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里面有没有寄生虫3D打印机

3D打印有没有前景?3D打印机之最!--新闻动态--深圳市华天世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400
产品应用检索
请选择应用行业
半导体/晶圆
精密五金行业
汽车配件行业
光通讯行业
太阳能行业
印刷包装行业
服装、皮革及辅料
建材/陶瓷行业
医药/烟草/食品
请选择应用类型
换行符 (Shift + Enter)
国内业务部:0
深圳总部:
&&&&&&&&&&&&&&&&&&&&
广州片区:
江浙片区:
国际业务部:0
售后服务部:0
展会及广告联系:91
你的位置: &&&>&&
公司新闻、行业动态、展会信息等
3D打印有没有前景?3D打印机之最!
一、世界上最大激光3D打印机
  &世界最大激光3D打印机&在大连诞生了,据悉,这个世界最大激光3D打印机最快将于本月底调试完毕,正式&上岗&工作。
  这款打印机打印方式很特别,是基于&轮廓失效&的激光三维打印方法(在打印过程中,激光3D打印机只需打印零件每一层的轮廓线,使轮廓线上砂子的覆膜树脂碳化失效,再按照常规方法在180℃加热炉内将打印过的砂子加热固化和后处理剥离,就可以得到原型件或铸模),使用这种加工方式可使其加工时间缩短35%,制造成本降低40%;
  其次,打印速度快,在加工条件相同时,原材料都为覆膜砂,同时加工一个直径为100mm的小球,那么在理论上这个3D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将是普通3D打印机的80倍,即使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其打印速度也是一般3D打印机的5-15倍,而这个数据已经是非常保守了。另外,随着打印物体尺寸增加,两者速度差距也会增加,也就是说,如果小球的尺寸增加10倍,那么其速度也会增加10倍。
  第三,加工尺寸大,仅从工业3D打印机来讲,国外设备的加工尺寸不会超过1米,国内的主体设备的加工能力也在1米以内,而这个打印机最大加工尺寸将达到1.8米。
二、最小最轻的3D打印机:Cube
  对于工业制造来说,3D打印机越大越能提升工作效率,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3D打印机体积越小、操作最简便才会备受他们亲睐。目前市售最小最轻的3D打印机是来自Systems的Cube。
  但维也纳技术大学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3D打印机,这款迷你3D打印机只有大装牛奶盒大小,重量约3.3磅(约1.5公斤),造价1200欧元(约1.1万元人民币),研发人员还在对打印机进行材料和技术的进一步实验,希望能够早日面世。
  3D打印机Cube尺寸为260x260x340mm(不含材料),重4.3公斤,目前京东售价为14999元。3D打印机Cube采用单喷头设计,必须使用原装ABS塑料或PLA塑料,耗材底部拥有芯片识别;材料颜色共有16种,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Cube还支持无线网络;酷似iPod的操作界面,也是目前3D打印机操作中最为简便的。
三、全球最高速微型纳米3D打印机
  德国Nanoscribe GmbH在美国旧金山发布了迄今为止最高速的纳米级别微型3D打印机&&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这台微型3D打印机是应用到了全新的激光印刷术:首先通过CCD传感器对通过曝光、扫描产生的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图像数码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处理装置对诸如图像模式、放大、图像重迭等作数码处理后,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印刷过程。
  这款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3D打印机,能制作纳米级别的微型结构,以最高的分辨率,快速的打印宽度,打印出不超过人类头发直径的三维物体。
  同时,这款打印机还采用了基于双光子聚合的3D打印技术,让激光瞬时通过脉冲调制聚合光敏材料,来制作出自我支撑的微型(和纳米)结构,以达到直接激光写入。此外,这款德国Nanoscribe的打印机可以以每秒超过5TB的速度来打印聚合物波导(polymerwaveguides),堪称世界最高速,该款3D打印机的最小扫描范围可达100 &&m,且它的精度可以在一根头发上打印出一个10个字母的公司名称。
  四、3D打印机与操作系统联盟
  阻碍3D打印快速普及的一大原因是3D打印的高昂售价,现在最便宜的3D打印机的售价仅为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30元),虽然体积小了点,但是功能和乐趣却没有打折。
  从今年五月初,3D打印机的售价骤降。国外众募平台Kickstarter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廉价3D打印机,其中一款名为Pirate3D的打印机已经募资超过100万美元,所有捐款超过347美元的用户都将获得一台Pirate 3D打印机,在今年年底前就可以拿到货。而一款生产于香港的Makibox A6 LT 3D打印机的售价仅为200美元。
  老牌3D打印机厂商Stratasys宣布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akerBot,并声称在2012年MakerBot卖出了台桌面级3D打印机,预计2013年这一数字将翻倍;Stratasys CEO克伦普还透露,将推出单价5000美元以下的3D打印机,拓展普通消费者的市场。并且为了让普通消费者都能用上3D打印技术,克伦普表示Stratasys将打造一套硬件和软件结合的生态系统,比如在互联网上设立一个在线平台,用户可以从网上下载3D打印的内容,在家里就可以打印各种有意思的东西,&这个生态系统会是一个开放的,就好像谷歌的Andriod平台。&
  近来微软发布最新操作系统Windoes 8.1,更新版Windows8.1通过内建API实现了对3D打印的支持,这也表示Windows 8.1成为目前首款支持3D打印的系统。在第二天的微软Build开发者开会的一个演讲中,微软Kinect for Windows部门高级程序经理Chris White演示了Kinect如何与3D打印结合以及未来Kinect会增加的扫描功能。
  编者语
  不管是从3D打印本身的技术突破还是从3D打印价格的突破,3D打印一直在给人们惊喜,并且有着大量资金的支持,3D打印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是每一项发展的科技产品都需要造手机电脑才能被认可。不管怎样,3D打印都已经在医学以及航天事业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即便在未来不能真的带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也绝对不是鸡肋产物。当然,我们必须承认3D打印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这就是3D打印给予人们想象和突破的空间。
&&&&&|&&&&&&|&&&查看: 8739|回复: 1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21精华0帖子
注册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用arduino做控制板,制作3D打印机,有没有人试过?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50积分583精华1帖子
高级会员, 积分 5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7 积分
but,这个很烧钱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90积分4713精华11帖子
论坛元老, 积分 47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5286 积分
这个控制很吃力的,但是主控还是Arduino的!
深圳市博励教育,专注于高速PCB设计培训,需要请联系:QQ: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1007精华0帖子
金牌会员, 积分 10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3 积分
3D打印机本来就是用的mega1280(又有用2560的)做的主控
XYZ用的是 3个小功率步进电机控制器。
打印头,挤出部分是一个大功率的步进电机控制器。
然后还有一个PWM的温控。
说白了就是4个步进电机和一路温度采集加上电加热。。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50积分712精华0帖子
高级会员, 积分 7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8 积分
Element 14 TV上有一集Benheck show是讲的这个,用的貌似是ATmega2560 + 电机的驱动板。感觉最难的还是结构的设计和制作。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21精华0帖子
注册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Damn_intuition 发表于
3D打印机本来就是用的mega1280(又有用2560的)做的主控
XYZ用的是 3个小功率步进电机控制器。
打印头,挤 ...
