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望远眺照样子写词语仿写句子:远看南京长江大桥它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当前位置:
&& 5.南京长江大桥
5.南京长江大桥
5.南京长江大桥
1.使学生认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17个生字,并能掌握用生字组成的新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会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1.通过词句训练,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叙下来的。
投影片、训练题板。
一、利用投影,出示插图,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一)出示插图,提问:这是什么桥?齐答: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
(二)再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呀?请看见过南京长江大桥的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二、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画下来。
2.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自学,查出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拼读,理解,识记。
3.组织学生发言;读读生字新词,质疑,解答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边读边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哪些方面?(外观、结构、作用。)
3.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线索,找出作者的观察点。
(1)本文以&我&参观南京大桥所看到的景物为线索,介绍了大桥的位置,结构和桥上的建筑物,反映了大桥的雄伟壮观。
(2)随着作者参观大桥脚步的移动,不断变换观察点:第1自然段远看大桥。第2自然段走近正桥和站在大桥上看到的。第3自然段,面对江水想到的。
5.作业 :读熟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边思考,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自己读第1自然段,看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用笔标出序号。
2.进一步认真阅读,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3.提问:哪几句是写大桥的?(3~7句)读了之后,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雄伟壮丽。)
4.讨论,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弄清写时间写天气和写大桥的关系。
只有在天气&格外好&的&清晨&,阳光才是明媚的。在明媚的阳光下,大桥才更显得&壮丽&。
(2)弄清桥墩、桥身、正桥、引桥的关系。
运用投影,打出南京长江大桥图。使学生认识大桥的各个部位,结构,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出作者先写桥墩,再写桥身,正桥和引桥。
(二)指名读第1自然段,理清记叙顺序。
(由远及近的顺序。)
(三)抓住重点词句,熟读深思,进行理解训练。
1.远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的?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十分壮丽)在文中画中如何具体写长江大桥十分壮丽的句子:波浪滚滚的江水中,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接着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2.找出比喻句。出示训练题板①:&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1)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这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这句把南京长江大桥比作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是因为大桥是用钢铁建造的,而且又宽又长,引桥和正桥是&S&形,用&钢铁巨龙&作比非常恰当。教师还可介绍数字:铁路桥全长有6772米,双轨。公路桥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每个桥墩高约80米。通过比喻,突出了大桥的雄姿)。
(2)将比喻词&仿佛&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来叙述句子。(可换成&好像、如同、犹如&等。例:&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好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3.读六、七句,思考:
(1)大桥分几层?每层各是什么?(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旁是人行道。)
(2)公路上是什么景象?出示训练题板②:&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理解带点的词语&穿梭似的&。(穿梭:织布的梭子穿来穿去,来回来去。形容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特别多。)
(3)讨论:这一景象说明什么?(大桥的作用。)
(4)教师点拨:作者的观察点已转移,从远看大桥到近看大桥。现在已走近大桥,站在大桥附近的侧面观察大桥,因此看到了大桥分两层,也看到了大桥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
4.读读全段,练习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
(1)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找出能概括这段主要内容的句子。(第三句话: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四)依照板书,练习背诵第1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一)了解走近正桥看到的景物,体会&美&的特点。
1.读课文,用笔画出走近正桥看到了什么。(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2.运用投影,打出图画,使学生认识:塑像,桥头堡,玉兰花灯柱。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讨论,谈对&挺立&&耸立&&十分艳丽&等词的理解。
4.出示训练题板③: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1)认识,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
(2)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比作站得整齐的等候检阅的队伍。)
(3)这句话说明什么?
说明:灯形美,玉兰花的形状。
灯数多,一对对,队伍。
灯柱高,在灯柱上排列。
排列整齐,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4)体会比喻句的作用。(使意思表达得更明白,更生动。)
5.通过作者的介绍,正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
6.指导朗读。
(二)读第2自然段紧后一句话。作者最后手扶栏杆站在桥上,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听到了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1.讨论理解:&扁舟&(小船的意思)&呼啸&指人或动物发出的长而高的声音。本课指火车高速行进时的隆隆声和汽笛声。
2.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为什么像一叶叶扁舟?(说明桥高大,离江面距离远。)
为什么不写看见火车什么样,而只写&侧耳倾听&到的声音?我是在什么地方看大桥的?(因为站在桥上,火车在桥下,所以只能听、看不到。)
3.教师点拨,作者的观察点在桥上。从中也看出:作者叙述方位清楚,明白。
4.讨论:这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先看到,后听到。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一)齐读,思考,这段主要是作者的感想,作者都想到了什么?
