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结构预应力损失种类、原因及应对措施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类型、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类型、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B]1.锚固损失s11:[/B]
原因:锚具变形引起预应力筋的回缩、滑移。
措施:①选择变形小或预应力钢筋内缩小的锚具,尽量减少垫板数;②对先张法构件,选择长台座。
[B]2.摩擦损失s12[/B] :
原因: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后张法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先张法预应力筋与锚具之间以及折点处的摩擦,也会使张拉应力造成损失。
措施:①对较长的构件可在两端进行张拉;②采用超张拉。
[B][B]3.温差损失s13[/B] :[/B]
原因:先张法中的热养护引起的温差损失
措施: ①采用二次升温养护。 ②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B]4.应力松弛损失&l4[/B]
原因:长度不变的预应力筋,在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产生松弛,会引起预应力损失。
措施:超张拉或者松弛小的预应力钢筋。
[B]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损失&l5[/B]
原因:混凝土结硬时产生体积收缩,在预压力作用作用下,混凝土会发生徐变,这都会使构件缩短,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跟着回缩,造成预应力损失。
措施:①采用高标号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②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③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④控制混凝土应力&pc,要求以防止发生非线性徐变。
[B]6.环形配筋损失&l6[/B]
原因: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6
我来说两句 ()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与特点
来源:考试大&&日&&&【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与特点&&& 1.预应力混凝土分类&&& (1)按其工艺分&&&& ①先张法。&&&& ②后张法。&&&& (2)按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分&&&& ①机械张拉。&&&& ②电热伸张。&&&& (3)按其所用的钢筋分&&&& ①顶应力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 ②预应力混凝土。&&&& ③预应力钢绞线(钢丝束)混凝土。&&&& (4)按结构受力特点分&&&& 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②无黏结预应力结构。&&&& ③预应力芯棒结构,叠合结构。&&&& 2.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 ①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②增加了结构及构件的耐久性。&&&& ③结构自重轻,能用于大跨度结构。&&&& ④能节约材料,与钢结构相比,能节约大量钢材,降低成本,增加耐火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相比,同跨度构件能节约钢筋和混凝土,而相对经济。  
来源:考试大-
责编:sf&&&&&
暂无跟贴,欢迎您发表意见
结构工程师考试一周评论排行
1.&&评论97条
2.&&评论54条
3.&&评论18条
主讲:杨建伟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都有哪些?处理措施是什么《200分》_百度知道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都有哪些?处理措施是什么《200分》
小弟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真诚寻求各位给与帮助
提问者采纳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治理策略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是用高强度钢材和较高强度的混凝土经先进的生产工艺制作的,用现代设计概念和方法设计的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2O世纪5O年代发展起来的,最初试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之后预应力混凝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桥梁上得到普遍的应用。但就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必须同时考虑施工时结构受力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如对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T型钢构、斜拉桥,往往采用悬劈挂篮无支架施工方法,即在桥墩两边平衡悬臂分节段浇筑混凝土,后期节段是靠己浇节段来支撑,各节段经历浇筑、张拉、不断地加载(移动挂篮)等过程,逐步完成全桥的施工。自架设体系的悬臂施工法,使这种桥型的结构性能和施工特点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且每一节段均充分发挥了预应力的作用,实现了荷载平衡。节段悬臂施工法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结果,是预应力等效荷载观点的直接体现,它为大跨度桥梁在世界各地的迅速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下列主要优点:1、改善使用阶段的性能。