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偷听器软件下载大家都说说吧/W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IT大视界 & 正文
骗子称可复制他人手机卡偷听 警察戳穿骗局
近期,有读者反映,手机经常收到类似短信,声称“只要告诉我对方的手机号,我们就能复制出一张手机智能芯片,可偷听对方所有通话,接收对方短信,定位对方位置”。读者对此说法感到担忧。
那么,知道手机号就可复制手机卡偷听通话、接收短信、定位吗?记者进行了调查。疑问一:知道手机号就可复制手机卡吗?【调查】 记者调查戳穿骗局;警方表示已办案件中均未成功复制,实为骗钱记者按照广告短信上的号码,与一位自称是杨经理的男子进行了联系。杨经理说,安装他们的特殊软件可以监听对方通话、接收对方短信、位置定位等,他们提供两种套餐,监听通话和接收短信的套餐价格为1688元,外加定位的需要1888元。记者表示需要位置定位功能,最终商定价格为1600元。杨经理记下了记者需要监听的手机号码,并称第二天会有技术员为记者送货并安装。第二天,一位男士与记者联系,约好一小时后在某商场西门见面。一个多小时后,对方打来电话说已经到了,但表示先不见面,说“由于自己干的是偏行,要先验货付款,然后见面拿货”,并嘱咐记者,待会他会用复制好的手机卡给记者打电话,让记者试试通话是否清晰。不久记者手机果然接到电话,来电号码显示为记者需要监听的手机号码,接通后,对方正是那位技术员。他告诉记者用这个复制卡可以同步接听对方来电,并且不会被对方察觉。紧接着,技术员要求记者给他银行账户上打钱。由于记者之前了解到,有一款“号码随意显”的电脑软件可以更改手机来电显示,为了验证复制手机卡的真伪,记者要求技术员说出被监听号码的机主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技术员反复表示要记者先把钱打到指定银行账户。记者坚持要验证了定位正确后才能付钱。经过反复沟通,技术员不情愿地说去进行手机定位。过了一会儿,记者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该同事持需被监听的手机卡正在北京东部的某商场内,告诉记者一分钟前有电话打到这个卡上,称有赠送礼品要快递给机主,需提供地址,按照记者和同事事先的约定,同事告诉对方自己位于北京西部某银行。随后,记者接到了技术员的电话,他表示已经帮记者定位成功了,“我们的软件显示,他就在××银行附近,误差不会超过500米”。而该地址正是记者同事告知“快递员”的地址,并不是该同事实际所在的地址。记者当即指出手机定位有误,质疑监听电话和接收短信的功能是否是真的,该男子支支吾吾,之后挂了电话。显然,这是个骗局。那么,这类短信都是骗局吗?仅凭手机号码能不能复制出手机卡?据广西南宁市公安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业队”负责人曹韩文介绍,“仅2011年上半年,南宁警方就抓获此类犯罪嫌疑人130多名。案件中无一例是复制成功的,都是为了骗钱。”曹韩文说,在这类诈骗案中,骗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都很简单,但受害者被骗后往往因为数额不太大,且本身目的并不光明磊落,怕人笑话,所以报案较少。疑问二:技术上有无可能远程复制?【调查】 SIM卡有独立操作系统及密钥,不可能远程复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无线与移动部副主任刘东明告诉记者,手机卡上存储的与用户安全最密切相关的参数是密钥,用来识别一个用户是否为他所归属的移动网络的合法用户,如果知道了这个参数,同时再知道其他的一些必要参数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就可以复制一张新卡。但密钥存储在卡的保密区,按照标准的规定是只能写入不能读出的,因此通过读出卡上的密钥进行复制基本不可能。不过,在理论上存在通过鉴权算法反推出密钥的可能,也确有不法分子利用智能卡中鉴权算法的脆弱性复制智能卡,但前提是要拿到被复制的卡,所以无卡复制手机卡无法实现。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也印证了刘东明的观点。据他介绍,手机SIM卡即客户识别模块,也称为CPU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存储了手机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等内容,供移动通信网络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SIM卡拥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与网络的鉴权通过高安全等级国际算法来实现。在卡片里存有一组密钥以保障安全性。在SIM卡与网络之间串接专业工具截取数据流,无法得到密钥。而运营商网络是独立在因特网之外的网络,可杜绝来自因特网黑客的攻击。基于以上原因,SIM卡的远程复制不可能办到。