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就业网三年轮转怎么回事

& &高校医学专业转出学生远比 转入的多 已成普遍现象
从医没兴趣 课业压力大 未来仍迷茫 医患关系差
高校医学专业转出学生远比 转入的多 已成普遍现象
本报记者 朱文娟
高校医学专业转出学生远比转入的多已成普遍现象  
  看到校教务处发布的“复旦大学2012年转专业录取名单”,复旦大学医学试验班大一女生小杨长长出了一口气。从下学期开始,她就将从医学专业转入化学系了。最近,复旦大学有38个和小杨一样的医学生转出该专业,占到该校医学试验班大一学生数量的1/10,占该校所有转专业学生(共254人)的近15%。
  无独有偶,上海交通大学最近也刚刚结束了转专业的录取工作,申请转出医学专业的学生,也占到该校同一年级医学专业学生数量的1/10,成功转出的学生占该校所有转专业学生的两成多。“近年来,医学专业转出学生远比转入的多,已成为全国医学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蔡巧玲说。本报记者
  》个案
  做医生的家长、亲戚不支持孩子学医
  今年3月底,看到学校教务处贴出的“复旦大学2012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通知”,该校医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是复旦大类招生搞的一项试验,基本涵盖了大部分医学专业。)大一女生小杨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转专业申请。当初由于分数线差了几分,她被调剂到医学专业。尽管不是特别满意,但小杨觉得,如果学起来感觉还不错的话,那么将来做一名医生也可以。
  但是,一个多学期下来,小杨觉得这个专业似乎和自己当初设想的并不一样。“毕竟我是一个女孩子,学医、做医生实在是太苦了,而且还要承受很多东西,譬如每天要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事,还要经常面对血肉模糊,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小杨觉得,医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当她把转专业成功的消息告诉给家长后,她的父母也非常高兴,“他们也觉得女孩子最好不要学医。”
  不少医学生有放弃学医念头
  “我们医学试验班包括了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医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共有300多人,这次约有50多人报名申请转专业,成功的有38个。”小杨告诉记者,同学们申请转专业的想法各异。既有像她这样当初是被调剂进来,本来就没有做医生的打算,也有因为受不了学医这份苦而放弃这个专业的。
  在很多医学生看来,在现今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收入并不算高,还要担负着他人健康乃至性命的重大责任,同时还不得不面对紧张的医患矛盾,尤其是前段时间哈医一院“3?23”恶性暴力事件、北大人民医院“4?13”医生被刺案的接连发生,让不少医学生们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以前只是觉得会很累,现在还觉得有生命危险。”小杨说。
  在上海学医竞争很激烈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的大一女生小王也有着和小杨同样的想法。“当初我们中学有三个名额,只要第一志愿报考医学院就可以加分。当时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所以我就报考了医学院。”小王告诉记者,当时她也想,做医生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工作,自己是一个女孩子,有个稳定的工作很好。“但是,等到我读了一年后,我觉得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我觉得,在上海,学医的前途似乎不怎么光明,竞争很激烈。”
  小杨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亲戚是儿科医院的医生。他曾经对小杨说过,做儿科医生非常辛苦,还要经常加班、熬夜。
  此外,现在上海一些比较好的医院,招收的医生起码是硕士、博士。而且,根据上海的现行规定,上海的医学生毕业后还要进行三年轮转,即毕业后要先在几家医院里轮转三年,轮转期间不属于任何一家医院。“也就是说,本科毕业后,我至少要再读一个硕士,再轮转三年,才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听了这个后,我都觉得有点绝望了。我觉得,同样是花这么多时间,我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容易点的专业呢?”小王说。
  周围环境也促使她转专业
  小王告诉记者,她觉得周边的环境也在促使她做出转专业的决定。“我们在人人网、微博上,也经常看到同学们转发的关于医患关系的一些负面新闻,觉得很害怕。我的医生亲戚也告诉我现在医患关系不太好,建议我好好考虑下专业的事情。”小王说,她觉得很奇怪,在和老师的交流中,老师也鼓励她们转专业。他们觉得女生做医生会很辛苦,所以一些本来没想过转专业的女生,后来也动摇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告诉记者,“过去,很多医生都会送他们的子女来学医。但是最近几年,我们遇到了一些做医生的家长,坚决反对子女学医。”籍刘英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就曾遇到一位医学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但是他们坚决反对这个学生学医,后来这个学生经过了一番努力,才最终说服了父母,坚持读了下去。”
  》数字
