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什么时候长牙上学最好?

孩子:何时来加拿大上学最合适?
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不少华人朋友选择移民加拿大的一大初衷。不过,对于孩子究竟应该何时来加拿大上学读书,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是小学阶段或更早的幼年时期来,以便学得一口地道流利的英文,为完全融入加拿大社会奠定基础;还是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多熏陶几年,把中文和其他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再来领略西方教育的精粹?带着同样的问题,我们接触了大温的几个移民家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烦恼与困惑;也采访了本地的教育行家,听取其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希望学好中文再来加国
家住本拿比的于女士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叫张艾琳娜,在中国即将升入小学<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提起女儿繁重的学习负担,于女士既心疼又无奈。她讲道,都说中国大陆基础教育好,这可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为了孩子上学的事儿,家里人跑关系跑断了腿,赞助费没少花,好不容易挤进了杭州最好的小学,这才只是千辛万苦的开始。
自打孩子上学那天起,家里帮忙照看孩子的外公、外婆就多了一份艰巨的任务——每天陪着写作业。才小学<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每天的数学速算习题就有<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页,还有语文课的《每日写话》,每天都得写起码一页的日记。更不用说还有练琴、学画、加修奥数等各种门类的课外学习任务了,经常折腾得祖孙<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人到晚上<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点多才能睡觉。
于女士说,加拿大的教育氛围相对宽松,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将来孩子一定要过来上学。不过小学阶段还是在中国学完,一是觉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来的名校学位就这么放弃了太可惜;二来希望打下扎实的中文基础;三呢,则是不想因为过来得太早,与那些中国国内孩子相比,少学了很多学术类的知识。
要学地道英文就得趁早
雷先生移民来温哥华已经几年了,<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岁的儿子雷石留在深圳上学,也是挤破脑袋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小学。雷石是个爱学习肯下苦功的孩子,除了学校的各项作业,奥数、钢琴、各种学科比赛,已经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了。
雷先生已打定主意,要让儿子尽快来加拿大上学。他认为,孩子在中国国内学到<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中文已经有了不错的底子了。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前途,必须趁年纪小给他提供环境和条件,掌握好地道标准的英语,最好是使得英文成为其第一语言。
“来加拿大上学不是为了讨得一身轻松”,雷先生心里很清楚:这边小学课程看似不难,但已加入了很多研究性的课题,旨在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况且许多家庭也象在中国一样,课外加补各类科目,至于那些有心要考顶尖大学,或者冲刺美国“藤校”的学生来说,加拿大中学课程学习的繁重与紧张,与中国国内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与其等孩子在中国磨蹭到十几岁再来加国吭哧吭哧“啃”英文,不如趁年纪小,早做准备。
孩子学习取决于父母
广东来的吴太认为,父母两人若是都一心一意在加拿大定居下来,孩子当然是随着大人在加国读书好,就怕大人本身拿不定主意,中国、加拿大两边跑,连带着孩子也这边上上学,那边读读书,结果是两头不到岸,最终还是耽误了孩子。
吴太坦诚,自己在这方面就有惨痛的教训。当年吴太一家移民获批,登陆温哥华,一起来到加国的孩子就在温哥华上<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那时年纪小,学英文敢开口,操着磕磕巴巴、满是语病的中式英文就大模大样地与别人沟通,与学校里本地满口英文的同学们也没有什么隔阂,样样都能玩到一起。
可是一年后,吴太两口子感觉在温哥华工作难找,生意难做,便决定打道回府,孩子自然也跟着回中国了。回到中国国内的学校,凭着在加拿大<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的学习经历,孩子在加拿大尚上不了档次的英文在大陆同学中却是鹤立鸡群,孩子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提升了不少。
一晃又是<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多,为保住自己的枫叶卡,吴太不得不再次回到温哥华,这回她是打定主意,起码要呆到换到新的枫叶卡。只是又一次跟过来的孩子可就抓瞎了。<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月份开学,孩子就要进入这边中学的<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面临的是看起来似乎不可逾越的语言障碍和综合课程总体上的难度提升。现在,孩子年纪大了,要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已经不再容易。暑期的每一天,孩子都在为开学后的日子犯愁,吴太看在心里,内心充满愧疚。
“就算保住了枫叶卡,将来何去何从也还是未知数。现时的心情是矛盾又无奈,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正常学习大受影响。”吴太叹息连连,她并且总结说,以自己的体会,孩子在中国国内完成小学<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课程后,转来加拿大读书,应该是最好的方案。
担任Sylvan教育中心主任的简乐慈(Diana
Kan)明确表示,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和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岁左右是个关键的分水岭。
