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厦门将军祠小鱿鱼祠

榕城夜色深深
一、榕城谁最怕老婆   离深到榕一周多了,基本上是阴天,还没接头上榕城“组织”,有一周多没登山,驴蹄早已发痒,只得忍着了  到了周四晚上,9个老乡聚集榕城,其中7个是同村,1个在我们村里当过邮电局长,1个是我们同村媳妇,就1个是下浒镇的,所以可以说8个是同村了吧,难得齐聚一桌阿  又其中,3个之前是修电器出身,一个自然是我,另一个是师徒二人,现在一个做空调了,一个成了榕城最大的小食品品牌“亮嫂”的董事长,当年我们都是同行,还算是竞争对手,那年是1990年吧,转眼过了17年个头  还其中,有5个是木匠出身,或者是木匠的儿子,也包括我,小时我还会做木“土车”,木凳呢  我们在牡丹楼喝了4箱啤酒,可惜没带相机,没拍下那情景,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通过“民主选举”选一个人“桌长”(有时会选“凳长”,地方方言中“凳长”同音“镇长”),只要劝酒词中,以桌长为准,只要他说的全是对了,听他的就是,别人呢,对的也是错,错了还是错,就他永远是对的,那劝酒唯一目的就是喝!正好选中的“桌长”是邮电局长,当过官就是不同,酒席上劝酒词可是一套一套的  聊着聊着,有人说到,关于这里面谁怕老婆最厉害,于是一个人争着对方怕老婆……正好在桌的,唯我一个未婚,于是我说道:“说到怕老婆,你们都不算怕了,说怕应算我最怕老婆了,为什么?因为我怕到老婆都不敢找了!”   ——大家轰然大笑,笑得我老脸都红了,好在是喝酒,权当喝多酒红吧  二、榕城夜色   周五晚上,又喝酒,到榕城这一周,喝酒一晚没断过  趁着酒兴,走过闽江大桥,拍下了夜景。正好在写《告别深圳》时,有回贴说,哪天你写写榕城吧,榕城有什么好写呢?   当然有,可现在还没找到感觉,先贴上今晚拍的夜景聊充作业吧。至于美食那明天我再去找找,拍来馋馋大家  以下主要是台江区夜景,及位于闽江之中的中州岛夜景。拼途网友回复:遥望台江拼途网友回复:解放大桥的变幻灯光拼途网友回复:中州岛的地摊 细雨中的台江中亭街 福州冬泳队(看到的全是老人,当时水温13度) 华灯初上的中州岛拼途网友回复:唐朝诗人贾岛诗云:客居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渡桑乾》) 不知小鱼儿现在是否也望深圳是故乡了呢?拼途网友回复:久阴的天气,豁然开朗,阳光初照,午饭后,三人成行,直奔鼓山。   山道依然潮湿,登山的人不少,不过马上发现有一个特点:这里登山的人群,要么是情侣手牵手,要么是几个纯男人结队,而十个男人当中,就有九个穿皮鞋,偶尔碰到二个穿高帮军胶鞋,不料从脚上再往上看,却是西裤,晕阿!驴都哪里去了?   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相片,聊当来榕城也登过山吧。开车下山中,倒是碰到几个骑行族,还有跑步族,都是光着上身,而且多是中老人,就如周五晚上在闽江冬泳的也是中老人。   笑着跟朋友说,看来现在的年轻人阿,都去卡拉OK,喝酒泡吧去了,出来煅练的都是老人。当然我还没去找“组织”,碰到就只能是这些市民了。   回来刚处理完相片,老乡又叫吃饭,先去开喝,回来再继续上传,结果还是一晚不漏又是喝酒回来,榕城阿,夜夜酒归。拼途网友回复:云松 扭腰松 百年夫妻树 百年好合之蝴蝶兰拼途网友回复:今朝滴客雪羚羊云:祖居榕城已百年,归来一周醉梦乡,有道无为胜荣耀,只道鹏城唯苦想。拼途网友回复:嘿嘿,蹄子痒痒了吧,小鱼儿 快回深圳一起磨蹄啊拼途网友回复:这榕城夜色还挺不错的……拼途网友回复:弱弱地问,榕城是哪?是福州吧?拼途网友回复:离开了深圳没离开磨房嘛拼途网友回复:是的. 网上还是可以天天见到的.拼途网友回复:游走了?你家种的菜可咋办捏?还没吃到拼途网友回复:一条才鱼! 榕城第一故乡,深圳第二故乡拼途网友回复:哈. 菜,我也不知怎样了, 只能自生自灭了. 还是喜欢深圳阿.刚接头上一个本地户外圈子,这周未看看有啥活动,去磨蹄.拼途网友回复:鱼儿说的可是这家? 偶04年在榕城溜达时发现的拼途网友回复:兔,不认识你说的那个东东.拼途网友回复:在旧城区,三坊七巷里头,有空去找找拼途网友回复:你是推荐的意思吗?一定要去吗?拼途网友回复:人在榕城,心在磨房拼途网友回复:不敢不敢 事隔三年,还不知道有没有搬 只记得当时发现这家店的惊喜
终于有时间能好好来这里好好溜达溜达了.注册了后,一直都没好好来看看.看到那么多的PP,心动,自己没新PP,将去年的拿出来也橱窗下,呵呵!白天的喧嚣后,夜色也显得冰清起来,都市也有清澈透亮的一面为什么我的PP上传不了呢?好郁闷||我是沙发。||同在深圳,想来看下,啥都没有
||夜景拍得OK。是黄昏拍的?||從下午四點開始一直拍到晚上7點其實夜景拍攝也就20幾分鐘的時間是比較理想的,從片子上的光線變化也能看的出來||又去爬山了啊,能看到远处的徂徕山迆。||||||很漂亮呢||||
榕城,夜夜三点 文:小鱼图:老莫 一、初到榕城 榕城,福建省城。十九岁时,跟一位师哥去购买电子配件。 台江路上走着,突然有个男人冲了过来,拉住我的手就走,嘴里叽哩呱啦着。猛得吓我一跳,甩手跳开。 初到省城,还是一次听到福州话,没听懂,腰包里还掖着货款,第一反应是抢钱,那可是自己那么大第一次带着那么多的钱……一千多,去采购维修店的配件。 后来才知,那是拉客。饭店拉人头抢生意的,就如后来抢客上汽车,不管你坐不坐车,抢了你的包就推你上车一样,吓了好多PLMM芳容失色,不坐他的车都不行。 再后来,去海南,一路给卖“肥仔”。 碰到多了,也就有了对应经验,可那时还是第一次出远门,给吓得老半天心狂跳着。 转眼,就过去了十五年,中间偶尔去过几回。十多年后,对榕城好象没什么生疏感,虽然路都不认得了。也许是第一次去过的大城市,也许在城市里呆习惯了,总之到哪个城市也都已不再陌生。 二、二折机票 十一月九日,周三,又故地重游。 老莫一出手拿到深圳飞福州机票二折!汽车都争不过这个价钱了,不飞都不成。 于是,踏上了榕城,只是榕树是好难找到了。周五登鼓山时,看到保留较为完整的自然原貌,还能见到苍天巨榕、古杉。 