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打折问题

高中研究性学习求课题_百度知道
高中研究性学习求课题
要求做起来简单点,省事点。必须是原创!帮忙想想,O(∩_∩)O谢谢!具体思路也行,尽量详细点啊!
提问者采纳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文言文虚词研究 (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
(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4)标点符号研究
(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 (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
(7)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8)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9)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10)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
(11)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12)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13)古希腊神话研读
(14)《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15)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
(16)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17)《红楼梦》研究
(18)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19)民俗文化研究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函数主线在各章节是如何体现的
(2)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
(3)超市中的数字问题 (4)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
(5)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 (6)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
(7)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 (8)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
(9)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10)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
(11)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
(12)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
(2)中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幅度与英文歌曲听唱之间的关系调查
(3)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4)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5)性格与英语学习 (6)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
(7)趣味英语收集 (8)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
(9)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10)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
(11)英语口语训练 (12)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
(13)英语中的颜色与心情 (14)英语中的动物习语
(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
(16)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 (2)物理与能源开发
(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 (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 (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
(7)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 (8)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2)(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
(3)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
(4)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 (5)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
(6)废弃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设计 (7)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
(8)碘与人类健康 (9)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10)(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
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
(1)各超市物品的价格调研 (2)本市假货现象调查
(3)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 (4)(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
(5)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对(某地)就业状况的调查
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 (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
(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 (4)西藏问题研究
(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 (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8)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
(9)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0)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1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12)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1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
八、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新闻联播与“地理” (2)山谷风的形成
(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 (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
(8)城市功能分区 (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
(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1)月相变化观测
(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
(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 (14)火山模型的制作
(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
(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九、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
(1)从CBA到NBA,姚明的价值在哪里?
(2)(某地)市民健身锻炼方式调查 (3)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4)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在综合技术中的实践运用
(5)利用体育游戏丰富课余生活方法与策略研究
(6)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
十、艺术欣赏研究性学习课题
(1)创作心中理想的(某地、某主题)歌曲歌词
(2)探讨中西方(或传统与流行)音乐的差异
大哥,你那里拷贝的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公考,家教,作文,写作,阅读,诗歌,散文,答案,中考,高考,语文,英语,培训,教师
&>&&>&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第-8卷第1期2009年2月
数学教育学报
JoURNALoFMATHEMATICSEDUCATIoN
V01.18.No.1
Feb..2009
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7)
摘要: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种是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作为一对矛盾体,认为研究性学习应逐渐替代接受性学习;另一种是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该固定在某类课堂中运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包括:数学开放题、数学变式练习、数学小论文、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1)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不应对立,而应是互补关系;对于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应具有灵活性.在初中数学开设研究性学习,应侧重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问题意识及思考能力,以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理解能力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问题;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894(2009)01—0079_03目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在进行,但是在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习”的价值.因此,这两种学习方式在数学学科教学中都是必要的,应根据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情况而定,所以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倡导“研究性学习”就是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实践中,许多初中数学还存在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清的问题:一种是把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作为一对矛盾体,认为研究性学习应逐渐替代接受性学习;另一种是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该固定在某类课堂中运用.
(1)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不应对立,而应是互补关系.
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一是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二是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我们把与后者相适应的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确实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但如何认识这对矛盾呢?我们认为:这两种方式应该互补,各取其长.因为,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研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和促进理解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所以,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模仿掌握,那么非模仿性思维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过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今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只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
收稿日期:2008-09-23
1关于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获得多种体验,取各种学习方法之长,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打好基础,提高素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与接受性学习,而且与其它学习方式都具有互补性.
(2)对于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应具有灵活性.既然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学习方式具有互补性,针对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还是以掌握系统知识、技能为主,而且数学本身又具有抽象性特点,所以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初中数学“研究”更多是为了提高初中生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非模仿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大的研究和发展”做准备,为此,在初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适合内容,选择不同的途径,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观察、考察、调查;也可以结合理论与实践课内外相结合实施;甚至可以在教学中的某个环节予以实施;可以有固定的模式,也可没有固定的模式;组织形式上可以分小组实施,也可以个人或集体共同研究;可以“研究”出“成果”;也可以研究失败,转为对失败原因的研究等.对初中生而言,关键是在点滴中渗透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这种孜孜不倦的渗透将会使研究性学习发挥更大作用【1屯】.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应根据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整体安排与其它学习方式结合着运用、灵活运用,主要是为了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2对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认识问题
大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只是进行数学活动或做数学试验,对研究性学习到底有哪些方式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对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而言,有些学习方式可以立足课堂,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面向生活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HA08009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资助项目(教外司12007124号)成果
作者简介:和学新(196手一),男,河南获嘉人,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等方面的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有些可以在课外进行.2.1数学开放题
开放题是指受解题主体制约,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13l由于开放题具有如下特点:从结构形式看,具有(1)非完备性,即题目不完整;(2)不确定性,条件或结论或解题策略不确定;从解答过程和解答策略看,具有(1)发散性,即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对问题的思考是立体的,多方位的;(2)层次性,即开放题的设计起点低,不同水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因而能满足各种层次水平的学生的需要;(3)探究性,开放题的解答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有些答案,可能易于自觉地被发现,但是在求解过程中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4)创新性,开放题本身的解答需要创新思维,而且在解答过程中往往能推广引申出更一般更具概括性的结论.
