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手LG G3是买韩版还是psv国行和港行的区别 几时入手为好

  LG G3港版
  港行版LG G3采用单卡设计,配置与国行版相同,同样采用超窄边设计,而电源键以及音量键也都置于背部,而塑料机身为拉丝金属工艺。它拥有一块5.5寸2K屏,而长、宽仅为146.3&74.6mm。
  【产品名称】LG G3港版
  【产品型号】D855
  【适合用户】中国联通用户,可使用移动2G或联通4G、3G、2G
  【产品价格】3500元
  【购买方式】  
  LG G3韩版
  虽然韩版有价格优势,同样采用单卡设计,但却不支持移动E网(2G移动用户无法上网),也就是说非联通用户的话不要选择。
  【产品名称】LG G3韩版
  【产品型号】F400S/K/L
  【适合用户】中国联通用户,可使用联通3G、2G
  【产品价格】3170元
  【购买方式】
  总结:从外观上来说,LG G3这款手机还是非常漂亮的,大屏超薄,并且配有2K屏幕,高清炫丽。2.5GHz骁龙801处理器,以及大容量存储,1300万像素、快速对焦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等等这些配置,可以算得上是安卓手机中的顶级。从目前LG G3的行、水报价来看,差价非常小,水货优势并不明显。遗憾的是国行版目前购买起来比较困难,仍需要抢购,并且国行版本均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而水货版本虽然价格更加低廉,但是失去了保修保障,并且价格优势不明显,另外,水货无法使用国内高速4G网络。如果,对LG G3感兴趣的用户,不妨等等看,LG一定会尽快解决国内供货问题,让用户尽早体验到该款产品。
  另外,由于手机已上市近两个月,很有可能买到水货翻新机,切记购买水货需谨慎,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买到假货,如果非要购买水货可以咨询身边懂行的朋友。
  声明:文中提到的淘宝链接仅供价格参考,一切问题请咨询淘宝卖家,产生纠纷与机锋网无关。
02 - LG G3水货
大家都在看什么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提起 LG 手机,似乎在社交网络上是个存在感挺低的品牌。过去一年,也曾有谣言说 LG 手机将退出中国。事实上,LG G2 目前在京东等电商还是卖得挺不错,日版的 LG G2 也以超高的性价比在淘宝上热卖着。根据IDC 的统计,2014 年第一季度 LG 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 1230 万部,勉强挤进全球前五。
在 Android 生态圈中,LG 是个非常耀眼的明星品牌,Nexus 系列相信大家都知道,后面两代都是 LG 代工,无论是做工品质,还是屏幕表现均非常出众。当然,买 Nexus 系列更多的原因在于这是体验原生 Android 最好的选择,并且性价比也出乎意料的高。
之前数字尾巴编辑部就自购了一部 Nexus 5 ,这次,我们也是第一时间购入 LG G3 ,希望能够第一时间为大家呈现 Android 生态真正顶级的旗舰机,现在能够提供哪些体验。
实际上,体验都是大同小异,它不在于谁先出谁就是厉害,或者就是借鉴。例如,之前曾在微博上分享 LG G3 虚拟键可以单独设置隐藏的特性,有不少尾巴就跳出来说,Ascend P6 时不就有了吗?
