卾鄂是哪里的车牌同一个字吗

鄂州(湖北省地级市)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湖北省地级市
(湖北省地级市)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鄂州市是下辖的,位于湖北省东部,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辖市之一,,湖北省,成员城市之一,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截至2016年、全市面积150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130万人。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鄂州市境东部属岗丘地带,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上。[1]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鄂州市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铜镜之乡,驰名中外的“”的原产地,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等称号。日,鄂州获得了“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称号。[2]
2017年6月,鄂州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鄂州历史沿革
鄂州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鄂州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
西周中期,本境为鄂。熊红在境内西南(今属)修筑鄂王城。[1]
公元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吴,旧传县东三里有接渡石。泽林申映湾传为故里。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为鄂邑。[1]
公元前221年(二十六年),秦置鄂县,属南郡。辖今鄂州、黄石(含阳新)、咸宁(含咸安、嘉鱼、赤壁、崇阳、通山)等地。
公元前201年(六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
三国时期,鄂县属吴。公元221年,孙权改鄂县为武昌,并在此建都。当时,国都、郡府、县治均设于今城区。公元209年(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4]
公元280年(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复置鄂县。武昌仍为郡治,属荆州。、、、等先后设府治理。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于白雉山炼铜铸钱,开鄂邑铸铜币之端。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县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浒镇筑城塘城。又筑武昌县城。[1]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设夏口。公元532年(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设武昌。[4]
1913年(民国二年),复改县名为寿昌县,次年改称鄂城县。1960年11月,改县为市,1961年12月,又撤市复县。[1]
1914年(民国三年),寿昌县改名鄂城县,属鄂东道。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三军渡江,鄂城解放。1949年6月,鄂城县人民政府、中共鄂城县委员会成立。鄂城为大冶专区治所。
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鄂城县属黄冈专区。1960年,董必武视察杨家巷电灌站。撤销鄂城县,设立鄂城市。次年恢复鄂城县。
1965年,鄂城县划属咸宁地区。1979年,鄂城县、市分设,同时划属黄冈地区。[4]
鄂州行政区划
1979年11月,从鄂城县划出城关镇及附近农村的5个生产大队,成立鄂城市,县、市并存。
1983年,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将黄冈县黄州镇并入,合并成立省辖。下设鄂城、黄州两个直辖区和华容、长港、程潮、梁子湖四个派出区。
1986年,左岭镇划属武汉市洪山区。
1987年,黄州区划归黄冈县,撤销四个派出区,设立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市辖区。[4]
2008年鄂州市辖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3个区。
行政区面积驻地镇乡525太和镇5-460华容镇42520凤凰街道91合计1505鄂城区183
鄂州地理环境
鄂州市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位于湖北省东部,滨于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鄂州居中独厚,北距首都北京、东距上海、西距重庆、南距广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5]
鄂州地形地貌
鄂州市最高地势四峰山,海拔485.8m;最低梁子镇之梁子门,海拔11.7m。分布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北侧白浒镇~临江、东侧燕矶~杨叶为冲积阶地;东部和南部之东侧,由白雉山、峰尖子山和早山组成了丘陵地貌之基本骨架;北部和南部之西侧,为岗状平原,岗丘标高多在90m左右;中部梁子湖、鸭儿湖、三山湖、洋澜湖横贯鄂州腹地,形成了滞水冲湖积平原。
长江从武汉自白浒山沿经鄂州市。左岸依次与新洲、黄冈、浠水三县以江心为界,右岸先后流经鄂州市的木鹅港口、黄家矶、赵家矶,泥矶、三江口、黄柏山,樊口、蟠龙矶、五丈港口、龙王矶、燕矶、至花马湖电排站(李家湾)出境进入黄石,境内流程77.5公里。[6]