受拉和受弯构件中采用预应力,可延缓裂缝出现并降低较高荷载水平时的裂缝开展宽度;采用预应力,也能降低甚至消除使用荷载下的挠度,因此,可跨越大的空间,建造大跨结构。2、提高受剪承载力。纵向预应力的施加可延缓混凝土构件中斜裂缝的形成,提高其受剪承载力。3、改善卸载后的恢复能力。混凝土构件上的荷载一旦卸去,预应力就会使裂缝完全闭合,大大改善结构构件的弹性恢复能力。4、提高耐疲劳强度。预应力作用可降低钢筋中应力循环幅度,而混凝土结构的疲劳破坏一般是由钢筋的疲劳(而不是由混凝土的疲劳)所控制的。5、能充分利用高强度钢材,减轻结构自重。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由于裂缝和挠度问题,如使用高强度钢材,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强度。例如,1860Mpa级的高强钢绞线,如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材强度发挥不到20%,其结构性能早己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裂缝宽,挠度大;而采用预应力技术,不仅可控制结构使用阶段性能,而且能充分利用高强度钢材的潜能。这样,采用预应力,可大大节约钢材用量,并减小截面尺寸和混凝土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6、可调整结构内力。将预应力筋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作为平衡全部和部分外荷载的反向荷载,成为调整结构内力和变形的手段。因此,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是解决建造大(大跨度、大空间建筑一工艺上和使用上要求的)、高(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重(重荷载、重型结构、转换层结构)、特(特种结构一水池、电视塔、安全壳)等类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结构材料和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也存在着一些缺点:l、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高, 因而需要配备一支技术较熟练的专业队伍。2、需要有一定的专f 设备,如张拉机具、灌浆设备等。3、预应力反拱不易控制,它将随混凝土的徐变增加而加大,可能影响结构使用效果。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开工费用较大,对于跨径小、构件数量少的工程,成本较高。三、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常见问愿及治理篆略1、波纹管孔道漏浆原因分析及处理波纹管易于制作,便于施工,对各种形状的预应力筋束张拉时摩阻力小,故大多数后张法施工的预应力筋的孔道多由它做成。由于当前波纹管所用的钢带材质较差,厚度不足且厚薄不均,用其制作的波纹管强度、刚度大多数达不到要求,在安装和浇筑砼时易变形和破损,使砂浆漏入孔道造成预应力筋穿束困难,并增大预应力筋张拉时的摩阻力对于浇筑砼前穿入的预应力筋,由于砂浆的流入,往往造成预应力筋铸固在孔道内无法进行张拉作业。波纹管安装时,因非预应力筋位置妨碍,又兼波纹管的刚度差,易形成弯折角或管轴线偏位,在弯折角处咬13容易开裂造成漏浆;轴线偏位易造成转角增加,使张拉时的摩阻损失增加,波纹管与锚垫板相接处,二者轴线不一致,易造成弯折处咬151开裂漏浆,两根波纹管相接,接头管的长度不够或直径太大, 使接121不严也造成漏浆。在砼浇筑中,振捣棒与波纹管相接触,因振捣时振捣棒高速旋转和振动,易使波纹管咬口开裂或自身磨损冲击开洞,造成沙浆漏入波纹管内。遇到堵管问题,首先根据预应力筋曲线坐标,标注漏浆孔道堵塞的位置,在避开梁的主筋位置,采用冲击钻缓慢进行开孔,清除波纹管中的水泥浆块, 使钢绞线能顺利穿过波纹管并能够自由伸缩:然后待张拉完毕后用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封堵孔洞。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在施工下料前对波纹管质量仔细检查,对有缺陷的波纹管及早发现;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波纹管的安装位置,固定好,检查套管接头连接是否牢固,密闭性是否达到要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注意波纹管的保护,避免振捣棒碰坏波纹管。2、预应力筋在波纹管内的铸固和处理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的施工中,每跨中的预廊力筋多是曲线形的,当一次浇筑砼的连续箱梁跨数多于两跨时,必须先将预应力筋穿入到波纹管内,待浇筑砼达到没计要求强度后,张拉并用锚具锚固预应力筋。先穿柬的预臆力筋,往往由于穿筋和砼浇筑工艺处理不善,在砼浇筑作业中因波纹管漏浆被铸固,在对结构的预应力筋张拉时,不能自由的拉动,这种现象称为顶应力筋在波纹管内铸固。顶应力筋的铸同,根据对其张拉时拉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类,在千斤顶拉动预应力筋的拉力为预应力筋的摩阻力1.3倍以下时,该铸固称为轻度铸固。轻度铸固有的漏浆处较多,但每处漏浆量均不大,漏浆在波纹管内,但预廊力筋在一定拉力下尚可活动;有的局部漏浆较多,预应力筋和波纹管固结在一起,但漏浆体积相对整个孔道仍很小,通过较大的拉力拉开后。预应力筋仍可在孔道内来回活动。这种铸固,预应力筋张拉作业时。其摩阻力增加较多。严重的铸固则是在较大的拉力作用下,甚至在全部预应力筋总张拉力的作用下。仍不会将铸同的预应力筋拉开。预应力张拉作业中,若出现波纹管和预应力筋的轻度铸固,常常在预廊力筋实施张拉作业前,不安装工作锚夹片,用张拉千斤顶由两端分别交替张拉项应力筋,使其铸固的项应力筋在波纹管内松动后。并可在外力作用下自由移动。对于严重铸同的孔道,必须找到铸同的部位,将箱粱结构砼凿开清理干净波纹管内的灰浆,然后再经修复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3、钢绞线滑丝、断丝通过预应力束张拉后检查,来判断张拉后是否有滑丝、断丝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应根据滑丝、断丝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手段 如果受损根数少, 根据比例,适当地超张拉: 如果数量多,超张拉无法解决问题,应更换钢绞线, 重新张拉。