说实话,有些功能细节真的是需要你去体验才能感受到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LG 在虚拟键隐藏这个功能,是完全可以由用户去单独进行定义,比如,有些沿用 iPhone 界面设计的应用,或者一些游戏,我们可以单独设置它为隐藏虚拟键,如此一来,进入这些应用时虚拟键默认就是隐藏的。
▲ LG G3 可设置让某款应用隐藏虚拟键。
并且,虚拟键隐藏和呼出时,也不会导致屏幕像素被占用,而是在全屏的基础上出现虚拟键,这样的交互设计更加人性化。此前我在体验 P6 的时候,就发现呼出和隐藏会出现屏幕像素又被占用的情况,导致了某些应用因为界面像素被挤压,体验很差。
▲ 虚拟键呼出时重叠在应用界面,不会强制性出现导致画面像素占比变动。
类似这种细节的体验,其实还挺多。Android 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生态,即便 LG 不提供这样的功能,我们也有办法干掉虚拟键。只是流程会变得复杂一些而已,适合爱折腾的用户。在我看来,功能体验无论是谁先首创,在智能手机差异化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一部真正的旗舰级智能手机要实现的是各个方面,各个细节都表现非常出众,在我看来这就足够了。
这些话说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实际上大多数产品都没做好这些基础,不是这个功能的细节体验不行,就那个不行。
例如,LG G3 和之前 G2 一样,音量键和锁屏键在后面,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不把手机翻转过来的时候确认锁屏键的位置?LG G3 的答案是让锁屏键稍微凸起,如此一来我们摸到锁屏键的时候,就可以确认其位置。并且按键的手感非常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手机平放在桌面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双击屏幕唤醒。手机返回到主页时,也可以双击关闭屏幕。
平时,当手机处于屏幕关闭或锁屏界面时,例如在你口袋中,LG G3 还能直接通过长按音量键加启动其 QMemo+ 笔记功能,或长按音量键减来实现快速启动相机。
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一直使用的是 OneNote,所以 QMemo+ 这项功能对于我来说彷佛空气,并且我也不喜欢在手机屏幕上画画,这有点奇怪,且这类笔记功能的跨平台体验并不好,它使用的是 Google 的云端同步服务,由于经常性抽风的缘故,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科学工具,总会有些问题的。这不,最近 Google 服务器在中国访问极其困难,无论搜索、GooglePlay 都难以使用,实在让人揪心。电脑上还有办法解决,手机上可就特别麻烦了。
其它自带功能方面,例如音乐与视频,有些细节做得挺贴心。比如两者都在界面上有远程播放按钮,允许快速连接蓝牙播放设备等服务,如果你有一个无线蓝牙音箱,相信你会喜欢这个功能。视频播放则有一个旋转画面角度的按钮,方便屏幕旋转锁定后也可以轻松旋转视频的观看角度,因为 LG G3 的视频播放器,在屏幕旋转锁定之后,播放视频时依然是竖着的,而不是像 iOS 一样自动横着屏幕播放视频。
前面提到可以设定某款应用单独隐藏虚拟键的特性,实际上虚拟键还可以有些不一样的定制,我们可以在虚拟键区域加入 “QMemo+ 、通知、双窗口以及 Quick 多任务” 四项功能的按钮,还可以颠倒返回键和多任务键的位置。例如,我们加入了 QMemo+ 的话,以后就可以非常方便的点击虚拟键区域开启这款笔记应用。如果你经常查看通知栏,也可以将通知按钮加入进去。
不过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讲,实在无法接受和适应这样的体验。我尝试过将「通知」放到虚拟键区域,结果导致了经常误触,并且我也已经形成了下拉查看通知栏的习惯,很难去改。因此到最后,还是变成虚拟键只放三大金刚键。
由于体验时间有限,最后再聊聊一个系统部分的功能,就是振动强度。我不知道尾巴们有没有习惯去打开输入法的振动反馈,以 LG G3 为例,它的振动强度居然还有一项单独的设定,对于许久没有接触 LG 手机的我来讲感到非常新鲜。这项功能可以针对来电、通知、点击进行振动强度的设定,我将百度输入法的振动反馈开启后,设定较弱的振动反馈,敲打起虚拟键盘感觉很舒服,按底部的虚拟键也是如此。
