伤害的后果!
&&&&&& 我记得当时我们的总工程师,邀我写篇稿,我从来没投过稿,再说我对这事也是刚接触,理解不深,所以拒绝了。总工又说:&不管你有多少困难,也不管人家用不用,反正这是当前形势急需用的,交稿才算完&。我实在无奈,就把&三个层次&整理后交给总工。当时还没有电梯杂志,刊登在建设部的&建筑机械化&杂志上。最近朱德文教授在他著作&电梯交通配置纵谈(3)&&电梯交通配置的发展阶段&中写道:&1980年迅达公司发行《土建设计手册》,载有电梯交通配置图线,开始消化国外电梯交通配置理论。1985年赵融发表第一篇电梯交通配置论文。&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同仁们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肯定,允许我在此说一声&谢谢了&。
&&&&& 九、先进所在
&&&&&&合资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先进技术,生产先进的产品,我回顾了一下,瑞士电梯产品的确很先进,但在我们掌握的过程中也碰到一个大问题,就是一追问为什么?瑞方专家就回答,这是设计开发部门的事,只能去问他们,换句话说,中方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迅达公司有规定,只有少数获得&终身迅达&的人,才能接触到那个层次,实际上不论来中国的专家,或接待中方赴瑞士的专家中,从未有过&终身迅达&。
下面,就凭我知道的&其然&来归纳一下当时转让的技术之&先进所在&,当然我只能和北京厂产品比较。特别是不能代表老三厂!不当之处,还请同仁谅解。为便于叙述,一律把原北京厂的简称为&老的&,瑞方的简称为&新的&。
&&&&&& 1、曳引减速箱,虽都是蜗轮付,老的采用标准齿形,接触面小,受力小,体积大,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往往在组装后还需将轮和杆现场人工研磨,个别的还要动刮刀。新的采用特殊的K型齿,接触面大,受力也大,体积可减小,蜗轮采用进口高精度滚齿机加工,蜗杆加工后用进口研磨机研磨,在组装后不需人工再研磨,传动精度高,故噪音和振动直接达标。
&&&&&& 2、曳引电动机新的主要是结构合理、绝缘等级高,性能好,可提供东南亚湿热带气候使用。后来中方按瑞士技术国产后,发现各配套厂产品不尽相同,最后只有上海南洋电机厂产品受到欢迎,其他厂产品只能内销。
&&&&&& 3、在整个曳引机组装后,老的自己作不了动平衡,新的用进口专用动平衡机现场作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打标记,安装和使用中不得再拆卸。
&&&&&& 4、关于QKS9Z(PF)迷宫式防火厅门,是用门扇本身的迷宫来防止各楼层的火焰通过井道漫延至其它楼层,它不但我国没有,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因是北京厂出口的主打产品,放在出口篇幅中介绍。(老的办法是用石棉等防火材料将候梯厅挡住,防止火焰漫延其它楼层)。
&&&&&& 5、前面提到过,全国联合设计和北京厂的老开门都存在门关闭后出现反弹,不但关不严,反而运行时极易碰到勾子锁将接点打开,造成停梯等误动作。
&&&&&& 新的开门机和轿厢门,采用一种专门设计的电动机,其轴头上带一个磁罐,正常情况是在关门时吸合,保持厅、轿门在电梯运行时不会被打开而当电梯出现故障或停电时,磁罐都吸合不了,利用牵动轮的偏心的反弹。若在开门区(勾子锁的滚轮在门刀之间),轿门能自动离开约20毫米,这是供轿厢中乘客在此时能从里面手扒开门,将自己放出轿厢。(不在开门区有危险,轿内不能手扒开门)这种设计非常先进、合理。由于有手扒开门,一般不用安全窗,用户要也可选。
&&&&&& 6、老的轿门上只装安全触板,新的在距地坎上200至400毫米处还加两道光电保护,以防止在门口有碰不到安全触板的物品,光电被挡住后,门也关不上。后来发展成光幕,更是先进。
&&&&&& 7、新的还增加了关门力限制器,是为了防止有人靠在门上聊天或有物品在门扇之间,此时门会以12-15公斤的力一边推此物,一边响蜂鸣器,提醒人们离开(或将物品搬开)。
