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仁和砂仁粉是一样的吗

砂仁(Fructus Amomi),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目前药用的砂仁的基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主产于东南亚国家。其中,春砂(果实)入药的疗效比较显著,品质也比较好,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比较高的声誉。中医认为,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调味,和胃。砂仁常与、、等配合,治疗胸脘胀满、食少等。
图(一)砂仁
【药名】砂仁
【汉语拼音】sha ren
【别名】缩沙蜜、仁
【英文名】Villous Amomrum Fruit ,Cocklebur-like Amomum Fruit,,Fruit of Villous Amom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momum villosum Lour ()
2.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Wall.ex Baker)T.L.Wu et Senjen[A.xanthioides Wall.ex Baker] (绿壳砂)
3.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海南砂)
【拉丁文名】Fructus Amomi
1.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
2.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
3.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  
姜科(Zingiberaceae)  
图(二) 阳春砂
多年生草本,株高1.2-2m。圆柱形,匍匐于地面节上具鞘状膜质鳞片。芽鲜红色,锥状。茎直立,圆柱形。叶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关圆形,长3-5mm,棕红色或有时绿色;叶2列,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40cm,宽2-5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花葶从根茎上抽出,长7-15cm;总花梗长3-10cm,被细柔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长0.8-2.5cm,先端钝圆,基部常连合成管状,椭圆形,总膜质,长椭圆形,长约1.8cm,宽约0.6cm;苞片管状,白色,长约1.1cm,膜质,先端2裂;花萼管状,白色,长约1.7cm ,先端具三浅齿;花冠管细长,白色,长1.8-2.0cm;圆匙形,白色,长宽1.6-2.0cm,中央部分稍加厚,呈现淡黄色或黄绿色,间有红色斑点,先端2浅裂,反卷;侧生2,位于唇瓣的基部,呈;1,长约1cm,花药长约6mm,附属体3裂,先端裂片半圆形,反卷,两侧裂片细小,花丝扁平,较花药略短,子房被白色柔毛。椭圆形,长1.5-2cm,直径约1.5cm,具不分枝的软刺,棕红色。种子多数,聚成一团,有浓郁的香气。花期3-5月,果期7-9月。  
本与正种外部形态极相似,区别点是:本变种根茎先端的芽、叶舌多呈绿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与砂仁不同之处为:本种叶舌极长,长2-4.5cm。果具明显钝3棱,果皮厚硬,被片状、分裂的柔刺,极易识别。花期4-6月,果期6-9月。  
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600-800m的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栽培。
3.生于山谷密林中。  
1.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大面积栽培。
2.分布一云南南部。
3.分布于海南。现广东、海南大面积栽培。  
图(三)砂仁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
【考证】出自《本草原始》
【采收和储藏】种值后2-3年开花结果。7月底至8月初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浓烈辛辣味即可采收。用剪刀剪断果序,晒干,也可用火焙法焙干。
【炮制方法】砂仁:除去杂质及果壳,捣碎。盐砂仁:取净砂仁,用盐水浸泡拌匀,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砂仁100斤用盐2斤两,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1、性状鉴别
(1)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卵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3钝棱,长1.2-2.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密被弯曲的刺状突起,纵走棱线状的隐约可见,先端具突起的花被,基部具果柄痕或果柄;果皮较薄,易纵向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明显纵行的维管束及菲薄的,中轴,3室,每室含种子6-2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5mm,直径1.5-4m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规则,外被淡棕色膜质,较小一端有凹陷的种脐,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凹陷成一纵沟。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呈现3钝棱,长1.2-2.2cm,直径1-1.6cm,表面棕色、黄棕色或褐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果皮内表面淡黄色或褐黄色;每室含种子8-22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 ,直径2-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具较规则的皱纹。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3)海南砂仁果实卵圆形、椭圆形、梭状椭圆形或梨形,具有明显的3钝棱,长1-2cm,直径0.7-1.7cm,表成灰褐色或灰棕色,被片状、分枝的;果皮厚而硬,内表面多红棕色;每室含种子4-24颗,种子多角形,长2.5-4mm,直径1.5-2mm,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气味稍淡。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香浓者为佳。
