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是不是只有六种方法?

五上三单元说明文概述+习作指导ppt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0页
文本预览:
501 黄小丫789
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
说明文重在以事明人 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
1、知识要点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 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阐述 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我 们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 事物的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
有六种: 举例子、列数据(字)、 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 类别。
另外还有:
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 引资料等等
3. 常用的说明顺序:
有三种: 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逻辑顺序。
4. 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平实、生动、简明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抽象到具体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5.说明文常见的结构 模式有两种
A.总-分;总-分-总;分总。 B.递进式。
6.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o 1、 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 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说明文首 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的 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 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o 2、 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 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的知识是 直接的、集中的。 o 3、 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 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所 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o 4、通俗性: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 的,要是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
7.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o o o o o o * 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具体说明事物,增加可信度.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分类说明,更条理清楚。 作比较:用同类或相关事物对比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特点。 下定义:科学、简明地揭示事物本质属性。
画图表:将抽象复杂的事物利用简明的图表 辅助说明。 使人更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 摹状貌:对说明事物做具体细致的描绘. * 引言论:引有关的名言,文献,典籍,科研成果说明事物. 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 作诠释:对说明对象作具体的解释说明.
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
第1页/共10页
寻找更多 ""[转载]六年级小升初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训练题
&____________& &
&&&&&&&&&&&&&&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训练题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的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265111621.6&&&&&
白尾地鸦——地上跑的鸟
①白尾地鸦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荒漠鸟,只分布在中国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们没有绚烂的外表,甚至不如披着一身黑得发蓝的羽毛的乌鸦来得华丽,个体也不如乌鸦壮硕,但却是全球分布最狭窄、最濒危的鸟类。“地鸦”是名副其实“在地上跑的鸟”,它们能在沙漠上健步如飞,被当地维族人形容为“克里尧丐”(拐来拐去、大步流星、奔跑如飞之意)。
②白尾地鸦生活在沙漠绿洲边缘地带和沙漠腹地,在沙丘间,在有稀疏植被、胡杨林的地段,甚至在沙漠公路两旁或临时停车场的垃圾堆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成为沙漠里生活工作的人类为数不多的鸟类伙伴,一些养路工、石油工人经常见到它们单独或成对活动。
③白尾地鸦在百年的进化历史中发展出一系列适应沙漠环境的特征。白尾地鸦被覆密毛的鼻孔,能抵御干旱和沙尘,而沙褐色的羽毛经常让人们与之插肩而过。白尾地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嘴峰长而稍向下弯曲,有时候会像乌鸦一样挖掘、运输和埋藏食物。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定位,找到自己埋藏的宝藏。我们最不解的是,有时它会对着隔壁上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快乐的尖叫。
④根据粗略的计算,白尾地鸦的数量是7000只。这种分布很狭窄的鸟类,种群数量本身就受到沙漠极端环境的制约,随时面对着环境改变可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今天,绿洲和河流上游的大规模开发,下游的无节制拓荒,以及沙漠边缘的过度放牧,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塔里木河流域1999年来开垦种植棉花,白尾地鸦的栖息地与营巢地正在迅速消失;大小河流上游的水利工程造成下游断流,植被严重退化;烧荒开垦瓜地破坏了地鸦重要的繁殖地……更令人担忧的是,白尾地鸦在我国至今仍未被列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因而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一坚强而脆弱的物种正面临着并不乐观的未来。
20.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分)
21.白尾地鸦为什么能适应沙漠环境?(3分)
22.④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3.④段中加点的词“根据粗略的推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4.读完选文,针对白尾地鸦濒危的情况,请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一)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xiǎn&&&
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在延。它不仅&&&&&&&&&&&&
,而且还&&&&&&&&&&&&&
,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保护军及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h&i
&&&&&,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甲】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乙】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丙】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丁】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年,“宇宙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分)
&&&&&&&&&&&&
hi &&&&&&&&
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 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
20、本文多次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1分)&