鼓山,半个小时就可以轻轻松松登顶。石头是背着笔记本,穿着皮鞋上去的。 悠悠鱼只走了十多分钟却走不动了,没办法,胖鱼不怕海就怕海拔,回到山脚坐缆车。虽然是九百多米高的山,登山路径才半个小时不到,居然设了缆车,而这缆车居然是她妈妈设计的。 喝茶时我说:“这缆车是她妈的做的。” 老莫一愣,眼神里分明想问:“缆车坐得不好吗?还骂人了?” 三、三点今夜 是阿,前面二晚,我们喝茶、上网、聊天,跟总机瞎扯。 特别是总机给了一个电话,是三楼桑拿部经理特搞笑。桑拿部经理电话里问:“先生你要服务吗?” 老莫拉长声音问:“你有什么服务阿?” “你下来,我告诉你。” “要我下来,那你先说有什么吸引我下去的理由。” “电话里说不方便。” “为啥不方便?不方便,那我就不下来了。” 挂了电话,过会电话又打进来,我接,听不出是不是原来那个:“你还下来吗?不想下来?那我叫人上来了。”于是把电话又给老莫:“你上来干嘛阿?” “上来告诉你嘛。” “电话里先说说嘛。” “电话里说不方便嘛。” “电话啥不方便说阿?不先告诉我,不能上来。” “不能上来,我不告诉你。” “不告诉我,不能上来。” 二人继续玩太极:“那你下来吧。”“那你先说嘛。” 绕了好久,那小姐终于放弃了做生意的希望,明白我们只是无聊跟她们逗乐。 我们住了三天酒店,好在后面没人打扰,基本上我们俩是聊天聊到三点才睡,所以说: “榕城夜夜三点。” 也就是在一起时间久了,说了上言,下语的含义也就能猜出,于是经常说话大家都语带双关,变得没事时,也会以为有含义了。 四、寺里喝茶 回到前言。 在古寺里,一个依着石崖建着的茶楼上,喝着老莫同学老柳带来的二千元价格的茶,望窗外的原生林,悠悠静静的养生之地,难怪有人要超脱出家。 回想周五中午,三人在东街口塔巷,狂吃了福州小食,一条食街吃到底,吃到肚皮朝天,好多还只是蜻蜓点水,尝了一下就浪费了,居然只花了三十多元,不顶一杯喝不饱的茶。 人说:“茶饭不思”,茶还排在饭前,意思是饭可以不吃,茶还得喝。这只能是说:精神源于肉身而高于肉身。三天不吃饭的话,放在以前,那是叫饥饿!如今三个月不食米饭,光吃菜,大了人在。传统意义上的茶与饭,意思已完全不同,如广东说“喝早茶”,那是吃早餐,甚至茶一口没喝,光吃茶点,最后用茶嗽口,走人。 中国人喝茶,喝的是泡水,倒掉是茶叶。外国人是吃茶,吃的是茶叶,倒掉的是水。所以说,茶在手,爱怎喝就怎喝,那是你的事。 至于中国的茶道,喝的茶是水,又不是水;茶提的神,又不是神。就看你当茶是水,它就是水,当它是神,它就是神。茶,品的是味;茶,品的是境界。 品茶,鱼不行。喝水,鱼在行。于是,喝个鱼肚,醉茶而归。 这三天,喝得最多的还是茶,几乎是一日三餐,夜宵还是茶,一泡接一泡,不会品,也会喝了。 五、吾要美食 人说喝茶减肥,可我怎觉得喝茶胃口能大开。周四那天借了老柳的车,回老家,一路限速八十公里,油门都不敢踩到底。 到了县城,转了一圈,没能找吃饭的地方,大老远来嘛,总得找点特色嘛。马上要出城了,只剩一百多米,正想这下子没得吃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了一家小饭店,外观上还可以,于是停车进去。 点了五个本地特色炒菜,其中一个是我最爱吃的海葵酸辣汤,老莫不太喜欢,又上了一个螺肉,我也没吃过。那做法比较特别,把螺壳敲碎,保留了中间的壳芯与螺肉自然绞在一起,用油酒等炒出来,那味道真难以形容的美味,不一会儿,这道菜就给我们俩争先恐后的消灭了,好几天后还回味着那美味。 说到这美食,再说周五早上在那古巷,比以前的深圳老街古巷还窄小,仅容二人并肩而行。第一家就是鱼丸,五个大大的鱼丸,一碗三元。我、老莫、石头三人,一口气就干掉了三碗,打着饱隔出门,正说着:“半个小时内,别叫我再吃了。”结果,看到第二家有好吃,又开吃……一路走,一路吃,看到一个店就叫:“来一份最小的”一看上菜再叫“少点,少点。”人家老板不欺客,偏偏都是上大碗,说:“这已是最小的,总得让你们吃饱吧。”吃到吃不动,吃到路尽头才为止。那,真叫一个爽! 在福州三个晚上,都是朋友请客,每餐都是山珍海鲜大鱼大肉的,花费不少,可总是回味那三十多元的小食,还有五十多元一餐时吃到的螺肉。是阿,花钱不于多,而在于美味,在于特色,尤其是看不起眼的地方小色,正合口味,虽不上台面,却过胃难忘。 六、食色难求 美味固然难求,美女却是普及。 不看中华小姐比赛、世界小姐选季,更不看超女层出,就说当今哪个城市,满街上不是美女频现?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的改善,再加人造的力量,美女产生率肯定提高。实际上,只要五官端正,气质具备,就是美女。这不,现在谁不是“美女、美女”的叫成称谓名词了。 所以说美女遍地,但是美色却难求。 不信,你说说看,哪个真正的美女没个脾气,你要没个能耐没个有个好脾气或者没个好牛气什么的,能轻易攻城略地吗? 这晚,却来了三个美女,于是乎,除了早早回去了柳大哥,剩下了三个哥呵,全醉倒了。 良宵苦短,KTV苦闷,一曲美乐,一阵迷糊。醉在夜里,醉在三点。 榕城的夜,又是三点才睡。||平实的百态最动人.楼主好文采,好心态..||游曳之时可别将心肝脾肺肾统统置于脑后,独留一个装茶酒的胃袋,一双执械的手哦!路过,熟银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口水。。。。福建有很多好吃的东东。上次去夏门每天都跑到火车站旁边的美食城狂吃,各种各样的小吃好多。沙县小吃也很出名!||只是呆的时间短了,好多小吃没吃足.||拍照的那个人技术不错。||你想认识一下吗?||文章写的美,照片拍的诱人!榕城,想必就是我心下一个归宿!||归宿?你这样就爱上了榕城?要嫁给榕城了?||难得见到提起福州的,我也来补充几张福州的照片闽江和大桥||水中金山寺||闽江落日||古渡口||南江滨新路,以前我家住这,怀念出生地啊。可惜现在变成这样了。||原先江边的渔民还在打鱼||一哥原来也是老乡阿.在深圳是碰到比较少,也是地理上的原因吧,深圳的驴子去福州也较少.那我们就多写点家乡的故事吧.||哈哈,口水ING...