&&&&&& 8、关于厅门门套,老的大多为建筑物的门洞,新的则有标准门套;外包门套和大理石门套三种供客户选用。标准的是个100&100毫米的方形门套,它不受墙厚的影响制造安装都非常方便,还能装呼梯盒和层灯,而外包门套则把门边两侧和顶部的墙包住后再高出20毫米。不但受各层墙厚不同的影响,而且井道前壁上下弯曲不垂直也直接影响。我记得在承接&首都宾馆&时,因有总统套间,相当高级。我们建议用标准门套,用户认为太小气,坚持要外包门套,最后我公司总经理拍板,专指定一个人,在建筑物完成后,放线测量每层门套所需的尺寸,然后返到厂里立即专门逐个加工,这才基本保住了,每层都是高出墙20毫米。可想而知,如果所有的外包门套都这样加工会是什么后果?大理石门套则是厅门左、上、右三侧均按大理石厚度(建筑提供)作出一支加先将厅门固定,大理石部分由建筑部门完成。(还有一些特殊型,如厅门上方直到楼板全部用不锈钢等,变化很多)
&&&&&&& 9、新的轿厢尺寸,为了便于非标,不论宽度还是深度都50毫米一档(包括轿架等)图中已经算好了现成的,在作合同处理时很快就可把图挑出来,轿厢高度有几种,标准的2200毫米,2300毫米,2700毫米。(轿架也有现成的),所以非标处理特别简单。
&&&&&& 10、轿厢壁的安装老的用螺钉紧固在井道中,拧起来特别不方便,新的用卡子。新的是把边上作成斜度。站在轿顶上面把每组7个大小不同的卡子,顺序放进去,逐个用棍子敲紧即可,所以它的轿壁与井道壁距离,可以小于联合设计的200毫米。
&&&&&& 11、老的轿底用型材制成,既笨重,还不好安装称重装置。新的全用钢板弯成,既轻巧,又好加工,需要什么形状都行,便于安装各种称重装置。货梯的轿底还铺了50毫米厚的木头,刚性非常好,用户反映,推车和插车进去都不变形,老的做不到。
&&&&&& 12、新的称重装置有在钢丝绳上的,不太准,2:1的可在绳头座上,比前者好,但都不如在轿底的。它又分为活络轿底、称重轿底、压磁式无级称重三种。活络轿底为普通客梯类用,它在轿底后方是二个绞链,在轴上可转动,前方两个角上是二个弹簧。轿架上装有三个级别的接点:空载、满载和超载。称重轿底侧四个角上均为弹簧,可以安装六个级别的接点:空载、轻载、平衡载、重载、满载和超载,可供并联或群控用。压磁式无级称重可用在高级群控中。
&&&&&& 对于空载还要称重,老的没有,新的就是防捣乱功能。有的儿童为了好玩,到轿厢中按了全部选层,然后自己又出去看厅外指示灯一层一层走,非常高兴。新的空载接点测出轿厢中在30公斤以下(不可能光有一个小小孩)时,自动把选层信号全部取消。
&&&&&& 对于无级称重,不光是准确、先进。迅达有一种特殊的调度原则,在M-V中叫&最低报价 &,也就是说,多台群控时,有人呼梯后,不一定是就近的来接你,因为他要把所有电梯中客人的重量乘以它来接你所需总的时间(注意包括这次停梯、开关门、启动全部时间)叫&报价&。几秒钟计算机就能完成。算下来比较后可能是离你最远的,或是反方向的空梯报价最低者来接你。这会对轿厢中许多人影响最小。
&&&&&& 13、轿厢用的风扇,老的是用台式的摇头扇装在轿壁上,很不美观,风也不稳定。新的用一种横流风机,装在轿顶外面,很美观,风也均匀稳定。特别是医梯可避免直接吹到病人。
&&&&&& 14、轿厢装饰,特别是轿顶和照明,标准的就十几种;轿底可在上面留出大理石的厚度,客户随便装什么花纹都行;轿壁一般用发纹不锈钢,高级的后面上半部有塑料的各种不同颜色的镜子。三面轿壁可装圆形、方形或扁的及不同材料的扶手。另外,备有各种不同花纹的蚀刻不锈钢甚至是镜面不锈钢样块,供选用。开始没有经验,以为镜面的最好,但使用后才知,非常不易保持,有点手印或划痕就去不掉,有时碰了一个小点,它自己会放大,好象坏了一大块。后来在用户想用时,先问清楚有没有保持清洁的条件,没事也要用麂皮经常擦。
总的说来,几乎客户想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不再一一介绍。
&&&&&& 15、井道传感器,即信息装置,老的用干簧管和遮磁板,一是动作不灵敏,二是需要遮磁的长度有多长,遮磁板就要多长。新的采用双稳态磁开关和正反两面分别为N或S极的磁豆。所谓双稳态,是指他在开和断的位置都是稳住不变,它的制造工艺很复杂,而后要进行冷处理和严格的筛选。所以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经过N极和S 极后,吸合和打开位置不同。所以不需遮磁板,只需把N极和S 极磁豆装在所需的位置即可。
井道中所需的各种信息都直接由磁开关发出,也就淘汰了老的,钢带轮带动机房中缩小比例的选层器,真是又精确,又方便。