国内有没有人尝试过呢?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1007精华0帖子
金牌会员, 积分 10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3 积分
我的makerbot的主控就是一个Arduino MEGA 2560
ReplicatorG直接支持。下载一个程序就行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21精华0帖子
注册会员, 积分 1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9 积分
Damn_intuition 发表于
我的makerbot的主控就是一个Arduino MEGA 2560
ReplicatorG直接支持。下载一个程序就行了。
有没有diy的相关资料呢?中文的最好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1007精华0帖子
金牌会员, 积分 10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3 积分
山里人家 发表于
有没有diy的相关资料呢?中文的最好
没的。。。 主要是线性道轨不好搞。 其实最难的电器方面反而最简单。都现成的。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9精华0帖子
新手上路,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下载个什么程序?有没有再详细点的介绍?
Powered by2013年还有什么比3D打印更火的技术吗?3D打印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采用粉末金属或塑料等材料,通过逐层叠加来制造物体,又叫加法制造、加层制造或积层制造。
1982年日本名古屋市工业研究所首次实现实体模型印制,1984年Chuck Hull提出了「立体光刻造型技术(Stereolithography)」技术。3D打印技术最初多被用于模型制造,是属于高大上洋范畴的东西。30多年过去了,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走进大众视线,在珠宝、鞋类、建筑、汽车、航天、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都可以看到3D打印的身影。尤其是最近两年3D打印技术在耗材、工艺、工程方面的突飞猛进加速了3D打印平民化的步伐。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一年设计癖报道过的3D打印产品和技术。
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产过剩的问题,生产过剩就意味着积压、过期。药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近60%的药品都存在过期现象。与此同时,全球只有40%的病人可以获得诊断治疗,超过50%的病人无法获得有效治疗。究其原因,药品的生产方式难逃其咎:药品从药厂到病人手中需要经过大量环节,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误诊也会延误疾病治疗。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药品生产更加精准、让病人得到更精确的治疗呢?
土耳其工业设计师Ali Akay和印度工业设计师Bharat Joshi两人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药品3D打印机。两位设计师联手设计了一个名为「数字药品(DIGIMEDIC)」的项目,将3D打印技术和制药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把药品配方转化为二进制信息,医生可以根据诊断情况为病人提供3D打印药品,需要多少,打印多少,不需要则不打印,实现了制药零库存。
整个看病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病人到医院接受医生诊断,然后医生根据病情开具药方,并且把药方转化为二进制信息,并最终将信息简化为一个条码,病人凭借条码就可以通过3D打印机打印药物,最后服药治疗。
现在人们购买汽车往往是在4S店购买整车,在此之前,整车全部或部分零配件可能需要进口,接着在国内工厂完成组装,最后放到4S店里销售。整个过程可谓非常复杂,周期也很长。现在假设一下这样的购车场景:你从4S店选好车型,付款之后得到一台3D打印机,然后你把3D打印机拉回家,接通电源,然后根据说明书操作3D打印机,让它自己打印出一辆汽车。听上去非常科幻,但这并非天方夜谭,至少有人已经提出了具体方案。
以色列设计师Nir Siegel设计了一款名为「创世记(Genesis)」的3D打印奥迪概念车,让买家可以通过一台3D打印机在自己家里打印出一辆奥迪汽车,省去了零件生产、运输、组装等大部分环节。
Nir Siegel早期毕业于特拉维夫的设计院校,并在多家汽车设计公司就职,其中包括捷豹路虎、Mclaren等,他现在正在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攻读汽车设计硕士学位。由于具有丰富的工业设计、工程、以及制造知识和经验,Nir不仅能从功能性上着手,而且还能保证汽车的创新性和潮流感。
这款奥迪概念车不仅从制造和工艺方面通过3D打印技术颠覆了传统汽车制造工艺和流程,而且也颠覆了传统汽车分销渠道,大大简化了汽车从厂商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缩短了交货周期,并且可以让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爱车的构造、工作原理。
近两年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但有些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比如现在的3D打印技术受到重力的限制,只能在水平操作台上完成打印,另外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二维打印层叠加出打印物体。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学院(IAAC)和荷兰阿姆斯特丹Joris Laarman工作室的一群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名为「MATAERIAL」的反重力3D打印技术,在不借助任何支撑材料的情况下,可以在任意表面打印3D结构。
「MATAERIAL」由来自IAAC的Petr Novikov和Sa?a Joki?领衔,是一种全新的加层制造技术。此前的加层制造技术受到重力和打印环境的影响,无法在不规则和非水平表面完成打印。而这种技术通过新型挤压技术用三维曲线代替二维打印层,三维曲线可以很好地符合打印结构的应力线,让3D打印更加灵活。
MATAERIAL的核心创新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无需支撑材料即可实现3D打印。通过新型挤压技术,打印出来的曲线不受重力影响,从而可以打印出悬空的结构。由于摆脱了重力限制,这种工艺可以在任意表面进行3D打印。用3D曲线代替2D打印层,可以更好地控制制造过程。这种技术可以让用户在打印材料中注入彩色染料(CMYK),并控制颜色的打印路径。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让普通民众也可以用得起标准化的产品,但标准化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照顾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可另一方面抹杀了个人定制的元素,「量体裁衣」式的生产和制作仍是少数人独享的服务。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兼顾批量化和定制两方面因素呢?没错:大规模定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大规模定制的例子:一双采用3D打印技术的 DNA 概念鞋。
西雅图Pensar设计工作室设计了一双DNA概念鞋,通过3D打印这种日臻成熟的快速制造技术为用户制造运动鞋,不仅能做到「量体裁衣」,而且还可以根据你的运动方式进行设计。
Pensar的设计师们相信制造鞋的基础应该是每个人足部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数据,为此通过采集匹配足部数据,用户行为分析和快速成型技术,他们找到了一种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
首先,购买者需要穿上一双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加速计的测试鞋,然后到外面跑一圈,接着回到鞋店里面,上传用户数据,经过一系列算法处理后,量身定做出一个3D模型,甚至可以根据算法设计一双鞋来改进你的运动方式。等在计算机上完成模型设计之后,你就可以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你的鞋。整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时间是长了点,但是这可是独一无二的。
