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求一车队收留!本人140,由于不限时网断了的弦,导致刷不了级了!只能每天九点后做做任务!哎……

本人在昱岭穿越过程中的一点教训
本来想参加的火政委的C线,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实力,选择了强度最低的E线,谢谢火政委让一飞收留了我,这也是第一次参加挑战级别的活动,本次下山的后半程将膝盖的肌肉拉伤了,本来一直很担心是韧带或者是积液,但是休息了两天,尤其是昨晚回家后,仔细按摩了一下,看来只是肌肉拉伤仔细总结了一下这次经历发现就是几点细节没有处理好,导致此次拉伤,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也避免今后重蹈覆辙: 1、背负不合理。由于不需要露营,没有带帐篷,因此临时找一个MM借了她的35L背包。穿越过程中发现,由于肩带太窄,将背包拉紧后,肩部压力过大,并且影响到呼吸,上山过程中,将肩带收紧带放松,背负中心放在腰部,基本还没有问题(这段时间体力一直很充沛,基本可以保持在第一梯队的范围)但是下山过程中没有及时调整,前一半的路程下降比较缓慢,没有感受到影响,(这段路的行走速度一直保持跟在豹子和道长的后面)更造成一种轻敌,认为不必重新调整。后半程下降较大时,背包中心太低,造成对膝盖的冲击过大2、服装搭配不合理,饮水准备不足。为了减轻背包重量,将抓绒裤穿在身上,造成上山过程中大量出汗,两瓶运动饮料在到达大瀑布之前就消耗掉,之后一直是引用补充的泉水,造成电解质失衡,下山过程中有3次手抽筋,到达山下,当晚还有两次手抽筋。腿虽然没有抽筋,但是没有及时补充盐分,进一步增加了腿部肌肉的负担,也是造成此次拉伤的主要原因3、没有保护好膝盖。此次活动之前,尽管做了一些功课,估计了线路的艰苦程度,但还是低估了下山的强度,没有买护膝,造成下山过程中膝盖的压力过大以上应该就是造成此次拉伤的主要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即使体力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很多小细节的疏忽也会影响到整个过程的完成,甚至导致失败和受伤。并且通过此次活动,感觉到补水其实有很大的学问,单纯的补充清水其实有害无益。由于是新人,一点体会可能不完全正确,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拼途网友回复:很好的总结,支持!拼途网友回复:总结不敢当,在其他论坛,还有很多前辈提了很好的意见,也拷过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12:33 屈臣氏有卖的“补液盐”,1.5元一包,泡在500毫升的矿泉水里,补充钾,钠,镁等元素,对于大量出汗后保持电解质平衡,效果非常好,单纯地喝白水,会越走越累。 12:42 多走走就适应了。对膝盖的冲击一般是走路肢势造成的。我觉得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行进速度。千万不要跟着豹子道长他们跑,会拖垮你的。 E线下山的路还是比较平缓的,脚尖着地是很重要的。拼途网友回复:非常好的帖子!不要就盯着什么小手大手的。 这次膝盖受伤,看样子要闭关一年了。教训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根子是过去埋下的。刚开始爬山时不懂得要保护膝盖,下山时从来不控制速度不注意姿势,二年后就见效了。05年11月跟happylee走三尖,第一天从最后一个峰下到百丈岭林场就是忍着剧痛挪下去的,膝盖根本不能弯,差点第二天放弃了(还好被小头爸爸唐僧了一个晚上,没错过第二天绝美的雪景)。第二天下山时也是挨到最后,艰难地走过最后一段石板路下山,刻骨难忘。 然后是06年冬,跟SOSO队反穿大明山。一路上山还好,下山没到一分钟就发作了。然后又是一步一步地挪动…… 终于引起重视,买好了护膝,至少穿两双厚袜子(包括五十公里),下山时严格控制速度,侧身,脚掌着地,甚至倒行。还好,2007一年都没有再发作。 这一次复发,现在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登山杖。这次忘了带登山杖,临时请老邵弄了根木棍权当拐杖。因为不顺手,所以基本上是右手持杖,这样右腿能得到较好的休息,但是左膝就比较惨了。路程一长……左膝一疼,杖转左手,立马份量又到了右边,走了一段,右边也出状况了!其实第一天快结束时左膝就已经有端倪,应该第二天一早就跟周游直接下山,这样应该不会这么严重。但是因为没在意贪图第二天的风光,而硬撑了一把。结果! 前车之鉴,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另:登山过程中背负的调整在买包的时候听三夫的营业员说过,具体的记不清了。这个对膝盖也有影响么?哪位达人来讲讲?先谢了!拼途网友回复:我一直是右手持杖... 火版这么一说,那应该怎样用杖呢,交替还是用两根?拼途网友回复:主要是木棍不顺手,受力有限,握着也费力。而且,左腿有老伤。两根肯定效果最好。 个人感觉,交替应该比一直握在一边要好。拼途网友回复:双杖当然最好,单杖也可把一部分力转移到手杖上和持手杖的那条腿上,注意姿势也不会出现疲劳损伤,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这次走得比较快拼途网友回复:“下山时严格控制速度,侧身,脚掌着地” 还有膝盖一旦出现不适马上休息,并酌情考虑下撤。拼途网友回复:曾经在梅里看到当地人一手握一根长竹竿,在50度左右的坡上双脚几乎不沾地的飞奔而下......拼途网友回复:江浙一带不露营的穿越负重不会太多,除非FB物质太多。 合理的负重、登山杖的使用、下坡技巧、大腿肌肉力量都是对膝盖的保护。拼途网友回复:严重同意,上次爬如意尖的时候就深有感触,下山时膝盖渐渐疼起来,只好侧着身子,一步一步的慢慢下,感觉这样效果挺好,膝盖不会那么疼了!想到一句老话,上山容易下山难!拼途网友回复:合理的使用登山杖能够卸掉大约10-20%的重力冲击,大部分的还是由膝盖来承担的,所以还是需要好好去保养,爱护的. 应该提倡的应该是无伤痛运动,登山. 伤病多了也就难享受到快乐.行动的过程应该是运动,恢复,再运动,再恢复....而往往恢复这一阶段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拼途网友回复:楼主总结的方式很好,但对原因和结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专家指正。 1、楼主提到背负重心的调节。 背负重心的调节主要是为了将重力分配到身体的最佳部位,另一方面还要保持背包的稳定。