||口水茶舍嘛||闽东地区有一种小吃,用芋头粉和米粉做成的皮,皮包馅,馅通常都是海鲜和肉碎,香味特浓,而且很奇怪的是只在宁德地区才有,一到福州就找不到了,很好吃,不是用语言能说清的,呵!||榕城本就是好地方,哈,明天就要回去看看……||看得我直想去了。做的菜中有一道视觉不好,是海葵?我怎么觉得没法往嘴里吃呢。||榕树在东街的福州一中那还剩下不少,不过福州确实美女资源不行啊,不知道为什么会给别人这种印象,也许是审美有差异啊。记得好像郁达夫还是徐志摩还写过一篇文章谈福州的美女,但真正见到的不多。七匹狼来证实一下。至于照片的第一张,看着像蛏汤。||是与海参类似的软体动物,生产在浅水滩涂上,在水中会"开花",体积变得好大,离水缩小,煮熟后进一步缩小约为原来体积的五分之一,入口滑爽,很入口的一种海鲜,近年来随着近海海水的水质变差,此类动物越来越少,已很少能吃到了.||在榕城你要真是半夜三点出到街上,那时街上的人很少,他没有深圳的繁华,但是他有的是宁静,在那里生活你会感觉没有压力,会过的很舒适.在深圳的生活久了,过年回到家里都不想在来深的感觉,看到写的小吃,榕城还有一样不知道你们吃了没有呢,那就是肉燕饺,每年来深圳我都要带上一点
很不错的,福州的一切都在里面了。。出版说明||序 一 咸丰初年,东南兵事起,闽上下游皆告警,都人士投笔从戎,缚裤急装,闾里能者取其大名;其次亦借手以肥其身家。于时,有老屋三楹,炊烟不继,朝吟暝写,闭门于其间,若甚自得者,则名孝廉林芾庭先生也。先生与余外家有连,于余为丈人行;而举于乡也颇晚,其同年生率余侪偶往来酣嬉。先生异我,辱为忘年交。余奔走衣食,远则越千里,近亦数百里,不常相聚,而其相知相怜之意,较之终日相对者有深焉。闽县刘炯甫征君先生,总角之友也。将应大科,行有日,挟余造先生庐,命酒纵谈。征君婉而笃,先生厉而中理,忽坐忽起,忽悲忽喜,其音不宫,郁为变征。既昼,而夜鸡再号,而不能止。杯盘狼藉,寒风穿户,烛光上下,若有鬼神,仰视东方则既白矣。一笑遂别,盖至于今二十年。其后,余行愈远,故乡消息不时得,每当酒酣耳热,意有所不可,辄思先生。恍见长身卓立,转目有光,少可多怪,明斥隐讽者,之相予左右也,乃愈恨余之不能从先生游也。去年,余归自京师,则先生已殁矣。先生晚年,以医自给。其著述倍勤,闽之地理掌故特精,皆勒有成书,医学特其绪余耳。今年,其冢嗣薇卿,出《榕城考古略》一集,属为之序。余捧卷慨然,念老成不可复见。即当日所称莫逆者,今亦十无三四。而嗟我诸舅,零落山丘,生存之华屋屡易主焉。况夫世运升沉之故,人事得失之林,电光泡影,变灭无端,其惊心动魄,更为何如哉!乃叹先生虽穷困,而生平自遂,无所愧怍。文章传远,有子能读父书;苟欲置之于流俗赫赫之途,吾知不愿也。是则可大慰矣!至其书之精确世有知者,无所用吾言也。 同治壬申年 长乐谢章铤序于赌棋山庄||序 二 地理志创于班史,翔实一言尽之矣。言古地理者,又不翔无以为实也。都会、郡县之志,在地理类次于总志;然积各省通志成一统志,积都会、郡县志成省通志;非其都会、非其郡县之人,而为其都会、郡县之书,方言之异文异音,传闻之异辞,乡人纪载之未尽行远,奚所据以然否而进退之耶?《吴郡志》成于范成大,《新安志》成于罗愿,《剡录》成于高似孙,《姑苏志》成于王鏊,《武功县志》成于康海,以及林谞之《闽中记》,梁克家之《淳熙三山志》,王应山之《闽都记》,遽数不能终其物,皆以乡之人为之也。其他亦宦游久于其地,习其语言,稔其故老,周咨博考,而后得之。故有征文考献之志矣。而识大识小,抉择患不精;决择精矣,体例患不审;体例审矣,搜采患不足:有一于此,则皆与于未善者也。余少壮远游四方,乡邦文献多所暗昧,询焉,瞠目莫对。数十年,乡先生号称熟于掌故者,间有著述,亦复语焉不详。近从林君雪舟晤其族人肖薇孝廉,出其先大父芾庭先生《榕城考古略》三卷,使为叙。首卷《城橹》、二卷《坊巷》、三卷《郊坰》,叙述有法,而采摭群书,附注证之,名人题咏亦录焉。在近人著作中,既似《水道提纲》,又近《东城杂记》可传也。已往者,武昌何巽庵抚部,以《全闽诗录》稿本百余册归余,且谓俟此书刊成,当更举所收闽人著作钞本未刊者十数种继赠,中多有关闽掌故者。迨《诗录》刊行将寄示,抚部而已归道山,其子尚幼,又以兵乱转徙,此十数种者,遂不可复得矣。夫著述一事,有志者不必成,有成者不必善;成且善矣,亦不必传。则此书之刊行,又恶可不亟亟耶! 癸丑小寒节 后学陈衍叙||城橹第一 闽在周为荒服,自无诸建国,都冶为城,是为冶城,设险守国,自汉始也。其址今不可考,《图志》谓在今藩署北里许。《三山志》言:闽越王故城,在今府治北二百五步。以势考之,当在今城隍庙迤北,至诸古岭等地也。今北门华林坊半有桥,委平陆中,故老有指为古冶城西外之桥者,未知然否?晋武帝太康三年,始置郡。太守严高狭视冶场面规制,将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为图咨于著作郎郭璞。璞指一小山阜,使迁之,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是为子城,自晋迄六朝皆仍之。唐僖宗中和中,观察使郑镒修拓其东南隅。《名胜志》:北起小山阜,南至虎节门,东起康泰门,西至宜兴门,东南至安定门,西南至清泰门。天复元年,王审知创筑罗城环子城外,设大门及便门十有六、水门三。按黄滔《天王寺碑》:大门八,便门九,水门三,周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南曰福安门,福安之东曰清平门,西曰清远门,其西北曰安善门;安善之东曰通远门,其东曰通津门;通津之北曰济川门,其西曰善化门。水门三,注之以堰二,渡之以桥九。梁开平元年,复筑南北夹城,《三山志》:南夹城今宁越门东西一带,北夹城今严胜门、遗爱门一带。谓之南月城、北月城。南城大门二、按黄滔碑:一曰登庸、一曰道清。便门六、水门二,浚濠以通潮汐。北城大门二、按黄滔碑:一曰道泰,一曰严胜。便门五,南城大濠百五十步,北城决河通西湖。黄碑:后渐湮塞,今多豪右占租。后钱氏有闽。初王氏筑城,令陶者印砖悉为钱文,后果归钱氏,人以为先兆云。宋开宝七年,刺史钱昱又筑东南夹城,东夹城今行春门南北,南夹城今合沙门东西,亦称外城。《三山志》:南自光顺门即合沙门而西,城三百二十九丈,其门楼六间,敌楼三十间;东自东武门即行春门而北安边、临江二门,楼三间,敌楼皆五间,便门二一汤井,一船场。