“手机卡内的安全处理模块均基于国际通用标准,2009年底以后中国移动的手机卡还增加了‘增强安全型’模块,可以主动监测非法复制行为,保证现有的攻击方法无法实现对SIM卡的复制。”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项目经理罗红表示。同时,中国电信的专家也表示,从技术上讲,中国电信天翼手机卡(CDMA UIM卡)和小灵通SIM卡不可能无卡远程复制。疑问三:手机信息会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泄露吗?【调查】 手机病毒及恶意软件可盗取用户多种信息虽然从技术上讲,无卡复制手机卡无法实现,但有读者提出疑虑认为:平时手机卡丢了可以补办,说明运营商是可以做到复制SIM卡的,那么会不会出现“内外勾结”的情况?对此,罗红表示,运营商给用户补办卡是为用户重新发放一张新的手机卡,在运营商系统内将为用户重新分配新的用户数据,原有卡内的用户数据同时废止,补办的新卡数据与原有手机卡数据并不一样,所以说补办卡不是在复制用户的SIM卡。同时,中国移动对于用户SIM卡中密钥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网络系统内存储的用户关键数据均为加密形式,严格控制对关键数据的读取权限,即使运营商内部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无法获得用户手机卡的关键数据。此外,还有一些所谓“侦探公司”、“调查公司”宣称,能拿到被调查者的“通话记录、短信清单、手机定位等信息”,“我们在机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向系统发送打印通话清单申请,然后直接拦截系统发回的验证信息,被调查者根本不会发现。”实际情况能这样吗?针对这种说法,杨志强表示,中国移动对查询客户详单(包括语音通话记录、短彩信发送记录、无线上网记录等)、位置信息等涉及用户隐私信息的业务均设置了严格的认证和提醒流程,不可能在“被调查者根本不会发现”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通话记录的情况。据介绍,目前,查询上述业务信息的方式有:通过客服密码和动态密码在网上营业厅和营业厅查询,部分单位客户可凭有效证件在营业厅查询,查询后均会下发提醒短信。杨志强表示,为防止“通话记录、短信详单”等信息泄露,中国移动发布了“五条禁令”、《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管理规定》等,并在技术层面采取了多种防范手段;同时客户可通过10086热线举报信息安全问题,一经核实将对公司内部责任方予以严肃处理。事实上,据业内专家介绍,监听手机通话、截获短信、定位等与复制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刘东明说,监听手机通话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专用设备截获用户通话,也就是使用类似收音机的专用设备将被监听手机所发射的无线信号转换成语音信号。其实现条件为:必须在同一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内(在城市,基站的覆盖半径一般为200&#米),且设备与被监听手机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几十米以内;被监听手机不能处在不断移动状态,否则很难实现。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在手机中安装窃听软件,主要是针对智能机,比如曾经有一款能实现窃听功能的软件X卧底(及变种),能在用户通话时启动三方通话功能实现窃听。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出现了很多恶意软件可以盗取用户的通话记录、电话本、短信、位置信息等。因此使用智能手机用户一定要注意。(下期将继续关注手机个人信息安全,讨论如何防范手机泄密风险。)链 接如何防范手机信息泄露1.避免将手机交给他人保管使用,并最好设置手机密码或PIN码;2.不要让不可信任的人或机构随意安装软件,不要上不可靠的网站下载安装软件;3.不要轻易查看收到的垃圾短信、彩信、邮件或点击上述信息中的链接;4.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5.在不使用蓝牙之类的无线传输功能时尽量关闭,通过WiFi上网时选择可信任的接入点,以降低黑客通过蓝牙或WiFi入侵的风险。
[责任编辑:wykindlei]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手机系统存在缺陷可被监听 窃听软件越查越先进
  中国宁波网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font color=#ff0707
“X卧底”软件监听短信、通话 监管缺位等致手机窃听泛滥 专家支招防范偷听
  拷贝一个别人的手机号码,他的通话可以听,信息可以看,是您官场、情场、商业竞争的最好帮手,详询……”你是否也收到过类似的信息?
