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天线转轴2D如何看 有什么规律?谢谢

一种可调谐手机天线的设计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一种可调谐手机天线的设计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手机天线调试经验谈
手机天线调试经验谈
新朋友请点击上方RFsister关注我们手机天线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类调试项目,但刚入门的射频工程师们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会走很多弯路。下面小编就教教大家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对天线环境的评估和调试,处理。在拿到样机对天线进行评估时,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手机主板的长宽尺寸是多少?天线采用什么形式?PIFA、monopole、还是IFA?天线可用面积多少?天线高度多少?天线做在主板的上端还是下端(手机正放)?天线的技术指标是什么?是3D的TRP&TIS、还是2D的TX power& Sensitivity?天线周围的环境如何?周围是否有speaker(扬声器)、camera(相机)等?与天线距离如何?机壳环境如何?前框是否金属?电池后盖是否金属?天线附件是否有金属物体,如装饰件等?无关金属接地是否做好了?金属框架接地的位置是否进行过筛选?是否是最佳接地点?是否按照排除法,找到了干扰源?无源驻波好,动态测试差,是否进行过天线增益效率的测试?在手机天线的调试过程中,我们的工程师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建议:手机前框是金属,需要去找接地点,而且这个接地点是要选择,不同的接地点对于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电池后盖也要考虑是否要接地(这个不是一定的,要通过实验确定),选择接地点,找出最佳位置。Switch离馈点远,需要用到很长的微带线,很有可能引入干扰问题。点测,看传导功率和传导灵敏度是否正常。在馈点上焊一根较长的焊锡丝,拉出机壳。换句话说,相当于引一根外置天线,这样不受机壳内部环境的影响。然后在2D测试的时候,不停地一点一点剪短焊锡丝,不停地在综测仪上查看相应的2D 动态测试结果。如果数据可以做的很好,说明传导是完全正常的,天线性能是受环境影响而变差的。如果不能,说明传导做的不好,天线本身性能就做不上来。对于金属外壳,一定要多去尝试接地点的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RFsister现已开通、射频顾问专用微信号:rfsister01。聚焦射频技术,提供技术支持、项目评估。欢迎各位朋友添加!我们的新公众号:RFsister创客射频空间,果断关注一下吧!
热门公众号
最新公众号
大家都爱看
2014 杨邱老师官网
专注十余年。热门版块:
4G滤波器 WIFI兼容 天津诺思
RSF2402D介绍
大家好,相信现在好多产品都围绕4G 展开了,目前4G滤波器都有哪几家,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目前4G滤波器有TRIQUINT 885033EPCOS B9604AVAGO ACPF7124诺思& &&&RSFP2402D
目前市场上有这么几款,大家可以看到,RSFP2402D是国产的一颗4G滤波器,这点大家很惊讶吧,以下是几款产品的介绍:
RSFP2402D 是WIFI兼容上运用,采用FBAR工艺 ;插入损耗低于2.5dB;抑制LTE Band38和LTE Band41和LTE Band7 高于50dB。
TRIQUINT 885033,WiFi bandpass filter that enables the coexistence of 4G (WiMAX/LTE/TD-LTE) & WiFi signals,Applicable reject bands: 2.6 GHz WiMAX/LTE, LTE Bands & 38 & 40
PCOS B9604,Low-loss RF filter for Bluetooth/WLAN with LTE,Band 7 coexistence,Usable passband: 79.0 MHz,Unbalanced to unbalanced operation,Good insertion attenuation,High out of band selectivity,Filter impedance 50R目前以除了诺思的RSFP2402D外,其它的货源现在都不是很稳定,而且现在中国又是4G消费大国,正是4G兴起时代,所以现在国外的这些品牌生产量肯定跟不上我们这些步伐。所以在此还希望大家支持下国产IC,诺思的产品线已经满足我们4G需求,各位工程大大们尽量关注一下。他们对4G也有很深的见解,工程这边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联系一下他们。附件我已经附上了资料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附件资料有联系方式。
