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句法依存关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用语音语汇语法的例子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_百度知道
用语音语汇语法的例子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词)之间的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He plays the piano,他们性质相同.比如.这就是聚合关系里的一种.组合关系体现了语言的线性特点和相互间组合的规则性、偏正关系等,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比如说“犯罪”可以翻译为commit a crime 也可以说成是make a commit、述宾关系.本句中的he和plays就是组合关系里面的主谓关系.  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方式和类型.  组合关系是指语法成分之间在应用中前后发生的结构关系,一组词,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几个词,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例如主谓关系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组合关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无标题文档
[][[][][][][][][][]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比如,同样的一个意思,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说法:
(1)我昨天下午去学校了。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afternoon.
如果两种语言的顺序换一下,这样说:
(3)?我去学校了昨天下午。
yesterday afternoon went to school.
例(3)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不这样说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话人想急于说明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才这么说,例(4)则是错误的。判断一句话是对是错,依靠的标准就是语法。
总的来说,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包括词的构造、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根据语法的规则,我们可以判断人们的话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掌握了语法规则,我们还可以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一、语法的特征&
任何掌握了两种语言的人都会知道,不同的语言的语法一般都是不同的,比如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汉语、韩语、日语等的语法规则都是不同的,但这个不同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语法规则方面。其实,所有语言的语法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拥有一些抽象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共同的。这些基本特征包括:
(一)抽象性
在词汇一章中说过,词义具有抽象性。同样,语法也具有抽象性。我们学习一门外语的语法时,总是希望老师或者教材给我们总结一条一条的语法规则,然后努力地背诵,希望背会了这些语法规则就可以正确地说话了。虽然这个方法不一定好,但是这说明了语法具有这样的一个特征:抽象性。成千上万的不同的词或句子,忽略具体的词义,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相同的类。例如:
(5)人、苹果、桌子、狗、天、树、电脑、篮球……
(6)我写信。&&&
他看书。&&& 小猫咬尾巴。&&
兔子是红眼睛。
例(5)中所有的词的意思都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是名词。例(6)中所有的句子的意思也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是按照这个规则组成的:名词+动词+名词。这些共同的地方就属于语法。一种语言的各种规则全部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种语言的语法了。所以说语法是抽象的,是从许许多多具体的内容里面概括出来的一些抽象的规律。
(二)稳固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语言也是如此。语言的变化不仅发生在语音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也会产生一些变化。拿汉语来说,汉语自古至今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孔夫子在河边说:(时间)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不分白天黑夜。
例(7)出自两千多年前的一本书《论语》,这句话在两千多年前是怎么发音的,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跟现在不一样。“子”“川”“曰”是什么意思?没学过一点古代汉语知识的人一定不知道。但通过与例(8)比较,可以发现,两个句子有相同的地方:语序基本不变。
这个例子说明,相对于语音、词汇来说,语法是比较稳固的,变化是最小的。
(三)系统性
  语法是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的严整有序的规则系统。语法系统由语素系统、词类系统、短语系统、句子系统和句群系统等若干子系统构成。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等语法单位之间互相联系,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其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法结构规律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1、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语法成分之间在应用中前后发生的结构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了语言的线性特点和相互间组合的规则性。
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方式和类型,例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偏正关系等。例如:
(9)他走了。&&
(10)下课&&&&&&
(11)大眼睛&&&&
例(9)“他”和“走”、“花”和“开”之间是主谓关系。例(10)“下”和“课”、“买”和“东西”之间是述宾关系。例(11)“大”和“眼睛”、“白”和“裙子”是偏正关系。
2、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指能够在相同的功能位置上出现的语言单位,同一个聚合关系中的语言单位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聚合关系体现了语法成分的可代替性和可选择性。
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例如:
A     
    来    &
衣服    
洗   &&&
小美 &&&&&&
上述A、B、C三类就是不同的聚合关系构成的类。例如A类的“春天”“衣服”“小美”都是名词,B类的“来”“洗”“去”都是动词,C类的“了”“过”都是助词。
(四)民族性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民族特点,和语音、词汇一样,语法也具有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语法特点不同。以语序为例。现代汉语、英语的句子多是SVO结构,而日语、韩语等则是SVO结构。例如:
(12)我买了一本书。
bought a book.
(14)日语
(15)韩语
可见,语法具有民族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不同的语言时,应特别注意不同语言的语法之间的不同特点。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在学一门外语时,仅仅知道一个字怎么发音、记住大量的单词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哪些词可以组合在一起、应该怎么样排列在一起等等。刚开始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汉语语法太难了。参加过HSK考试的留学生,也有多数人会说语法部分太难。即使是取得了HSK8级的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
(16)在小时候,我跟我哥哥关系好多了。亲戚和很多朋友大家都常常羡慕了我们。我们很少吵架了。可是以前我们的关系没有那么好了。
上面的一段话,每个字都没有写错,但几乎每句话都不对。应该这么说:
(17)小时候,我和哥哥的关系很好,亲戚和很多朋友都很羡慕我们。现在,我们也很少吵架了,但这之间我们的关系没有这么好。
汉语的语法有自己的特点。跟印欧语比较,现代汉语最根本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借助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语序重要
现代汉语的语序非常重要,语序的变化常常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例如:
(18)头羊――羊头&&&&&
红火――火红
(19)披着羊皮的狼――披着狼皮的羊&&&
(20)学习汉语――汉语学习
(21)我们看――看我们
(22)一瓶酒喝十个人――十个人喝一瓶酒
你能区别出来这5个例子的前后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你能够区别出来,那说明你的汉语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如果区别不出来,那也没关系,这些知识我们会在后面一一介绍的。这5个例子前后的语序不同,也导致了其句法结构、语义关系、语用等各方面的不同。
(二)虚词重要
现代汉语的虚词从数量上不算最多,但比较复杂,使用频率很高,作用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外国人头疼的地方。
一个语法结构,有没有虚词或者使用不同的虚词,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
(23)爸爸和妈妈――爸爸的妈妈
(24)我不说。――我没说。
(25)他考上大学了。――连他也考上大学了。
(26)他去了北京。――他去过北京。
(27)他会来。――他会来的。
(28)12点了。――都12点了。
(20)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
(30)他是哥哥。――他是哥哥呗。
这8个例子前后两句话的意思还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不同在哪里?为什么呢?
