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已知n是正整数 p1有序偶集合,R是A上关系<x,y>R<u,v>当且仅当xv=yu,R是等价关系问怎样用该等价关系将有理数归类

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X},集合B={X|log2x&1}(1)求集合A、B,(2)求A(Cu B)_百度知道
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X},集合B={X|log2x&1}(1)求集合A、B,(2)求A(Cu B)
提问者采纳
A={x|2x-3&x}={x|x&3}B={x|log2x&1}={x|x&2}第二问中间是什么?是A∪(Cu B)?还是A∩(Cu B)CuB={x|x≤2}所以A∪(CuB)={x|x&3}A∩(CuB)={x|x≤2}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解不等式x^2-2x-3&0得:-1&x&3,所以A={x|-1&x&3};同理解lg(x+1)&1得:-1&x&9,所以B={x|-1&x&9}。A∩B={x|-1&x&3}CU(A∩B)={x|x≥3或x≤-1},用区间表示:(-∞,-1]∪[3,+∞)。
(2)AU(CuB)=x&3Ux&2即3&x&2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知全集U=R.集合A={x|x^2_x_6&0}.B={x|x^2+2x_8&0}.求A并B,A交B,Cu(A并B)_百度知道
已知全集U=R.集合A={x|x^2_x_6&0}.B={x|x^2+2x_8&0}.求A并B,A交B,Cu(A并B)
已知全集U=R.集合A={x|x^2_x_6互碃忿咳莜纠冯穴辅膜&0}.B={x|x^2+2x_8&0}.求A并B,A交B,Cu(A并B)急要,详细的过程
提问者采纳
由A={x|x^2-x-6&0}.B={x|x^2+2x_8&0}有A={x|(x-3)(x+2)&0}.B={x|(x+4)(x-2)&0},进一步解得:互碃忿咳莜纠冯穴辅膜A={x|-2&x&3}.B={x|x&-4或x&2},于是A∪B={x|x&-4或x&-2},用区间表示为(-∞,-4)∪(-2,,+∞);A∩B={x|2&x&3},用区间表示为(2,3);Cu(A∪B)={x|-4≤x≤-2},用区间表示为[-4,-2]。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A∪B={x|0=&X&4或x&4} A∩B={x|0=&x&互碃忿咳莜纠冯穴辅膜=1或3=&x&4} Cu(A∩B)={x|1&x&3或x&=4} CuA∪CuB={x|1&x&3或x&=4}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设全集为实数R,A={x|x+1≥0},B={x|x-4<0},求看下面的图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在回答你之前我先声明,这些题其中至少一半,你都能独立完成,所以你没有看到的题我不会回答你,我很同意楼上,尤其是1L的意见!6、7、10、11、13都要稍微转一点弯的,所以我才愿意回答你。6、已知集合P={x|x=6-3k,k∈N,x∈N},Q={x|x分之6∈N*},则P∪Q=用列举法,P={6,3,0},Q={6,3,2,1},则P∪Q={0,1,2,3,6} 7、设A={x|x²-x-p=0},B={x|x²-2x-q=0},且A交B={-1}(1)求p、q的值(2)用列举法求A∪B解:(1)A,B分别表示方程x²-x-p=0和方程x²-2x-q=0的两个根组成的集合而A∩B={-1},所以,-1是上述两方程的公共根故有1+1-p=01+2-q=0解得:p=2 q=3(2)由(1)知A={x|x²-x-2=0}={2,-1}B={x|x²-2x-3=0}={3,-1}A∪B={-1,2,3} 10、已知A={2x+y,3},B={0,x-y},且A=B,则x= ,y= 。由A=B,故A、B中的两个元素完全相同故有:3=x-y2x+y=0解得:x=1,y=-2 11、已知集合A={m+1,-1},B={m+2,m²+1},且A∩B={-1},则m= 。由A∩B={-1},则-1∈B,故有m+2=-1,或m²+1=-1而m²+1&=1,不符合题意,舍去故只有m+2=-1,m=-3 13、已知全集为实数集R,集合A={y|y=x²+1,x∈R},B={y|y=4-x²,x∈R}(1)求A∩B(2)求Cr(A∩B)【这个求补集】 注意!A、B分别表示函数y=x²+1和函数y=4-x²的值域!也就是y的取值范围!所以,A={y|y&=1},B={y|y&=4}(1)A∩B={y|1&=y&=4}(2)Cr(A∩B)={y|y&1或y&4}
虽然不需要还是谢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知全集U=R,集合A={x|log2(3-x)小于等于2},_百度知道
已知全集U=R,集合A={x|log2(3-x)小于等于2},
已知全集U=R集合A={x|log2(3-x)于等于2}集合B={x|5/x 2于等于1}1、求A、B2、求(CUA)交B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0&(3-x)&=4,,,,-1&=x&3;;;;A=[-1,3);;;x^2&=5,,,,,-根号5&=x&=根号5;;B=[-根号5,根号5],,