&&&&&& 16、新的R1系列指示器,包括操纵箱、层灯、方向灯、呼梯盒和到站钟等,比老的首先是外形美观,元件质量也高,特别是性能上功能上都有改进。例如:老的层灯,是装在层灯盒子中,面板上按需要刻字或符号,如1,2,3,&&到15层,则刻15个字,两边再刻上下箭头,共17个符号再用透明树脂罐上,盒内分别装17个灯泡,要哪个亮就接通哪个,既占地方,又不美观,加工也费劲。( 我描述这么多,是因它已成为古董,特别是年青人没见过)新的用数显,只需用两位数,可显示99层之多,(这种到处都是,我反而不用介绍了)又如功能上,老的方向箭头只表示电梯实际运行方向,而新的还可改用&连续运行方向&。这是告诉乘客,到站以后再启动的运行方向。比如在5层楼,分别有上或下的呼梯电梯不论从何方向过来,如是接下来要反向行驶,从邻层启动开始,方向灯即换成反向灯亮,提前预报给乘客,电梯将反向行驶,而顺向乘客不要上。这个功能虽然好,但作为顾客来说很难判断。我搞了几十年电梯,有时也忘了。另外,我觉得原翻译把它称为&连续运行方向&并不合适,应把它叫&预报运行方向&更确切一些。
&&&&&& 17、有些新的功能适合国外,不适合国内用,如下集选:
迅达公司KA代表下集选,有1KA,2KA,3KA。也就是说最多到3台并联。顾名思义就是除首层有向上呼梯外,其它层只有一个向下的呼梯按钮,这是专门为住宅楼设计的。因为欧洲人没有互相串门的习惯,有事均去咖啡厅、酒吧等交谈,住宅楼只要首层进去各自选回家的楼层,出家门只需下楼即可。如遇特殊情况,中间层要向上去,只能先回基站,然后再选欲去的楼层。
&&&&&& 在技术转让后,我忽略了这点,结果有的单位就订货使用了,时间不长,许多人找回来,怨声载道。说这是什么电梯,互相串个门都不行。也就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我们这才开始注意。讨论中先是说保留此功能,订货不选就是,后来发现,有人没搞清楚,又订错了,最后还是把下集选从样本、资料中都取消了。
又如:迅达的开关门机,欧洲人讲究效率,开关门比老的快多了,就在样机鉴定会上,岁数大的提出来,这门太快,看了就头晕,我们还解释说是效率高,习惯就好了。在成批生产后,反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只好减小电机轴头直径的皮带轮,将门速放缓。
&&&&&& 和它类似的还有,老的是用&低速爬行&停梯,新的是采用按距离原则直接停靠。见速度曲线图:
&&&&&& 迅达介绍,新的不但节省时间,效率高,而且按规定距离发出信号后到达平层非常准确。即平层精度高,但是中国人乘座后总觉得没有爬行段不舒服,定之为舒适感不好,但欧洲人很喜欢用。
&&&&&& 18、在控制技术及使用元件上,国外是分继电器;分离元件(即二、三极管);集成电路三个阶段。我国当时还处在继电器阶段,样机试制中引进了迅达的继电器和接触器,小巧、灵敏、耐用。完成国产化后,发现距集成电路落后得太多了。当时迅达外方专家已着手转让分离元件,待成熟后再改进。而中方大部人员认为应该越过分离元件阶段直接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我是同意后者的,发言中举了我国从封建社会越过了资本主义社会,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何况越过分离元件,直接用集成电路更是可行的,后来领导集中了大家意见,并得到上级的批准,决定采纳后者意见。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当时采取保守意见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全面运行集成电路完全与国际接轨的局面。
&&&&&& 19、在技术转让上,虽然迅达比我国先进,但是往往未把最先进的转让给我们,比如:合资开始时,他们转让的曳引机是W57;W58;W59系列。而迅达生产的已是W140;W200;W250系列。他们解释说前者已成熟,后者尚不成熟,结果我们刚成批生产老系列,而从交流调速开始又必须采用新系列,真是劳命伤财。
&&&&&& 20、除产品之外,迅达的培训也是比较先进的,在总部的最后面,是培训中心,有1874年第一台轿厢,保存非常好,更多的是现代的大幅照片和各种部件、实物和介绍,还有两个试验塔,高塔主要是试电气控制系统,低塔是机械部件试验用,有限速器、安全钳、各种缓冲器等等。除了做试验以外,也是实物培训的现场。