(三)词类多功能
印欧语里,一种词类往往只能做一种句法成份,即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例如:
(31)I’m
very happy.
smiled happily.
(33)Life
is full of happiness.
这3个英语句子里的“happy”(幸福)都不同,第一个是形容词形式,第二个是副词形式,第三个是名词形式。这3个词不能换用,因为每个词在句子里的地位都是不同的:第一个是表语,第二个是修饰语,第三个是中心语。
但在汉语里,“幸福”在什么位置出现都不需要改变形式。例如:
(34)她很幸福。
(35)她幸福地笑了。
(36)人生充满幸福。
例(34)的“幸福”作谓语,例(35)的幸福作状语,例(36)作宾语。这个例子说明:
汉语的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种词性往往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
(四)句法单位结构的一致性
在汉语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
(37)a.头疼&&&
b.头很疼&&&
c.头很疼。
(38)a.书桌&&&
b.老板桌&&&
c.真大的桌子。
(39)a.下岗&&&
b.下雨&&&&&
c.下雨了!
例(37)中的三个单位,前后之间都是主谓关系,例(38)的前后都是偏正关系,例(39)前后都是动宾关系。但这三个单位的性质是不同的:a是词,b是短语,c是句子。
三、结构单位
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单位分为六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复句和句群。语素在词汇部分已经有所介绍,语法部分不再赘述;句群部分比较复杂,这里也不作介绍。语法部分主要介绍中间4级单位。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例如:
(40)我、桌子、好、和、也……
主要介绍现代汉语的各种词类及其语法特征。现代汉语大致有14种词类,包括10类实词和4类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区别词、叹词、拟声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短语又称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语气和句调的语法单位。例如:
(41)我来&&&&&&&
(42)禁止吸烟&&&
(43)美丽大方&&&
又快又好&&&
(44)一个苹果&&&
高大的建筑……
主要介绍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有明显语气和句调的语法单位。例如:
(45)外滩是上海最美的地方。
(46)我来自韩国。
(47)饿死了。
主要介绍句子的功能组成――句子成分;了解现代汉语的句型、句类、句式及特点。
复句是由结构上互不包含、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句子。复句由分句构成,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句内停顿,书面上用有逗号或分号表示,复句末尾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常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例如:
(48)要是我力所能及的,让我干什么都行!
(49)为了通过HSK8级,他每天都努力学习。
主要介绍复句的类型,掌握关联词语。
句群是由语义相关的几个句子组成、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语法单位。例如:
(50)下放着一个小小书桌,桌前一张转椅,桌上一大片厚玻璃,罩着一张我们太太自己画的花鸟。此外桌上就是一只大墨碗,白磁笔筒插着几管笔,旁边放着几卷白纸。
(51)袁小姐是个画家,又是个诗人,是我们太太的唯一女友,也是这“沙龙”中的唯一女客人。当时当地的画家女诗人当然不止袁小姐一个,而被我们的太太所赏识而极口称扬的却只有她一人!
句群部分不作介绍。
1.语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题
1.下列几个例子横线两边的意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们分别说明了汉语的什么特点?
&& (1)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
&& (2)香菜――菜香
(3)白酒――白葡萄酒――白葡萄酒。
2.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词。
一天,我_______朋友一起在外边玩,我哥哥_______打棒球。大概一刻钟_______后,我听见哥哥叫我,_______我没在意,继续玩_______很起劲。后来我_______听到了他大叫一_______,我这才向他跑_______,只看到哥哥蹲_______那儿,站不______
_______了。
一、词的划类依据
词类,是对一种语言的所有词进行的分类。一种语言的词是数以万计的,但这些数以万计的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分为几十类或十几类。例如:
上面有12个词,如果要求你这12个词分成不同的类,你会分为几类?哪些词会划为一类?估计很多人都会进行这样的分类:分为4类。每类包含的词如下:
人、太阳、时间;&&&&&&&&&&&&&&&&&&&
吃、喜欢、下课
、漂亮&&&&&&&&&&&&&&&&&&&&&
很、非常、不
如果问到你为什么分类?为什么要分为这4类呢?估计有人可能回答不出来。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构建语法规则系统。例如:划分词类可以说明句子的结构。句子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划分词类给每一个词语定性,可以帮助说明句子的结构,归纳句型。其次,可以说明各种词的不同用法;可以说明部分病句的原因,哪些词可以搭配,哪些词不能搭配。此外,划分词类也可以为语言学习者提供简洁、有规律的语法规则,从而快速学习语言。
至于词的分类依据问题,一般来说有三种,一是意义标准,一是形态标准,一是语法功能标准。
(一)意义标准
意义不是指词的具体的词汇意义,而是概括的意义。早期的语法教材给词分类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是意义标准,如名词表示事物,那么表示事物的就是名词;动词表示动作行为,那么表示动作行为的就是动词。
