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质量为1kg的物块放置于水平面上,现王芳用弹簧秤称物体沿水平方向以1m每秒的加速度拉动此物块,

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匀速运动是示数为0.6N.当拉着物块以0.8米每二次方秒做加速直线运动是,示数为2.2N,由此测得物块的质量是多少?_百度作业帮
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匀速运动是示数为0.6N.当拉着物块以0.8米每二次方秒做加速直线运动是,示数为2.2N,由此测得物块的质量是多少?
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匀速运动是示数为0.6N.当拉着物块以0.8米每二次方秒做加速直线运动是,示数为2.2N,由此测得物块的质量是多少?
第一次匀速可知摩擦力f=0.6N第二次;合力F合=Ma,2.2N-0.6N=M*0.8,可求出M=2Kg当前位置:
>>>用弹簧秤水平拉着重30N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
用弹簧秤水平拉着重30N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示数为2N,若使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应是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若物体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那么弹簧秤示数大小为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弹簧秤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秤的示数显示拉力大小,拉力是2N,所以滑动摩擦力是2N.当物体的匀速速度增大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保持2N不变,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示数是2N.物体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光滑的水平面上没有摩擦力,物体依靠惯性保持3m/s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为0,所以弹簧秤示数为0.故答案为:2N;2N;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弹簧秤水平拉着重30N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主要考查你对&&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惯性现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惯性现象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等值:两个力大小相等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共线: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说明:①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②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力是否平衡隐含“二力平衡”的变形题:&&& 考查二力平衡与平衡状态的试题很多,形式变化多样,有一些条件很直接,而有时具有隐蔽性,但始终遵循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对应关系,准确把握这一关系,适应多变题型。题型多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图所示,各用4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大小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是弹簧一端固定(与挂环相连的一端),叫做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做自由端。测量时,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受力之和所以在本题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而把弹簧测力计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合力是零。答案:D二力平衡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对力是否是平衡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只要两个力“同体、等大、反向、共线”,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另一种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判断,如果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受到一对力而运动状态保持不变,那么这一对力就是平衡力,反之,就不是平衡力。例1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七,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书的引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解析:互为平衡力的两个力应满足:受力物体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A 项中的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项重力和支持力四个条件都符合,是平衡力;C项中的两个力不满足受力物体相同和方向相反的条件,不是平衡力;D项中的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刚好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二力平衡的意义:&&& 二力平衡是力的分析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若一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我们了解了其中一个力,对另一个力也就了如指掌。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将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我们知道了物体的重力,根据等大、反向、共线的关系,也就知道了支持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二力平衡的作用效果:&&& 二力平衡的效果不仅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还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只不过有时效果不明显,但形变还是有的,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发生了微小形变)。因此,两个力并不是完全抵消而没有产生任何力的作用效果。补充:(1)物体在两平衡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加一对或多对平衡力,物体将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可以通过受力图形象地描绘出来。二力平衡的应用: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时,就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2)放在桌面上的花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对他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3)悬挂着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吊线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二力平衡。(4)在水平道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二力平衡。(5)在竖直方向,汽车受到向下的重力和路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辨析与区别: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与“惯性定律”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旧表现出来。 “惯性”与“力”的区别 “惯性”与“力”不是同一概念,“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惯性。惯性与力的区别: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是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是牛。③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力的大小跟许多因素有关(视力的种类而定)。 “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物体的惯性和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惯性”与“速度”的区别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是不正确的。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是因为运动速度越快,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可见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并无关系。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的辩证关系&&&& 时效波先生在二十世纪末期论述“生命的产生”时,提出了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有保持其原有平衡状态(干扰前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这里提到的惯性是广义质能意义上的概念,不仅指宏观物体,构成宏观物体、维系着微观结构形态运动着的分子、原子、电子同样具有惯性。