整体的系统体验来看,LG 可以说在细节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在现在国产智能手机在自带应用越做越好的当下,LG G3 在系统方面的表现让我满意的始终是那些细节的东西,像日历、视频、音乐,它们的功能都非常纯粹和传统,并没有融入互联网内容或在交互设计上非常创新的地方。
像双窗口的体验,目前也有不少智能手机已经加入其中,体验其实也是非常不错,就看你平时是否有一心二用的习惯了。另外这项功能是有应用限制,也就是说你只能让特定的某几款应用展开双窗口,类似微信、微博这些都不可以的。
▲ 韩版 LG G3 的双窗口功能及后台多任务界面。
如果你在乎的是系统体验,那么这部旗舰机几乎很难找到让人严重不满的地方,我在这几天的体验过程中感觉很舒服,流畅性很棒,因为有旗舰级的配置和非常到位的优化。试了几款大型游戏,没有卡顿也没有兼容性问题。日常频繁需要用到的应用如微博、微信、QQ 等都表现出色。现在,Android 最新版的微博客户端在流畅性优化方面提升很大,滑动起来感觉很舒服。
当然最吸引我的显然不是系统体验这些,而是整部机器的硬件设计。好了,终于扯到硬件方面了。我觉得看到下面这张图的童鞋,都肯定会发现屏占比所带来的优势是有多明显,它不是为了单手操作去制造噱头,而是做到了将一块 5.5 英寸的屏幕放到了 5 英寸的机身。
▲ 和 OPPO Find 7 对比。
▲ 和 HTC One 时尚版对比。
▲ 和 vivo Xshot 对比,两者几乎一样大。
▲ 和 XPERIA Z2 对比,甚至比 Z2 还要短。
上面这组图片,包括了 5.2 英寸 vivo Xshot 、5 英寸 HTC One 时尚版、5.5 英寸 OPPO Find 7 标准版以及 5.2 英寸的 XPERIA Z2 。从上图来看,各位是否对 LG G3 的屏幕尺寸有点惊讶呢?至少对于我来讲,5.5 英寸的高屏占比以及优秀的手感成为了这几天玩着它最欲罢不能的吸引之处。
这部机器的硬件设计可以说除了背面是塑料有所遗憾外,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5.5 英寸的机身仅重 149 克,与之相对比的是重量为 145 克的 HTC One 时尚版、148 克的 vivo Xshot ,163 克的&&XPERIA Z2 以及 173 克的 OPPO Find 7 。LG G3 因为用了塑料背壳的缘故,整部机器很轻巧,当然这和 LG 在轻薄方面下的功夫也有很大关系。
另外,LG G3 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地方,那就是屏幕。5.5 英寸的屏幕加上 2K 的分辨率,细腻得你不知道说什么好,并且 LG 在色彩方面的表现其实一直以来都在行业上享有名誉。看 4K 的片源时,这种感觉会极其明显。那些对像素非常敏感的朋友,相信这次你得 “闻” 着屏幕才能去看看像素点是否明显了。
最后,我想大家可能还会关心拍照方面的体验,因为这次 LG G3 也加入了一个新的装置来提升对焦速度。实际体验下来和 LG G2 相比有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弱光下。和其它旗舰机相比,例如 iPhone 5s ,也是完胜。但是,整个拍照体验有一个极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是拍照完成后,生成照片和删除照片的速度极其缓慢,简直让人觉得是硬件的闪存有问题。到时候有国行版 LG G3 时再试试看,这样的体验确实让我有点感到不解。
另外,这款机器虽然有光学防抖,但拍摄时画面也有点抖,这与我用 Lumia 925 、Lumia 1020 这类同样有光学防抖的机器相比,它的防抖性能实在是一般。一句话点评 LG G3 的拍照就是:拍照体验欠佳,白平衡精准,细节丢失在弱光下有点严重。这样的结果与当今大多数旗舰表现一致,所以不用因为这样的点评而对 LG G3 的拍照表现感到失望,事实上它已经达到了一流的水准。
最后,按照惯例还是放点样张,注意是经过 VSCO 滤镜处理。
总有人说 Android 应用品质不如 iOS 之类的话,在我看来这即便是个事实,也没有必要太过于在意。Android 提供的应用体验也有超越 iOS 的地方,例如输入法,例如浏览器体验,例如整个生态的开放性。我常年携带着三大系统,主力机不是 Android 就是 Windows Phone ,最近虽然用着 iPhone 5s ,但屏幕实在太小,全键盘输入法难以双手同时持握输入,且输入体验不尽人意,最后也是沦为听虾米音乐和拍拍照片的备用机。为什么我一直以来坚持用 Windows Phone ,便是移动平台上最经常干的事情就是输入,而不是玩游戏或耍应用。
