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安全用电知识对生活说说及工作的意义

践行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敬业篇安全用电从我做起 书信节题目来的 800字 急啊明天就交了最好有_百度知道
践行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敬业篇安全用电从我做起 书信节题目来的 800字 急啊明天就交了最好有
800字&nbsp.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查看: 661|
摘要: 一、安全用电的意义 电作为一种能源,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由于用电安全技术普及不够,在生活或工作中会出现触电、电击、烧伤、火灾,以及呼吸窒息、生命垂危、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一、安全用电的意义电作为一种能源,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由于用电安全技术普及不够,在生活或工作中会出现触电、电击、烧伤、火灾,以及呼吸窒息、生命垂危、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因此,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与技能,不仅是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而且也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只有这样,电气系统才能正常的运行,我们才能在工作、生活当中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让电为人类更好地服务。二、电气安全技术的特点1.周密性任何一项电气安全技术的产生都有着严格的过程,不得有任何疏忽,任何一个细致的可能都应考虑并做试验,以保证技术的可靠周密,否则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完整性电气安全技术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不仅包括电气本身的各种安全技术,而且,还包括用电气技术去保证其他方面安全的各项技术。同时,这两方面都完整无缺、滴水不漏且面面俱到,从安全组织管理。技术手段到人员素质、产品质量以及设计安装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3.复杂性正因为上述两点异致了电气安全技术的复杂性。电气安全技术的对象;不仅是单一的用电场所,一些非用电场所也有电气安全问题。此外,利用电气及控制技术来解决安全问题以及有关安全技术的元件,不仅有电气技术,还有技术、微机技术、检测技术、传感技术及机械技术。这样使得电气安全技术变得很复杂。4.综合性综上所述,电气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除了电气电子技术外,还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其中包括管理技术、操作规范以及消防、防爆、焊接、起重吊装、挖掘、高空作业、及制作等。随着工业及文明的发展,电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电气安全技术将更为复杂化、更具有综合性。5.不断修改性任何一项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元器件的产生都是人们在生产卖践中不断总结修改而产生的,也只有这样,才具备上述的严密性、完整性。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必须走在事故的前面,否则安全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三、触电及救护(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在人们的日常主作与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但如果使用不当,小则损坏机器设备,大则危及人身安全。因为当人们一不小心接触到,电流就能立即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电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1.电击所谓电击就是指当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使其受到伤害。如电流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使心脑和呼吸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人体发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电流也可使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循环系统活动大大减弱,造成假死。如救护不及时,则会造成死亡。电击是人体触电较危险的情况。2.电伤所谓电伤就是指人体外器官受到电流的伤害。如电弧造成的灼伤;电的烙印;由电流的化学效应而造成的皮肤金属化:电磁场的辐射作用。电伤是人体触电事故较为轻微的一种情况。(二)触电的方式人体触电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单线触电、两线触电、跨步触电、接触电压触电、人体接近高压触电、人体在停电设备上工作时突然来电的触电等。1.单相触电如果人站在大地上,当人体接触到一根带电导线时,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而构成回路,这种触电方式通常被称为单线触电,也称为单相触电。这种触电的危害程度取决于三相电网中的中性点是否接地。(1)中性点接地。在电网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当人接触任一相导线时,一相电流通过人体、大地、系统中性点接电装置形成回路。因为中性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比人体电阻小得多,所以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人体上,使人体触电。但是如果人体站在绝缘材料上,流经人体的电流会很小,人体不会触电。(2)中性点不接地。在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人体接触任一相导线时,接触相经人体流入地中的电流只能经另两相对地的阻抗构成闭合回路。在低压系统中,由于各相对地电容较小,相对地的绝缘电阻较大,故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小,对人体不至于造成触电伤害;若各相对地的绝缘不良,则人体触电的危险性会很大。在高压系统中,各相对地均有较大的电容。这样一来,流经人体的电容电流较大,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2.两相触电如果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分别接触一个电源的两根不同电位的裸露导线,电线上的电流就会通过人体从一根电流导线到另一根电线形成回路,使人触电。这种触电方式通常称被为两线触电,也称为两相触电。此时,人体处于线电庄的作用下,所以,两相触电比单线触电危险性更大。3.跨步电压当人体在具有电位分布的区域内行走时,人的两脚不一般相距以0. 8m计算)分别处于不同电位点,使两脚间承受电位差的作用,这一电压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电位分布区域内的位置有关,在越靠近接地体处,跨步电压越大,触电危险性也越大。(三)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人体触电总是发生在突然的一瞬间,而且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掌握人体触电的规律,对防止或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有好处的。根据对已发生触电事故的分析,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规律。1.季节性一般来说,每年的6-9月为事故的多发季节。就全国范围内,该季节是炎热季节,人体多汗、皮肤湿润,使人体电阻大大降低,因此触电危险性及可能性较大。2.低压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在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且低压设备使用者广泛,其中不少人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因此。发生触电的几率较大。3: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由于移动式设备经常移动,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电源线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移动式设备一般体积较小,绝缘程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漏电故障。再者,移动式设备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4.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触点事故多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由于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及绝缘强度均较差,较容易出现故障,容易发生直接或间接触电。5.临时性施工工地触电事故多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到处都在开发建设,因此临时性的工地较多。这些工地的管理水平高低不齐,有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较为混乱,故触电事故隐患较多。6.中青年人和非专业触电事故多目前在电业行业土作的人员以年青人员较多,特别是一些主要操作者,这些人员有不少往往缺乏工作经验、技术欠成熟,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非电工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常识,盲目地接触电气设备,当然会发生触电事故。7.错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由于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电气设备安全措施不完备及思想教育不到位、责任人不清楚所致。