CuA=(-穷-1)U[3,穷)交集[-根号5,-1)..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知全集U=R,集合A={x||x-3|>1},B={x|≤1},(1)求集合A,B;
练习题及答案
已知全集U=R,集合A={x||x-3|>1},B={x|≤1},(1)求集合A,B;(2)求集合A∩B,(CUA)∩(CUB)。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0103
所属题型:解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解:(1),;(2),。
马上分享给同学
高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已知全集U=R,集合A={x||x-3|>1},B={x|≤1},(1)求集合A,B;”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集合间交、并、补的运算(用Venn图表示)、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数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一、交集:数学上,一般地,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 和 集合B 的交集是指含有所有既属于 A 又属于 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由属于A且属于B的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交集越交越少。若A包含于B,则A&B=A,A&B=B
例如:集合 {1, 2, 3} 和 {2, 3, 4} 的交集为 {2, 3}。数字 9 不属于素数集合 {2, 3, 5, 7, 11} 和奇数集合 {1, 3, 5, 7, 9, 11}的交集。
若两个集合 A 和 B 的交集为空,就是说他们没有公共元素,则他们不相交,写作:A &B = ? ;。例如集合 {1, 2} 和 {3, 4} 不相交,写作 {1, 2} &{3, 4} = ? 。
更一般的,交集运算可以对多个集合同时进行。例如,集合 A,B,C 和 D 的交集为 A &B &C&D =A&(B &(C &D))。交集运算满足结合律,即 A &(B&C)=(A&B) &C。
最抽象的概念是任意非空集合的集合的交集。若 M 是一个非空集合,其元素本身也是集合,则 x 属于 M 的交集,当且仅当对任意 M 的元素 A,x 属于 A。
这一概念与前述的思想相同,例如,A &B &C 是集合 {A,B,C} 的交集。(M 何时为空的情况有时候是能够搞清楚的,请见空交集)。
这一概念的符号有时候也会变化。集合论理论家们有时用 &&M&,有时用 &&A&MA&。后一种写法可以一般化为 &&i&IAi&,表示集合 {Ai : i & I} 的交集。这里 I 非空,Ai 是一个 i 属于 I 的集合。
注意当符号 &&& 写在其他符号之前,而不是之间的时候,需要写得大一号。
二、并集:并集(union):在集合论和数学的其他分支中,一组集合的并集是这些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而不包含其他元素。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并集越并越多。
集合 {1, 2, 3} 和 {2, 3, 4} 的并集是 {1, 2, 3, 4}。数字 9 不 属于质数集合 {2, 3, 5, 7, 11, &} 和偶数集合 {2, 4, 6, 8, 10, &} 的并集,因为 9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偶数。
更通常的,多个集合的并集可以这样定义:例如,A, B 和 C 的并集含有所有 A 的元素,所有 B 的元素和所有 C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
形式上:x 是 A &B &C 的元素,当且仅当 x &A 或 x &B 或 x &C。
三、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真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S中的补集(或余集,在台湾叫作差集)记作?sA. 读作A在S中的补集由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B关于A的相对补集,记作A-B,即A-B={x|x&A,x&B'}
绝对补集定义:A关于全集合U的相对补集称作A的绝对补集,记作A'或?u(A)或~A。&U'=&P;&P&=U
学习补集的概念,首先要理解全集的相对性,补集符号?s &A有三层含义:
①.A是U的一个子集,即A包含于U;
②.?s &A表示一个集合,且? &A包含于U;
③.?s &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s &A与A没有公共元素,U中的元素分布在?s&A与A这两个集合中;
④.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包含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补集只想对于相应的全集而言,如:我们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Z为全集,而当问题拓展到实数集时,则R为全集,补集也只是相对于此而言。