  你或许一笑了之随手删掉信息;也或许会为之心动,想想又作罢。近来,社会上似乎开始刮起一阵“窃听风”,出售手机窃听软件、硬件的非法短信铺天盖地袭来。
  最近有“好事者”试验了一把,手机窃听真的能实现吗?
  文/本报记者杜安娜
  窃听软件主要用于婚外情调查、窃取商业机密等
  这名“好事者”陈西(化名)居住在内地某城市,他告诉记者,出于好奇,他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试验了一把这些窃听信息的真实性,最后的结果让他非常惊讶,虽然其间上当受骗,但最终他真的实现了窃听。
  他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手机窃听”,在其中一个出售手机软件的网站上,网页上链接了一段挂有央视图标的短片。短片中,一个妻子为了监控自己丈夫,在丈夫手机中装入了窃听软件,即使丈夫更换了SIM电话卡,掌握着窃听软件的妻子也能易如反掌地监控丈夫。
  他从中挑选了50个销售热线,逐一拨打了解情况。可能是为了安全,在他拨通电话开始询问情况不久,销售人员就会要求挂断电话在QQ上交流,一个个名为“手机监听器”、“手机窃听器”、“手机监控软件代理”的QQ号码被加进了他的QQ。通过交流,陈西又从中间挑选了三类窃听设备的9个愿意现钱现货交易的商家,与他们进一步交流。
  首次交易遭遇骗子
  根据手机短信提供的联系方式,陈西先与一个GMS拦截器销售员取得了联系,销售员告诉他,只要提供目标电话号码,他会立即对目标手机号码的SIM卡进行复制,随后将复制的SIM卡插入装有软件的手机后,就能实施对目标手机号码的监控、窃听,复制SIM卡和安装软件一共2000元。
  于是他将事先办好的实验用手机号告诉了对方,并与之约定次日见面交易。
  第二天,陈西等待了近半个小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显示,竟是他提供的实验号码,接通电话后,对方问他该号码是不是将要被窃听的号码。对方说,因为这个东西是国家禁售商品,有关部门打击得很严,所以为了避免鸡飞蛋打的局面,要陈西先将1000元货款打入账号,等在附近的送货员随即会前来送货、验货。
  钱是汇出去了,但对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后来才明白,现在流行的电话号码更改器的软件,已经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而且这种软件在网上就能随便下载。此后,他又从网上、手机短信上找到的数百个声称出售窃听软件、器材的“公司”取得联系,网络上和信息上留下的联系手机号码,几乎都是空号。
  即便有一两个联系上的相约交易,但换来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换汤不换药的骗局。
  网购“卧底”软件窃听
  陈西颇有耐心地在网上搜索了几百个手机窃听器材的网页,发现了唯一一个先试货后付款的卖家。
  对方称出售的手机窃听软件叫“X卧底”,如果被监听手机安装了“X卧底”软件,被监听者将无所遁形,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在他的销售宣传网页中陈西看到,“X卧底”手机窃听软件具有通话监听、环境监听、GPS跟踪定位、短信、电子邮件监控、截获通话记录、手机基站位置跟踪、远程遥控、换卡通知、后台管理等11项让人不可思议的功能。
  “X卧底”手机窃听软件被秘密安装到目标手机后,当目标手机处于待机或关机状态时,用监控号码拨打目标手机号码,目标手机将会被秘密接通,“X卧底”软件不仅会自动激活目标手机的免提麦克风,而且在目标手机上不会有任何显示,目标手机这时候就相当于放在目标身边的一个窃听器,监听者可以清楚地听到目标手机周围环境的声音。
  如果目标手机正在使用中或者目标手机的使用者按了任意键,那么您的这次呼叫将会被秘密断开,不留一点痕迹。
  卖家介绍,这种状态叫环境监听。除非目标手机卸掉手机电池或SIM卡,否则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