耳朵和其它人体器官一样面临着很多疾病困扰,如何获得耳道的精确模型和动态数据是治疗耳部疾病的核心难题,现在3D打印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Lantos科技推出了一款3D耳道扫描仪,可以获得精确的3D耳道地图模型。
这款Lantos 3D耳道扫描仪大小如POS机,头部有一个探针,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在视频辅助下,医生把该扫描仪的探针伸入患者耳道内,然后像注射器一样在探针表膜内注入液体,填满整个耳道,然后拍摄一系列耳道照片,然后进行拼接之后做出3D模型,建模完成之后将液体抽回,拔出探针,整个过程不到60秒。
除了可以获得精确的耳道静态模型之外,当病人咀嚼或走动时,这款3D耳道扫描仪还可以通过液体压强测试获得耳道内的动态数据,为医生提供宝贵的数据。
Lantos 3D耳道扫描仪是全球首个耳内3D扫描系统,由源自MIT实验室的Lantos科技公司开发,其工作原理为让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穿过吸收介质,测量其强度,捕捉图像,然后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缝合,最后生成精确地耳道3D模型。
3Doodler(3D涂鸦)是由位于波士顿的WobbleWorks公司开发的一款3D打印笔,简而言之,它的功能相当于标准3D打印机的打印头,只不过做成了笔的形状。有了它,无需电脑和任何建模软件,你就可以随时把你想象的东西画成3D模型,就像3D涂鸦,这也是该笔名字的来历。
3Doodler是全球首款3D打印笔,使用的“墨水”是最常见的3D打印耗材ABS塑料。3Doodler绘画时挤出的热塑料能快速定型,帮助你画出各种形状。
听上去像是一款儿童玩具,但值得注意的是,3Doodler并不适合儿童使用,因为虽然笔尖挤出塑料用手摸没问题,但笔尖温度高达270度。
鉴于涂鸦这种形式,3Doodler在工业设计方面乏善可陈,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画点东西用来修饰还是绰绰有余的。
为了推动微激光烧结(MLS)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在微型科技领域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德国EOS公司联合3D-micromac公司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3D MicroPrint的新公司,专注于通过微激光烧结加法制造工艺生产纳米级金属部件。
3D-Micromac和EOS自从2006年以来就一直合作开发微激光烧结技术,并且今年在德国一家研究所成功运营首个微激光烧结技术系统。
EOS创始人兼CEO Hans J. Langer博士表示,有些非常小的零件通过传统工艺很难生产,而对这些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强,微激光烧结技术则提供了三类解决方案:个性化、功能整合,以及微型化。通过厚度不到5微米,直径不到30微米,粉末粒度大小不超过5微米的打印层,这种技术可以带来新的可能。甚至可能用来生产包含活动零件的组合单元。
3D-Micromac CEO Tino Petsch称他们的赶上了绝佳时机。目前3D打印热潮表明他们在微激光烧结技术方面的投入是正确的。
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的新宠,但是大多还只是用于产品快速成型,真正商业化的产品并不多见。英国Adrian Priestman建筑公司声称他们已经设计并安装好用于建筑行业的3D打印零件,并表示这是人们首次将3D尼龙烧结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
这家公司设计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装饰用尼龙网罩,施工地点为重新装修的6 Bevis Marks办公大楼,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的16层大楼。
设计师首先测量好每个连接部分的结构,然后通过3D建模软件建模,接着分成几部分,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打印,然后掩盖到缺乏美感的立柱连接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铸钢节点,但实际上不是。
设计寿命为15-20年,这个3D打印网罩被是用来包住立柱和多根网状支撑臂相连接的复杂结构,主要作用为修饰,这些柱子和支撑臂共同撑起一个EFTE塑料穹顶。
之所以采用3D打印结构,是因为通常状况下所采用的铸铁节点无法满足该项目的现实要求和美学要求,因为这些铸铁结构不够精确,人们还可以看到残留在钢铁表面的处理痕迹。
目前这一产品已经通过审核过程,并且经过测试没有问题,已经在大楼中安装就绪,是一款被证明可以用于建筑行业的产品。
Adrian Priestman公司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和其他公司合作,尝试将3D打印技术用在建筑行业里的其他方面。
未来的鞋子可能更像是一株植物,需要精心呵护,不然会死掉,当然,回报是它穿上去更加舒适,就像你的第二皮肤。
英国伦敦设计师Shamees Aden正在开发一款名为「Amoeba」的原细胞概念跑步鞋,这种鞋采用3D打印工艺制作,如果坏了它可以进行自我修复。
这种跑鞋可以根据用户脚的大小通过3D打印技术精确打印,穿上去就像是人的第二皮肤。当用户跑步时,跑步鞋可以根据压力和运动做出调整,保证足部的舒适。
关键在于打印鞋子时所采用的原细胞(protocell)科技上。设计师表示鞋子里面包含的这些原细胞可以根据压力进行伸缩,当你在不同的地形上跑步时,细胞可以根据足部施加压力的大小对鞋子的结构进行调整。
跑步结束后,材料里的原细胞会失去能量,用户只需将其放在一个装有原细胞液的瓶子内即可,这些液体可以维持这些生命组织的健康。
所谓原细胞是一些非常基本的有机物分子,本身并没有生命,但是可以通过组合创造出有生命的组织。原细胞基于人们对35亿年前地球最原始生命的假象,这种细胞拥有最简单、原始的结构,但却能够构建、复制和容纳DNA。通过将这些没有生命的分子进行结合,科学家们试图创造出人造生命组织,可以通过编程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比如对压力、光、热的反应。
除了可以调整材料的结构组合外,人们还可以在原细胞液里面加入颜料,让跑步鞋变成用户喜欢的颜色。从这个角度上看,用户买到家的不是一双鞋,更像是一株需要不断浇水的植物。
漂亮的字体不只是用来看的,还可以用来穿。「Letterings(字母指环)」是一系列字母指环,每款指环由一个字母组成,该系列设计的的目的是制造可以穿戴的字体学。
设计师是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的Ari Weinkle,设计动力源于设计师对字体学和3D打印技术的热爱。
3D打印技术正在走出地球,走向太空。美国宇航局正在开发一个轨道工厂,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和机器人在外太空打印天线、太阳能电池板等大型结构。
美国宇航局上周宣布和科技公司Tethers Unlimited Inc (TUI) 签署了一份50万美元的合同,后者将用这笔资金用于继续研究「蜘蛛制造(SpiderFab)」技术,在外太空制造大型航空部件。传统大型航空部件都在地面完成生产,然后折叠之后塞到火箭仓内,通过火箭运往太空,过程非常复杂,成本高昂,并且还受到火箭本身的限制。
而SpiderFab技术则可以以更紧凑的形式把纤维、聚合物等廉价的原材料运到太空,根据太空环境进行现场制造,大大减小了发射装置的体积。
有了SpiderFab技术之后,宇航员将可以在太空里打印航空部件,体积是现有部件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因此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更大的带宽、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高的精度。
凭借该技术,美国宇航局可以通过更小的火箭往轨道工厂运送部件,用来制造大型零部件,TUI称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可以制造长达千米的结构和足球场那么大的航帆。此外,轨道工厂也可以大大降低火箭发射失败带来的风险。
TUI表示SpiderFab技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开发一个利用3D打印等加层制造技术的捆束器,可以在在太空制造大型桁架结构,进一步就可以更大规模的天线和望远镜,用于探索地外生命。
以上就是设计癖盘点的2013十大3D打印设计,怎么样还算过瘾吧?说说你在2013年见过的靠谱的3D打印产品:)
