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智齿阻生智齿一定要拔吗怎么办

水平阻生智齿去骨拔出后要出药吗
来自于:上海|
提问时间: 14:20:39|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拔了阻生智齿
病情描述:
我拔了阻生智齿,去了骨,医生让输液,开了甲硝锉和青霉素,但是我做青霉素皮试周围有点红,不能输青霉素,那输什么那?
输液的同时还用吃药吗,要是吃的话吃什么药那?
补充问题:
缝了3针,还用拆线吗?
补充问题:
要是拆线的话,需要几天才能拆
补充问题:
今天是拔完牙的第三天,用没拔牙的一侧吃东西,还是不能咬食物,脸肿的又大了点,一侧的嗓子还是有点不舒服,输了三天液了,明天还用输吗?还是吃药那?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71收到了:
病情分析:
输菌必治和甲硝唑液,常规量,不用吃药了。
指导意见:
拔牙后一天内冷敷,一天后热敷,一般敷三天就好了,平时保持口腔卫生。
拔阻生智齿的时候,去了骨,缝了3针,还用拆线吗
可以吃鸡蛋,纯奶什么的吗
一般术后七天拆线,不疼,没有感觉的,放心哈。可以鸡蛋纯奶等清淡饮食
我输了液我爸爸还让我吃药,是奥硝锉和头孢,能吃吗?这样剂量会大吗?
不用吃药,输液是静脉给药比你吃药来劲,所以不用吃药了,亲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3965收到了:
病情分析:
由于是在拔牙术后,这是需要及时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的,以免造成口腔内的感染,
指导意见:
由于你对青霉素过敏,这是肯定不能够应用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的药物的,可以改用阿奇霉素或者左氧氟沙星的治疗。
那我输液还用吃药吗
输液就可以的了。
输液的话具体输什么那
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以及甲硝唑等都是可以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3330收到了:
病情分析:
拔牙后局部有创面,应该用点消炎药物预防染。
指导意见:
输液了就不需要吃药了,不能用青霉素用点菌必治也行。
我要是输液,具体输什么那
就输甲硝唑和菌必治。菌必治需要做皮试
头孢和青霉素那个对我的情况更有效,我之前输过青霉素,都没事,今天在卫生室我的皮试,只是有一点点红,很轻,要是青霉素效果更好?
我还是想输青霉素,明天想去县医院输青霉素,
要是皮试可以,就输青霉素可以吗?
是的,必须做皮试。如果过敏绝对不要用。
青霉素皮试过敏,输林可霉素了甲硝锉可以吗,之前已经输了三天青霉素了,到今天皮试不行
TA帮助了5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82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2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超声骨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13期
超声骨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骨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锤凿劈冠法,观察组应用超声骨刀。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拔牙时间为(16.0±4.9)min,对照组为(31.2±8.5)min,观察组的拔牙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劈冠法相比,应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所需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配合良好的护理操作,有助于顺利完成拔牙。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78【正文快照】:
下颌阻生智齿在口腔科中较为常见,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是较为复杂的一项牙槽外科手术。一直以来,口腔科都采用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但该手术的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并且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干槽症、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紊乱等[1]。超声骨刀的出现,很好地克服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燕;高君;陆静芝;;[J];重庆医学;2009年07期
陈维平;[J];福建医药杂志;1998年06期
武秋龙!164155,汲长波!164155,潘卫华!164155;[J];中国社区医师;1998年12期
巩天玲,闫保华;[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09期
汤秀玲;徐燕梅;杨惠清;;[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33期