综上,由于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往往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仅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可能找到问题的解答,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探索活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其中思维过程必有非模仿性的,因此数学开放题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下面将以事例说明.2.2数学变式练习
“变式”是在保持一事物本质属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变换它的非本质属性,来突出它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变式练习”一般有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概念性变式是利用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使学生获得对数学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进而建立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本质联系;过程性变式是通过变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变式练习实际上是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从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而且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模仿性思维,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组织好“变式练习”,就是在实施研究性学习.
利用变式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而且还渗透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转换、演绎、运动变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理解了解题的多维性和变通性,使知识融会贯通.总结数学某些知识的关系、知识脉络,发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某一数学问题的理解、评价,对某类易错问题的分析,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等可以由教师完成,根据学生特点、水平也可以布置“数学小论文”作业,由学生研究完成.对于目前的教学,数学小论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学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模仿的,学生为了完成该项作业,只能或结组,或自己进行,通过查资料、寻找典型题、整理分
析、归纳总结,整个过程没有固定模式可以模仿,论文写作中的思维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带有非模仿性的,也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从哪些视角以及哪些内容可以做数学小论文呢?做数学小论文中要注意些什么?见以下总结.2.3.1适合的内容
(1)一道或一类数学题的解答.主要是对某一道或一类有挑战性的题目简便的或与众不同的解法(尤其是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可以来源于教材、参考书、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数学刊物上的挑战题,也可以是平时学习或考试中遇到的锻炼学生思维的题目.
(2)生活中的问题.主要是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科学方法去计算、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种理性思考.例如:手机资费问题;生活中水资源浪费问题,等等.
(3)课堂上的数学问题.主要指学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发现.例如:学生在课堂中探索出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不禁会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是一类,是四棱住,是不是也有11种展开图,那么与正方体展开图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数学知识的联系与总结.是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发现某些知识具有相关性,从而致力于这些知识的关系或脉络的研究.例如学生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后可以发现这3者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进行研究,写小论文加以总结.
(5)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是指通过对某类数学问题的深入分析,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以小论文形式加以总结.
2.3.2做数学小论文的注意事项
注意结合学生的水平,做到循序渐进.对于初中生,刚开始写作时,起点不要太高,写作内容、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关键是让学生了解论文研究的态度、方法等.最好从一题一议开始,以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信心.
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研究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写数学小论文.因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才能让研究性学习通过数学小论文的形式发挥作用.2.4数学竞赛
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以创新为宗旨,以中学生为对象,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这门学科没有严谨、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但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通过问题和解题,它的问题将许多具有创造性、灵活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与知识的逻辑性,竞赛数学更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特别是非模仿性的应用.
初中竞赛数学可以本能地展示数学思想,生动地普及数学文化,因而对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
2.3数学小论文
和学新: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初中竞赛数学的问题不是初等数学内容的简单叠加,它是对初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进行非本质的变异,突出本质特征而形成的新的问题,这种问题及其设立的问题情境与解题者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学生思维品质具有很强的变通性,能够随着问题而不断变化,要解决竞赛数学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多次分解与组合,对已掌握的定理与公式进行正向和逆向的转换运用,灵活处理图形中的几何元素和位置关系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寻求解决思路.而且,由于竞赛数学命题具有新颖性的特点,学生无法在其认知结构中直接找到问题的原型和解法,必须摆脱固定题型的束缚,超越模仿的局限,跳出现成程序的框架,学会观察、分析、归纳、类比、分类、变换、构造等探究性思维方法.因此,整个探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非模仿性思维的训练过程.所以,做数学竞赛问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好方式[4-51.2.5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是针对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依存关系,采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的一种数学结构,这种数学结构是借助于数学符号刻画出来的某种系统的纯关系结构.从广义理解,数学模型包括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各种公式和各种理论.因为它们都是由现实世界的原型抽象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数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关于数学模型的科学.从狭义理解,数学模型只指那些反映了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这个意义上也可理解为联系一个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
数学建模就是构造狭义理解的数学模型,是把复杂的、不规范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的数学关
系——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解析地或近似地求解,并
对其结果返回到实际中验证、解释.它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1)实际问题一数学模型;(2)数学模型一数学的解;(3)数学的解一实际问题的解.但数学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建模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又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其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转化能力,而且要有相当的观察、分析、类比等各种综合能力.对一个实际问题而言,一般不是只有一个正确模型,许多不同的模型都可以用来解决相同的问题,而同一个抽象模型又可以用于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和规定的数学工具,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模式可以遵循,所以学生只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综合地看问题,只能从早已习惯的思维模式、解题套路中跳出来,必须经历一种与学习纯数学或纯专业知识完全不同的经验,从而建立一种更为灵活、更具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所以构造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也是非模仿性的,也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和大学、研究所的研究活动有很大的不同,和高中研究型课程也不同.初中就其性质定位来说属于基础教育,是学生一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数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研究”不是目的,只是完成其培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不要期望学生有惊天动地的举措,奇思妙想的设计,而应回归尊重学生本性的理念追求,侧重使学生形成独立的问题意识及思考能力,以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理解能力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1【3】3[4】4
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3):4.