考点名称:
集合的含义:集合(简称集)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集合论的基本理论直到19世纪才被创立。最简单的说法,即是在最原始的集合论&&朴素集合论中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东西&。集合里的&东西&,叫作元素。
集合的表示:若x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x&A。
二、集合的特点:
给定一个集合,任给一个元素,该元素或者属于或者不属于该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
一个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认为是不相同的,即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有时需要对同一元素出现多次的情形进行刻画,可以使用多重集,其中的元素允许出现多次。
一个集合中,每个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间是无序的。集合上可以定义序关系,定义了序关系后,元素之间就可以按照序关系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间没有必然的序。(参见序理论)
4、符号表示规则
元素则通常用a,b,c,d或x等小写字母来表示;而集合通常用 A,B,C,D或X等大写字母来表示。当元素 a 属于集合 A 时,记作 a&A。假如元素a不属于A,则记作a&A。如果A和B两个集合各自所包含的元素完全一样,则二者相等,写作A=B。
三、常见集合符号
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
N*或N+:正整数集合{1,2,3,&&}
Z:整数集合{&&,-1,0,1,&&}
P:质数集合
Q:有理数集合
Q+:正有理数集合
Q-:负有理数集合
R:实数集合
R+:正实数集合
R-:负实数集合
C:复数集合
&:空集合(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又叫空集)
U:全集合(包含了某一问题中所讨论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又叫全集)
四、运算定律
交换律:A&B=B&A A&B=B&A
结合律:A&(B&C)=(A&B)&C A&(B&C)=(A&B)&C
分配对偶律:A&(B&C)=(A&B)&(A&C) A&(B&C)=(A&B)&(A&C)
对偶律:(A&B)^C=A^C&B^C (A&B)^C=A^C&B^C
同一律:A&&P=A A&U=A
求补律:A&A'=U A&A'=&P
对合律:(A')'=A
等幂律:A&A=A A&A=A
零一律:A&U=U A&U=A
吸收律:A&(A&B)=A A&(A&B)=A
德&摩根定律(反演律):(A&B)'=A'&B' (A&B)'=A'&B'
德摩根律:1.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的补集等于集合A的补集与集合B的补集的并集; 2.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的补集等于集合A的补集与集合B的补集的交集。 容斥原理(特殊情况):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
容斥原理基本思想: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五、相关概念
1、元素:集合里所含有的个体称为集合的元素。例如全中国人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当x是集合A的一个元素时,可记作x&A,读作x属于集合A。
2、基数:集合A中不同元素的数目称为集合A的基数,记作card(A)。当其为有限大时,集合A称为有限集,反之则为无限集。
3、并、交集
并集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并集越并越多。
交集定义:由属于A且属于B的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交集越交越少。
若A包含于B,则A&B=A,A&B=B
相对补集定义:由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B关于A的相对补集,记作A-B,即A-B={x|x&A,x&B'}
绝对补集定义:A关于全集合U的相对补集称作A的绝对补集,记作A'或?u(A)或~A。&U'=&P;&P&=U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 已知全集U=R,集合A={x||x-3|>1},B={x|≤1},(1)求集合A,B;”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高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知n是正整数 p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