但意义往往是模糊的,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一依据很难操作。例如“金”和“铁”看起来意义相同,都表示金属,都是事物,应该都是名词。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对比如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者是不同的,属于不同的词类:“金”是区别词,因为它不能单说、单独使用;“铁”是名词,可以单独使用。可见,按照意义来划分词类是不准确的。
(二)形态标准
形态是指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这就是形态。在形态系统发达的语言里,不同词类的词有不同的成系统的词形变化。比如英语:
名词:有数的变化,可以后加复数形式-s或-es。
动词:有时的变化,可以后加-ed、-ing等。
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可以后加-er、-est。
形态标准比较简单、明显,但形态事实上仍然是语法功能的外在表现。这一标准只适应于形态系统比较发达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不适用于形态不发达的语言。
现代汉语里也有一些形态标志,如构词形式,有些词可以加词缀构成新词,同时也有标记词类的作用。例如:
(2)X头:想头&
准头& 甜头
(3)X化:口语化&
美化& 通俗化
&例(2)中“想”“准”“甜”加了后缀“头”以后,意思跟原来都不一样了,构成了新词:“想头”的意思是“想法;希望”,“准头”指“射击、说话等的准确性”,“甜头”的意思有两个:“①好吃的味道;②好处;利益”。可见,想≠想头,准≠准头,甜≠甜头。发生变化的还有一个方面:“想”是动词,“准”“甜”是形容词,但加了后缀“头”以后,都变成名词了。后缀“头”可以看作名词的标记,类似的还有“老、子、儿、手”等,凡是用“头、子、儿、手”构成的词一般都是名词。
例(3)的“化”也是后缀,附在“口语、美、通俗”的后边,既可以构成新词,也是动词的标记:不管词根是什么词性,凡是用“化”构成的词一般都是动词。
但总的来说,汉语词类的形态变化不太丰富,也不具有普遍性,形态只可以作为汉语划分词类的辅助标准。
(三)功能标准
语法功能标准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和作句法成分的能力。组合能力指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以什么顺序组合、组合后表示什么关系等。例如:
(4)看:&&&&&&&&&&&&&&&&&&&&&
正在看&&&&&&&&&&&&&&&&&&& &*正在书&&
*很看&&&&&&&&&&&&&&&&&&&&&
*很书&&&& &
看了&&&&&&&&&&&&&&&&&&&&& &*书了&&&&
看电视&&& &&&&&&&&&&&&&&&&&*书―&&
*一个看&&&&
&&&&&&&&&&&&&&&&一本书& &
看一下&&&& &&&&&&&&&&&&&&&&*书一下&&
“看”是动词,可以跟“正在”之类的副词组合,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不能跟“很”之类副词,不能受“个”之类的量词修饰,但可以跟“次”等之类的量词组合。“书”是名词,不能跟“正在”和“很”之类副词组合,不能跟“次”等之类的量词组合,但可以跟“本”之类的量词组合。可见,词的性质不同,组合能力也有不同。反之亦然,词的组合能力不同,说明词的特性不同。
作句法成分的能力,是指一个词能否作句子成分,如果能,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即能否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6大成分中的哪一种。例如:
“花”的组合能力可以概括为:可以跟数量词、动词、形容词组合,不能与副词组合,不能与时态助词组合。“花”可以作主语、宾语,不能作谓语。由此,可以判断“花”是名词。
语法上所说的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进行的分类。汉语不是形态发达的语言,汉语里词类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这两个方面,尤其突出地表现在组合能力这一方面。词的意义、形态是具有参考作用的。因为,词的语法特征和词的意义、形态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说来,有相同的语法特征的词,在意义、形态上也会有相同之处;反过来说,在意义、形态上有共同之处的词,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语法特征。
总之,汉语的词类划分,主要依靠语法功能标准,形态是辅助标准,意义是参考标准。
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可以把现代汉语中的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实词内部又可以分为10个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区别词、叹词、拟声词等。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统称为虚词,虚词一般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现代汉语中共有4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从总体上看,词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分类:从一种语言所拥有的词汇总量角度看,词类是分类问题。一种语言当中的几万个词语按照什么标准怎么分类,分为多少类。
归类:从一种语言的每一个具体的词来看,应该归入划分好的哪一个类,就是“词性”。
实词一般都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实词的每一类中包含的成员数量都很大,不能穷尽列举,是开放的。
(一)名词
1.名词的意义分类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还可以表示时间、处所和方位等。根据意义,名词可以分为下列几类。例如:
指人名词:人、小王、鲁迅、校长、
事物名词:天、树、计算机、书包、巧克力、体操、民主、系统、知识……&
时间名词:星期一、2004年、清明、刚才、以前……
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东、西、南、北、内、中、以上、之上、上头、上边、上面……
处所词:上海、北方、周围、郊区、里头……
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名词还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专有名词:表示具体的人、事物、地点或机构的专有名称。例如:
上海、金茂大厦、黄山、亚洲、《阿Q正传》、全聚德
集体名词:表示一群人或一些事物的名称。例如:
车辆、人类、船只、马匹、人们、家庭、军队、集团