迅达介绍,不管你是什么学历,什么专业人士,来到迅达工作必须先进行系统的培训。举例来说,他们对安装工人的培训是最严格的,先对他培训最简单的杂物梯,然后去独立安装,质量和工期都达到要求后,再进一步培训货梯。再去安装,进度和质量均合格后,再回来培训客梯&&以此类推,直到迅达各种类型的电梯都安装过并符合要求,这时才可以去担任队长。
&&&&&& 培训中心对每项培训有档案,考试合格后发给证书,例如,1994年4月我参加了中迅技术培训小组,赴瑞士迅达总部培训。
&&&&&& 培训合格后颁发证书,他们还要根据这些档
&&&&&& 案记载(特别是外国学生)去联系和安排相关任务。
这次培训,我们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安排了去考察迅达公司70年代安装在离总部不远&蕊及&山峰上的观光电梯,它是主要用来观光瑞士著名的&卢塞恩&湖。(见照片:1994年4月瑞士蕊及山峰上观光电梯。A侧面B厅门口)。
&&&&&& 最近,安装在中国&张家界&山峰上的观光梯完全可以和它比美,虽然它历史悠久,但只能观光宽广的湖面,而我们是一台新颖的电梯,观光张家界优美的风光要比看湖有意义得多。
以上是我在第一和第二代中瑞混合产品设计中的一点体会,后来调离了设计工作。其实后面的内容更精彩,更先进。比如:D-2型和D-S型交流调速,还有M-V以最低报价原则的调度控制;后又推出M-10在乘客进轿厢前,群控梯自动集中分配到达楼层的控制技术;在中央电视塔中三台6.3米/秒采用可控硅供电的直流高速乘客电梯;还有最近即将建成的国贸三期中先进的10米/秒高速客梯等等,希望能见到相关主管人士的介绍。
&&&&&&&& 十、零的突破
&&&&&&& 由于混合产品的试制是在毫无培训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生产模式未能按瑞方的三表管理进行。三表是指AMS表、ASL表、FPL表。特别是土建布置图和AMS表(销售规格清单)作为合同附件,由销售科完成后按工程转到TABA部门作合同处理,使用ASL表(设计零件清单),找出谈合同的设计图纸(非标梯也在此部门处理)再转到工艺部门用FPL表(零件工艺清单),最后下达车间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为了完全与瑞士接轨,在产品样机试制后,中方的机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1984年领导又交给我一个新任务&&担任销售科长,打开销路(特别是出口外销),同时建立&电梯总体设计和土建布置图&组以及&AMS表&组。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因为从1957年北京机械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设计部门工作了二十七个年头,实在舍不得离开,在领导的帮助下,我想这样也好,这不正好能圆多年来&出口创汇&的梦吗?于是我以一种极其矛盾的心情走马上任了。当我们正在紧张的建立三表管理的时候,喜讯来了,香港怡和迅达和新加坡迅达主动找上门来,给了我们第一批订单,一台P8K轿厢样机和444套QKS9(PF)防火厅门。北京电梯厂外销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中迅合资后的第一批外销订单)。发货后不久,新加坡迅达反馈了一个意见,他们政府对防火厅门的要求与迅达有完全相同,我们稍加修改后,便能达到这种要求,为今后扩大外销铺平了道路。
&&&&&& 北京厂各年外汇收入为:1984年98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虽然数字不大,但保持了逐年增长的势头。1990年我离开北京厂被调到中迅总部。
&&&&&& QKS9Z(PF)迷宫式防火厅门示意图
&&&&&& 其原理是火焰强度在迷宫中每转一弯便减小30%以上。门下边不需迷宫是因为火都是向上的,门边至地坎缝隙小于4毫米即可。法国迅达北娘厂曾用专门的电炉模拟作燃烧实验,报告是:在723℃高温下,此门在30-40分钟左右才开始局部熔化,这就为消防人员到来救火争取了时间。这种门扇需用专门的模具装在数控三点折弯机上加工。当时在亚太地区只有中迅北京厂才有这套模具,所以是中迅外销的主打产品之一。这就更增强了我们扩大出口外销的信心!