王艳春,李克,范培兰;[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08期
莫小怀;;[J];现代医院;2006年03期
万桂芹;;[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3期
赵勤;;[J];中华护理杂志;1986年01期
吴红;;[J];继续医学教育;2007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阳;马丽;秦婷婷;许卫华;王炜;;[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高速涡轮钻法和骨凿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并发症比较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文章编号:(6-02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中国论文网 /6/view-2605198.htm  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是口腔门诊常见而较困难的手术之一。传统骨凿法拔牙创伤大、手术时间长,频繁锤击使患者感觉不适,易产生各种并发症。高速涡轮钻由于转速高,震动轻,省时省力,可代替骨凿去骨及准确、顺利地切除牙冠,能有效减少手术的并发症。近年来,我们应用高速涡轮钻辅助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65 例下颌低位前倾阻生或水平阻生智齿的患者,所有牙齿均无龋坏,无拔牙禁忌证,男92名,女73 名,年龄20~42 岁,平均31.4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9例,使用高速牙钻法去除阻力,对照组76例,使用骨凿去除阻力。   1.2方法:两组的拔牙手术均由同一水平医师进行操作,常规摄X线片,了解智齿阻生情况,所有拔牙患者术前均需控制炎症。均常规采用2%利多卡因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常规口服抗炎药物,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药物。(1)骨凿法:常规切开阻生牙上方的软组织,必要时附加颊侧切口,翻瓣,充分暴露后按去骨、劈开、增隙、挺松、拔除的顺序拔除牙齿,处理拔牙创。(2)高速涡轮牙钻法:软组织的处理同骨凿法,硬组织的阻力则选用10 mm长车针运用高速涡轮牙钻法解除。   1.3评定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周内复诊,并对术后并发症做系统观察和记录。评定内容包括肿胀、疼痛、出血、张口受限、颞颌关节痛、干槽症等[1,2]。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试验组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颞下颌关节疼痛,而对照组12例出现关节区疼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和拔牙医师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传统骨凿法拔牙,手术操作时间长,创伤大,必然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如软组织肿胀、疼痛、开口困难、干槽症等。高速涡轮钻在拔牙过程中去冠精确,切割能力强,可以快速准确地去骨分牙,有效去除邻牙、周围骨及牙根部阻力,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实验组平均21分钟,对照组平均45分钟),从而减轻术中不适,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此外,高速涡轮钻拔牙少用或不用骨锤敲击,可避免对头部的震动,不易导致颞下颌关节区疼痛,而采用传统的凿骨、劈冠、增隙法拔牙,震动较大,有一定的盲目性,还需要助手托住患者的下颌骨,以对抗其敲击力;若劈开不当,反而增加了拔牙的困难,还会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影响颞下颌关节及邻近组织,有时甚至可造成下颌骨的骨折[3],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从表1 可见,用高速涡轮钻拔牙的89例患者中,没有出现颞下颌关节区疼痛,而用凿骨,劈冠、增隙法拔牙的76例患者中出现12例颞下颌关节区疼痛(P<0.05)。   根据我们的经验,应用高速涡轮钻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拔牙术前参考X 线片,了解阻生牙的位置及解剖形态,仔细分析周围阻力情况,事先设计阻力解除办法。(2)根据设计方案,对已暴露冠部的阻生牙尽可能不先分离牙龈软组织,而是先用牙钻磨切阻生牙的截断部分,其后再剥离软组织及用牙挺等器械撬出,切忌用牙挺撬后,又用涡轮机钻钻磨,或反复交替使用,以避免牙残屑在牙间隙里随气流侵入。(3)对一些暴露少或埋伏阻生智齿,在剥离粘骨膜瓣后,在磨切时可用口镜或拉钩等器械在患牙颊舌侧软组织处稍加压保护,或将颊舌侧瓣悬吊缝合,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可避免磨切时伤及软组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现在的位置:
>> 下颌阻生智齿-(第2版)
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下颌阻生智齿-(第2版)
978-7-117-0992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读者对象:
立刻节省:&20.10
所属分类:
后牙冠桥的囗接触
口腔正畸非拔牙矫治-..
新编口腔科常见病防治..
根管治疗图谱
口腔修复的磁附着固位..
&&& 口腔医学(牙医学)系建立在医学,特别是外科学发展的
基础上。牙医学之父,法国的PierreFauchard()就
是一位外科医师,并出版了第一部有关牙与牙槽外科的专著。
尔后,出版第一部《(口腔外科(Oral Surgery))》专著的美国人
James Edmund Garreston,以及以后由Ster Ling V.Mead,
Gustav 0 Kruger,Herry Archer以及Krut H.Thoma等所出版
的《(口腔外科学)》专著或教科书,也都无不以牙与矛槽外科的
内容为主。随着口腔外科发展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后,有关以牙及牙槽外科为主的教科书或者专&&
著已愈来愈少,但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及临床实践中,牙与牙槽外科的内容仍然占据着非&&
常主要和重要的地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及由其导致的冠周炎等并发症更是牙与牙槽外科中的&&&
常见病和需要及时、正确处理的疾病。耿温琦教授长期从事口腔外科的医教研工作,对下颌阻
生第三磨牙更是有颇深的研究心得和很高的造诣,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了《(下颌阻生智&&
齿)》一书;这本书在国内应属牙及牙槽外科内容中的一本专著,十分难得。十几年后,在医教&&
研经验进一步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再版,更是可喜可贺。&&&&
&&& 再版的《(下颌阻生智齿)》内容丰富,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应用解剖、手术设计与方法,&&
到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几乎无所不容,十分全面由于内含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
因而资料也十分翔实。本书不但适用于广大的临床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可作为科研工作的参考
专著。&&&&
&&& 衷心祝贺《(下颌阻生智齿)》一书的再版;深深祝愿牙及牙槽外科更加繁荣!&&&&&
&& 下颌阻生智齿(第三磨牙)的拔牙方法、手术前后并发症,为口腔外科门诊常见手术和并
发症。这方面的有关诊治内容,在教科书及杂志中虽有涉及,但尚缺少内容比较系统、深入的
专题著作可供实习医生及临床医生参考。
&&& 本书为1992年初版《下颌阻生智齿)》补充后的再版,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笔者多年医疗、教
学、科研的实践经验及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编写而成。主要章节均结合临床实际,是以&理论
指导实践、再从实践提升理论&为指导原则,对下颌阻生智齿临床多方面进行的总结和探讨。
&&& 本书内容较丰富、详细,可供各专科院校实习医生、各级专科医生在医疗、教学、科研工
作中参考。
&&& 本书承我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垂爱并予作序,衷心感跏。
&&& 本书共29章,对某些章节补充引言如下:
&&& 第一章:关于阻生智齿的流行病学调查,因为调查对象和标准不一致,文献报告的智齿阻
生率(实为检出率)差异较大,对此尚需统一认识及进一步调查、研究。
&&& 第二章:对下颌阻生智齿的应用解剖,作了系统叙述;对下颌阻生智齿的高低位置分类,
结合临床应用,提出了实用的分类方法及具体指征;对冠周炎及拔牙创伤引起的开口困难(张
口受限)原因,作了进一步探讨。
&&& 第三章:关于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适应证,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资料,笔者主张对大多数
阻生智齿,不应仅限于治疗性拔除,宜在20岁左右以后做积极的选择性的预防性拔除。
&&& 第五章:拔阻生智齿时应重视邻牙存在情况。为减少拔牙创伤及避免损伤邻牙,术前应结
合x线片及临床检查,先做阻力分析及拔牙设计。
&&& 第八章:结合应用解剖,阐述了下颌阻生智齿各种拔除方法的手术技巧,并以较详细的图
例说明手术操作过程;在用凿去骨法中,提出了分层去骨法,以缩短拔牙时间及减少创伤;提
出了辅助拔牙方法(增隙法、冲出法、牛角钳法)的手术适应证。
&&& 第九章:系统地叙述了涡轮钻拔牙法。此法优点较多,有条件者应以钻取代凿骨法;用涡
轮钻拔牙应使用阻生齿专用手机及长钻头(长25mm),才能到达深部牙、骨组织进行切割及充
分发挥涡轮钻的作用。
&&& 第十四章:拔复杂下颌阻生智齿后的颊部反应性肿胀,根据文献报告及我们的临床应用经
验,认为在局部浸润麻醉时加入适量地塞米松对减轻术后肿胀反应确有明显效果,此法方便,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第十六章:关于干槽症病因,多数人均同意以创伤、感染为主要原因,笔者经多方面从临