2、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1)阳春砂仁横切面类方形或 类菱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多列,稍弯曲。表应细胞1列长至50μm,直径至3μm,外被;1列。含亩棕色色素;油细胞1 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液;色案层细胞4-5列.切向延长。会黄棕色或红棕色色麦。内种在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35μm,直径至25μm,外壁薄,内壁极厚,非木化,胞腔含硅质块。细胞含,近内胚乳的细胞多乳含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皮含糊粉粒。内含及油滴。
(2)绿壳砂仁类卵圆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径向延长,长圆形或楔状卵圆形,长至50μm,直径至35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色素;色素层细胞3-4列,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32μm,直径至23μm,胞腔含硅质块。
(3)海南砂仁类梯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含红棕色内含物,长至63μm,直径至44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或棕色色素;2-4列,含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28μm,直径至20μm,胞腔内含硅质块。
3、粉末特征
(l)阳春砂仁红灰色或灰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长至346μm,直径9-54μm,外具角质层。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类长圆形,长40-100μm,直径11-34μm,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胞腔含棕色或红棕色物,易破碎成色素块。③油细胞切面现类长方形,有的胞腔可见油滴。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13-23)μm ×(20-31)μm,壁厚约2μm,非木化,胞腔含类圆形硅质块,大小(10-19)μm ×(18-29)μ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上端,内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色素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2)绿壳砂仁红灰色或暗灰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长至307μm,直径17-38μm。②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圆形,长 39-110μm,直径9-44μm。③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18)μm×(10-24)μm,壁厚约3μm,胞腔内硅质块大小( 5-13)μm×( 6-19)μm。
(3)海南砂仁灰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长至405μm,直径34-54μm。②下皮细胞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38-132μm,直径13-38μm,壁较弯曲,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内含红棕色或黄色色素。③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23)μm ×(10-26)μm,壁厚约1.5m,胞腔含硅质块,大小( 8-20)μm×(9-25)μm;切面观排成栅状。
1、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挥发油,加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22:1)为,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溶液,热风吹数分钟后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2、品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1.0%( ml/g)。本品含水分不得过15.0%。
商品规格商品有国产砂仁和进口砂仁两类。
(1)国产砂仁①阳春砂:不分等级,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砂仁两种。②绿壳砂仁:不分等级。③海南砂仁:分统货和一、二等货,也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净砂仁两种。净砂一等:种子团呈状的椭圆形或卵圆形,分成三瓣,每辩约有种子10数粒,子粒饱满,每50g 150粒以内;二等: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g 150粒以外。
(2)进口砂仁习称“缩砂”,分壳砂和原砂仁。主产于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除上述商品外,尚有红壳砂仁,其果实圆球形,具明显或不甚明显的3钝棱,长0.9-1.8cm,直径0.7-1.4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被刺状突起;每室含种子5-18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m,直径1-2.5mm。气香,味辛凉,微苦。主产于云南。少内使用,部分销外省。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1.对离体肠管的影响:
取、豚鼠或兔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和BaCl2作用。结果阳春砂煎剂(2.5-5×10(-3)g 生药/ml)时,可使豚鼠、大鼠小肠肠管收缩加强,加大剂量时对肠管有抑制作用,表现张力降低,振幅减少。阳春砂煎剂对乙酰和引起的大鼠小肠肠管、性收缩有部分抑制作用。阳春砂(1.3×l0(-3)g 生药/ml)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然后转入明显抑制作用,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BaCl2引起的肠管兴奋或。
1.2.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4g),随机分组,给药组给砂仁煎剂(0.5g/kg),对照组给,测定计算出炭末到达肠段的长度/整个肠道的百分数,以衡量肠推进运动的机能状态。结果给药组为82.2±4.4%,与对照组(62.5±2.9)比较P&0.01,表明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
2.对能的影响:
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见表6)
3.对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与混合剂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功效分类】药;行气药;温里药