上包前的填充和背负系统调节要考虑的是体型和受力习惯,是一次完成的;而在行进中根据具体地形等情况的调节却要动态进行,一般是调节肩带上随手能摸到的两根带子。我的习惯是走大路时将重力更多放到臀和髋部,攀爬和路况极差的时候让背包尽量贴紧背部,一天中也会不断调整胸带,让肩上的肌肉轮流受力。 背包重心的调节和膝盖的冲击是没直接关系的,调重心那是屁股以上的事情,重量还是全都会到膝盖那去的。当然将一麻袋沙扛肩上和捆腰上对膝盖的冲击肯定会不一样,受力角度差别就大了,但对背背上的包来说还不明显。 膝盖肌肉的拉伤是由于走路的姿势和对强度的适应问题。后一个不啰嗦了,关于走路姿势:习惯、心理和外部影响。 如果背负调得不好或者装填的重心偏了,走起来很不爽,姿势就会变形,久了对膝盖也是个间接影响。这时候就不要急着赶队伍,停下来整顿一番,心满意足的上路。 2、关于补水,问十个老驴会有十种饮水习惯,只喝白水的也有,喝的补不了的还可以通过吃来解决嘛。建议楼主多尝试大家推荐的那些,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 3、膝盖的保护。楼主35L背负在一天内整出来的那种情况,应该仅仅是肌肉的拉伤,和火力的膝伤情况是不一样的,轻重和痛苦程度是差异很大的。 关于膝盖的保护,上面朱医生的几个字其实已经很完善了,其中提到大腿肌肉力量,以前的帖子里看来大家注意得少,分享一点我的体会: 永远不要被队伍拖着走成崩溃状态,特别是下山时候,有气无力或者心不在焉就会让你的膝盖和路面硬碰硬,放下去的每一步都要是主动的 。我下台阶古道一直喜欢小跑的,但不是直直往前冲的那种,是外八字形,让腿部肌肉力量缓解膝盖受的冲击。拼途网友回复:[quote]楊兄弟 wrote: 楼主总结的方式很好,但对原因和结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专家指正。 谢谢杨兄的意见,我把背包问题列为主要原因,是因为虽然背包仅为35L,但是除了帐篷未带,其他装备基本带全了,所以背负重量其实并不比我自己的60L的背包轻,而且背包是借他人的,背负系统并不适合我,所以导致重量分配不合理,对走路姿势有影响,间接加重了膝盖的负担。 非常感谢所有回帖的朋友,这几天出差,未能及时回复,我也是新手,总结的原因不见得正确,提出来有个讨论,相信其他新人可以有更多的借鉴,再次谢谢大家,膝盖已经恢复了拼途网友回复:楼主很有自我剖析的精神,讨论很有必要,赞!拼途网友回复:膝盖过劳损伤与预防(转自lvye.org) 这是老外的文章,原文配有图片,转过来不方便,还是请大家到下面的链接上看吧。 /linkwin/blog/item/dbeff03b87ceb0.html ---------------- 膝关节的养护问答 膝关节操 视频 (这是CCTV2健康之路请到的中国医学及健身专家的文章和视频,也可以参看此链接:/linkwin/blog/item/bfedb74bedbcec.html) 膝关节的养护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膝关节的锻炼主要针对肌肉、韧带和骨骼进行,分别分为力量、柔韧和康复练习。练习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社区里的健身器材,同时合理利用家里的一些材料。请注意练习前先做一些热身活动。(一) 力量练习:主要目的即加强大腿正面肌肉的力量,肌肉越有力量,越可以防治膝关节的损伤。(1) 扶椅或扶桌深蹲。两手扶住椅子慢慢下蹲,然后起立。下蹲要慢,慢起慢蹲,越慢越好,因为速度越慢越可以使更多的肌肉群得到锻炼。每天做几组,每组10或20次。注意事项:腰背绷直,头抬正。(2) 利用健身器材---蹬腿:坐在专门的器材上,用前脚掌蹬住支撑的铁棒(不要用脚心蹬铁棒),一蹬一曲练习。慢起慢下,脚尖朝前,两腿不要分开。50次或100次/天。可以分成5组,每组20次。(3) 挑腿(有些小区的健身器材里好像没有这个,原理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方法是:把脚放在可以活动的铁棒下面(可以换成是哑铃/砖头/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等等,目的就是施加一个阻力,阻力大小因人而异),勾起双脚,抬腿至最高点,慢慢放下,使股四头肌得到练习,10次或者20次/组。另外还可以进行静重力挑腿练习,就是将腿抬至120度或者160度时,可静止30秒,然后慢慢延长到10分钟或者30分钟/天。挑腿可以使韧带和髌骨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改善韧带质量的练习(1) 徒手小半蹲。站立,脚尖朝前,双脚开立10厘米左右,两膝之间保持大概一个拳头的宽度,双手叉腰,身体向下下蹲10厘米,10分钟或者30分钟/天。这种静力的刺激,可促进膝关节产生关节液,润滑营养韧带;同时提高髌骨承受力,适合上下楼梯疼痛的人。(2) 贴墙蹲/贴墙小半蹲。倚墙站立,双手扶墙,双腿向前迈出一个脚长,大约30厘米,向下慢慢深蹲,然后保持一定的角度静止。时间可以是3/510/20分钟不等,大腿与地面的角度可以调整为90/120/140度,不同的角度可以交叉练习,角度越小难度越大。徒手小半蹲相当于站桩,贴墙蹲相当于马步。(3)压腿。(三)康复练习(1)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慢慢抬腿,脚尖朝前绷直,两条腿分别练习,50次或100次/天。(2)坐在床上,双腿保持伸直,用力抬高,反复100次,两条腿分别进行。(3)提踵,就是踮脚尖。以上是根据中央电视二台日《健康之路》“膝关节的养护”一期节目部分内容改写,还有一些关于膝关节按摩的内容没有写出来,此外还可以参看日《膝关节病的按摩疗法》一期节目,大家可以自己下载观看。这是视频的链接:/topics/86807/ 本文转自:http://www.cuzo.org/Article.asp?articleid=2039 ------------------------------------- 下面这篇文章是CCTV原版的日《健康之路》“膝关节的养护”节目内容 ------------------------------------- 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请到了健身教练,以及按摩专家来为您介绍一下,怎么样使自己的膝关节更加健康,走起路来更有劲。 问:为什么老年朋友膝关节容易出问题? 答:我们总结起来主要是三点。一个是废用性;一个是不用;还一个就是非合理使用。所谓的废用就是因为腿不使用。这个时候腿在退化,退化速度非常快,因此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还有一个不用。