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落雪区的、这个苏州杨驼子龙虾物伤真高怎么回事

城市介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农村分类信息网-村村乐
 —— 安徽屯溪区站
中国市辖区、市政府驻地,位于盆地,徽州四大古镇之首,重要码头。简称“昱”,俗称昱城。是黄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和资讯中心。市区内的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全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基本介绍  屯溪行政地图屯溪区[1]位于安徽省南部。政府驻地。总面积249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7年末)。全区辖4个街道、5个镇:昱东街道、昱中街道、昱西街道、老街街道,屯光镇、阳湖镇、黎阳镇、新潭镇、奕棋镇。区政府驻昱东街道。
  地处黄山南麓、新安江河谷盆地之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670毫米。膨润土储量1亿多吨。
  皖赣铁路、京台高速、杭徽高速、205国道、103省道过境,黄山机场在辖区内。花山谜窟-渐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屯溪老街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氏三宅和程大位故居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珠算史料馆,黄山市博物馆,戴震纪念馆。[]屯溪概况  屯溪区地处白际——、黄山之间的休屯盆地(即徽州盆地),扼、率水与汇合处。东北、东南分别与、毗邻,其余均与接壤。全区辖黎阳、阳湖、奕棋、屯光(含原歙县篁墩乡)、新潭(含原休宁县梅林乡)五个镇和昱东、昱中、昱西、老街四个街道办事处。
  屯溪区是黄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和资讯中心。
  领 导:汪卫星 中共屯溪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特 色:黄山经济增长极、休闲娱乐大本营、旅游商品大市场、华东旅游集散地
  亮 点:屯溪老街--全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花山谜窟--国家4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戴震--清代朴学大师、代表人
  程大位--明代珠算宗师
  荣 誉: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全国科普示范区
  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区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园林城市
  中国魅力城市
  中国公众最向往的旅游城市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历史变迁  徽州地图屯溪名源于水名,“屯”字据《广雅》解释为“聚也”,诸溪聚合,谓之屯溪。《禹贡》划中国为九州,屯溪一地,属扬州之南境。秦汉时,皆为歙之西地,屯溪起源于三国。古时,徽州一带多处荒蛮,这里居住着一群山民,又称山越,较有名的首领,东有(今歙县)金奇,北有(今)陈仆,而驻安勒山(今屯溪华山)有毛甘。各有山民一至二万户,结族而居,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耕种渔牧生活。他们割据称雄,不纳王租,并抗孙吴政权,使吴军不敢入。为此,孙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前来讨伐,曾屯兵于此。贺齐王平定山越,班师回朝,受到孙权出宫迎接、设宴庆贺,遂下令将贺齐在此屯兵之处,“屯兵于溪,故曰屯溪”,遂命名屯溪。
  山民平定之后,分歙县为始新、新定、黎阳(县治今黎阳镇)、休阳四县,连同原有的歙、黟共六县为新都郡,命贺齐为新都太守,这是立郡之始。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犁阳县(后改为黎阳),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新都郡改新安郡,新安江由此得名。至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黎阳县两度并人海宁(今休宁县海宁)县。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黎阳县,并入海宁县(今休宁),此后一直为休宁县属地。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定名休宁后,黎阳属休宁县的一个乡.屯溪即是黎阳乡的一个都(古时村庄别名)。屯溪又称休宁县黎阳东乡十六都。明末清初屯溪设镇,属休宁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一度迁安徽省会于屯溪。
  日屯溪和平解放,同年5月13日,中共皖南区党委通知,设徽州专区(治所初在歙县,不久迁往屯溪),属皖南行署(行署初设屯溪,后迁芜湖),改屯溪镇为屯溪市(屯溪原为休宁县一镇),属徽州专区,全区领屯溪市和休宁、祁门、绩溪、旌德、歙、黟六县;日徽州专区共领一市(屯溪)九县(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宁国)。同年4月12日.废行署区,徽州专区属安徽省。日,屯溪直隶安徽省,徽州专区领九县,1955年屯溪降为地辖市。日,撤销徽州专区,复升屯溪为省辖市。5月16日,将屯溪交由休宁县领导。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日,重设徽州专区,8月16日,又改屯溪为地辖市;12月15日,复置黟县,徽州专区领一市八县,日屯溪降为休宁县属镇。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徽州地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以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公社、石台县的广阳公社的行政区域和黄山管理局现有辖区为其行政区域,由省直辖。日,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业务上以省为主;县级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单列(由省戴帽下达徽州地区)。