本文是设计癖年终总结系列文章之一,如果你关注设计趋势和动态,请关注我们此前报道过的2013十大水泥设计,2013十大折叠设计,2013十大智能设计。今后几天我们将陆续推出十大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设计癖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设计癖」,并给出设计癖原文链接。侵权必究。市场上有没有3d打印烧饼机出售_百度知道
市场上有没有3d打印烧饼机出售
用那玩意干啥,比如云工厂,没什么技术含量烧饼机,超级简单,哈工大目前有老师在开发这麽个东西,何必自己到处找地方那。前段时间那个拿了1000万的煎饼机也是类似的。要是想打印。原理很简单,直接找个在线的互联网平台就行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云工厂就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3D打印机:快速成型技术观光!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3D打印机:快速成型技术观光!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D打印机的成本下降趋势
本文作者:Camel
George W. Hart
★★★★★
★★★★☆
3D快速成型技术是什么?(在本站“
”一文中,DIY大神就是利用了这项技术塑造出量身定做的主动脉管套的,还记得吧~~)
目前快速成型技术主要用在高端产品设计或者高等院校的研究领域,是一项比较昂贵的技术。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的成本就会下降到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来做一些神奇小玩意儿的水平。每次想起现在满大街白菜价的激光打印机,在二十世纪70年代时可都是些成本在10万美元以上的昂贵机器啊,我就觉得十年内快速成型机器就一定可以装备在所有高校,大多数高中,或者是街角的打印店里。现在我开始研究快速成型机在艺术、数学、教育上的应用,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派上用场,以下是我研究中一些有趣的成果。
本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展示了一些我使用Makerbot Cupcake(一种便宜简陋的家用快速成型机、3D打印机)制作的模型,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快速成型机控制文件(.stl文件)。欢迎大家使用这些控制文件复制我做的模型,或者对它们进行改进~
别看我看上去挺隆重,但是我却是初级的简陋家用快速成型机Makerbot Cupcake…很高兴认识大家,我的专长是“拔丝”作品,你们很快就能见识到……
文章的后半部分展示的是一些我用快速成型法制作的专业模型和雕塑,算是本文的重头戏。我多年来一直尝试在艺术、数学、教育领域推广快速成型技术,这也算是一个部分成果的汇总。这部分模型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使用专业的快速成型机器制作的,效果更好,更炫目,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每个模型都有关于算法的详细信息,大部分给出了加工文件。只答应我展示时在“设计”项署上我的名字,你就获准自由下载并制作你自己的快速成型模型了~下图是我和下文将会提到的Sierpinski分形四面体的合影。如果你对这些模型有评论或者建议,欢迎Email()我。
Sierpinski分形四面体与我
● 在先用一些简单的四边形练手之后,我编写了一些开放面结构的多面体。这是是一个十二面体的正常形状。
● 但是加工的时候,一些乱七八糟的怪东西(残余的熔融拉丝即)冒出来把开放区域连起来了……就变成这样了——姑且叫它“拔丝十二面体”。
● 这是用美工刀清理干净以后清爽的十二面体。
以下给出了五种正多面体STL文件
● 这里有一个更困难的挑战:一个包着另一个的、开方菱形面组成的三十面体。
● 制作出来的成品:虽然美工刀清理的工作量又增大了很多,但是我还是很满意最终效果的。
● 这是用来制作二十面体的连接器,插的木棍是羊肉串签子。
● 一共需要12个连接器和30根竹签才能制作一个完整的三十面体。这是
● 这是一个由Vi Hart设计的阿波罗分形垫(Apollonian gasket)
●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四面体,由6根有缺口的柱子连接在一起组成。本来我想把它做成一个有解谜概念的模型,做好后发现这东西还是有点太容易组装了,用橡皮筋一固定就装好了。真没悬念呐!就不侮辱各位的智商了…
● 但是如果做6面体或10面体时采用相同的理念,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12根棍的解谜模型。这个模型已经相当复杂,以至于相关的细节我写出了单独的一页,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 这是一个计划中的双曲面模型。
● 可是我的第一个Makerbot模型做出来是这样——欧也!拔丝双曲面~……因为步进电机在定位几个位置时出错了。
● 我把工作电压调高了一点点,又润滑了一下滑块,做出来的双曲面模型就没问题了。不过花了很长时间才用美工刀把讨厌的拉丝切干净。
● 这是一个经典的形象思维谜题:“设计一个能紧贴边缘的穿过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孔洞的物体”——Bingo!答案就是图中的这个楔形物体,它的俯视图是圆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分别是三角形和方形的。
● 虽然我一般不用3D打印机来做平板零件(因为平板零件有相对更方便的制作方法),但是这里我把三个有洞的平板也一起做了。
● 把三个板子用管工PVC水泥胶粘在一起,制作出一个可以演示这个形状三面投影的框架,就可以好好玩你的楔形块了。
● 最后教大家一个好玩的东西,这是楔形物块完成一半的样子,你会注意到这个物块是中空的。这时我用镊子把两个3毫米的螺帽放到空洞里,等模型完成以后,两个螺帽就被密封在物块里面,摇起来能发出好听的喀啦喀啦的声响。另外万一哪天遇到3毫米螺帽短缺的情况,你知道紧急备用品藏在哪……
这是提到的4个STL文件:
● 这是个用在墙上的调光器旋钮的外表面,基本是一个由菱形组成的九十面体(rhombic enneacontahedron)的一半。注意观察这个多面体上的菱形有两种组合方式。
● 这个旋钮内部有一个与1/4英寸标准调光器调节杆相匹配的纽帽,其他地方都是掏空的。
● 制作出来的样子不错吧?这个结构实际看起来会比照片上清晰一点。中间的钮帽在加工完后还粘着不少熔丝,后来用15/64英寸钻头清理干净了,装到墙壁开关上还挺好使。
● 这是另外一个墙体开关旋钮的设计。该表面由映射到庞加莱模型(Poincare disk)上的(7,6,6)细分双曲面组成,包裹了大半个球面。看起来非常酷。
● 这里还有个我做的30根棍的解谜模型。
快速成型或者固体无模成型技术指的是使用一系列新技术,用薄层材料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层层覆盖构造出三维物体。用快速成型法构造出的物体因为不受传统制造技术的约束,可以制作的更加复杂、精确,甚至拥有超现实的美感。想对这个快速发展的技术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浏览
(原文地址如此,现已失效) 或者在google搜索最新进展。
我作为一名雕塑师,对三维几何学有着必然的兴趣。出于爱好,我也对四维几何和相关的数学应用有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由一个四维物体,可以计算出其在三维空间的“投影”。这个投影往往是个繁复而美丽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机对比传统工艺,有制作复杂模型的巨大优势,可以很容易的制作出这些似乎只存于思想实验中的结构。哪怕不懂这些美丽物体背后的数学意义,参观者也往往会对这些模型本身感到目瞪口呆。以下是我制作的一些模型,其中两个是和四维几何学有关的。我希望将来能做出一些关于代数曲面或者其他有趣的数学形式的模型。这篇论文
对此设想做了一些相关描述。
● 图中是一个120胞体(120 - cells),是由120个正十二面体组成的四维结构“投影”而成的。该四维结构原本由一个大正十二面体被119个小正十二面体填充组成。但是投影到三维空间时,除了最外层和最内层的两个十二面体还是正十二面体,别的十二面体的角度都产生了必要的扭曲。
● 这个模型的直径约3英寸,在DTM 2500Plus快速成型机上采用激光烧结技术制造。非常适合拿在手上慢慢旋转着欣赏。
● 如果有条件,你可以下载我的STL文件,自己在快速成型机上制作一个一样的模型。
● 这是另一个用Extrude Hone公司的快速成型机,采用ProMetal流程制作的4英寸直径120胞体模型。
● 这个模型用铜粉和不锈钢粉末直接烧结而成,坚固耐用,经得起千年岁月。幻想2000年以后有人和我以同样的姿势拿着这个模型慢慢旋转着欣赏的情景,我就感到心神不宁了。(oh~geek!)