11:1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积分 -1 分
275.3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积分: 积分 -1 分
有做这块的大家回复一下,也可以交流交流哈。
没有人回,沉了吧
整半天就我们两个在回
站长推荐 /5
既是硬件小鲜肉,又是创业实力派,2015中国硬件创新大赛深圳赛区决赛火力全开!优秀硬件项目激情路演,行业大牛精锐点评,最强PK,谁主沉浮?这场盛会,邀您共赏,报名>>
/baoming_sz/?referer=zhanzhangtuijian
Powered by手机天线设计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了?_52RD研发论坛
手机天线设计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了?jade2000 Post at
12:18:05手机天线设计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了?本人刚从事手机天线这方面工作,想知道一个手机天线是怎么做出来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拜托各们工程师指教下。而且矢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综测仪,暗室。分别在哪个阶段使用了。目的是测试什么了?cqlb Post at
10:39:35转给高人贴:1,拿到手机,初步看下手机长度(理想状态是四分之一波长),厚度(PIFA的高度应不小于6.5mm,实际项目中有些会小到4-5mm,此时我们可以把天线面积尽可能做大,但效果不一定很好)。2,观察外壳,查看手机外部环境,看看是喷漆,电镀还是金属,以及金属性物件(影响天线性能的物件)在机壳上占有比例有多大,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上。3,打开手机,仔细观察手机内部环境,重点查看天线附近环境,一般出现在附近的器件有SPEAKING,CAMENA,RECEIVE,麦克,振动器,还有就是注意主板地对天线的距离,高度。4,确认天线的形式:a:(FPC,FPC+支架,STAMPING+支架,STAMPING直接在后壳)b:(采用PIFA&&&还是MONOPOLAR)5,做治具,对天线进行初步调试(VSWR)。(一般先采用0ohm匹配,也有些是不能变动匹配即采用原匹配进行调试)对天线走法以及匹配进行重点调整。天线的走法上,常规G型(倒G型),双高&&6,待治具初步调试达到一定的效果后进行整机测试,(一切以整机调试为准)目前调试中一般尽可能做到功率平整,即最高功率出现在中间位置,有时为了灵敏度的考虑,会有意识的把功率做的较为偏高。如果VSWR测试较好,整机测试调整半天时间后还是较难出来效果,就应该考虑先确定是哪里影响了天线性能。把一些部件逐步的安装,拆卸,一个一个的确认,直到找到影响最大的一个或是几个。再来考虑怎么处理;1,接地(主要是前壳上的一些金属或电镀器件);2,把环(一般指前壳较大的金属性圈)剪断;3,天线形式再调整,尽可能的远离最大影响器件(如天线设置在尾部,电池对天线影响很大的话,考虑尽可能远离电池);4,看看能否建议客户更换某些器件(可以先做对比报告给客户看,让他了解该器件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7,打样,把报告,和客户方工程人员沟通好(需要足够耐心,注意客户方到底需要怎样的指标要求)8,通过几次打样确认后,开模。开模前一定要确认拿到手上测试的是不是最终整机,如果不是一定需要和客户说明,并拿到客户的开模确认邮件。矢网分析仪调vswr以及s参数频谱分析仪可以调干扰等综测仪,暗室测方向图,功率等。不一而足。[em02][em02][br]&p&align=right&&font&color=red&+5&RD币&/font&&/p&ditle616ty Post at
11:38:16楼上说的不错```支持```changing Post at
18:16:08good&suggestionsteveniyang Post at
23:22:52学习了。irise Post at
17:25:25谢谢!学习了!sparkliu Post at
11:16:57[em01][em01][em01]axiang88 Post at
21:43:10说得不错.受用了!angel840901 Post at
