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有关“正与反”的高中议论文大全

报班咨询:400-888-3456
当前位置: &&
2014年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关于正能量
17:12  来源:  作者:佚名  
  小编导语:这是2014年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大全:关于正能量,2014年高考就要到了,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4年最新高考作文时事材料,同学们可参考学习写作2014年高考作文,更多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尽在巨人作文网。  一、为省下4块钱车费给儿子买学习资料 农民工老爸把马路当床午休  安徽在重庆打工的孙先生说,中午没地方休息,家里距离工地又有几站路。走回去嫌远,坐车来回4块钱不划算。不午休,下午没精神干活,干脆就在路边解决,热是热了点,但干活太累,倒头依然能睡着,还能省下车费给儿子买学习资料。他说,记得他有次去儿子学校,看其他同学都抱着几本复习资料,儿子舍不得花钱,没买资料书,只能和同学商量人家看完借给他看。他目睹这一幕很难受,马上掏200元给儿子买书。“我挣钱不多,能省则省,儿子能考上好高中,是我最大的心愿。”孙先生说。  二、广东一不识水性村民水灾后抱空水桶救出  日,一场12年来最大暴雨狂袭珠海。珠海香洲区南浦村1800名居民被困,而不会游泳的许耀生却靠着几个空矿泉水桶,一条缆绳救了五户人家,18人。救人后仍协助巡逻。  三、女子从3楼跳下轻生 房东伸双手将其抱怀里  5月21日下午在东莞寮步镇,39岁的江西女子许冬娇坐在十几米高的窗台上,纵身跳下。千钧一发之即,同样来自江西的诚叔选择了放下棉被,伸出双手去承接,用他壮实的身体提供了缓冲,许冬娇也因此逃脱噩运。诚叔说她一下子砸在我头顶,接着我双手一沉,整个人就被压趴在地上了。自己倒地时,手肘在地面上擦伤了,所幸女子被他稳稳抱在怀里。  四、河南母亲割肝捐肾救子  为了救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儿子,4月27日,45岁的母亲潘大想走进郑州人民医院手术室,捐出了自己的半个肝和一个肾。  五、47岁女老板卖房贴钱办厂 坚持留10名智残工  47岁的女老板易勤像妈妈一样,带着10名智残生产员工卖房押房,亏损运转,从不拖欠工人们工资,坚守了8年。  六、广东汕头一名高三学生奋身救母被水冲走  汕头市潮阳一中的高三学生马浩鑫在母亲陪同下去上学,在途经棉城新宫居委辖内新池尾附近时陷入水流湍急的排水沟内,眼见母亲要被冲走,儿子纵身扑进水里救助。不料,先落水的母亲被路过的好心人救起,儿子却不幸被水卷走失踪。
关于高考作文素材的作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心情怎样?
热点话题作文
分类·体裁
分类·字数
一周超高人气作文TOP5
一周最新热点话题TOP5
一周最受欢迎作文素材TOP5
一周最受欢迎写作指导TOP5
素材秘制坊
单元同步作文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巨人学校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 您现在的位置:&&>>&&>>&&>>&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正文
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
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
作者/编辑:教案
苏州市“四区联动”
探骊得珠& 飞扬
――关于高三作文“收”与“放”的
苏大附中 董玉叶
一、写出“有理”“有据”的议
【理论阐释】
居高声自远
――如何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的旨意,即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在的过程中,立意是文章的核心,是主题、确立观点、选取材料的“指挥部”。《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曾说过:“以意为主,以文传意。”清代的学者王夫之的论述则更为精辟,他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由此可见,立意是议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篇的议论文,它的立意应该做到“、明确、集中、深刻、新颖”。宋朝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居高能临下,居高声自远,立足点高了,我们的文章方能如高屋建瓴,一泻千里,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所以,不论是谁,在动笔写作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议论文的立意。
(一)议论文立意的要求
动笔写作时,要“紧贴”主旨行文,做到“目标始终如一”,在使用材料论述主题时,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重心”,在材料和主旨二者的结合点、沟通点上恰当用墨,使材料蕴含的力量全部通向“主旨”,对次要问题、枝节问题,不可过多费笔墨,以免枝杈蔓生,淹没主题,致使主旨分散、模糊。所以,我们写作的时候,立意要重视以下几点:
1.心胸要有宽度
果说:人的胸怀是宽广的。在实际的作文中,我们一定要提高,审视要有精度,心胸要有宽度:善良,粗鄙;选择,放弃虚伪;选择崇高,放弃低俗。正确的、的选择,不仅感化了他人,也美化了,所谓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唯有追求真善美,具有广阔心胸的人,方能写出这样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的。
2.眼界要有高度
眼界的高远是优秀作文必不可少的前提。眼界有了高度,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即便是遇到“行到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自觉自省者的高远境界就能写出人世间至高至美的珍品,给我们每一个现代人以巨大的震撼与滋补。