(四)触电急救发现了人身触电事故,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首先要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其次,立即就地进行现场救护。1.脱离低压电源的常用方法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用一“拉”、“切”、“挑”、“拽”和“垫”五个字来概括。(1)“拉”是指就近拉开电源开关,拔出插销或瓷插熔断器。(2)“切”是指用带有绝缘柄或干燥木柄切断电源。切断时应注意防止带电导线断落碰触周围人体。对多芯绞合导线也应分相切断,以防短路伤害人。(3)“挑”是指如果导线搭落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这时可用干燥木棍或竹竿等挑开导线,使之脱离开电源。(4)“拽”是救护人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拖拽触电人,使他脱离开电源导线。(5)“垫”是指如果触电人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绕在身上,这时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垫塞进触电人身下使其与大地绝缘,隔断电源的通路,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线路切断。2.在使触电人脱离开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1)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2)在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及鞋。(3)在拉拽触电人脱离开电源线路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做对救护人比较安全。(4)当触电人在高处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触电人在解脱电源时从高处坠落摔伤或摔死。(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在切断电源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应考虑切断后使用临时照明,如应急灯等,以利于救护。3.对症抢救的原则(1)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移到通风处,并将其仰卧,迅速鉴定触电者是否有心跳、呼吸。(2)若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感到全身无力、四肢发麻、心悸、出冷汗、恶心,或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应将触电者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舒适地躺下休息,让其慢慢地恢复正常。要时刻注意保温和观察。若发现呼吸与心跳不规则,应立刻设法抢救。(3)触电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4)若触电者心跳停止但有呼吸,应用胸外心脏按压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5)若触电者呼吸、心脏均已停止跳动,需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6)千万不要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或拼命摇动触电者,也不要用木板石来压,以及强行挟触电者,以使触电者的情况更加恶化。抢救过程要不停地进行。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抢救。当抢救者出现面色好转、嘴唇逐渐红润、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迅速恢复正常,即为抢救有效的特征。进行心肺复苏(见医疗救护基础-心肺复苏)四、电气安全距离、安全标志1.电气安全距离将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有某他设备以及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一定的电气安全距离,是防止直接触电和电气事故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称电气安全距离,简称安全距离。2.安全距离的作用(1)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而造成触电事故。(2)避免车辆及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事故。(3)防止火灾爆炸及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4)保证操作和维护方便。电气安全距离的大小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及安装方式有关。3.常见电气安全标志
图 常见电气安全标志五、电气火灾的扑救常识从灭火的角度出发,电气火灾有两个特点:①电气设备着火或引起火灾后并未与电源断开,仍然带电;②有些电气设备(如变压器、、启动装置等)本身充油,发生火灾时,可能喷油甚至爆炸,造成火灾蔓延,扩大火灾范围。因此电气灭火必须根据其特点,采取适当措施。1.切断电源当发生电气火灾时,若现场尚未停电,则首先应想办法切断电源,这是防止扩大火灾范围和避免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切断电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切断电源是必须使用可靠的绝缘工具,以防操作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2)切断电源的地点选择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3)剪断导线时,非同相的导线应在不同的部位剪断,以免造成人为短路;(4)如果导线带有负荷,应先尽可能消除负荷,再切断电源。2.防止触电为了防止灭火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带电灭火时应注意与带电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不得使用水(如图6-6所示)、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使用干黄沙和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防止身体、手、足、或者使用的消防灭火器等直接与有电部分接触或有电部分过于接近造成触电事故。带电灭火时,还应该带绝缘橡胶手套。
3.充油设备的灭火图不能使用水进行带电灭火扑灭充油设备内部火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充油设备外部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水灭火。(2)如果是充油设备内部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灭火是使用喷雾水枪,必要时可用砂子、泥土等灭火。外泄的油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熄灭。(3)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电机着火时,为防止轴和轴承变形,可令其慢慢转动,用喷雾水枪灭火,并帮助其冷却。也可用二氧化碳、1211、蒸汽等灭火。六、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1、电气事故可分为: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3、“电击”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4、“电伤”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雷击,可分为直接雷击、感应雷击。& 6、一般认为,1mA的电流通过人体,会有触电感觉。& 7、一般认为,不超过1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不会丧失摆脱能力。8、一般认为,超过50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可造成心室纤维性颤动。9、电击的形式可分为:直击触电,电击和意外触电电击。& 10、接地装置承受对地电流时,在距接地装置20m处,跨步电压近似认为零。 11、避免造成雷击伤害的方法有:在建筑物上装设接闪器并直接接地;对不可直接接地的架空线路可加设避雷线接地。& 12、一次雷电放电,其电流可达到几百到几千kA。 13、电气事故中的人身伤害可分为电流伤电磁伤害静电伤害和雷电伤害。 14、在查找接地故障点时,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靴。& 15、对可能存在剩余电荷的设备,进行检查或试验前应先放电。& 16、触电人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如单人救护,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应交替进行,每15s~20s交替一次。17、对成年人,胸外心脏挤压的深度,以3~5cm为宜,每分钟挤压次数为60~80次。& 18、一年中,触电事故发生较多的月分为6~9月。 19、对操作者本人,并对 他人和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称为特种作业。& 20、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 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允许其上岗操作。21、电工职业道德规范是;(1)终于职业责任(2)遵守职业纪律(3)交流电工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4)团结协作。&&& 22、安全用电,就是要使一切电力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23、用电安全,是要我们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避免发生& 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4、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大多数是由于& 违章作业& 造成的。