分析滑丝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预应力钢绞线生锈太厉害或表面有水泥、油污、杂物等;工作夹片中的丝出现生锈、油污、杂物或夹片里的丝被损伤;工作夹片的尺寸不合格(尺寸大);千斤顶被其他工具所抵触而受力不均。常见的处理方法:用千斤项拉出滑丝的钢绞线,取出旧夹片,换上新夹片,再用千斤顶张拉到设计要求。分析断丝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出现钢绞线相绞缠而发生受力不均,导致个别钢绞线张拉力太大,而出现拉断丝现象;钢绞线在运输中受到机械损伤。如果断丝根数超过设计范围,应作处理,具体处理方法:一般用千斤顶将钢绞线全部卸载后,换上新钢绞线后,重新穿束张拉。张拉完成后,为防止预应力损失,在48h内必须完成压浆工作。4、过长的扁波纹管孔道在施工中的问题及改进扁波纹管由圆波纹管通过压扁制成,在压制过程中,其各个转角和长轴中心附近的接缝咬口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翘起,形成使灰浆进入波纹管内的通道,在箱梁砼浇筑中就可能有灰浆进入。现浇箱梁一联长度较大,波纹管的短轴只有1 9mm,当其在钢筋骨架中安装时, 由于其平顺性差、预应力孔道较长且有不少接头,难免发生一些咬口处开裂加大。当Oj15.2O的钢绞线穿入有咬口翘起的波纹管内时,难免会有碰撞,这就加大了咬口的缝隙。同时, 由于穿钢绞线时摩擦力会使波纹管薄弱处出现孔洞,这就更加大了砼浇筑时灰浆进入的机会。因灰浆进入形成许多局部对预应力筋的铸固,在张拉作业中,预应力筋因在孔道内铸固,形成一些段的预应力筋不能被张拉,出现了预应力筋张拉时的实测伸长值远低于理论计算伸长值的结果,使预应力筋起不到对梁体结构防裂的效果。另外,因扁波纹管的面积和预应力筋的面积比较小,又加孔道内出现了局部铸固,孔道灌浆不能完全充满孔道,这样一旦锚具锚固失灵,预应力筋难以靠孔道灰浆将其锚固,防止箱梁结构产生裂缝的预应力既完全消失。对以上问题,现浇箱梁为防止结构裂缝,建议在砼施工工艺上改为每2~3跨浇筑一次砼,张拉预应力筋。若将几跨连接成一联,预应力筋的连接应采用连接器来完成。预应力孔道用的波纹管,当其长度超过25m时,建议改为圆形波纹管,预应力锚具相应的作一些改变。若仍拟整联箱梁一次浇筑砼,预应力筋用通长束,建议预应力筋孔道用圆形波纹管,预应力锚具相应的变更,这样从防止漏浆和预应力筋张拉锚固效果上,均会比扁波纹管好得多。另外,圆形孔道的灌浆比扁孑L道易饱满,且灰浆面积和预应力筋面积的比值也大,灌筑效果比扁形波纹管好,一旦锚固失灵,其锚固效果比扁波纹管要好些。总而言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具有很大的优势,应用普遍。只有做好各种预案措施,才能保障工程顺利施工。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是用高强度钢材和较高强度的混凝土经先进的生产工艺制作的,用现代设计概念和方法设计的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最初试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之后预应力混凝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随着我国高等级公
分析断丝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出现钢绞线相绞缠而发生受力不均,导致个别钢绞线张拉力太大,而出现拉断丝现象;钢绞线在运输中受到机械损伤。如果断丝根数超过设计范围,应作处理,具体处理方法:一般用千斤顶将钢绞线全部卸载后,换上新钢绞线后,重新穿束张拉。张拉完成后,为防止预应力损失,在48h内必须完成压浆工作。
4、过长的扁波纹管孔道在施工中的问题及改进
扁波纹管由圆波纹管通过压扁制成,在压制过程中,其各个转...
我的课本上有啊,你可以看看书,书上都有那,而且问题出来后面紧接着是处理办法!
邮箱多少,可以交流下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预应力混凝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6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
第6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
6.1& 一般规定
& 第6.1.1条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使用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及变形、抗裂、裂缝宽度和应力验算外,尚应按具体情况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其设计值在本规范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
& 第6.1.2条
& 当通过对一部分纵向钢筋施加预应力已能使构件符合裂缝控制要求时,承载力计算所需的其余纵向钢筋可采用非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RRB400级钢筋。
& 第6.1.3条
&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σcon不宜超过表6.1.3规定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且不应小于0.4fptk.
&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表6.1.3中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提高0.05fptk:
&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
& 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驰、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消除应力钢丝、纲绞线
热处理钢筋
&&第6.1.4条
& 施加预应力时,所需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第6.1.5条 &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及相应阶段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先张法构件