【归经】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止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
【各家论述】
1.《本草》:缩砂,与、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为使则入肾,与赤、为使则入大、小肠。
2.《纲目》:按韩矛《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3.《本草经疏》:,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因虚而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己也。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本非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郁肺,气不得舒,以致咳逆之证,若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
4.《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温行,暖肺醒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达中气也;痢、定,达下气也。与同用,治气病尤速。
5.《药品化义》: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若饱闷,宿食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气。
6.《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为佐使,以气,所用不可过多,用之补虚丸中绝佳,能辅诸补药,行气血于不滞也。补药味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砂仁止入脾,而不入肾,引补肾药入于脾中则可,谓诸补药必借砂仁,引其由脾以入肾,则不可也。《本草》井未言其入肾,不过说主虚劳冷泻耳。夫冷泻有专属乎脾者,何可谓俱是肾寒。
7.《玉揪药解》: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皆良,咳嗽与俱妙,善疗,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痰饮咳嗽,噎膈,,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泄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如砂仁,调达,不伤,调醒脾胃之上品也。
8.《本草求真》: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齿者,服之岂能是乎。故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9.《本草正义》:缩砂密,虽辛温能升,未尝不治中、下二焦气,尤以专治为特长。甄权谓温暖肝肾,藏器谓治上气奔豚,盖皆有见于此。又得肠澼滞下一症,腹痛皆由,必以调气为要务,然须疏通开泄,宜降而不宜升,故芳香辛温,升阳动火之药,皆在禁例。惟砂仁既能治之泄泻,似乎亦在升清消滞一边,而《开宝》竟以主治赤白痢疾,此症惟湿热积滞为独多,温升之品,宁非大忌。不知砂仁气辛,虽似温升,而开泄下降,是其本色。且能破滞解结,则虽湿热实积,亦不妨藉为引导,直入下焦而通,不患其升举秽浊,上逆为疟。故甄权又以为止休息气痢,濒湖引《药性论》,谓治冷滑下痢不禁,则温涩之中,尚有行气消积之作用在,固不可与、益智之一味温涩者同日而语。石顽谓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岂不以消滞导淤,是其所长,故适宜于积滞初下之症。又谓新产忌之,恐其气辛燥而动血,于以知砂仁泄降下气,力量颇专,与其他辛温芳香之药,以气用事,能升而不能降者,显然有别。
10.《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11.《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
1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13. 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14. 杨土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
15.《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
16.《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理,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17.《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和脾胃,开郁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后下;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有热者忌服。
①《海药本草》:“得、、豆蔻。白等良。”
②《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胎动由于,由于火炎,小儿由于,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
③《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
④《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口服 偶有过敏反应。
【药物】:配蔻仁,宣通三焦,,醒脾和胃,,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脘腹胀痛,呕吐等证。配,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脾胃之泄泻,。配,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配冬葵,行气下乳,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等证。配,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配,寒温相合,气血配对,用于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配木香,用治脘腹气滞胀痛,消化不良,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1)对于湿阻脾胃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呕吐泄泻等症,常配合、陈皮等同用;对于脾胃气滞、,常配合陈皮、厚朴、木香等同用;对于脾虚气滞,可与、白术等同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多与温中祛寒的、熟,陈皮等同用。治胎动不安,常配合白术、等同用;治妊娠恶阻,可配合、等同用。  
①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一两,缩砂仁、各二两,净四两,(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枣汤尤妙。(《活幼心书》缩砂饮)
②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缩砂酒)
