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公文改错题题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可以修改的几处地方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5:07&&作者:新东方网整理&&来源:互联网资源&&字号:|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可以修改的几处地方
  多年未教高一了,开学初我怀着轻松的心情领取了教材,是历史必修1。这本书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老人教版,不仅体例变了,内容也有不少的变化。心想,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我得好好践行我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先前也并不是没有接触过新教材,只是人在高三,时间上不允许,加之并非教学用书,所以看的不细、研究不够。
  我是喜欢研究教材的,当然主要是出于教学的需要,并非要对新课程教材挑剔,更不是要与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叫板”。就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即从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有下列几个问题,可以修改以臻完善:
  1.第2课课题:不恰当
  课题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以修改为“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理由:“中央集权制度”是指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属于中央,地方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简而言之,是讲中央怎样管理地方的。但实际上,本课以将近一半的篇幅介绍了君主专制,即皇权与中央机构。这样,不利于教师向学生解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容易使学生产生两个错误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2.第3、4课的内容划分:混乱
  第3课课题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为“中央集权的发展”“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4课课题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分为“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立”。可以修改为:第3课课题“中央集权的发展”,分为“汉至宋中央集权的变化”“元明清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4课课题“君主专制的演进”,分为“汉至宋君主专制的变化”“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根据课题与目,再对教材中的有关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理由:第2课介绍了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第4课就应该分别介绍秦朝以后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这样,线索清晰,又突出了核心内容。
  3.部分“历史纵横”的位置、内容不合理。第2课第二目的“历史纵横”(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应放在第一目中,这样第一目包括3个主要知识点:统一的背景和条件、统一的意义、巩固统一的措施;在第二目或第三目另设“历史纵横”。第3课第三目“历史纵横”不能只介绍唐朝的科举制,应补充对宋、元、明、清科举制的简要介绍,因为是隋以后各朝沿用的。第4课第三目“历史纵横”的内容与“军机处的设立”几乎无关,况且与本课的“学习延伸”基本重复,可以改为近代军机处变化的知识。“历史纵横”不能仅是知识的补充,还可以增加一些著名史学家的评论、不同的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4.部分“目”题不恰当,易造成混淆或没有突出中心内容
  第1课第一目“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可以修改为“夏、商的政治制度”。
  理由:修改后,目题与内容相符;“禅让”在本课导入部分已介绍得很清楚了,本目实际上没有提到禅让,目名与内容不相符,还容易使学生认为禅让制是夏朝的政治制度;与后面两目照应(后面介绍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可以修改为“秦朝统一”。
  理由:突出本课中心内容。
  5.部分内容显得重复、罗嗦。如第4课“军机处的设立”一目,正文中有“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已介绍得很清楚了;但在图片“军机处内景”下面的说明中,又有几句相似的话。为避免重复,可以把图片说明文字中从“军机处的前身”至“简称军机处”部分删去。另外,本目开头的两段话也可以简写为“清初,沿用明制和后金制度。康熙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的格局,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再在“历史纵横”中简介“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学而时习之1
奇奇怪怪很古怪
简单生活123
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
嬉皮光头仔
Oo槑小雅oO
briarglacier
briarglacier当前位置:
>>>改错题:以下是某同学所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闻发布会”的文稿,其..
改错题:以下是某同学所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闻发布会”的文稿,其中有四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过来。哥伦布是英国航海家,他一心一意想寻找到东方的新航路。1492 年,他得到葡萄牙王室的资助,率领三艘帆船,共87 名船员,一直向西航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横渡了太平洋,到达了亚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从此,新旧大陆之间的隔绝状态被打开了。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辨析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期末题
错误:英国;改正:意大利错误:葡萄牙;改正:西班牙错误:太平洋;改正:大西洋错误:亚洲;改正:美洲(中美洲)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改错题:以下是某同学所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闻发布会”的文稿,其..”主要考查你对&&新航路开辟&&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时期,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新大陆:新大陆是欧洲人于15世纪末发现美洲大陆及邻近的群岛後对这片新土地的称呼。在发现新大陆前,美洲大陆对欧洲人来讲是陌生的,他们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而没有其他大陆的存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特点:1.以海上交通为核心;2.受到西、葡两国王室支持;3.新航路的开辟以到达东方为目的。四条航路的详细信息: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对比:1.背景:新航路: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郑和下西洋: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 2.目的: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而进行的开辟新商路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求希奇珍宝的航海活动。 3.特点:新航路:掠夺、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郑和下西洋:扬我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为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相同点:都是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2.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3.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4.《马克·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5.人文主义思想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动,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使意大利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个原因。同时,它也使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的商贸经济繁荣起来;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各国加入殖民行列,西欧殖民者从殖民地大肆掠夺财富,欧洲各国迅速富裕起来,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发与发展;4.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5.新航路的开辟给其他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新航路线路图:西、葡两国热衷于航海开发的原因:1.两国都处于西欧的交通要道,有便利的港口和风向气候;2.中国指南针及航海术的广泛应用,历史上的西葡两国.航海知识和技术比较发达,聚集了相当多的航海人才并且具有冒险意识的航海家;3.并且拥有在当时比较开明的君主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得到了两国君主的支持;4.西葡两国拥有强烈的宗教热情。
发现相似题
与“改错题:以下是某同学所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闻发布会”的文稿,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331732270804798838214141043094历史改错题_百度知道
历史改错题
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退出历史舞台。1954年9月。暂代国家宪法的《共同纲领》和代行人大职能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至此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1949年9月,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提问者采纳
2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是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此时的新中国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共同纲领》规定,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任务结束,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并发挥作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未提及实现现代化的任务问题、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和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四个现代化正式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至此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会议通过《共同纲领》.2,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是确立.954年9月。(现在还有政协)3,规定,退出历史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是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1
前面两个我也找到了
后面一个我觉得不对啊。。。书上原话: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什么书??
课本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中历史第六分册(试验本)P86
三句话,找三个错误。第一第三句都有错了。另一个错应该在第二句。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没错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没错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果它也没错并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那一定就是它错了可事实毕竟提出了现代化,难道错在“向全国人民”???太拗口了。你还是问你的政治老师吧。已经超越我理解范畴了O(∩_∩)O~(反正我想应该不是北平北京这样抠字眼的错误)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没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而是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确定的3、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和人民代表大会一起保存,并称“两会”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暂代国家宪法的《共同纲领》和代行人大职能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至此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有两个错误是明显的:你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写成“中国人民共和国”了,其实就是错了字面,怎么叫都无所谓,意思一样。另一个错误,我拿不准。北平啥时候改名叫北京的?是49年之前还是之后呢?再有就是,中国刚建国早期被疑似什么某某人(也可能是一个苏联人)认为是共产主义国家,当时还有经典的一问一答:“什么叫做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直到数年后才被纠正说是社会主义,这是所谓的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日至30日在北平举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海卷初三辨别改错题专项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上海卷初三辨别改错题专项练习
上​海​市​初​三​思​想​品​德​测​试​,​辨​别​改​错​题​专​项​练​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文改错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