&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相应阶段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σpe=σcon-σl-αEσpc
&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σp0=σcon-σl
& 2后张法构件
& 由预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 相应阶段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σpe=σcon-σl
&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σp0=σcon-σl+αEσpc
& An--净截面面积,即扣除孔道、凹槽等削弱部分以外的混凝土全部截面面积及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之和;对由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组成的截面,应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截面面积;
& A0--换算截面面积:包括净截面面积以及全部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 I0、In--换算截面惯性矩、净截面惯性矩;
& ep0&、epn--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距离,按本规范第6.1.6条的规定计算;
& y0、yn--换算截面重心、净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处的距离;
& σl--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按本规范第6.2.1条至6.2.7条的规定计算;
& α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αE=Es/Ec,此处,Es按本规范表4.2.4采用,Ec按本规范表4.1.5采用;
& Np0、Np--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按本规范第6.1.6条计算;
& M2--由预加力Np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产生的次弯矩,按本规范第6.1.7条的规定计算。
& 注:1在公式(6.1.5-1)、(6.1.5-4)中,右边第二、第三项与第一项的应力方向相同时取加号,相反时取减号;公式(6.1.5-2)、(6.1.5-6)适用于σpc为压应力的情况,当σpc为拉应力时,应以负值代入;
& 2在设计中宜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柱和墙等约束构件对梁、板预应力效果的不利影响。
&&第6.1.6条 & 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以及合力点的偏心距(图6.1.6)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 1先张法构件
Np0=σp0Ap+σ'p0A'p-σl5As-σ'l5A's
& 2后张法构件
Np=σpeAp+σ'peA'p-σl5As-σ'l5A's
& σp0、σ'p0--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 σpe、σ'pe--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 Ap、A'p--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 As、A's--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 yp、y'p--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
& ys、y's--受拉区、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
& σl5、σ'l5--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在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按本规范第6.2.5条的规定计算;
& ypn、y'pn--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的距离;
& ysn、y'sn--受拉区、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重心至净截面重心的距离。
& 注:当公式(6.1.6-1)至公式(6.1.6-4)中的A'p=0时,可取式中σ'l5=0。
& 第6.1.7条
&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剪力设计值中次剪力应参与组合。
& 次弯矩、次剪力及其参与组合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按弹性分析计算时,次弯矩M2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 Np--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按本规范公式(6.1.6-3)计算;
& epn--净截面重心至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距离,按本规范公式(6.1.6-4)计算;
& M1--预加力NP对净截面重心偏心引起的弯距值;
& Mr--由预加力NP的等效荷载在结构构件截面上产生的弯矩值。
& 次剪力宜根据构件各截面次弯矩的分布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 2在对截面进行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当参与组合的次弯矩、次剪力对结构不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2;有利时应取1.0。
& 3在对截面进行受弯及受剪的抗裂验算时,参与组合的次弯矩和次剪力的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