(二)重点理解。
(1)&天堑&的意思。
(2)你对&自古称做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这句怎样理解?
(自古以来,长江把两岸隔开,谁都没能征服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伟大的中国人民才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它征服了。这座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面建成通车。)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这是毛主席的诗词,意思是一座高架的大桥跨越长江南北两岸,自古以来的天险变成了畅通无阻的大道。再现了大桥的雄伟气势,点明大桥的巨大作用。)
(三)有感情地练习朗读第3自然段。
四、总结谈话
本文通过作者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朴朴实实地记叙下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了大桥的外观,构造和作用,使我们了解了大桥的雄伟壮丽,赞颂了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勤劳。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一、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一)集体朗读全文。
(二)同桌互相听读课文。
(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继续练习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重点:记忆字形。
(一)出示本课生字。
(二)汇报课前预习情况(生字的读音,大写字母,偏旁部首,笔顺笔画,用生字组词。)
注: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用红色粉笔标出。
(三)重点指导。(由学生讨论记忆。)
1.正音:媚、塑、扁、堑。
2.正字:塑下是&土&不要写成&王&。
轨右部是&九&不要写成&丸&。
3.指导书写:
4.区别形近字:
(1)区别字音。
(2)区别字形。
(3)做组词练习。
端( ) 检( ) 扶( ) 稳( )
瑞( ) 捡( ) 伏( ) 隐( )
壮( ) 滔( ) 轨( )
状( ) 稻( ) 软( )
5.多音字。
(1)读出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用多音字练习组词。
(四)读读写写。
稳稳 连续 双轨 塑像
顶端 扶着 检阅 通途
工农兵 玉兰花 万里碧空 时起时伏
四、作业 :写生字,词语
上一篇::
《桥》其它教案
《桥》课件下载
《桥》知识扩展南京长江大桥的相关作文
例如: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珍珠泉、海底世界等等,其中最宏伟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了。{p}南京长江大桥建造于1968年,离现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大桥...
{p}1968年12月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p}...
我们在去南京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南京长江大桥。{p}在还没有到长江大桥的时候,奶奶就说:&子烨,快看!要到长江大桥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长江大桥的...
我们在去南京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南京长江大桥。{p}在还没有到长江大桥的时候,奶奶就说:&子烨,快看!要到长江大桥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长江大桥的...
暑假里,我和大姨、妈妈、舅舅、凌希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南京长江大桥真长啊,跑得我和凌希气喘吁吁的!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是宽阔的马路,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p}一个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滔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
远处,黑黑的幕府山软绵绵地趴在那里,长江若隐若现的,南京长江大桥、二桥已不 见踪影。难道这就是我们南京城吗?{p}南京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它山环水抱,...
是继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之后的又一座三片主桁钢结构桥梁。全长432米,采用了首创的桥梁结构形式,上层的莞深高速为双向六车道,下层的北五环路为双向...
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南浦大桥。{p}赵州桥虽然&年事已高&却风采依旧。它全长50米,有9米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南京是着名的六朝古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夫子庙,巍峨的中山陵,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绚丽的雨花石,特色的小吃。城市的合理规划,交通便捷,绿树成荫,景色...
今日作文阅读榜
网友推荐的作文
最新发布的作文
sanwen.net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练习_百度文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练习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领袖的情趣
毛泽东爱梅花(
)他喜欢梅花坚贞不屈的个性(
)还写了一首有名的(
)在他的居室和办公室都要摆几盆梅花(
刘少奇爱荷花。他常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着天真无邪。”他在出访过的地方,看到盛开的荷花时总要赞美几句,并提倡各处花园,公园多植荷花。
周恩来爱马蹄莲。1964年11月,周总理出访苏联归来,毛主席等几位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机场欢迎时,带去了盛开的马蹄莲。因为周总理认为,马蹄莲非常洁白,象征纯洁,所以他一生也最喜欢马蹄莲,办公室里也常摆着马蹄莲。
朱德喜欢兰花。在北京植物园,如今仍收藏着一盆朱德委员的兰花。朱德同志常说,兰花象征着正气清远。不论走到哪里,他总喜欢找几盆兰花欣赏,他对兰花的酷爱,已是“举世闻名”的了。
(1)在第1自然段的(
)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短文写了哪几位领袖?他们都有什么情趣?