  一旦目标手机在与其他手机通话,监控目标手机的监控号码会收到短信通知,此时用监控号码拨打目标手机号码,目标手机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隐蔽拨通,此时可以清楚地听到目标手机与其他人谈话的声音,并且可以录音。目标手机停止通话后,监听状态恢复为环境监听操作。
  被安装了“X卧底”手机窃听软件的目标手机,将会一条不漏地将来电、去电号码,通话时间、持续时间,短信、邮件内容以短信形式发送到监控号码的手机上或者服务器上。
  如果对方号码在目标手机的通讯录(联系人)存有姓名,那么还会显示对方号码的关联姓名,以便监控号码随时有选择地进行监听。
  安装条件有些苛刻
  销售人员向陈西介绍,手机窃听软件安装比较苛刻,必须满足3个基本条件:其一是能接触到目标手机。其二是目标手机型号必须是软件支持的型号。根据“寒风”提供的链接网址,看到2006年以后出产的各种品牌、型号的手机几乎都可以安装,有28个品牌218种型号的手机符合这一条件。其三是目标手机的SIM卡须满足一些条件。SIM卡必须开通了GPRS上网,否则捕获的记录数据无法上传后台服务器,但只要求环境监听功能则可以不要求GPRS上网支持。要实现监听双方通话则要开通来电等待。
  陈西要求暂时试用并体验一下“X卧底”软件中最厉害的增强版,在目标手机确认开通了上网功能和呼叫等待业务后,卖家发来一个网址和一个11位的数字验证码、一个激活码,用手机或电脑上网后,在其程序下载页面输入验证码后下载一个文件名为FSXR_5.00.sis的程序,然后直接在手机上安装或通过手机数据线连接电脑进行安装。
  用手机上网下载“X卧底”软件时发现,该软件大小只有700KB,用目标手机上网、下载并安装到手机并激活最多只需1分钟。软件被安装到手机并激活后自动隐藏,随后在手机里根本找不到下载和安装过该程序的痕迹,程序源文件也无法找到。
  卖家在后台服务器通过远程操作在5分钟内将陈西提供的另一号码设置成了监控号码。卖家说后台设置监控号码的操作非常简单,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在买家试验满意汇款后,他会给一个登录后台的专属账号和密码,并将整个软件以及后台的操作手册在QQ上发过来,使用者可以随意在后台服务器随意更改监控号码。
  亲身体验手机监听
  不久卖家发送短信告诉陈西,后台远程设置完毕,马上可以对目标手机进行“环境监听”、“通话监听”、“短信监控”。用事先设定的监控号码拨打目标手机号码,就可以听到目标手机所在环境内的声音。
  首先进行“环境监听”试验。陈西半信半疑地用监控手机拨打了放在另外一间房的目标手机,电话随即接通,他听到了另一间房的键盘敲击声和协助试验的朋友“听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的呼喊声,但协助实验的朋友说没有感觉到手机有一丝异样。
  接着,又进行了通话监听实验,在目标手机与其他号码通话的过程中,陈西使用监控手机拨打目标手机,没有忙音、没有等待提示,通话随即接通,负责监听的听到了目标手机和其他号码的通话内容。目标手机挂断后,用来监控的手机上随即收到了一条告知短信,目标手机刚刚的通话时间、通话对象,被明明白白地标注在发来的短信里。
  在整个过程中,目标手机没有任何异常,手机中的来电记录中也没有监控手机的来电号码。随后,陈西又使用目标手机向外发送了短信、彩信,与之前一样,目标手机的任何通话、短信活动没有一项能够逃过监控手机的“眼睛”。
  实验结束后,陈西付款后取出被装入窃听软件手机中的SIM卡,换入一张新的SIM卡开机后,监控手机随即接到短信称:“目标手机SIM卡号码已经更换为138××××××××,所属网络、网络编码、网络国家代码、手机序列号、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区号、信号塔代码等信息一目了然。
  被监控者为监控埋单
  虽然“X卧底”软件声称被监控者绝对不会发现自己被人监控,但陈西在调取网络运营商提供的通话清单后发现,虽然目标手机上没有监控手机号码痕迹,但通话清单上却有监控手机号码被叫通话的影子。监控手机只支付一般通话费用,而目标手机每拨打一次电话或接听一次电话,都会同时向监控手机和软件后台服务器各发送一条短信,短信费用全部由目标手机机主埋单。