3.视角要有亮度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能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正面、反面、侧面、整体、局部等)去联想、、引申,从而引出不同的议题,并从中提炼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观点。学生需要在这诸多的议题、论点中,通过比较鉴别,筛选出最有意义、最新颖的一个。在多角度论述中,进行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物及物、由人及物、由事及理等的发散性联想思维,就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才会使你文思泉涌、左右逢源,亮点多多。
4.思考要有深度
如果想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来,就要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要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或者别人只知道“一个意思”,而你能从这“一个意思”中分出几个层次,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用我们现在的一句话来阐释古人的话,就是“避开第一构思”。这样,我们的立意也就能深了。这三番来意,即代表了认识逐渐深化、文章主题渐次深刻的过程。如果浅“思”辄止,抓住第一构思就写,而不愿意下功夫开掘,就很难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深意来。
5.行文要有密度
议论文的行文要严密、严谨、无懈可击,必须注意它的密度:――先“提出问题”,交代说明提出论点的原因、由来。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文章所说的“是什么”。要求短小精悍,点到为止。中间――主要是“分析问题”。要摆事实讲,综合运用论证论证论点的正确性。这一部分要说清楚本文“为什么”要这样讲。要求内容充实、丰富、理据俱全。――“解决问题”的部分,或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二者兼顾。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诉人们“怎么办”,要求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另外还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材料与观点之间紧密的因果关系。
(二)议论文立意的方法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确定得心应手的中心,才能避我所短,扬我所长,最大限度地展示我们的写作才能,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立意有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总的来说,要注意一下几点:
1.以小见大,突出中心,力求一个“准”字。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比较大的政治、思想、社会背景中,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或问题本质的某一个侧面作为突破口。着眼“小”,具体而微,做到:“大题小作”,“眼高手低”。作者选定这个“点”后,不能忘了整体、全局,要从这个典型的局部“侧面开掘”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涵义,引伸出含义深广的主旨。从小处入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这样,立意就能准确无误了。
2.独辟蹊径、表现个性,讲究一个“新”字。
“满载一船星辉”让漆黑的墙壁熠熠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们的议论文要新,就必须独具个性,就必须独辟蹊径,这样才能放出异彩。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留下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这是个性的写照;才情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的苏东坡,吟唱的是“白浪横江起,槎牙似城”的豪迈与激情――这是个性的佐证……有一双,便能展翅飞翔,在无垠的蓝天上,高歌一曲,唱出个性,唱出风采,唱出的新世界。我们的作文才能光芒四射,魅力永存。
3.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慎用一个“奇”字。
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反古人悲秋叹秋之情,写出了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咏秋名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人常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叹息,而叶剑英元帅却写道:“老夫当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这些例子堪称独辟蹊径的典范。在作文中,很多苦于作文写不出新意,其实如果在写作中善于表现个性,那么文章就会产生全新的思想和观点,收到“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效果。
总之,拿到作文,不能提笔就“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而去,应作细针密线的分析,防止偏题和跑题,这样才能“济沧海”。文章的立意确定好后,应从多方面搜集素材,并且慎重而恰当的运用素材,这样你的“半壁江山”上的才更加旖旎,更加迷人,你的“半壁江山”才算守稳了。(董玉叶发表于《教育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伴随着的高速发展,现在的中国人也像一台高速运转机器的零件。在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忙里忙外。人们在忙中收获了无数,也在忙中失去了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已经不善于或者不乐意放慢生活节奏了。你认为呢?