&&&&&& 由于没有经验,在试制成功后的一年中,不管客户是否需要,我们只生产这种厅门,后来发现国外客户要求普通厅门和防火厅门应该是选择项,不是消防电梯完全可不用防火厅门。我们也发现这样会使这套昂贵的专用模具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影响它的寿命。另外防火厅门的价格比比普通厅门高15%,无形中也不必要的加大了非消防梯产品成本。为此,我们立即增加了一种普通厅门的生产,要求买方在事先选择好了再签合同,实际上特别在国内,普通厅门比防火厅门用得多。
&&&&& 十一、积极备战
&&&&&& 在瑞方专家的指导下,我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约用两年时间,将有关组织机构、技术、生产文件、资料、厂房设备布置&&等等,全面完成了按&三表&管理要求,完全与瑞士迅达接转的模式,当然也完全满足国际各迅达分公司等外销订单的要求。就在这时,不论是内销还是外销,一致呼吁缺乏销售资料。特别是外商,对刚开放的中国和第一家电梯合资公司极不了解。如果说开始是为没有产品样机而着急,那么当前就是为没有销售样本而发愁。于是1986年中,公司把我调到总部来组织两厂有关部门,分工合作,边翻译,边编写,全国各地拍摄有用的照片,寻找高质量的印刷单位&&,我记得当时领导明确指示:&我们一定要把第一批样本高质量完成,这是门面,连样本都做不好的单位,电梯就更做不好。&我公司有关各部门积极配合,终于1987年发行了一套包括各种梯型整机和各主要部件完整的、中英文对照的、彩色的、高质量的销售样本。1988年初又发行了一册内容更全面、质量更高带活页夹子的土建设计手册。
&&&&&& 经过积极备战,我们认为&万事具备,只缺订单这个东风了。&
&&&&& 十二、重新调整
&&&&& 1988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内外销,便于统一管理,权力下放,总部精简,把下属的北京电梯厂和上海电梯厂改为中迅北方公司和中迅南方公司,内销业务在各省和特区成立分公司,基本上以长江为界,南北分别管理。
与此同时,为适应外销,分别在南北方公司内成立进出口科,主要是针对出口,(进口不多,是顺便,因英语、报关、外汇等相同。)我被分配到北方公司任进出口科长,这次我和领导想到了一块,我还能专职管理外销,于是满怀信心的走马上任了。
&&&&& 中迅公司不能老向国家伸手要外汇额度指标。现在是为国家作贡献的时候了。领导提出&出口创汇,为国争光&的口号,并要求为了合资公司的生存,一切为外销让路。为此,在组建进出口科之前,销售部内人员由我先挑选,相关设备、用具等全部满足要求。
&&&&&& 又经过一年实践,除外销部件扩大外,也开始出现了整机外销,为了和外商更好的沟通,一方面听取意见、质量反馈,同时还讨论价格等。1989年末,我参加了首批中迅电梯外销考察团,赴澳洲和东南亚。(有照片:1989年11月澳大利亚,自桥北商贸大厦迅达电梯机房外鸟瞰悉尼歌剧院及大铁桥。另一照片:1989年11月中迅外销小组考察香港华润大厦迅达电梯)
&&&&&& 迅达公司是国际公司,同样的零部件,价格基数相同,但各地采用的系数不同,这和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均有关,所以每年要讨论价格。比如当时中迅进口大约要比内销高30~40%,中迅销往亚太地区则比内销低约10~20%左右。价格不合适则外商不订货。最近,娘家人告诉我,现在已打了翻身仗,外销要比内销高约10%。
&&&&&& 走出国门考察也不一帆风顺。首先是签证,按惯例,一个国家的签证,有效期为三个月,不按时入境就作废了。东南亚诸国离得不远,我们想一次走访完当时还做不到。第一次考察团的签证,到我们出发前,不但马来西亚未签下来,还把新加坡的给耽误了。澳大利亚迅达得知后,说从他们那儿签新加坡只需三天即可,我们到澳大利亚后马上请他们代办。一周后我们要离开前询问为何没签下来,对方回答说:&这是因为中国对外签证需十多天,外交上是对等的。所以中国护照和澳大利亚护照签证是不同的!&澳迅又介绍说,你们下一站去泰国,改用新加坡航空公司机票,可利用过境签证,经协商后,新加坡同意下飞机海关给两天过境签证,这才匆忙去了新加坡迅达。事后又得知,马来西亚对刚开放的红色中国有些恐惧,拖到我们已在最后一站澳门要回国时,才同意给签,我们只好放弃了。
&&&&& 这是我们第一次和外商直接交换意见,互相加深了解,收获很多,其中呼声最高的是他们对中迅内部有分工不了解。比如:北京厂是以板金加工线为主,上海厂则以机械加工线为主,又如北京厂是以生产中速以下电梯含货梯为主,上海厂则以生产高速梯和自动扶梯为主。外商往往把订单邮错了,公司总部又未设专人协调,订单来回寄,不但极其麻烦,而且还会推迟交货日期。
&&&&&& 为了迅速扭转这种背动局面,1990年初,公司又将我调到总部市场开发部任销售主管经理,负责外销合同协议等,统一由总部处理,然后再分别下达两厂生产。涉及两厂不论内销还是外销,相互配套等均由我来协调。改进后外商非常满意,我也一直干到退休,是我在中迅任职最长的一个岗位。
&&&&&& 十三、国际认证
&&&&&& 1993年,我们接到瑞士迅达总部的通知,从1985年起只有取得第三国颁发的(即瑞士和中国以外)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证书的企业才允许出口,否则世界各国均不接受你的产品。