  如果监控手机不开启环境监听、即时通话监听,而是只在后台服务器设置短信、通话记录拦截和通话录音上传功能,监控手机机主将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目标手机机主的短信费和手机上网费将大大增加。
  卖家坦言这种软件主要用于婚外情调查、监视,窃取商业机密,以及上司、下属之间别有用心的窃听和满足少数人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当然,这款软件还具有帮助家长监管未成年孩子,通过手机定位寻人、防止手机被盗等功能。但窃听他人隐私会给窃听者带来各种利益,因此许多人对这款手机窃听软件趋之若鹜。
  “X卧底”软件为何越查越“先进”
  陈西告诉记者可以查阅“X卧底”软件的“官方网站”。
  记者随后拨通了网页上的客服电话。一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该软件既在工商部门注册,也在工信部门备案,不存在非法销售。网页宣传称软件来自泰国特洛伊软件公司,当时该软件只有环境监听一项功能。该软件刚问世时媒体也曾报道过,有关部门也进行过查处,但3年来“X卧底”软件却越查越“先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销售和使用该软件的行列。
  陈西试用的则是2008版二代软件,监听性能已大大提高,已增加了通话监听、短信、通话信息拦截等10项功能,但安装软件需要接触目标手机,改变监听号码、暂停监听、卸载程序等需要上网登录后台服务器操作。
  如今最新的2009版三代软件不需要接触目标手机就可以将软件程序以彩信病毒的形式不知不觉地植入手机,然后直接用监控手机发送指令给目标手机进行监控。
  记者在有关部门采访时了解到,为了保护公民隐私权,防止窃听、窃照设备滥用,侵害公民隐私、商业秘密以及国家安全,这些设备的生产、销售以及使用,必须经国家公安、安全多等部门的审核批准。但这些通过非正常渠道销售的手机窃听设备和软件的生产、销售从未经过任何部门的批准,属于典型的违法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3条也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有手机内行人士介绍,这类软件的销售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关键是看怎么用,如果是家长出于好意使用在孩子身上,就不算违法。
  手机操作系统本身有缺陷
  网秦科技手机研究专家林宇向记者介绍,行内人都知道“X卧底”软件是泰国的软件。比如说,“X卧底”的即时监听是利用手机三方通话功能实现的。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窃听技术的实现提供了设备上的支持。
  他介绍,网络上宣传的那些知道手机号码即可拦截信号并复制SIM卡,通过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全球移动通信GSM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实际上普通的GSM拦截器通过手机号码定位,了解GSM密钥的运算方法,采用载波侦听检测技术,再用监听软件和穷举方法进行解码,解码后复制SIM卡信息从理论上分析是可行的。
  他还说,手机生产商在生产手机设备时为了抢占市场,手机操作系统本身就不完善,在通信安全上留下了有待完善的漏洞。加之许多手机上网时都没有手机防火墙,很容易让手机窃听软件侵入。许多手机用户可能不知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某些国外生产的手机本身可能留有监听接口。
  专家支招
  七招防范手机被窃听
  现在的手机通信安全性本来就差,要保证手机通信安全,专家提醒,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手机交给外人保管和使用;
