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氮的氧化物物和碳氢化合物

锂基和钾基稀燃氮氧化物储存还原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研究--《天津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锂基和钾基稀燃氮氧化物储存还原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稀薄燃烧技术不仅能减少燃油消耗,而且能减少CO_2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然而在稀燃条件下,传统的三效催化剂不能有效去除稀燃尾气中的NO_x,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NO_x消除技术。NO_x储存-还原(NSR)技术是消除稀燃NO_x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广泛研究的Pt/Ba/Al_2O_3体系因抗硫性差,难以推广使用。本文以碱金属(Li和K)代替碱土金属Ba作为储存剂,以TiO_2基复合氧化物TiO_2-MO_x(M=Al, Zr, Si, Sn)为载体,制备了相应的NSR催化剂,并筛选出合适的载体TiO_2-Al_2O_3,对其组份配比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负载不同Li含量的催化剂性能并与不同Ba含量的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同时考察了掺杂La_2O_3的影响,对La_2O_3的含量进行了优化,并对载体焙烧温度,储存剂K的前驱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氮氧化物的储存机理。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TiO_2基复合氧化物TiO_2-MO_x (M=Al, Zr, Si, Sn),并分步浸渍贵金属Pt和Li制成NSR催化剂,结果表明:NSR催化剂Pt/Li/TiO_2经Al_2O_3或ZrO_2改性后,其储存能力大幅增加。原因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的提高和贵金属Pt分散度的降低。催化剂的抗硫能力与载体的总酸量密切相关,总酸量越大,抗硫性能越好。而催化剂的氧化能力由贵金属的粒子大小(分散度)决定,分散度越低,粒子越大,其氧化性能越强。以碱金属Li作为储存剂的NSR催化剂对NO_x的储存适宜温度为350 ~ 400 oC,在350 oC,NO_x在催化剂Pt/Li/TiO_2-MO_x (M=Al,Zr,Si,Sn)上只是以单一的离子硝酸盐形式吸附。催化剂硫中毒主要因为形成了体相硫酸盐。
对于TiO_2-Al_2O_3负载的NSR催化剂体系,优化了载体TiO_2-Al_2O_3中的原子比例,并进一步研究了Li基催化剂与Ba基催化剂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TiO_2的掺杂可以大幅提高催化剂Pt/Li/Al_2O_3的抗硫性。与纯TiO_2作为载体相比,Pt与Li在TiO_2-Al_2O_3复合载体上的分散性更好,催化剂的NO_x储存量也较大。从催化剂的储存能力和抗硫性能考虑,适宜的TiO_2添加量为:质量比TiO_2/(TiO_2 + Al_2O_3)=0.40,摩尔比Ti/(Ti + Al)=0.30。In-situ DRIFT表征结果表明:500 oC下,NO在Pt/Li/Al_2O_3和Pt/Li/TA (40)上主要以双齿硝酸盐形式储存,主要储存活性位为-OLi。而在Pt/Li/TiO_2则是以离子态硝酸盐形式吸附,主要吸附中心为Li2CO3。以碱金属Li和碱土金属Ba作为储存剂时,当催化剂含有相同摩尔量的碱性组分时,Li基与Ba基催化剂的NO_x储存量大致相当,但Li基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硫性。为了改进Pt/K/TiO_2-Al_2O_3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硫性能,对载体进行了改性,发现载体中掺杂少量La_2O_3可以显著催化剂Pt/K/TiO_2-Al_2O_3的热稳定性,储存及抗硫性能。La_2O_3的最佳掺杂量为:质量比La_2O_3/(TiO_2 + Al_2O_3 + La_2O_3)为3%。当载体在较低温度焙烧时(500 oC),主要以无定形形式存在,载体酸性较强,K在载体上主要以-OK形式存在,NO_x在催化剂上以单齿或双齿硝酸盐的形式吸附,此时的硝酸盐热稳定性差,催化剂的储存能力不大。当载体在较高温度焙烧时(750 oC),载体表面酸性较弱,K在载体上主要以K2CO3的形式存在,K2CO3相对于-OK更容易与NO_x作用,生成自由硝酸根,其热稳定性较高,因此高温焙烧的载体负载的NSR催化剂对NO_x的储存能力更大。然而,K2CO3也容易与SO_2反应生成难以脱除的硫酸盐。不同K盐的前驱体能显著影响NSR催化剂Pt/K/TiO_2-Al_2O_3-La_2O_3的储存性能。采用KNO3为前驱体时,新鲜样品的催化剂储存能力最强,但抗硫性最差。采用KCl为前驱体时,新鲜样品的储存能力最弱,但抗硫性最强。In-situ DRIFT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前驱体制得的样品在350 oC富氧气氛下主要以离子态硝酸盐形式储存NO_x。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O643.36【目录】:
ABSTRACT5-10
第一章 研究背景简介10-14
1.1 汽车尾气污染10-11
1.2 汽车尾气排放标准11-12
1.3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发展方向12-14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35
2.1 三效催化剂14-15
2.1.1 三效催化剂的工作原理14-15
2.1.2 三效催化剂的化学组成15
2.2 稀燃NO_x催化消除技术15-32
2.2.1 NO直接催化分解技术16-17
2.2.2 NO_x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17-18
2.2.3 碳烟(Soot)和NO_x同时消除技术18-20
2.2.4 NO_x储存还原催化技术(NSR)20-32
2.3 论文工作设计32-33
2.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33-35
2.4.1 论文研究内容33-34
2.4.2 论文创新点34-35
第三章 不同TiO_2基的NSR催化剂Pt35-53
3.1 引言35-36
3.2 实验部分36-40
3.2.1 实验样品,气体和装置36
3.2.2 载体和催化剂制备36-38
3.2.3 载体和催化剂的表征38-40
3.2.4 催化剂的预处理、老化和再生40
3.2.5 NO_x储存量的测定40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40-52
3.3.1 NO_x储存测试结果40-43
3.3.2 XRD和BET测试结果43-44
3.3.3 H2-Chemisorption和HRTEM44-47
3.3.4 NH3-TPD和Py-IR结果47-49
3.3.5 硫化后催化剂的H2-TPR结果49-50
3.3.6 NO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50-51