  交大:59人要转出,2人要转入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公示该校转专业录取的名单。该校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告诉记者,该校共有59名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报名申请转专业,占到这一级医学生总量的1/10。最终,有37人成功转出医学专业,占到该校所有转专业学生的两成多。而在174名转专业的学生中,想要转入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有2个。“这几年其实情况都差不多,只不过今年要转出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又略微上升了些。”籍刘英说。
  在复旦大学,上个月也刚刚结束了转专业的工作。该校教务处周向峰老师告诉记者,该校医学生转专业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忧。今年该校仅医学试验班就有38名大一学生转出该专业,占到了医学试验班大一学生总量的1/10。
  “临床医学(8年制)因为毕业后可以直接拿到博士学位,在时间成本上大大缩减,所以相对较为稳定,转入学生一般情况下会多于转出的学生。临床医学(5年制)转出的学生就多了,毕竟他们毕业后只能拿到本科学历,而现在大多数较好的医院不会接受一名本科学历的医生。”
  “如果要成为一名医生,5年制的医学生往往不得不继续进修,攻读硕士、博士,这样所需要的时间基本上要11年,所以5年制临床医学生转出多于转入。药学专业、预防医学等专业则已成为纯转出专业,没有学生转入这些专业。”周向峰说。
  周向峰坦言,“转入少,转出多”已经成为全国医学院的普遍情况。
  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该校医学院副院长蔡巧玲告诉记者,“医学院的学生,转出的多于转入的,已是近年来的常态。一些医生如今也不再送他们的孩子来读医了。”
  》原因
  有人读医
  只为“曲线救国”
  “当然,换专业的学生中,不排除一些本来就对从医没兴趣的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告诉记者,由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单独代码招生,其分数线相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偏低,所以一些立志想要考入上海交大的学生,可能带着一种投机心理,先选择交大医学院,考入后再通过转专业进入交大其他专业。
  记者了解到,2010年,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分数线为497分,上海交大的理科分数线则为524分;2011年,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分数线为507分,上海交大的理科分数线则为535分。交大医学院与交大的分数线相差近30分,所以不少学生选择考医学院“曲线救国”。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新的上海交大医学院成立后,就有了转专业的情况。此后,一直有医学生转专业,不过今年较去年的数量又有上升。”籍刘英说。
  2 课业压力大
  “每一个学分都很难拿”
  复旦大学临床医学(8年制)专业大三学生小曹是去年刚从生物科学专业转入临床医学专业的男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初选择转入医学专业,是因为觉得读生物科学专业的未来是要做研究,而自己对做研究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以我现在的专业,又已经读到大二,可转入的专业选择并不是很多。医学这个专业我还有点兴趣,所以选择了医学专业。”
  让小曹没有想到的是,读医学专业非常辛苦。“医学专业的每一个学分都很难拿。我们上一门课,要面对一本中文专业书,一本英文专业书,还要做很多的实验,交很多的实验报告,才能拿到3个学分。而对于另外一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不太上课,临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考个不错的成绩,得到3个学分。”小曹说。
  课业重、考试多、熬夜、通宵,是小曹转入医学专业后的日常生活状态。小曹告诉记者,他的课程比其他专业的同学多很多,在课程最多的学期,他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半都在上课,有时候,晚上也要上课,常常感到自己“忙得像陀螺一样”。
  “在枫林校区,医学生们的夜晚和周末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度过的,他们的考试从期中到期末几乎不间断,并且由于今后的工作‘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切考试都必须严谨对待,老师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像系统解剖学这样的课程,挂科的学生比例并不低。”在复旦大学的一本内部刊物中,其他专业的学生这样形容他们眼中的医学生。
  3 未来仍迷茫
  做医生收入低还很苦
  除了学业压力大,很多医学生对于未来仍感到迷茫。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沪上高校医学院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一半学生从医兴趣比较稳定,但有四分之一学生认为今后的路不太好走,自己会走一步算一步。
  “医学生的培养周期比其他专业明显长,往往是5年制或者8年制。学生毕业后,还要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轮岗培训。也就是说,要经过10多年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独立的医生,这和很多本科4年后就走上社会的同学相比,他们要煎熬更多时日。可谓是投入周期长,但是其收益却相对较少。”复旦大学教务处的周向峰老师觉得,这成为一部分医学生选择转专业的重要原因。