  第二,不要轻易打开来路不明的彩信,如无必要,不要轻易到网站上下载软件,主要是避免病毒和木马程序入侵;
  第三,尤其是那些开通手机上网功能的用户,最好给手机安装一些防火墙或者是防毒软件,抵御监听病毒的侵入;
  第四,如果自己的手机短信和上网流量费用出现异常,要仔细查对通话和短信消费清单,看是否有不明来历的被叫号码和自己不知情的短信发送;
  第五,在召开重要会议或决策时,如担心遭手机窃听,最好不要带手机入场或将手机电池拆除;
  第六,手机遇故障维修时,一定要把SIM卡拔出来,防止别人复制SIM卡;
  第七,对于手机的一些接口,像蓝牙之类,有的是自动开启的,感觉用处不大,在公共场合最好把它关了。还有USB能关尽量关,在用的时候再打开。 (来源:广州日报)
大洋网-广州日报
  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中国宁波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频道头部广告调用
&#160;&#62;&#160;正文
走近名校旁听生:以精神贵族自居
 &#160;&#160;&#160;&#160; 旁听往事
  自从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兼收并蓄”,要求“各学系有缺额时,均得收旁听生”,老北大便成为欧美之外最吸引热血青年游学之圣地。
  撰稿/张 静(记者)
  梁思成在老北大开授“中国建筑史”,课讲完了,梁先生说:“为了应付公事,还得考一考,诸位说说怎么考好?”
  堂下默然。先生鼓励道:“反正是应付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
  仍然无人应答。梁先生恍然大悟:“请选课的举手。”眼看20多位学生没有一个人举手,先生乐了,向台下作了一个大揖:“原来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一笑而散。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不应该来上课的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张中行盛赞的这种北大惯例,大抵出自“有教无类”的古老传统。
  殊不知孔夫子虽然让瓮牖绳枢之子得到了求学机会,还是要求门生缴纳几条腊肉的学杂费,并不允许随便蹭课。与孔子同时创办私学的还有鲁国大夫少正卯,此人处处跟孔子唱反调,“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总是有人逃课溜去少正卯处听讲。孔子当上了鲁国大司寇,没多久就杀掉了少正卯。
  这段公案始见于《荀子·宥坐》,《史记》、《淮南子》均有记载。虽朱熹提出异议,但门墙严峻、课堂规矩,从国子学到三味书屋莫不如此。
  老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学生多出身贵族官僚,按规定毕业后须尽5年教席义务方能候补。时有学生早逝,挽联上书:“未博得五年义务,七品虚衔”。这断乎不是旁听生能来的地方。
  其时还流传“两院一堂为八大胡同主顾”的说法。“两院”指的是众议院和参议院,“一堂”就是京师大学堂。这恐怕也不是渴求新知者想来的地方。
  偶有偷学成材者,多从东汉贾逵“隔篱听书”,未敢登堂入室。运气好的或许可以被私塾先生免去赀敬、招入门墙,若是一票旁听生跑去人家窗子底下安营扎寨,怕要惹来棍棒伺候。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这样的浪漫主义,唯老北大开风气之先。
  自从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兼收并蓄”,要求“各学系有缺额时,均得收旁听生”,老北大便成为欧美之外最吸引热血青年游学之圣地。
  冯友兰读书时亲眼目睹:“学校四门大开,上课铃一响,谁愿意来听课都可以到教室门口要一份讲义,进去坐下就听。发讲义的人,也不管你是谁,只要向他要,他就发,发完为止。有时应该上这门课的人,讲义没有拿到,不应该上这门课的人倒先把讲义拿完了。”