当时的情况是中国企业(起码是电梯和机械行业)非但没见过这种证书,更不知上何处找认证机构,对这种摸不着头脑的要求不知所措。后来还是在合资伙伴香港怡和迅达公司的协助下,我们通过国际性的&香港劳氏船级社&提供标准文件和全员培训(包括发给内审员证书);编写文件;贯彻执行;反复修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通过内审后,由劳氏船级社的认证机构审核通过认证,再发往他们相应的总部批准后,终于1994年8月获得了下列国际证书:
&&&&&& 英国国家认证协会(NACCB)证书;德国认证协会(DAR)证书;荷兰认证协会(RVC)证书;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体(JAS-ANE)证书。
&&&&&& 这次认证工作非常艰苦,不象现在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许多认证机构可以咨询,而且面临着取不到证书就要停止出口的巨大压力。这种认证不但涉及到全公司上下各部门,而且牵扯每个职工。英文版ISO国际标准尚未译成中文,许多内容因国情不同还需要调整等等,总之这几张薄薄的证书在当时真是得来不易,对我公司出口外销来说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 认证工作中还培训了一批&内审员&,合格的均发证书,也有我一份即日英国国际劳氏船级社颁发&质量体系认证内部审核员&证书(见英文原版证书图片)。
&&&&&& 十四、经验教训
&&&&&& 工作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我仅举两个较大事件的例子。
&&&&&& 有一次,北京电梯厂购置的国产设备,质量不好,还修不好,对方不管了,我方对他们起诉,本想这官司肯定能赢,结果一开庭,法官审理签合同的单位是北京电梯厂不是法人,因注册的&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才是法人,当即宣告我方败诉。我们这才明白,两厂虽是独立的二个单位,但都不是法人。事情出在设备采购合同上,再一查,所有销售合同也同样是两厂签字的,均不合法,于是立即组织两厂重新统一用公司名义印刷合同文本,销毁两厂合同章,换发公司统一的合同专用章,采用分号管理。总部用(1)和(2)号;北京厂用(3)和(4)号;上海厂用(5)和(6)号。另外对所有销售人员颁发法人授权书。工作越做越完善,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法律知识课。
&&&&&& 又有一次,就在公司外销迅速发展,整机出口越来越多的大好形势下,某领导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了外商一万美金的贿赂,当时中国以人民币万元户为荣,美元汇率8.5至8.7比1,而且外汇个人还不能随便换。经检察院起诉,查实后被开除党籍,彻消一切领导职务,被法院叛两年徒刑并开除厂籍。他把&为国争光&改为&为已谋利&,后来大家才知道,他还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在受处分的同时,还失去本来该属于他的福利。如:当时正在分房,本可分得一套四室二厅二卫;又如:当时他已考取了&教授级高工&职称,正要发证书,也被取消;还有:开除厂籍后连退休工资都无处去领,&&。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它告诫我们为人一定要正直,不要头脑发热,否则往往会&贪小失大&最终毁了自己一生。
&&&&&& 十五、质量反馈
&&&&&& 中迅外销考察团对扩大出口非常有效,从1991年开始,只要有可能,几乎每年都去,为了防止国家多而签证来不及,也为了能让更多参加外销的相关人员都能出国去看看、听听、体会体会。后来我们改为每年分两个团出发,由于亚太地区属香港怡和迅达管辖,最终两个团到香港汇合,和他们一起共同作出当年考察的报告。我分别参加过1989年、1991年、1995年、1996年共四次,到过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和澳门(均未回归)等国和地区。(见照片:1991年9月中迅外销小组考察马来西亚清真寺迅达电梯。另一张:1991年9月中迅外销小组考察泰国&大皇宫&宫廷电梯)。
&&&&&&& 还有新西兰、印尼、东帝汶、菲律宾等是别人去的。
&&&&&& 总起来说,中迅公司交货期和售后服务均比较及时,而质量反馈则是每次的焦点,并且还影响价格的确定。下面我们逐一谈谈其中主要项目:
&&&&& 1、外商曾带我们去仓库,一进门就诙谐的说:&站得很远就能见到你们的产品,那些包装箱呈黑色的,有的箱子还破裂了的就是,它不光是外表不好看,往往会使电梯零部件锈蚀和压坏。&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路程更远问题就更严重。他们还说:&我们澳洲有钱,所有商品都只要最好的,希望你们立即改进。&
原因很简单,我们初次出口没经验,货物海运和陆运要求大不相同,首先在海轮船仓内货物码放较高,在下面的承重更大,加上海运时间长既潮湿又有盐雾。正确的应是先挑选合格的木材,箱结构也要能承重,然后再作&防潮(霉)、防虫、防盐雾的三防处理&,基本上可解决问题。我们还发现从瑞士进口的货物,除包装箱合格外,还算好尺寸再放在向海运公司租来的集装内,所以路途一个多月的海运,货物仍保持完好无损,真是万无一失!原来,简单的包装箱还有这么多学问。