床考证,认为解剖因素(主要为拔牙窝大)为另一更重要原因。
&& 第十七章:关于干槽症预防,多年来文献报告较多,各种方法均自认为有效,但仍缺少较一致认识,
对此应进一步做比较研究,应选择最有效而经济实用的预防措施。笔者认为术终在拔牙窝内填放碘仿海
绵效果较好。
&&& 关于干槽症治疗,多数人均常规采用碘仿纱条换药,但主要应彻底清创、彻底隔离外界刺激及减少
换药次数。
&&& 第r八章:对于临床上易被误诊、漏诊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舌侧下后方黏膜下的感染并发症,笔
者根据临床所见及参考资料,提出&咽峡前间隙感染&诊断名称。对此并发症的应用解剖、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及预防、处理做了详细叙述。
&&& 第十九章:拔牙时遗留深部断根不取已早有文献报告。我们对拔下颌阻生智齿遗留的深部断根,经
162例长期x线片及病理检查结果,认为遗留于深部的活髓牙断根如果掏取困难,可以留置不取而无害,
且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拔牙时间,减少拔牙困难。
&&& 第二十章:拔下颌阻生智齿后发生的下牙槽神经及舌神经损伤,多为神经未完全断裂的轻度损伤。经
长期追踪观察的75例中,约一半在短期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知觉,约另一半多年后亦可基本恢复正常知
觉,所以预后较好,但近期仍宜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矛髓活力电测法对预测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准确率
高,适于临床应用。
&&& 第二r五章:经尸体解剖及临床观测,并经患者肌电图检查及封闭疗法试验,证明颞肌下附肌腱及
翼内肌前缘受创伤或炎症侵犯而引起的反射性肌痉挛,可能为拔牙创伤及急性冠周炎引起张口受限的主
&&& 第二十六章:比较成功地制出了与人相似的动物(狗)实验干槽症模型;此模型的实验方法、肉眼
及镜下所见,可供临床研究应用;从模型实验观察,证明碘仿纱条治疗干槽症可促进拔牙创愈合。
&&& 第二十八章:摘要综述了国内解放后至今的有关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方法、并发症防治等主要文献资
料,可供医生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参考。
&&& 耿温琦
拔牙创愈合
&&& 研究、认识拔牙创的正常和异常愈合过程,对于拔牙时重视减少创伤、保护血凝块和预防、减少术
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下颌阻生智齿的拔牙创,由于拔牙窝大,又位于口腔内下后方,容易进
入唾液、食物而影响伤口愈合,需要对其正常和异常愈合过程进行较深入了解。
&&& Euhler(1923)最早研究拔牙创愈合(claflin 1936),他用狗做实验,提出了拔牙创主要愈合过程,
为以后人们研究拔牙愈合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拔牙创愈合过程为:①出血;②血块形成;③牙槽壁血
管闭塞;④血块机化;⑤创面长入上皮;⑥创伤反应消失;⑦新骨形成。以后,人们又将拔牙创愈合过
程简化为:①血块形成;②血块机化;③创面长入上皮;④新骨代替结缔组织;⑤成熟骨代替新骨和骨
&&& 一、正常拔牙创愈台
&&& 学者们对拔牙创愈合的研究,虽然所用实验动物和观察方法不尽相同,但拔牙创愈合过程和观察结
果基本一致。动物拔牙创愈合比人快l~2倍。鼠拔牙创愈合最快,其次为狗、猴,人拔牙创愈合最慢。
综述各家报道如下:
&&& (一)动物
&&& 1.鼠、狗的拔牙创愈合& 拔牙约24小时后血块开始机化,毛细血管从牙周膜和牙槽板孔开始向血
块内生长;第3天成纤维细胞从牙槽壁向血块内生长,上皮向血块表面生长,牙槽嵴出现破骨细胞活动;
第5天拔牙创底部开始有新骨形成;鼠在第13天新骨充满牙槽窝,第25天新骨改建完成;狗在第3l天
新骨充满牙槽窝。
&&& 2.猴的拔牙创愈合拔牙后形成血块,第3天血块表面有纤维膜形成和白细胞浸润,牙龈边缘上皮
开始向创面生长,成纤维细胞开始从牙槽壁向血块内生长;第1周牙槽内布满成纤维细胞,牙槽壁和牙
槽底开始有新骨形成,牙槽嵴和矛槽壁有破骨细胞活动;第2周牙槽窝几乎完全充满骨小梁,牙槽嵴轻
度吸收,上皮完全覆盖创面,但厚度不一致;第4周新骨充满牙槽窝,牙槽嵴继续吸收,牙槽窝界限仍
明显;第6周新骨继续吸收、改建,牙槽窝顶之骨质变密,初步形成皮质骨,牙槽嵴继续吸收;第8周
牙槽窝顶皮质骨更明显,牙槽内新骨继续改建,牙槽窝界限已不清楚,因新旧骨不断吸收、改建,已形
成光滑的牙槽顶骨面,牙槽嵴已减少为原来的1/2高度。
& (二)人尸体
& 有人对拔牙后不久因全身病死亡的患者,进行拔牙创组织病理检查,证明人的拔牙创愈合明显比动
物慢。Steihardt报告3例尸检(Claflin 1936):第l例为拔牙后3周死亡,拔牙创充满肉芽组织和未钙
化的骨基质,相当于狗第9~10天拔牙创;第2例为拔牙后3.5个月死亡,拔牙创充满新骨,但中心部位
&仍为结缔组织;第3例为拔牙后6周死亡,拔牙创充满肉芽组织,拔牙创底部有新骨形成,相当于狗第
5天拔牙创。
& 综合各家(Amler 1960,Birn 1973,Shafer 1974)报道,人的拔牙创愈合过程如下:
& 1.血块形成拔牙后约5~15分钟拔牙窝内形成血块,同时牙周膜和附近骨髓腔血管断端闭合、凝
结。约24小时内由于纤维蛋白的网状聚合作用,使血凝块收缩但仍附着于牙槽壁,牙龈边缘同时内卷、
下陷以保护血块。以后,残余牙周膜充血,附近骨髓腔有轻度炎症反应,血块表面有纤维素渗出和少量
白细胞浸润。