敌楼九间,城二百七十四丈,开沿城河二千九百尺。自东武门而南,门楼三间,敌楼二十四间,城三百一十丈,开沿城河三千六百尺,城高丈有六尺,而厚半之,石其基,累甓而覆以屋。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诏悉堕其城,由是诸城皆废。皇祐四年,诏知州事曹颖叔以渐开修,乃自严胜门始甓一百五十丈。嘉祐元年守臣蔡襄、熙宁元年郡守章岷,皆请修筑子城,不果。二年,太守程师孟始修之,益以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旧子城西至宜兴门,今又广至丰乐门。八年,知州军元积中以女墙善坏,乃悉撤其覆瓦,甃以重甓,密置候楼,皆得瞰临之势。宣和三年,方腊反,州民李全等复以外城为请,又以贼平,报罢。绍兴元年,范汝为反,建州太守程迈乃发巷石,累城瓮门,设敌楼,寻毁。咸淳九年,稍增筑外城。终宋之世,州城不能复旧观也。元至元中,复废堕。至正末,平章陈有定稍缮完之。明洪武四年,命驸马都尉王恭修砌以石,北跨越王山为楼,曰样楼。或云:创造时,以此楼为式,故曰样楼。形家者云:会城四面群山环绕,唯正北一隅势稍缺,故以楼补之。今称镇海楼,上祀真武。南则因故外城绕乌石、九仙二山而围之,广袤方十里,高二丈一尺有奇,厚一丈七尺,周三千三百四十丈。城上敌楼六十有二,警铺九十有八,堞楼二千一百六十四,女墙四千八百有五。中卫指挥李惠等重加修治,并建楼周而覆之。城中架屋,形家以凤穴,登山俯眺,宛若凤毛焉。按黄仲昭《重修三山城橹记》略云:城高二丈一尺七寸,周围三千三百四十九丈。凡为门七,平山楼一,水阁楼五,滴水台阁楼六十二,串楼二千六百八十四间。周围池深七尺五寸,长三千三百四十六丈。内北一段连山,不通水源,百单四丈。古传云:龙腰山不可凿也。成化十九年,大风雨,楼橹尽坏。巡按汪奎缮理,以复其旧。嘉靖三十八年防倭,增置敌台三十有六。国朝顺治十八年,总督李率泰因防火灾,折换城屋,增筑垣墙,高二丈四尺,厚一丈九尺,计窝铺二百六十四座,炮台九十三座,垛口三千有奇,马道五千五百三十丈。康熙三十年,总督郭世隆重建西南二城楼。雍正五年、九年相继重修,增筑女墙。乾隆十六年,总督喀尔吉善、巡抚潘思榘重修。道光间复大修。今城之门七,各门皆有瓮城重关,皆东向,唯西门瓮城中以墙隔之内各有垣。表曰南门,即旧夹城之宁越门也。城阃内砌石,屈曲如水纹,以制离火。按黄碑:王氏所筑之南夹城,有登庸、道清二门。今其址不可考。此则宋咸淳间增筑外城所改之宁越门也。或曰:即古登庸门。重关巍堞左右皆有翼楼,上有周将军祠,形势视诸城独壮。道光间灾,后重建。曰北门,即旧北城之遗爱门也。旧志谓即严胜门,误。按黄碑:北夹城门二:一曰道泰,一曰严胜。《闽都记》:严胜门,梁时在子城北隅,由平山东折而南,逾二十寻。今城屡拓,门亦不存。严胜者,刘宋时人,居迩于墙,鬻火取赢甚薄。时忧旱,神告太守“必得严胜祷”,如其言,果应而雨,遂以名其门。旧有严公祠,明洪武三年,都指挥秦艺以旱祷而应,撤旧庙而新之,郡人陈珪为记。据此,则今北门,或谓宋时增筑外城所设。其曰遗爱者,以郡守元绛得名也。《名胜志》:宋郡守元绛数游升山,郡人因其去之日,易北门为遗爱云。今考:绛典郡在仁宋嘉祐七年,而增筑外城则在咸淳九年,盖宋初各城虽堕,而门尚存,故但易其名,非增设也。有谓即夹城之道泰也,近是。严公祠,今亦圯。曰东门,即旧外城之行春门也。本名东武,宋郡守严辟疆改为行春。曰西门,郡志:即北夹城之迎仙门。《三山志》:门外通怡山。梁时王霸升举,故名。亦名怡山门。治平元年,郡守元绛所作。曰水部门,郡志:即旧南夹城之水部门也,在城东南。《三山志》:夹城东南美化门,门内水步门,在临河务美化门内。按:水步门一名利津门,盖夹城东南之内门也。曰汤门在城东迤北,即旧外城便门之汤井门也。《三山志》:外汤路,即安边楼门也。曰井楼门。在东北,即旧外城之船场门也。《三山志》:即临江楼门,内有井曰七穿井,门以此得名。水关四:曰南水关,在水部门迤东,旧清水堰也,俗称水部门闸,引南台江潮,由河口凡三十六曲而入。凡百货之由南台船运而入,悉由此入城内河。曰西水关在西门迤南,引洪塘江潮,自西河口亦三十六曲而入。凡百货之由洪江入城者,咸由之。曰北水关,在城西北隅,旧为闸,引西湖水入城。《闽都记》:相传闽时凿渠引水西湖,贯城而入,沿丰乐门城隅,与浦尾潮相接,为浴马之所,且以涤秽云。其后多淤,民以为病。明万历十七年,知府江铎为葺治之,事详叶文忠相国记中。今为滨湖居民霸据湖利,筑坝以塞其流,而湖水不复入城矣。曰汤水关。在汤门迤北,与澳桥河接,引龙腰东北诸山之水入城。西南二闸,舟楫随潮汐往来,百货所通。城中河道周折萦回于民居前后。北水关若开通甕塞,西湖小舟亦可以径入内河;唯汤水关则但以蓄泄潦水而已。时董侍郎应举曰:省城水法,龙腰东北诸山之水汇于溪,送入汤水关;龙腰西北诸山之水汇于湖,送入北水关;此二送龙水也。最妙洪、台二江之水,挟潮绕入西水关,环注而东;而海潮又自水部门直入,环注城中,与送龙水会,进以钟其美,退以流其恶,最为吉利。从来有水关而无闸限,亦不闭塞者,以潮汐往来,非若他处有出无入之水,虞其泄漏也。||唐陈诩《登郡城楼》诗:井邑白云间,岩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宋谢泌诗: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鲍信诗:两信潮生海涨天,鱼虾入市不论钱。户无酒禁人争醉,地少霜威花正然。吕祖谦诗: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龙昌期诗: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蔡襄《暮春登南门》诗:丽谯高倚晚天霞,满目平皋尽物华。十曲胡笳催鼓答,三重湘酎倩旗夸。连江急雨送归燕,拂地轻风移落花。强凭阑干还自问,此情何处是边涯。曾巩《北城闲步》诗: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任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郭祥正《南楼》诗:楼外青山似故人,雨余山色净无尘。