● 对于接触不到快速成型机的朋友们这应该算个好消息吧,该模型在Bathsheba Grossman有售!
●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分形,是由二维的Sierpinski三角形泛化成的三维物体,通常被叫做Sierpinski 四面体。
● 图中展示的是该分形的五级版本,意思就是这个分形有五种尺寸的八面体孔洞。
● 模型的边长是8.5英寸,在前面我与它的合影中你会对它的尺寸有个直观的印象。
● 写一个程序让计算机画出这个图形来很容易,但是要制作出模型的话就要考虑到这些四面体之间几乎没有接触点。因为快速成型机做出的模型同样也需要支撑结构,所以有时是不能完全按数学模型制作出实体模型的。在为数学模型编写STL文件时往往就要考虑这些因素,要实际制造出这些模型往往需要用一些复杂的小技巧。
● 比前文提到的120胞体更美的是截角120胞体(truncated 120-cell),由120个截角12面体和600个四面体组成。图中是截角120胞体的正交投影模型,用光固化成型技术制造,直径约6英寸。
● 从各个方向观察洞穿模型的孔道,这种视觉震撼恐怕只有拿在细细把玩才能体会了。
● 同样这里给出了制作这个模型的
,以及描述这个结构的论文
● 还有2003年春天曾经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这些四维模型上过的
(原文地址如此,现已失效)。
● 这是一种在1937年被数学家Michael Goldberg首次描述的多面体,被命名为Goldberg多面体。图中的多面体直径约8.3英寸,组成它的972个面中,有12个五边形和960个六边形。这是1000个面以下的这类多面体中面最多的一个。据我所知,无论是Michael | ● Goldberg还是别的学者,目前都还没有提出如何计算这类多面体的角度和边长构成才能使它的表面更圆润,我准备写篇论文把这个问题好好论述一下。
● 上图中是7个可以自由旋转相互不联接的球体。这个模型是在用现代制造技术,向制作同心象牙球的传统艺术致敬。根据这个页面this page的介绍,这项传统艺术始于17世纪的纽伦堡,现在在亚洲的某些国家(比如我国)还在被传承着。
● 这个模型的每个球体都是以不同的Goldberg多面体上的某边缘为基准制作的,这些多面体如下:
2, 0 (42 面);
2, 1 (72面);
3, 0 (92面);
2, 2 (122面);
3, 1 (132面);
4, 0 (162面);
3, 2 (192面);
这里展示的是一个在Stratasys 3000 机器用熔融层积法(FDM)制作的3英寸模型,
● 在制作的过程中,有12个五边形在所有球体中排列成一线,你可以看到一个由五边形组成的通道洞穿模型。当制作完成、球体旋转、顺序被打乱后,要把模型恢复成制作时的排列,可不是一般的困难,简直可以作为一个考验体力的谜题了。
● 图中是一个由十个等边三角形纠结出的有趣形状,是由Alan Holden首先描述的许多多边形缠结中的一个。
● 这些缠结多边形的历史和更多的例子可以看这篇
。文章的最后还有一个java软件的链接可以自动生成制作更多这类模型STL文件。
● 这是两个正二十面体对称的均匀复合多面体(uniform polyhedral compounds)。这些结构在1976年由John skilling首先做出数学描述,我在1999年做出了这两个实体模型,不知有没有人比我先做出来。
● 上面的模型是五个同心截角四面体复合而成,下面的是由六个五棱柱复合而成。要看明白这些模型,你需要把模型想象成许多互相贯通穿插的多面体。
● 在由截角四面体复合而成的例子(上半图)中,你可以看到有朝向你的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基本等于整个复合体的半径)同样你还能找到边长与其相等的一些六边形。四个三角形和四个六边形构成一个截角四面体。五个截角四面体互相部分重叠着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模型。
● 类似的,由五棱柱组成的例子中,你也能看到有着相同边长的正方形和五边形。五个正方形和两个五边形构成一个五棱柱。六个五棱柱连接就成了模型中的样子。
● 或者把下面给出的STL文件用三维读图软件打开并旋转观察,你马上就能理解我在说什么了。
● 这些模型是用石膏在Zcorp快速成型机上制作的。这个机器的工艺有点点类似于喷墨打印机:有选择的把水喷在石膏要硬化的地方,再把没有润湿的石膏粉吸走,如此一层层的反复。
● 这是两个模型的STL文件:
● 这是另一个著名的分形:孟结海绵(Menger sponge)。(确实颇有几分神似海绵宝宝)…图中用熔融层积法(FDM)制作的模型是一个三级分形,也就是说这个分形中有三种不同大小的孔,
● 该分型的有趣之处是:它的表面积会随着它级数的增长以指数方式增长(同样增大的还有STL文件大小)。如果需要我Email给你四级分形的孟结海绵STL文件(26M),请联系我,虽然可能在在你的电脑上直接生成会更容易一些。
● 把一个立方体分割为3乘3一共9个体素,如果某个体素的X、Y、Z坐标(三进制)中有两个或以上的值为1,这个体素就是空的。明白了以上这句话的意思,再加以推演,可以得到一个孟结海绵的简单算法。
● 下面的这幅图展示了被一个六边形截成两半的孟结海绵。这里是制造半个孟结海绵的stl文件,这个用激光烧结技术制作的模型边长是5.5厘米。
● 你应该知道用一个面把正方体切成两半时,使截面为正六边形,该怎么切:让四条长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都在该截面上就行了。(不明白的人,作者让你切豆腐去……)你也可以轻松想象出正六边形的截面是什么样子。但是要试图想象同样切法的孟结海绵截面是什么图案,绝对是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大挑战。
● 我就经常用这个模型作为谜题,让猜谜者在不分开两半孟结海绵时猜测着画出截面的样子,然后打开两半看看他们画的和真正的截面有什么不同。结果通常都让猜谜者大吃一惊。
● 为了给你一个机会试试这个题目,我把单独的半个孟结海绵的照片放在这篇
● 图中是用Voroni 单元(Voroni cells) 拼成的四面体和八面体。多面体里的Voroni单元围绕着面心立方晶格点紧密排列。
● 这是一个两层测地球的4英寸模型。它的外层有260个三角形,内层有12个五边形和120个六边形。据我所知,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手性双层测地球(说人话就是:这个测地球不对称。)
● 这个是仰截角二十面体(snub truncated icosahedron),这个模型背后的故事如果算故事的话就是:构成一个足球的五边形和六边形们被三角形组成的手性边界分隔开来。想知道更多?看看这篇
● 如果你爱音乐又爱几何学,这个模型说起来一定相当酷。这是由Clifton Callender、 Ian Quinn和 Dmitri Tymoczko描述的一个代表三和弦的轨形(orbifold)。当然,它抽象掉了所有具体的同和弦换位。
● 模型中的一条条支柱连接着的和弦之间,都有某一个音符的相对变化为半音。在锥顶上的是增三和弦,与它连接的是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在底部最右边的是“同度和弦”,就是三个音符都一样的和弦。 坑爹呢?这不就是一个音么?!