抽象名词:思想、气质、文化、友谊、生活
专有名词之外的为普通名词,表示单个的人和事物则称为个体名词。
2.名词的形态标志
&名词的形态标志是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常见的前缀有:阿、老、小。例如:
阿―:阿姨、阿姐、阿三、阿毛
老―:老张、老外、老弟、老大
小―:小王、小朋友、小亮、小老师、小把戏
常见的后缀有:
-子:盒子、票子、杯子、书呆子、胖子、盖子
-儿:门儿、包儿、汁儿、刺儿、眼儿、粉儿、尖儿
-头:石头、霉头、奔头、由头、看头、甜头、刺儿头
-者:作者、笔者、老者、前者、领导者、麻烦制造者
一般来说,不管词根是什么词性的,用“-子、-儿、-头、-者”等构成的词一般都是名词。
3.名词的语法特点
名词的语法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1)飞机起飞了。
(2)下雨了。
(3)我买了一顶棒球帽。
名词“飞机”“雨”“棒球”分别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2)大多数名词可受数量短语、形容词、动词甚至名词等的修饰。例如:
&一个人&&&&&
一栋楼&&&&&&
野玫瑰&&&&&
黑芝麻&&&&&
美丽的心灵
&纪念邮票&&&
出租汽车&&&
玻璃发卡&&&
石头心肠&&&
3)多数名词不能重叠。除了“人”“家”“年”“天”等极少数名词除外,多数名词不能重叠。例如:
&&&&&&家家
&&&&&里里外外&&&
条条框框&&&
&&&&*汉语汉语
&&*汉汉语语
一般不受副词修饰,除了部分名词除外。例如:
& &&&*很铜&&&&&&&&&
*很米&&&&&&&&
很铁&&&&&&&&&&&
很面&&&&&&&&&
“铁”是事物,具有“坚硬、不易毁坏”等特点,“很铁”的意思是“关系非常好,不易被破坏”;“面”的特点是“柔软,可以被任意揉成各种形状”,“很面”意思是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张,任人摆布。“中国”有很多特点:古老、勤劳、善良、聪明、有点小狡猾等等。因此“很中国”的意思也有很多。副词修饰名词,其实是修饰该名词所具有性质细节。
4.名词偏误分析
(4)*我妈妈今年55岁数了。
――我妈妈今年55岁了。
(5)*上课的时,不能打电话。
――上课时,不能打电话。
――上课的时候,不能打电话。
(6)*爸爸为了我花了很多金钱。
――爸爸为了我花了很多钱。
(7)*我回到家的明天,就和朋友一起去玩了。
――我回到家的第二天,就和朋友一起去玩了
例(4)“岁数”是名词,误用为量词了。例(5)有“的”的时候,只能用“时候”,没“的”时,可以单用“时”。例(6)“金钱”为书面语,应改为“钱”。例(7)“明天”是“今天的下一天”,一般与“今天”是对应的。“第二天”是“某一天的下一天”,一般与某一个具体时间相对应,“回到家”的时间是一个具体的时间,只能用“第二天”。
(二)动词
1.动词的分类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可分为如下几类:
A.动作、行为动词:吃、打、跑、买、烧……
B.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如:爱、想、盼望、喜欢、妒忌、了解……
&&&&&&&&&&&
心理动词可以受“很”修饰,同时可以带宾语。如:我很喜欢他。
C.存现动词:有、出现、消失……
D.判断动词:是……
E.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能愿动词主要表示可能、意愿或必要。它的类型有:
表示可能:能、会、可能、要
表示意愿:肯、愿、愿意、敢、要、情愿
表示必要:要、应、应该、该、当、得
F.使令动词:请、叫、派、让、要求。 &
G.形式动词:加以、予以、给以。
H.趋向动词:包括:上、下、来、上来、下去、过来等。趋向动词具有方向性。例如:
(8)我现在家里,你来我家吧。
(9)我现在家里,马上去学校。
(10)我现在外面,马上回家去。
“来”表示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去”表示“从所在地方到别的地方”,远离说话人的方向;“回”表示“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
趋向动词还可表示“开始”或“持续”等时态。例如:
&(11)下午下起雨来了。
&(12)一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13)虽然现在有困难,但一定要坚持下去。
“起来”用在谓词后面,表示事件的开始,构成“起始体”。“下来”“下去”都表示持续,“下来”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下去”表示从现在持续到将来。
2.动词的语法特点与语法分类
动词的语法特点主要有:
1)主要作谓语,多数可带宾语,少数动词可以做补语、宾语等。例如:
(14)他接受了礼物。
(15)小王跑出去了。
(16)师生们一起观看表演。
2)多数动词能够重叠,表示短时义、尝试义。例如:
(17)A.他看书。&&&&&&&&&&&&&&
&&&&B.他看看书。
A1.他一天到晚看书。&&&&&&&&&& B1.*他一天到晚看看书。
A2.*你看再说吧。&&&&&&&&&&&&& B2.你看看再说吧。
双音节动词重叠方式是AB→ABAB。例如:
学习→学习学习&&&
&&&&&&&&考察→考察考察
3)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了”、“着”或“过”。例如:
(18)我看了一次中国电影。
(19)我喝着美国咖啡,看着中国电影。
(20)我看过一次中国电影。
根据不同的标准,动词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类。
1)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根据能否带宾语,可以把动词分为及物与不及物两种。及物动词指所有能带宾语的动词。例如:
买(书)、打(球)、获得(机会)、继承(遗传)、整理(材料)……
不能带任何宾语的动词叫不及物动词。例如:
结婚、帮忙、洗澡、长大、散步、咳嗽、休息……
2)体宾动词、谓宾动词、双宾动词
只能带体词性宾语、不能带谓词的动词称为体宾动词。例如:
擦(黑板)、
洗(衣服)、问(问题)
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称为谓宾动词。例如:
乐于(助人)、加以(批评)、说明(作废)
能带两个宾语的动词叫双宾动词。例如:
送(她)(花)、问(老师)(问题)
3)自主动词、非自主动词
动作者可以自我控制的动作的动词叫自主动词。一般是动作者主观决定并有意识地进行的动作,如“看”;非自主动词是动作者无法决定、无意识的行为动作,如“懂”。二者存在许多差别:
(21)看:看一下。&&&&&&&&&&&&&
懂:*懂一下。
别看了。&&&&&
&&&&&&&&&&&&*别懂。&&&&&&&&&&&&&&&&
自主动词能够出现在祈使句中,非自主动词不能构成祈使句。
3.动词的偏误分析
1)助动词的误用
(22)*老师,你会吃辣吗?
――老师,你能吃辣吗?