青山依旧人还老,一片离愁挂晚春。明陈勋《登北城镇海楼》诗:缥缈层城海上头,平临列岫俯沧洲。霜凋树色千家出,松作涛声万壑流。故里淹留唯短褐,暮天摇落此登楼。稻梁何处归鸿急,伫立苍茫不散愁。陈亮诗: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纡。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王恭《冶城歌》:七闽山水多奇胜,秦汉封疆古来盛。无诸建国何英雄,赤土分茅于此中。荒城野水行人度,细柳春榕旧宫树。浮世空歌逐鹿时,断矶不辨屠龙处。忽从图画见三山,正在无诸故垒间。丽谯官署人烟积,塔庙琳宫野照间。琳宫塔庙相辉映,平远清冷海天迥。落叶霜传海外钟,垂萝月隐烟中磬。东城西郭骑纷纷,旌节朝朝候使君。谁拂尘衣访仙迹,独凌三岛望孤云。又《冶城怀古》诗:无诸建国古蛮州,城下长江水漫流。野烧荒陆啼鸟外,青山遗庙暮云头。西风木叶空隍曙,落日人烟故垒秋。借问屠龙旧踪迹,断矶寒草不胜愁。 以下摘句,唐高适诗: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皇甫丹诗:路人从此少,岭水向南分。僧法震诗:海岛冬春雨,江帆来去风。僧皎然诗:岭重寒不到,海近瘴偏多。野戍桄榔发,人家翡翠过。李洞诗:南斗看应近,北人来甚稀。杜荀鹤诗: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陈轩诗: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王应钟诗:鼍桥隐隐龙江绕,雁塔双双雉堞回。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荒草越王台。徐熥诗:十万人家烟漠漠,三山宫阙草芊芊。莲花高岫秋芜外,金粟荒台夕照前。又甲第朱门长乐郡,管弦灯火晋安城。夕阳仙观金钟杳,夜雨欧池剑气鸣。谢肇淛诗:云迷平楚高低树,风送寒潮来去舟。郑邦祥诗:夕阳南望挂浮屠,秋草荒台忆故都。金锁江空沉霸气,宝轮车散碎宫铺。||城内河道桥梁附 城内之河,萦回缭绕,与大江潮汐通,皆唐宋以来旧城濠故迹也。自南水关闸引江潮入城,分二派:一从使君桥,在水部门内,今名古仙桥。宋大中祥符二年建,初名河西,与德政桥纵横数步。桥之东即清水堰。绍兴二十六年,乡人因置门名使君,并以名桥,后改名古仙,镌于石栏,并刻“仁政流芳”四字。经武安桥,在铁冶巷口。国朝雍正六年建,北通将军前,西通高节里。至通津门桥,桥名津门桥,本名兼济,即古罗城兼济门桥也。旧记:初从清水堰开河,通澳桥浦引潮贯城,横渡兼济门,盖伪闽筑罗城所凿也。宋咸平中,郡守陈象舆重浚,并门改为通津。又西经福枝桥、新桥,二桥俱在朱紫坊,乾隆年间建。至安泰桥、古罗城利涉门桥也。宋宣和中,郡守陆藻建亭其上,旧有《重修津渠记》,掌书记陶岳撰,在利涉门。《闽都记》:亭废,碑亦不存。《榕城景物考》: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曾子固《出利涉门诗》: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船明月一溪潮。澳门桥、古罗城清远门桥也,俗亦称鸭门桥。虹桥,在光禄坊南,旧名板桥。有亭,后圯,易以石,俗名老佛亭桥。稍转而北,过常丰仓前,经金斗桥、在文儒坊西口,旧罗城金斗门桥也。馆驿桥,在衣锦坊西口,旧名车弩桥,系木梁。明成化间,易以石,以近三山驿,故名;俗称驿前桥。而会于观音桥,桥旁祀观音大士,故名。与西水关之江潮会,西水关引洪塘江潮,从西禅浦三十六曲而入城,过太平桥与南潮合。按郡志:西水关桥在三山驿后;太平桥在水关之东。今止一桥。合而趋于浦尾,浦尾,今呼文藻山河沿。南水关之潮。又一派折而北,经德政桥,在古仙桥之东。《三山志》:德政桥,古桥渡也。绍兴十四年,僧觉渐作,阔九丈,为三门,号曰新桥。曩时大义、白田诸渡,至河津及城南有东适者,皆出澳桥,欲径者此渡焉。或曰自桥立,东走者免百步之迂,然北山七十里之水,会于澳桥之北,驻而后进,行未百步,复逡巡于此桥之下。时潦暴至尾闾不逮,东湖数十里田亩,莽为水病,由此故也。今考旧记则不然,东湖自晋开凿,正欲受北山之水;民自湮塞而为田,岂桥之罪哉!陈稷书“德政桥”三字、镌于石栏。乾道二年建亭,今废。通澳桥,在东门大街,旧名去思桥。《三山志》:桥为罗城大壕,即澳桥。南从江岸开河口通潮,北流至澳桥,遂通东湖,直如沟渎,号直渎浦。相传无诸时,四面皆江水,此如屋奥,舟楫所赴,北会山原,东达行路。先时已有桥,宋开宝中,钱昱修。景德元年,谢郎中泌谋易以石,州民陈祐等奔走营造,泌去三年而桥始成。后泌死,州民相与缟素,祠祀之。《闽都记》:祥符七年,改名通津。熙亭八年,郡守元积中更名去思案《三山志》:熙宁八年,元积中慕谢之政,于是举何武故事改曰“去思”,陈烈为记。后陆藻守乡郡,构亭其上,提刑俞向为记。其后祠亭俱毁,有石刻八字“宜戒前事,不可架屋”。按:今为八旗汛地,仍建亭其上,旁为卡房。接汤水关,有桥曰汤水关桥。稍折而西,经庆城寺前延庆桥,达狮桥在井楼门南。《三山志》作帅桥。至经院前桥,在狮桥西百步许,三牧坊北口。循仁爱桥、按郡志:仁爱桥在右卫前,古子城定安门桥也。今塞,桥梁仅存。考今河自经院前桥西流,至庙巷东口,稍迤而南,其旁有石梁,想即桥址也。郡志又有龙须桥,在屯田道西,今址失。勾栏桥,郡志:在玄坛河边。按今陕西会馆前有桥,改曰安澜,即其址也。而达于到任桥。在双门楼内,旧子城虎节门桥也。《闽都记》:晋严高开河通舟楫,因名大航桥,又名大桥。唐元和中,观察使薛謇重修,以油杉作堤限。宋熙宁中,郡守程师孟重修,改名乐土桥,俗呼毛应桥,今称到任桥。又西至于杨桥,一名雅俗桥,旧子城清泰门桥也。上旧有清泰楼,今废,俗称杨桥。通于合潮桥,东南二潮合流于此,故与发苗纵横相接,俗名双抛,有石刻“合潮流水河步”六字。接北水关之水,俱会于浦尾,与南潮合。||北水关引西湖之水入城,经北水关桥、宜秋桥在北门后曹,一名卧湖桥,即闽时凿渠处,详见前。南过定远桥,即旧子城丰乐门桥也。