鄂州市境内窄宽相间,单一性和弯曲型河段较窄,最小河宽870米,河宽最大达8000米。由于长江水量丰沛,汛期时间长,在多年的平均情况下,每年5-10月为,2-3月为枯水期,境内长江年平均水位17.20米,年平均流量为23800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为0.586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为43000万吨。[6]
鄂州市鄂州市现有湖泊面积31.4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湖6个,千亩以上中型湖泊20个,百亩以上小型湖泊129个。[6]
长港河是在梁子湖排水港基础上经人工开挖的水道,港宽60-11米,水深4-6米,主要调节梁子湖、鸭儿湖和三山湖的水位、总流量为214立方米/秒。[6]
鄂州气候特点
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282.8毫米,年均无霜期266天,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2.4C。平均气温17℃,无霜期268至272天,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均日照为小时。[7]
鄂州自然资源
鄂州植物资源
鄂州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构成各种类型生态环境,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境内有植物3000多种,主要是粮食、油料、瓜果、蔬菜等类。有各种木本植物83科、192属、358种,主要是竹木等类。有芳香植物60多种,主要是草木、木本等类。有药用植物125科、542种。
鄂州生物资源
鄂州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水产名贵品种较多。鄂州市有鱼类21科、106种,其中鲤科63种,占鱼类总数的60%。其他稀有鱼类在本地也有生长,产于梁子湖的,畅销国内外。有家禽10多种,家畜20多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多种,飞禽40多种,还有爬行类和虾贝类动物数十种。[5]
鄂州矿产资源
早在青铜文化时期,鄂州就是中国四大铜镜铸造中心之一。“冶石为器,千炉齐设”,“吴王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铸就了闻名中外的“古铜镜之乡”。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鄂州腾飞的基石,鄂州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湖北省之首。[8]
鄂州水资源
2012年鄂州市平均降雨深1230.4mm,折合降水量19.70亿方。鄂州市地表水资源量9.05亿方,地下水资源量1.90亿方,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间不重复计算量1.61亿方,水资源10.66亿方。湖泊河网年蓄水量9.9953亿方。鄂州市总供水量
8.8281亿方,总耗水量2.7039亿方,总耗水率为19.9%。2012年鄂州市总用水量8.8281亿方(不含鄂州火电厂二期冷却用水),其中工业用水量5.7526亿方(含电厂一期冷却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2%;农业灌溉用水量2.0580亿方,占总用水量的23.3%;城镇公用水量0.1137亿方,占总用水量的1.3%;生态环境用水量0.0060亿方,占总用水量的0.1%;居民生活用水量0.5426亿方,占总用水量的6.1%,林牧渔畜用水量0.3552亿方,占总用水量的4.0%。[9]
鄂州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户籍人口为110.18万人,常住人口为105.88万人,其中:城镇67.32万人,乡村38.5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3.58%。全年出生人口13524人,出生率为12.78‰;死亡人口5588人,死亡率为5.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3]
2007年,鄂州市有25个少数民族,计3687人。其中,土家族904人、回族529人、壮族470人、满族436人、苗族207人、蒙古族154人、瑶族139人、黎族130人、侗族123人、朝鲜族122人、彝族87人、高山族76人、锡伯族73人、白族67人、羌族48人、纳西族34人、藏族26人、维吾尔族20人、番族18人、水族15人、布依族15人、仫佬族2人、毛南族1人、傈僳族1人、仡佬族1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鄂钢、程潮铁矿、鄂州大学等大型企业,大专院校。除自然出生者外,多以升学、就业、经商流入境内。
鄂州市民信奉的宗教教种有:佛教、道教、基督教、、。2007年,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29处。其中,佛教79处,道教6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41处。全市有教职人员518人。其中,佛教185人,基督教319人(即牧师4人,长老27人,教师24人,执事111人,传道153人),天主教神甫1人,道教道士13人。伊斯兰教无神职人员。
2013年鄂州市委领导2013年鄂州市政府领导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 市长
市委常委、 副市长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副市长市委常委、秘书长