& 第6.1.8条
&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本规范第9.5节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ζ≤0.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支座截面矩可按10%调幅,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当ζ>0.3时,不应考虑内力重分布。此处,ζ应按本规范第7章的规定计算。
& 第6.1.9条 & 先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σpe--放张时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 d--预应力钢筋的公称直径,按本规范附录B采用;
& α--预应力钢筋的外形系数,按本规范表9.3.1采用;
& f'tk--与放张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相应的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表4.1.3以线性内插法确定。
& 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钢筋的施工工艺时,ltr的起点应从距构件末端0.25ltr处开始计算。
& 第6.1.10条
& 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在锚固终点处应取为fpy,两点之间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应按本规范第9.3.1条确定。
& 第6.1.11条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阶段,除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外,对预拉区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或预压时全截面受压的构件,在预加力、自重及施式荷载(必要时应考虑动力系数)作用下,其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1.11):
σct≤f'tk
(6.1.11-1)
σcc≤0.8f'ck
(6.1.11-2)
& 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σcc或σct=σpc+±
(6.1.11-3)
& σcc、σct--相应施工阶段计算截面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压应力、拉应力;
& f'tk、f'ck--与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相应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表4.1.3以线性内插法确定;
& Nk、Mk--构件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标准组合的计算截面产生的轴向力值、弯矩值;
& W0--验算边缘的换算截面弹性抵抗矩。
& 第6.1.12条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阶段,除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外,对预拉区允许出现裂缝而在预拉区不配置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构件,其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σct≤2f'tk
(6.1.12-1)
σcc≤0.8f'ck
(6.1.12-2)
& 此处σct、σcc仍按本规范第6.1.11条的规定计算。
& 第6.1.13条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预拉区纵向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施工阶段预拉区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预拉区纵向钢筋的配筋率(A's+A'p)/A不应小于0.2%,对后张法构件不应计入A'p,其中,A为构件截面面积;
& 2施工阶段预拉区允许出现裂缝而在预拉区不配置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构件,当σct=2f'tk时,预拉区纵向钢筋的配筋率A's/A不应小于0.4%;当f'tk<σct<2f'tk时,则在0.2%和0.4%之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3预拉区的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14mm,并应沿构件预拉区的外边缘均匀配置。
& 注:施工阶段预拉区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板类构件,预拉区纵向钢筋的配筋可根据具体情况按实践经验确定。
& 第6.1.14条
& 对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承载力和裂缝宽度计算中,所用的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合力Np0及相应的合力点的偏心距ep0,均应按本规范公式(6.1.6-1)及(6.1.6-2)计算,此时,先张法和后张法构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σp0、σ'p0
均应按本规范第6.1.5条的规定计算。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问答题参考答案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问答题参考答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2|
上传日期: 02:20: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问答题参考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