21、“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中“可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生命与气候
⑴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⑵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到处都是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⑶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未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⑷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物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而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⑸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⑹过去约4000万年来,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⑺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使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早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⑻也许,地球上的整个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生存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在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地参与其中了。
17、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生物圈(&&&&
18、第⑤段中“再次反击”照应的是前文的哪一句?(用原文回答,限10字)(2分)
答:&&&&&&&&&&&&&&&&&&&&&&&&&&&&&&&&&&&&&&&&&&&&&&&&&&&&&&&&&&&&&&&&&&&&&&&
19、第⑥段“地球逐渐降温”一句中,为什么用“逐渐”一词,请在本段中找出根据简要说明。(2分)
&&&&&&&&&&&&&&&&&&&&&&&&&&&&&&&&&&&&&&&&&&&&&&&&&&&&&&&&&&&&&&&&&&&&&&&&&&&&&&&&
2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植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高;动物越发展,地球温度越低。
B、动物和植物均衡发屉,就能使地球避免温室效应和严寒期。
C、青草比森林保存的二氧化碳多,所以草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含碳量还多。
D、“寒武纪大爆炸”时,大片森林消失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
21、读了本文后,你联想到当今人类关注的一个什么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觉得人类应该怎么办?(3分)
&&&&&&&&&&&&&&&&&&&&&&&&&&&&&&&&&&&&&&&&&&&&&&&&&&&&&&&&&&&&&&&&&&&&&&&&&&&&
电脑病毒大战
今年3月6日是欧洲绘画史上伟大的画家米开朗琪罗的生日。可就在这一天之前,全世界使用电脑的人都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电脑会在这一天被“感染”上一种“ A ”。
电脑遭病毒侵袭的事件早在1988年就发生过。那时,美国的一个大学把一种叫做“蠕虫”的电脑病毒输入电脑,由于电脑往往是许多部门许多台联在一起而形成网络的,到第二天病毒已经传遍全美国,6000多台电脑都染上了病毒,造成了9200万美元的巨大损失。
什么是电脑病毒?电脑病毒就是&&&&&&&&&&&&
,当它输入电脑后,它就会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这种自我复制就像生物界里病毒的繁殖。通过不断的“繁殖”,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不但如此,这种程序会通过网络系统而“传染”和“流行”开来,使越来越多的电脑“得病”。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世界第一例病毒的,是美国特拉华大学两名电脑操作人员。由于电脑屏幕上到处写满了英文“脑”这个词,所以,人们把这种病毒叫做“& B&
”。电脑在感染上病毒之后会出现一定的“症状”。感染上“&
”后,电脑就会出现不断乱跳的亮点,亮点跳过的地方,字符就会被删除;感染上“& D&
”后,电脑就会反复演奏《蓝色多瑙河》等三首世界名曲,一些文件就会被莫名其妙地删除了。“& E&
”在13号或是星期五的这天发作,屏幕上看不出什么症状,不过此时执行什么程序,都会令操作人员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
18.“电脑病毒”的定义是(&&&&
A.电脑病毒就是通过网络系统而“传染”和“流行”开来的“电脑病”。
B.“电脑病毒”就像生物界里病毒的繁殖而蔓延开来的。
C.“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19.根据解说,把下列病毒的名称依次填入文中有字母处,正确的顺序是(&&&&
) (2分)
①“音乐病毒”②“脑病毒”③“黑色星期五病毒”④“小球病毒”⑤“米开朗琪罗病毒”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①⑤&&&&
C.⑤②④③①&&&&
D.⑤②④①③
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 举例子&&
列数字 C.打比方& 列数字&  D.分类别& 打比方
21.“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有80多种病毒,肆虐范围之广,令电脑世界里几无净土”
。如果把“几”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分)
答:&&&&&&&&&&&&&&&&&&&&&&&&&&&&&&&&&&&&&&&&&&&&&&&&&&&&&&&&&&&&
&&&&&&&&&&&&&
   &&&&&&&&&&&&&&&&&&&&&&&&&&&&&&&&&&&&&&&&&&&&&&&&&&&&&&&&&&&&&&&&&&&&&&&
当今电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很多同学也喜欢上了网络的多彩世界,也有很多同学因迷恋于上网而贻误了学业,你对中学生上网有什么看法呢?(3分)
答:&&&&&&&&&&&&&&&&&&&&&&&&&&&&&&&&&&&&&&&&&&&&&&&&&&&&&&&&&&&&&&&&&&&&&&&&&&&&&&&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一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一l50万吨。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
前的关注与支持。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_-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斯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采汽车减少l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18.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说明其作用。(4分)
说明方法:(&&&&&&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方法:(&&&&&&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链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21.(1)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阐释链接材料中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的含义。(2分)
(2)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3分)
&&&&&&&&&&&&&&&&&&&&&&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说明文特征与顺序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说明文阅读doc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3页免费9页免费66页免费32页免费29页免费 12页免费6页免费5页免费123页2下载券10页4下载券
说明文阅读doc|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33页免费8页免费10页免费3页免费11页免费 16页2下载券36页2下载券9页1下载券2页2下载券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1下载券20页免费33页免费8页免费25页免费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