  这就是为北大人津津乐道的“五公开”:一是课堂公开,有时旁听生来早了先抢到座位,迟来的正式生反而只好站后边。二是图书馆公开,可以随便进出。三是浴室公开,莲蓬头一天到晚开着,什么人都只管去洗。四是运动场地公开,操场上外校学生有时比本校的还多。五是食堂公开。学生食堂都是包出去的小饭馆,里外用膳价格一个样。
  张中行曾将旁听踊跃的因缘和合娓娓道来:“北京大学不乏名教授,所讲虽然未必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却是名声在外。这是一方面。有些年轻人在沙滩一带流浪,没有上学而同样愿意求学。还有些人,上了学而学校是不入流的,也愿意买硬席票而坐软席车。”
  鲁迅之弟、著名生物学家周建人在《达尔文进化论是怎样吸引着我的——早年学科学追忆》中写道:“……学自然科学的人,也得关心社会科学。1919年我到北京来,就曾经到北大去旁听哲学和社会学,听胡适讲欧洲哲学史,讲杜威。”
  沈从文满怀希望报考北大,无奈他全凭自学,基础太差,最后名落孙山,只得选择一条旁听捷径。不喜束缚的沙汀则是主动打消了考北大的念头,而是来到新文化的发祥地,订一份《语丝》、《莽原》,喜欢什么听什么,痛痛快快学一顿,为什么非要套上一个学校的枷锁?
  也有人指责旁听制度搞得北京大学乱糟糟,蔡元培有次问老下属:“守常,你说这样办学行吗?”李大钊点了点头:“这就叫‘胜地自来无定主,大抵山属爱山人’。”
  “偷听生”
  1912年出版的《北大生活》,录有一整套旁听生管理规章制度,要求他们对内对外,均应称“北京大学旁听生”,不得通称北京大学学生。不得改为正科生。经学校审查或考试认为确有听讲学力者,方准入学,每年只收考一次。旁听生必须缴费并领取旁听证后方准听讲。
  但在当时的北大,除了办理了正式手续的正科生、旁听生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偷听生”。按所听之学科,旁听生每学分每学期应缴学费1元。实验功课,每星期实验者,每学期缴费2元。不少生活贫困的青年如许钦文、胡也频、柔石,连旁听的手续也办不出,只好天天溜去蹭课。
  不办学籍如何混得进去?北大人的自由散漫提供了极大便利。
  张中行刚入学的时候,首先感到奇怪的是同学间的隔膜。“同坐一堂,摩肩碰肘,却很少交谈,甚至相视而笑的情况也很少。这由心理方面说恐怕是都自以为有一套,因而目中无人。”
  朱海涛说得更绝:“学生宿舍纵横交错地挂了许多长短高低的白布幔,将房子隔成一块块互不干涉的独立单元。好像各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只是与意气相投者交往。”
  北大人何以对狂妄、不羁情有独钟?有人说是因为不满“水木清华”为代表的美式教育,或许我国文人自古有此传统。
  “老死不相往来”,是不是旁听生就更无人关心。“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学期,上课常常在一起,比如说十几个人,其中哪些是选课的,哪些是旁听的,不知道;哪些是本校的,哪些不是,也不知道。这模模糊糊,有时必须水落石出,就会近于笑谈。比如刘半农先生开古声律学的课,每次上课有十几个人,到期考才知道选课的只有我一个人。”(张中行《北大忆旧》)
  因偷听被赶出课堂的自然有之,但大部分教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金克木1933年去沙滩北大法文组当末班车的无票乘客,班上只有一个学生,老师很欢迎外来“加塞儿”的。他在《末班车》中写道:“从此与外国文打交道,可说是一辈子吃洋文饭。”
  朱海涛说:“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全国只有北大无愧于‘国立’两个字。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去听任何一位先生的课,决不会有人来查问你,更不会市侩似的来向你要几块钱一个学分的旁听费。所有北大的教授都有着博大的风度,决不小家子气地盘查你的来历,以防拆他的台。”