(23)*我家的水管子坏了,我不得不不能来上课了。
――我家的水管子坏了,我不能来上课了。
(24)*我不能找到你。
――我找不到你。
例(22),“会”通过学习具有某种能力,“能”表示有能力或有条件做某事,“会”应该改为“能”。例(23)“不得不”一般只能用于肯定句中。例(24)表示可能的否定句,只能“V不P”这种述补结构。
2)趋向动词
(25)*韩国学生:我现在去韩国,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中国。
――我现在回韩国,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中国。
(26)*日本学生:去年我去中国的时候,是冬天,现在是夏天。
――去年我来中国的时候,是冬天,现在是夏天。
例(25)说话人是韩国人,原来所在的地方是韩国,应该用“回”;例(26)说话人是日本人,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中国,应该用趋向动词“来”。
3)其他动词偏误分析
(27)*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孩子做对的事应该表扬。
&&&&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做对的事应该表扬。
(28)*昨天,我见面了一个朋友。
&&& &&――昨天,我跟一个朋友见面了。
(29)*根据2004年的调查,一个日本女性出生孩子的数量是1.2~1.3左右。
――根据2004年的调查,一个日本女性生孩子的数量是1.2~1.3左右。
(30)*今天我得了感冒。
――今天我感冒了。
例(27)“教育”是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例(28)“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例(29)“出生”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孩子”了。例(30)“感冒”是动词,前面不需要其他动词了。&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分类
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形容词包括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
性质形容词:红、热、冷、高兴、漂亮、幸福、犹豫、讨厌……
& 状态形容词:
X+形素:通红、火热、冰冷、碧绿、漆黑、煞白、喷香、稀烂
ABB:热乎乎、冷冰冰、雾蒙蒙、气冲冲、白茫茫、红彤彤、水灵灵、脏兮兮
其他:灰不拉唧、脏了吧唧、黑不溜秋、糊里糊涂
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性质形容词单独表示属性,可以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状态形容词自身带有程度性,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
很红&&&& &&&&&&&&很冷
*很通红&&&&&&&&&
2)性质形容词单独做谓语时,一般用在问答、比较等场合,包含有一定的比较性特征,状态形容词带有描写性,作谓语时没有比较对照的意思,可以单独出现。试比较:
(31)A.姐姐头发长。
B.姐姐头发很长。
C.姐姐头发长长的。
例(31)A句“姐姐头发长”含有对比义,隐含“妹妹头发短”等意思。B句“姐姐头发很长”没有对比的意思,表示一种静态的属性。C句是动态的描写。
3)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重叠方式为AABB式,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是ABAB式,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例如:
(32)A.放假了,学校里冷冷清清的。
B.冬天了,房间里冰冷冰冷的。
(33)A.南京路热热闹闹的。
&& &&&B.这几天太累了,出去热闹热闹吧。
例(32)A“冷清”是性质形容词,B“冰冷”是状态形容词。例(33)A“热闹”是性质形容词,重叠形式为AABB式;B“热闹”是动词,重叠形式为ABAB式。
3.形容词偏误分析
(34)*我满足我现在的状况。
&&& &&――我对我现在的状况很满足。
(35)*老师希望你堂堂地挑战各种辛苦的事。
&&&& &&――老师希望你正大光明地挑战各种辛苦的事。
(<span lang="EN-US" style="color:#)*上海冬天冷。
&& &&&&――上海冬天很冷。
例(34)“满足”是形容词,这里误用作动词了。例(35)“堂堂”不能作状语,只能作谓语,且出现在“相貌堂堂”“仪表堂堂”等少数组合中。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时,一般含有对照、比较的意思,或者出现在答句中用于回答问题。例(36)没有对比的意思,只是描写,所以不能单独作谓语,前面一般要有“很、非常、有点”等程度副词出现。
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是指可修饰名词但不能单独作谓语的词。有的语法教材把它叫作“非谓形容词”。
1.区别词的特点
1)可以单独作定语。例如:
女教师、金项链、中式服装、高级汉语、军用汽车、私营医院
2)不能单独做其他句子成分,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37)现在中式的比西式的贵。
(38)这家公司是国营的。&&
3)不能用“不”表示否定,可以用“非”表示否定。例如:
非正式、非典型&&&&
区别词一般表示的是一种分类标准,因此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例如:
急性-慢性&&
中式-西式&&
长期-短期&
&双边-多边&
草本-木本&&
简装-精装&&
黑白-彩色&&
首要-次要
公立-私立&&
大型-小型&&
恶性-良性&&
上等-下等
高等-低等&&
野生-家生&&
绝对-相对……
2.区别词的偏误分析
(39)*这电视彩色。&&&&
――电视是彩色的。&
(40)*这字典是精装。
――字典是精装的。
区别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与“是……的”组合后做谓语。&&&&&&&&&&&&&&&&&
(五)数词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表示数目的叫基数词,包括系数词、位数词和概数词等。例如:
系数词: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零、半……&
位数词:十、百、千、万、亿
“十”既是系数词,也是位数词:十万、十亿;二十、三十。
2.序数词&&
表示次序的叫序数词。由基数词前加助词“第”或“初”构成。例如:第一、第101个、初三、初十。
汉语可以用基数词来表示序数词。例如: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排行:大哥、二哥、三哥、四哥
楼层:一楼、二楼、三楼、十八楼