③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简便单方》)
④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变生诸症者: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二钱。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
⑤治妊娠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缩砂散)
⑥治冷滑下痢不禁,虚赢: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
⑦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孙用和)
⑧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
⑨治小儿,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缩砂散)⑩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仁斋直指方》)11.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事林广记》)
砂仁、味辛,性温。能行气宽中,消食。含挥发油及皂甙。挥发油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排除消化道积气。
1、砂仁酒:砂仁、各15g,以白酒250g浸泡。每次于饭后饮1小杯。
本方以砂仁温中化湿,以佛手理气和胃。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饮食减少。
2、砂仁羹:砂仁15g,鲫鱼500g。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成羹食。
本方用砂仁温中化湿、健胃止呕,以鲫鱼补脾开胃、利湿。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喜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能耐暂短,-3℃受冻死亡。生产区年平均气温19-22℃;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温度在90℃以上,怕干旱,忌水涝。需适当荫蔽,喜漫射光。宜选森林保持完整的山区沟谷林,有长流水的溪沟两旁,传粉昆虫资源丰富的环境,以上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砂壤上栽培,不宜在粘土、沙土栽种。花期5~6月,花期气温22~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授粉结实。
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新区种植为减少运苗困难宜采用种子繁殖,此法可使品种获得,繁殖快。采果后9-10月初,种子新鲜时及早播种,发芽率高,早成苗,次年5-6月雨季初可出圃定植。如当年不能播种,可将种子用湿沙贮存至次年2-3月升温时播种。老产区种苗充足,多采用分株繁殖,直接从大田或苗圃地里割取带有1-2条萌发,具有5-10片叶的壮实幼苗作种苗。行株距1m×1m,挖穴长、宽、深约30cm×20cm×20cm,每穴栽苗1株,覆土6-7cm,压实,淋水,盖草,保湿。
种植后的第1、2年幼龄期,每年除草3-4次,开花结果后每年除草2次,施肥培土2-3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保持各生育期的荫蔽度,应修砍过荫的荫蔽树,以调整荫蔽度,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长。旱季浇水覆盖地面保墒,雨季注意排除积水。砂仁的花是典型的,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结果。因此,在缺少传粉昆虫的栽培地,花期应进行人工授粉,用抹粉法,可大幅度提高砂仁的结果率和产量。同时要保护或引进传粉的昆虫,有黄绿彩带蜂、埃氏彩带蜂和虹彩带蜂。为防止落果,叮喷(5-10)×10-62,4-D。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立枯病,苗期发生,可喷1:1:120-140波尔多液防治。叶斑病,苗期发生,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0信液交替。还有果。虫害有黄港蝇。  
砂仁观赏价值较高,初夏可赏花,盛夏可观果。  
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出自A+医学百科 “砂仁”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砂仁”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来源:《南方农业学报》1992年第02期 作者:何茂金;胡廷松;何振兴;卫锡锦;
几个砂仁品种的性状比较与栽培
砂仁系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为广西名贵药材之一。以干燥果实入药,具有健胃、安胎和止呕等功效.除药用外,还可作香料,在保健饮料和果品加工方面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 砂仁生产,当前存在的间题主要是结果少,产量低和病虫害严重。因此,高产和抗病是砂仁选育种的主要目标。近年,我园从阳春砂仁中选育出一个较丰产的阳春砂仁新品种,暂定名为丰产型阳春砂仁.本文是报道阳春砂仁、绿壳砂仁和丰产型阳春砂仁比较试验的结果.1不同品种性状比较 阳春砂仁植株较高,茎秆较细,叶片稍窄,葡甸茎多,分株能力强,春笋多,壮株比例少、易倒伏;花芽分化较少,每平方米有花序26 .3个,每个花序有花7 .9朵,花在发育过程中枯死严重,只有54肠的花序能开花。 绿壳砂仁和丰产型阳春砂仁茎秆较矮壮,叶片宽大,分株能力较弱,生笋较少,壮株比例比阳春砂仁多10肠以上,抗倒伏;绿壳砂仁花芽分化和花朵较多,比阳春砂仁分别多22 .5肠和27 .4肠,能发育开花的花序比阳春砂仁高15呱左石;丰产型阳春砂仁的花芽分化和花朵最多,与阳春砂仁比,分别高40 .7呱和1 1 6 .9肠,能开花的花序也比阳春砂仁高约40%......(本文共计3页)
相关文章推荐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05期
《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04期
《云南热作科技》1989年02期
《云南热作科技》1996年01期
《中药材》1996年06期
《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中药杂志》2011年22期
《广西农业科学》1992年02期
《中国中药杂志》1993年06期
《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1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云南热作科技》1994年01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南方农业学报
主办:广西农业科学院