  甚至有教授愿意为偷听生奔走。许钦文最喜欢听豫才先生的课,周先生对他深表同情,一口答应为他们向蔡校长说情办旁听生手续。
  “你不但可以听,还可以向教授质疑问难,甚至拿长篇论文来请他指正,他一定很实在地带回去,很认真地看一遍(也许还不止一遍),下一堂课带来还你,告诉你他的意见,甚至因此赏识你,到处为你揄扬。”朱海涛说。
  投稿屡次不中的沈从文,走投无路之下给北大的教授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令他喜出望外的是,郁达夫不仅慷慨解囊,还亲自指导他写作。在周作人、辜鸿铭等教授的资助与提携下,他渐为文学圈所接纳。
  但红楼名人并不都是如此热衷于奖掖后进。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及北大生涯时曾多少流露了一些情绪:“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说:“北大师生与他接触时态度偏傲,这无疑使自尊心极强的毛泽东产生一种挫折感。解放后,北大校庆活动邀请毛泽东,不管是逢五的小庆,还是逢十的大庆,他老人家都未再踏入北大校园。”
  “拉丁区”
  成百上千、口音各异的青年人怀着梦想与信念来到红楼沙滩恋恋地住了一年又一年,在20世纪初的北平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拉丁区”。
  “公寓的房钱,好一点的四五块钱够了,坏一点的一两块就成,而且茶水、电灯、佣人,一切在内。而北大的吃又是最自由的,你看门口林立着无数的小饭馆,卖面食,卖米饭的全有。走进任何一家店去,费几分钱到两毛钱,就可以吃饱你的肚子。两毛以上是极贵族的吃法,大概可以吃到两菜一汤。普通客饭一荤一汤,花卷米饭管够,卖一毛五至一毛八。如果吃面食,更便宜。水饺四分钱十个,一毛二分钱足够,馅饼十个八分钱,又多油,又多肉。当然最经济的还是吃面,三碗面皮六分,小碗麻酱四厘,六分四厘撑得饱饱。如果你不在乎自己‘大学生’的虚面子,上汉花园那小食摊和洋车夫并排坐在矮凳上啃大饼,自然更省钱。”许钦文回忆说。
  “一位身在西北又不是北大人的朋友,三番两次地向我赞叹说,他第一次到北平,冬天的半夜里摸索到朋友的公寓。小小的房,小小的煤炉已经冷冷的只剩下了一点烬火,万籁俱寂,一支短短的洋烛,伴着那位朋友伏案疾书。这幅图画给了他一个永世不磨的印象。”(《北大的“拉丁区”与“偷听生”》)
  生活虽然苦哈哈,却也阻挡不了星火燎原的恋情。在小公寓里,丁玲与比她还贫困的青年诗人胡也频共读《京报》副刊,讨论歌德、海涅、莎士比亚,于现实困顿、前途渺茫之中相互慰藉。
  日,毛泽东为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借朋友们的钱来到北平。于从前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师杨昌济家中短暂盘桓后便搬去了三眼井胡同。
  “我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间小屋子里。当我们大家都挤在炕上睡觉时,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每逢我要翻身,往往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经杨昌济介绍,李大钊让毛泽东担任图书馆的助理员,每月可以领到8块大洋。但冬天到了,买煤烧炕后已经所剩无几。为抵御凛冽的寒风,他只好跟蔡和森、萧子升、罗章龙等8位伙伴合买一件大衣轮流穿。但是在公园里和古老的故宫广场上,他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
&#160;&#160;
&#160;&#160;
&#62;&#62; 相关文章
&#62;&#62; 发表评论
密&#160;&#160;码:
右侧调用-广告
右侧调用-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偷听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