  记者调查发现,在复旦大学申请转专业的医学生中,约有2成多选择了数学、化学专业。“听说医学生出国比较难,数学、化学等专业出国则相对容易。我是有将来出国的想法的,所以选择了换专业。”一名医学生如是说。
  “虽然现在各个层面都在努力,但是医疗环境并没有明显好转。其表现之一,就是医生的收入并不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也谈到,交大的很多专业就业情况良好,很多医学生就是转入了这些就业“钱景”较好的专业。“很多学生都转到了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这些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的月薪通常从五六千元起步,即使是这种收入情况,很多学生还要挑挑拣拣。
  但是医学生通常要用最少5到8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医生。但是他们毕业后,还要先进行3年轮岗实训。实训后还不一定能够留下来,即使是留下来,一名年轻医生的收入通常只有两三千元钱。”籍刘英表示,刚刚毕业的年轻医生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成为主治医师,要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合理的收入并不容易。
  4 医患关系差
  最让医学生寒心
  除了收入待遇,医生的工作压力大、辛苦程度高也让一些医学生望而生畏。而最让医学生心寒的,则是当下的医患关系。复旦大学校团委近日公布了一份历时5个月完成的对上海部分在读医学生、实习医生等进行的调研访谈。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
  许多受访医学生提到,一些很轰动、流传很广的医患纠纷事例已经导致了很多学生或家长排斥学医的心理。
  一名受访医学生表示:“就我而言,我是绝对不会当医生了,我的很多同学也有这样的考虑。我有个同学以前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所以转到临床八年的,最近他父母听了一些报道后,又要求他不准当医生了,他自己也没有当医生的欲望了。至于以后就业,应该是做些和医生有关的工作,比如医药代表、法医或是基础研究等。”
  另一位受访医学生也表示:“不仅读书期间会有人考虑转行,就业以后也会有人考虑转行。”
  》专家
  医疗事业人才的培养出现危机
  在医学生大量转专业的同时,医学生的生源也开始出现困难。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沪上医学院目前仍基本都处于不愁生源的状态,且临床专业招生分数还呈持续上升之势。但是,在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综合性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第一志愿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却相对较少。
  “顶尖学生多半不会选医,而选经济管理、商业等赚钱的行业,医生收入太低了。”复旦大学一位负责人这样说。该校招办相关负责人也曾向记者表达他的隐忧,“频频发生的医患关系肯定会对医学院的招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另外一些地方,情况则更不尽如人意,临床医学专业甚至成为“兜底”的专业。如广州医科院校就承认招生断档严重。而从今年9月起,厦门大学对所有新招的医学生免除学费,原因就是为了借此吸引更多优秀的医学生源,改善学校医学学科生源质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生的流逝,尤其是现在最优秀的学生已经不再选择读医,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未来医学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是眼下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一位资深医生王俊这样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冯晓源同样对此表示忧心。“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我们今后的医疗事业后继人才的培养出现危机。”冯晓源认为,目前社会上普遍对医生的尊重程度不够,这导致不少学生对于医生这个专业也有了不同的想法。
  》建议
  加强自我宣传 增加医学专业吸引力
  “但这确实不是单纯凭医学院的努力或者采取些措施就可以改变的现实。”冯晓源也坦言,改变这一现象必须依靠全社会一起来努力,提高大众对医生职业权威性的尊重。冯晓源建议,医学院本身也可以做一些努力来吸引生源,如学生进入大学后,医学院可以加强自我的宣传,增加医学专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给那些适合学医的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优惠。但他并不赞同降低医学专业的门槛,或者像厦门大学那样对医学生免费。“对于那些困难学生,我们可以给予免费这样的优惠或者一定的补助。但要成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并且对这个职业认可。”冯晓源说。
  “我们现在也在努力,希望通过作报告、办讲座等方式,能够给我们的医学生一个系统性的正面引导,希望他们能够对医生这个专业和职业有个正确的认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行综合办主任籍刘英说,最近,在他们学校举办的大师讲坛中,“医学泰斗”王振义院士所做的讲座让医学生们非常感动,一位医学生回去在人人网上谈到这次报告,谈到之前发生的哈医一院“3?23”恶性暴力事件,他这样写道,“只要打不死我,我就一定要做名好医生。”
  “看到这段文字,我们都非常感动,这才是我们医学界未来的希望。”籍刘英说。
  》记者手记
  将来,谁给我们看病?