● 大部分和弦有6个邻居,因为这些三和弦中的三个不同音符都可以增高或者是降低半音。在轨形底部边界的一圈是只有两个不同音符的和弦,这些和弦除了“同度和弦”以外都有4个邻居。“同度和弦”因为只有一个音符,就只有或高或低两个邻居。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有5个邻居,但是连接彼此的有两条通路,所以仍有6个连接。
● 这个用激光烧结制作的尼龙模型长5.5英寸,这是它的STL文件。还有一张高解析度照片,仔细看的话能看到纤维层与层之间的小台阶。
● 通过把图中这样形状相同的小多面体放在其他该多面体的顶点上,就可以获得分形多面体集群了。
● 具体做法是先把这些小多面体拼成这种多面体形状的大多面体单元,然后做出足够多的大单元,再拼成更大的单元。继续做下去就可以得到任何级别的版本。
● 例如下图就是一个星形十二面体拼成的二十面体拼成的二十面体。
●更多细节见
● 这是一套对Mortan Bradley几何雕塑设计的重建模型。 更多细节在这里
我设想,未来的小型博物馆、学校和有兴趣的人们都可以下载并用快速成型的方法,制作出能再现大型博物馆里重要展品的“复制展品”。比如教进化论的老师就可以下载并且复制出从古猿到现代人一系列头骨模型,用来讲解颅骨的演变。这些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被同学们手传手自由的仔细观察,也可以放肆的在上面直接用标记笔涂画重要的地方。
为了预演这种未来的图景,我制做了一系列当年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为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讲解数学时制做的多面体模型。
● 首先是由12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elevated icosidodecahedron ” 特意为了这个词语咨询了一下无所不知的matix67同学,得到官方解释如下:Dodecahedron是正十二面体,Icosahedron是正二十面体,Icosidodecahedron是他俩的结合体。就是在这个多面体的每个面上架起相应的三角形、五边形骨架。
● 图中我手上展示的模型是用熔融层积法制作的,我过去还制作过木质的达芬奇的这些模型。
● 第二个是由72个面(24个三角形、48个四边形)构成的球体结构。
● 这个结构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制造的,用来讲解《欧几里德原理》(Book12,proposition7)的辅助教具。图中的模型是用Zcorp快速成型机制作的,直径为3英寸。
● 这是一个用小单元组装的挠环面模型,原型是在德国某博物馆展出的十六世纪木质工艺品。
● 该模型由一个环形链条和67个相同小单元组装而成。没有人清楚这个东西具体有什么功能还是想表达什么,也许只是艺术品或是好奇心的产物,总之这个结构看上去很有意思我就把他造出来了。
● 用快速成型机复制这类历史物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研究它们的功能或制作方法……厄…我能管这叫“脊椎形”么。
● 作为雕塑师,我会用到许多种原材料以及雕塑方法,其中也包括快速成型法。这里Here展示了一些我的作品。虽然通常为了控制这些雕塑作品的可复制性,我不会放出它们的STL文件供下载,但是以下模型十分有趣,有趣到我想你分享复制出它们的快乐。
● 比如这个,这是一个开放式结构的6层截角三十二面体。
● 其中希望你注意到的亮点,是它连接层与层之间的螺旋锥形 ,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对吧。
● 这个模型是用光敏树脂采用激光光固化工艺制作的,直径三英寸。
● 附赠一篇解释该模型结构的短文:
● 这是一个用激光快速烧结成型法制作的,直径三英寸的球体。该球体由许多个近似菱形组成。鉴于这个球体具有与二十面体相同的旋转对称,但是却没有镜像平面,我觉得它是一个学习空间对称性的好例子。同时它也具有向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器械制造专家:Abraham Sharp致敬的意义。
● 你可以用这个STL文件
制作出该模型,然后找到它上面12个五个菱形交汇的点。(图中至少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因为我已经找到了,你找到了么?)注意,他们并不是直线指向彼此的。关于这个模型的数学意义,请看这篇论文:
● 这是我的一个作品,我把它叫做《纠缠的驯鹿》(私下里我认为,这位大师的所有作品可以被统称为:《纠缠的XX》)。这是一个用激光烧结法制作的直径3英寸模型。灵感来源于我的想象:一群驯鹿如果都头朝外团成一个团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 这是一篇描述这个作品基于什么方法制作的文章,还展示了近期我的一些其他快速成型雕塑
● 图中是一个由火蜥蜴形状编织的模型,直径2.5英寸,在Objet 333快速成型机上制作。这是我在MIT做驻场艺术家时,为一个群雕项目制作巨型雕塑(a large sculpture)时创作的原型。
● 这是一个纠结在一起的激光烧结模型,是一件雕塑作品同时也算是一个有解谜概念的模型。2英寸直径的大小实在有些无法展示设计细节,所以如果想动动手的话,可以按照这里this short paper给出的模板制作一个纸模,再用胶带粘起来……
● 这是一个其结构让人想起海胆的雕。
● 这个则让人联想到某种螺旋环面生物。这两个都是我在做一个叫做“棘皮动物”的项目时制作的雕塑。
● 这个雕塑形式来源于A.F.Well在1956年于《立体有机化学》(《The Third Dimension in Chemistry》)一书中对“(10,3)-a”网格的描述。最近该晶体结构由Toshikazu Sunada普及传播,被称做K4晶体。这个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有着巨大的不同,所以看一定要看多组照片才能看清它复杂的构造。
● 最后的这件雕塑艺术品与上述作品有着本质区别。这是个看起来像有机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用来制作生长图形(比如基于细胞结构的生长图形)的算法制作的。
● 这个雕塑其实只是整个像3D电影般生长过程中的一帧。这个算法每次循环都会在上一次计算出的构造上多添加一个细胞。
● 该模型用ABS塑料由熔融喷丝法制作。因为模型本身的大小和颜色问题,可能从照片上看不清它的细胞结构。这里有我
,你应该能清楚看见细胞结构啦。
● 这是一个由20个熔融层积法制作的相同部件组成的解谜模型。
● 拓展信息看 这里:
● 这篇论文描述的算法
,适用于把一堆线段转换为可以用快速成型机加工的三维模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文中提到的一种用三角形有效包裹线段的方法在前文提到的许多模型中都使用过。
● 图中就是一个用该方法制作的有五个投影球面的5英寸模型。
最后,欢迎复制这些我设计的模型,但请一定要记得保留我的设计署名,谢谢~
果壳DIY站QQ群:
果壳DIY站微博:
你可能感兴趣
这机器是diy的麽==
求DIY破解版!