当然了,iOS 的应用生态是最好这点毋庸置疑,同一款应用在 iOS 上无论是流畅性还是稳定性,Android 都是比不上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不同平台有不同的优势,例如我自己,我更加适合的就是一些开放的平台,而不是太过于封闭。
看到 iOS 8 逐渐走向开放,说实话内心还是蛮欣慰。但面对百花齐放的 Android 平台,我还是难以抗拒。从三年前接触第一部 Android 手机以来,期间玩过的手机不下百部,几乎每一款旗舰都把玩过,从 Android 1.6 开始,见证了这个生态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者就是碎片化的问题,现在新推出的 Android 旗舰,其实无论是规格还是屏幕分辨率等,都已经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像我们自己做数字尾巴客户端,面临的问题大多数也只是老机型的适配问题,旗舰机的体验都表现得非常好。当然,总会少不了某些品牌就喜欢特立独行做个奇葩的分辨率让开发者去单独适配。
Android 平台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品牌厂商的差异化越来越少,且在创新方面不如 Apple 那样具有革命性。因为开放的缘故,至今 Android 仍然没有优秀的多屏互动体验,连个标准都没有。像 Miracast 这样的无线投屏体验,放到大屏幕上不仅分辨率缩水,而且居然还延迟明显。
Google 不会去制定标准并强制性要求品牌执行,这是挺可悲的一点,从一开始就打着开放的旗号,现在想制止变得有点尴尬,自家的 Nexus 手机除了高性价比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反观 iOS ,有 AirPlay 和 AirDrop,无线投屏很方便,分享给周围的 iPhone 用户也很方便。再者就是 Google 被墙的问题,每一部国内的 Android 手机都没有谷歌服务,导致了这样或那样的兼容问题。环聊是很好的内置聊天应用,因为各种原因也没有机会用上,此外还有云端网盘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许多客观的原因,大众用户很难体验到。当然,现在大多数 Android 用户也习惯了没有 Google 的世界,这点也只能呵呵了。
像我们这次购买的 LG G3 ,因为是韩版的缘故,谷歌服务没有被阉割,VSCO Cam 和大型游戏兼容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我此前玩过一些国产旗舰,他们甚至连 VSCO Cam 都无法安装,非得搞定谷歌服务才行,有一些甚至搞定了谷歌服务还无法正常安装。这样的体验会给予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手机,本应是简单不复杂,不能总是折腾用户。
最后,尽管体验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但是,现在的我拿起任何一部手机时,手指总会不自觉的在背面找锁屏键,不得不说,这样的结果让我出乎意料。加上让人满意的屏占比,整部机器可以说是非常诱惑到我。个人蛮期待着它能够和日版 LG G2 一样具有高性价比,届时相信又会成为一款非常非常优秀的 Android 旗舰。
注册或登录数字尾巴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国际大厂对系统的把控能力都挺强的
顶啊顶啊,好贴不顶是一种罪过
不错不错,楼主是个绝对高手
值得学习 谢谢提供,继续努力啊
自己屏幕调教确实比较牛
问一下楼主知不知道怎么把双击唤醒屏幕这个功能给取消了?我常常拿着手机它突然就亮了。很烦的。
最近的国行一定要出双卡版的,这是为了让喜欢单卡的人更坚定海外版的吧。。。
欧阳 发表于
因为硬件不代表一切,苹果的硬件放在android的主流手机来讲,都是偏低的,但是做工及生态环境非常重要,L ...
苹果的硬件配置和旗舰安卓比仍然很高的,只是不作为宣传的重点。另,LG的做工好过三星。
背面丑哭了
不知道电池性能如何。。。不过可以换电池真的很厚道
真不错~想入~京东3499~好心动
g2确实是台好机子,个人感觉g2更漂亮,但是g2屏幕易碎确实存在,真是高平占比带来的问题?不知道g3这方面怎么样你碎过几个?易碎 你们家全用?