& 25、在电器设备上使用了& 不合格的电器产品或材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6、通过人体工频电流的有效值约1mA时会有触电的感觉,称此值为感知电流。& 27、如果触电者尚未脱离电源,救护者不能直接接触身体,应设法使其尽快脱离电源,并防止触电者 二次伤害。& 28、人体触电后的严重程度和通过人体电流的 电压大小、 电流流经的路径、 电流频率、时间及人体状况有关。& 29、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的有效值不超过10mA 时,不会丧失自主的摆脱能力,称此值为摆脱电流 。& 30通过人体电流的有效值达到500mA时,有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这是 造成触电伤害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安全用电说课课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安全用电说课课件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7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幼儿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用电》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安全警示标志,如“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等。思考: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志?
学生观看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说出生活中在哪见过这些标志。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在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从实际引入本课内容,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新课内容(25分钟)
电压越高越危险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阅读“电压越高越危险”,思考下列问题:
1.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说说人对不同电流的不同反应。
3.人用直接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危险吗?
4.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人体是导体,在不同情况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
补充: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除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外,还与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可以适当讨论后回答:
1.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2.人对100~200微安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毫安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毫安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当达到50毫安时,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3.人的电阻约为103~105Ω,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远小于1 mA,所以对人不会产生危险。
4.根据欧姆定律,在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越危险。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增强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的能力。
常见的触电事故
触电对人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会造成触电事故呢?
分析下列几幅图中,是如何造成触电事故的。
展示挂图,分析常见触电事故。
1.人站在凳子上,两只手分别接触火线与零线。
2.人站在地上,手接触火线。
通过上述两幅图可以看出,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导致触电事故?
人不接触导线会造成触电事故吗?
播放高压电弧触电视频。
3.人靠近高压输电线路。
4.人经过掉落的高压输电线旁。
当有较大的电流经过人体时会出现触电事故。
分析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下列各种触电事故。
人站在凳子上,电流经过人体,使人体和导线、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形成回路。
电流经过人体流过大地,使人体和导线、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形成闭合回路。
当人体接触火线时,使人体成为导线、电网中回路的一部分,电流经过人体,会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接触也会有触电危险,容易产生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经过掉落的高压输电线旁时也会触电,在两脚间会形成较高的跨步电压,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
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出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的结论。
通过视频使学生对生活中不常见的高压触电有所了解。
归纳总结得出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的用电原则。
思考: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会触电吗?
想想议议:
图中给出了工作和生活中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想一想,除了图示的几种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
展示课本中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
播放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的动画。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触电事故,我们如何处理呢?
播放“触电的急救”动画。
大家小结一下,如果遇到触电事故应如何处理。
学生针对此图进行讨论:
此人不会被触电,此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凳子是绝缘体,手虽与火线接触,但与零线和大地之间不能形成回路,人不能成为火线与地、火线与零线形成的回路的一部分,所以人不会触电。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后提出一些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
如:在电线上晾衣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用湿手接触开关、电器等。
学生说出处理触电事故的流程,其余同学进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学生小结对触电事故处理流程: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而是要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分析生活用电常识。
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
安全用电原则
家庭电路的电压远远高于人的安全电压,为了防范触电事故,家中一般都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但这也并不是绝对可靠的,也有出现故障和失灵的时候。通过前面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一些安全用电的原则吗?
补充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学生结合前面常见的触电事故,说出一些安全用电的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经常维护家庭电路及用电器。
通过前面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总结出安全用电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播放雷电导致人员伤亡的视频。
请大家说说如何避免雷电对人的伤害。
高大的建筑物一般都会采取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等。
播放建筑防雷、高压输电线上的防雷视频。
观察视频中雷电对人的伤害
结合生活常识,说说生活中如何防雷,如雷雨天不在树下躲雨;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打雷时不要用手机、听耳机等。
通过视频了解防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3.说说常见的触电事故发生场景。
4.简述安全用电的原则。
5.注意防雷。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从触电的危害、触电事故发生、安全用电原则、防雷等几方面进行总结。在总结内容时,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3题
2.课后调查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些措施。
按要求完成作业,课后调查需要在家长协助下完成,注意用电安全。
知识巩固,通过课外调查,增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情说说感悟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