创客,机器人爱好者
引用 倪大爷 的回应:这机器是diy的麽==是DIY的,你有兴趣么
创客,机器人爱好者
引用 处女兔 的回应:求DIY破解版!看这里
好神奇,好优美的图形,也好复杂
这个也叫DIY的话,航天飞机也可以叫DIY了————只要有设备就行。话说这些个东西还真的没法用数控机床什么的制造啊。手工雕刻也太难了。
智造达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
最近都在炒这个,这种采用热熔方式的机器在大陆至少也卖了十年了,厂家就不提了,有做广告的嫌疑,还有采用其他成型技术的机器,有感兴趣的我可以介绍给大家,都主要用于新产品试制打版,最近热熔的被DIY,专利到期了吧
创客,机器人爱好者
引用 新时代知道分子 的回应:这个也叫DIY的话,航天飞机也可以叫DIY了————只要有设备就行。话说这些个东西还真的没法用数控机床什么的制造啊。手工雕刻也太难了。啥叫“有设备就行”? 这个设备本身就可以DIY的
创客,机器人爱好者
引用 胖熊 的回应:最近都在炒这个,这种采用热熔方式的机器在大陆至少也卖了十年了,厂家就不提了,有做广告的嫌疑,还有采用其他成型技术的机器,有感兴趣的我可以介绍给大家,都主要用于新产品试制打版,最近热熔的被DIY,专利到......欢迎介绍啊~ 期待中
机械工程硕士生,DIYer
对几何、分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模型就算光看图都非常精彩啊。尤其是孟结海绵那段给出的谜题,个人认为超级给力~我画了半天也没想到它的截面能花的那么绚烂……如果你要在这篇文章里只打开一个链接,那么就是这一个~~~~~
印出的这些乱78糟的东西除了污染环境有什么用?
很喜欢这些模型
孟结海绵很漂亮,不过棍子们的解谜模型更有趣些。很好奇30根棍的解谜模型是什么样的,这里似乎没有给出来。
景观硕士生
这3D Printer我们学院的打印间就有啊,有钱的同学们用来做曲面的建筑模型的但是很贵就是,一立方英寸就好几美元(因为材料很贵,那个白白的会融化会凝固的高分子材料)。打印得非常慢,我一个富二代同学打印了一盏台灯(=。=)耗时8小时。打印出来以后还要敲掉 / 化学试剂融掉打印过程中用来支撑白材料的另一种褐色材料。
这机器我们实验室有,差不多是4000美刀,就是ABS加热融化之后通过喷嘴挤出,喷嘴的移动是数控的。。。我打过一个小支架玩。。。
智造达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
几种常见快速成型技术比较 1在快速领域里一直站主导地位快速成型工艺主要包括:FDM、SLA、SLS及LOM等工艺,而这几种工艺又各有千秋,下面我们在主要看一下这几种工艺的优缺点比较: FDM 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快速原型工艺是一种不依靠激光作为成型能源、而将各种丝材(如工程塑料ABS、聚碳酸酯PC等)加热熔化进而堆积成型方法,简称FDM。 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的原理如下:加热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产品零件的截面轮廓信息,作X-Y平面运动,热塑性丝状材料由供丝机构送至热熔喷头,并在喷头中加热和熔化成半液态,然后被挤压出来,有选择性的涂覆在工作台上,快速冷却后形成一层大约0.127mm厚的薄片轮廓。一层截面成型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定高度,再进行下一层的熔覆,好像一层层"画出"截面轮廓,如此循环,最终形成三维产品零件。 这种工艺方法同样有多种材料可供选用,如工程塑料ABS、聚碳酸酯PC、工程塑料PPSF以及ABS与PC的混合料等。这种工艺干净,易于操作,不产生垃圾,并可安全地用于办公环境,没有产生毒气和化学污染的危险。适合于产品设计的概念建模以及产品的形状及功能测试。专门开发的针对医用的材料ABS-i,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采用伽码射线及其他医用方式消毒,特别适合于医用。 FDM快速原型技术的优点是: 1、 制造系统可用于办公环境,没有毒气或化学物质的污染; 2、 一次成型、易于操作且不产生垃圾; 3、 独有的水溶性支撑技术,使得去除支撑结构简单易行,可快速构建瓶状或中空零件以及一次成型的装配结构件; 4、 原材料以材料卷的形式提供,易于搬运和快速更换。 5、 可选用多种材料,如各种色彩的工程塑料ABS、PC、PPSF以及医用ABS等。 FDM快速原型技术的缺点是: 1、 成型精度相对国外先进的SLA工艺较低,最高精度0.127mm 2、成型表面光洁度不如国外先进的SLA工艺; 3、成型速度相对较慢 SLA 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是采用立体雕刻(Stereolithography)原理的一种工艺,简称SLA,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 在树脂槽中盛满液态光敏树脂,它在紫外激光束的照射下会快速固化。成型过程开始时,可升降的工作台处于液面下一个截面层厚的高度,聚焦后的激光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的要求,沿液面进行扫描,使被扫描区域的树脂固化,从而得到该截面轮廓的树脂薄片。然后,工作台下降一层薄片的高度,以固化的树脂薄片就被一层新的液态树脂所覆盖,以便进行第二层激光扫描固化,新固化的一层牢粘结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不已,直到整个产品成型完毕。最后升降台升出液体树脂表面,取出工件,进行清洗、去处支撑、二次固化以及表面光洁处理等。 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快速成型技术适合于制作中小形工件,能直接得到树脂或类似工程塑料的产品。主要用于概念模型的原型制作,或用来做简单装配检验和工艺规划。 SLA快速原型技术的优点是: 1、表面质量较好; 2、成型精度较高,精度在0.1mm(国内SLA精度在0.1—0.3mm之间,并且存在很大的波动性); 3、 系统分辨率较高。 SLA快速原型的技术缺点: 1、需要专用的实验室环境,成型件需要后处理,比如:二次固化,防潮处理等工序。 2、尺寸稳定性差,随着时间推移,树脂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软薄部分的翘曲变形,进而极大地影响成型件的整体尺寸精度; 3、氦-镉激光管的寿命仅3000小时,价格较昂贵,由于需对整个截面进行扫描固化,成型时间较长,因此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4、 可选择的材料种类有限,必须是光敏树脂。由这类树脂制成的工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进行耐久性和热性能试验,且光敏树脂对环境有污染,使皮肤过敏。 5、 需要设计工件的支撑结构,以便确保在成型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结构部位都能可靠定位,支撑结构需在未完全固化时手工去除,容易破坏成型件。
智造达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