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设立黄山市屯溪区,其行政区域包括原屯溪市、歙县篁墩乡和休宁县梅林乡;改原县级黄山市为,属地级黄山市;将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划原歙县岩寺镇和潜口、呈坎、罗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杨村七个乡和郑村乡的瑶村新立)、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屯溪区为市辖区,现为黄山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展自古商埠  南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犁阳县入海宁县(即今休宁县),屯溪即为休宁县首镇。历史上屯溪以其水运畅通的优势而成为皖南山区物资集散地和经济中心,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时,屯溪已是我国著名茶市之一。明清时期,屯溪是徽州四大古镇之首,全徽商业中心。民国时期,省厘税局、盐公堂、商会等商业机构均设在屯溪。统战期间,大批商贾和难民涌入屯溪,人口骤增,一度经济畸形繁荣,被称为“小上海”。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屯溪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2006年,财政收入总规模突破2亿元大关,达到2.24亿元,增长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41.9%和14.3%,全年旅游接待量达到22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6亿元。近年来,新安大桥、广宇大桥,江南新城、九龙新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增强了城市发展后劲,徽杭、合铜黄高速公路的修建,沪杭后花园的打造,更为屯溪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设成就  屯溪北靠黄山、,西邻齐云山,东临千岛湖,国道205、省道319公路穿城而过,又是的大站之一,有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厦门、福州、南昌、芜湖、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的火车。扩建后的黄山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可以全天候起降B一737、MD一82等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厦门、武汉、福州、海口、桂林、天津、西安、昆明、成都、宜昌、汕头等20多条航线。已经建设完成的徽杭高速公路将使屯溪与杭州的距离缩短到2个多小时,已开工建设徽杭高铁建成后更将本区与杭州的距离缩短至一小时之内;正式通车的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使本市至省城合肥的车程在4小时之内;境内现有星级酒店10余家,酒店、宾旅馆总接待床位6万多张。
  市委市政府大楼如何紧跟不断发展变化大环境,保持相对合理的位次,扩大开放和创新作为是关键环节。屯溪区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外向性思维,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作为,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学习外地发展经验、创立本地建设模型,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实现新突破。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优化人居环境。推进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不仅能够改善城市条件、优化人居环境,更可以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屯溪区坚持按照市委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要求,坚持“目标不变、标准更高”,进一步加快改造速度、提升建设水平。加大拆迁、建设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阳湖、黎阳片旧城改造项目建设,力争两年基本完成江南旧城改造,三年基本完成黎阳老街改造。并按照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中心城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提升建设品位、彰显徽派特色。上半年,江南新城阳湖片拆迁9.72万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300万元。其中,洽阳山安置小区、洽阳二期安置小区和花上园安置小区完成投资2534万元,南滨江大道、洽阳路完成投资766万元。黎阳片拆迁7.07万平方米,黄山国际中心、万贯家园分别完成投资7800万元和9020万元。加快元一·柏庄、黄山国际中心等重点项目和政务中心、卫生院、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防洪、供排水、绿化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高水平建设江南新城,精心组织实施市委提出的“一线”、“一街”工程建设,高起点打造沿新安江至花山优美景观。
  屯溪为黄山市中心城区,是市政建设的重点,市区面积14.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和住宅建设配套,前园路、黄山路、滨江路、华山路、戴震路、股份大道、新安路为主要干线,已形成了宇隆商贸城、黄山新街、老街、荷花池等商业中心区,城市依山傍水,四座大桥连接两岸,世纪广场一片已形成新的文化、体育中心,西郊建成休闲度假中心,新安江南岸新城区开始建设。日原屯溪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将樟树确定为市(区)树,山茶花确定为市(区)花,樟树是屯溪的乡土树种,屯溪栽植山茶始于明朝,相沿不衰。
  屯溪区曾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双拥模范城市”和“省卫生城市”称号,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发。