请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津梁】
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的一个步骤。每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应当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地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口,我们该走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让自己的忙变成瞎忙。
在写作此文时要注意:①要重视图解题目及提示语。如果行文停留在列举大量“忙”的现象这一层面,不能突破现象,凸显见识,文章就会失去重心和支撑点。②视野不能狭窄,视角不能单一。忙、忙,忙得丢了、淡了,这些固然可以写,但多了就致人审美疲劳,更何况还有为数不少的滥情之作,自己都打动不了还想让别人买帐。③表现生活、学习的忙碌,提醒精神休息的必要,重点要写出精神的内涵及精神于人的重要性。④要辩证地谈。忙是必须的,但要忙中偷闲,这个思路的行文会很稳,但四平八稳不会是太好的文章。⑤以“忙”为行文依托,融入多元思考。如写入得与失的关系,写入忙与闲的对比,写入对名利与精神的选择等等。不过,要注意切勿中途偏题。
苏大附中高三(7)班
“忙忙忙,盲盲盲,忙得我已经失去了方向……”我们就这样唱着流行慢慢长大,并看着周围的大人庸庸碌碌、忙里忙外地变老了。自己偶尔停下发一会儿呆,凝视窗户里盛着的,也会被斥为偷懒躲滑,不得不赶紧埋头看书,直到昏天黑地……
学生时代不应是人生播种的季节吗?为什么我们这么辛勤,收获了看似成千上亿的分数,却总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我想这大概因为我们正身处一个浮躁的时代吧。为了避免人言、事故的伤害,我们忙着口才、强身健体以保护自己;为了避免被超越、被淘汰,我们忙着参加各种速成班、提优班以充实自己。忙,本是为了提高的质量,不想却成了“大盗窃国”。忙,窃取了我们的生命,替代了生命本身的意义。人们一味追随潮流,目标模糊地忙碌着,终于来不及思考,终于忘记在睡前问一问“我到底在干什么”,于是人们变得盲目,为了某个虚无的“人生终极奥义”做了太多无用功,犯了错也来不及校正,被蝇营狗苟轰炸,被虚幻的希望轰炸……怎能不忙?
我们失去的是思想,失去的是纯净而深刻的思想。
的确,闲人在工业社会只能被剥削或被遗弃,甚至于文人――这群凡人眼中的闲人――在这个时代也养活不了自己。然而捷克有句谚语形容这群闲人的甜蜜生活: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闲人”们能够纯净地t望世界,守望世界,他们用珍贵的思想喂饱了精神世界,这是“忙人”们永远无法的。
然而忙人们并不应绝望。为什么不忙里偷闲呢?鲁迅用别人喝咖啡的写作,我们怎么不能用别人绞尽脑汁想把自己的三流小说出版以求功名利禄的时间用来泡一杯咖啡?著名作家陆文夫从苏州调到南京时随身携一小包,里面装了他的全部家当:一把锤,一个扳手,几十根钉子。写作写到文思枯竭时他便去帮人修门修窗,江苏省文联的门窗几乎全部被他修过一遍。他还修出了名气,人们常找他帮忙,当人们他时,他总会摆一摆手,淡淡一笑。这样的人怎算得闲人?他那清新隽永的文字,也多源于生活的点滴感情。忙里偷闲,我们才能贴近生活,看清自己,拓宽视野,获得新的能量。
在忙碌之余,能否偶尔停下手头的工作去看一眼窗外的星空?