概数:大概的数字。汉语表示概数的方式有几种:
1)两个相邻或临近的数字连用。例如:
三五个、五六斤、八九岁、三四回
2)数词后加上表示概数的词语,如“来”“多”“左右”“上下”等。例如:
十来个、四十多年、百把人、三十左右、一千上下
“几”可以表示概数,“几个”不超过“十”,“十几”不超过“二十”。例如:来了几个人。也可以代替系数词,表示“十”以上的概数,例如“几十”“几千”等等。
4.数词偏误分析
(41)*大学三年级以后去当兵,过了二年后学习的内容我都忘了。
――大学三年级以后去当兵,过了两年后学习的内容我都忘了。
(42)*俩来到了陌生的北京。
――两个人来到了陌生的北京。
(43)*他们俩个一起去北京。
&&&&&&&&& &――他们俩一起去北京。
(44)*今年的人数比去年减少一倍。
――今年的人数比去年减少二分之一。
――去年的人数比今年增加一倍。
例(41)中,用在度量衡量词前时,除了重量单位“斤、两”的“两”必须用“二”之外,其他用“二”或“两”均可;在其他量词前面时,除了表人量词“位”前“二”和“两”通用外,其他量词前面只能用“两”,不能用“二”。
例(42)中,“俩”不能单独做主语,前面必须有人称代词出现。例(43)中,“俩”是数词“两”与量词“个”的合音,后面不需再加量词。例(44)现代汉语中,倍数只能用来表示增加,不能用来表示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增加,也可以表示减少。
(六)量词
1.量词短语的特点
1)量词不能单纯充当句法成分。例如:
(45)*条大路通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
(46)*他去过次中国。
――他去过一次中国。
但当量词前面是“这”、“那”时,数词“一”可以省略。例如:
(47)这位是我老师,这两位是我同学。
在“动词+数词+量词+宾语”的格式中,数词“一”也可以省略。例如:
(48)昨天家里来了个人。
2)量词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面组成量词短语,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例如:
  一个人 十枝花 这个学校 那门课(定语)
  一次没去 一把拉过来(状语)    
读了半小时(补语)
3)量词短语可以重叠。重叠的格式是:
AA式:个个、回回
一AA式:一个个、一回回
一A一A式:一个一个、一回一回
前两种重叠方式表示周遍义,含有“每”的意思,表示“没有例外、都”之义。第三种重叠方式说明事物多,作状语时表示动作的方式,都含有突显整体中个体的作用。例如:
(49)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
(50)孩子们一个个都回来了。
(51)房间里一书架一书架的书。
(52)车一辆一辆地开进来。
2.量词的类别
1)物量词(名量词)&
物量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个体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例如:个、位、只、头、张、台……
集合量词:用于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事物。例如:双、副、帮、伙、打……
度量词:度量衡的计算单位。例如:寸、尺、斤、两、米、亩、元、角、公里……
借用量词:借用于名词等的量词。例如:盆、杯、口、车……&
不定单位:点、些……
& 2)动量词&&
动量词是表示动作的次数的单位。包括两类:&&
专用的动量词:次、场、下、回、阵、趟、遍……
借用动量词:借用名词,名词多为动词的工具。如:
看一眼、踢一脚、打一巴掌……
3)时量词:天、日、周、季、年……
4)复合量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的、表示复合单位的量词。复合量词有两类:
A.物量词+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量。例如:
“人次”表示“人”和“次”的加合量:1人1次是1人次,1人3次是3人次,3人1次也是3人次。
“架次”表示“架”和“次”的加合量:1架飞机出动1次是1架次,2架飞机出动2次是4架次。
B.物量词+物量词,表示同一事物单位不同内容的加合量。例如:
“秒立方”表示“秒”与“立方”的加合量,1秒钟5立方为5秒立方、2秒钟5立方是10秒立方。
复合量词表示物量,一般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后面不再加名词。例如:
(53)2009年4月25日,上海车展开幕以来的首个双休日,接待观众突破13.6万人次。
(54)2009年4月29日,湖北宜昌三峡入库9400秒立方米,葛洲坝出库达到13400秒立方米。
3.量词偏误分析
(55)*昨晚我和妈妈散步的时候,碰见了一个群高中生。
――昨晚我和妈妈散步的时候,碰见了一群高中生。
(56)*天快黑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人家。
――天快黑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
(57)*每个父母爱自己的儿女都有不同。
――每对父母爱自己的儿女都有不同。
(58)*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了那位男人。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上了那个男人。
例(55)为量词多用,“群”是集合量词,前面不能出现其他量词。例(56)“人家”的搭配量词为“户”。例(57)“父母”为集合名词,只能与集合量词搭配。例(58)“位”是尊称,“男人”是普通名词,二者不能搭配。
(七)代词
具有替代和指示作用的词。包括三类:
人称代词:我、你、您、他、咱们、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它们、人家、自己、大家&&
指示代词:这、那、这/那里、这/那么、这/那会儿、这/那样、这/那么样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会儿、几、多少、怎么、怎样、怎么样
代词的特殊用法&&
1)人称代词
A.三身代词
人称代词一般有具体的称代和分工,比如“我、你、他”是人称代词中的“三身代词”。“我”是第一人称单数,指说话人一方;“你”是第二人称单数,指听话人一方;“他”是第三人称单数,指对话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分别是三身代词的复数形式。如果第三人称复数中既有男性,又有女性,只能用“他们”。
在话语中,“三身代词”还有其他用法。例如:
(59)我是现代汉语老师。&&&&&&&&&&
&&&&&&&&&&&&&&(第一人称,指说话人)
(60)宝宝吃药了,我们是大孩子了,我们不哭。
&&&&(指听话人,宝宝)
(61)我夜里严重失眠,急啊,可是你再急他也睡不着。(“我、你、他”都指说话人)
&B.“人家”的用法
“人家”可以泛指第三人称,和“别人”的用法差不多。此外,也可以指上文提到过的第三人称。还可以被女性用来指称第一人称。例如:
(62)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
(63)人家班长怎么不迟到呢?