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物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转化,原有的平衡状态(宏观的运动状态、微观的结构形态)就会被改变或打破,形成具有新的运动状态和结构形态的物质。运动的物质有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属性,而运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又时刻破坏着平衡,惯性维护平衡与作用造成变化成了物质最基本属性的矛盾统一体。无机物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宏观的、微观的冲击和破坏,改变其原有的运动状态和结构形态。如被海水冲刷和风吹日晒的礁石会移动位置和逐渐破碎。原始生命则能为维护自身的平衡状态作出反应,主动地吸收利用物质能量(新陈代谢)来维护有机体的结构形态不受破坏,以维持其原有性能,获得生存。事实上,由碳水化合物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就已经能有选择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并排出分解物,不断与环境中的某些物质进行代谢。”对惯性的正确认识:(1)惯性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无关。对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运动状态改变还是不变,物体都具有惯性。不能认为: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惯性或物体运动的速度大,惯性就大(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小。物理学中就用质量来量度物体惯性的大小(3)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每个物体都具有惯性.不需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利用惯性鉴别生、熟鸡蛋:例: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 解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及其原来所处状态:本题的研究对象是熟鸡蛋和生鸡蛋,他们都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 (2)确定物体的哪部分受力改变运动状态:熟鸡蛋是一个整体,用手按住后整体停止运动;生鸡蛋的蛋壳与蛋清、蛋黄是分离的,用手按住后只是蛋壳停止转动。 (3)确定物体哪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对于熟鸡蛋来说,受力后整体停止运动;对于生鸡蛋来说,壳内的蛋清和蛋黄由于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造成的结果:手离开鸡蛋后,熟鸡蛋停止转动,生鸡蛋仍继续转动几圈。答案:这是因为熟鸡蛋蛋壳内的物质变成周体与鸡蛋壳连在一起,用手按住立即静止,而生鸡蛋的蛋黄与蛋壳间有蛋清,用手按住转动的生鸡蛋,蛋内的蛋黄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转动,所以手松开后,整个生鸡蛋又继续转几圈。
发现相似题
与“用弹簧秤水平拉着重30N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545418315028659527918220736982215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左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竖直的墙壁上,用力F向右拉动木板B,使它以速度v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F1.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板B受到的A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B.木板B受到的地面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C.若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F1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1【考点】;;.【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本题通过对于摩擦力的有关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来考查对于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木块虽然处于静止,但木块和长木板间有相对运动,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由滑动摩擦定律来确定,也可以由木块处于静止,受力平衡来确定.木块处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跟弹簧秤的拉力相平衡,滑动摩擦力等于F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无关,不管长木板的速度多大,也不管它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F1.【解答】解:A、木板在抽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上下表面均受滑动摩擦力,而上表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1,总摩擦力f>F1,故A错误;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木板下表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木板下表面受地面的摩擦力f′=μ(GA+GB)>F1,故B错误.C、若长木板以2υ的速度运动时,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木块A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所受的其它力的大小无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等于F1,故C错误;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此时木块A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此时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F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并会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rc老师 难度:0.80真题:1组卷:1
解析质量好中差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08修订本71-第5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08修订本71-5
19.以下物理现象中,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的是;A.射出去的子弹能在空中继续飞行;C.跳高运动用力蹬地面而跳起;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B.运动员冲到终点后不;B.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所决定的;C.k的数值不能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所决定的;D.只有质量、加速度和力分别用千克、米/秒2和牛;21.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在图示;
19.以下物理现象中,能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的是A.射出去的子弹能在空中继续飞行C.跳高运动用力蹬地面而跳起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运动员冲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 D.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20.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关于比例系数k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所决定的C.k的数值不能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所决定的D.只有质量、加速度和力分别用千克、米/秒2和牛顿做单位,k的数值才等于1 21.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在图示的几个物理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的过程有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过程是
。 F1 第21题图
t60o Oo 60x F2第32题图2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作用力,其反作用力是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
。23.一位工人在水平道路上推一辆运料车,车的质量为45kg,所用的水平推力为90N,产生的加速度为1.8m/s2。工人不再用力推车时,车的加速度是
。24.A、B两物体质量之比mA:mB=2:1, 当两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时, 它们的加速度之比
;如果将它们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对它们施加大小相等的水平拉力时,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
。25.用F1=10N的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能以?=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若将推力增加到F2=50N,方向不变,物体能以a=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N,物体的质量为
kg。26.某物体在受到3N的作用力时,加速度为0.75m/s2,当作用力增加到10N时,加速度增加到