16:01:03转一贴:手机结构设计标准&之一.&天线的设计一.&天线的设计PIFA双频天线高度≥7mm,面积≥600mm2,有效容积≥5000mm3&PIFA三频天线高度≥7.5mm,面积≥700mm2,有效容积≥5500mm3PIFA天线与连接器之间的压紧材料必须采用白色EVA(强度高/吸波少)圆形外置天线尽量设计成螺母旋入方式&非圆形外置天线尽量设计成螺丝锁方式。外置天线有电镀帽时,电镀帽与天线内部外壳不要设计成通孔式,否则ESD难通过。&内置单棍天线,电子器件离开天线X方向10(低限8),天线尽量靠壳体侧壁,天线倾斜不得超过5度,PCB天线触点背面不允许有金属。内置双棍天线如附图所示,效果非常不好,硬件建议最好不要采用&天线与SIM卡座的距离要大于30MM&GUHE电工天线,周围3mm以内不允许布件,6mm以内不允许布超过2mm高的器件,古河天线正对的PCB板背面平面方向周围3mm以内不允许有任何金属件sunnyliu Post at
11:51:48很实用的东西,谢谢了kery Post at
12:17:26转贴内置天线对于手机整体设计的通用要求主板a.&布线&&在关联RF的布线时要注意转弯处运用45度角走线或圆弧处理,做好铺地隔离和走线的特性阻抗仿真。同时RF地要合理设计,RF信号走线的参考地平面要找对(六层板目前的大部份以第三层做完整的地参考面),并保证RF信号走线时信号回流路径最短,并且RF信号线与地之间的相应层没有其它走线影响它(主要是方便PCB布线的微带线阻抗的计算和仿真)。PCB板和地的边缘要打“地墙”。从RF模块引出的天线馈源微带线,为防止走线阻抗难以控制,减少损耗,不要布在PCB的中间层,设计在TOP面为宜,其参考层应该是完整地参考面。并且在与屏蔽盒交叉处屏蔽盒要做开槽避让设计,以防短路和旁路耦合。天线RF馈电焊盘应采用圆角矩形盘,通常尺寸为3×4mm,焊盘含周边≥0.8mm的面积下PCB所有层面不布铜。双馈点时RF与地焊盘的中心距应在4~5mm之间。b.&布板RF模块附近避免安置一些零散的非屏蔽元件,屏蔽盒尽量规整一体,同时少开散热孔。最忌讳长条形状孔槽。含金属结构的元件,如喇叭、马达、摄像头基板等金属要尽量接地。对于折叠和滑盖机,应避免设计长度较长的FPC(FPC走线的时钟信号及其倍频容易成为带内杂散干扰),最好两面加接地屏蔽层。c.&常见问题对于传导接收灵敏已经满足要求(或非常优秀)但整机接收灵敏度差的情况,特别是PIFA天线,其辐射体的面积和形式还是对辐射接收灵敏度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在天线方面做改进。整机杂散问题原因在于天线的空间辐射被主板的金属元件(包括机壳上天线附近的金属成分装饰件)耦合吸收后产生一定量的二次辐射,频率与金属件的尺寸关联。因此要求此类元件有良好的接地,消除或降低二次辐射。整机杂散问题还与天线与RF模块之间的谐振匹配电路有关,如果谐振匹配电路的稳定性不好,很容易激发产生高次谐波的干扰。机壳的设计由于手机内置天线对其附近的介质比较敏感,因此,外壳的设计和天线性能有密切关系。外壳的表面喷涂材料不能含有金属成分,壳体靠近天线的周围不要设计任何金属装饰件或电镀件。若有需要,应采用非金属工艺实现。机壳内侧的导电喷涂,应止于距天线20mm处。对于纯金属的电池后盖,应距天线20mm以上。如采用单极(monopole)天线,面板禁用金属类壳体及环状金属装饰。电池(含电连接座)与天线的距离应设计在5mm以上。二、手机内置天线的分类1.&PIFA皮法天线a.&天线结构辐射体面积550~600mm2,与PCB主板TOP面的距离(高度)6~7mm。天线与主板有两个馈电点,一个是天线模块输出,另一个是RF地。天线的位置在手机顶部。PIFA皮法天线如按要求设计环境结构,电性能相当优越,包括SAR指标,是内置天线首选方案。适用于有一定厚度手机产品,折叠、滑盖、旋盖、直板机。b.&主板天线投影区域内有完整的铺地,同时不要天线侧安排元器件,特别是马达、SPEAKER、RECEIVER、FPC排线、LDO等较大金属结构的元件和低频驱动器件。它们对天线的电性性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c.天线的馈源位置和间距一般建议设计在左上方或右上方;间距在4~5mm之间。2.&PIFA天线的几种结构方式a.支架式天线由塑胶支架和金属片(辐射体)组成。金属片与塑胶支架采用热熔方式固定。塑胶常用ABS或PC材料,金属常用铍铜、磷铜、不锈钢片。也可用FPC,但主板上要加两个PIN,这两项的成本稍高。b.&贴附式直接将金属片(辐射体)贴附在手机背壳上。固定方式一般用热熔结构。也有用背胶方式的,由于结构不很稳定,很少采用。FPC也如此。&3.&MONOPOLE单极天线a.&天线结构辐射体面积300~350mm2,与PCB主板TOP面的距离(高度)3~4mm,天线辐射体与PCB的相对距离应大于2mm以上。天线与主板只有一个馈电点,是模块输出。天线的位置在手机顶部或底部。MONOPOLE单极天线如按要求设计环境结构,电性能可达到较高的水平。缺点是SAR稍高。不适用折叠、滑盖机,在直板机和超薄直板机上有优势。b.&主板天线投影区域不能有铺地,或无PCB,同时也不要安排马达、SPEAKER、RECEIVER等较大金属结构的元件。由于单极天线的电性能对金属特别敏感,甚至无法实现。&c.&天线的馈源位置馈电点的位置与PIFA方式有区别。一般建议设计在天线的四个角上。4.&MONOPOLE单极天线的几种结构方式a.&与PIFA天线相同,有支架式、贴附式。b.&PCB式MONOPOLE单极天线的辐射体采用PCB板,与主板的馈电有簧片和PIN方式,热熔在塑胶支架上。还可以在机壳上做定位卡勾安装。c.&特殊结构天线设计在手机顶部立面(厚度)上,用金属丝成型,如MOTO的V3、V8超薄系列,他们为天线设计的金属空白区域很大,实际上这是属于天线的一部分。国内仿制失败的原因是没有给这个金属空白区域。这种形式环境设计和天线设计均有难度,需慎重选择。另一种是称为“假内置”的形式,相当于将外置天线移到机内,体积很小,用PCB或陶瓷材料制成。这种天线带宽、辐射性能较差、成本高,不建议采用。三、手机内置天线形式比较这里简单比较一下两种主流PIFA皮法和MONOPOLE单极天线,以及分别适用的机型结构&pyjoy_zss Post at