&&&&&& 2、新加坡迅达对我们主打产品防火厅门的吊门滚轮反映其中轴承使不住,造成门扇走动不平稳,还有噪音,外商说他们在安装前仔细检查,不灵的当时就换掉。经我们质量部门调查,这种小型轴承开始在市场上外购,满足不了要求,它需要转动灵活,并且长期在人工加工不了油的情况下工作。后来我们改为外协件,到小型轴承厂专门订购&含油轴承&,外商基本满意,但我们轴承质量在使用寿命上还是比不上国际水平。故还要外协厂改进提高。讨论之余,他们还带我们去考察在用电梯:1995年,是新加坡&第一批圆弧形自动扶梯&。1996年,去&狮身中的电梯&,可以从电梯顶层即狮嘴中俯瞰狮城风景。
&&&&&& 3、外商反映,我们生产的开关门电动机包括磁罐,都不适合在亚热带使用,他们相对湿度能达到95%以上,潮湿又高温,不是磁罐烧了,就是电机烧坏,这样电梯就不能使用。既要花钱买新的,又要费时间更换,他们对此事非常头痛,而一旦换上瑞士原产的就好了。开始他们在订单中注明&不订开关门电机。&后因我们出厂前要作联动试验,他们同意在订单中注明&开关门电机用瑞士进口件&。我们在国内比较了许多配套厂,后来经辽宁一家微型电机厂改进后基本达到要求,但外商还是不相信。我们免费提供样机,长期试验后才比较放心。
&&&&&& 4、外商的质量反馈是很认真的,经过长期使用、分析比较后才拿出一个结论性的意见。有些零部件我们有几家配套厂,同样采用瑞士图纸,但各制造厂的工艺、检验不同,外商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例如:曳引电动机只要&上海南洋电机厂&的产品。因为其它厂家绝缘性能不够好,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会烧坏。
&&&&&& 5、还有一些反馈是橡胶塑料件不耐磨,需经常更换,当时国外已普遍采用扁电缆,比我们的圆电缆好用;这类意见向外协、配套厂提出后都能较快得到改进,满足要求。
&&&&&& 6、小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我们出口外销来说,真是一点不假,它不但影响我们每年价格的确定,较大的质量问题还要付出向外商赔偿的代价,当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时发现,合资产品不可能光是公司内部自己生产的,很大一部分是外购、外协、配套厂生产,比如最小到一个螺丝钉,都要符合国际标准的级别。开始在我国市场上找不到也要去外协订购,大的到曳引机等也是如此。这样就带动了一大批大、中、小企业为我们配套。通过电梯生产制造真能反映出我国工业水平,凡是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零部件不是先直接进口,就是要进口高精度的设备或材料,再培训技术工人才行。对于公司自己生产的能满足这些要求,而对外购、外协件的生产厂来说,往往不付出努力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反馈的问题中自己的生产的很少,即便有也能很快解决;大部分是其它厂家生产的,有些还解决不了。所以我认为,合资能带动一大批企业,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也淘汰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企业。
&&&&& 十六、有点成绩
&&&&&& 要说外销成绩如何,首先要看是否完成合资前订的指标,出口要达到20%以上,刚合资无产品,当然也无外销。从1984年开始有了瑞士设计产品的外销,当时,北京厂的外销比上海厂多,是因为产品分工形成的,部件出口是以北京厂为主,八十年代北京厂的比例在33%~54%之间,而上海厂和全公司比例未达到20%,九十年代有整机出口之后,全公司比例逐年上升,直到1998年我退休,统计人员告诉我从1980年开始直到1998年总的外汇收入为2亿3千万美元,占总产值的比例为21%。这说明了,十八年半以来,把开始无出口的几年不但补上了,而且总比例还超额完成了合资的指标!
&&&&&& 我们知道,这小小的数字对于今天电梯行业和国家外汇储备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但毕竟是第一家电梯合资企业全体职工艰苦努力,来之不易的果实。这期间,我们的外销渠道还有通过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另外在条件许可时和当地企业共同作工程(如澳门南光公司),外销范围扩大至东欧;中东;非洲并有少量销到了瑞士本土。
&&&&& 再者,我公司这十八年得到的主要业绩和荣誉有(它们分不出内外销,放在一起按年排列):
&&&&& 年&& 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
&&&&& 1989年&&&&&&& 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 年&& 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
&&&&& 年& 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
&&&&& 年& 中国机械行业十佳企业
&&&&& 以上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圆了我们&出口创汇,为国争光&的梦!