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副市长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副市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副市长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武汉钢铁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鄂州市完成生产总值686.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1.1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7.1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8.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851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8.03亿元;完成60.11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74亿元。全市达到227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92元。[3]
鄂州第一产业
鄂州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主要是粮食、油料、瓜果、蔬菜等。全市有鱼类21科、106种,水产名贵品种较多,畜禽产业发展强劲。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缔造了鄂州“鱼米之乡”的天然生态,被省政府确定的全省46个粮食生产大市之一,也是全省水产大市、生猪调出大市和油籽生产大市。[11]
鄂州市拥有有效使用农业三品标识企业79家,产品13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8个,绿色食品20个,有机食品3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神凤凰苕粉、樊湖牌鱼丸、东沟珍珠牌珍珠制品、振源牌爱尚五谷、楚风竹韵牌竹制品、梁子湖牌腌制风干鱼、长港牌大米、母子岛牌野生莲藕、楚天碧玉牌梁湖豆丝、红莲春牌土榨香油分别获得中国武汉第十一届农交会、第十届农博会金奖。[11]
2014年,鄂州市完成农业增加值81.15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4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4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1.57千公顷。粮食总产量36.38万吨;棉花总产量4832吨;油料产量6.16万吨;蔬菜产量99.96万吨;生猪出栏123万头;家禽出笼1540万只;水产品产量45.36万吨。[3]
鄂州第二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州市相继兴办了一批重点企业,其中包括武汉钢铁公司的重要矿山-程潮铁矿,湖北省最大的地方钢铁基地鄂城钢铁厂(现为武钢集团鄂钢公司),国内有名的立窑水泥厂-鄂城水泥厂。今日鄂州已是鄂东“冶金走廊”和“建材走廊”中的重要一环。
1983年鄂州市成立以后,在巩固提高冶金、建材、机械等基础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食品、纺织、服装、轻工等新兴产业,从而逐渐成为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产品布局比较合理的新兴工业城市。鄂州已成为为鄂东南的重要能源基地,辖区内的鄂州电厂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以钢铁为主体的冶金工业,以服装和纺织为主体的,以水泥、墙体砖、pvc钢筋骨架管材和新型建筑材料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以机床、模具、民用船舶和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装备制造工业,以锶
盐、化肥、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以食品、金属罐和日用消费用品为主体的轻工业,以新型抗生素、生化药品、中成药为主的医药工业,共同构成了鄂州的支柱产业。[12]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92家,完成增加值373.1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0.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8.2%。全市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04.4亿元;全市32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3]
鄂州第三产业
国内外贸易
2014年,鄂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28亿元。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07.87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22.41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2.63亿元。全年通过网络消费实现零售额35.86亿元。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1860万美元,其中:出口20382万美元;进口31478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094万美元。[3]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9.20亿元,其中:个人存款267.6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3.51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0.53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6亿元。[3]
