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好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左右作文

一节国学课《弟子规伴我成长——对饮食》
一节国学课《弟子规伴我成长——对饮食》
今天上午去听了两节国学课《弟子规伴我成长——对饮食》,同样的内容分别是两位教师讲的。听了以后感觉国学课不那么好讲,不过从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上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们采用的是同样的思路,同样的课件,同样的动画,但有略微的不同,下面是她们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讲解的句子是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导课:(1)播放动画短片——挑食的叮当狗(5分钟左右),放完后让学生谈感受。
学生基本都总结平时吃饭不要挑食,妈妈让吃什么就吃什么,挑食的话就会想叮当狗一样被大风刮走的等等。
(2)教师引出弟子规中也有关于饮食的话语,然后让同学们打开课本。
&& 注:两位教师在导课的不同之处是第二位教师在上课时先让学生回答通过前面弟子规的学习懂得了哪些道理。
活动一:通读课文
教师一:(1)教师指着屏幕朗读课本,学生看书用左手指着字;
(2)教师指着屏幕带领学生读;
(3)学生自读,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分别让几个同学站起来说出来,并带领学生读一遍;
(4)教师指着屏幕带领学生读;
(5)男生与女生比看哪组先读出来(教师在屏幕上随意指出句子),然后按座位分组读。
(6)学生拍手打节奏读、拍手拍腿读、拍火车手转着读。
教师二:(1)教师朗读课本,学生看书用左手指着字;
&&&&&&&&(2)教师带领学生读;
&&&&&&&&&&&
(3)学生自读,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分别让几个同学上讲台通过大屏幕指出来,并带领同学们读两遍;
&&&&&&&&&&&
(4)男女分别轮流读一句;
&&&&&&&&&&&
(5)带拍手动作读。
注:在朗读的过程中,第一位教师随时说喜欢谁,并随时给学生打分,比如100分了,99分了,读得不好的组会少一两分如98了等。第二位教师只给过一次分数100分。)
活动二:讲解——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教师一:(1)让一个同学读这一句;
(2)分别让几个学生说出它的意思;
(3)齐读一遍;
(4)30秒学生去记忆;
(5)让聪明的学生起来背(大家都站起来了)。
教师二:(1)分别让两个学生领读;
&&&&&&&&(2)分别让学生解读;(同时表扬了一个学生,平时吃饭不挑食,并指出班里平时挑食的一个同学,让大家说出他的名字,然后让同学们用弟子规中的这句话去劝诫他)。&&&&&
活动三:讲解——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教师一:(1)问谁见过喝醉酒后的样子,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爸爸等喝醉酒后的样子;
(2)让学生用弟子规中的话劝诫这些人,屏幕中引出第二句来;
(3)按座位分成三组,然后每组读一句,最后一句合读,老师打分;
(4)引出饮酒诗——湛露(节选),学生跟着老师读,然后让学生自读,紧接着男生女生对比读,读时手要指字,不指扣分,最后男生99分,女生98分。(注:这首诗让学生观察到用一二节奏,重点朗读,没有解析含义。)
教师二:(1)让学生观察一幅图(酒后驾车撞车的图片),并谈感受;
&&&&&&&&(2)让学生用弟子规中的话去劝诫这些人;
(3)齐读;
&&&&&&&&(4)分别让学生解读;
&&&&&&&&(5)引出饮酒诗——湛露(节选),&带领学生读,接着让学生上讲台领读,最后说了能者齐读(大家都站起来了),紧接着给学生一分钟时间看书上的解读理解此诗,然后请同学用自己话说出来。(呵呵,可能这里我没注意听,后来也没明白意思)&&&&&&&
活动四:讲解——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教师一:(1)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部队上三个军官的照片,一幅是很多空姐弯下腰的照片。让学生谈一下看了照片后的感受;
(2)学生总结:时尚、尊敬别人、走路整齐等。引出屏幕上的第三句;
(3)男女各读一遍,然后齐读一遍;
(4)让学生打开书用20秒做连线题,教师在倒计时。分别是四幅图对应上面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注:可能是由于紧张吧,其中揖深圆,拜恭敬这两个连线讲错了。而且感觉这里没和学生讲什么是揖,什么是拜,教师做的时候也一点不标准,没有把动作做对)
(5)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其它学生读,这个学生做动作;
(6)老师读学生一起做动作;
(7)男生读女生做,然后女生读男生做;
(8)学生一起边读边做。(注:学生做的揖和拜不正确)
教师二:(1)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部队上三个军官的照片,一幅是很多空姐弯下腰的照片。让学生谈一下看了照片后的感受;
&&&&&&&&(2)学生总结:空姐都喝醉了;造了一个词人山人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动作整齐等,引出第三句话。(注:在这里使用这两幅图片不知是否合适)
&&&&&&&&(3)让学生解读,并分别上台表演;
&&&&&&&&(4)做书上连线题;
&&&&&&&&(5)让一个学生把书上答案投影到屏幕上。(注:这里给学生讲了拜,但也不是很清楚,没讲揖,所以感觉两节课学生应该是没把这两个搞明白。另外,这位老师让同一个学生读、表演、演示了好几次。)&&&&
活动五:讲解——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教师一:(1)让4个学生上台表演4个不好的动作(针对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引出“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四句话
(2)教师读学生做动作。&&&&&&
教师二:(1)让4个学生表演4个不好的动作(临时告诉学生怎么做),然后让学生判断,引出这四句话。
&&&&&&&&(2)让学生解读这四句的意思。(注:教师这里讲解了每个字的意思)
活动六:总结
教师一:(1)今天学了弟子规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2)播放弟子规儿歌,让学生跟着做动作;&&&&&&
教师二:(1)学了弟子规后学到了什么。
体会:(<font COLOR="#)感觉国学课不好讲,比较枯燥些,两位老师还是尽量用各种方法让课堂生动些。
&&&&&&(2)整体感觉第一位教师有些严肃,整节课没有一个微笑,还是不太适合小学生的课堂的,而且感觉整堂课不是很流畅;而第二位教师就不一样了,整节课很自然,过度也很好;
(3)从整节课来看,第一位教师实际上让学生读的是比较多的,基本没有去讲解字的含义;而第二位老师可能相对来说联系了一些生活中的事,说教的内容相对多一些。
困惑:听完课后和学生交流了一下,有些学生认为第一位老师讲法好一些,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去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也是有道理的。所以不知道在小学阶段国学课应该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重点让他们去读去体会,还是讲解一些内容,或者是有一个度的把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 & 《弟子规》--伴我成长_300字
《弟子规》--伴我成长_300字
作者:& | & 三年级&&