3.3.7 5O_2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51-52
3.4 本章小结52-53
第四章 Li基催化剂Pt/Li/TiO_2-A1_20_3高温储氮与抗硫性能研究53-67
4.1 引言53
4.2 实验部分53-56
4.2.1 实验药品和试剂53-54
4.2.2 催化剂的制备54-55
4.2.3 催化剂和载体的表征55
4.2.4 催化剂的硫化、再生处理和储存性能测试55-56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56-66
4.3.1 DTA和XRD测试结果56-57
4.3.2 储存性能(NSC)测试结果57-60
4.3.3 BET和NH3-TPD结果60-62
4.3.4 NO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62-63
4.3.5 SO_2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63-65
4.3.6 H2-TPR结果65
4.3.7 HRTEM结果65-66
4.4 本章小结66-67
第五章 La掺杂对NSR催化剂Pt/K/TiO_2-A1_20_3储氮与抗硫性能的影响67-85
5.1 引言67-68
5.2 实验部分68-71
5.2.1 实验药品和试剂68
5.2.2 催化剂的制备68-70
5.2.3 催化剂的表征70
5.2.4 催化剂的硫化、再生处理和储存性能测试70-71
5.3 结果与结论71-84
5.3.1 载体的TG/DTA和FT-IR结果71-74
5.3.2 XRD 和BET结果74-76
5.3.3 NO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76-78
5.3.4 H2-chemisorption结果78-79
5.3.5 SO_2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79-80
5.3.6 H_2-TPR结果80-81
5.3.7 NH_3-TPD结果81-82
5.3.8 NO_x储存测试结果82-84
5.4 本章小结84-85
第六章 焙烧温度和K源对Pt/K/TiO_2-A1_20_3-La203 (396)性能的影响85-110
6.1 引言85
6.2 实验部分85-88
6.2.1 实验药品和试剂85-86
6.2.2 催化剂的制备86
6.2.3 催化剂表征86-87
6.2.4 催化剂的硫化、再生处理和储存性能测试87-88
6.3 结果与结论88-109
6.3.1 载体的TG/DTA和FT-IR结果88-90
6.3.2 XRD和BET结果90-92
6.3.3 NO_x储存性能测试(NSC)结果92-95
6.3.4 ICP元素分析结果95-97
6.3.5 载体表面酸性表征结果(NH3-TPD和Py-IR)97-98
6.3.6 TPD结果98-100
6.3.7 SO_2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100-102
6.3.8 硫化样品的H2-TPR和FT-IR结果102-105
6.3.9 NO和O_2共吸附的原位红外结果105-109
6.4 本章小结109-110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10-113
7.1 结论110-111
7.2 展望111-113
参考文献113-126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126-12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远航,邵可声,唐孝炎,李金龙;[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Z1期
杨柳;何洪;;[J];城市问题;2008年08期
胡晓宏;刘艳华;董淑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11期
刘钰,杨向光,赵震,吴越;[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3期
伍斌,童志权;[J];工业催化;2005年07期
王大全;;[J];化学工业;2007年06期
齐立文,王文兴;[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1期
田广生,区柏森,陈罕立;[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6期
朱兵,李平;[J];化学世界;1999年06期
吴咏,张尚娇;[J];汽车科技;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一;孙世群;王辉;;[J];安徽化工;2007年02期
曾舟华;徐振强;曾昆;;[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王家祥,王继先,王大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刘思宏,李生才,王亚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5期
冯长根,张江山,王亚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4期
白明华;李秋荣;贺君;郑海武;高学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王绍梅,李惠云,袁小勇;[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霍铭群;孙倩;谢鹏;白郁华;李金龙;刘兆荣;陆思华;;[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1期
宁智,宋波,资新运,刘建华;[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梁晶晶;邵忠瑛;;[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绍增;郭子峰;王林江;张燕;鞠文鹏;袁慎忠;肖彦;;[A];第十八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项殿芳;刘玲;吴学仁;;[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叶高文;;[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李俊华;郝吉明;傅立新;;[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桂臻;赵震;刘坚;段爱军;姜桂元;徐俊峰;;[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曹丽;业红玲;王继先;王务林;;[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赵红帅;张广山;;[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黄步松;;[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许伯彦;张勇;齐运亮;;[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安选;杨军;杜金梅;;[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兴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李丹;[D];南京大学;2011年