〖文心品鉴〗
与大多数作文一样,本文也是从“忙”的现象入题,但这一句至为重要――“看着周围的大人庸庸碌碌,忙里忙外地变老”,“大人”一词表现出一种可贵的视角,“长大后,我成了你”。我们都无从避免的存在,既如此,关注今天的“大人”就是在思考明天的“我们”,这是一种积极参与生活的意识,与其等我们成为“大人”时被动地接受,不如现在就从对“大人”的关注中作出对未来的选择。过这样的思考,生活才会真正属于我们。对于作文而言,这样才易写出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文章为了做到有“据”有“理”,对所选的典型事例从远处思考,突出效果,影响深远。(陈向东)
【理论阐释】
穿针引线,探骊得珠
――如何写出规范的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要想写出规范、典范的议论文,必须在高度关注议论文的结构严谨、思想深刻、语言规范等基本要素外,还要注意议论文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即所说的议论文要学会穿针引线,才能有效地探骊得珠,从而洞悉议论文写作的真谛。那么,如何搞好议论文中的过渡与衔接呢?
1.材料与论点的过渡与衔接
在材料作文中,许多学生往往依据背景材料引出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对材料的观察达到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在对材料进行概述的前提下,概括分析自己的与提炼,鲜明有力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常用的过渡与衔接方式为: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读完这则材料,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这则材料的寓意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材料就是;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传达了这样的信号……通过这样的过渡与衔接,在材料与观点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文章就有力明晰了。
2.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有的学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并结合社会现象进行论证时,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与衔接,以致于观点与材料游离甚至分离,给写作留下了充满遗憾的瑕疵。要想让文章自然转换,文气贯通,可以注意下面的过渡与衔接句: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人类社会……;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物犹如此,人亦然。另外“如此说来”“由此可见”“不难看出”“总而言之”“相反地”“因此”“其实”“那么”“但是”“然而”“不过”等短语或关联性词语用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或的开头,效果也该是不错的,建议大家不妨一试。
3. 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为了使议论文的论述更加充分、深入,我们在写作时必须讲究论证说理的层次性。议论文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如果几个分论点同等重要,即使这几个分论点的顺序对调,也不会造成逻辑混乱,此种关系称为横式关系(并列关系);如果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有一定顺序,它们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此种关系称为纵式关系(递进关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除了……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甚至”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过渡与衔接后的句子或段落就显得自然、严密、恰当而无懈可击,文章就能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让人信服了。
4.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正反对比论证是常用的技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得更加鲜明: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通过正与反的对比,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在正反对比论证中,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通过这些词语的过渡与衔接,议论文的观点更加突出,文章的说服力得到增强。