  屯溪人民正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实施“443”行动计划为统揽,为建设“三区”,推进“两化”,打造全市经济强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展望未来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壮大综合实力。屯溪区紧紧扭住发展目标不动摇,潜心思发展、用心谋发展、决心大发展,努力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区新引进项目72个,同比增长60%。实际到位市外内资13.3亿元,占市下达任务数的61.4%,同比增长62.8%。引进外资705.1万美元,同比增长60.2%。大力发展“精品工业”,壮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大力实施“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促进园区经济提速增效。立足实际,着力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倾力打造黄山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坚持“服务城市、服务旅游”,大力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快速推进和谐屯光大院、蓝莓园、碧桂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屯溪老街文化旅游开发,组织实施老街文化旅店项目。加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新徽天地·二期、茶博园二期、黄山国际中心等高档旅游设施早日建成开业。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该区着力以“民生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大城乡居民保障力度,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定期、不定期督查检查力度,使之成为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实现民生工程“安全、质量、效益”三统一。确保全面完成25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为广大群众谋福祉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力整治村庄环境,遏制农村无序建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弘扬,推动屯溪文化繁荣和发展。大力提升市民素质,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引导每位市民树立“我爱屯溪、我爱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做到自我教育、自觉实践、自我提升。
  根据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安排,我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预
  洲际小姐在屯溪期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461万美元,引进内资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5.8︰43.8︰50.4;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到40%;民营经济占区域经济总量的8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98元;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初步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江南新城基本建成,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8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活条件普遍改善。分步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科教文卫事业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平安屯溪”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地理位置  屯溪位于安徽最南端,皖、浙、赣三省结合部,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优越位置,自古就是皖南山区物资集散中心,并以产销绿茶、徽墨等闻名于世。屯溪文化荟萃,古迹众多,是明代珠算大师程大位的故里,又是清代朴学家戴震的桑梓,屯溪篁墩是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颐、程颢和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居地,被喻为“”。南宋遗风犹存,明清建筑特色鲜明的屯溪老街,被誉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黄山时亲自命名的“花山谜窟”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此外,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氏三宅”、、仙人洞、戴震公园、鬲山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屯溪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3℃,全年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670毫米。[]风貌景观  屯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既有丰富的自然风貌,又有灿烂的人文景观,篁墩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和朱熹组籍故里,被称为“程朱阙里”;屯溪老街古貌犹存,花山、华山风景幽美,还有小龙山古寺、稽灵山松涛、鬲山清泉以及百鸟亭、仙人洞、关阳桥楼等名胜古迹。屯溪也是新安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享誉中外的徽商、、徽剧、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程大位故居及纪念馆、程氏三宅、老大桥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区内还有戴震纪念馆、、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馆和屯溪老街博物馆、展馆等。民间艺术有扎纸焰火、仗鼓、吊狮、地戏、抬阁、转秋千、高跷、龙舟、舞狮、舞龙等。[]屯溪方言  屯溪区辖昱东、昱中、昱西、老街4个街道办事处和屯光、阳湖、黎阳、奕棋、新潭(含原休宁县梅林乡)5镇,面积249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6万。方言,属徽州方言中的,正式名称是休黟片休宁方言东乡片(临溪片),注:新潭梅林乡属徽语休黟片休宁方言西乡片(海阳片),屯光镇篁墩乡属徽语绩歙片歙县方言西乡片。也有学者主张屯溪方言是徽州方言中独立的一支(徽州方言大致可分为休宁话、歙县话、黟县话、祁门话和、婺源话这六个次方言)。