&&& 2.血块机化第3天牙槽窝周围骨内炎症逐渐消退,血块内开始代之以肉芽组织的增生过程,有毛
细血管和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向血块内生长。肉芽组织增生在牙槽窝底部(根尖l/3)和牙槽边缘最活跃,
第7天肉芽组织充满牙槽窝。对于肉芽组织的形成来源其说不一:有人认为牙槽壁上残留的牙周膜仅发
生玻璃变性而不参与形成肉芽组织,认为肉芽组织是从骨髓腔经牙槽骨板孔向血块内长入;另有人则认
为牙周膜亦参与形成肉芽组织,但仅在牙槽骨板穿孑L处的牙周膜有此作用。
&&& 在肉芽组织形成同时,有梭形结缔组织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约第4天开始出现胶原纤维和结缔组
织细胞,并逐渐向肉芽组织中心生长,第20天结缔组织完全代替肉芽组织。
&&& 3.上皮形成第3~4天上皮开始从牙槽边缘长入创面,最早在14天时上皮可完全覆盖创面,但上
皮生长迟缓者35天时仍未完全覆盖创面。
&&& 4.骨组织形成及改建第7天在牙槽骨内板和附近骨髓腔内开始有成骨和破骨细胞活动,并有新骨
(未钙化)附着于旧有的骨小梁;第14天在新骨中心有点状钙盐出现;第20天在牙槽窝底部和周围开始
有新的骨小梁出现,第38天骨小梁充满牙槽窝至少2/3。在骨形成过程中,早期未钙化的新骨不断被钙
化的成熟骨代替、改建,牙槽骨亦不断吸收、改建,这种改建过程可持续很久。
&&& 此外,Boyne(1966)通过对狗和人的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在拔牙创骨修复过程中,在牙槽外的
骨髓腔、骨膜下和下颌管周围,亦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增生,从而他认为拔牙创骨愈合并非单一的牙槽窝
骨修复,而是一系列较广泛复杂的骨修复过程。
&&& 5.x线表现拔牙创愈合虽然新骨形成较早,但x线检查显示甚晚,只有在较晚期新骨不断改建而
被成熟骨代替时,才能在x线片上显示。人类拔牙创在x线片上显示的钙化速度很不一致。Amler(1960)
对50例正常人拔牙创的x线观察,第18天即有明显变化,100天时拔牙创影像与周围骨组织近似而无
明显差别。但Shafer(1974)报告4~6个月时x线检查拔牙创与周围骨组织仍明显不同。Sakai(1968)
报告第一磨牙拔牙创第15个月时才与周围骨组织无差别,他还观察到牙槽嵴高度在2周后吸收下降很快,
3个月以后即较稳定。
&&& 笔者观察过10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牙创x线显影情况:拔牙后6个月拔牙创全部仍清楚显影,以后
才诼渐扉示不清。
&&& 二、异常拔牙创愈台
&&& 异常拔牙创愈合可致并发症,常见者为干槽症,少见者如牙槽窝化脓性感染、牙槽纤维性愈合等。
干槽症最常发生于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后,其主要表现为拔牙创剧烈疼痛、血块腐败、脱落,牙槽窝空虚,
附近骨髓腔有轻度炎症反应,表现为牙槽局限性骨炎或骨髓炎。
&&& Amler(1973)对人的36个异常拔牙创进行了组织病理观察,并与人的正常拔牙创愈合过程进行比
& (一)干槽症(dry socket)
& 干槽症发生于相当正常拔牙创愈合之第1~2阶段(血块形成后和肉芽组织开始形成阶段),因肉芽
&组织形成受破坏引起。典型病例主要表现为血块分解,有纤维素、破坏的红细胞、炎细胞、变形物质和
含铁血黄素出现,无任何肉芽组织或结缔组织产生。干槽症之转归:绝大多数再形成正常肉芽组织而痊
愈,极少数可能使病变加重转为渗出性或坏死性骨炎。
& (二)渗出性骨炎(exudative OSteitis)
& 渗出性骨炎发生于相当正常拔牙创愈合之第2~3阶段(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形成阶段),因肉芽组
织或结缔组织形成受破坏引起。典型病例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有些部位有骨胶
原和网状纤维出现,但无骨组织形成。渗出性骨炎之转归:可经过正常拔牙创愈合第3~4阶段(结缔组
织和骨组织形成阶段)而痊愈,亦可不愈合或加重而转为坏死性骨炎。
& (三)坏死性骨炎(necrotizing oste_lls)
& 坏死性骨炎发生于相当拔牙创之第3~4阶段,因肉芽组织或结缔组织形成受破坏引起。典型病例主
要表现为大的死骨块形成。有脓和大量渗出物。
& (四)纤维性愈合(f_brous heal_ng)
& 纤维性愈合亦发生于相当拔牙创愈合之第3~4阶段(结缔组织和骨组织形成阶段),因骨形成障碍
引起。病因不明,无不适症状,仅能靠x线片诊断。病理组织可见有早期的致密骨胶原束、少数血管、
结缔组织细胞、炎细胞,无骨组织形成,但有正常上皮愈合。临床上切除拔牙创内纤维组织后,仍不一
定能再形成骨组织(笔者曾遇此症一例,半年后拔牙创仍无骨形成迹象)。
三、影响拔牙创愈台因素
&&& 影响拔牙创愈合主要有创伤、感染和解剖因素,其他因素尚有:血块脱落、骨硬化、拔牙创内异物
& 遗留(碎骨片、碎牙片、牙石等),全身病、放射治疗和放入拔牙创之药物、敷料等。除创伤、感染和解
& 剖因素已为人熟知不再赘述外,其他影响因素如下:
&&& (一)全身因素
&&& 一般人之全身健康情况,对拔牙创愈合无明显影响,但少数患有长期慢性消耗性疾患或重度营养不
& 良者,由于严重缺乏各种营养物质(尤其蛋白质)和维生素,必然影响拔牙创愈合。全身疾患如糖尿病、
& 血液病,使拔矛创容易感染。Grandini(1978)报告切除鼠部分胰腺致成糖尿病后,可使拔牙创愈合迟
& 缓,主要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不足,从而使结缔组织形成和骨化明显延缓。
&&& (二)IIll液供应
