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x)m+xn]/10=[(20-x)n+xm]/20 x为多少

(xm+10)-(xm+5)=20,求x,m的值_百度作业帮
(xm+10)-(xm+5)=20,求x,m的值
(xm+10)-(xm+5)=20,求x,m的值新型特效钠离子吸附剂Li_(1+x)M_xN_(2-x)(PO_4)_3(M=Al,Cr,La;N=Ti,Zr)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6年博士论文
新型特效钠离子吸附剂Li_(1+x)M_xN_(2-x)(PO_4)_3(M=Al,Cr,La;N=Ti,Zr)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摘要】:
高纯氯化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工业原料,杂质钠离子的含量对高纯氯化锂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常用的分离方法很难有效去除氯化锂中的微量钠离子,采用吸附剂是一个比较简捷的方法,但寻找合适的吸附剂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盐湖锂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迫切需要高效、快捷地去除氯化锂中的杂质钠离子。因此研制质优、价廉的特效钠离子吸附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固相反应法合成出了新型钠离子特效吸附剂,并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该吸附剂能有效地吸附溶液中存在的微量钠离子,解决了高纯锂盐制备过程中微量杂质钠离子的分离难题,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吸附剂Li_(1+x)Al_xTi_(2-x)(PO_4)_3,对热重差热(TG-DTA)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反应方程式。(1+x)Li_2CO_(3+x)Al_2O_3 + (4-2x)TiO_2 +6NH_4H_2PO_4 = 2Li_(1+x)Al_xTi_(2-x)(PO_4)_3+9H_2O+6NH_3+(1+x)CO_2
2.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表明:LiTi2(PO_4)_3属三方晶系,晶格为:体心三方,空间群为R 3c,晶胞参数为a=0.8518nm,b=0.8518nm,c=2.087nm,α=90°,β=90°,γ=120°。晶体中存在的对称轴为三重反轴(国际符号: 3 ),少量Al~(3+)( x≤0.4)的加入未影响到LiTi2(PO_4)_3的晶体结构。
3.对样品的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进行了研究和确认。红外光谱:642.19cm~(-1)为ν1(PO_4);584.39cm~(-1)为ν4(PO_4);677.05cm~(-1)为Ti-O对称伸缩振动。拉曼光谱:1097.27cm~(-1)和1070.27cm~(-1)为PO反对称伸缩振动;989.28cm~(-1)和969.99cm~(-1)为PO对称伸缩振动;595.86cm~(-1)和580.44cm~(-1)为PO_2反对称弯曲振动;445.44cm~(-1)为PO_2对称弯曲振动。
4.对合成的吸附剂进行了吸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少量铝离子使Li_(1+x)MxN2-x(PO_4)_3(M=Al,Cr,La; N=Ti,Zr)类吸附剂对钠离子产生特效吸附作用,具有高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可用于可溶性锂盐中少量钠离子的分离。吸附容量测定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0~11.0,x=0.4时,吸附剂对钠离子吸附容量较高,达到49.83 mg/g。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TQ424【目录】:
ABSTRACT5-11
第一章 氯化锂的制备方法与无机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13-30
1.1 氯化锂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14-19
1.1.1 转化法14-15
1.1.2 溶剂萃取法15-17
1.1.3 离子交换吸附法17-18
1.1.4 盐析法18-19
1.1.5 浮选法19
1.2 无机离子交换体19-24
1.2.1 无机离子交换体的历史19-20
1.2.2 无机离子交换体的分类20-21
1.2.3 无机离子交换体的特性21-24
1.3 LiTi_2(PO_4)_3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24-27
参考文献27-30
第二章 吸附剂Li_(1+x)Al_xTi_(2-x)(PO_4)_3的合成研究30-46
2.1 试剂与仪器30
2.2 吸附剂Li_(1+x)Al_xTi_(2-x)(PO_4)_3的合成30-39
2.2.1 设计原理30-35
2.2.2 实验过程35-39
2.3 吸附剂Li_(1+x)Al_xTi_(2-x)(PO_4)_3的反应过程研究39-42
2.4 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42
2.4.1 低温阶段(室温~300℃)42
2.4.2 中温阶段(300~950 ℃)42
2.4.3 高温阶段(950℃~最高煅烧温度)42
2.4.4 冷却阶段(煅烧温度~室温)42
2.5 固相反应机理42-44
2.6 小结44-45
参考文献45-46
第三章 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46-82
3.1 吸附剂的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46-54
3.1.1 不同煅烧温度时样品的物相分析50
3.1.2 不同原料配比时产物的物相分析50-54
3.2 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54-59
3.2.1 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LiTi_2(PO_4)_3的红外图谱分析55-57
3.2.2 不同配比Li_(1+x)Al_xTi_(2-x)(PO_4)_3的红外图谱分析57-59
3.3 吸附剂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59-69
3.3.1 基本概念59-60
3.3.2 激光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比较60-61
3.3.3 不同配比Li_(1+x)Al_xTi_(2-x)(PO_4)_3的激光拉曼光谱研究61-67
3.3.4 关于金属氧八面体和磷氧四面体67-69
3.4 吸附剂的形貌分析69-70
3.5 X 射线显微分析70-75
3.5.1 能谱仪工作原理及结构71-72
3.5.2 定性分析72
3.5.3 定量分析72-75
3.6 吸附剂Li_(1.4)Al_(0.4)Ti_(1.6)(PO_4)_3的比表面积测定75-78
3.7 小结78-80
参考文献80-82
第四章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测试82-101
4.1 基本概念82-85
4.2 离子交换的研究85-86
4.3 试剂与仪器86-87
4.3.1 试剂86-87
4.3.2 仪器87
4.4 各种离子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87-89