&&&&& 十七、光荣退休
&&&&& 1998年我年满60,光荣退休,到人事部门去办退休手续,非常
巧,那年正是国家人事部制发一种全国统一的退休证,中迅公司我是第一个用。当我拿到封面带国徽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退休证&非常激动,打开一看封里写着证书编号:中迅字第001号。这个小小的一号,使我回想起:首先我被调到北京成立的第一家电梯厂,又以考试第一名取得工程师职称,接着又参加了我国机械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为我提供了获得诸多第一的机会,主要的有:参加并完成了我国第一台液压梯机械部分的设计;担任了中瑞第一和第二代混合产品的主设计;组织并发行了中迅第一套中英文对照的彩色样本和土建设计手册;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电梯交通配置论文;第一个担任了中迅电梯北方公司专职负责外销的进出口科长;参加了第一个中迅电梯外销考察团;承担了第一个由总部统一对外商的主管经理&&。有了这么多第一,拿到001号退休证也是顺理成章的。再见了,亲爱的中国迅达!
十八、发挥余热
&&&&&& 退休后尚未休息就有二个机会:一是我家附近的&北人集团第二印刷机械厂&刘厂长是原北人厂的同事,他邀请我去干老本行,印刷机的设计;另一个则离家稍远的&北京实创电梯公司&周总是中迅公司的同事,他邀请我再干电梯,协助他管理技术。怎么办呢?都是发挥余热,二者必取其一。从我内心来讲,还是更热爱电梯事业,于是我再次走进电梯行业,又重新从事技术工作,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至今已整十一个年头。这段时间我国电梯行业不但产量上,在用量上,技术上,出口上,标准上,电梯杂志和信息港上都迅猛发展,以下举例谈点体会。在技术上,再举驱动系统为例,继交流调速替代了直流有齿轮之后,很快VVVF即交流变频调速又风靡了整个中国;然后二十一世纪初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永磁同步无齿轮技术,这种驱动系统更节能、更环保、体积更小、效率更高。驱动使用的曳引减速机也同步由蜗轮蜗杆、斜齿轮、行星齿轮、无齿轮发展到特种带传动,其曳引轮只需100多毫米即可。不仅如此,从而还实现了小机房和无机房电梯,大大节省了建筑物的空间,再加上串行通讯的使用,为高层建筑的电梯节省了大量线缆, 也简化了安装。我国电梯飞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2007年出口台数是进口台数的12倍。实际早在2002年中国大陆全年电梯进出口台数基本持平。结束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超过25万台,在用量超过100万台,成为世界电梯保有量大国之一,这不仅是&中国电梯行业30年&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贯彻电梯标准方面,我国加入了ISO国际标准组织,并一直保持和世界同步,以2008年为例,又有24项电梯国家标准开始制修订,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电梯标准体系,而且将确保电梯行业在新时期更规范、更有序地大步向前发展;&中国电梯&杂志则越办越红火,由原来一月刊增为半月刊,其总量已达到300多期,平均期发行量为7200册,在国外平均期发行量为280册,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还建立了&中国电梯信息港网站&,其日均独立IP访问量超过4800个,互动论谈注册用户2.1万名。
&&&&&& 2008年在北京实创电梯公司祝贺我70岁生日时,我激动地说:&只要你们需要我,我就不会离开你们!&这不仅是员工对企业的忠心,更是一个服务于电梯行业34年普通一兵的心声。有人问:&你退休了,不享清福,为什么还接着干?&其实很简单,不为名利,是出于对电梯行业真正地热爱!这更说明退休时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 我国电梯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意味着正在或者已经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
&&&&&& 幸运之神总会降临到勤劳勇敢人们的头上。我衷心祝愿也完全相信:
&&&&&& 中迅娘家人定能把&出口创汇,为国争光&的旗帜举得更高!
&&&&&& 电梯行业定能发展越来越快,朝着世界先进行列迈进!
&&&&& &我们伟大的祖国,外汇储备定能逐年增多,国力更加强盛,向世界发达国家挺进!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赵融 来源:中国电梯 编辑: 【】【】【字体: 】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匿名发表 
最新行业人物
热门行业人物
中国电梯信息港&版权所有&CopyRight&&&&Chinaelevator.org&&All&Rights&Reserved
中国电梯协会、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梯杂志唯一主办电梯行业网站
[][][][][][]
地址:065000&&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61号&&Email:&&MSN:
电话:(直拨)&2311445转&&传真:
Published at
上午 10:57:13,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07 天幕坠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