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淋巴瘤的症状有没有治愈的

您的位置: &
ASH 年会精粹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选择之不同声音
副标题:套细胞淋巴瘤治疗选择之不同声音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易树华 邱录贵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此文章来源于
  (MCL)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瘤,因其较为特异的&(t&11;&14)(q13;q32)遗传学异常发病基础而被广泛研究。MCL&既具有侵袭性淋&巴瘤的特点如病情进展迅速,亦具有惰性淋巴瘤的特点如不可治愈性。早期应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或利妥昔单抗+&CHOP(R-CHOP)样方案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4&年,预后较差。
  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案的改进,特别是&含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应用,MC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取得了显著提高。2012&年美国血&液病学会()关于&MCL&治疗的报告&在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剂量&Ara-c&联合&ASCT&在&MCL&中作用的同时,亦出现了。
  ASCT&仍具有重要地位
  大剂量&Ara-C&和&ASCT&的引入对&MCL&近年来疗效&的&显&著&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MCL&作&为&一&种&老&年性疾病,适合接受如此强烈治疗的患者有限。
  大剂量&Ara-c&联合&ASCT
  首先,依然是欧洲&MCL&网络报告了关&于比较&6&个周期&R-CHOP+不含&Ara-C&预处&理&的&ASCT&方&案(A&组&),与&3&个&周&期&R-CHOP+3&周期利妥昔单抗+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R-DHAP)联&合&含&大&剂&量&Ara-c&预处理的&ASCT&方案(B&组)之间疗效&的临床研究的最终结果(摘要号&151)。
  研究共入组&497&例患者,455&例患者可&分&析&。&结&果&显&示&:A、B&两&组&总&有&效&率(ORR)无&差&别(90%&对&95%&,P=0.19),但&B&组完全缓解(CR)率(25%对&36%,P=0.012)&和&CR&+&不&确&定&CR&率(40%&对&54%&,P=0.0003)显著升高;两组移植率相当(72%对73%),移植后两组&ORR(98%对&97%)和&CR率(63%对&61%)相当,但&B&组&CR&持续时间显&著&延&长(49&个&月&对&84&个&月&,P=0.0001)。
  中位随访&51&个月,B&组至治疗失败(TTF)时&间显著延长(46&个月对&88&个月,P=0.0382),&这主要得益于&B&组患者较低的复发率。两&组&ASCT&相关死亡率相当,均为&4%&。B&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期亦显著延长(未&达到对&82&个月,P=0.045),进一步支持之前&的结论:大剂量&Ara-c&联合&ASCT&可显著提高&MCL&疗效。
  不含&Ara-C&大剂量化疗&ASCT
  那么,前期不含&Ara-c&的高剂量诱导化&疗&ASCT&是否亦可提高&MCL&疗效?Anthony&R&Mato&比较了35&例接受R-CHOP&化疗、63&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R-HCVAD)化疗&和&41&例经仍任一方案化疗后行&ASCT&的疗效(摘&要&号&3658)。&中&位&随&访&50&个&月&后&,&R-HCVAD&组和&ASCT&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53&个月和&63&个月,远长于&R-CHOP&组的&24&个月(P<0.001);3&组的中&位&OS&期分别为&103&个月、108&个月和&67&个&月,虽然&OS&未达统计学差异(P=0.16),但大&剂量化疗或&ASCT&明显提高疗效。
  来自加拿大哥伦比亚(BC)地区癌症机&构淋巴肿瘤中心的统计分析资料亦支持移&植可显著提高&MCL&疗效(摘要号&1602)。研&究者纳入&&年间&535&例患者,所有&患者之前的诱导方案不详,移植组&5&年&OS&率&达&58%&,而&非&移&植&组&仅&为&34%(P=0.001),5&年&PFS&率分别为&38%&和&16%(P<0.001)。这两组研究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了ASCT&在&MCL&中的重要地位。
  ASCT&遇到的挑战
  硼替佐米一线联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虽然已有前述的强烈化疗,MCL&目前&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表现出其惰性&淋巴瘤特征的一面。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在惰性&B&细胞淋巴瘤及老年&MCL&中具有重&要地位,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且&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是&MCL&重要的二&线治疗用药,那么将硼替佐米用于&MCL&一&线治疗同时联合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疗&效&如&何&呢&?&美&国&东&部&肿&瘤&学&协&作&组(ECOG)的&E1405&研&究&报&告&了&这&种&联&合&治&疗的疗效(摘要号&153)。
  该研究应用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VcR-CVAD)方案治疗&75&例初治&MCL,硼&替佐米用法为&1.3&mg/m2,d1、4,无进展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维持,每周&1&次,连用&4&次,&每&6&个月循环&1&次,连续&2&年。全组患者中&位年龄为&62&岁(40~76&岁),共&68&例(91%)&患者完成&VcR-CVAD&方案诱导治疗,ORR&达&97%&,CR&率为&68%&,在有完整资料的患&者中,CR&率达&80%。44&例患者进入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22&例接受&ASCT,中位随访3.6&年,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3&年&PFS&率与OS&率分别为&73%和&88%,与&ASCT&患者无差异。该方案无&3~4&级神经毒性反应,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该&研&究&向&ASCT&在MCL&中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利妥昔单抗或沙利度胺维持治疗