5.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众所周知,恰当的理论论证会让议论文变得深刻,经典的事实论证会让议论文显得具体。我们在分析说理时,为了避免泛泛而谈而导致内容空洞,我们必须注意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①如果是先理论评述与论证,然后再列举事实,过渡与衔接就显得必不可少:“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与衔接;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这样,譬如……;古往今来,无数者的业绩都使佐证,例如……;翻开史册,无数中外学者的成功历程都说明这些……
②如果是先举出事实,然后再理论论证,过渡与衔接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句子就该是承上启下、起穿针引线、勾连前后文的。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先用第4段列举“送去主义”现象,接着另起一段说:“我在这里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是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此过渡段先上文,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的论点,这样,上下文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论证的效果一定非同一般,议论文也就严谨完整了,《》()。
统观上文,我们认为,既然作文是的半壁江山,而议论文又是作文里容易出彩的体裁和亮点。因此,我们在写议论文时,一定要学会穿针引线、前后勾连,惟有如此,一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恰当的议论文才能呼之欲出。(董玉叶&
罗婕发表于《语文报》)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晒”译为share,有“”的意思;在方言里还有“炫耀”的意味,可谓意蕴丰富。而我们周围,“晒”成为一种时尚;有人在网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也有人展示隐私,美其名曰“光明磊落地暴露”……一个“晒”字引发人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晒”的看法。
要求:①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由导语和要求两部分构成,导语部分既解释了“晒”的多种含义,又起了引出话题的作用。要求部分包含三层内容:
第一层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即作文时要联想那些属于“晒”的种种具体现象,并对具体的“晒”的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得出自己明确的认识或思想。
第二层“谈谈你对‘晒的看法”,既明确了话题是“晒”,又提出了作文要求“谈看法”,
即要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晒”的观点态度。
第三层“”原则,既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是常规的作文要求,提示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要懂得作文的限制。“晒”是一个动词,导语解释它有“炫耀、公开、展示、暴露”等不同含义,显然是把它界定为人的一种行为,谈对“晒”的看法,就是谈对人的或“炫耀”、或“公开”、或“展示”等行为的认识。对于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用全面,辨证,客观的眼光来看待,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晒”成绩,可以肯定这种行为,认为这是展示自己的努力或实力,这是给自己增加信心,这是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也可以否定这种行为,认为这是“炫耀”
,这是“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比如对
网络上“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晒”,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晒用来展示生活,分享生活;也要看到,这种晒让一些人做出了晒人隐私,晒一些违法行为的勾当。“晒”作为一种人的行为,就关系到主体和客体双方,而且,这种行为的还要借助网络,公开场所等公共平台,因此,它除了影响主客体外,还会影响他人影响社会;“谈对‘晒的看法”,就要求作文时要考虑和晒有关系的这多种因素。
【经典范文】
苏大附中高三文科班 言嘉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好像什么东西一经网络就会迅速蹿红。商家看中了这点,掘起了“贴吧”,“微博”等金块。于是,晒成了一种时尚。
看看电视,各大节目还有微博互动的环节。的亲戚也时不时拿出手机拨弄一下,把自己的第一时间散播出去。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足可以让你找到千万里外的知音,产生情感的共鸣。许多人满足于“有话就说”的快感,与众人一同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流生活小技巧,甚至宣泄内心的不满于愤怒。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并非所有人都兴奋地遨游于“晒”的海洋中。“晒”在分享的同时,或多或少都有些炫耀的意味。就像刚过的,一些人就毫不避讳地在网上晒起了自己的奖金,把一张张鲜红的钞票铺得满床都是,还得意地来个特写。这几乎是纯粹的炫耀,对这种可笑的行为有人斥责,有人羡慕,却也有人不甘示弱。结果,大家纷纷加入了晒年终奖的。在他们欣喜骄傲的同时,就没有想过还有些人连一顿完整的年饭都吃不上吗?金钱蒙了人们的言,晒竟演变成了攀比,恶化成赤裸裸的炫耀,真是可怕。