祝琳华;[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张辉;[D];吉林大学;2011年
王云开;[D];吉林大学;2011年
姚春玲;[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王子玉;[D];江苏大学;2011年
欧阳静;[D];中南大学;2010年
刘云卿;[D];湖南大学;2009年
陈绪平;[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勇;[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张万煌;[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方立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薇薇;[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竺春狄;[D];浙江大学;2010年
晏冬霞;[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丁相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陈贵升;[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王会良;[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青,金钧,陈永宝,王道;[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童敏明;张闯;戴新联;蔡丽;;[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11期
关乃佳,单学蕾,曾翔,项寿鹤,Anette TRUNSCHKE,Manfred BAERNS;[J];催化学报;2001年03期
张平,王乐夫;[J];分析化学;2002年12期
章青;贺小昆;黄荣光;赵云昆;李兵;;[J];贵金属;2006年01期
李金兵,黄伟新,包信和;[J];工业催化;2000年02期
李琼玖,钟贻烈,廖宗富,顾子樵,漆长席,周述志;[J];化肥设计;2005年03期
李琼玖;赵沛华;廖宗富;杜世权;黄吉荣;王伟;龚京利;;[J];化肥设计;2006年03期
华卫琦,刘蓓,吕德伟,上野晃史;[J];化工环保;1998年06期
吴嵘;吴素芳;;[J];化工学报;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汉卿;陈英武;;[J];当代化工;1973年06期
杨先春;;[J];石油学报;1987年04期
高崇;罗忠禹;王树清;魏奇业;;[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龙晓达;[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2年03期
徐浩东;宁平;王学谦;;[J];云南化工;2007年01期
赵永才;郑重;;[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7年11期
王润平;毛树红;池永庆;段秀琴;刘军;;[J];天津化工;2008年01期
朱想明;向建敏;;[J];大众科技;2008年06期
王红妍;易红宏;唐晓龙;于丽丽;;[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0年01期
黄赛棠;[J];化学世界;198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韵华;晋丽叶;陈敏;王永生;朱红;;[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盖帅;徐永强;刘晨光;;[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蒋树斌;;[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0年版)[C];2011年
庞新梅;钱锦华;高雄厚;;[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李林;王晓东;王爱琴;张万生;张涛;;[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靳凤英;王祥生;袁景利;龙化云;杨晓宇;陈立东;郭新闻;;[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安立敦;;[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周晓奇;;[A];第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杨勇;杜阳;王和义;;[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欧阳平;姚金华;陈国需;李华峰;;[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亚辉;[N];人民日报;2004年
记者应庆;[N];中国医药报;2005年
苛卫;[N];中国石油报;2003年
张佳星;[N];科技日报;2007年
记者 吴苡婷;[N];上海科技报;2011年
潘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刘文;[N];中国矿业报;2005年
张震;[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通讯员  黄剑华 本报记者  郭姜宁;[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俊俊;[D];天津大学;2010年
邹志强;[D];天津大学;2010年
张小菲;[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卢文新;[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褚睿智;[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黄辉;[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王文举;[D];天津大学;2009年
陈鸿庆;[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姜烨;[D];浙江大学;2010年
张安杰;[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正启;[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杨燕萍;[D];山西大学;2011年
彭神风;[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刘树森;[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闫晓亮;[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庄永涛;[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刘艳霞;[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王光伟;[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王莉萍;[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张晓伟;[D];南开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氮氧化物废气回收与净化处理_废水废气治理|工业废水废气治理|废水废气处理-衡水市润峰环保开发有限公司