&&& 血液供应为外科伤口愈合之基本需要。拔牙创血运来自根尖动脉、牙周膜、牙龈、附近黏骨膜之毛
& 细血管,拔牙时如果这些组织损伤过大或因牙槽骨硬化,均可使血运减少而导致拔牙创愈合迟缓。
&&& 最早,曾有人建议对牙槽骨硬化者,拔牙时将牙槽板去除1/3~1/2,再将其余牙槽骨板钻孔,以增进
& 血运,避免发生干槽症。Huebsch(1958)将鼠牙槽骨内板钻孔观察,证明在钻孔处和有残留牙周膜处,有
& 丰富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出现,而未钻孔处或缺牙周膜处,无毛细血管,且很少有成纤维细胞出现。
第一章& 智齿阻生原因与流行病学调查&&&&&&&&&&&&1
&&& 一、阻生原因&&&&&&&&&&&&&&&&&&&&&&&..1
&&& (一)颌骨退化&&&&&&&&&&&&&&&&&&&&&&&&&..1
&&& (二)磨耗&&&&&&&&&&&&&&&&&&&&&&&&&&&..2
&&& (三)下颌智齿萌出时的角度变化&&&&&&&&&&&&&&&&&..2
&&& (四)遗传及血统混杂&&&&&&&&&&&&&&&&&&&&&&一2
&&& (五)病理因素&&&&&&&&&&&&&&&&&&&&&&&&&一2
&&& 二、流行病学调查&&&&&&&&&&&&&&&&&&&&&&3
&&& (一)调查方法及标准&&&&&&&&&&&&&&&&&&&&&&..3
&&& (二)结果及分析&&&&&&&&&&&&&&&&&&&&&&&&..4
第二章应用解剖&&&&&&&&&&&&&&&&&&&&7
&&& 一、下颌阻生智齿位置&&&&&&&&&&&&&&&&&&&&7
&&& (一)前后位置&&&&&&&&&&&&&&&&&&&&&&&&&。.7
&&& (二)方向位置&&&&&&&&&&&&&&&&&&&&&&&&&..8
&&& (三)高低位置&&&&&&&&&&&&&&& &&&&&&&&..9
&&& 二、下颌阻生智齿形态&&&&&&&&&&&&&&&&&&&..11
&&& (一)牙冠形态&&&&&&&&&&&&&&&&&&&&&&&&&.12
&&& (二)牙根形态&&&&&&&&&&&&&&&&&&&&&&&&&.12
&&& (三)根尖形态&&&&&&&&&&&&&&&&&&&&&&&&&.13
&&& 三、下颌阻生智齿的对称性与相似性&&&&&&&&&&&&&&14
&&& 四、下颌阻生智齿周围组织&&&&&&&&&&&&&&&&&&1 5
&&& (一)颊侧&&&&&&&&&&&&&&&&&&&&&&&&&&&&&15
&&& (二)舌侧&&&&&&&&&&&&&&&&&&&&&&&&&&&16
&&& (三)近中&&&&&&&&&&&&&&&&&&&&&&&&&&&18
&&& (四)远中&&&&&&&&&&&&&&&&&&&&&&&&&&&1 8
&&& (五)冠侧&&&&&&&&&&&&&&&&&&&&&&&&&&&19
&&& (六)根侧&&&&&&&&&&&&&&&&&&&&&&&&&&&&&&&&&&&&19
第三章& 病历采集与拔牙适应证选择&&&&&&&&&&&&21
&&& 一、病历采集&&&&&&&&&&&&&&&&&&&&&&&21
&&& (一)主诉&&&&&&&&&&&&&&&&&&&&&&&&&&&&21
&&& (二)现病史&&&&&&&&&&&&&&&&&&&&&&&&&&21
&& (三)既往病史&&&&&&&&&&&&&&&&&&&&&&&&&22
&&& (四) 临床检查&&&&&&&&&&&&&&&&&&&&&&&&&&&&&&&&&.22
&&& (五)诊断&&&&&&&&&&&&&&&&&&&&&&&&&&&.23
&&& (六)鉴别诊断&&&&&&&&&&&&&&&&&&&&&&&&&23
&&& (七)治疗设计&&&&&&&&&&&&&&&&&&&&&&&&&23
& 二、拔牙与保留牙适应证&&&&&&&&&&&&&&&&&&一25
&&& (一)拔牙适应证&&&&&&&&&&&&&&&&&&&&&&&&25
&&& (二)保留牙适应证&&&&&&&&&&&&&&&&&&&&&&&25
&&& (三)拔牙合适年龄&&&&&&&&&&&&&&&&&&&&&&&25
第四章& X线检查&&&&&&&&&&&&&&&&&&&27
&&& 一、检查目的&&&&&&&&&&&&&&&&&&&&&&&27
&&& 二、下颌阻生智齿根尖片投照法&&&&&&&&&&&&&&&&27
&&& (一)患者及术者位置&&&&&&&&&&&&&&&&&&&&&&27
&&& (二)胶片位置和固定&&&&&&&&&&&&&&&&&&&&&&27
&&& (三)从口内放置胶片有困难时的处理&&&&&&&&&&&&&&&29
&&& (四)投照角度&&&&&&&&&&&&&&&&&&&&&&&&&&&&30
&&& (五)X线中心线&&&&&&&&&&&&&&&&&&&&&&&&.31
&&& (六)照射条件&&&&&&&&&&&&&&&&&&&&&&&&&31
&&& 三、下颌阻生智齿及周围正常解剖X线所见&&&&&&&&&&&.31
&&& (一)阻生位置&&&&&&&&&&&&&&&&&&&&&&&&&.3l
&&& (二)牙囊间隙&&&&&&&&&&&&&&&&&&&&&&&&&33
&&& (三)下颌管&&&&&&&&&&&&&&&&&&&&&&&&&&33
&&& (四)外斜线&&&&&&&&&&&&&&&&&&&&&&&&&&.35
&&& (五)内斜线&&&&&&&&&&&&&&&&&&&&&&&&&&.36
&&& (六)下颌骨下缘&&&&&&&&&&&&&&&&&&&&&&&&36
& 四、下颌阻生智齿定位检查法&&&&&&&&&&&&&&&&&36
&&& (一)横断恰片定位检查法&&&&&&&&&&&&&&&&&&&&.36
&&& (二)根尖片改变垂直角度定位检查法&&&&&&&&&&&&&&&38
&&& (三)根尖片改变水平角度定位检查法&&&&&&&&&&&&&&&40