  徽语是古代语系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里去。徽州方言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土著方言,也是安徽省最难懂的土语群。明嘉靖四十五年《徽州府志》云:“六邑之语不能相通”。已故语言学家先生在《徽州方言的几个问题》(民国23年《世界日报》“国语周刊”152期)一文中说:“在我已经研究的几种方言里,徽州话可算是够复杂的了。”他还说“在我没到徽州以前,我总觉得各县各乡的差别不过是声调的高低罢了,但是实际的现象,非但县与县之间是截然两个方言,就是一个县里各乡的音也有时候非分成两个系统不可。”这些史料都证明了徽州方言的复杂性。声母 韵母 声调  (一) 屯溪方言共有十九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
  p 菠补百半 p’怕判盆棒 m 磨买门物 f 废反坟符
  t 戴多淡图 t’拖土投大 l 拉路奴宁
  ts 祖灾做酒 ts’粗仓在钱 s 苏新写刷
  t 机制遮狗 t ’区穷车口 女年艺日 香水蛇猴
  k 歌告夹碱 k’可枯确空 外牙恶袄 x 汉荷鞋学
  ? 阿椅雨活
  (二) 共有三十一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m n]在内。
  资次丝师知 ? 施皮嘴吃直 u 布苦胡复舞 y雨女主贵柜
  a 街呆筛白色 ?a夜车蛇热舌 ua怪歪怀华
  ε本坟命精增 ?ε店面边节生 uε温昏捆棍横 yε专川血月刷
  单间鸦纱南
  宝导靠菜妹 u 开盖会骨或
  u: 挂活半钻孙
  e 洗米挤笛 ie鸡溪石日役 ue 规位桂亏~本 ye 桂惠鲑亏吃~
  o 钞交多木各 io妖娇烧巧确
  au 汤浪霜光王 iau洋枪亮张昌
  u苏醋肚土鹿 iu票钓球酒绿
  an奔梦中动红 ian真人深称蒸 yan 云群顺闺倾
  in 贫因琴寻用
  m 母拇 n 二五你嗯午
  [ε]的实际音值有两个:[ε uε]中就是半低不圆唇前元音[ε],在[?ε yε]中由于介音影响,舌位偏高,相当于[E]。
  [ ]拼[ts ts’ s]时稍带过渡音。
  合口韵零声母字都带有轻度摩擦,韵头为半元音[w]。
  [ ]韵拼声母时,舌位略高而偏后,相当于[γ]。
  (三) 屯溪方言有六个调类,轻声在外,
  [11] 高婚天低助食树让用月六
  [55]平齐财穷陈床唐人鹅龙圆
  阴上[31]古纸管手走短比假口草指
  阳上[24]五女染老近坐洼厚簟动辫
  [53] 盖帐正信唱汉送放共阵避
  [5] 七竹识急发得刮桌缺黑合
  入声是个高短调,收音急促,但没有塞音韵尾。去声实际调值是[54]。阴上实际调值略高,接近[42]或[32]。
  阴平调来源复杂,除古平声清音声母外,还包括古去声的浊音声母字(其中有个别字仍读去声,如“共阵避”等)和古入声浊音声母字(其中也有少数全浊入声字仍读入声,如“合服”等)。总的看来,屯溪话阴平调字占的比例较大。词汇调查和特点  屯溪方言和普通话有差别的词汇现根据被调查人口头表述,并结合丁声树先生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P91—P9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P6—P27)及屯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编的《安徽省地方志丛书·屯溪市志·方言》(P401-P413)
  被调查者均为世居屯溪的居民,他们的口头发音表述可以代表不同年龄层次的屯溪居民的发音状况。下表中的屯溪方言词汇按被调查者口头表述记录同音字,国际音标按实际发音记录。
  一、普通话中存在的词
  1、天文(9个)
  太阳——日头、太阳 月亮——月光
  小雨——细雨 小雪——细雪
  小风——细风 结冰——冻冰
  下雪——落雪 下露——打露水
  下雨(了)——落雨
  2、地理(4个)
  小路——细路 温水——温暾水
  鹅卵石——河螺扁
  开水(煮沸的水)——滚水
  3、时令 时间(24个)
  白天——日间 先前——先头
  今年——跟年 去年——旧年
  明年——萌年 今天——跟日
  昨天——昨日 星期天——礼拜日
  后天——后日 大后天——大后日
  前天——前日 大前天——大前日
  每天——每日 前几天——前几日
  后来——后头 中午——当头
  明天——萌日 十几天——十几日
  每天晚上——每日夜间
  往年(以往的年头)——前几年
  凌晨(天快亮的时候)——天光
  黄昏(日落以后星出之前)——挨夜边
  夜晚(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夜间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三十夜
  4、农业(2个)
  井绳——井索 垃圾——垃圾(lε sε)
  5、植物(16个)
  浮萍——薸 芫荽——洋须菜
  扁豆——扁荚 小米儿——细米
  山芋——红苕 凤仙花——指甲花
  玉米——苞萝 向日葵——丝瓜莲
  茄子——落苏 马铃薯——马铃芋
  荞麦——乌麦 四季豆——四月荚
  小白菜——细白菜 黄瓜——生瓜 
  杜鹃花——映山红
  6、动物(19个)
  公鸡——鸡公 母鸡——鸡母
  鸡蛋——鸡子 鸭蛋——鸭子
  鱼卵——鱼子 黄鳝——蛇鱼
  蚯蚓——河恨 蜘蛛——蛛蛛
  蝎子——酸蝎 蚊子——蚊虫
  青蛙——蛤蟆 癞蛤蟆——癞宝个
  牛犊——细牛 羊羔——细羊
  翅膀——竹翼 猴子——猴狲
  兔子——毛兔儿 蝴蝶——布翼儿
  蝙蝠——拉叭布翼 萤火虫——点灯星
  7、房舍(13个)
  楼上——阁上 楼下——阁下
  楼板——阁板 窗子——槛窗
  钥匙——锁匙 厨房——灶下
  客厅——堂前 厕所——屎缸
  牛圈——牛栏 猪圈——猪栏
  楼梯——阁楼梯
  门坎儿——门舌儿
  门后(门扇的后面)——门后腋
  8、器具 用品(11个)
  桌子——桌 洗脸水——洗面水
  绳子——索 脸盆架——面盆架
  耳挖子——耳朵环
  簸箕——畚出 糨糊——面糊