《闽都记》:在丰乐门外,旧名义和,今西门半街也。桥以东为遵义坊,以西为晋时西湖。今城屡拓,而湖湮塞,皆为民居矣。出发苗桥,与合潮桥会。发苗桥在水流坑北。《三山志》:子城西南隅发苗桥,昔有妪于此卖髢,因名。今普明庵旁旧桥侧有水闸,基石犹存。按庵今久废,闸址亦不可考。其杨桥之东,又有支河从开通桥下,开通桥,在杨桥东半步许之水石桥。北通一港,至众乐桥在督署西偏。俗称五显桥。抵宜兴桥而止,即西龙须河也。桥今塞,石梁仅存其一。按《闽都记》:俗谓鼓楼为龙头,双门楼为龙鼻,九仙、乌石二塔为龙角,龙须东西河。梁其上者四:曰便民、曰宜兴,并西曰龙须、曰仁爱,并东此即西龙须河也。《万历府志》:龙须河一自谯楼左畔屯田道西,经开元寺前剃刀桥入河;一自谯楼右畔登云坊边,经大中寺边入河。今考登云坊,旧在土街口,今坊废,而地犹称登云铺。宜兴桥本子城宜兴门桥,宋熙宁三年,拓子城至丰乐门,而此门不撤,故亦称宜兴内门,此河则其濠也。嘉祐二年,蔡襄《开河记》:自清泰门至宜兴门桥,长九十五丈五尺,宜兴门至州衙墙七十八丈。盖前此河身甚长,今则悉为民居矣。故北门半街尚有长河之名,而北后街有悦济桥址存焉。东龙须河址,今亦就湮,龙须桥亦无考。此城内河渠之大略也。按《闽都记》:初郡城凿渠通潮分二派:东南自水部门入,经虎节河而西;西南自西水关入,经观音桥至浦尾而东,俱会于双抛桥。西水又自观音桥而南,经常丰仓前至澳门桥,与东潮合。东潮,又自津门楼,经安泰桥,与西潮合。二潮吐吞,缭绕若带,会城一奇也。今民居淆杂,河渠多淤,潮亦罕接,治水者当加意云。按今河自庆城寺前以西,合潮桥以东,河身填塞日高,潮皆不接。而北水关外,又为近湖村民横筑一坝,而湖水不复入城,沿河居民抛弃粪秽,任意搭盖浮屋,自宜秋桥以南将为平陆矣。又按《三山志》:“今城东南地势卑平,潮上大江,自南台东北入河口津,经通仙门、美化门之东,按通仙门,钱氏所筑,外城之东南门;美化门则王氏南夹城之名。故今水部门外,犹有通仙境、美化境之名。至临河务,今水部门外河务境。入南锁港。北通德政桥,至去思桥,为罗城大濠。过桥北,出锁港,散入东湖。”自德政桥之西南,至河西桥以西。旧置闸名清水堰嘉祐二年,蔡襄开河有记。自清水堰口至兼济门桥,南岸百五丈九尺五寸,北岸百五丈七尺,泥面三丈六尺,底二丈四尺,深三尺。兼济门至利涉门桥,南岸百七十六丈,北岸加一丈六尺,泥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利涉门至清远门桥,南岸百四丈一尺,北岸加八尺,余同上。清远门至发苗桥,南岸四百八十一丈六尺,北岸四百六十八丈三尺,泥面三丈,底二丈,深六尺。发苗桥至清泰门桥,南岸四十八丈五尺,北岸四十二丈六尺,泥面二丈,底一丈四尺。清泰门至后河口开元寺前小石桥,南岸九十二丈九尺,北岸百八十九丈二尺,泥面二丈。小石桥至经院前桥,十八丈八尺,泥面三丈,底二丈,深五尺。经院桥至南禅寺斗门桥,南岸面七十六丈二尺,北岸百八十七丈七尺,泥面三丈,深四尺。发苗桥至乐输门桥百六丈五尺五寸,泥面二丈,底丈有四。乐输门至鹿顶门墙,九十八丈四尺,泥面二丈,底丈四尺。清泰门至宜兴门桥,东岸九十五丈八尺,西岸同,泥面丈有五尺,底一丈。宜兴门至州衙墙,七十八丈,泥面同上。小石桥至定安门,六十三丈六尺,泥面八尺,底六尺。安定门至东康门桥百丈六尺,泥面丈有五尺,底减三尺。按记中所载河道与今略同。惟小石桥至定安门,定安门至东康门,河道久湮,俱不可考。旧记:定安门在右卫前,东康门在丽文坊,然河道相距四十丈,远近似稍不合。东康门桥,今亦失其址。《闽都记》谓:今藩司仪门前东,即古东康门址,未知孰是?乐输门,即丰乐门,以近都仓,严辟疆改为乐输鹿顶门。据《三山志》:罗城西北安善门上有楼,内有鹿顶门。今西湖旁正伪闽为复道外,今以地考之,当在今北水关迤北悦济桥地也。南禅寺久废,即法性院也。《三山志》:在南津坊,开运三年置。初闽王作东西二宅,为诸子居,此其东宅也。其子延钧僭伪建为宫,后舍为院,号千佛南禅院。今考忠懿王祠,传为闽王故居,而庆城寺亦为延羲宅,地皆相接。疑钱氏有闽,令建庙以祀王,因即此创建耳。斗门桥,今不知何处。小石桥至定安门,即东龙须河也,今河亦塞。||城外濠 城外之濠,据郡志:明嘉靖三十八年,防倭增置敌台。环城三面堑濠,深七尺五寸,广十丈,延袤三千三百四十六丈有奇,此则今城之濠也。《郡志》:于城濠下,只引旧子城、罗城、夹城、外城之濠,则统城内外河道言之。惟“水利,城外河”下引《三山志》云:“自通仙门西今水部门外通仙境分为三:一自通仙门之南,入通仙桥,西行经洗马桥,别分一支南横通韭菜桥,又东西分为两支,而南名玉筋水。而西会于夹城濠之西南隅;一自美化门之西,入教场南,过宁越门外九仙桥,西逾宿猿洞址,过西门迎仙桥,乃北通西湖,至遗爱门池桥;一自德政桥之西南,至河西桥以西,置闸,吸大河水贯城,而西经通津门桥,次安泰桥,次清远门桥,次板桥,次金斗门桥,直抵浦尾,折而东,经金墉桥与甘棠闸潮相遇。其东别为二:一自通仙门之东北行,至临河务水门,分支濠,绕外城而北,过行春门外乐游桥,又绕外城而西至汤井门,接去思桥河尾。”此则专就城外河道言之。今濠多因于此,唯汤门至井楼门,抵龙腰东一带,尚未详耳。今七城之外,跨濠皆有桥,如南门外之九仙桥,即今城外板桥。景德四年,林洪范《合沙门记》:初造以木,袁郡守逢吉易以石梁。或曰梁开平二年,闽王作。元符二年,颜象环建亭其上,更今名。《正德府志》:元季毁,今仍为木梁。又南为洗马桥,旧为木梁,外城濠也。水部门外之板桥、通仙桥,板桥木梁,一名镇海桥;通仙桥在其南,宋乾道间构亭。井楼门外之四明桥,北门外之遗爱桥,夹城之濠也。南门外之沙合桥,即今小桥东门外之乐游桥,即晋安桥,旧外城行春门桥也。西门外之迎仙桥,即今板桥外城之濠也。想明时凿濠,大抵因唐宋之旧,而加以疏通耳。《郡志》载城外之河,亦仅录《三山志》一条,余皆疏略。从来修城之役,亦未有议及浚濠者。近河渠日壅,仅西北一隅倚湖为固,余皆湮塞,潮汐罕接,求所谓广十丈、深七尺五寸者,无有也。疏通清复,非今日之急务乎!||附旧城考略: 冶 城 闽之有城,自冶城始,至晋太康始改迁,旧址遂不复可稽。《三山纪略》:冶山者,古冶铸之地。闽越王都于其前麓。《图志》谓在今藩署北里许。《三山志》:闽越王故城,在今府治北二百五步。