1990年,鄂州建立了湖北省第一个开发区——湖北省。春天生物、人福药业、安致药业、康源药业、浩信药业、趋势生物科技、武大氨基酸等30多家大中型药业企业在这里落户;美国波尔亚太、香港中华制漆、美国欧文斯科宁新材料、晨光科技、兴达集团、
华硕新材料第一批知名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湖北化学研究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的高新技术成果在这里转化。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研发在武汉,基地在鄂州”、”总部在武汉,创业在鄂州”的创新企业群。省政府批准葛店开发区为湖北省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部批准葛店开发区为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13]
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17.46亿元,实现增加值90.2亿元。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有34家企业纳入后备企业库,备案企业16家。全年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3项,落实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5项,9家企业12个项目获国家、省级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奖,4人荣获省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全年登记科技成果13项,其中2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奖;登记技术合同68项,技术交易额3.2亿元。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317件。[14]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拥有卫生机构492个,其中,医院19家,乡镇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6340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726人,注册护士3279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达5099张,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4.68张。[3]
2013年,鄂州运动健儿在省级各项比赛中分别获得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4枚,在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中,鄂州代表队取得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先后举办了&2013年鄂州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式暨第七届体育舞蹈比赛&、&2013年鄂东南群众舞蹈大赛&、&娃哈哈&启力杯全国&三对三&(鄂州赛区)足球对抗赛等比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健康素质。[14]
鄂州社会保障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7.14万人,离退休人员6.3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1.9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0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8.6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2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9万人。[3]
鄂州环境保护
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1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2.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0.03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0.041毫克/立方米。 [3]
鄂州城镇化
2011年鄂州主城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21亿元,四年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鄂州鄂州市新增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8%,居湖北省湖北省第二。[15]
鄂州对外交流
鄂州市与日本、非洲科特迪瓦市、澳大利亚市先后结为友好城市。[4]
鄂州位于江淮官话区、西南官话区和赣方言区交汇处,其方言可划分为两大片。
东部、北部和西部属区,包括杨叶、花湖、沙窝、燕矶、新庙、石山、凤凰、古楼、樊口、临江、杜山、蒲团、长港、庙岭、胡林、段店、华容、葛店等二十个乡、镇及办事处。这一片以城区话为代表,最突出的特点是古代入声字仍读入声。
东南和南部地区属赣语区,包括太和、、泽林、碧石渡、东沟、、公友、涂家恼、梁子等九个乡、镇。而由于鄂州市被定为全国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导致鄂州市的梁子湖居民一跃成鄂城社区居民,大量的梁子湖区的居民涌向城区,因此梁子湖方言就成了”有方言而无人说的现象”,在城里说鄂州腔,回老家说太和腔。鄂州两种方言的状况堪忧。[16]
樟树,1988年,鄂州市一届人大25次会议决定鄂州市市树为樟树。主要栽植地点:城区主干道。[5]
腊梅,1988年,鄂州市一届人大25次会议决定,鄂州市市花为腊梅。主要栽植地点:、古城路。[5]