就是出门有汽车有自行车,上楼有电梯等等,办公坐着。很多人现在腿根本不使用,腿也在退化,造成一些问题。还一个是不合理使用,比如过度的爬山、爬楼。 问:比如说膝关节这一小块地方,咱们主要锻炼哪几个方面呢? 答:其实膝关节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它是人体一个最大的关节。它的组成部分就是肌肉以及关节周边的韧带,还有一个就是本身关节的骨骼。所以应该来讲,要关注这三个方面。因此我们看出来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锻炼方法,围绕肌肉的力量,韧带的质量和骨骼的代谢能力改善,这个特别是对膝关节带来好处。 问: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来达到膝关节养护的目的? 答:大家都知道我们身边是有各种社区的健身路径,那真的是非常好。其实我们在家里合理利用我们一些不同的墙壁、桌子、椅子等等,都是可以实施锻炼。今天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内容,叫做扶椅深蹲。 扶椅深蹲 就是利用你身边的物体进行膝关节锻炼,比如扶着家中的桌子或者墙,扶着椅子背,扶着外边的树都可以做,这个方法就是扶着这个桌子慢慢蹲,是越慢越好,蹲下去以后,起的时候一定要慢慢起,每天蹲10次到20次就够了,比如说我今天蹲到这蹲不下去了我就蹲到这,以后慢慢进步,这个没有关系,千万不要强求。 问:在做扶椅深蹲这个动作时为什么一直在强调慢呢? 答:其实我们大家在蹲的过程中,蹲到某种角度是肌肉在用力,超过这种角度就是自动下来了,在起来的时候一悠就起来了,很多肌肉群的用力给空掉了,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慢,因为这样的话每个肌肉群都会起作用,因此锻炼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提高腿部肌肉的所有环节的力量,这个慢是很有道理的。 问:做这个动作时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 答:首先是腰背要绷直,然后慢慢往下蹲是正确的。 问:这项运动在什么时间进行锻炼是正确的呢? 答:这项运动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有一个重要的训练原则,最好是不要早上起来就做这个,那会出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放在你所有的走步、打拳等等这些活动结束之后,做这个练习,才起到锻炼腿的作用。 问:现在社区有很多健身器材,通过什么样的健身器材可以锻炼我们的膝关节? 答:小区的很多健身器材是围绕着我们一些关节的功能而设计的,比如说我们在健身器材中可以看到蹬腿和挑腿,这是两款非常能够提高腿部功能的很好的器械。 蹬是一个练习,屈也是一个练习,然而我们很多人把这个练习做错了。很多人都是慢慢的蹬起来,然后很快就退了回去,其实这样是不对的。要慢慢的退回去,这样可以锻炼你每一个角度的肌肉群。这个动作首先要求你脚必须蹬直,然后慢慢蹬起来,再慢慢退回去。 应该来讲快蹬练习的是某一个部分,而退让式用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是非常关键的,是一个非常的膝关节上所有的肌群和肌肉力量都在用力的情况下发生变化,这个时候对膝关节整体的肌肉群也是一个锻炼。 问:想做这些动作的老年朋友,很多都是膝关节有点问题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动作做多少次比较适合他们的身体情况? 答:一般五六十次到一百次是不成问题的。 问:刚才您还提到一个挑腿,那究竟小区当中,哪些健身器械可以帮助膝关节来进行挑腿练习呢? 答:这个练习正确的做法是把脚勾起来,然后抬腿抬直,抬到最高点,慢慢回来,这是叫挑腿,这个可以让骨四头肌得到有效的锻炼。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我们要教的方法叫静力练习,就是把这个腿慢慢抬起来,抬到这种角度上就不动了,就这样保持10—30分钟,膝关节会变酸变胀变热,这个对老年性的上下楼腿疼,行走疼是非常管事的。但是有些老年朋友坚持10—30分钟,是比较困难的。这个相当于是负重训练,因此根据自己腿部的力量和伤病的情况,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你可以开始坚持时间短一点,慢慢的增加时间。 问:还有没有其它锻炼膝关节的好办法? 答:我们刚才这几个片子扶椅的深蹲,还有器械挑腿,大家都看出这是力量型训练。下一个我就要告诉大家,很多人膝关节疼,并不是其他损伤,都是韧带的损伤,韧带受伤我们通常的方法都是养,今天我告诉大家,韧带的锻炼方法也是非常好的,这个非常简单,在家选择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做,这个动作就叫小半蹲。 小半蹲 大家跟我一样双手叉腰,两个脚朝前,两只脚之间留10厘米的空隙,一个拳头的距离。蹲下去的时候膝关节也是一个拳头的距离,大家跟我一起做,身高往下矮十公分,每天走完步,再站在这的时候,如果你们每天做10—30分钟,累了以后再站起来休息会,再往下蹲,就这个功夫蹲完了的结果怎么样呢?刚才这位阿姨说了一件事,说关键里面嘎吧嘎吧作响,我一定要告诉大家这是膝关节里头缺油,这个油是什么东西呢?它叫关节液。这个关节液什么时候产生呢?就是你每天给它这种刺激10分钟以上,就开始产生关节液了。关节液产生出来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润滑关节,第二营养关节,最关键的是在营关节当中还可以修复关节。 问:这个小半蹲的姿势,对老年朋友膝关节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答:就是它在改善膝关节周边韧带的质量,这个小半蹲的时候肌肉负荷量会很小,但是我们可以做这个动作维持的时间很长,你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这个关节的韧带在用力,这个用力跟肌肉不是一个概念,韧带刺激是要求维持一个长度,维持时间。 问:接下来还要教给我们大家一些什么呢? 答: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膝关节韧带是很有特点的,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大的关节,它的韧带可以说是纵横交错。