  钉锤——狼头 脸盆——面盆
  东西——物事
  9、称谓(7个)
  男孩儿——(男)囡家跛子——折脚
  女孩儿——妮家 铁匠——打铁个
  补锅的——补锅个
  吝啬鬼——小毛鬼
  小孩子——囡儿、伲家
  10、亲属(20个)
  曾祖母——老太 小舅子——插米舅
  祖父——老朝 祖母——婄
  外祖父——公 外祖母——姥姥
  伯父——伯爷 伯母——伯娘
  舅父——舅爷 姐姐——姊
  哥哥——大郎 嫂子——嫂
  弟弟——弟郎 弟媳——弟妇
  妹妹——令妹 妹夫——令妹夫
  儿子——囡儿 儿媳妇——新妇
  女儿——妮儿 女婿——妮婿
  11、身体(18个)
  脸——面嘴 大腿——大髈
  头——头脑壳 颈——头下颈
  肩膀——肩膊 口水——嘴涎水
  左手——反手 小指——小指指儿
  右手——顺手 手指——指指头儿
  屁股——屎窟 肛门——屎窟眼
  眼泪——眼泪水 掉头发——跌头发
  鼻孔——鼻孔眼 胳肢窝——胳落荚
  鼻涕(液体)——鼻孔水
  鼻子(五官之一)——鼻孔
  12、疾病 医疗(3个)
  小病——细病 罗锅儿——驼子
  肚子疼——肚里痛
  13、衣服 穿戴(2个)
  尿布——屎片 手绢儿——洋幅儿
  14、饮食(10个)
  饼——馃 油条——丝瓜菩
  早饭——天光 白酒——烧酒
  午饭——当头 米汤——米羹水
  晚饭——夜饭 江米酒——酒酿
  蛋羹(加水调匀蒸的)——鸡子糕
  煮鸡子儿(连壳煮的鸡蛋)——萝卜鸡子
  15、红白大事(4个)
  嫁闺女——嫁妮 生孩子——生囡
  新郎——新郎倌 新娘——新人
  16、日常生活(16个)
  盛饭——舀饭 吃早饭——吃天光
  喝酒——吃酒 吃午饭——吃当头
  抽烟——吃烟 吃晚饭——吃晏饭
  洗脸——洗面 吃零食——吃零碎
  洗澡——洗浴 逛街 ——荡马路
  睡觉——困 睡不着——困不着
  做早活——打早朝
  小便(动词)——拉尿
  大便(动词)——拉屎
  (衣服等)洗一次——(衣服等)洗一水
  17、讼事(1个)
  斩首——砍头
  18、交际(2个)
  丢人——跌股 拉近乎——套关系
  19、商业 交通(6个)
  零钱——零碎钞票
  三分钱——三分洋
  四角钱——四角洋
  五块钱——五块洋
  自行车——脚踏车
  20、文化教育(2个)
  学校——学堂 教室——课室
  21、文体活动(2个)
  玩——嬉 捉迷藏——躲羊
  22、动作(5个)
  遇见——碰着 捡起来——跋出来
  知道——晓得 不知道——不晓得
  聊天——说鳖
  23、位置(8个)
  上面——上头 下面——下头
  里面——里头 外面——外头
  右边——顺边 手里——手里头
  左边——反边 心里——心里头
  24、代词等(12个)
  我——我侬 我们——我人
  你——尔(侬) 你们——尔人
  他(她)——渠(侬) 他们——渠人
  我的——个 你的——你个
  他的——我个什么——得物
  你们俩——尔人两个
  他们俩——渠人两个
  25、形容词(2个)
  凉快——凉修修 安静——冰冷修静
  26、副词、介词等(5个)
  和(这个~那个一样个)——跟
  向(~渠打听一下)——跟
  问(~渠借一本书)——跟
  给(~大家办事)——递(~大家办事)
  给我(虚用,加重语气。如:尔~吃干净这碗饭!)——递我
  屯溪方言鼻韵尾丢失弱化,普遍以带鼻音式儿化-n尾作为小称形式,屯溪尤为发达,(除阳平外并变r调,阴平遇今-n尾韵也可变为24)。 如 舌儿ʨia:n,盘儿puδn,指指儿ʨi? ʨi:n,妮儿le:n,放牛囡儿(放牛孩子)fɑu ȵin ȵa:n ,燕儿 ia:n 索儿so:n, 鸡儿(男阴)ʨiE:n 蚕儿tsɔ:n, 群儿ʨ'yan 洋幅儿(手帕)ian fu:n 此外,“好hε”等字作连读“好好”时变儿化韵尾 hε:n hε:n。 这些变化跟吴语婺州片、台州片极为相似,和缺乏鼻音式儿化的赣语、江淮官话相互区别。
  二、屯溪方言中存在,而普通话中并不存在的词
  在屯溪方言中,有的词汇是屯溪方言中特有的,但这些词汇的分布范围并不相同,有些只是分布在屯溪区的部分地区。
  植物类中——苞萝:玉米。薸:浮萍。
  房舍类中——槛窗:窗子。堂前:客厅。 灶下:厨房。
  器具用品类中——洗面:洗脸。
  亲属类中——朝:祖父。新妇:儿媳妇。
  饮食类中——馃:徽州方言区非常常见的一种圆饼形的面食。
  日常生活类中——洗浴:洗澡。
  交际类中——跌股:丢脸、丢人。
  文体活动类中——嬉:玩。
  形容词类中——鬎[le33]:物细长。气魄量:形容男子漂亮。
  老老大:非常大。 浪浪浅:水很浅。
  拱:凸。 急拉拉:焦急。
  得人憎:令人讨厌的家伙。
  附加成分中——个:结构助词“的”。
  添:动词的后置性成分,相当于“再”。
  还有一些休宁方言特有的词在结构上或构词方式上不一定都是普通话中现成的词,它可以是短语或固定搭配,甚至有的只是一个单纯的记音符号,如:“一世夫妻三年半”指旧时徽商夫妻相聚时间很短,“清家白说”指聊天。这些固定结构是对屯溪作为历史古城的特定历史文化现象的反映,在其他方言及普通话中往往比较少见,可以说,它们是屯溪方言中特有的词。
  (三)屯溪方言词汇特点
  总结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屯溪方言中不少方言词富有修辞色彩,有趣地反映了屯溪人的形象思维。
  如:时令时间类中的“挨夜边”,在普通话中即指黄昏,是“日落以后星出之前的时候”,而在屯溪方言中称“黄昏”为“挨夜边”,取“挨着夜的旁边”意,从字面即可理解其含义。
  动物类中的“蛇鱼”,在普通话中指“黄鳝”,《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黄鳝”为“鱼,身体象蛇而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也叫鳝鱼”,就是这样一种似鱼非蛇的动物, 在屯溪方言中被称为“蛇鱼”,充分体现了黄鳝的特点,也反映了屯溪人起名的智慧所在。
  屯溪古属徽州府,徽州古民宅多为平房,青砖石瓦。徽商外出归来翻新修盖,无法扩大房屋的占地面积,则在空间上下功夫, 在高高的平房上又架起一层较矮小的楼,雕梁画栋。直至今日,屯溪方言依旧称 “楼上”为“阁上”,称“楼下”为“阁下”,称“楼板”为“阁板”。这就与古徽州民俗“未出阁的及笄少女不得下楼”联系上了。(见房舍类)
  此外,像称“右边”为“顺边”、“左边”为“反边”则与人们平时的生活习惯相关联,吃饭、写字多用右手,用右手干活“顺手”,用左手则“不顺手”,因此将“顺手”的“右边”称为“顺边”,将“不顺手”的“左边”称为“反边”颇有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味道。而把“中间”称作“中间心”,缘于古人认为“心”是人身体最重要的部分,而古徽州风俗中,祖宗画像是置于堂前正中的,由此可见“中间”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将同样都很重要的“中间”与“心”相关联,则更显屯溪人对堂前正中的重视程度,表明了屯溪人尊崇先长的优良传统。(见位置类)