又《闽都记》:将军山一名冶山,在贡院西南,闽越故城。又“城隍庙”下云:晋太康迁城建庙。今合诸说考之,其地当在今诸古岭以南,城隍庙以北等地也。故今华林寺及乾元废寺,今钱塘巷地皆指为冶城故址,说近是。 子 城 晋太康三年,郡守严高所筑,自晋迄六朝皆仍之。所传郭璞《迁城记》,近形家言,并不详其规制。郭璞《迁城记》:桑田为海,人事更改。六旬甲子,当有其害。更着重衣,周回重载。郑国归朝,重关为待。鸟出木空,千载不昧。前有双眉,重施粉黛。溪涧水来,尽归于海。主揖其客,客住主在。稳首东日,高山镇寨。木自添金,因城右兑。但见蛇影,莫知坐亥。事过方知,知而未会。龙山高山,光照其代。巧妇能裁,得令人爱。若解修心,得其终倍。市笼放火,聚集磊磊。有一老翁,手持竹筒。重添新宰,在言不在。铭曰:泰康之载,迁插瓯基。四邑牢城,层峦三径。洪许南流,瑞龙地应。其主螺女,现对花峰。千载不杂,世代兴隆。诸邦万古,繁盛仁风。其城形状,如鸾如凤,势气盘拏,遇兵不饥,遇荒不掠,逢灾不染。其甲子满,废而复兴。唐僖宗中,观察使郑镒修拓其东南隅。天复元年,王审知据有闽土,创筑罗城环子城外,寻又筑南北夹城,于子城旧门多所更易。宋初悉废堕。熙宁中,郡守程师孟始据旧子城修复,益拓其西南隅。咸淳中,又于郡外城增筑焉。盖已兼罗城之址,非皆晋子城旧制也。《三山志》所载门楼之名,大抵皆熙宁间所修者。今就其可考者言之,子城门七:正南曰虎节门,在今到任桥,按其西尚有虎节河沿之名。东南曰定安门,闽王审知作,郡守严辟疆改今名。今右卫前,按即卫前街也。东曰康泰门,王审知作,名东康。治平初,郡守元绛更今名,上有楼名东山,今丽文坊。按今丽文坊北贡院云路坊旁有里社,称东山境。其东称大楼铺,或皆以城楼而得名也。又考蔡襄《开河记》,自小石桥至定安门六十三丈六尺,自定安门至东康门桥百丈六尺,是当时二城之外,皆有河也。今河塞,城址亦湮。其云皆王审知作,则不皆晋旧可知也。西曰丰乐门,旧罗城门,郡守严辟疆更名乐输,以近都仓也。熙宁二年,拓子城,遂为子城门。建炎初,更今名。按《闽都记》:旧名义和都仓,即今旧米仓也。西内宜兴门,旧子城门也。熙宁二年,拓子城至丰乐门,而此门不撤,故称宜兴内门。宜兴桥巷即今马房巷。宜兴门桥在今土街口,石梁仅存,俗称弹棉河沿。西南清泰门,有清泰楼,今废。门外雅俗桥,即今杨桥。正南虎节门外有重关,名还珠门。闽龙启元年作,名镇闽台,又名龟头门,在今布政司南。宋大中祥符间,郡守严辟疆改名还珠。绍兴元年火,寻复建。元延祐四年重建。明成化十三年,复毁,十七年重建。弘治、正德间,屡灾。正德丁未,布政使陈珂重建,易以砖甓,上开明窗。国朝康熙二十年,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改创,扁曰狮子楼,俗名双门。五十九年又灾,巡抚吕犹龙重建。《闽都记》:双门之中凿石为狮子,压制南面五虎山。明林瀚《还珠门记》:门以还珠名者,复古也。是门当薇垣前数百步,上为楼台阙,其下分两途,屹立闽越通街,一方之镇系焉。郡志载:其为五代唐王审知所创。初名“龟头”,意与“归投”者音合,图维得众,所见抑何陋耶!迨赵宋抚有天下,僣伪削平。大中祥符间,严辟疆以侍御史出治吾福,更曰还珠。盖取汉孟尝守合浦,德政所感,去珠复还之意。后八九十载,政和中,黄龙图学士裳两知是郡,因其颓圯而新之,名犹旧也。至成化丁酉毁于回禄,维时方伯李公嗣、钱公琏相经画重建;翰林学士四明杨文懿公守陈记之,更署曰镇闽台。弘治甲寅、正戊辰,上下三十余年,已三罹于灾矣。盖其飞檐耸栋虽极工致,而延燎易及,识者病焉。辛未春,钱塘陈公珂以闽观察使两转大方伯于薇垣视篆,未几,百废皆举。而此门楼实按藩司,昔谓重谯双门,出入经之,尤所先也,爰捐俸募工,伐木采石,经始于是岁之季冬,越明年壬申仲夏告成,址度广轮,并如昔不增,但夹以高坦,墁以坚甓,通以阁道,四面明棂洞达,无榑栌节棁之华。前后扁三字,公亲笔也,宏朴浑坚,可寿悠远,他虞释埃矣,云云。郡志:按《三山志》还珠门,闽龙启元年作,名镇闽台,又名龟头门,则是门实王鏻所筑,非审知也。前志谓为王审知创,而林记引之,不加是正,均误。又考双门凿石为狮子,始见于《闽都记》,亦未详所创何时,他志亦不载,林记亦未言及,大抵明中叶以后始有耳!子城,城上之楼有九,皆程师孟所创。按《熙宁图》:西湖楼、蕃宣楼、五云楼,城西南下金镛桥;《闽都记》:蕃宣楼在子城西北,西湖楼在蕃宣楼西。赵汝遇重浚西湖,即其地建澄澜阁。蕃宣楼后为碧峰亭,今并废。考澄澜阁旧在子城西门上,当即今土街迤北地,盖是时北街以外皆西湖也。五云楼或作望云,其地不可考。金墉桥,在今文藻山河沿。三山楼,城东南下长利桥;长利桥,俗名剃刀桥,在开元寺前。清微楼,清泰门上;清微楼,一作清风楼。清泰门,即今阳桥北。泰山楼,康泰门上;泰山,一作东山。康泰门,一作东康,详见上。堆玉楼,城东北隅;绍兴年间,即其址创观风亭,今未详。缓带楼,在子城北;《闽都记》:淳熙三年,即其址创超览亭。坐云楼,城西,今怡山阁。一说无坐云楼,而有九仙楼,旧名清风桥。下负墙,为亭三:一曰雅歌,二曰吏隐,三曰春风。浚其隍,为桥十二:虎节门大桥,即今到任桥。清泰门雅俗桥,即今杨桥西南隅发苗桥,说见《河道》丰乐门义和桥,即今定远桥宜秋桥,今卧湖桥东南隅长利桥,定安门仁爱桥,今塞康泰门乐游桥,蔡襄《修河记》名康泰门桥,今废。非今东门外之晋安桥也。清泰门众乐桥,今称五显桥。开通桥,众乐桥北便民侨,今塞宜兴门桥;疏以二门,拒以一。门今不可考。按子城之门,据《三山志》唯正南虎节,西内宜兴,西南清泰,三者为子城旧门。其三者云皆王审知作,则非晋旧可知也。且北门亦缺。即熙宁间所创之九楼、三亭,其名仅存,而址皆不可考。盖城经屡拓,而纪载缺如之故也。||罗 城 《三山志》:唐天复元年,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设大门及便门十有六,水门三。按黄滔《天王寺碑》:大门八,便门九,水门三。南曰福安门,福安之东曰清平门,西曰清远门,其西北曰安善门,安善之东曰通远门,其东曰通津门,通津之北曰济川门,其西曰善化门。宋熙宁二年,既增筑子城西南,罗城西门缺,不复作。丰乐门已为子城西门。政和五年,利涉门灾,罗城南门复废不治,二方雉堞淹没断绝,遂与子城通矣。今门存者七:南利涉门,双门有上重楼夹阁,政和五年灾,此门遂废。