欢迎您访问衡水市润峰环保开发有限公司网站! |
经营范围:衡水市润峰环保开发有限公司(衡水江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集废水、废气治理、在线
监测设备销售、安装及运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境技术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环保公司。
当前位置:
> 查看新闻
氮氧化物废气回收与净化处理
& 发表时间:
氮氧化物废气介绍
氮氧化物废气(NO×)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黄烟,不经净化治理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形成触目的棕黄色烟雾,俗称“黄龙”,在众多废气治理中NO×难度最大,是污染大气的元凶。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控制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厂区环境危害极大,而且随风飘逸扩散对周边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造成公害。
氮氧化合物废气种类很多,包括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多种化合物, 但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氮氧化物废气(NO×)的危害
l、对人体的致毒作用NO和N02都是有毒性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均有危害。NO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几百倍,对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N02的毒性更大,约为NO的4-5倍。
2、对植物的损害作用氮氧化物对植物有较大的危害,据有关资料介绍,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5×10-6的氮氧化物7小时就会使豆类、西红柿等作物叶子变成白色,许多植物会因伤害死亡,此外,氮氧化物能使醋酸纤维、棉纱和人造丝等褪色。
3、NO×是形成酸雾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NO×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转化,可形成硝酸、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酸性雨雾,从而对大自然构成极大的危害。
4、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废气(NO×)的主要治理方法
按照净化作用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催化还原法、吸收和吸附三类。
1、催化还原法,主要作用原理是在高温、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废气中的NO×还原成无污染的N2,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同时需要催化剂,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大。
2、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吸收材料、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NO×,由于吸附容量小,故该法仅适用于NO×浓度低、气量小的废气处理。
3、吸收法,用水或酸、碱、盐的水溶液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使废气得以净化。该法设备投资省,运行成本较低。
衡水市润峰环保公司是集,工业废水废气治理,工业环境托管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污染治理公司.华北地区最专业的废水废气治理企业,承揽重大综合性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上条新闻:
下条新闻:
版权所有:衡水市润峰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桃源西路14号
电话:、8078277 技术支持:冀ICP备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系统维护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中碳氢化合物包括哪些_百度知道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中碳氢化合物包括哪些
氧化物(NOx)主要是指NO和NO2,在这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NO和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统称光化学烟雾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一种有毒_百度知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一种有毒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后产生的一种有毒烟雾B.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掺杂处理后可形成一种导电塑料,大幅度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沸点C.为消除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可用新的无害的汽油添加剂代替会产生污染的四乙基铅抗震剂D.工业上制乙苯采用分子筛固体酸作为催化剂,该导电塑料是一种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提问者采纳
C.铅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剂一四乙基铅造成的,可用新的无害的汽油添加剂代替会产生污染的四乙基铅抗震剂,是多变一的反应,把所有原料都转化成了期望中的产品;D.苯与乙烯用分子筛固体酸作催化剂反应生成乙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故A正确,故D正确;B.聚乙炔是一种导电聚合物,我国各大中城市政府已明令规定市区内禁止出售含铅汽油,实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属于混合物、沸点,故C正确,故B错误A.光化学烟雾是汽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吡啶氮氧化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