背壳涂层掉漆么
当时从G2和荣耀6之间选了后者,觉得亏了……
因为硬件不代表一切,苹果的硬件放在android的主流手机来讲,都是偏低的,但是做工及生态环境非常重要,LG的手机硬件主流,但是做工真的一般。手持g flex&&,做工简直棒极了
林十兄果然是wp粉啊
之前我用的是ip5和1520,两个都不是很满意,一个屏太小一个应用少,上周搞了个韩版G3,各种满意。。。
当然有缺点,虽然是三千电池,但掉电真的很快,好在韩版标配两块电池一座充,话说抠后盖换电池这种事好像上世纪做过一样。。。
魅族會不會感到相當的頭痛。
国行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
觉得天线和运营商标有点受不了。。
这屏占比。就是背面丑了点。国内上市估计晚很久
就是日版的rom少了些
吐槽后背音量键和电源键的兄弟,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你没用过G2,用了就离不开,现在再摸那些屏幕不能双击解锁和侧面有按键的机器,感觉极其别扭~~~
广告里那颗会动的摄像头好神奇,
非常具有诱惑力,。。
手持gpro2没有一个月。。。。。。就来了3,表示想哭呢!!写篇gpro2的测评安慰一下怎么样啊
g2电池续航很给力 g3怎么样呢?
这货在韩国卖的很火!
最感兴趣后背的激光辅助对焦,听着很高大上的感觉
要是g3运行的是ios该多好
多年不玩安卓了、、背面的按键设计有点意思、
关心两点啊,一个是外放音量和内放音质,另一个就是信号问题,g2就是因为这两点被甩给老婆用了,请楼主帮忙解惑!
g3可以一统江湖了。其实g2已经足够好了
G3外形还是不错的 关心下,你的手怎么了?
刚入了G2一直犹豫要不要等G3,最终还是没忍住
虚拟键细节做得越来越人性,而且与其他5寸以上的机子对比时,真的震惊了 实在太棒了
LG的正面是真特么的漂亮!&&如果能老老实实的搞背面& &多好。。
等待掉价&&然后入手
一直觉得比三星好。。果然还是很不错很给力的
正面好漂亮,背面有点丑
LG还不错的,朋友用一款圆月弯刀,超霸气~~~回头率一百
为什么不弄个纯白的呢,非的弄个熊猫机!
关注很久啦,小伙伴去年购了一台g2,感觉很棒。
这款机器还真是不错。
这翔一般的后盖,实在是无法直视、
之前就很想买g2,结果买的note3。现在又不知道怎么买,哪里有卖?
g2路过帮定。
shenyanjie 发表于
g2电池续航很给力 g3怎么样呢?
根据国外一个网站测试g3的续航不如g2
十兄想吐槽魅族吧==
双击状态栏也能锁屏,不需要回到主界面
偶尔写点内容,参与运营,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数码产品打交道。
作者其他文章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
DGtleStyle
每日推送精选文章
更多福利活动等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LG G3评测:屏幕很棒但不再是惊艳的产品
[摘要]G3的屏幕是目前智能手机中最好的,但整体没有了G2那种被低估的感觉。
腾讯数码讯(吴彬)在非智能手机时代还能靠设计骗骗妹子的在智能手机时代彻底不灵了,尽管在全球保持这不错的出货量,但在中国内地,LG手机一度面临撤出市场的边缘,京东商城曾经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有LG这个品牌的手机产品销售。2013年的9月,LG借回归中国内地市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款明显被低估的手机,配置出色,设计创新,但无奈品牌影响力不足,导致产品铩羽而归。之后的曲面屏手机LG G Flex尽管媒体关注力度更大,但在实际的销售中也没比G2好到哪去。如今G3也来了,传闻LG将在下个月正式发布这款手机的行货产品,不过我等不及,就通过英国的购物网站Expansys拿到了一款国际版的体验机。更出色的配置加上更骚的造型,说能不能卖的动为时尚早,但G3还算是今年看点颇多的产品之一。背部奇葩的设计得以保留如果不给我看真机,我基本上已经想不起来LG G2长什么样子,唯一清晰的记忆是背后的电源+音量键。这奇葩的设计延续到了G3上,同时变本加厉的把背部按键做大做平。