&&& (四)CT三维定位式投照法&&&&&&&&&&&&&&&&&&&&40
& 五、下颌骨侧位片投照法&&&&&&&&&&&&&&&&&&一40
&&& (一)适应证&&&&&&&&&&&&&&&&&&&&&&&&&&40
&&& (二)投照技术&&&&&&&& &&&&&&&&&&&&&&&&&41
&&& (三)照片所见&&&&&&&&&&&&&&&&&&&&&&&&&4l
& 六、上下颌曲面体层片投照法&&&&&&&&&&&&&&&&&42
&&& (一)适应证&&&&&&&&&&&&&&&&&&&&&&&&&&42
&&& (二)投照技术(举例全口牙投照法)&&&&&&&&&&&&&&&..42
&&& (三)照片所见&&&&&&&&&&&&&&&&&&&&&&&&&&&&.42
& 七、下颌阻生智齿及周围病变X线所见&&&&&&&&&&&&&.43
&&& (一)下颌阻生智齿引起的冠周、根周及邻牙病变&&&&&&&&&&43
&&& (二)下颌阻生智齿引起的下颌支或下颌体病变&&&&&&&&&&&44
&& (三)下颔阻生智齿断根移位及下颔角骨折&&&&&&&&&&&&&46
第五章& 阻力分析与拔牙设计&&&&&&&&&&&&&&&47
&&& 一、阻力分析&&&&&&&&&&&&&&&&&&&&&&&47
&&& (一)冠部阻力&&&&&&&&&&&&&&&&&&&&&&&&&48
&&& (二)根部阻力&&&&&&&&&&&&&&&&&&&&&&&&&48
&&& (三)邻牙阻力&&&&&&&&&&&&&&&&&&&&&&&&&48
&&& (四)不同牙位阻力分析&&&&&&&&&&&&&&&&&&&&&49
& 二、拔牙设计&&&&&&&&&&&&&&&&&&&&&&&.50
& 三、典型病例&&&&&&&&&&&&&&&&&&&&&&&51
第六章& 拔牙器械与术前准备&&&&&&&&&&&&&&&63
&&& 一、拔牙器械&&&&&&&&&&&&&&&&&&&&&&&63
&&& (一)牙钳&&&&&&&&&&&&&&&&&&&&&&&&&&&&&&&&&&&&.63
&&& (二)牙挺&&&&&&&&&&&&&&&&&&&&&&&&&&&&&&&&&&&&.63
&&& (三)骨凿&&&&&&&&&&&&&&&&&&&&&&&&&&&.64
&&& (四)骨锤&&&&&&&&&&&&&&&&&&&&&&&&&&&&&&&&&&&&65
&&& (五)冲出器&&&&&&&&&&&&&&&&&&&&&&&&&&65
&&& (六)阻生齿手机&&&&&&&&&&&&&&&&&&&&&&&&65
&&& (七)其他器械&&&&&&&&&&&&&&&&&&&&&&&&&66
& 二、术前准备&&&&&&&&&&&&&&&&&&&&&&&67
&&& (一)对医生要求&&&&&&&&&&&&&&&&&&&&&&&&67
&&& (二)对患者抚慰&&&&&&&&&&&&&&&&&&&&&&&&67
&&& (三)手术协议书&&&&&&&&&&&&&&&&&&&&&&&&67
&&& (四)器械准备&&&&&&&&&&&&&&&&&&&&&&&&&67
&&& (五)消毒、灭菌&&&&&&&&&&&&&&&&&&&&&&&&.68
&&& (六)术者与手术区准备&&&&&&&&&&&&&&&&&&&&&.68
&&& (七)患者与术者体位&&&&&&&&&&&&&&&&&&&&&&.68
第七章下颌阻滞麻醉&&&&&&&&&&&&&&&&&..70
&&& 一、麻醉药物&&&&&&&&&&&&&&&&&&&&&&&70
&&& (一)利多卡因&&&&&&&&&&&&&&&&&&&&&&&&&70
&&& (二)普鲁卡因&&&&&&&&&&&&&&&&&&&&&&&&&70
&&& (三)阿替卡因&&&&&&&&&&&&&&&&&&&&&&&&&7l
&&& (四)肾上腺素&&&&&&&&&&&&&&&&&&&&&&&&&71
& 二、应用解剖&&&&&&&&&&&&&&&&&&&&&&&71
& 三、麻醉方法&&&&&&&&&&&&&&&&&&&&&&&72
&&& (一)常规注射法&&&&&&&&&&&&&&&&&&&&&&&&72
&&& (二)闭拾高位注射法(Akinosi法)&&&&&&&&&&&&&&&&.73
&&& (三)下颌隆突注射法&&&&&&&&&&&&&&&&&&&&&&74
&&& (四)下颌缘下注射法&&&&&&&&&&&&&&&&&&&&&&74
&&& (五)颧下翼突注射法&&&&&&&&&&&&&&&&&&&&&&74
&(六)咀嚼肌神经麻醉&&&&&&&&&&&&&&&&&&&&&&75
& 四、麻醉失败原因&&&&&&&&&&&&&&&&&&&&&.75
& 五、麻醉失败后处理&&&&&&&&&&&&&&&&&&&&一75
& 六、麻醉并发症&&&&&&&&&&&&&&&&&&&&&&.76
&&& (一)晕厥&&&&&&&&&&&&&&&&&&&&&&&&&&&&&&&&&&&&76
&&& (二)过敏反应&&&&&&&&&&&&&&&&&&&&&&&&&76
&&& (三)中毒反应&&&&&&&&&&&&&&&&&&&&&&&&&77
&&& (四)特异质反应&&&&&&&&&&&&&&&&&&&&&&&&77
&&& (五)注射时或注射后疼痛&&&&&&&&&&&&&&&&&.&&&77
&&& (六)刺伤或刺入血管&&&&&&&&&&&&&&&&&&&&&&78
&&& (七)神经损伤&&&&&&&&&&&&&&&&&&&&&&&&&78
&&& (八)开口障碍&&&&&&&&&&&&&&&&&&&&&&&&&78
&&& (九)感染&&&&&&&&&&&&&&&&&&&&&&&&&&&78
第八章一般拔牙法&&&&&&&&&&&&&&&&&&.79
&&& 一、牙龈黏膜下麻醉、切口、缝合&&&&&&&&&&&&&&&.80
&&& (一)牙龈黏膜下麻醉&&&&&&&&&&&&&&&&&&&&&&80
&&& (二)冲洗、分离牙龈&&&&&&&&&&&&&&&&&&&&&&8l