(64)你别说了,人家知道自己错了。
& &C.“自己”的用法
“自己”替代全面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例如:
(65)小林自己去了。&&&&&&&
&&&&&&&&&&&&&&(代“小林”)
(66)我自己会照顾自己。&&&&
&&&&&&&&&&&&&(代“我”)
(67)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代“灰尘”)
(68)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要依靠父母。&
(代“任何人”)
2)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这”表示近指,“那”表远指。例如:
(69)河这边是我家,河那边是她家。
(70)我这忙死了,他那还说风凉话。
话语中的“这”“那”还有其他的一些用法。
(71)这人是我同学。&
&&&&&&&&&&&&&&&&&&&&&&&&&&&&&(指别,有具体的对象)
(72)这人啊,就喜欢看别人的笑话,哪像动物那么单纯。(通指,人类)
(73)我这儿不会,那儿也不会。&&&&&&&&&&&&&&&&&&&&&
(虚指,没有具体的对象)
(74)没事了吧?那我走了。&&&&&&&&&&&&&&&&&&&&&&&
&(表示连接)
3)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的基本作用是表示疑问,也可以活用,表示否定、任指、不定指等等。例如:
(75)谁知道小林在哪里?&&&&&
&&&&&&&&&&&&(疑问)
(76)谁知道他在哪里。&&
&&&&&&&&&&&&&&&&&(否定)
(77)谁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通指)
(78)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79)咱俩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差。
&&&&&&&&&(不定指)
(80)那谁,你忙着,我走了啊。&&
&&&&&&&&&(定指)
代词偏误分析
(81)*现在我们的国家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个问题就是少子化问题。
――现在我们的国家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少子化问题。
(82)*父母很疼爱孩子,孩子喜欢哪个就给他哪个。
――父母很疼爱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他什么。
(83)*虽然他们不是亲父子,但是他很爱他。
――虽然他们不是亲父子,但是父亲很爱儿子。
&“那”表示远指,“这”表示近指,例(81)前面有时间名词“现在”出现,应该用是近指代词“这”。疑问代词“哪个”只能表示单指,疑问代词“什么”可以表示任指,包括任何东西。例(82)的意思是父母愿意给孩子喜欢的所有的东西,应该把“哪个”改为“什么”。例(83)中的后一个分句中的两个“他”指代不明确。
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用来说明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等有关的程度、范围、时间、情态以及否定等情况。
副词的分类
副词可以分为六类:
程度副词:很、特、比较、一点、最、太、更、非常、格外、特别、十分、更加……
范围副词:都、全、只、光、统统、就、一共、几乎、一道……
时间、频率副词:正、将、曾、刚、才、正在、马上、一直、永远、再、又……
否定副词:不、没、甭、别、没有;白、空、干……
语气副词:并、倒、可、岂、难道、到底、居然、幸亏、偏偏、简直、果然……
情态副词:大声、一口、随口、劈面;随时、私下、着重、大肆、特意、亲自、悄悄、暗暗;盲目、鱼贯、一溜烟……&&
关联副词:却、就、又、才、还、也……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副词有多种作用,在不同的句子里面表示不同的意思,属于不同类的副词。例如:“我就来”的“就”相当于“马上”,是时间副词;“我就借迟到了一分钟”的“就”相当于“只”,是范围副词;“你让我走,我就不走”的“就”相当于“偏”,是语气副词;“喜欢就送给你”的“就”起关联作用,是关联副词。
副词的特殊功能
绝大多数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但有些副词还具有别的功能。
1)程度副词――作补语
程度副词还可以作补语。能够作补语的程度副词有:很、极、透、慌、透顶、绝顶等。例如:
(84)这孩子虽说才5岁,可是懂事得很。
(85)九寨沟漂亮极了。
2)修饰名词
副词可以修饰部分名词。被修饰的名词都有特殊之处: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如循环义、顺序义、类别义、量度义等等。例如:
(86)又寒假了。
(87)几年没见,她都大学生了。
(88)她房间布置得很女人,粉红色的墙,床上摆着几个布娃娃。
例(86)中的名词义本身具有顺序义,是循环时间名词:暑假―寒假―暑假。例(87)中的名词“大学生”具有“顺序”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例(88)中,“女人”一般具有“浪漫、温柔、喜欢布娃娃”等特点,“很女人”是说“女人的特点比较明显”,突出了性状义。
副词偏误分析
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习者的一个难点,副词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有很多种。主要集中为如下几类:
1)副词误用为其他词类
(89)*很多人会遇到这个问题,晓春也当面了这个情况。
――很多人会遇到这个问题,晓春也面临了这个情况。
(90)*父母教育孩子要花很多钱,所以只生一个孩子是当然的。
――父母教育孩子要花很多钱,所以只生一个孩子是自然的。
&&& (91)*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不想去公司上班,想亲自做生意。
――等我大学毕业了,我不想去公司上班,想自己做生意。
例(89)“当面”意思是“在面前;面对面(做某件事)”,副词,经常作状语,误用为动词了,应改为动词“面临”。
例(90)“当然”是副词,误用作形容词了,应改为“自然”。例(91)副词“亲自”意思是“不用别人去做,自己去做”,应改为代词“自己”。
2)副词之间的混用
(92)*那天实在有同学没来上课。
――那天确实有同学没来上课。
(93)*每次去游泳,我一直能看到他。
――每次去游泳,我都能看到他。
(94)*她是个真漂亮的姑娘。
――她是个很漂亮的姑娘。
(95)*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没来我家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不来我家了。
(96)*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苏州,几天前我再去了苏州旅游。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苏州,几天前我又去了苏州旅游。
例(92)“实在”是对事物超常性的主观确认,“确实”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例(93)“一直”是副词,表示动作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始终不间断或情况始终不改变,不能与“每次”这种表示周遍性的成分共现。例(94)“真+形容词”不能作定语,而“很+形容词”可以作定语。例(95)副词“没”和“不”都表示否定,二者都可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但用法不同,“不”表示对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否定;“没”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完成或经历的否定,对性质状态的变化的否定。例(96)“再”和“又”都可以表示同一动作的重复或继续。“又”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再”用于未然的情况。
3)副词漏用
(97)*A.我喜欢下雪。B.我也。
&&&& &――A.我喜欢下雪。B.我也是。
(98)*大部分家庭有两个孩子,我家一样。
&&&& &――大部分家庭有两个孩子,我家也一样。
例(97)“也”是副词,不能独立出现,只能作状语,即后面必须有中心语出现。例(98)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类同,后一分句应出现表类同的副词“也”。
(九)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的声音的词。有的拟声词是定型的,如读书声是“琅琅”,流水声用“潺潺”;有的是根据听觉临时创造的,如“叮咚”可以描写泉水流动的声音,也可以描写门铃的声音。常用的声音一般有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例如:
啪:打耳光声;拍门声
扑通:落水声;下跪声
咔嚓:树枝折断声
噼里啪啦:鞭炮声;鼓掌声
稀里哗啦:哭声;玻璃破碎声
呜呜:哭声
哈哈、嘻嘻:笑声
哇哇:哭声;怒吼声
潺潺: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滴滴:汽车笛声
叮铃铃:自行车铃声;电话铃声
呼呼:风声;喘气声
铛铛铛:钟声;上课铃声
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扑哧:形容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
吭哧:(1)因用力而不自主地发出声音。如:他背起口袋来~~地走了。(2)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他~了半天才说出来。
呼哧:形容喘息的声音。
哼哧:形容粗重地喘息:骡子累得~~地喘气|他说话~~的,好象嘴里塞着什么东西似的。
嘁哩喀喳:形容说话做事干脆、利索。
拟声词的语法特点是:可以重叠,主要作状语,也可以充当其他句法成分,也可以单独成句。例如:
(99)电话叮铃铃地响了半天,也没有人接。&&&&&&
&&&&(作状语)
(100)姑娘们嘻嘻哈哈的笑声感染了他。&&&&&&&&&&&&&
(作定语)
&&&&&&&&&&&&&&&&&&&
(101)掌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作谓语)
(102)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她哭得稀里哗啦的。&&&&&&&
(作补语)
(103)“扑通”,他跳下水去。&&&&&&&&&&&&&&&&
&&&&&&&(单独成句)
(十)叹词
表达强烈感情或招呼、应答的词。例如:
笑声:哈哈、呵呵、嘻嘻、嘿嘿、哼哼(皮笑肉不笑)
不高兴、伤心、痛苦:唉、咳、哎呀、哎哟
同意:嗯、啊、哦
不同意:嗳、哼
意外的疑问:咦、呀、哦、嗯
意外的惊喜:嗬、嚯、哎呀
招呼:喂、哎
汉语的叹词较多,相同的一个叹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调也不尽相同,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
(104)啊!黄山真是太美了。
(105)啊,是这事啊,我知道了。
(106)啊?你昨天没去开会?