她说,小孩子在幼儿时期可以毫无困难地学习任何语言,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度逐渐加大,一般而言,<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岁之前,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地掌握第二语言,不但容易上口,而且语音纯正。年纪越大,越是到了高年级,语言学习上面临的挑战越强。这是因为,到了高年级,语言学习不再是小孩子顺其自然的模仿与重现,也不是年纪稍大后有意识地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是必须超越单纯听与说的基础层面,在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上去学习带有西方历史、风俗、文化等复杂背景的语言艺术。
简乐慈进一步阐述道,高年级ESL学生,不光在英文课和社会学(Social)上有显而易见的困难,就算是引以自豪的数理化强项科目,也会遭遇学习障碍。她说,中国的理科课程内容虽然程度高,但注重记忆公式和机械性的习题重复联系,而这边的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理解运用。学生不但要用英文解释解题的步骤,一步步说清楚自己思考的方式和过程,更要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自行动手,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可实际使用的工具或模型。
最好过了初二“反叛期”
从温哥华回流广州的朱凡是一位教育专家,也是一位三个孩子的家长,他的大女儿在中国读完高一,放弃了“中考”全额奖学金,回加拿大读<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二女儿在初二后回来读<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老三嘛,今年六年级,朱凡对他的要求是“学好中文再回加拿大”,他认为应是初一以后的事了。
朱凡认为,如果孩子的身心发展适度成熟的话,早点送孩子到加拿大会比较好,这样孩子会较容易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但一般来说,最好还是过了初二这个“反叛期”。
他指,初中二年级是初中教育的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学生们往往在这一阶段发生微妙的变化,很多孩子会变得叛逆,与家长的矛盾冲突概率大增。当你和孩子安全地度过了这一阶段之后,再把孩子送离身边,会更妥当些。
朱凡总结说,如果你想让孩子来加读高中,那么最好在初三(相当于加拿大<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出去,读一年ESL课程,有些英语基础,可以跟正常班上课了,升上高中<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的困难就会大大降低。但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高三(相当于加拿大中学<span STYLE="font-family:Gcolor:#年级)才出来,而他的英语或其他学科不是特别好的话,还不如在中国拿了高中毕业文凭,通过雅思或托福考试,然后直接申请加拿大的大学。
另外,朱凡还指出,如果你的孩子完成三年以上的加拿大高中学习并获得毕业证书,申请加拿大大学时还可免雅思或托福考试。如果不足三年,申请大学时要先通过雅思考试,才能被大学录取。
(延伸阅读)
小学在中国,中学在加拿大&&
我和太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移民加拿大,育有二女一儿。三个孩子都随我们“回流”中国,他们在中国上学读书。老大Christiez在国内完成高一后独自返回加拿大,入读11年级,现为多伦多大学2年级学生;两年前,老二Garbo初二后也回到加拿大就读9年级;现时只有小儿子Donald仍在中国读初一。
我们把孩子带回中国,最初的想法是让他们学好中文。作为海外华人,我们总希望下一代能熟悉中华文化,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在中国读书期间,三个孩子也同国内孩子一样,到了适龄阶段入读我们居所附近的小学。从他们的经历看来,我觉得,中国<span STYLE="font-family:Gmso-bidi-font-family:Acolor:#年的基础教育最有价值的是前<span STYLE="font-family: Gmso-bidi-font-family:Acolor:#年的小学教育。国内小学教育以四年级为分界线,低年级抓基本功:练习写一手标准字、标准发音、训练正确看书坐姿、按时按质完成家庭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高年级阶段开始才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科上增加难度,并会加入其他副科的学习。小学的教育以“德、智、体、美”为理念,比起中学阶段因为分流而进行的“中考”和“高考”,中国的小学更多是打基础的知识灌输和学习基本功的训练。
当然,在中国我们并非只是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把教育孩子的事拱手让给老师,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学校传播知识,少年宫传授技能,父母则用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
但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到了中学阶段开始变味,教育的观念、体制和手段都围绕着“中考”和“高考”两根指挥大棒而转,应试教育变得十分功利。虽然在小学乃至初中阶段,我家三个孩子在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中已应付自如。然而,越往上读,我们觉得教育的台阶越走越窄,求学只为求分数。大女儿Christie在初三那一年经历了无数次“大考小测”,“中考”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但最后她也同意我们的安排,返回加拿大读书。
与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加拿大的孩子在小学基本上是边学边玩,他们的基础教育关键在中学。加拿大中学课程种类适当,内容相对偏浅。<span STYLE="font-family:Gmso-bidi-font-family:Acolor:#—12年级将我们国内孩子学的大部分科目全部归入一个课程——科学,其内容也以科普为主。这样适当的课程设置,难易适度的知识学习,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