每个人都有晒的权利,可是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利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人通过微博上传自己在路边拍到的乞讨的照片,呼吁广大市民加入这一行列,这些孩子回到自己的怀抱。无论是否成功,这个人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并得到了各方呼应。我想,这大概就是发挥了群众的力量,更好地实现“晒”的价值。不是建立在一己私欲的基础上,是为更多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做贡献。
当然晒也要有个度,不应肆无忌惮,不断在网上散播一些不堪入目的话语、图片,不仅是对他人的不负,更是对自己的侮辱。网络提供我们一个晒的平台,是方便大家交流、分享生活。我们不应该有意无意地把它变成一个欲望的深渊。我们在这儿共同语言,寻找心灵慰藉的同时,又怎能不顾他人的感受,随意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让“晒”的惠及社会的每个角落,而不是让黑暗的信息洪流吞噬了我们的思想。
〖文心品鉴〗
&“晒”在今天的生活中很流行,“晒家世、晒分数、晒、晒经历、晒政绩、晒权力、晒豪宅、晒隐私、晒发票……林林总总,应有尽有。本文没有在“晒”什么的层面大做文章,而是抓住“晒”的内涵、意义以及如何“晒”上着墨:“晒成了一种时尚”→分享→愤怒→可怕→深思→“我们要让‘晒’的阳光惠及社会的每个角落,而不是让黑暗的信息洪流吞噬了我们的思想”。事实上,立意的确定取决于我们联想到的具体材料。“晒”
指的是主体的一种活动,要谈的是对这样的活动或行为的认识,不是分析“晒”这个汉字。可以“晒”出自己的思想、社会的诉求,更可以
“晒”出政府不隐恶的勇气和积极意义,以此来表明真相,来聚民心。若此,文章的社会价值就更大,社会的和谐之音就更强劲,生活的滋味就更加甜蜜。(点评&
王呈伟 罗婕)
二、写出情怀绵长的
【理论阐释】
思绪飞扬& 曲折感人
――谈记叙文的和联想
著名学者梁实秋在《作文三个阶段》中说“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词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由此可见,想象和联想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很重要。
“想象和联想这对神奇的翅膀,能带着写作的主题飞往任何新鲜境界,发现与寻找生动、新颖、独特的组合。”想象和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文学写作中必备的一种能力。想象和联想的方法略述如下:
1.动作细节法
记叙文要写事,事中要有人,人要有动作,因此,在记叙文中有无精彩的动作细节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如《逝去的感觉》:“我也坐了下来,靠在身边,看老宅的瓦檐。爷爷似乎知道我要做什么,不出声地拿起烟斗,放在嘴边吐着烟圈……”动作细腻传神,印象深刻感人。
2.对话表述法
写对话是同学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逝去的感觉》:爷爷盯了我半晌:“记得,你是大囡囡,在园,天黑地早,一个人回来危险。”通过语言对话,人物鲜明,丰满怡人。
3.心理刻画法
尽管人物的动作、语言是人物心理的反映,但人物的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记叙文中如果有一些生动的心理刻画,也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在《醉人的苏州水》里:“他们轻盈的笑声和那潺潺的流水声相映成趣。流过我的心田,滋润万物,净化一切。”心理活动得到印证,想象丰富,思绪飞扬。
4.时空转换法
  所谓“时空转换法”即跨越时空的限制,突破现实与的局限;,纵横八万里;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如《逝去的感觉》中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牵着那串影子,把逝去的感觉带”就显得自然而动人。
5.角色错位法
人生是个大舞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场合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如果改换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让他变成与原来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人,即角色错位,那么就可以导演出一幕幕新的人间悲喜剧,演绎出一个个新的“天方夜谭”。如下文《逝去的感觉》:“他来时说要去接孩子放学回家。可街上那头的早就不在了,哪来的孩子?”通过爷爷精神不大正常,来说明爷爷最孩子的执著的。
作文因想象和联想而精彩:悠远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只要平时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多学习多借鉴名家名篇地精彩片段,就能在自己地作文中自觉运用细节描写,得心应手。(董玉叶许小娟发表于《阅读与作文》)
瑰丽多姿情悠悠
――漫谈散文的抒情