出版:南方农业学报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啥在医院买的砂仁和在药店买的砂仁不一样啊?&br/&下面的两幅图里的砂仁是在药店买的,药店营业员说让我把砂仁后下,再煎15分钟&br/&但是我在医院里买的砂仁,也是打碎后给包的,但不是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小粒粒,大夫让后下,再煎5分钟就可以了)&br/&注:开药方的是同一个大夫
为啥在医院买的砂仁和在药店买的砂仁不一样啊?下面的两幅图里的砂仁是在药店买的,药店营业员说让我把砂仁后下,再煎15分钟但是我在医院里买的砂仁,也是打碎后给包的,但不是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小粒粒,大夫让后下,再煎5分钟就可以了)注:开药方的是同一个大夫 10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一样的,只是粉碎的颗粒大小不一样,小弟药味容易出来,所以,要你煎煮的时间就缩短了一点。
同一种药,质量是不同的,药店一般不是正品,不过医院里的药,也不一定。现在的中药,假的太多,要认真辨别。
第一是整个的砂仁,第二个是碾碎的砂仁粒。大的不好煎所以需要十几分钟,小颗粒很容易煎出来所以就煎几分钟就可以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医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Villous Amomrum Fruit Cocklebur-like Amomum Fruit, Fruit of Villous Amom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momum villosum Lour
  2.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Wall.ex Baker)T.L.Wu et Senjen[A.xanthioides Wall.ex Baker]
  3.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
脾;胃;肾经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1.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结果阳春砂煎剂(2.5-5&10(-3)g 生药/ml)时,可使豚鼠、大鼠小肠肠管收缩加强,加大剂量时对肠管有抑制作用,表现张力降低,振幅减少。阳春砂煎剂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小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有部分抑制作用。阳春砂(1.3&l0(-3)g 生药/ml)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兴奋,然后转入明显抑制作用,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BaCl2引起的肠管兴奋或痉挛。
  1.2.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4g),随机分2组,给药组给砂仁煎剂(0.5g/kg),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计算出炭末到达肠段的长度/整个肠道的百分数,以衡量肠推进运动的机能状态。结果给药组为82.2&4.4%,与对照组(62.5&2.9)比较P&0.01,表明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
  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见表6)
  3.对花生四烯酸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剂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1.砂仁,种仁含挥发油,经鉴定,成分有乙酰龙脑酯(bornyl acetate),樟脑(canphor),柠檬烯(limonene),樟烯(camphene),&蒎烯(&-pinene),&-蒎烯(&-pinene),龙脑(borneol),&-榄香烯(&-elem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香柑油烯(&-bergamotene),&-侧柏烯(&-thujene),月桂烯(myrc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芳樟醇(linalool),&-金合欢烯(&-farnesene),&-金合欢烯(&-farnesene),律草烯(humulene),&-甜没药烯(&-bisabolene),&-荜澄茄烯(&-cadinene),棕榈酸(palmitic acid)等近30种。果实含有多种微量元素(ug/g):锌64.2,铜8.8,铁44.0,锰138.0,钻0.10,铬1.2,钼1.15,镍6.69,钛0.95,钒0.09等;叶的挥发油与种子挥发油各成分含量虽有差别,但基组成基本相同。
  2.绿壳砂仁果实含挥发油,其成分有:橙花叔醇(nerolidol)14.87%,樟脑17.65%,乙酰龙脑酯12.79%,芳樟醇7.86%,龙脑6.94%,樟脑烯(camphorene)1。15%,柠檬烯1.15%,&-蒎烯0.01%等;还含有具有镇静作用的2-菠醇葡萄糖甙类(2-bornanol glucosides),如豆蔻甙(amonumoside)等,及多种微量元素(&g/g):锌87.6,铜10.2,铁74.7,锰921,铬2.84,钼4.11,钛3.13,钒0.47,镍0.90,钻0.12等。
  3.海南砂仁,果含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蒎烯,&-蒎烯,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芳樟醇,柠檬烯,樟烯,乙酰龙脑酯,樟脑,橙花叔醇,&-金合欢烯,&-荜澄茄烯,3-蒈烯(3-carene),白草烯(calarene),愈创奥醇(guaiol)等。多种微量元素(&g/g):锌81.7,铜8.3,铁65.0,锰312.7,铬1.19,钼0.1,钒0.15,钛1.90等。
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
出自《本草原始》
1.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
  2.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
  3.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
药(毒)理学
1.急性毒性:小鼠(体重10-20g 雌雄各半)10只,砂仁煎剂25g/kg 灌胃 一次,观察3天,未见小鼠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
  2.亚急性毒性:
  大鼠(160-285g 体重)10只,砂仁热浸液1.62g/kg 灌胃,连续30天,给药前后每周称体重,给药结束后抽血测肝功能(SGPT)、肾功能(NPN),最后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体重无明显变化,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
  2.生于海拔600-800m的山沟林下阴湿处或栽培。
  3.生于山谷密林中。
1.《汤液本草》:缩砂,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