这让我刚刚上手的时候,需要主动的去用手指寻找电源按键,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和的S系列一样,G3相比去年的G2屏幕扩大到了5.5英寸,好像现在的Android手机升级版屏幕尺寸不变大的话,存在感极低。随之而来的变化是手机三围的增加,相比G2,这款新机在使用时稍显臃肿。从G2设计背部按键开始,外界就传闻LG的设计师是处女座,为了让手机两侧变得整齐而将电源键和音量键后移。看来处女座的设计师没辞职,因此这样的设计在G3上得以保留。上面说了,这样的设计开始时会让人感到不习惯,但是在熟悉之后按键的动作就一气呵成了,尤其是食指习惯了之后会定位电源键,操作方便不用改变手型,好用到爆!另一大变化来自电池,LG G3全系列的电池均可拆卸了,G2上只有韩版才有这待遇。3000毫安时的电池被一块万年大塑料的后盖包裹,拉丝纹理的后壳手感还不错,没有廉价机的感觉,我不是金属死忠,这样的手感个人认为绝对可以接受了。同时G3背壳表面对指纹的抵抗力不错,平时使用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出指纹的残留。不过这样的后盖对于耐磨性相对较差,长时间的使用后留下“岁月的痕迹”也在所难免。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摄像头左右两侧对称的设计中,左侧黑色很奇怪的东西。我拿到手机的时候,我同事以为他是红外发射器。实际上这是G3的卖点之一“激光对焦”的部件,我在后面拍照部分会详细说明。屏幕对于LG来说不叫事作为全球知名的屏幕生产厂商,LG为G3选择了产能较低的2K屏,估计是相信自家的供货实力吧。屏幕的ppi高达538,超窄边框和屏幕内按键的设计也让G3的屏占比达到了76.4%,而全贴合的屏幕让G3在熄屏的时候,整个屏幕和边框浑然一体,视觉冲击力很强。整块屏幕的色彩表现力不错,对比度高,同时整体的亮度也不错,光线直射下也能看得清屏幕。不过2K分辨率在5.5英寸的手机上优势还是不明显,和同为1080P屏幕的M8对比,100%的情况下差距几乎没有,除非放大到像素点程度才能多多少少看出一些差别。我还是那句话,人眼不是显微镜,2K屏在如今的智能手机上实用性有待提高,同时拉高了产品的成本还让手机更费电。硬件大家都一样但G3热力四射我拿到的这款低配版的G3在硬件方面没有什么亮点,801的处理器配3GB RAM,安兔兔跑分也就那么回事。而LG也为G3推出了一个搭载805处理器的cat 6版本,硬件党可以关注一下那个机器。机身发热的状况有点严重,我测试了G3跑都市狂飙8半小时后的温度,背面对烫的部分红外温度枪的测温达到了44摄氏度,四十五分钟的在线网页浏览之后的温度也有40摄氏度,这与人手的温差比较大,因此在正常持握手机的时候,温度会让我很难受。由于不是行货,因此G3的存储空间只能做个参考。标称16GB的国际版G3可用空间10.35GB,估计行货版本的G3由于预装的问题,剩余空间只会比这个少不会比这个多。我快被双击屏幕整疯了系统的扁平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是趋势,配色偏向于小清新,整体的交互体验延续了G2的风格。系统本身的功能新增的功能不多,不过大多数的功能得到了加强,比如底部虚拟按键自定义,G3上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并支持手动排序,5.5英寸的屏幕最多可以放置五个图标,而且实际的体验中不会有丝毫的委和感。单就这一点而言,虚拟按键显然比实体的触摸按键有一定的优势。新增的功能中,LG主推的一个功能叫Smart Notice,在桌面上的一个动态小卡片,手机所有的来电、短信、邮件等提示信息都会以卡片的形式出现在桌面上。说白了就是把应该在下来提示栏中该出现的提示拿到了桌面上,功能有点重叠,鸡肋的成分大于实际用途。LG和老对手三星的竞争从未停止过,在G3上LG加入了健康应用LG Health,区别于三星的健康软件,LG将提供了多种的运动模式,可以让用户分别在不同的场景下记录运动数据。手机可以单独使用健康软件,同时也能和LG的腕带或者刚发布的手表相连。剩下的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同屏多任务、老人模式、访客模式等等G3也都支持了,不算创新,因为这些功能似乎现在是个手机都有,体验与其他的手机没有明显的区别,我就不赘述了。由于G3“变态”的把按键设计在了背部,因此在手机平防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用一种方式替代传统的机械按键点亮屏幕。