我们可以用非常形象的一句话告诉大家。膝关节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个角度是某些韧带在起作用,那个角度韧带使用的模式和使用特点又不一样了,所以膝关节这种锻炼的方法,做静力锻炼的时候,要改变不同的角度,而这个时候我们叫做贴墙蹲。 贴墙蹲 下面我们教给大家这节操叫做靠墙半蹲,这个有很多要求,同时它对腿的不同问题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做第一个练习。首先靠墙身体站直,然后像前迈一只脚大概30厘米左右,另外一只脚也跟上来,手扶墙身体蹲下来,就这个角度身体靠直,我们腿膝关节前侧的髌骨和髌韧带都是硬硬的,这个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个角度就适合您上楼疼下楼疼的问题,这个做多长时间呢,三分钟做一组也可以,五分钟做一组也可以,如果身体比较好可以做十分二十分钟都可以。这个动作我们可以分三个角度来做,90度做一下,然后扶着墙慢慢起来100度一个,再往高起,脚往后错一点,120度左右再做一下,这样来回练一下会非常好。 问: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这个动作会累吗? 答:很累的,这个动作对青壮年以及运动后受伤的都要做这个练习,这个是可以改善韧带的质量的。 问:接下来还教大家一些什么好办法呢? 答:我们更多的人是腿部在受伤了之后,屈伸都在出现问题,比如说上厕所的问题,穿裤子的问题等等,膝关节受伤的时候,我们后边有一个康复性练习,康复性练习,我们教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练习,就是一个屈伸练习。 屈伸练习 这个方法是非常简单的,首先坐下后用双手搂住一条腿,小腿慢慢向上抬,然后脚尖像前绷直,然后慢慢放松到最低点,然后再重复这个动作,你做100次以后会非常酸,这样每天晚上每一条腿做50—10次,你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腿部会变酸,这就是接受了运动刺激,而这个酸就会有效的调动关节能力的提高,比如说韧带、肌肉。 问:这个动作对腿部抬起来的高度有没有标准? 答: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年轻人可以高一点,老年人可以低一点,这个练习的目前,就是让大家首先没有心理负荷,这个时候即便有疼痛也要咬牙坚持,这样重复若是时间,你会发现你的伸直能力和屈伸能力都在提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手段。 问:膝关节自我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答:自我按摩方法分了六个步。 第一步叫点揉压痛点。 这个很简单,在膝关节病的时候,在膝关节周围容易出现一些压痛点,一般在内侧或者外侧有,我们在找到内侧和外侧压痛点的时候,我们要用拇指进行点揉。所谓的压痛点就是说在膝关节周围,我们在用拇指触摸的时候,有一些部位比较疼痛,这叫压痛点,这个部位往往就是病变的所在。 按摩手法 我们找到压痛点以后,可以用拇指由轻到重进行按揉,有酸胀感最合适,每个压痛点大约一分钟左右,三到四个压痛点就是三到四分钟就可以了。 作 用 第一个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第二步就是点揉膝关节五个穴位,一个叫阳陵泉,一个叫阴陵泉,一个叫梁丘,一个叫血海,另外一个是足三里。 穴位位置 血海穴非常好找,我们把膝关节绷紧,膝关节上侧大家看到有两条肌肉在隆起,隆起的肌肉内侧叫血海穴,外侧叫梁丘穴。然后阴陵泉是在大腿的内侧,我们从底下往上慢慢触摸,就是骨头最高的地方再王后下一点有个窝,这叫阴陵泉,在它的对应面,就是膝关节外侧也是骨出最高的地方前下面有个凹陷的地方,也有一个窝,这高阳陵泉,第五个穴位叫足三里,这个穴位在膝关节的外侧,从膝关节下面是三寸,正好是我们手的四个手指,就可以找到这个穴位了。 按摩手法 我们现在以足三里为示范,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按揉,我们也是用拇指由轻到重,然后压到最重的时候,轻轻的进行按揉,也是有酸胀感为最好。也是一个穴位按摩一分钟。 第三步,叫做按揉膝关节,也叫按揉髌骨。 这个更简单了,下面咱们先找到髌骨,髌骨就像一个壶盖似的,扣在人们膝关节上面,我们找到它以后,我们用一个手掌或者是两个手掌把它慢慢压在髌骨的上方,然后由轻到重慢慢用力,进行来回的揉撵,这个做三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要 求 这个动作做的时候要有一个度,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说越重越好,是以老年人能够忍受为最好。揉的时候应该感到膝关节有一种热感,这就是最合适的,不要太用力。 作 用 可以起到松解粘连,因为膝关节病好多人容易产生肌肉之间或者韧带之间粘连,通过揉动以后,可以让粘连分开,疼痛就会消失了。 第四步叫拿股四头肌。 这个怎么找呢,咱们把腿绷紧会发现有两块肌肉高起,这两块肌肉叫做股四头肌的内侧头和外侧头,我们用一个手把它握住,拇指一般在内侧,其余四指在外侧进行拿捏,这个动作也是有酸胀感为最好,也是做三分钟左右。 第五步叫擦膝关节。 怎么擦法呢,膝关节大家都知道,咱们把手掌伸直,用掌根先贴着外侧,贴好以后稍微用力,由上往下快速的擦动,一直擦到小腿的中间为止,外侧擦一分半钟,然后转到内侧擦一分半钟,一共三分钟左右。那么最后一步叫揉膝关节,我们可以用两个手,把膝关节的侧和外侧夹紧,以能忍受的力量为最好,夹紧以后这样来回的揉搓,由膝关节的上边一直揉搓到小腿中间,这个也是揉三分钟左右,这一套动作共五步,加在一起大约十七八分钟做下来。 问:这个是要连贯进行下来的吗? 答:情况不一样的,有的时候需要连贯,有的时候选择其中一到两段。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有三种特殊情况,第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疼痛比较厉害,因为像一些损伤,或者早晨起的时候膝关节被卡住了,疼得比较厉害的时候除去用这个方法以外,我们一定要加一个点揉合谷穴,合谷穴比较好找,把手伸开,把拇指和食指并拢,这出现一个绷起的肌肉,这个地方就叫合谷穴,这个是一个止痛药穴,好多疼痛都可以点这个穴位。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手揉,揉一分钟左右,揉到有酸胀感为好。