  2.《纲目》:按韩矛《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旨也。
  3.《本草经疏》:缩砂蜜,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湿热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胃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己也。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辛能润肾,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若兼肾虚,气不归元,非此为向导不济。本非肺经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寒邪郁肺,气不得舒,以致咳逆之证,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
  4.《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然古方多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动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沈则施曰:砂仁温辛香散,止呕通膈,达上气也;安胎消胀,达中气也;止泻痢、定奔豚,达下气也。与木香同用,治气病尤速。
  5.《药品化义》:砂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若脾虚饱闷,宿食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胎气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气。
  6.《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为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用之补虚丸中绝佳,能辅诸补药,行气血于不滞也。补药味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之也。砂仁止入脾,而不入肾,引补肾药入于脾中则可,谓诸补药必借砂仁,引其由脾以入肾,则不可也。《神农本草》井未言其入肾,不过说主虚劳冷泻耳。夫冷泻有专属乎脾者,何可谓脾寒俱是肾寒。
  7.《玉揪药解》: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咳嗽与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利下气之秽浊。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泄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枢轴回旋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如砂仁,冲和调达,不伤正气,调醒脾胃之上品也。
  8.《本草求真》:缩砂,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至云止痛安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齿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9.《本草正义》:缩砂密,虽辛温能升,未尝不治中、下二焦之气,尤以专治肝肾为特长。甄权谓温暖肝肾,藏器谓治上气奔豚,盖皆有见于此。又得肠澼滞下一症,腹痛皆由气滞,必以调气为要务,然须疏通开泄,宜降而不宜升,故芳香辛温,升阳动火之药,皆在禁例。惟砂仁既能治虚寒之泄泻,似乎亦在升清消滞一边,而《开宝》竟以主治赤白痢疾,此症惟湿热积滞为独多,温升之品,宁非大忌。不知砂仁气辛,虽似温升,而开泄下降,是其本色。且能破滞解结,则虽湿热实积,亦不妨藉为引导,直入下焦而通淤滞,不患其升举秽浊,上逆为疟。故甄权又以为止休息气痢,濒湖引《药性论》,谓治冷滑下痢不禁,则温涩之中,尚有行气消积之作用在,固不可与肉蔻、益智之一味温涩者同日而语。石顽谓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岂不以消滞导淤,是其所长,故适宜于积滞初下之症。又谓新产忌之,恐其气辛燥而动血,于以知砂仁泄降下气,力量颇专,与其他辛温芳香之药,以气用事,能升而不能降者,显然有别。
  10.《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11.《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
  12.《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13. 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14. 杨土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
  15.《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
  16.《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17.《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采收和储藏
种值后2-3年开花结果。7月底至8月初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浓烈辛辣味即可采收。用剪刀剪断果序,晒干,也可用火焙法焙干。
1.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大面积栽培。
  2.分布一云南南部。
  3.分布于海南。现广东、海南大面积栽培。
①和胃气,消宿食,理腹痛,快膈,调脾:沉香一两,缩砂仁、乌药各二两,净香附四两,甘草(炙)一两二钱。上除沉香不过火,余四味锉焙,仍同沉香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盐汤无时调服,或空心烧盐汤调下亦好,紫苏、枣汤尤妙。(《活幼心书》缩砂饮)②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缩砂酒)③治痰气膈胀:砂仁捣碎,以萝卜汁浸透,焙干为末。每服一、二钱,食远,沸汤服,(《简便单方》)④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症者: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生姜二钱。水煎服。(《古今名医方论》香砂六君子汤)⑤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仁不拘多少。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自然汁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缩砂散)⑥治冷滑下痢不禁,虚赢:缩砂仁、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药性论》)⑦治妇人妊娠,偶因所触,或坠高伤打,致胎动不安,腹中痛不可忍者:缩砂不计多少。慢火炒令热透,去皮用仁,捣罗为末。每服二钱,用热酒调下,须臾觉腹中胎动处极热,而胎已安。(孙用和)⑧治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仁斋直指方》)⑨治小儿滑泄,肛头脱出:缩砂一两。去皮为末,每用一钱,以猪腰子一片批开,入药末在内,绵系,米泔煮熟,与儿食之,次服白矾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缩砂散)⑩牙齿疼痛:缩砂常嚼之。(《仁斋直指方》)11.治一切食毒:缩砂仁末,水服一、二钱。(《事林广记》)