16:11:54xuexilyb51378 Post at
17:24:16不支持不行啊呵呵支持endfix Post at
17:48:10太感谢了[em02][em02] Post at
12:45:13现在很难遇到高度7mm以上的手机了[em03]nicklew Post at
16:03:47学习[em08]xudayan1982 Post at
18:23:02受用了,谢谢,呵呵endfix Post at
16:55:52学习中了谢谢呀[em04]Sun Post at
20:13:07新手上路?~~收益不少~~[em01]tengshuqin Post at
15:36:39支持下。。。。tengshuqin Post at
15:37:08[em01][em08]lyb51378 Post at
16:31:01good&suggestionPengeight8 Post at
14:22:07象一些山寨机水货拿来机子之后先测试下传导,有的板子问题很严重,相位误差很高.[em10] Post at
22:10:16不错不错,很值得学习[em01]Thrall Post at
15:18:14感受良多!!!谢谢您有心了!wangying2008 Post at
8:31:53非常好的问题+经典的回答=大家的感谢,谢谢哦!hlyun Post at
11:01:57都很有见地!!![em08]lw410 Post at
10:36:58[em01][em01]chonggang757 Post at
18:29:05后面的了?好像没有完?[em06]liu4602284 Post at
16:29:42[QUOTE][B]以下是引用[i]cqlb[/i]在&10:39:35的发言:[/B]转给高人贴:1,拿到手机,初步看下手机长度(理想状态是四分之一波长),厚度(PIFA的高度应不小于6.5mm,实际项目中有些会小到4-5mm,此时我们可以把天线面积尽可能做大,但效果不一定很好)。2,观察外壳,查看手机外部环境,看看是喷漆,电镀还是金属,以及金属性物件(影响天线性能的物件)在机壳上占有比例有多大,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上。3,打开手机,仔细观察手机内部环境,重点查看天线附近环境,一般出现在附近的器件有SPEAKING,CAMENA,RECEIVE,麦克,振动器,还有就是注意主板地对天线的距离,高度。4,确认天线的形式:a:(FPC,FPC+支架,STAMPING+支架,STAMPING直接在后壳)b:(采用PIFA&&&还是MONOPOLAR)5,做治具,对天线进行初步调试(VSWR)。(一般先采用0ohm匹配,也有些是不能变动匹配即采用原匹配进行调试)对天线走法以及匹配进行重点调整。天线的走法上,常规G型(倒G型),双高&&6,待治具初步调试达到一定的效果后进行整机测试,(一切以整机调试为准)目前调试中一般尽可能做到功率平整,即最高功率出现在中间位置,有时为了灵敏度的考虑,会有意识的把功率做的较为偏高。如果VSWR测试较好,整机测试调整半天时间后还是较难出来效果,就应该考虑先确定是哪里影响了天线性能。把一些部件逐步的安装,拆卸,一个一个的确认,直到找到影响最大的一个或是几个。再来考虑怎么处理;1,接地(主要是前壳上的一些金属或电镀器件);2,把环(一般指前壳较大的金属性圈)剪断;3,天线形式再调整,尽可能的远离最大影响器件(如天线设置在尾部,电池对天线影响很大的话,考虑尽可能远离电池);4,看看能否建议客户更换某些器件(可以先做对比报告给客户看,让他了解该器件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7,打样,把报告,和客户方工程人员沟通好(需要足够耐心,注意客户方到底需要怎样的指标要求)8,通过几次打样确认后,开模。开模前一定要确认拿到手上测试的是不是最终整机,如果不是一定需要和客户说明,并拿到客户的开模确认邮件。矢网分析仪调vswr以及s参数频谱分析仪可以调干扰等综测仪,暗室测方向图,功率等。不一而足。[em02][em02]&p&align=right&&font&color=red&+5&RD币&/font&&/p&[/QUOTE]怎么不加思考就转帖?连个最起码的点测都没有???没注意到?wyluowyluo Post at
13:48:34&&&谢谢了,学习中...cx5201967 Post at
13:41:37xiexie&谢谢啦&感谢啊jade2000 Post at