m/s2。如果作用力保持3N不变,而把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一半,这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7.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3N和4N两个水平力的作用,则物体加速度的最大值是
m/s2,加速度的最小值是
m/s2,当这两个水平力互相垂直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28.物体保持原来的
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29.请举出三个利用惯性的实例
。三个防止惯性的实例
。30.图中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车上放有相对于车静止的物体A。若物体的质量为m,与小车之间的摩擦系数为?,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f=
牛,物体A和小车之有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1.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0.40N,当用此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动此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加速度为0.9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是2.2N,该物体的质量是
。32.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受到互成120o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该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
m/s2。33.一个物体受到力F的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a,若将力F减半,物体的质量也减半,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34.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当用F1=5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1m/s2,当用F2=8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加速度为a2=1m/s2。求:(1)物体的质量;(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35.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4kg的物体,下列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多大?a以0.2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
。b以0.2m/s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
。c以0.2m/s2的速度匀速上升
。摩擦力是它们间弹力的0.2倍,取g=10m/s2。求:(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物体向上运动的时间;(3)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36.质量m=10kg的物体,以?0=20m/s的初速度滑上倾角?=37o的斜面,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要静止下来;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有惯性;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惯性便消失;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有惯性,做其他运动时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1.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
)A.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断增加;B.物体运动的位移不均匀增加;C.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了变化;D.物体运动的速度未发生变化。2. 下列关于物体的惯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B.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外力能改变物体的惯性;C.一汽车装载的货物越多,它的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它的惯性就越大。3.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
)A.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C.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5.原来静止的小车,需要施一推力才能开始运动,运动后只要用较小的推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 运动,由此可见(
)A.力是产生运动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由合外力大小决定;D.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力的作用。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水平外力作用,则在这个力刚作用的瞬间(
)A.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也立刻获得速度;B.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但这瞬间速度仍为零;C.物体立刻获得速度,但这瞬间加速度仍为零;D.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要经过少许时间后才能获得。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必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不一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8.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B.失重就是物休的重力减少了;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9.关于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10.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匀加速运动中,F才与a相同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同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也必定为零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增大11.在力学单位制中,选定下面哪一组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A.速度、质量和时间;
B.重力、长度和时间;C.长度、质量和时间;
D.位移、质量和速度。*12.物体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其中一定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共点力是(
)A.1N 、3N、5N; B.2N、4N、6N; C.3N、4N、5N; D.4N、6N、8N。13.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的阻力跟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路面上原来匀速行驶,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是(
)A.继续做匀速运动
B.变为做匀加速运动C.变为做匀减速运动
D.变为做变加速运动*14.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F,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如果两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7m/s2
D.4m/s2*16.水平恒力能使质量为m1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1的加速度,也能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2的加速度。如果此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物体上,使其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的加速度,则a与a1、a2的大小关系是(
)A.a= a1+a2
B.a15.某物体在力F1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是2m/s2, 在力F2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是3m/s2。a?a2?12
C.a?a1a2a1?a2
D.a?a1a22*17.一物体以初速度v0在粗糙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某一高度后沿斜面下落回底端。如果它上滑时的加速度为a1,所用时间为t1,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2,所用时间为t2,那么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1&a2
D.t1&t218.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通过的位移是s。如果水平恒力变为2F,物体仍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通过的位移是 (
D。8s*19.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 (