散文被称为文学的“轻骑兵”――或灵动,或凝重,或简练,或舒徐,或清新,或刚健,或沉雄……散文的美离不开抒情。
一、散文抒情的两种方式
1.直接见“情”。
散文贵有真情。作者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作品,将读者带入特定情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与精神的升华。这种抒情方式的特点是,感情浓郁强烈,直抒衷肠,感染力强,因此表达效果非常明显。如《陈情表》开头自诉凄苦,表达悲悯之情,即直接见“情”的典范。
2.间接寓“情”。
在实际运用中,结合叙述间接抒情的方式更为常见。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叙述、描写或议论,在字里行间穿插抒发感情。如《我与地坛》中的一段: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荒废的地坛与残废的作者,有着相同的命运,但那些蜂儿、蚂蚁、瓢虫、蝉和草木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却按自己的方式顽强地着,述说着自己生命的那份美丽,从而启发作者也要按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活下去――在叙述的字里行间间接地寄寓了作者的“情”。
二、布局谋篇与散文抒情
1.先声夺“情”。
开门见山、先声夺“情”是抒情散文的技巧之一。如《吹口琴的女孩》中这样描写:
我曾用心地来爱着你,为何不见你对我用真情!无数次在梦中与你相遇,惊醒之后你到底在哪里……一个女孩,正捧着纤巧的口琴,悠悠地吹。她穿着一身红衣裳,像黑夜里的一团火。
文章开头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大胆表白,先声夺“情”的作用不可小觑。
2.中间融“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看《我与地坛》中的另一片段: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的事件……
地坛里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让作者感悟了生死,向作者默默传递着生命的和,作者正是从他们身上获取了对生命的感悟与生活的勇气,激励着他勇敢面对不幸,弹奏一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壮歌。
3.结尾溢“情”。
“编篓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成功的抒情散文,结尾往往独具特色,能将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在点睛中得到升华。如《故都的秋》的结尾: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作者通过对比,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可谓结尾溢“情”。
当然,文章结尾抒情运用恰当往往有点睛之妙,反之便有蛇足之嫌。
恰当、多样的抒情方式会使我们写出的散文或朴素,或绚丽,或阳刚、或温润……出现一道五彩斑斓、旖旎的景观带。当然,运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要抒发真情实感,要恰到好处;反之会让人感到做作卖弄,会适得其反。(董玉叶董凯发表于《语文报》2009-12)
【经典范文】
苏大附中高三(10)班
我已经连续很多天没见着了,并不是说母亲天天未归,相反,母亲天天晚上都会回家,但我却见不到母亲。
母亲很忙,是个事业型女性。她每天起早为我和做好早餐,却未等我们起床就已出发上班,而夜晚或是凌晨,当母亲回来之时,我早已陷入梦乡。我很想母亲,但每每总禁不住朦胧间周公的召唤,早早睡去。直到母亲偶尔的一次早归,让我真正的将思念喷发而出。母亲的这次早归使她终于可以早早的睡觉,我立于她的床前,静静地凝望她的容颜。
母亲很瘦弱,肩膀很窄却十分坚挺,我知道那里承担了一个家的重量。这个家就是母亲承担起的,父亲的钱只能维持他一人的生活,于是导致了母亲必须起早贪黑地不停工作。“忙”只是小小的一个字,却概括了母亲生活的全部。
母亲很疲累,因为她忙。她每天都有无数的事情去做,每天都有无尽的文件将她堆没,但她为了这个家却不得不这么做。我曾在某本书上看过有人说,忙的定义是,当你积累无数财富,却没有时间去享受你所积累到的;你去过无数高楼大厦,却在走到楼上邻居家都有困难;你能够将每一个人都看透,却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
忙,只是为了积攒财富,只是为了适应都市的节奏。母亲也是这样的,她也许积累了财富,却没有时间去享受她所积累的;她去过无数高楼大厦,却从未拜访过楼上的邻居家;她能够将每一个人都看透,却对我与父亲,以及她自己,一无所知。
但是,我并不能指责她一些什么,我看着她的身影在心中如是地说。忙带给了她无尽的疲惫与劳累,但她的忙却换取了一个家庭生存下来的资本。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真正能还能企盼些什么?我无从得知,但对于母亲,她的忙碌不该受到批判。
【文心品鉴】
本文写母亲,夹叙夹议,情真意切。重要的是,本文在表现出了母亲的无奈的同时也写出了大多数人的辛酸。生活的“忙”不全都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为了生活你不得不忙,并且忙得结果也只能是温饱之上一点点,那么你怎么办?大多数人也只能为了这一点点而奔波,因为你没办法停。这样的“忙”所换来的生活质量也就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这是无奈之举,你还怎么强求他们去追风吟月呢?
