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句读》作者是:

译者:(德国)伊曼努尔?康德著&李秋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装帧:平装
为了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康德的这部最重要的著作就在《康德著作全集》的汉译序列中脱颖而出,要预先出版了。
  同样是为了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时间紧迫,这部《纯粹理性批判》单行本也就抛却了例行的“译序”和“注释”,纯粹以康德自己的文字问世了。这里谨就版本问题做一番交代。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这部译文沿袭了上述通行做法。也就是说,根据1968年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的“Akademie-Textausgabe”翻译,以第二版为基准,凡是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文字较少者均以脚注的方式标出,文字较多者则附于合适的地方。当然,康德对第一版的一些纯然行文风格的改动,因不涉及汉译内容,就不一一标出了。
  翻译难,翻译康德难,翻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更难。难不仅在于康德的著作本身,不仅在于康德的语言和思想,更在于康德的这部著作为国人所熟悉的程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在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这些版本的成功译法。对所有这些先行者已作出的贡献,译者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更因吸取了这些先行者的研究成果而特致谢意。译者力求能够在康德的翻译和理解方面有所创新,对一些术语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自知学养有限,“众口难调”,谨欢迎学界和读者提出批评。
书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我们不谈我们自己。但关于这里讨论的事情,我们却希望人们考虑到它不是意见,而是事业;而且确信我们不是在为某个学派或者观点、而是在为人类的福利和威望奠定基础。其次,希望正直的人们在方便的时候――为公共事务考虑――参与此事。此外,就像大家都殷切期望的那样,不要把我们的复兴想象成某种无限的、超越人间的事情,要诚心诚意地接受它;因为它确实是无限谬误的终结和正当的界限。
题词 献词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导论
一、论纯粹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二、我们拥有某些先天知识,甚至普通的知性也从不缺少它们
三、哲学需要一门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的科学
四、论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五、在理性的所有理论科学中都包含着作为原则的先天综合判断
六、纯粹理性的普遍课题
七、一门名为纯粹理性批判的特殊科学的观念和划分 第一部 先验要素论
第一部分 先验感性论
第一章 论空间
第2节 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
第3节 空间概念的先验阐明
由上述概念得出的结论
第二章 论时间
第4节 时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
第5节 时间概念的先验阐明
第6节 从这些概念得出的结论
第7节 解说
第8节 对先验感性论的总说明
先验感性论的结论
第二部分 先验逻辑论
导言:先验逻辑的理念
一、论一般的逻辑
二、论先验逻辑
三、论普遍的逻辑划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
四、论先验逻辑划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一篇 论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导线
第二篇 论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
第一篇 论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
第二篇 纯粹知性的一切原理的体系
第二编 先验辩证论
第一卷 论纯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卷 论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
第一篇 论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
第二篇 纯粹理性的二论背反
第三篇 纯粹理性的理想 第二部 先验方法论
第一篇 纯粹理性的训练
第二篇 纯粹理性的法规
第三篇 纯粹理性的术
第四篇 纯粹理性的历史汉德人名对照表部分术语德汉对照表译后记……
上一本图书: 下一本图书: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申明 | 投放广告 |
| 网站投稿 | 使用帮助 | Copyright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冀ICP备号 E-mail: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作者是_百度知道
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作者是
纯粹理性批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