)A.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B.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值C.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值D.球所受弹力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值 图*20.如图所示,重20牛的物体A正在水平粗糙地面上向右运动,现给A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是20牛的水平拉力F,若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是0.2,则在施加拉力后的极短时间内,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A.4牛、水平向右
B.4牛、水平向左
FC.2牛、水平向右
D.2牛、水平向左21.物体的------------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22.在力学中,作基本单位的三个物理量是
单位分别是
。2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与物体受到的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为24.在倾角为牛。25.质量为m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获得大小为a的加速度,现要使物体获得2a的加速度,若保持它的质量不变,则应使合外力变为
F;若保持合外力不变则应使它的质量变为
m。26.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质量m1:m2=2:1,它们的动量相等,若它们受到水平面的阻力相同,则在停止运动前,通过的位移之比s1:s2=
。27.一辆电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则它在前4s内行驶的位移等于
米。28.用2N的水平力拉一个物体沿水平地面运动时,可使它产生1m/s2的加速度,用3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沿原地面运动,可使它产生2m/s2的加速度,那么用4N的水平力拉物体,沿原地面运动时它的加速度是
,并可推知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是
。29.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a1=11m/s2,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个F1=
的作用力,如果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a1=8m/s2,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个F2=
的作用力。(g取10m/s2)30.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1,当物体的速度为10m/s时,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为4N,则此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
,加速度大小为
。31.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悬吊在长度相等的两根绳子下端,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OB=120°,则每根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
300的斜面上,质量为图3-2 2千克的物体保持静止不动,则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大小是*32.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车与地面摩擦系数为μ。车以加速度a匀加速前进时,发动机牵引力为
;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为
;以加速度a匀减速前进时,发动机牵引力为
。32.一辆汽车质量为1.0×103kg,以15m/s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受到刹车阻力大小为
N,刹车后4s内汽车的位移为
m。*34.甲乙两个实验小车,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是1.5 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是2.0 m/s2,若将两小车拴在一起,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将是
m/s2.34.一辆汽车的总质量是4.0×103kg,牵引力是4.8×103N,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0s前进了40m,求汽车受到的阻力。35.如图所示,一质量是5kg的滑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滑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2,g取10m/s2。问:(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2)滑块在力F作用下经8s,通过的位移是多大?(3)如果力F作用8s后撤去,则滑块在撤去F后还能滑行多远? *36.一个质量m为3.0kg的物块,静置在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现在给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15N、方向向右的水平推力F1,并持续作用6秒,在6秒末时撤去F1,在撤去F1的同时给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12N、方向向左的水平推力F2,持续作用一段时间后又将它撤去,并立即给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仍为12N,方向向右持续作用的水平推力F3。已知: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历14s速度达到18m/s、方向向右。求物块在14s内发生的位移。(g取10m/s2) 一、曲线运动的概念以及处理方法:①定义:物体运动的
是曲线的运动就叫做曲线运动;②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时刻
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的
方向;③曲线运动的运动性质是
运动;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
的方向跟它的
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即两者方向之间有一定的
时(或者加速度跟速度方向有一定的
),物体就做曲线运动;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①什么叫合运动、什么叫合速度: ②什么叫分运动、什么叫分速度: ③注意: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
发生,所用的时间
;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应用
法则;⑤两个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
;⑥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
运动,反过来,一个曲线运动也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
运动;二、几种常见的曲线运动1、平抛运动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08修订本71等内容。 
 08-12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真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2 年安徽...取 10m/s 2 )___ 5 ?105 , 2.5 ?105 ___ (g (4)在一本科幻小说...  08-13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真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真题带答案,学测必备!2013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科学基础(物理部分)本试卷分为第 I...  08-14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真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4 年安徽...答题前,请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同时在本页右上角“座位序号” 栏内...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完整版)附答案_高三理化生_理化...停靠站 上海 蚌埠 济南 北京 22:26 03:13 08:...F 与 F’的___和___都基 若 本相同, 说明...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历年真题及答案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历年真题 及答案绝密★启用前 2008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历年真题 及答案绝密★启用前 2008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物 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真题物理【含答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3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科学基础(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为第 I ...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探究加速度与质量...文档贡献者 孔祥波k 贡献于 1/2 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弹簧秤称物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