说到这里,这篇文章倒是给了我们另一个启发:去关注底层,这个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去看看他们的“忙”,比如之前我们下发的阅读材料《里》,在他们的忙里有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的真实。
真实的作文不仅有昂扬的赞歌,也应有低回的沉重。(罗宽海 许小娟)
四、 “四个一”让你妙笔生花
《说明》明确地对写作的发展等级有四个明确的要求,其中一个就是要求语言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底蕴。”事实上,任何一篇高分甚至满分作文都是一个丰富的语言海洋,都是一个怡人心脾的美丽大餐:写人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如见其行;说明时,则不蔓不枝,条理清晰;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抒情时,则要豪情满怀,以情感人;论理时,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要让语言富有文采,有张力,达到“妙笔生花,意蕴撩人”的效果,我们觉得可以从“四个一”入手,来进行语言:
“第一个一”:用一些形象新鲜的词语
所谓“形象”,是指语言具有画面感。“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作者心中的形象怎样才能传达给读者呢?靠语言,读者的眼睛接触到文字,文字记载的形象立刻幻化出来。如《药》中的华老拴的“按”,康大叔的“抢”、“扯”、“裹”、“塞”、“抓”、“捏”等动词,这些动词都无比精准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所谓“新鲜”,就是用自己的语言,用最富创造力的语言来表达情意。例如:“夜晚,都市依旧繁华,外面的世界无法不精彩,但他还是像一座老钟一样,准确地来到跳蚤。”我们一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作者偏偏把“很”换成“无法不”,让读者感受到潮流的奔涌、都市的繁华,更能感受他的艰辛、他的迫于生计、他的勤劳和质朴。
“第二个一”:造一个有意蕴的句子
“意蕴”的意思,一是意思较含蓄,不过于直白;二是意思比较深刻,值得读者仔细,而且越品越觉得有内涵。我们在作文时可以运用一些名句,来增加语言的意蕴。请看下面一段摘生习作中的文字:不论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还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带”,都是说女人如花,可是花对人的美丽只是一种表面的短暂的诠释。若说生命,不如以喻之,在她燃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我们多少次看到把天空燃烧成一片火红的夕阳,都觉得那是对生命的眷恋,即使是落山,也要展示最后的辉煌,对人类着实是一种启迪。这段话的开头两句分别引自杜牧的《赠别》和的《长恨歌》,但作者对这两个以豆蔻花和梨花喻美女的名句,并不是肯定和推崇,而是认为它们并不能从本质上反映生命的美丽。接着,又引用了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名句,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委婉地否定了其中流露的哀叹的消极情绪,赞美了夕阳在生命的最后历程仍然生命、挥洒激情的精神。
“第三个一”: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
多用一些修辞,可以使语言产生独特的效果。请比较以下几组句子,优劣自然分晓:
如:为了我们,母亲总是不停地操劳,即使压弯了背,她也在所不惜。
改为:母亲的驼背,是摇篮,哺育我们成长;是拱桥,引导我们走出山村;是蓬船,渡我们到达彼岸;是劲弓,把我们射向远方。
写人,多选比喻、拟人等,析事论理则多用排比等。当然,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综合灵活的,根据表达目的来选用。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会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特别是比喻,既形象又有文采,给人以美的感觉。还有排比,一连几个整齐划一的句子,给人一种奔放、开阔的气势。
“第四个一”:写好一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以上几点的综合,特别是在记叙类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往往使你的文章高人一筹。人们常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细节则是人物的血肉。细节描写的关键,在于细节要细。关于这一点,文学大师们有很多精辟的见解。朱自清认为它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契诃夫认为,它是“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之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整个画面的琐碎细节”。在同学们的习作中,细节不细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细节不细,使人物成了一个个活动的影子,事件成了一个线路图,主题也就成了没有血色没有生命的符号,语言也就必然苍白平淡。
如:“那些家里正难捱,我们上学要花钱,哥的婚事也快要办了。这一切使父亲茫然不知所措。我们看见父亲额头上刻着的惨淡,眉毛似乎塌了下来,压得眼窝都深陷进去。父亲没有抽烟喝酒的,就整日在台阶前坐着,望着满山的梨树发呆……”这一段对父亲的神态细致的刻画,为了生计愁苦的父亲形象惟妙惟肖。
要在写作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细节描写,仅仅解决思想重视和方法,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在生活中注意生活的观察、细节素材的积累,这样在写作中才能做到“妙在入微”,使语言生辉,让文采飞扬。当然,还得经常阅读经典作品,从中汲取营养,接受熏陶,只有在多读多思中才能真正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文采。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文章的外衣,靓丽与否,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如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缝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所以,我们要注意用好“四个一”,巧妙地使用语言,定能使你的语言不落窠臼,妙笔生花,意蕴撩人,从而取得明显的优势。(《苏州日报?教育周刊》
陈向东& 董玉叶)
  〔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相关:
  〖〗链接地址:
  教案提供的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高三议论文教学教案相关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议论文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