7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弟子规》--伴我成长《弟子规》伴我成长“弟子规胜任训守孝第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一句是我最爱读的。房间内要收拾整齐,墙壁要保持干净。桌子要保持清洁,笔墨纸砚等文具要保持摆放端正。这是我从“房事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件事情,我到现在也不会忘记的。那时我六岁的一年,我把家里弄得非常乱,为这件事妈妈把我批评了一顿,我呢?还理直气壮,好几天不理妈妈,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惭愧。从今往后,我再也不干那样的事情。我的房间收拾的井井有条,书桌擦得干干净净,书本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功劳都归功于《弟子规》。我的字写得非常不好看,像烂豆芽。“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正,心先病”这句话时刻都在提醒着我,现在我的字不但工整了,而且还非常美观。弟子规真好!我爱读《弟子规》,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1662722/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同年级的其他文章
同体裁的其他文章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4198|回复: 0
经典伴我成长《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经典伴我成长《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走进校园,一阵郎朗的读书声徘徊在耳畔。没错,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朗诵的经典——《弟子规》。
  说起“经典”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指具有权威性,典范性,内容所包含的知识广泛,丰富的作品或着作。
  自古以来,许多伟人呕心沥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写下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着作,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这些文学着作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礼记》、以及《史记》,《孟子》……
  如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些经典已成为我们的必读书籍。教科书中大部分的空间都被这些经典着作给占领了;校园中到处洋溢着经典书香,传播着朗朗书声。经典真可谓是无处不在啊!
  经典诗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写作,学习方面的知识,方法以及枯燥无味的学习空间,更多的是:它能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能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视野。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事死者,如事生。”这一则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提醒我们:孝顺乃中华传统美德,乃做人之根本。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凡事要以孝为先,正如“百善孝为先。”对待父母应该从心里去感激,孝顺父母应该从家中,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语句都向我们表明了:对待学习应养成思考与学习同步的态度,要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同时增长新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上一层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告诉我们与他人相处,应抱有真诚﹑诚恳,热情之心,懂得知恩图报。对待亲朋好友要诚实守信,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因此在学习上,生活中我们决不可骄傲自满,应多学习他人的优点,虚心向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实像这些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诗文,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了,最早接触的经典当然要数《三字经》了:“人之初,性本善……”正是因为从小朗诵这些经典,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才能少走一些弯路;正是因为朗诵经典,我们的读书生涯才会多了一份枯燥,但更多了一份光明和希望;正是因为朗诵经典,我们的心灵才能不被世俗玷污,品德才能高尚,纯洁;正是因为朗诵经典,人们才能如此和谐共处,宽容相待……
  经典,就如和煦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万物,带给人类心灵的纯净和高尚。让经典伴随我们成长;让经典与我们同行;让经典走进我们的书香校园,将美德散播在祖国的朵朵鲜花上!
& & 初二:浮起涟漪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我们的作文乐园
圈子点击15次 | 博客点击366次 | 评论0次
《弟子规》伴我成长
发表时间: 10:55:23
&      自上学期我们学校举行《弟子规》朗诵比赛开始,我便与《弟子规》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在的督促和下,我再一次用心仔细阅读了一遍,这才发现,这本薄薄的《弟子规》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我们当代小学生的典范。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通俗易懂,意在教育我们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叫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能慢吞吞的或是装作听不见;父母让我们做事,就要去做,不能偷懒。对于爸爸妈妈的批评也要乐于接受,不能顶撞。这是为人子女应有的基本礼节。     然而,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也是从中受益匪浅的。因为这几点是我在学习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平时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总是拖拖拉拉的,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了,也不求甚解。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而且从不虚心向人请教。读过《弟子规》之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并下定决心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习会更上一层楼。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地体会,细细地推敲,以便在的历程中能够学以致用。   感谢《弟子规》,教我变成好孩子;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真谛;更感谢这个集体,让知识与伴我成长!
现在已经有0人给我打分了()
这篇文章现在的总分为0分。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对班级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员开放,访客暂时无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录,您可以&&后再评论
500字以内:
您已经输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