13:18:04这个问题是我刚入这行的时候问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跟。也看到了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新人。在这几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中在实践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少能把理论知识加进去,往往会觉得的这一行实在没什么意思,感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这也是我们知识欠缺和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当然天线理论有时候理解起来确实是有点难解,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总结,懂得总结的人会比其他人走的更快。做天线不仅要会调天线还要和客户多沟通,现在很多方案公司不一定很懂天线,所以往往在设计板子的时候会在天线那块加上很多影响天线的因素,所以沟通也是很重要的。johnkidd Post at
14:36:13好充实的帖子,学了不少东西!SIEN2010 Post at
18:04:37大力支持,luowei Post at
15:38:39支持,感动……!xiaoma_21 Post at
10:33:35太感谢了[em14][em14][em14][em14]xiaoma_21 Post at
10:34:05支持,感动……!&aliang79 Post at
11:03:52我坚持顶!没有高手,捞分走人。钱虽不多,积水成河。kenshappy Post at
20:13:51路过学习lirenrong Post at
18:07:04[em01]好充实的帖子,学了不少东西!&failanren Post at
12:56:45谢谢楼上的所有朋友,我&在这里学习了wan6688 Post at
8:13:23好东西,谢谢了&wave Post at
9:32:03手机天线这个行业已经烂了,尤其深圳冒出太多的中小公司,大家不去好好的做研发只是拼价格,这样国内不会有好的公司出现。xiaozhang13 Post at
16:16:32怎么都说的是射频一块的呀,结构这块也是天线设计的一部分的。大家说说关于结构这块的知识吧?[em01]semonzwm Post at
17:02:14好贴,得顶起来啊[em01][em02]lybxfans Post at
19:59:21谢谢,学习了~~~ewenhui Post at
12:26:53非常好的学习资料[em02][em02][em02]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几款小型蓝牙天线设计和应用.pdf4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几款小型蓝牙天线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近年来,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的激增,无线产品的技术与市场得到进一
步提升,而天线作为2.4GHz产品中不可替代的关键器件,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
完善。本文论述的几款小型2.4GHz蓝牙天线,采用单极子天线理论,主要如下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1.本文论述的2.4GHz蓝牙天线,其理论基础为天线基础理论。首先从蓝
牙技术的基本概念、现状及应用出发,论述了蓝牙的技术优势与前景;再从天线
的工作机制出发,论述了影响天线性能的关键参数,并对天线进行了分类解析,
从天线的辐射场方程对天线进行分析,得到基本的蓝牙单极子天线结构。
2.分析了无损耗、有损耗负载传输线理论,并对微带线设计方法、物理参数进
行了定义,确保输入、输出阻抗的匹配。在微带线匹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阻
抗匹配的概念,阻抗变换器的设计,并进行了理论与数据的分析。史密斯圆图是
天线匹配的重要工具,在本节中,论述了史密斯圆图调节天线的方法与原理。
3.本文设计的小尺寸蛇形印制天线已在三星3D眼镜中投入使用,大量进入市
场。蛇形天线设计参考蓝牙天线单极子天线原理,利用软件HFSSl0.0仿真,再
进入PCB产品实际加工、网络分析仪进行天线匹配调试、微波暗室OTA测试等
环节,最后确定该产品在增益、方向性、效率方面均满足要求。
4.倒F型天线因其一端接地,稳定性好,不易受干扰而广泛应用在无线头戴耳
机中。本文设计的倒F型天线,利用普通倒F天线的原理进行优化组合,微带
匹配,得到高增益高效率的性能。并以其短小的尺寸,良好的抗干扰性,被使用
在X.BOX附件耳机中。
关键词:蓝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天线转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