(3)填空。
在人们的心目中,梅花象征
,荷花象征
,马蹄莲象征
,兰花象征
(4)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也留下了爱花、赏花的诗句,请写出关于梅花和荷花的诗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15分)
一、认真阅读《赵州桥》片段,回答问题。(15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ng
)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sh? jì(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
)里写词语。(3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2分)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1分)
第1 / 11页
贡献者:非凡宝贝zj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当前位置:
>>>照样子写句子。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1..
照样子写句子。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1.一棵高大的橡树就像&&&&&&&&&&&&&&&&&&&&&&&&&&&&&&&&&&&&& 。2.&&&&&&&&&&&&&&&&&&&&& 像&&&&&&&&&&&&&&&&&&&&&&&&&&&&&&&&&&&&&&&&&&& 。例:长江大桥卧在大江上面。&&&&&&&&&&& 长江大桥像一条巨龙卧在大江上面。&&&3.发令枪一响,刘翔冲了出去。&&&&&&&&&&&&&&&&&&&&&&&&&&&&&&&&&&&&&&&&&&&&&&&&&&&&&&&&&&&&&&&&&&&&&&&&&&&&&&&&&&&&&&&&&&&&&&&&&&&&&&&&&&&&&&&&&&&&&&&&&&&&&&&&&&&&&&&&&&&&&&&&&&&&
题型:写句子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1.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2.一颗颗蘑菇像一把把小伞,花花绿绿的。3.发令枪一响,刘翔像箭一样冲了出去。(答案不唯一)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照样子写句子。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1..”主要考查你对&&补充句子,改写句子,修辞方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补充句子改写句子修辞方法
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1、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 2、结构、句式要一致; 3、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句子的基本成分句子的基本成分 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一个完整句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的句子。这种句子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后半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或者“怎么样”,也就是他(它)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这两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缺一不可。如:  同学们 学习 。 小鸟 唱歌 。  (谁) (做什么) (什么)(做什么)(2)“谁(什么)”+“是什么”的句子。这种句子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后半部分告诉别人前面所说的“他”或“什么”是什么。如:  李洋 是学生。这座楼房 是工人宿舍。  (谁)(是什么) (什么) (是什么)(3)“谁(什么)”+“做”+“谁(什么)”的句子。这种句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第二部分是“谁”或“什么”所发出的动作行为,第三部分是这个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人或物。如:  小明 复习 功课。王强 帮助 同学。  (谁) (做) (什么)(谁) (做) (谁)补充句子技巧:我们说完整话,写完整句必须注意两点:(1)平时我们所用的句子一般都不会只由基本成分组成,句子成分多时容易造成遗漏,这时一定要先确定好句子的基本成分,然后再增添附加成分。这样就不会丢三落四了。如:天花板上挂着吊灯。先确定了基本成分,再增添附加成分:大厅的天花板上挂着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2)句子写完以后,要多读几遍,看看它属于哪种类型,基本成分是否齐全;这样就能保证我们所写的句子都是完整句。&改写句子:即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改写句子类型:1、陈述句、被字句和把字句之间的转换:他扫干净了地。他把地扫干净了。地被他打扫干净了。 2、句子的拆分与合并:我走进教室。我去上课。我走进教室去上课。 3、基本句式间的转换: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迹。 4、改变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5、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1)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2)人称的变化:①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改: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②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③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小学阶段的比喻手法:1、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修辞叫做比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的等。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其中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2、拟人: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写或把人当做物写。例如:一路上,花儿一直对我微笑。 3、夸张: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叫夸张。例如:这间小屋连个人都站不下。 4、对偶: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叫对偶。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例如:在这里我见了最蓝的天空、最白的云朵、最伟大的奇观…… 6、反问:就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语气表否定,否定语气表肯定。例如: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7、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引人注意,引发思考。例如:对面走来的是谁?正是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老师。 8、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上的意思完全相反,用以加强幽默讽刺的表达效果。例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9&、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11、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12、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13、通感:五官功能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不同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 设问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发现相似题
与“照样子写句子。例: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1..”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5168376420731883440805164913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轻松练习15分(测试卷)小学语文第六册
按课文《南京长江大桥》的内容填空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________,站得整整齐齐。”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这个比喻写出了________。
科目:小学语文
来源:轻松练习15分(测试卷)小学语文第六册
按课文《南京长江大桥》的内容填空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一桥”指________,“南”、“北”分别指________。
“天堑”的意思是________;“通途”的意思是________。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洁白的雪花像什么仿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