LG和很多手机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一样——双击屏幕,通过快速双击屏幕实现点亮(熄灭)屏幕替代点击电源键的动作。LG已经意识到这样的设计误操作的几率会上升,于是默认在手机中加入了当前置感光元件被遮挡时双击屏幕功能无效的机制。不过这并不能阻碍误操作的发生,尤其是当我坐地铁习惯性的把手机拿在手里的时候,G3会经常因误操作播出去电话。最郁闷的是在G3上,双击亮屏没办法关闭,在几天的时间里,这个功能几乎成为了我的梦魇……还有个问题来自UI的设定,G3上系统的反应速度偏慢,点击之后会有明显的延时。这肯定不是硬件问题造成的,也许韩国人在设定UI的时候,认为慢一点才能“萌萌哒”。听起来高大上的激光对焦1300万像素镜头,支持OIS光学防抖,配备双色温闪光灯,本来这些参数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但由于激光对焦功能的加入,让我对G3的拍照有了很大的兴趣。上文我们提到过,G3的激光对焦模块设计在镜头的左侧,和闪光灯对称,G3也是目前全球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手机产品。原理嘛?很简单,在开启拍照模式之后,激光发射器会发射一道锥形激光束,根据打到物体上折返回来的时间判断物体的距离。LG官方给出的激光对焦速度的数据是276毫米,对比三星在S5上所宣传的0.3秒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差别,在日常拍照中体现的也不明显。不过激光对焦对于极暗环境下的对焦帮助非常大,普通对焦对光线要求非常大,极暗环境下对焦速度会非常慢,但激光对焦对光线要求低,因此在对焦速度上有巨大的优势。极弱光环境下G3的对焦速度很快,但是照片质量不敢恭维不过“呵呵”的是,对焦速度快也救不了2.4的光圈+IMX 135,由于进光量低外加抑噪能力一般,弱光环境下的照片噪点多到没法看。好马配好鞍才能快马加鞭啊……LG G3的摄像头模组沿用了去年G2的模组,本质上没有任何的更新。言归正传,来看看实际的拍照效果,尽管抑噪能力一般,但在正常光线下,G3的拍摄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照片整体的饱和度高,放大后画面边缘涂抹显现也控制的较好,不足的问题还是来自夜拍,进光量低是硬伤,无药可救。最后是G3的续航时间,几天的使用下来,3000毫安时的电池表现不太稳定,受到屏幕、机身发热等影响比较大,电池最短只续航过6小时,而最长的一次用了14个小时,综合来看G3的平均续航时间在10-12个小时左右,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吧。而在电量的详细消耗列表里,最多的无疑是G3上的这块2K屏幕,所以对于手机该不该配2K屏这个问题,还得从长计议。几天的使用后,我认为G3是个不错的手机,不过它已经不是 “被严重低估”的手机。在经历了G2看似惊艳的设计之后,G3仅仅是延续,初见不会再有那种“我勒个去!”的感动。硬件的透明化导致大家拿到的东西都一样,2K屏幕的表现力确实惊艳,但背后带来的巨大电池消耗有点让我吃不消。唯一的惊喜来自激光对焦模块的加入,它确确实实在弱光的拍照时对于对焦的帮助是巨大的,不过由于摄像头本身不给力,导致弱光下照片的水平不敢恭维,也让先进的对焦系统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8月份LG会在国内发布G3的行货版,届时这款手机将迎战的是 6、 4甚至是MX4这样的对手,作为国际品牌的旗舰产品,G3定价4K开外是正常的,但靠目前这个产品和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品牌,想要赢得金九银十的市场,LG和它的G3都不太乐观。 查报价,看新品,尽在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数码”或“qqdigi”,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责任编辑:jied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4国行和港行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