  另&一&个&有&意&思&的&小&样&本&研&究&亦&向&ASCT&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该研究主要评估&维持治疗在&MCL&中的疗效(摘要号&1622)。&应用利妥昔单抗+米托蒽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R-MACLO)与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美司钠+依托泊苷+阿糖胞&苷(R-IVAM)方&案&交&替&诱&导&治&疗&,患&者&达&CR&后予以沙利度胺(20&例)或利妥昔单抗(10&例)维持治疗。
  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6.5&岁(39~73&岁),在&31&例完成两个疗程诱导治疗的患者&中,29&例(94%)达到&CR,2&例达&PR。中位随&访&54.9&个&月&,患&者&5&年&PFS&率&为&69%&,而&5&年&OS&率达&88%&。这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堪&比多数接受&ASCT&患者的疗效,值得关注。
  综合&MCL&目前的治疗相关研究结果,&众&多&的&证&据&支&持&大&剂&量&Ara-C&和&ASCT&在&MCL&中的地位,该治疗策略的引入对&MCL&近&年&来&疗&效&的&显&著&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MCL&作为一种老年性疾病,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5&岁,适合接受如此强烈治疗的&患&者&有&限&。&积&极&探&索&非&强&烈&化&疗&,特&别&是&新&药&如&硼&替&佐&米&在&MCL&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可能是另一种,而维持治疗在&MCL&中的成功应用亦值得进一步研究。
ASH,年会,套细胞淋巴瘤,治疗选择,不同声音
推荐名医专家
职称: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科室:
职称: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科室:
用户名:&&
&新闻阅读排行榜
战略合作伙伴
广告条款 |
copyright(C)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
*我要反馈:
姓&&&&名:
邮&&&&箱:惰性淋巴瘤有没有治愈的_百度知道
惰性淋巴瘤有没有治愈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有 可以治愈
其他类似问题
淋巴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氟达拉滨在惰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15:12&&&来源:飞华健康网 &&&编辑:周衡&&&&&&
  惰淋巴瘤在老年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治疗有效和进展后难治等特点,绝大部分惰性淋巴瘤仍属于不可治愈性疾病。惰性淋巴瘤既往的治疗主要采用以蒽环类和氮芥类药物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治疗方案。这些方法尽管有效率较高,但完全缓解率较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患者的症状,且所有的方案组合都没有显著延长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
  近几年,随着一些新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使惰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发生了改变。而氟达拉滨作为一种新型的核苷类似物,具有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DNA聚合酶、DNA引物酶、DNA连接酶的作用,进而可以抑制DNA的合成来起到抗的作用。目前氟达拉滨主要应用于包括滤泡淋巴瘤在内的多种惰性细胞肿瘤的治疗,且临床上已经证实了氟达拉滨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超过80%的初治惰性淋巴瘤患者可通过应用含有氟达拉滨的联合化疗方案获得缓解,其中完全缓解率可达到40%~70%。即使对于一些复发难治性的患者,该治疗方案的有效率也在60%以上。
[][][][][][][][][][][]
|||||:|||
||||||||||
||||||||||
|||||||:|
||||||||||
提出健康问题,专家及时免费解答惰性淋巴癌的化学药物治疗
发布时间: 15:28&&&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kangdongxu&&&&&&
  惰性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癌,B细胞惰性淋巴癌包括小淋巴细胞淋巴癌、边缘区淋巴癌和滤泡性淋巴癌等,T细胞惰性淋巴癌指蕈样肉芽肿。惰性淋巴癌同样具有跳跃性转移且有较多结外侵犯的特性,所以对于它的治疗仍然是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
  惰性淋巴癌发展较慢,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都有效,但不易缓解,需要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对于早期患者而言,治疗缓解后生存期超过10年,极少部分的患者有自发性消退的可能。中、晚期患者化学治疗后容易多次复发,但中位生存时间也可达10年左右。
  惰性淋巴癌多主张姑息性治疗原则,尽可能推迟化疗,如病情有所发展,可单独给予苯丁酸氮芥4~12mg每日1次口服,或环磷酰胺100mg每日1次口服,可用于治疗惰性淋巴癌的药物还有氟达拉滨、克拉屈滨、喷司他丁等等。联合化疗可用COP方案,即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联合应用。临床试验证明无论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强烈化疗效果差,不能改善生存期。
[][][][][][][][][][][]
|||||:|||
||||||||||
||||||||||
|||||||:|
||||||||||
提出健康问题,专家及时免费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淋巴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