按即黄碑福安门也,在今安泰桥,详见《桥梁》。东南通津门,祥符九年,严辟疆改名兼济。康定二年,沈邈复旧名。按唐时罗城唯此门今尚存,俗呼津门。《闽都记》:上有楼,祀五显,今仍之。东海晏门,严辟疆改名,俗呼鸡鸭门。按即黄碑清平门也,在今澳桥西。东北延远门,按即黄碑通远门也,在今贡院前。考今贡院东有里社,曰延远境,俗呼北院后,当即其地。北永安门,按即黄碑济川门也,在归怀安县治后,今名永安境,考境今钱塘巷内。西北安善门,上有楼,内有鹿顶门,今西湖旁正伪闽为复道处。郡志按即黄碑安善门也,今西湖。考蔡襄《修河记》:自乐输门重鹿顶门,墙九十八丈。以势考之,当在今北后街营尾地也。西南清远门。俗呼鸭门,旧以丰乐为罗城与清远门接,故中间又有金斗门。熙宁拓子城,遂自金墉桥以南皆无城,门亦废。郡志:即黄碑清远门也,在今鸭门桥。又按黄碑有西曰善化门,此无者。缘宋熙宁二年增拓子城,以此门作子城门,易名丰乐故也。 夹 城 《三山志》:梁开平元年,王审知初筑南北夹城,南夹城,今宁越门东西一带。北夹城,今严胜门、遗爱门是。谓之南月城、北月城。黄滔《万岁寺》诗:”新城似月圆。”南城大门二,黄滔碑:一曰登庸,一曰道清。累砖甓,设悬门外楼橹七十间,便门六,水门二,浚濠以通潮汐。北城大门二,黄碑:一曰道泰,一曰严胜。便门五。南城大濠百五十步,北城决河通西湖。黄滔记:后渐湮塞,今多豪右占租。今门六:南宁越门,双门,王审知作,名登庸,以协郭璞迁城之谶;长兴二年,延钧改名为闽光。严辟疆改为宁越。按即今之南门也。东南美化门门内水步门,旧临河务美化门内。郡志:水步门一名利津门,今为水部门,在城东南。按明初筑城,东南一隅地,视旧城稍缩入,故今水部门外,尚有美化境、河务境之名。东北井楼门,郡志:门内有七穿井。北严胜门,旧传刘宋时有严胜者居此,因以名门,详见前。郡志:在平山东,今废。西北遗爱门旧名升山,治平远年,元绛作;明年移尹南京,父老请于府,愿以元之政绩名之,遂改今名。按即今北门。西迎仙门门外通怡山,梁时王霸升举处,故名。郡志:即今西门。唐黄滔《天王寺碑》:略公之筑城也,恢守地养民之本,隆暂劳永逸之策。其名举一而生三,法阳数也。曰大城焉,南月城焉,北月城焉,周围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基凿于地十有五尺,作土胎石而上,上高二十尺,厚十有七尺,外甃以砖,瓦一千五百万片。上架以屋,其屋曰廊,其大城之廊也。一千八百有十间,自廊凸而出之,为敌楼。楼之层者,二十有三,又角立之楼六,其二者,层复层焉,皆阑干钩联,参差焕赫。而廊之若干步一铺,又各以鼓而司更焉。凡三十有六,谓之更铺。其四面之门八;其南曰福安门,福安之东曰清平门,西曰清远门,其西北曰安善门,安善之东曰通远门,其东曰通津门,通津之北曰济川门,其西曰善化门,皆铁扇铜扃,开阳阖阴。门之上仍揭以楼三间,两挟两噏,修廊双面。远碧门之左右又引而出之,为之亭两间一厦。又匪楼之门九,曰暗门焉。又水门三,其二树棂筛波,卸帆入舟鸣舷,柳浦回环,一郊堤诸万户,注之以堰二,渡之以桥九,镜莹虹横,交舫定蹄,斯大城之制也。粤南月城也,东贮九仙,西盛乌石之二山,嘉树蓄云,茂草藏秀。城上之廊一千有三间,敌楼有四十有九,楼之层者三,其门二:曰登庸,曰道清。其上之楼,其下之扉,左右之引亭,建暗门八,水门二,其堰一,其桥五,及廊之更铺二十,悉与大城类。其外之东西复距而出之,谓之横城。其东也,城上之廊四十二间五厦,其门一,斯南月城之制也。伊北月城也,城上之廊六百四十二间,敌楼二十六,楼之层者十,其门二:曰道泰,曰严胜。其上之楼,其下之扉,左右之引亭,建暗门四,水门二,其桥一,及廊之更铺十有四,复与南月城类。又觜而出之,谓之横城。城上之廊五间一厦,其门一,斯北月城之制也。其东画长川以为洫,西连乎南盘别浦以为沟,悉通海□,朝夕盈缩之底,波泽鳞介,岸泊艓艛。北截越王之故山,派西湖以之为隍,若鳌之负,如瓯之置,轩轩翼翼然,天设之府、神开之地也。 外 城 《三山志》:宋开宝七年,刺史钱昱筑东南夹城,即外城也。南自光顺门而西,即合沙门。城三百二十九丈,其门楼六间,敌楼三十间。东自东武门而北,即行春门也。安边、临江二门,楼三间,敌楼皆五间;便门二,汤井、船场。敌楼九间,城二百七十四丈,开沿城河二千九百尺。东武门而南,门楼三间,敌楼二十四间,城三百一十丈,开沿城河三千六百尺。城高丈有六尺,而厚半之,石其基,累甓而覆以屋。太平兴国三年堕之,因其址,茨小垣以周焉。今濠隍淹塞,半为民田矣。门凡六:合沙门,嘉祐二年,元绛作,名远南。政和二年,张励更今名,按今在南台小桥北。东南通仙门,美化门之南,严辟疆名乐郊,后改今名。按今门废,而水部门外,尚有通仙境之名。东行春门,旧名东武,严辟疆改名,按即今东门。东北汤井门,外汤路,即安边楼门也。郡志:即今汤门。船场门,即临江楼门也。郡志:即今井楼门。按此,疑即北夹城之门所改。西怡山门。治平元年,元绛作。郡志:即今西门。按此,疑亦南夹城之旧门也。 此唐宋以来废城旧址,可考者之大略也。宋时,自南台渡江十里,次合沙门,次宁越门,次利涉门,次还珠门,次虎节门,次威武军门,即今鼓楼次都督府门,即今藩署头门丽谯凡七。程太卿诗“七重楼向青霄动”,王尚书诗“七楼遥直钓龙台”,是也。政和五年,利涉门灾,仅存六谯。盖其时诸城虽堕,而各门楼尚存也。元时复废堕,明初更筑今城,乃非复旧观矣。今惟还珠鼓楼尚存。都督府门,今为藩署头门;宁越门,传即今之南门。然还珠门,自明中叶改用砖甃;鼓楼,亦于国朝道光间改砌,如还珠门之制。都督府门,考《三山志》:唐上元二年创,钱氏归宋,凡伪世门额悉废,惟威武军大都督门仍旧。明万历间,成戬修旧额,蔡襄书后张致远重书。列戟十有四,谓之仪门,亦曰衙门。按今旧额亦废,惟重楼五间巍壮,视他署特异云。
||沙发啊,爽,哪个位置拍的||鼓山盘山公路上||鼓山成你家后花园了||太漂亮了!||||||真漂亮啊。下次早点上去迟点下来拍些日出和夜景整成一套||跑去露营跑去拍这些照片了````````||蜗牛越来越牛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军祠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