第二种情况是肿胀的,有的膝关节病人腿肿胀,像急性滑膜炎,或者急性韧带损伤的肿胀,这个时候主要选择前三步,就是点揉压痛点,再一个就是按揉髌骨,后面的擦、揉、搓就不要做了,后面做了以后会加重水肿,所以只要做前面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膝关节的屈伸障碍,这种情况下要加一个动作,我们找到膝关节以后,刚才按髌骨的时候,不要揉了,再继续往下按两三下,让膝关节稍微的伸直一点,这个时候再用我们的手拿捏膝关节后边就可以了。 责编:吴晓洋 转自:/program/jkzl/943.shtml ----------------------------- 视频:膝关节为何越练越差了 mms://.cn/jiankangzhiluzhibo/2007/03/jiankangzhiluzhibo_300_.wmv ----------------------------- 视频:膝关节操 mms://.cn/health/300K/73163guanjiecao.wmv
11月9日,历经挫折,今天我们还是出发了,朱大、映山红、榨菜、语林(我)四个人,“昱岭关,这次我们要把你走通(朱大说)”雨还在下,现在到马鞍山,预计十八点到竹铺。一路中雨雾,七点三十五到达竹铺,开了近六个小时的车,竹铺先头是零星小雨,现在中雨。本来就是强度极高的项目,这下演变为超级自虐的活动了,期待明天不下雨,昱岭关,千万不要是雨淋关啊。早点睡吧,明早四点起床出发呢!四点半准时出发,此刻没下雨到达驴棚七点十分到福泉山庄,比上次提前二十分钟,9:30登顶光明顶,9:53上次吃点心处,10;03搁船尖东,10:13往板桥岔路十一月九日十九点三十五到达竹铺,一路下着雨雾,开了近六个小时的车,竹铺傍晚是零星小雨,现在是中雨。本来就是强度极高的项目,这下恐怕将演变为超级自虐的活动了,期待明天不下雨,昱岭关,千万不要是雨淋关啊。心中祈祷着,还是早点睡吧,明早四点起床呢!十日早上4:30准时从竹铺出发,十分钟到浩川,停车上包,在浩川要特别注意在村中的上山点,是村中小沟桥下面一个路口右转,向前走不到五十米,两侧是农田,左侧农田山边上有一排房子,再走十分钟会经过石桥,一路延着山谷走。下着雨,很冷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还有些没有睡醒“伏虎”走喽湿滑的小路前面是个小溪,水流没过了能够踩踏的石头咋办啊我湿了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冲啊,我的面条。。。。。。山上还是雾很多小山村此时显得很清新青石板还是那么的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第一个据点,富泉山徽州驼帮的队旗很美吧~朱大已经浑身湿透了榨菜跟我在烤火拿了几个山芋烤着路上吃第一餐,俺吃了三大碗,啊啊啊啊吃,使劲吃开始上路了......||||七点五十准时继续出发,天气依旧细雨,雾大能见度低。与上次从福泉山庄出发相同,没走一会,汗如雨下,冲锋衣排汗不及,外面是雨水,里面是汗水,朱大说明显感到比上次快。几乎没有什么休息,九点二十登顶,雾很大没看到清凉峰,甚至连近前的山峰也看不到雾很大很累啊啊啊啊啊雾越来越大了~加油!!!!!!!!!雾气缭绕啊啊啊拥抱大自然。。。。雾中的映山红大姐爬啊爬山上雾越来越大很朦胧雾气很大,只能慢慢的走,山上都是野草雾散了,远处的山上白云飘飘美吧天晴了,景色也变美了漂亮||九点三十分在下山的垭口,下山的路比上次夏天时清晰好走的多,九点五十三分到上次吃点心的地点,十点零三分到大路口。上次到这里时,感觉到从丛林地狱中回到天堂,这次只感到稍微宽一点而已,向东右转。听说搁船尖可以不爬的,是可以围绕搁船尖顺时针方向绕过去的。雨伞尖我们不准备东西山脊穿过去,||我们是走板桥上雨伞尖东垭口的。十分钟后我们右转小路横切一座山,而没有直走下山。十点三十五左右,在山腰横切中,朱大突然感到右小腿肚像被人用木棍打了一下,最后,朱大停下回望,弄不懂,还再走一步,一阵撕裂的疼痛,朱大意识到是抽筋了,连忙坐下,喊住前面的映山红,||榨菜和语林(我)转过一个山凹没喊住,歇了几分钟。这里不方便休息且四个人不在一起,咬牙慢慢坚持,十点五十五到往板桥的大路岔口。休息吃东西,榨菜为朱大按摩冶疗。二十分钟后,朱大缓步试试,包给了映山红背,朱大空手,只能小步慢走,十二点零九分到板桥。||不进板桥口左侧斜后岔路上,前行有岔路记住走右侧路就好,有三百米左右的绝对高度,一长段之形上升道路,十三点零九分登雨伞尖东垭,朱大的腿依旧疼痛,只能小步瘸行,映山红由于背了包休力消耗很大。把包中东西匀部分给榨菜和语林,让榨菜拿着gps探路,在半个小时后的一个岔路,榨菜把我们带入右侧岔路,他发现不太对,我也觉得不太对,我们又向下走了一段,看到gps偏差多了,我们才回头,朱大,剥夺了榨菜的探路权。十五点我们到上次向导走错的地方,按着阿毛gps上的标注点走,长距离上坡,在16:10上大岭塔。继续,中间在一个路口,来回走了三四个来回才确定向右走的路是正确的||几个错误犹豫的探路,把映山红走的疲惫不堪,朱大接过背在映山红身上的大包,天快黑了,雾又非常大,分辩岔路真的挺难的,我们知道,天黑后将更困难,而且后面还有一座1462峰要穿越,不知道这1462峰有多困难,朱大催促大家前进。在十七点十分的时候,gps显示我们已经到1462峰,原来只是横切。大家知道下面我们将直奔千亩田了,十几分钟后天黑尽了,所有人忘却了劳累疼痛,一路下坡gps显示直线距离不足一公里了,夜路真的挺难的,好在阿毛这段标注点既多又准,我们让朱大不停的看gps,方向正确与否,好在没有一条岔路,十八点十分我们到石屋,手机有信号了,联系店老板,请他来接我们。||店老板的电话乱糟糟的,我们继续前进,十分钟后前面来了灯光,来了一个人,自称是护林员,是老板娘让他来接我们的,再前走几分钟,一大群人在露营,足有三四十人,又往前走,又有一大群人露营,十八点三十分到千亩田,房前屋后又是很多帐篷,老板将我们领上定好的木屋,放下包,回到店里。护林员向我们收每人十元护林费,无票,还价五元一个成交,后来问其他人,都被收了十块。趁着等饭的空档,我冷水冲了澡。爽。语林这时显示出卓越的才能,鸡汤、红烧红,木耳鸡蛋,咸菜,青菜,语林砍价加砍价,但老板更有一套,结帐时房价涨了,问为什么,他说我们没先预定,啊!朱大找姓童的预订的。刚才路上我们还打电话让他来接我们的,并且护林员也说是老板娘让接的,可老板说自己姓王不姓童,电话???也与我们刚才打的不同,山上只有他一家开店的,唉,无语。饭后腿疼的厉害,回到木屋(牛棚:海拔1200米),榨菜、映山红、语林一致要求放弃第二天行程,每个人此刻都异常疲惫,煮了铁观音和奶茶,只有朱大一个人享用,美滋滋的。||第二天6点钟我们起床,我发现我的脚踝部位好像崴了,有些疼痛,坚持了一下,起床,清晨山上雾气缭绕,山上的驴友们都已经起床,每个人都在收拾行囊准备上路,我们在老板那喝了点稀饭,伴着我们自己带的烧饼,甚是美味啊。