鄂州文艺活动
梁子湖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的故乡。自2000年开始,鄂州市每年举办的捕鱼旅游节,梁子湖捕鱼旅游节也因此成为全国100个重点旅游节之一。与此同时,该市还举办了三届武昌鱼国际旅游文化节。[17]
2013年,全市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相继举办了&周周乐&广场文化活动54场,计700多个节目参演,观众达20万人次。创立大剧院&周周演&群众文化新品牌。开展送戏下乡120余场,送书下乡10000册。开展&吴都讲坛&活动28期。[14]
鄂州书画艺术
鄂州书画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馆藏书画有苏东坡、、唐伯虎、郑板桥、张裕钊、杨守敬、康有为、刘复、朱峙山等一大批名家真迹。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李阳冰的《怡亭铭》摩崖石刻,被世人誉为“三绝之一”。宋代苏东坡的《西山诗》、黄庭坚的《松风阁》及其书法诗是宋代经典之作。还有清代彭玉麟的梅花石刻,官文组诗石刻,都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绘画遗存。2000年该市被命名为“湖北省书法艺术之乡”。[17]
晚清著名书法家张裕钊先生名噪清末文坛,鄂州市通过引资200多万元,在西山博物馆建起张裕钊陵园,园内建有“张裕钊师生纪念碑亭”、“张体书派碑廊”、“钊纪念馆”、“张裕钊墓”、“樱花园”等设施。陵园由中国鄂州与日本东京书象会张裕钊第二、三代弟子共同修建。展出“张裕钊生平及书法成就展”,碑廊为日本弟子书法作品100幅。[17]
鄂州市内莲花山建有书法碑林,共有1万多块,是全国较大的书法碑林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学习观摩。文化界名人、周巍峙、王蒙、启功、舒同、沙孟海、刘炳森等名人墨迹题匾随处可见。[17]
鄂州学校分布
大学中专鄂州中专、中南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秋林高级中学、鄂州市第一中学、车湖中学、沙窝中学、湖北鄂州私立华森中学、湖北省鄂州高中、鄂州四中地址、鄂州三中、湖北省鄂州市第二中学、鄂州市葛店高中、胡林中学、新华中学、庙岭中学、鄂州市石山中学、、东沟中学、泉塘中学、沼山中学、太和中学、涂家垴镇中学、华中师范大学影视工程学院附属艺术中学、钮墩中学、澜湖中学、鄂州市鄂钢高级中学、鄂州田家炳中学、葛店中学、映山中学、华容中学、鄂州市吴都中学。
鄂州教育建设
鄂州大学图书馆
2014年,鄂州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387人,在校生14800人,毕业生405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91人,在校生3622人,毕业生1894人;普通高中招生5568人,在校生18319人,毕业生6837人;普通中学招生9024人,在校生27329人,毕业生9020人;普通小学招生12557人,在校生67248人,毕业生90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8768人。[3]
鄂州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四条高速(、京珠高速、大广高速、汉鄂高速)”井”字型分布;有11条通道与武汉对接,与武汉融为一体;武九铁路穿境而过,沟通京广和京九;武鄂黄和武鄂冈两条轻轨并经全域。共享武汉火车站和天河机场。公路交通网络密度居湖北省湖北省第一。截至2014年末,鄂州市公路里程达到333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2886公里。[3]
长江航道鄂州段全长80.1公里,丰水期水深50-65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枯水期水深30米,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江水最大流速3.1米/秒,最小为1.7米/秒。
自江畔而起,集古、幽、奇、雄于一身。全山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主峰170米,总面积4000多亩。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主要景点有、读书堂、避暑宫、秀园、九曲亭、松风阁、试剑石、石门开等二十余处。西山风景区自2010年起免费对游客开放,是鄂黄地区最著名的景区之一。[18]
莲花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设观星台,历
代佛道高师选择此地修真,至今遗址尚存。莲花山风景区既有江南园林的灵秀端雅,又融北方园林的宏伟瑰丽。主要景点有元明塔、、碑林等三十余处。
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一个兼具自然景观、湿地自然风貌和水产养殖、加工、营销及游客观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景点,始建于1992年。2004年8 月被省政府正式核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平方公里,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水域面积2.8万公顷,
是武昌鱼的母亲湖。[19]
红莲湖度假区
红莲湖度假区所在地主要水体为红莲湖,其湖面面积约5.5平方公里,规划建成7个功能区,即娱乐区,商住别墅区、古城游览区、体育活动区、康复疗养区、高科技植物区和预留区,将建成一个集旅游度假、居家休闲、商贸金融、科技文化、体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一流的旅游度假区。
白雉山,在市城区南30里处碧石镇,东与东方山相连,南与桃花山对峙,两峰相夹,形成一道深长的峡谷,名曰十里长沟。曾是古代进入幕阜丘陵的必经之道。主要景点有灵鹫禅寺、石佛像、望哥台、木鱼石、绣球峰、狮子岭等。