几种常见快速成型技术比较 2SLS 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Selected Laser Sintering)是一种快速原型工艺,简称SLS。 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粉末材料(塑料粉等与粘结剂的混合粉)进行选择性烧结,是一种由离散点一层层堆集成三维实体的快速成型方法。 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粉末材料(塑料粉、陶瓷与粘结剂的混合粉、金属与粘结剂的混合粉等)进行选择性烧结,是一种由离散点一层层对集成三维实体的工艺方法。 在开始加工之前,先将充有氮气的工作室升温,并保持在粉末的熔点一下。成型时,送料筒上升,铺粉滚筒移动,先在工作平台上铺一层粉末材料,然后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对实心部分所在的粉末进行烧结,使粉末溶化继而形成一层固体轮廓。第一层烧结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截面层的高度,在铺上一层粉末,进行下一层烧结,如此循环,形成三维的原型零件。最后经过5-10小时冷却,即可从粉末缸中取出零件。未经烧结的粉末能承托正在烧结的工件,当烧结工序完成后,取出零件。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工艺适合成型中小件,能直接的到塑料、陶瓷或金属零件,零件的翘曲变形比液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工艺要小。但这种工艺仍需对整个截面进行扫描和烧结,加上工作室需要升温和冷却,成型时间较长。此外,由于受到粉末颗粒大小及激光点的限制,零件的表面一般呈多孔性。在烧结陶瓷、金属与粘结剂的混合粉并得到原型零件后,须将它置于加热炉中,烧掉其中的粘结剂,并在孔隙中渗入填充物,其后处理复杂。 粉末材料选择性烧结快速原型工艺适合于产品设计的可视化表现和制作功能测试零件。由于它可采用各种不同成分的金属粉末进行烧结、进行渗铜等后处理,因而其制成的产品可具有与金属零件相近的机械性能,但由于成型表面较粗糙,渗铜等工艺复杂,所以有待进一步提高。 SLS快速原型技术的优点是: 1、 与其他工艺相比,能生产较硬的模具。 2、 可以采用多种原料,包括类工程塑料、蜡、金属、陶瓷等。 3、 零件的构建时间较短,可达到1in/h高度。 4、 无需设计和构造支撑。 SLS快速原型技术缺点是: 1、有激光损耗,并需要专门实验室环境,使用及维护费用高昂。 2、需要预热和冷却,后处理麻烦; 3、 成型表面粗糙多孔,并受粉末颗粒大小及激光光斑的限制。 4、 需要对加工室不断充氮气以确保烧结过程的安全性,加工成本高。 5、 成型过程产生有毒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 LOM 箔材叠层实体制作(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快速原型技术是薄片材料叠加工艺,简称LOM。 箔材叠层实体制作是根据三维CAD模型每个截面的轮廓线,在计算机控制下,发出控制激光切割系统的指令,使切割头作X和Y方向的移动。供料机构将地面涂有热溶胶的箔材(如涂覆纸、涂覆陶瓷箔、金属箔、塑料箔材)一段段的送至工作台的上方。激光切割系统按照计算机提取的横截面轮廓用二氧化碳激光束对箔材沿轮廓线将工作台上的纸割出轮廓线,并将纸的无轮廓区切割成小碎片。 然后,由热压机构将一层层纸压紧并粘合在一起。可升降工作台支撑正在成型的工件,并在每层成型之后,降低一个纸厚,以便送进、粘合和切割新的一层纸。最后形成由许多小废料块包围的三维原型零件。然后取出,将多余的废料小块剔除,最终获得三维产品。 叠层实体制作快速原型工艺适合制作大中型原型件,翘曲变形较小,成型时间较短,激光器使用寿命长,制成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适合于产品设计的概念建模和功能性测试零件。且由于制成的零件具有木质属性,特别适合于直接制作砂型铸造模。 LOM快速原型技术的优点是: 1、成型速度较快,由于只需要使激光束沿着物体的轮廓进行切割,无需扫描整个断面,所以成型速度很快,因而常用于加工内部结构简单的大型零件。 2、无需设计和构建支撑结构。 LOM快速原型技术的缺点是: 1、有激光损耗,并需要专门实验室环境,维护费用高昂; 2、可实际应用的原材料种类较少,尽管可选用若干原材料,例如纸、塑料、陶土以及合成材料,但目前常用的只是纸,其他箔材尚在研制开发中; 3、必须进行防潮处理,纸制零件很容易吸湿变形,所以成型后必须立即进行树脂、防潮漆涂覆等后处 4、难以构建形状精细、多曲面的零件,仅限于结构简单的零件。 5、废料去除困难,所以该工艺不宜构建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 6、当加工室的温度过高时常有火灾发生。因此,工作过程中需要专职人员职守。
智造达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
简单说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热熔丝的、喷粉的和激光烧结的。补充一句,我见过一种粘纸的技术(90年代),把三维模型像CT切片,然后切出一张张的纸,再用胶水摞着站起来……人类一直很有想象力吧。细想其实原理都一样,只不过现在把纸换成了塑料丝或粉末。
这个3D打印机,理论上是不是可以打印出其他模型啊,好流口水啊
智造达人,工业设计,机械设计
引用 BuDs 的回应:这个3D打印机,理论上是不是可以打印出其他模型啊,好流口水啊任何电脑里做出的3D模型都可以打印出来
话说前面几位学校有这个的都是啥学校啊...这么高端
引用 CriticizeR 的回应:印出的这些乱78糟的东西除了污染环境有什么用?你太没有想象力了。这些模型只是为了做技术验证。这么复杂的模型都可以轻易制作。那未来多可怕。将来技术成熟了。可以喷金属粉末而且很结实、造武器可以一体成型,而且在战场上……一边废武器扔进去,那边一架大炮被喷出来…………不说那么遥远,某人车祸骨折了,直接用跟真骨头相似的材料喷一截,换掉粉碎性骨折的那一段……人造血管……将来配合上解决掉的能源问题。好,人类上月球和火星就很容易了。用能源收集星球上一切元素。然后用这种三维打印机喷出你需要的一切工具……太他妈刺激了……
快速成型机喷丝头设计FDM熔融沉积造型工艺参数关于喷丝头的尺寸,喷丝头的工艺参数,谁能给我提供一些资料,谢谢!
创客,机器人爱好者
引用 胖熊 的回应:简单说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热熔丝的、喷粉的和激光烧结的。补充一句,我见过一种粘纸的技术(90年代),把三维模型像CT切片,然后切出一张张的纸,再用胶水摞着站起来……人类一直很有想象力吧。细想其实......专业人士!
那種K4晶體模型好淩亂啊,讓我欲罷不能!!
引用 胖熊 的回应:最近都在炒这个,这种采用热熔方式的机器在大陆至少也卖了十年了,厂家就不提了,有做广告的嫌疑,还有采用其他成型技术的机器,有感兴趣的我可以介绍给大家,都主要用于新产品试制打版,最近热熔的被DIY,专利到......我很感兴趣啊 能介绍一下吗
这玩意淘宝上有卖的,是一个开源项目,它的零件就是自己打印出来的。不过,那些拉丝处理起来太麻烦啦。
FDM料带买的不好就是个杯具 而且模型不密封SLA是最好的 但是谁diy一个我看看? 而且感光树脂也是天价……就帖子里这些东西加起来 料钱都不止1W US$了……
中国的快速成型技术主要有华科,西安交大,清华在研发有关的设备,做了十几年了,还有一些企业也在做;引用 嗳 的回应:话说前面几位学校有这个的都是啥学校啊...这么高端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蜂巢里面有没有寄生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