吃完早饭我们开始上路;每个人都拖着伤病开始了我们的下山之路。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次下山一共有两处比较险的地方,第一处是一根木头搭在悬崖边上,底下就是1000多米的悬崖,山上由于下过雨,伴着早上的露水,木头很滑,我们慢慢的走,手攥着悬崖边上的野草,一步一步的我们终于过了第一险(一定要攥着草的根部);第二处是几乎垂直高度的大石块,我们只能趴在石头上慢慢的挪动,唯一比第一险好的就是山下有树枝。就这样我们艰难的走过了这两处天险,走了一会,突然,榨菜膝盖部位那好像是拉伤了,很疼,歇了一会,他又上路了,我走在后面陪着榨菜,走了一会来到一处很多巨石的地方,我的脚本身就崴了,走在石头上,石头不停的晃动,每晃一次都很疼,我们就这样慢慢的跨越了巨石坑,朝着山下走去,榨菜好像伤的很重,映山红和朱大好像恢复了一点,他们在前面走着,渐渐的我和榨菜就看不见他们了,他们怕我们坚持不住,赶快下山寻找车子,赶回竹铺。||我和榨菜在后面慢慢的走着,边走边说,一路上倒不寂寞,快要到山脚的时候,榨菜已经倒着走了,腿受伤太严重了,都不能弯曲,拖着腿慢慢的前行。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看见村庄了,神啊。快到村庄的时候远远的看见一个小卡上来了,估计是朱大跟映山红找到车子了,等车子靠近,果然是他俩,我和榨菜赶快上车。两点我们回到了竹铺,在我们从竹铺走之前我们就点好了回来的菜,一只老母鸡,青菜,笋干,西红柿炒鸡蛋,大家喝着鸡汤,太爽了。吃完饭,我们离开了,竹铺。||||本周准备再去一次,||朱大猛!O∩_∩O~~我想去台湾。||去台湾很容易,提前做好时间计划就可以了最好3-5个人一起去骑车,搭帐篷,费用会很低
雨伞尖山脊线路西侧上山口。沿明显的山脊线上行,到雨伞尖的圆锥形山顶底下后路迹模糊,现经AC两队轮番践踏、留路标,应该已经清晰可辨了。沿山脊小径上升,基本上是贴着山脊刃线走。路底。有这样还算得是路的已经很不错了。雨伞尖回望。从钨矿场沿横切山腰的大路缓缓上升到岗上,再到雨伞尖西口。搁船尖过来需先下到钨矿场,据松松与火毛毛的探路结果,中间的山脊上无路下来。雨伞尖下山方向:先上南端高点,从这里下至鞍部(与其姊妹峰之间的凹口),再沿交错的山谷下行至顺溪坞岗雨伞尖展望大岭塔上山线路。补充:顺溪坞岗东进,先从左边横切过第一个山头,再到岔路左转直奔山顶,越过假大岭塔、大岭塔(山道不走大岭塔顶,图中大岭塔左边明显的缺口即为过山路,此处穿林去顶50M平移)最远处即为第二日的首个目标——牵牛岗大岭塔上山中回望雨伞尖的骆驼顶牵牛岗回望,头一日翻越的山头尽收眼底。牵牛岗下降中,晒谷坦山脊线清晰可见牵牛岗与晒谷坦山脊的连接线路连接线路最低点(老庵基-牛胫大路垭口)上到晒谷坦山脊,登顶线路(第一顶切过便是鞍部,两顶连登也有路)从晒谷坦下撤到钨矿场,机耕路到牛胫||专业!||收藏,等有机会也去呼啸一把||走召弓虽||哇,好强啊!偶出去只知道埋头走路||这组片子非常用心写实。相当有史料价值。建议精华一个,并附上山脊版4.0地图:http:fefe.3322.orgza_pianyl70.jpg很多人会从你做的这个实景图中得到有益的信息的。||值得推广学习一下。下次出行也要带上相机了,那样回来后也可以学着做做实景线路。||这几张图看得清楚、象作战沙盘一样。||好TX啊!||辛苦,相机估计也被荆棘划了不少道道吧||非常认真仔细的功课,赞!补充一下:从搁船尖东面下到山脊大路这段有类似上雨伞尖最后80m的窄路底,沿途有其他俱乐部做的路标。这段路不长,从山顶到白沙岭40分钟左右。||已经出到4.0版啦..这组图片正是作为此线路图的辅助,就着实景图示研究下你这登高线图的路迹,上路者也应该会更有数了。||9494,有技术含量啊。我喜欢!||呵呵,L.P.也来啦,听说你们搁船尖下的路荆棘丛生,简直是冲锋裤的坟墓。欢迎“一脉五尖大队连穿英雄事迹”的带队人物L.P.同学。||其它图片一并发出,出来得稍许有点晚。白沙岭钨矿场的山谷里爬升中回望的风景白沙岭钨矿场上山岗途中,清凉峰为伴独行在路上——周游雨伞尖西口,线路讨论中||雨伞尖:杨兄弟、边城浪子杭州、COOLOVE、松松、西风杭州、PINGAL西风在大岭塔顶打点大岭塔-岭后山1442峰之间的鞍部火力惊呼:这段路好浪漫啊。。。||大鱼:哟,千亩田到了..土豆:赶紧拿相机.果冻前进得很快,火力却在倒退..两个人好朴实的表情..||千亩田PINGAL与三弟快到老庵基垭口,西风上树看路牵牛岗下来向晒谷坦挺进(队伍在画面中间)拉个长焦||收藏了。看图认路||清晰可辨,高!||专业,收藏了,虽然看不懂!
收入:=2786*全程参与的242人*9=2178*周游临安上车车费减半242-75=167*松松3人杭州上车车费减半,周日晚餐没有参加242-75-20*3=441支出:+65+576+200=2781*包车3600,与E队拼车人均150 我队共支出150人*9+75人*4=1650松松3人,及周游杭州上下车,A一半车费*周五晚住宿及早餐20人*13=260*周六早包车去徒步起点水库30*周六晚千亩田景区门票5人*13=65*周六晚FB及小木屋住宿576*周日昌平晚餐20人*10=200节余:罚款:某同学迟到9分钟罚款9元本次活动共余5+9=14元由梦想天涯转交磨房基金||水晶神速啊,不愧是专业财务||好快。果冻厉害的,A得这么复杂看得眼都花了。||财务不仅能走,而且很有职业精神,你无论去哪都会受到欢迎,赞一个。||专程前来路过||很细致啊||哪位同学有看不明白的,可跟贴提问,这次情况确实复杂多亏有火毛毛和杭州松松,我才得以算明白这个帐,呵呵....附件:*周六晚FB及小木屋住宿576*清单传不上来,我发到各位邮箱吧,请悄悄地址给我。||穿越活动没有小强,很不习惯哪||谢谢果冻顺路谢谢领队火毛毛||顶两强妞,,,俺们的骄傲...
轨迹下载:附件:ylg.rar其实去年一直想蹭磨坊的活动去昱岭,可惜没蹭到。这次就找了点资料自己去了,火毛毛的轨迹我就是在磨坊下到的。这条线路应该说前人的资料已经比较全面。关键性的路段都已经走通并有纪录,我只补充我们这次路上的一些信息,供以后想走的朋友参考。同时仅以此文献给领袖和豆哥,感谢他们在清凉峰给我们的鼓励,当我们在林子里钻的昏天黑地,疲惫不堪的时候,听到对讲里传来的领袖的声音,立马就觉得混身又充满了力量,仿佛可以一直从搁船尖切到清凉峰的南山脊去:)这次我们13人,第一天早上6点从老竹铺出发,晚上6点在大岭塔下的松林里扎营,徒步12小时,18.8公里。第二天早上6点出发,下午5点到达和田坞附近的公路,徒步11小时,17.9公里。两天总共徒步23小时,36.7公里,刚好扫了70里再多一点点。做计划的时候我曾问过豆哥,我们估计这条线路的强度大概在三尖的基础上再加30%到50%,事实上是低估了,这条线路因为走的人少,路径不清晰,树木倒伏严重,走起来非常费力,强度应该有三尖加80%那么多。