阴虚有热者禁服。
动植物形态
1.阳春砂,多年生草本,株高1.2-2m。根茎圆柱形,匍匐于地面节上具鞘状膜质鳞片。芽鲜红色,锥状。茎直立,圆柱形。叶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关圆形,长3-5mm,棕红色或有时绿色;叶2列,叶片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5-40cm,宽2-5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有微毛。花葶从根茎上抽出,长7-15cm;总花梗长3-10cm,被细柔毛;鳞片膜质,椭圆形,褐色或绿色,长0.8-2.5cm,先端钝圆,基部常连合成管状,穗状花序椭圆形,总苞片膜质,长椭圆形,长约1.8cm,宽约0.6cm;苞片管状,白色,长约1.1cm,膜质,先端2裂;花萼管状,白色,长约1.7cm ,先端具三浅齿;花冠管细长,白色,长1.8-2.0cm;唇瓣圆匙形,白色,长宽1.6-2.0cm,中央部分稍加厚,呈现淡黄色或黄绿色,间有红色斑点,先端2浅裂,反卷;侧生退化雄蕊2,位于唇瓣的基部,呈乳头状突起;雄蕊1,长约1cm,花药长约6mm,药隔附属体3裂,先端裂片半圆形,反卷,两侧裂片细小,花丝扁平,较花药略短,子房被白色柔毛。蒴果椭圆形,长1.5-2cm,直径约1.5cm,具不分枝的软刺,棕红色。种子多数,聚成一团,有浓郁的香气。花期3-5月,果期7-9月。
  2.绿壳砂仁本变种与正种外部形态极相似,区别点是:本变种根茎先端的芽、叶舌多呈绿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3.海南砂仁,与砂仁不同之处为:本种叶舌极长,长2-4.5cm。果具明显钝3棱,果皮厚硬,被片状、分裂的柔刺,极易识别。花期4-6月,果期6-9月。
不良反应及治疗
口服 偶有过敏反应。
祛湿药;行气药;温里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热带南亚热带季雨林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能耐暂短低温,-3℃受冻死亡。生产区年平均气温19-22℃;水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温度在90℃以
  上,怕干旱,忌水涝。需适当荫蔽,喜漫射光。宜选森林保持完整的山区沟谷林,有长流水的溪沟两旁,传粉昆虫资源丰富的环境,以上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砂壤上栽培,不宜在粘土、沙土栽种。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新区种植为减少运苗困难宜采用种子繁殖,此法可使品种获得复壮,繁殖快。采果后9-10月初,种子新鲜时及早播种,发芽率高,早成苗,次年5-6月雨季初可出圃定植。如当年不能播种,可将种子用湿沙贮存
  至次年2-3月升温时播种。老产区种苗充足,多采用分株繁殖,直接从大田或苗圃地里割取带有1-2条萌发匍匐茎,具有5-10片叶的壮实幼苗作种苗。行株距1m&1m,挖穴长、宽、深约30cm&20cm&20cm,每穴栽苗1株,覆土6-7cm,压实,淋水,盖草,保湿。
  田间管理种植后的第1、2年幼龄期,每年除草3-4次,开花结果后每年除草2次,施肥培土2-3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保持各生育期的荫蔽度,应修砍过荫的荫蔽树,以调整荫蔽度,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旱季浇水覆盖地面保墒,雨季注意排除积水。砂仁的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结果。因此,在缺少传粉昆虫的栽
  培地,花期应进行人工授粉,用抹粉法,可大幅度提高砂仁的结果率和产量。同时要保护或引进传粉的昆虫,有黄绿彩带蜂、埃
  氏彩带蜂和虹彩带蜂。为防止落果,叮喷(5-10)&10-62,4-D。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立枯病,苗期发生,可喷1:1:120-140波尔多液防治。叶斑病,苗期发生,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0信液交替喷雾。还有果疫病。虫害有黄港蝇。
砂仁:除去杂质及果壳,捣碎。盐砂仁:取净砂仁,用盐水浸泡拌匀,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砂仁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1)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卵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3钝棱,长1.2-2.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密被弯曲的刺状突起,纵走棱线状的维管束隐约可见,先端具突起的花被残基,基部具果柄痕或果柄;果皮较薄,易纵向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明显纵行的维管束及菲薄的隔膜,中轴胎座,3室,每室含种子6-2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5mm,直径1.5-4m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较小一端有凹陷的种脐,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凹陷成一纵沟。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呈现3钝棱,长1.2-2.2cm,直径1-1.6cm,表面棕色、黄棕色或褐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果皮内表面淡黄色或褐黄色;每室含种子8-22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
  ,直径2-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具较规则的皱纹。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3)海南砂仁果实卵圆形、椭圆形、梭状椭圆形或梨形,具有明显的3钝棱,长1-2cm,直径0.7-1.7cm,表成灰褐色或灰棕色,被片状、分枝的短刺;果皮厚而硬,内表面多红棕色;每室含种子4-24颗,种子多角形,长2.5-4mm,直径1.5-2mm,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气味稍淡。
  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1)阳春砂仁横切面类方形或
  类菱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稍弯曲。种皮表应细胞1列长至50&m,直径至3&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含亩棕色色素;油细胞1
  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液;色