4.4.1 Li~+的原子吸收法测定88
4.4.2 Na~+的原子吸收法测定88-89
4.5 吸附平衡时间的测定89-92
4.6 吸附容量的测定92-95
4.6.1 pH 值对吸附容量的影响93-94
4.6.2 不同组成的Li_(1+x)Al_xTi_(2-x)(PO_4)_3的吸附容量的测定94-95
4.7 吸附剂在氯化锂溶液中的深度除钠实验95-96
4.8 吸附剂的吸附机理96-97
4.9 吸附剂在水溶液中Na/Li 离子交换动力学分析97-99
4.10 小结99-100
参考文献100-101
第五章 其它Li_(1+x)M_xN_(2-x)(PO_4)_3类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101-121
5.1 吸附剂Li_(1.4)Cr_(0.4)Ti_(1.6)(PO_4)_3的制备101-104
5.1.1 吸附剂Li_(1.4)Cr_(0.4)Ti_(1.6)(PO_4)_3的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101-104
5.1.2 吸附剂Li_(1.4)Cr_(0.4)Ti_(1.6)(PO_4)_3的红外光谱分析104
5.2 吸附剂Li_(1.4)Al_(0.2)Cr_(0.2)Ti_(1.6)(PO_4)_3的制备104-109
5.2.1 吸附剂Li_(1.4)Al_(0.2)Cr_(0.2)Ti_(1.6)(PO_4)_3的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105-108
5.2.2 Li_(1.4)Cr_(0.4)Ti_(1.6)(PO_4)_3与Li_(1.4)Al_(0.2)Cr_(0.2)Ti_(1.6)(PO_4)_3的吸附容量测定108-109
5.3 吸附剂Li_(1+x)La_xZr_(2-x)(PO_4)_3的制备与表征109-119
5.3.1 吸附剂Li_(1+x)La_xZr_(2-x)(PO_4)_3的制备109-110
5.3.2 原料的TG-DTA 曲线分析110-111
5.3.3 吸附剂的结构表征111-119
5.4 小结119-120
参考文献120-121
第六章 结论121-124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24-126
在学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126-127
致谢127-12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承元,李勤,朱景和;[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8期
甘晖,童庆松,张晓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魏波,于吉红,丁红,邵长路,李晓天,裘式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吴雪艳,尤洪鹏,曾小青,洪广言,金昌弘,卞锺洪,庾炳容,朴哲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1期
白莹,吴锋,吴川;[J];光散射学报;2003年04期
张汉辉,林郑忠,黄长沧,孙瑞卿,吴小园,林志华;[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5期
吴小园,张汉辉,黄长沧,孙瑞卿,杨齐瑜,林志华;[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6期
乌志明,邓小川;[J];海湖盐与化工;2000年05期
袁俊生,纪志永;[J];海湖盐与化工;2003年05期
刘冰,强亮生;[J];化学进展;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纪志永;[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卢亚哲;[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红;程慧;孙志超;;[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周菊红;陈友存;张元广;王涛;王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张晓丽;;[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傅海萍,石晓波,韩兰英,傅美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李大成,周大利,任成军,刘恒,张萍,张云,龚家竹;[J];材料导报;2003年12期
王进贤;董相廷;刘桂霞;洪广言;;[J];材料导报;2007年05期
韩翀;沈湘黔;周建新;;[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廖文明;戴永年;姚耀春;易惠华;熊学;;[J];材料导报;2008年10期
张露露;杨学林;游敏;张鹏昌;;[J];材料导报;2009年06期
张勇;张克立;;[J];材料导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宇辉;王磊;;[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周静涛;王弘;黄柏标;许效红;姚伟峰;张寅;杨雪娜;;[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沈湘黔;占云;韩翀;;[A];2005年功能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蒙丽丽;程艳红;陈悦;;[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薛旭婷;李玲;何瑾馨;;[A];第七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肖玮;王志兴;颜群轩;王接喜;胡启阳;李新海;;[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琳华;[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冯林永;[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白凤英;[D];吉林大学;2011年
黄海涛;[D];山东大学;2011年
伍凌;[D];中南大学;2011年
马立文;[D];中南大学;2011年
彭春丽;[D];中南大学;2011年
徐顺福;[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李锋;[D];东北大学;2010年
殷月辉;[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石峰;[D];湘潭大学;2010年
王国宝;[D];湘潭大学;2010年
綦鹏飞;[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健;[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苏德咏;[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李艳平;[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廖文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李变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刘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宰学荣;[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2年02期