(107)啊,我明白了,你在骗我。
(108)孩子,听话,啊?
例(104)表达的是强烈的惊奇、赞美;“啊”的语调为降调。例(105)表达的是无所谓、漠不关心的情感,语调为低降。例(106)表达的是奇怪的情感,语调为升调。例(107)表达的是恍然大悟,语调先降后升。例(108)表达的是安抚,语调为上升。
叹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单独成句。有时可以活用作谓语,重叠后可以作状语。例如:
(109)“哼!”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单独成句)
(110)他生气地说:“我都同意了,你还哼什么哼啊,小心我揍你!”我继续哼哼。
&& &&&&&&&(作谓语)
(111)他啊啊地答应了几声,挂上了电话。&&&&&&&&
(作状语)
实词内部可以分为体词和谓词两大类,主要做主宾语、一般不做谓语的词是体词;主要做谓语、同时也能做主宾语的词是谓词。体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和部分代词,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和部分代词。
一、选择题
1.下列词中不是名词的有______。
A.旁边 & &B.袖珍    C.观念   
2.下列词中不是动词的有______。
A.痛恨    B.予以    C.伤心   
D.热爱   
3.下列词中不是形容词的有______。
A.舒服    B.痛快    C.同意   
D.迷信  
4.下列每组词中词性各不相同的有______。
A.战役、战斗、战士  &&
B.工人、后备、永恒  
C.以西、将来、上海 &&
 D.偶然、动用、布匹 
5. “怎样、怎么样、什么样”是______。
A.人称代词   B.疑问代词   C.指示代词  D.其他代词
下列词中全是代词的一组是______。
A.自个儿  大伙  群众     B.其余  彼此  那里  
C.这会儿  某  等等       D.这儿  这样  同样&
7.下列词语中全是副词的一组是______。
A.又  好  &&&&&&&
   B.愈  竟  &
C.只  光   &&&  &
  D.仍然 &居然
8.下列词中全是形容词的一组是_____。
A.聪明   同情    &   B.熟练 
C.感人   关心 &      D.高兴 
9.下列各项,(&
&)项的“谁”表示疑问。
&&& A.谁也不知道他上哪儿去了&&&&
&&B.谁愿意看谁看
&& C.他俩谁也不认识谁&&&&&&&&&&
&&&D.他是谁
10.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表示任指的是(    )。
&& A.你想说什么?
 &&&&&& B.你确实什么也没有说过吗?
& C.他可能有什么心事。
& D.我知道他想说什么。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你________一个人去上学吗?(自己/亲自)
(2)流血过多,他晕________了,经过医生抢救,终于醒_________了。(过来/过去)
(3)时间过得真快,_______过了半点钟。(再、又)
(4)这个问题________讨论了两个小时。(一直/一连)
(5)在老师的帮助______,他终于成功了。(上/中/下)
(6)中国是发展_______国家。(上/中/下)
(7)我住北京饭店1124____
房间。(层/号/间)
(8)看样子,明天____要下一场大雨。(会/可能)
(9)世界上
______ 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不可能自给自足。(所有/任何)
(10)今天,邮电部发行了《岭南庭园》特种邮票一_____,共
4 枚。(册/套)
三、填上恰当的数词
____心____意  ____分____裂 &
____平____稳  ____花____门  
____光____色  ____死____生  ____依____顺
&&&____军____马&&
____无____失&
 ____紫____红&&&
____湖____海&&&
____上____下
四、请在下边的空格里填上“二”或“两”。
____小时  
____座大楼  ____条鱼&&&&
____斤米 &&
____亩地  & ____点钟&
&&&____位老师    
____场演出 
_____月&&&&&& ____件事&&&&
五、简答题
1.说说下列“就”的意思
(1)春天很快就到了。
(2)他十五岁就去了延安。
(3)学了就用。&&&
(4)老虎屁股摸不得,我就要摸。
(5)我就有一个名字。
2.现代汉语中表示概数有几种方式?
六、偏误分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爱他。
现在,对你们来说,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是最急忙的事情。
她能说英话,所以她能帮我们。
我不能回国去看你,希望你的病趁早好。
他做事很慢腾腾的。
老师的话很鼓励我。
你说怎么,我就做怎么。
天这么热,亏你还穿那么多!
一切桃花都开了。
交卷前,老师让我再仔细检查一下,我就再仔细检查了一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合 组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