  屯溪人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如:将整间房子视作一个人。房子本是毫无生气的,门是门,窗是窗,但在屯溪人眼中,门槛犹如一个人的嘴里的舌头,故称门槛为“门舌儿”。又把一扇门看作人的胳膊,那“门背后”自然被称作“门后腋”了。(见房舍类)
  外地人到屯溪,最大感觉是屯溪人讲话语速快、办事速度快,风风火火。的确,屯溪人性子急,雷厉风行,犹如烧开了的沸水,而那些性格不爽快的人,则被冠以“温暾”一词。“温暾水”指“温水”,在屯溪方言中,以不冷不热的水为喻,形容一个人性格不爽快。举例说:你这个温暾相,如何办得大事!其实,“温暾“一词并非屯溪人原创,《广韵》中:“暾,徒浑切。” 《说文解字》中:“温,从水昷声。”在唐人王建《宫词》第四十八:“新晴草色暖温暾。”白居易也有诗:“池水暖温暾”、“温暾冻肌活”。这些词句中均以“温暾”形容水温。而屯溪方言中以水喻人,更显屯溪人思维的灵活生动。(见地理类)
  除上文略举的几例表明了屯溪方言词汇的形象性特点外,具体地,屯溪方言词汇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屯溪方言词汇不仅富有修辞特点,而且有些还保存有古词,甚至延用古义。
  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古代除土生土长的“山越人”外,在隋末、唐末、南宋初有过中原世家大族和百姓向徽州山区的人口大迁移。古徽州人大多依姓构筑聚落,但语言经细细考察,仍可发现诸多历史遗存。现举几例如下:
  1、 先 《广韵·下平声·卷二》中:“先,苏前切。”《史记·晁错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徐广曰:“先即先生。” 《汉书·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先’犹言先生也。”而在屯溪方言中,“先”也作“先生”的省称,通常在前面冠以姓或名,称为“某先”。如屯溪方言中:“王先,你今朝下午冇得课吧?”(“王先生,你今天下午没有课吧?”)在这里,“先”字就是延用了古义。
  2、 吃(酒) (见日常生活类)
  在屯溪方言中,“吃”不仅用于一般食物的咀嚼吞咽,如“吃饭”、“吃肉”,而且用于吞下流体的各种饮料,喝茶可以叫“吃茶”,喝酒通常称“吃酒”。一般在酒席上,主人劝菜劝酒通用一个“吃”字,不分是“吃菜”还是“吃酒”。也就是说,“吃”字在屯溪方言中兼有古汉语的“食”与“饮”以及现代汉语的“吃”和“喝”的双重意义。
  把“饮”、“食”或“吃”、“喝”予以明确的分工,这是我们汉语语言进步的一种表现,现代汉语中不再说“食酒”而是说“饮酒”,普通话里也常用“喝酒”而不说“吃酒”了。
  在屯溪方言中,与“茶”搭配的也往往是“吃”而非“喝”与“饮”。
  3、 凉修修(见形容词类)
  在屯溪方言中,形容天气凉爽有风,常用的是一个“ABB”形式的形容词:“凉修修”,如:今朝夜间凉修修的,特别舒服(今天晚上天气凉爽有风,特别舒服)。
  《广韵·下平声·卷二》:“凉,薄也,亦寒冷也,吕阳切”。“修,息流切”。唐代韩愈在他的诗《赴江陵途中》云:“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白居易的《舟中雨夜诗》中也有句:“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凉修修”也读作“凉飔飔”。《广韵·上平声·卷一》:“飔,风也,楚持切,又侧持切。”《广雅释诂四》:“飔,风也。”《文选·吴都赋》:“飔,疾也。”《说文新附》:“凉风也。从风思声。”陆游《七月二十四日作诗》有:“凉飔入袂诗初就,幽鸟呼人梦不全。”
  由此可见,以“凉修修”喻天气凉爽有风是古已有之。
  4、利市
  屯溪方言中,遇事有个好的开头,常说“发利市”。“利市”初见于《易经》:“为近‘利市’三倍”。本指做买卖发了财、赚了钱。后人引申为交到好运气,出现好兆头。我国古代民间各地多有乞求“利市”的风俗,如广东一带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市井迎神赛会,挨家挨户去乞求“利市”(见《乾淳岁时记》);明人小说中也记载“正月初五,苏州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即财神),谓之烧‘利市’”(见《警世通言》)。
  5、 造化
  屯溪方言把幸运叫作“造化”。“造化”本为创造化育的意思。《淮南子》说:“怀万物而友造化”,注解“造化”为“天地”。古人以为人的命运由天决定,所以俗称幸运的事为“造化”,有“天幸”的意思。
  在屯溪方言中,“造化”一词还常用于某些侥幸避免意外事故的时候,如说“好造化,昂刚走过,那堵墙就倒下来着”,这和现代普通话的用法是有一定差距的。
  6、物事
  “物事”一词在吴方言中很常见,也是屯溪方言中最常见的词之一,“物”,读若“木”, “物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东西”。它是“事物”一词的倒装,也是具体的“事”与“物”的总称,可以指代许多具体的对象。例如用屯溪方言说:“昂上街买物事。”(我上街买东西)中“物事”指代物;说“尔做得么物事?”(你做什么事情?)中“物事”就是指代事。
  “物事”一词本来分指“物”和“事”。指“物”,如《古今注》:“农家呼粟麦可食之物,以为物事”;指“事”,如《隋书》:“张衡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见《辞源》)由此可见这个词的来历很早。
  “物事”一词在现代的书面语言中多写作“事物”,只有方言中还保留着它,在屯溪方言里有,吴方言的上海话中也经常看到及听到。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将长期地广泛使用,不会那么快被其它词汇淘汰。
  (二)屯溪方言中有些与普通话词义不同或不尽相同的词汇。现略举几例:
  “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释义:“用肩膀挑”和“担负;承当”,而在屯溪方言中,“掇”却是“拿”或“拿取”的意义。
  如:尔掇本书来递昂(目岑)(目岑) (你拿本书来给我看看)。
  昂叫尔马上掇来(我叫你马上就拿来)。
  “是”在普通话中是表示认同的判断动词,但在屯溪方言中,“是”有时表示“在”义,有确定语气。
  如:妈妈是屋里觉(妈妈在屋里睡觉)。
  令妹是体育场,尔到那寻(妹妹在体育场,你到那找她)。
  3、标致
  “标致”在屯溪方言中是“美丽”、“漂亮”的同义词。在屯溪方言中没有“美丽”这个词。
  “标致”在古代原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白显示,如《魏书》有“自晋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标致”也可指文采风度,虞集文有“尚标致,则多清谈”的话。屯溪方言引申作姿质美丽,如说某人貌美,就说某人“标致”,用于女性,也用于男性。
  在屯溪方言中,“标致”不仅用于形容人的美,而且可以形容许多事物,如形容色彩、花朵、服等,都可以用“标致”,较其它地方方言用途更为广泛一些。
  4、将就
  对于某些不尽如意的事物,勉强接受下来,屯溪方言叫做“将就”,有姑且如此的意味,比如说:“这件旧衣服,尔将就着一下吧!”