加拿大中学不分文理科,中学课程一般分为<span STYLE="font-family:Gmso-bidi-font-family:Acolor:#个学科领域:英语语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体育艺术、技能、个人规划和毕业报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向。想读大学,也不用挤高考这座独木桥。<span STYLE="font-family:Gmso-bidi-font-family:Acolor:#年级开始学分制,大学根据你的学分成绩、个人规划、社会活动能力等发出录取通知书。这样,避免了死读书读死书。我的两个女儿在课余时间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还去做义工以及参加了不少课外体育项目,五花八门的课外教育、课外实践,能够在学生阶段最大程度地锻炼孩子的主动意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
如果让我评价中西方高中教育体制上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国内是驱赶着孩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高度统一的教学设置和白热化的竞争氛围之下,学生鲜有时间去认真思考自己的理想,规划职业和生活,包括知识架构以及对社会的回馈。而加拿大的中学还特别开设了一门名为Planning(规划)的必修课,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从中学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掌握自主权。老师会根据这个引导学生从事什么职业可以实现这种状态,将生活状态与职业挂钩,待孩子大致定了职业方向后,就指引学生从事哪些职业、读哪些专业,来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
当然,中国和加拿大在教育的制度、观念、目标、手段等诸多方面各有千秋,我家三个孩子在中国读小学,在加拿大读中学,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和经历,我们相信,这一切将有助于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孩子什么时候上小学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小孩子什么时候上小学好
6&#8203;-&#03;岁&#8203;的&#8203;儿&#8203;童&#8203;由&#8203;于&#8203;言&#8203;语&#8203;的&#8203;发&#8203;展&#8203;及&#8203;各&#8203;种&#8203;实&#8203;践&#8203;活&#8203;动&#8203;的&#8203;不&#8203;断&#8203;增&#8203;多&#8203;,&#8203;在&#8203;生&#8203;理&#8203;和&#8203;心&#8203;理&#8203;上&#8203;已&#8203;初&#8203;步&#8203;具&#8203;备&#8203;人&#8203;学&#8203;条&#8203;件&#8203;,&#8203;可&#8203;以&#8203;.&#8203;上&#8203;小&#8203;学&#8203;了&#8203;。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讨论:孩子上学的最佳时间是几岁?
亲子教育:
专题推荐:
  【家长声音】
  提倡5岁就入学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赞成5岁入学的观点主要基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希望孩子早一年入学,能够在将来掌握先机。
  5岁足够聪明家住广州西村的家长田女士认为,现在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孩子身心发育好,比以前聪明得多,5周岁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系统教育的条件,所以应该提倡让孩子提前入学。
  减轻父母负担抱着这种出发点的家长大有人在。家住广州工业大道南的家长王女士表示,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太大了,对于家长而言,孩子早一年读小学,就能够早一年出来工作,就可以早一年减轻家长的负担。
  着眼发展前景家长对于孩子前途的担忧有时候体现在细节上的。在广州市某机关工作的张先生就有深切体会,他表示,如今各行业特别是国家机关单位,选拔干部等都是有年龄要求的,工龄较长、年龄较小的人被选用的机会相对大,早一年入学当然就能多一些胜算。
  坚持6岁再入学
  尽管提倡5岁入学的家长不在少数,但坚持6岁才入学的家长也大有人在。他们也有充分的理由。
  5岁孩子能力弱儿子正在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读二年级的阿蝉表示,5岁的孩子生活能力、身心发展状况都还比较弱,这么早就把他送去读书,孩子太辛苦,大人也不放心。
  担忧毕业就失业持这种观点的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失业下岗的工人太多,即使大学生也面临就业危机,早一年毕业也可能意味着早一年找不到工作。因为要让孩子多享受一年快乐,打牢基础也许更好些。
  7岁入学也不晚
  快乐童年无价在一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声音中,也有坚定的“让孩子享受充分的童年快乐”的声音。家在广州市盘福路的曾女士坚决反对让孩子提前入学。她说: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来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7岁以前的孩子还是应该以玩为主,做父母的不应剥夺孩子最基本的权利,扼杀孩子的童真。7岁之后再好好管教也不迟。
  【观点呈现】
  关于“孩子到底几岁入学”的话题这几年一直争论不休。
  ★赞成5岁入学的家长一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发育得较好,比其他孩子聪明,足以提前一年升小学,没必要再在幼儿园里多耗一年。
  ★赞成6岁入学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一年一个样,5周岁孩子的身体、心智发育与6周岁的孩子没法比,太早上学并不一定能抢到发展的先机。
  ★赞成6岁半甚至7岁入学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童年太短暂,应该让孩子多享受一下无忧无虑的童年快乐,7岁入学,家长更放心。
            
博客推荐 
幼儿图书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专题推荐
2012入园指导
京公网安备号
CERNET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什么时候打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