这次能顺利走下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特别重要。第一是天气,周六周日一直是大晴天,气温舒适,可见度高,如果要是下雨天,就根本没法走了。第二是火毛毛等前辈们的资料,包括地图和轨迹,非常有参考价值,大部分时候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当然有些地方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下面我会逐一说到的。第三是同行的人,这次报名的人挺多的,但很多我都没批,因为这种探路性质的活动人越多,不确定的因素就越多,其实我也很不好意思。最后出发的基本都是认识或者一起走过的。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大家能很快形成统一意见,而不会有抱怨或者争执。再具体看看这次的行程,下面轨迹红色的我们这次走的,蓝色的是参考轨迹:周六早上6:00从老竹铺的洪大姐家出发,8:00左右到达福泉村后面的山岗,这段路路径清晰,上升缓慢。有一处过溪的地方因为前一天刚下过雨,水有点大,需要跳石头,或者直接淌水过去。8:30我们继续出发,按照参考轨迹,朝左侧上山,遇到采茶的当地村民,说我们走的不对,上搁船尖应该先下到福泉村,从村后小路上山,我们这样法是绕过了搁船尖。我们又跟老乡仔细确认了一下,在我们的前进方向也有岔路可以上山,但不好走,从村子后面上是最好走的路。我们决定听从意见,原路返回下到村子里,向一个大娘问了路,从村后上山。没走多久,右侧出现了一个分岔,就是图中标注的岔路,不过当时向前的路径非常明显,右侧的这个看起来倒有点像雨水刚冲刷出来的,我们也没仔细看,就直接越过这个岔口,继续向前了。很快的,路径渐渐变得不明显,在过了一条溪之后,就完全消失了。小田,小鱼和我在溪流两边反复探路半天,都找不到路径,我们有过硬切的念头,但上升了几米之后就放弃了,基本确定这不是老乡说的容易上山的路,我们很有可能是在某个路口走岔了。我和黯然都觉得最开始那个像雨水冲刷过的路口是最有可能的。大家开始往回走,经过几个疑似岔路的地方,探过以后都不是,最后就回到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岔路口,这时候离下面的村子已经不远,我拐到岔路上去看方向,穿肠下到村里去找人,看能不能找个人带我们一段。我拐过一个弯,基本确定这条贴着山脊上升的就是我们要找的路,穿肠也顺利的找到了一个愿意给我们带路的老乡,在浪费了1个半小时以后,我们终于踏上了上搁船尖的正确道路。11:00,我们登顶搁船尖,休息之后从东侧下山,下山没有路,向导章师傅砍刀开路,带我们硬切下山。这段幸亏有向导砍路,我们自己走恐怕消耗会很巨大。下了搁船尖,老章就回去了,他的狗却一直跟着我们走完第一天的路,跟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下搁船尖以后路径就很明显了,走得轻松畅快,很快下到一个矿区,边上有个农家乐,一问是到了白沙岭,这时我掏出gps看了一下,我们已经明显偏离了轨迹,更奇怪的是轨迹上标注的白沙岭却是在我们刚才经过的路上,但我们一路来没看到有任何人家。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干脆回过头走回到轨迹上的白沙岭点,才发现这里有一条不明显的向右的岔路,难道之前的轨迹是从这里转向雨伞尖的?!这时黯然和小田跟农家乐的老乡打听到,过农家乐,下到矿区,然后上山就可以到对面的雨伞尖。所以我也没理这条向右的岔路到底通向哪里,又返回到农家乐,按老乡指的方向,向雨伞尖进发。(这里小田的轨迹有中断,所以显示了一段直线,我们的参考轨迹也明显看出有中断)快到雨伞尖西口我们的轨迹和参考轨迹重合了,然后经过一个4岔路口,前面的小田和黯然选择了向右,我犹豫了一下,看了下gps大方向没错,但和轨迹有偏移,我以为是正常的偏移,因为上次三尖轨迹就偏的厉害。但走过一段,我再看gps,却发现不对了,我们的前进方向是指向深湾,板桥方向,和雨伞尖完全是两个方向。我们停下来商量了一下,我是想原路返回,重新找雨伞尖上山口,因为这条路很可能是下山的,黯然觉得这条路很可能是绕行雨伞尖山腰,我们还是可以回到原来的方向上,而且不用走回头路,我们同意了黯然的推测,后来证明这个推测是正确的。在快到板桥的时候,gps显示这里应该有一条向左上山的路,通向雨伞尖东口,但我们没有找到明显的岔路,只好选了一个看起来像路的地方,从松树林里切上山,上升了大概几十米之后终于看到了明显的路径,又拐错了几个岔路之后,我们终于到达雨伞尖东口,时间是下午的16:00。天色渐晚,我们抓紧赶路,原计划晚上18:00到达千亩田,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眼下只有两个选择,按原计划赶往千亩田,估计要到晚上8,9点才可以到达,那就意味着要走2,3个小时的夜路。好处是营地舒适,而且明天可以轻松点,坏处就是夜间能见度低,而且路况不明,风险大。还有一个选择是在天黑前选一个合适的营地露营,好处是不用走夜路,可以提前休息,坏处是第2天强度会加大。权衡再三,我们选择了就地露营,避免走夜路。18:00,我们到达大岭塔下一处小水源,决定就地取水,露营。水源情况不太好,就是一个小水坑,出水很小的地下水,而且布满青苔,看来已经很久没被使用过,小田和黯然清理水源,我在附近寻找合适的营地,在水源往上10来米的松树林,发现了一片还算凑活的营地。虽然地势不平,但对于已经人困马乏的我们,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我不知道小田和黯然是怎么干的,但他们真的挖出了地下水,并且把水坑清理干净,很快我们就有了做晚饭的清水。晚饭期间有人开始打听第2天有没有地方下撤,有人表示还可以坚持,也有人说“我随便的”。不到9点,都进帐篷睡了,除了旺财,它习惯露天睡。周日5点起床,6点出发,黯然和穿肠背了前一天产生的两大包垃圾,大家意见空前统一,就按参考轨迹走,谁再提探路就跟谁急。6:30上到大岭塔,8:00到达千亩田小石屋。然后走山岗进入大明湖景区,之后的轨迹我有点看不懂,只好又开始探路,等我明白过来原来参考轨迹是借道大明湖景区里的石阶路的时候,已经和对面过来的景区保安碰了个面对面,付出了300借道费的代价。我在想从千亩田南侧是不是可以绕开大明湖而上牵牛岗,这样就可以避开景区保安。或者趁一大早,保安没上班悄悄通过,这样第一天就一定要在千亩田露营。然后就是最后一段硬切路,从图里看得出来,蓝色参考轨迹又出现了直线,看来是丢失了数据。我们走着走着就发现没路了,轨迹在树木茂密的山腰出现,让人很不解。这段路走得非常累,尝试了好几个方向都找不到有明显的路径,我和黯然在山腰在疑似的路径上钻了半天,小田和小鱼切上山脊查看,山脊上也没有路,但树木比较稀疏,容易通过,我们选择了走山脊,向牵牛岗方向走,暂时不理会轨迹的情况。