  采访过程中,每对医学专业的现状多了解一分,惊诧就多一分。几乎就是在10多年前,我们考大学的时候,还是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考得进医学院。短短10多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最优秀的学生都不来读医了。”“今年转出医学专业的学生又比去年多了些。”几乎每个接受采访的人,都会传达出这样的信息。
  越听,便越心惊。医生这个职业,本身就有其特殊性。因为背负着“性命攸关”的责任,所以人们对医生的期望又会格外多一些。但现状却是,一些医学院的生源质量开始滑坡,医学生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差――一些医学生毕业后选择了放弃医生这个职业,另一些医学生则在校园里就扭转了自己的人生轨道。
  很多医学生抱着治病救人的理想求学,但社会的现实却与理想有着太大落差,他们的选择也可以理解。但问题是,当越来越多的医学生选择放弃这个职业的时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医生待遇差。”“医患关系差。”“医生太辛苦。”这些话在采访中多次听到。可谁又曾想过,社会是谁?社会就是你我他。有些事情,我们无能为力。但有些事情,也许我们可以略尽绵薄之力。譬如,在医患关系的改善上。一个理解的微笑,也许可以化解一桩本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解决或者至少缓解这种趋势。
  学生,他们以转专业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他们不想走上医生之路。当这种情况出现得太多的时候,我们学校、社会是否能足够重视,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做医生也是挺好的!不要等到有一天,我们的医生越来越少,医院里优秀的医生越来越少,更不希望将来,我们找谁来看病也成为困难。-->医学生毕业不能马上当医生 本科须培训三年  学医成本很大 成长慢长  时间成本:至少12年才能成主治医生  中山一院某主治医生(博士):  2001年考入中山大学,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2010年才毕业,毕业后规培1年,专科培训2年,经历12年的学习、培训,2013年后被聘为一名主治医生。  南方医院某主治医生(本科):  2001年考入如今的南方医科大学,5年本科,留在南方医院,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年专科培训,教育加培训共历时10年,后在专科工作2年,历时12年,2013年被聘任为主治医生。  经济成本:本硕花费近19万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各高校各专业本科医学生每年学费基本在元,以6000元/年计,5x6000=3万元,住宿费1000元/年 x5=5000元,伙食费1000元/月x12x5=60000元,本科下来,花费起码95000元,再加其他疾病、杂费支出1万元;本科5年花费共约 10.5万元。  2015年,研究生普遍取消公费,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的学费从1元/年不等,以1.5万元/年计,学费三年是4.5万元,伙食费1000元/月x12x3=36000元。研究生阶段投入约8.1万元。  培训短则一年 长则三年  规培对象  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培训模式  “5+3”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广州实施了规培的医院,针对从事临床的硕士研究生基本规培2年,博士规培1年。  培训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内科、外科、全科、儿科、精神科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以在临床有关科室轮转为主。包品红分析说,住院医师将在各个科室轮转,对所有科室、所有常见病都有所了解,此外,有关医患沟通的技巧也会贯穿整个培训过程。  考核认证  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合格者颁发统一制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业内说法  规培是国际惯例大势所趋  和学生们的不理解、种种担忧相比,一些医院管理者很支持这项政策的推行。  “在国际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公认的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临床医生规培也是国际惯例。很多国家都有规培,只有经过培训的医生,才可以在医院独立从业和开诊所,而且这是法律要求。  “此次新政,是种回归。”广医三院前副院长、广州市人大代表陈安薇说,英语中“doctor”分别指称“医生”和“博士”,国外学医学8年才算是毕业,与 现在的5+3是一回事,她说,毕竟面对生死,医生本就不是轻易能得到的职业。“国内外的医疗卫生实践证明,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还需要经过住 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  陈安薇透露,自己上世纪70年代当医生,也经历了24小时值班制的住院总医师等培训。  廖新波说,规范化临床实践的培训是学医成才后的最后一次考试,确实是非常辛苦,但也相当需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能考上医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如果这种辛苦能够换来将来百姓对医生的尊重,那是十分值得的。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全部评论我的健康中心健康热图
分享这段文字:医学生毕业三年的培训期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医学生毕业三年的培训期是怎么回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每个月给一点补助,保证你饿不死,三年后发一个培训合格的本子说通俗点就是做三年的廉价劳动力~~~~本科毕业后在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三年
这是参照国外的培养制度,有利于医生的成长。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毕业三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临床医生轮转管理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临床医生轮转管理办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揭露医学生低薪的黑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80.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揭露医学生低薪的黑暗
医​学​生​ ​薪​水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72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20080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生就业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