  “将就”在各地方言都有,将就”后带宾语,都用作动词,这和屯溪方言的用法有些区别。
  5、记认
  在屯溪方言中,“记认”有“记号”、“暗号”、“标志”的意思。叫做“记认”,是作个“记”号便于辨“认”,是名词。
  某些物品大家都有,为了避免搞错,或遗失后便于认领,在自己的物品上人们不注意的地方做个暗号,叫“做个记认”。有的婴儿胎里带来身上某处有个黑痣或疤块一类的印记,家人就把它作为自己孩子的标志。例如说:“昂家囡耳朵背后有个记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常有由于天灾人祸,孩子从小散失,长大以后,凭着身体上的特征——“记认”,和家人重新同居的悲喜剧。
  6、翳[ie42]
  《现代汉语词典》中:“翳,眼睛角膜病变后遗留下来的疤痕。”在屯溪方言中,“翳”指瓜果病了不长,也指人幼年有病不发育。如:“那个小丝瓜翳塌了,好可惜!”又:“对面老张家小囡都十五岁了,何样只这点个子?怕是哪里翳着了吧?” 《广韵·上平声·卷一》:“翳,蔽也,于计切。”《说文通训定声》:“翳,假借为殪。”《诗·大雅·皇矣》:“具畜其翳,修之平之。”《毛传》:“立死曰菑,自毙为翳。”陆德明《释文》:“翳,韩诗作殪。”《孔子家语六本》:“殪而不避。”
  由此可见,“翳”字在屯溪方言中是沿用了古义,且与普通话词义很不相同。
  四、小结
  本文依据丁声树先生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及屯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编的《安徽省地方志丛书·屯溪市志·方言》共收录223个词条。《方言调查词汇手册》中共收录334个词条,其中屯溪方言与其有异的79条,所占比例23%;《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共收录3315个词条,其中屯溪方言与其有异的233条,所占比例7%。本文所例词条已排除仅读音有差异的词汇,而选择了词汇构造上有差异的词汇,并对此展开研究。
  我们可以看出在屯溪方言中,单音词丰富,如:有很多物名词不带“子”缀(被——被子、箱——箱子、桌——桌子、桃——桃子);有一些亲属称谓词大都不重叠使用(公——外公、姊——姐姐、婄——奶奶、嫂——嫂子);还有一些普通话习惯用双音节复合词,而屯溪方言却习惯说成单音词(饭——米饭、面——面条、忍——忍耐、薸——浮萍)。有的复合词虽词形与普通话相同,但词义却不相同,如:“学生”(方言还包括学徒义),“跌”(方言还包括物体丢失的意思),“可以”(方言还有能干的意思),“鸭子”(方言义为鸭蛋,但普通话义为鸭)。此外,屯溪方言还有许多他处方言没有的语言现象,像介词后置(“坐坐添”、“吃一碗添”之类),人称代词后有附加成分(“昂侬”“尔侬”“渠侬”等),称祖父为“老朝”,称“丢脸”为“跌股”等等。而且,屯溪方言还保留了不少中国古音古韵,是宝贵的语言化石,如称“玩”为“嬉”等。现代方言学学者对徽语的研究仍不成熟,而徽语的博大精深之处仍等待人们去发现和研究。现状和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屯溪作为市区,在方言上有所普化,原因有二
  一,徽州各地方言不相通,各县甚至难以交流,市区汇集了大量各区县的人口,但是各县方言不通,为了便于交流,所以在屯溪,屯溪方言使用范围逐渐减少。
  二,城市化的加剧,加上普通话在推广的过程中有不小的问题,很多屯溪的家长已经不教孩子们说屯溪话了,这个问题值得人们的深思和注意。
  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应当保护和发扬,蕴含着深厚徽文化底蕴的徽州方言也应当保护起来![]屯溪名人  程灵洗(514-568) 程灵洗,字元涤,海宁黄墩(今屯溪篁墩)人。梁侯景之乱,灵洗集黟、歙乡勇保卫地方,抗拒景军,梁元帝授其谯州刺史,领新安太守。归陈后,武帝嘉其义,授兰陵太守,封遂安县侯。后以功授都督南豫州刺史、左骑将军。天嘉四年(563年),灵洗率部击败周迪兵寇,迁中护军,都督郢州刺史。废帝即位,封灵洗为云麾将军,后又以平叛有功封重安县公、安西将军。灵洗治军严明,与部众同甘苦,颇受将士拥戴。性好播植,精于耕耘,常亲临田间劳动。
   () 程维宗,休宁县率东(今属屯溪)人。l9岁赴乡试,不捷而归,发愤投师苦读,但俱未能得中。遂无复荣念,转而从事商贾,货利以一当十者常有之,由是家业大兴。重新建造旧居,壮观宏敞,数倍于前,其厅门无馆阁、池亭,但仓廪、府库日用之常则无不备具。除在屯溪有大量田产外,又于歙县等处增置田产四千余亩,有佃仆三百七十余家,置有庄园5所,取名“宅积庄”、“高远庄”、“知报庄”、“嘉礼庄”、“尚义庄”。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屯溪八家栈造店房4所,共屋47间,用于屯居商贾之货,即为屯溪老街之雏形。其时交纳税粮冠于一县。平生之志,喜于作为,为寺庙捐资,在草市故居之址建阁奉祖。在店铺之前建造路亭供人憩息,暑月设茶。又在其临溪高远庄不借重费体堰开渠二里,可引流灌田1300余亩,一方之人皆受其利,世人称其碣曰“程碣”。
   (1445年——1500) 程敏政,字克勤,明休宁篁墩(今屯溪)人,时人称为程篁墩。程敏政自幼聪明好学,酷爱读书,从小就有“神童”之号。明成化二年 (公元1466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博览群书,熟悉历朝典籍,多次参加明英宗、宪宗两朝实录编写、校正。任侍讲学士时,能联系实际讲解经史大义,陈述利弊,直言不讳,尽职尽责,受到朝廷器重,皇帝称其为先生。支书上称他“学问该博,为一时冠”。程敏政在文学上与李东阳齐名,传世之作有《宋遗民录》、《篁墩文集》、《明文衡》等。程敏政热爱乡土,关心地方修志,他编写的《新安文献志》,对研究徽州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民族宗教  屯溪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1997年少数民族普查,全区有回、土家、满、彝、壮、黎、侗、藏、畲、苗、朝鲜、布依、蒙古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375人,其中回族32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数的86.8%。
  屯溪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均为国际性的宗教。
  1979年屯溪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科(1998年改为黄山市屯溪区宗教事务局)成立后,贯彻执行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宗教房产,先后批准开放屯溪龙山寺、屯溪基督教堂、屯溪天主教堂、屯溪伊斯兰教四大宗教活动场所,保障正常宗教活动;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管理宗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在宗教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近年来,屯溪宗教界弘扬“荣神盖人、慈悲济世、积德行善、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抗灾救灾、帮扶济困、捐资助学,在抗灾救灾、帮扶济困、捐资助学、希望工程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成绩显著,为屯溪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旅游景点  屯溪的主要的物
  质文化遗产有:屯溪老街、老大桥、屯溪展览馆等;
  购物中心有:家得利超市、百大商厦及合家福超市、台客隆超市、黄山园步行街和新街;
  运动中心有:市民活动中心、黄山机场的卡丁车俱乐部、世纪广场的体育馆、江心洲广场;