ThomasLGood,JereEBrophy.透视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李三平,李传峰.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76.朱华伟.试论数学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12.
【5】龙开奋.奥赛题与探究性课题相结合的初步构想【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4):82.
ProblemsbeinginDevelopingInvesti2ationalActivitiesofMathematicsinJuniorMiddleSchool
HEXue—xin
(Center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Research,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387,China)
Abstract:Investigationalactivitiesofmathematicswereinhotprogressin
andacceptedcourseofcarryingout:onesregardinvestigationalstudies
junior
middlesch001.therewere
someproblemsinthe
ascontradictionandacceptedstudiesshould
studiesshouldbeusedforfixedtOsomeclasses.graduallybesubstitutedbyinvestigationalstudies;othersregardinvestigation
learningsty,lesofinvestigationalactivitiesofmathematicsinjuniormiddleschoolincludemathematicsopenproblems,mathematicspracticeofoperationsbechanged,mathematicsessay,mathematicscontestandmathematicsmodeling.Weshould
studies
payattention
tOsome
problemsinputtingprocessintopractice:weshouldn’tregardinvestigationalstudiesandacceptedstudies
contradictionbutcomplementation;itshouldhadflexibilityoninvestigationalstudiesofmathematicsiniuniormiddleschoolconsciousness
puttingintopracticeinjuniormiddleschool;developingshouldputemphasisonperfectingstudents’independentthinkingand
elaborativefaculty
tofosterstudentscreative
promotestudents’understandingabilityand
personalizeddevelopment.Keywords:investigational
study;problem;learningstyles
[责任编校:周学智】
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和学新, HE Xue-xin
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7数学教育学报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1次
参考文献(5条)
1.顾沛 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期刊论文]-数学教育学报 2006(03)
2.李三平;李传峰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探析[期刊论文]-数学教育学报 .Thomas L GJere E Brophy 透视课堂 2002
4.朱华伟 试论数学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期刊论文]-数学教育学报 .龙开奋 奥赛题与探究性课题相结合的初步构想[期刊论文]-数学教育学报 2004(04)
引证文献(1条)
1.李伟军 近十年来数学探究性学习述评——以《数学教育学报》为线索[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8)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sxjyxb.aspx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高中数学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高中数学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高中数学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作者:庞礼群)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自身数学学习实践出发,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性课题学习将会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颖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数学问题解决与研究性学习问题解决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就是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方法,在数学问题解决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在课堂上形成“问题中心”,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搬进课堂内进行研究,使课堂成为问题展示平台、讨论与辨析的场所,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带着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他们的大脑就会处于积极活动之中,他们所得到的知识就比较深刻、扎实,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实际问题渗透学生自主创新性的研究型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反思;促进学生讨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促进学生自觉地把问题专题化,我们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亲身体验问题,数学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研究的方向,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渗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二、数学问题解决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1 在数学的应用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传统教学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能将学到数学知识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也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列知识解决购房、购车分期付款问题,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最佳方案问题,等等,带动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研究性学习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真正的做到使学生学以致用,数学的应用不仅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建立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抽象成数学的模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推进。2 在数学开放题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数学开放题能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能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将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是十分有意义的,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数学开放题作为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一个切入口,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题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数学老师就应该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编制数学开放题,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但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尽量能有利于解题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编制开放题应体现某一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数学特色,帮助解题者理解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怎样学习数学。总之,“研究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从而获得发展的基础,通过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数学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