&&& (三)切口&&&&&&&&&&&&&&&&&&&&&&&&&&&&&&&&&&&&81
&&& (四)翻瓣&&&&&&&&&&&&&&&&&&&&&&&&&&&83
&&& (五)清创&&&&&&&&&&&&&&&&&&&&&&&&&&&&&&&&&&&&84
&&& (六)缝合&&&&&&&&&&&&&&&&&&&&&&&&&&&85
& 二、手术基本操作&&&&&&&&&&&&&&&&&&&&&.86
&&& (一)握牙挺方法&&&&&&&&&&&&&&&&&&&&&&&&86
&&& (二)扶持下颌&&&&&&&&&&&&&&&&&&&&&&&&&86
&&& (三)保护邻牙&&&&&&&&&&&&&&&&&&&&&&&&&86
&&& (四)拔牙方法要点&&&&&&&&&&&&&&&&&&&&&&&87
& 三、拔除方法&&&&&&&&&&&&&&&&&&&&&&&89
&&& (一)垂直位&&&&&&&&&&&&&&&&&&&&&&&&&&90
&&& (二)前倾位&&&&&&&&&&&&&&&&&&&&&&&&&&.95
&&& (三)水平位&&&&&&&&&&&&&&&&&&&&&&&&&..102
&&& (四)舌向位&&&&&&&&&&&&&&&&&&&&&&&&&&109
&&& (五)其他位&&&&&&&&&&&&&&&&&&&&&&&&&..112
&&& (六)预防性拔牙&&&&&&&&&&&&&&&&&&&&&&&..113
第九章涡轮钻拔牙法&&&&&&&&&&&&&&&&&1 1 5
& 一、涡轮钻拔牙法优点&&&&&&&&&&&&&&&&&&&1 1 5
& 二、涡轮钻拔牙适应证&&&&&&&&&&&&&&&&&&&1 16
& 三、拔除方法&&&&&&&&&&&&&&&&&&&&&&..1 16
&&& (一)垂直位&&&&&&&&&&&&&&&&&&&&&&&&&..116
&&& (二)前倾位&&&&&&&&&&&&&&&&&&&&&&&&&&120
&&& (三)水平位&&&&&&&&&&&&&&&&&&&&&&&&&&122
&(四)舌向位&&&&&&&&&&&&&&&&&&&&&&&&&..123
&&& (五)其他位&&&&&&&&&&&&&&&&&&&&&&&&&..125
&&& (六)预防性拔牙&&&&&&&&&&&&&&&&&&&&&&&..127
&&& (七)用涡轮钻拔牙操作之禁忌&&&&&&&&&&&&&&&&&..128
第十章& 种植机拔牙法与护理配合&&&&&&&&&&&&..1 30
& 一、种植机拔牙法&&&&&&&&&&&&&&&&&&&&&1 30
&&& (一)微动力系统辅助拔除阻生智齿原理&&&&&&&&&&&&&..130
&&& (二)用种植机拔除阻生智齿步骤&&&&&&&&&&&&&&&&..130
&&& (三)手术效果&&&&&&&&&&&&&&&&&&&&&&&&..13l
&&& (四)讨论&&&&&&&&&&&&&&&&&&&&&&&&&&&&&132
& 二、护理配合&&&&&&&&&&&&&&&&&&&&&&..1 33
&&& (一)术前的心理护理&&&&&&&&&&&&&&&&&&&&&..133
&&& (二)术前物品准备&&&&&&&&&&&&&&&&&&&&&&..133
&&& (三)术前其他准备&&&&&&&&&&&&&&&&&&&&&&..133
&&& (四)术中配合&&&&&&&&&&&&&&&&&&&&&&&&&134
第十一章拔牙创愈合&&&&&&&&&&&&&&&&&1 35
& 一、正常拔牙创愈合&&&&&&&&&&&&&&&&&&&&1 35
&&& (一)动物&&&&&&&&&&&&&&&&&&&&&&&&&&&135
&&& (二)人尸体&&&&&&&&&&&&&&&&&&&&&&&&&&&&&&&&&&135
&&& (三)人&&&&&&&&&&&&&&&&&&&&&&&&&&&&&&&&&&&&..136
& 二、异常拔牙创愈合&&&&&&&&&&&&&&&&&&&&136
&&& (一)干槽症&&&&&&&&&&&&&&&&&&&&&&&&&&136
&&& (二)渗出性骨炎&&&&&&&&&&&&&&&&&&&&&&&一137
&&& (三)坏死性骨炎&&&&&&&&&&&&&&&&&&&&&&&..137
&&& (四)纤维性愈合&&&&&&&&&&&&&&&&&&&&&&&&137
& 三、影响拔牙创愈合因素&&&&&&&&&&&&&&&&&&137
&&& (一)全身因素&&&&&&&&&&&&&&&&&&&&&&&&一137
&&& (二)血液供应&&&&&&&&&&&&&&&&&&&&&&&&一137
&&& (三)遗留碎片、断根&&&&&&&&&&&&&&&&&&&&&一137
&&& (四)器械损伤&&&&&&&&&&&&&&&&&&&&&&&&一138
&&& (五)药物和敷料&&&&&&&&&&&&&&&&&&&&&&&..138
&&& (六)维生素和锌元素&&&&&&&&&&&&&&&&&&&&&..138
&&& (七)激素和放射治疗&&&&&&&&&&&&&&&&&&&&&一138
&&& (八.)年龄&&&&&&&&&&&&&&&&&&&&&&&&&&&&&&&&&&&.139
&&& (九)缝合&&&&&&&&&&&&&&&&&&&&&&&&&&..139
&&& (十)唾液&&&&&&&&&&&&&&&&&&&&&&&&&&..139
&&& 四、拔下颌阻生智齿后邻牙远中组织变化&&&&&&&&&&&&1 39
&&& (一)牙周袋&&&&&&&&&&&&&&&&&&&&&&&&&..139
&&& (二)牙槽嵴&&&&&&&&&&&&&&&&&&&&&&&&&一140
&&& (三)牙菌斑&&&&&&&&&&&&&&&&&&&&&&&&&&140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阻生智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