在山脊路径点,我们找到了重新出现的路径,牵牛岗不远了。下午13:00,我们到达此行最后一尖牵牛岗下的岔路口,一部分休息,一部分轻装登顶。接下去以下坡为主,连续几个小时的下坡,终于在17:00,全队到达禾田坞公路口。走的时候很累,都说以后再也不去了,但回来之后又觉得很过瘾,我想我以后还会去走走,把这次轨迹里几个困惑的路段重新探一下。这次最大的体会一个就是重装,探路,长距离,这三个因素放在一个活动里真的是很虐啊。还有一个是如果路线不确定,问老乡是第一选择,靠地图和gps是第二选择,硬切是实在没有办法时候才考虑的。||又有图片又有文字不用看就知道是相当不错的小结==#mark下,改天静下心来再看||帮顶文青工整的作业以及好评||昨天小囡和小强在忽悠我,说回头可以带下昱岭,原来这探路级别的,吓我了。这攻略挺细致,可以作为下次活动的参考,以青鸟的实力和领袖的慰问,很过瘾吧,嘿嘿!||我没什么实力,领袖的慰问倒是让人如沐春风。其实我是想切到南山脊,可惜后来搞错方向到了禾田坞。不能跟领袖和豆哥共谋一醉,遗憾,很遗憾。||哈哈,我们上次跟火毛毛走的时候,只带了睡袋。基本上算轻装,所以很容易的在下午还有太阳的时候就到了千亩田,这也是我觉得不比三尖强度大多少的原因。你们重装的话,强度是要增加的。由于搁船尖在我们第一次走石门九不关的时候已经走过,所以这次再走的时候就没有等顶搁船尖。另外,雨伞尖我和火毛毛都没有登,只有松松,西风,老YY等几人登顶了,所以轨迹是侧绕的。关于轨迹,机器的灵敏度问题和存储后只保留500个路点的问题,导致偏离实际路线很正常。因此GPS不是万能的,户外对于线路的识别,以及活动前多做功课才是重要的。借这个帖子,给那些对于GPS还不是很熟悉,已经拿到轨迹的同学提个醒:GPS不能和有经验的向导比较,人才是关键的。只依赖GPS,而不做功课,注定是要吃些苦头的。||1)上搁船尖的时候,因为搁船尖在福泉村后面不远,有高差,找上升的路,成功可能性会比较大些,当然,一般来说,村子周围杂路很多,走错了很正常。腰绕的那条路,估计也会通的。2)下搁船尖,我们当时是找准白沙岭方向后硬切的3)白沙岭到雨伞尖西口,很多路,找最高的一条可以少牺牲点高度,西口前是哑口,必须经过的特征点;4)雨伞尖西口,向右走是腰绕,后再从一条越岭路切上山脊,再向左侧登顶,路好走(这地方上东口前我也爬错了一段,当时用的航点数据里有个废点,很明显打点的人也走错过);向左,可以再爬升一段后,硬切100米高差,上雨伞尖5)千亩田南口,进入千亩田前遇到第一个叉路口,应该右拐,从千亩田南侧可以绕过景区,基本是平路或者稍上升,注意在第二个叉路口(好像有个废屋)不要向右下到老庵基去6)千亩田上千牛岗,貌似有很多岔路,上升就可以了,上到最高的地方有个三叉路口,左拐右拐记不清楚了,反正是向东走的||我说怎么没在清凉峰山顶等到小青呢,给你留了好吃好喝的,还准备一起把酒望星空呢……留点遗憾下次再聚^_^||豆哥你看错了,蓝色参考轨迹是上雨伞尖的,我们走错了,才变成了侧绕,我们的是红色轨迹。从雨伞尖西侧绕到了东侧的上山口,像雪长老所说,这里上雨伞尖也是可以的,我们因为赶时间,就放弃了雨伞尖,只奔大岭塔去了。麦哲伦500可以存2000个点,两天导航足够了,我一般都简化成500个点。这次到不是偏移的问题,那些直线段大概是因为断电造成的。||那你的蓝色轨迹可能是火毛毛整理过的。上次我们走的时候,搁船尖和雨伞尖都没有上。||长老描述果然精准啊。我下次再找时间去看看,这次大家都走得很累,有些路径实在不想再去探了,留待下次吧。||恩,等秋高气爽的时节,轻装跟着一起去呼啸山林啦^_^||上雨伞尖再到东口,爬升不多耗费不了多少体能和时间。07年是临近顶峰椎体时路径才消失,切草丛几十米就到顶了,现在应该已经成路了,不过这季节植被密些。当时我发了个“昱岭山脊穿越图示”,可以参考下。||好评+推荐+mark找机会跟着杨胸+青鸟的轨迹走下.||请留坑,最好轻装走||又见昱岭,很是怀念。今年因故封靴,只能看看大家爬山的帖子解馋了。MF的同学第一次走昱岭仅依靠GPS轨迹能走到这样的程度,已很是不易。那年俺可是走到第三次才连唬带蒙完成老竹铺-晒谷坦全程的。雪长老分析得很对,俺就三走昱岭做点补充吧1.上搁船间,传统走法就是从福泉后面茶园有正路可以上,但坡度陡体力消耗大。从村子左绕沿更宽的路可以走到一四岔路口(有木条凳休息),此路坡缓轻松,且景色佳。然后向右硬切山脊线,需要钻林子。2.白沙岭其实就是一排工房的地方,记得可能还有个小卖部。3.上雨伞尖的入口不明显,但那里是个四岔路口,右手边平坦大道通板桥,左边有小路上山,但需钻林。4.板桥村也有路上雨伞尖,雪长老那次走过,上到东口。然后向左100米就可,但这样去大岭塔要原路返回。5.大岭塔的入口要仔细辨认,天气不好的时候容易错过。貌似是过了一个防火提示牌的第二个岔路口向左手上山。6.大岭塔-千亩田-牵牛岗-晒谷坦,都有路基可循,钻林子就代表走错了。一路风景开阔,用山头定位就可。||不错,好总结,留个爪,有机会走走去||谢谢楼上的杨兄弟和lp,我之前从你们留下的记录获益良多.杨兄弟的贴我很早就看过,出发前基本每张照片都记得很清楚,不过由于我们这次线路的关系,很多照片上的位置我们并没有经过.lp发在野火的帖子我也看过,是我能找到的唯一有具体时间记录的贴.我大概参考了你们的时间.你们速度可真快,4点到大岭塔,6点就到千亩田.我们到大岭塔下的水源已经是6点了,预计再走下去起码要8,9点才可以到千亩田,走2个多小时夜路可不好玩.所以就地露营了,把这两个小时挪到了第2天.加上你们和雪长老的补充,基本上把这条线路都理清楚了,很不错的线路啊.下次如果还有这种坐车时间短,徒步时间长的线路,记得再给俺推荐一个.||强线路,本次我们走错了,14小时完成了32公里,从顺溪下。浩川村—福泉村—搁船尖—雨伞尖东口—板桥村—小源—顺溪坞——顺溪
3月19-21日,再次轻装圆满“横扫昱岭”穿越。 3月19日19点35分从黄龙体育中心东门出发,3月21日19点15分回到黄龙体育中心东门,全部行程约48小时。 “昱岭穿越”全部参加队员15人,其中杭州以天涯为领队的10人,宁海以东海为领队的5人。 19日晚上21点18分到达昱岭关,晚上住在距昱岭关约100米的昱岭关村“凤凰酒家”洪爱凤家。 20日早晨驱车前往老竹铺的浩川村,7点整浩川村口桥头准时出发。 傍晚17点50分宁海队率先到达千亩田小木屋,18点50分天涯队陆续抵达千亩田小木屋。 21日早晨7点22分出发往牵牛岗→晒谷坦。 沿途经:搁船尖→丹阳岗→雨伞尖→大岭塔→岭后山→千亩田→小木屋营地→牵牛岗→晒谷坦。 近午10点50分抵达牵牛岗。 14点整抵达晒谷坦。 16点56分队员们全部通过牛胫桥,在牛胫树下村公路旁休息。5分钟后上车往杭州。http:blog.laolangxunshan.net||没有时间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断了的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