  案层细胞4-5列.切向延长。会黄棕色或红棕色色麦。内种在厚壁细胞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35&m,直径至25&m,外壁
  薄,内壁极厚,非木化,胞腔
  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近内胚乳的细胞多乳含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皮含糊粉粒。胚细胞内含糊粉粒及油滴。
  (2)绿壳砂仁类卵圆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壁皱
  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楔状卵圆形,长至
  50&m,直径至35&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色素;色素层细胞3-4
  列,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
  32&m,直径至23&m,胞腔含硅质块。
  (3)海南砂仁类梯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
  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含
  红棕色内含物,长至63&m,直径至44&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或棕色色素;色素细胞2-4列,含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28&m,直径至20&m,胞腔内含硅质块。
  粉末特征:(l)阳春砂仁红灰色或灰棕色。①种皮表皮
  细胞表面现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长至346&m,直径9-
  54&m,外具角质层。②下皮细胞长方形或类长圆形,长40-
  100&m,直径11-34&m,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胞腔含
  棕色或红棕色物,易破碎成色素块。③油细胞切面现类长方形,
  有的胞腔可见油滴。④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
  (13-23)&m &(20-31)&m,壁厚约2&m,非木化,胞腔含类圆形硅质块,大小(10-19)&m &(18-29)&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上端,内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色素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2)绿壳砂仁红灰色或暗灰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
  长条形,长至307&m,直径17-38&m。②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圆
  形,长 39-110&m,直径9-44&m。③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18)&m&(10-24)&m,壁厚约3&m,胞腔内硅质块大小( 5-13)&m&( 6-19)&m。
  (3)海南砂仁灰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
  长至405&m,直径34-54&m。②下皮细胞长圆形或类长方形,
  长38-132&m,直径13-38&m,壁较弯曲,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
  垂直排列,内含红棕色或黄色色素。③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
  多角形,大小(9-23)&m &(10-26)&m,壁厚约1.5m,胞腔含硅质块,大小( 8-20)&m&(9-25)&m;切面观排成栅状。
药物应用鉴别
砂仁与白豆蔻性味相同,功效相似,皆为芳香化湿,行气宽中之品。惟白豆蔻芬芳清香,温燥性较小,兼可宣通肺气,胸闷不畅,及中焦寒湿伏郁之轻症;砂仁则香气浓郁,温燥性较强,且功专于脾胃,肾,常用治寒湿凝滞,中焦阻塞较重之证,及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及温肾下气之功。
味辛;性温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
  20&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醋酸龙脑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数分钟后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品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1.0%( ml/g)。
  本品含水分不得过15.0%。
  商品规格商品有国产砂仁和进口砂仁两类。
  (1)国产砂仁①阳春砂:不分等级,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砂仁两种。②绿壳砂仁:不分等级。③海南砂仁:分统货和一、二等货,也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净砂仁两种。净砂一等:
  种子团呈三棱状的椭圆形或卵圆形,分成三瓣,每辩约有种子10数粒,子粒饱满,每50g 150粒以内;二等: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g 150粒以外。
  (2)进口砂仁习称&缩砂&,分壳砂和原砂仁。主产于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除上述商品外,尚有红壳砂仁,其果实圆球形,具明显或不甚明显的3钝棱,长0.9-1.8cm,直径0.7-1.4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被刺状突起;每室含种子5-18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m,直径1-2.5mm。气香,味辛凉,微苦。主产于云南。少内使用,部分销外省。
中药制药工艺
[商品规格] 商品有国产砂仁和进口砂仁两类。国产有阳春砂、海南砂。阳春砂一般不分等级,因加工不同,分砂壳和砂仁两种。海南砂分一、二等和统货,也因加工不同分砂壳砂仁两种。
  进口砂仁有砂头王、原砂仁、壳砂投井下石、砂壳之分,均为统货。
  净砂:(砂仁)一等:除去果皮的种子团。种子团完整,子粒饱满,每50g150 粒以内。二等: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g150粒以外,间有糖子,无果皮。
  砂壳: 为砂仁剥下的果皮。瓢形或压缩成片状。表面红棕色、棕褐色或绿褐色,有许多短柔刺;内表面光洁,色泽较淡。气微,味淡。
  净砂、砂壳是指海南砂、缩砂的加工品,执行同一规格标准。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绿壳砂仁和海南砂仁的成熟时实或种子。
内服:煎汤,3-6g,后下;或入丸、散。
《中华本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砂仁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