李承元,李勤,朱景和;[J];世界有色金属;2001年08期
游清治;[J];世界有色金属;1997年12期
游清治;[J];世界有色金属;1998年02期
张文钲;[J];世界有色金属;1999年02期
董自明;[J];世界有色金属;1999年05期
钱国栋,王民权,吕少哲,黄世华;[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4期
江志裕;[J];电池;1997年06期
陈昌国,余丹梅,黄宗卿;[J];电池;2000年04期
李智敏,仇卫华,赵海雷,夏玉华;[J];电池;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德荟,李炳,海杨军,郭守学,许淑贞;[J];橡胶工业;1998年10期
赵永庆,周廉,邓炬;[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年03期
黄桂桥;[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0年02期
曲秀芳,杨金平,郑华;[J];轮胎工业;2001年02期
王利亚;[J];橡胶工业;2002年10期
姚冬梅,张康助,余惠琴;[J];橡胶工业;2003年08期
马咸尧,陶曾毅;[J];中国激光;1990年07期
郦定强,林栋梁;[J];材料工程;1997年03期
王利亚,何金良;[J];橡胶工业;1998年01期
陈伟,徐军,邓佩珍,乔景文,干福熹,李富铭;[J];光学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岳锋;陈继;;[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孙啸天;罗雄;陈葆竑;余建明;;[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陆寅松;张智峰;胡学辉;胡志强;葛苏;;[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李波;程勇;肖丽珍;衡士超;;[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刘铁;魏世栋;王宗成;;[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陶清亮;;[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喻乐;;[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徐文;;[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雷刚;刘道永;;[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张宏;;[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鹏;[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姜剑;[N];温州日报;2011年
杨益波;[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胡永平 王荣森 周仲成;[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何仑;[N];国际商报;2009年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11年
陈佳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高宏适;[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吴勇 通讯员
吴彩媚;[N];温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晨曦;[D];天津大学;2012年
闫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王瑞;[D];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
高秋志;[D];天津大学;2012年
冯婧微;[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杨渊;[D];中南大学;2012年
戴儒南;[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王振兴;[D];中南大学;2011年
刘勇;[D];天津大学;2011年
雷雪飞;[D];东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贝贝;[D];湖南大学;2010年
刘伟凤;[D];山东大学;2012年
黄水娥;[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孔朝志;[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周志乐;[D];中南大学;2013年
吴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黄涛;[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张猛;[D];山东大学;2012年
李航;[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赵大伟;[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方差公式=1/n[(x1-m)^2+(x2-m)^2+.+(xn-m)^2] 但是如果有很多的数或者说有很多的小数,如:10.94,11.90,10.91,11.03,10.97,11.25.,这样算起来会很麻烦,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差的公式或者专门计算这样小数的公_百度作业帮
方差公式=1/n[(x1-m)^2+(x2-m)^2+.+(xn-m)^2] 但是如果有很多的数或者说有很多的小数,如:10.94,11.90,10.91,11.03,10.97,11.25.,这样算起来会很麻烦,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差的公式或者专门计算这样小数的公
方差公式=1/n[(x1-m)^2+(x2-m)^2+.+(xn-m)^2] 但是如果有很多的数或者说有很多的小数,如:10.94,11.90,10.91,11.03,10.97,11.25.,这样算起来会很麻烦,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差的公式或者专门计算这样小数的公式?
方差D(x)=E(x^2)-[E(x)]^2,先算出期望值E(x)、E(x^2).
可以用计算器,输入数,然后就计算出平均数,方差等。已知m≠n,解方程:[xn+(7-x)m]/7=[xm+(3-x)n]/3_百度作业帮
已知m≠n,解方程:[xn+(7-x)m]/7=[xm+(3-x)n]/3
已知m≠n,解方程:[xn+(7-x)m]/7=[xm+(3-x)n]/3
[xn+(7-x)m]/7=[xm+(3-x)n]/3两边都乘以213[xn+(7-x)m]=7[xm+(3-x)n]把系数乘进去3xn+3(7-x)m=7xm+7(3-x)n3xn+21m-3xm=7xm+21n-7xn合并同类项3xn+7xn-3xm-7xm=21n-21m10xn-10xm=21n-21m提取系数10x(n-m)=21(n-m)因为m不等于n,所以n-m不等于零,两边都除以n-m10x=21x=21/10=2.1
3(nx+7m-mx)=7(mx+3n-nx)3(n-m)x+21m=7(m-n)x+21n3(n-m)x-7(m-n)x=21n-21m10(n-m)x=21(n-m)x=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m x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