  公园主要有:湿地公园、世纪广场、昱中花园;新安江夜游  新安江,古称渐江,徽港。是古徽州的母亲河,徽文化的摇篮。她由率水、横江、 渐江汇合而成,被誉为“水上丝绸之路”,是通往杭州的黄金水道。其江水清澈如镜,景色极为秀丽,实有“人行明净中,鸟度屏风里”的神韵。黄山市屯浦水上旅游有限公司利用新安江清新幽雅的自然环境,开辟了众多的水上旅游项目。游览范围自世纪广场码头至老大桥,行程一个多小时。游客可选择乘坐仿古画舫、豪华徽派双层游船,也可选择乘游艇、龙舟、电动休闲船或古徽州木船漂流,即可领略水光山色的清幽奇秀,亦能一览众多的人文胜景。
  傍晚十分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率水。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徽商在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
  ”;清末,屯溪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但是内有天井采光。整个建筑体现了典型宋明徽派的民居风格与特征,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如今老街恢复了原有的店铺。如“”,是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开设的中药店,至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开辟了古董一条街、一条街。“”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等随处可见。古老的在老街展现着它耀眼的光彩,老街的魅力倾倒了国内外的旅游者和影视界,老街成为天然摄影棚。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 位于屯溪东郊,是屯溪新开发的一处新景点。此处集清山秀水、田园景致、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历代文人雅士踏青郊游之佳境。花山谜窟为其主要景点。其“规模之恢宏、气势之壮
  花山谜窟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属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现已发现30余处石窟遗迹,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这些石窟非天工所为,却胜似天工。其内,有的层层跌宕,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有的迂回曲折,有的水波荡漾,巧夺天工。石窟内众多的布局和石雕,让人观之惊叹。此石窟群何时形成,如何开采,怎样运输,数百万方的石料用于何处等等扑朔迷离的不解之谜吸引游人前往考察、探秘。2001年5月下旬,江泽民同志来到花山景区,对石窟充满好奇感,将原名“花山石窟”改名为“花山谜窟”,并对其他景点提出修改建议。程大位故居  程大位(公元年)是著名数学家及珠算发明家,其故居坐落在柏树街东里巷内。1985年,为纪念程氏逝世380周年,故将故居修缮开放,并正式建立程大位纪念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珠算研究和培训中心。故居为明代徽州古民居建筑:马头墙,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大门为内外门楼,上饰精美的,门内为天井,意味“四水归堂”。故居为两层,三开间,东西厢房,建筑占地面积为500多平方米。前堂为客厅,立有程大位画像,横梁上“程大位故居”匾额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题。楼上大厅内陈列有古今中外各式算盘、程大位菱、程低宗谱及各种珠算资料、图片。引人注目的是形状各异的算盘:大者有81档,1.75米长;小的如戒指算盘,仅0.02米,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故居西侧为“宾园”,程氏号为宾梁,故名。园内回廊小径,花草山石,景致典雅。墙垣窗户均为算盘图案,耐人寻味。程氏三宅  指分别坐落在屯溪柏树街东里巷6号、7号、28号的三座明代民居,因它们均为明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而得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著名古建专家单士元、郑孝燮考察程氏三宅后留下“国之瑰宝”的题词。
  程氏三宅6号楼建于元末明初,古宅以砖雕见长,内门楼上的《凤戏牡丹》采用高浮雕手法,画面清晰异常,一凤一凰,一雌一雄,形态各异。这里珍藏着一张明朝天启元年买卖房屋的契约,已被收入中国献给世界第13届档案大会的专题片中。7号楼木雕精美,寓意深刻。“瓶插莲叶”意即“平安是福”,喜鹊站在枝头意为“喜上眉梢”,《山海经》里的故事也被请了上去,“太平宝象”、“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鹿回头”……木雕中最为精致的是如意形状的鹅颈轩(具有转移和承载重量的功能),六面镂雕,赋予木头以鲜活的生命。28号楼的石雕保存得最为完好,牌楼式的门楼下,石雕“凤戏牡丹图”栩栩如生,“双狮滚绣球”上的双狮肌肉饱满,绣球上缨穗飘飞,活灵活现。戴震纪念馆  戴震纪念馆坐落在屯溪老街立新巷1号,馆舍是一幢典型的清代徽派建筑,是我国唯一一所陈列和收藏戴震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和研究成果的纪念馆。是传播戴震思想、发扬戴震精神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窗口。
  戴震,字东原,现黄山市屯溪人,是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是开掘中华传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的“理欲统一”哲学思想,启导了十九世纪的曙光,成为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先驱。
  戴震学问渊博,识断精审,学说成就十分突出。在古籍研究方面,从《永乐大典》中整理出《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古算术,总结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重校《水经注》,解决了经文和注文混淆不清的疑难。
  戴震一生著述宏富,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传世的有《策算》、《考工记图注》、《尔雅文字考》、《屈原赋注》、《诗经补注》《中庸补注》及《尚书今文古文考》、《续天文略》、《方言疏正》《孟子字义疏证》等二十多种,其中有的已被翻译介绍到国外。现馆内藏有戴震生前所读之经、史、子集近万册古籍。
  走进戴震纪念馆,便走进一位“独寻真知启后人”的中华先哲。龙山寺  小龙山,原称主簿山、响山,位于屯溪区黎阳镇西南。旧传宋初有位主簿,羡此溪山之胜,居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山前古刹重修时,又以丫状石峰似龙首,山后土山山势如长龙盘卧,改名为“小龙山”。主峰海拔150.8米,悬岩壁立,拔地而起,有“二童讲经”、“螺蛳脱壳”等怪石奇景,是屯溪西部游览胜地。山下则为龙山寺,始建于唐,原名“仁寿尼寺”、三簿庵,明清时重建。古人有诗云:“山阴道上人如织,唯一禅林是小龙”,有“江南小九华”之称。
◎2010-村村乐-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18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杨驼子龙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