鄂州市小东门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势蜿蜒,矫若金龙,此即”龙蟠矶”。蟠龙矶石头翘首西望,观音阁突兀在龙头之上,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条石垒成,青砖砌就,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
葛山则因东晋道教著名炼丹家、医学家、著名学者、一代文化宗师葛洪而得名。现有森林公园面积近千余亩,植有松、杉、竹、柏等林木,森林连续面积已达3000亩,草木覆盖率在85%以上。
湖北省佛教圣地。早在西晋时,
龙蟠矶 观音阁
有得道高僧相继隐居青峰山,遂建青峰寺,历经传承。主要景点有:青峰寺童子拜佛、观音坐莲、螺丝吐眼、乌鸦扑泉、仙人下棋、双狮流涎、乌龟晒甲、青峰古泉、铜鼓山、木鱼垴等。
是集游览、观光、红色教育、佛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区。这里原为鄂南抗日指挥中心,现有鄂南中县县委办公旧址、新四军营房、抗日战壕、抗日展览室及烈士陵园。主要景点有八仙脚印、仙人坐椅石、求雨台、课子天星等。[5]
又称鄂州江滩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是鄂州人流最多的景区之一,江滩公园用艺术的形式,浓缩和展示了鄂州数千年的文化层面,是前无古人的杰作,是继承和拓展鄂州市城市群塑群雕的典范之一。另外,面对观音阁的宽阔的石板铺砌的圆形蟠龙广场,还有鄂州市文体局捐赠的休闲健身器械等场地。
鄂州古城东门护城河外的凤凰广场占地12万平方米,是湖北省目前的城市休闲游乐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处醒目的标志性建筑,这就是鄂州城城标——。城标主体为一耀眼的金凤在光焰万丈的朝阳之上欲展翅腾飞的壮美造型。鄂州是楚人的故土,楚人崇凤,视凤为至尊、至善、的神鸟,惯以凤鸟为图腾。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吴王城”,又称“吴大帝城”。位于鄂州市区古城路北段一带,北临长江,南至吴都古肆,东至重型机器厂内,西至新民街熊家巷。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建于公元221年阴历8月。据文献记载:城有五门,为、西门、南门、北门和西北角的流津门。流津门直通吴王苑囿——江边散花滩。宫城东有鸡鸣阙。城内有武昌宫,四周有宫城,宫城内有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据考古证实,
现存的吴王城遗址是南方现存六朝古城中最早的一座,也是中国仅存的三国都城遗址,具有较高的考古和历史价值。现地面仅存南城垣夯土城墙一段,2004年被鄂州市人民政府规划保护为一处文物景观。
洋澜湖面积583.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约288.1万平方米,陆地约295.1万平方米,水深为0.7-2.2米。
鄂州地方特产
鄂州特产华容胡铺葡萄临江大蒜东沟青皮吊冬瓜梁子湖红菱涂镇蓝莓蒲团西甜瓜葛店白浒菜太和豆腐梁心番茄吴都莹籼三山鱼涂镇藠头东沟珍珠沼山茶油其乐融融摊豆丝鄂州武昌酒鄂城长条茄鄂城红胡萝卜茅草红菜苔坝角香稻杜山甜玉米杜山草莓沙窝豆丝太和千张白雉山鸡气泡鱼焖白干子涂镇红薯周屴板鸭沼山银鱼鄂州沙窝白猪参考资料[20]
鄂州城市荣誉
鄂州是省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双拥模范城”。1993年,省政府公布鄂州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鄂州获“湖北省小康市”称号;1993年,鄂州被命名为“湖北省书法艺术之乡”。当前,全市上上下下正在努力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日,鄂州获得了“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称号。上榜理由:它是一座水城,却磅礴大气;它是一座古城,却充满朝气;它是一座物富民丰的城市,却没有浮躁之气。它以冶金、服装、建材之业,撑起了鄂东的脊梁。它以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招商兴市之策,成就大城蓝图。百湖之市——鄂州。[2]
日,鄂州市获评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魅力城市。[21]
日,鄂州市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2]
鄂州著名人物
楚国东晋范鸿戢张裕钊万籁平张金保赵怡忠张柏青
.湖北在线.[引用日期]
.鄂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湖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鄂州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鄂州市地方志比编篆委员会.鄂州史志: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00年
.鄂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国鄂州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鄂州水务局[引用日期]
.鄂州[引用日期]
.鄂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黄冈新闻网[引用日期]
.中国鄂州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湖北省统计局[引用日期]
.鄂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鄂州地名网.日[引用日期]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引用日期]
.中国鄂州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中国鄂州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鄂州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央广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尔衮女儿就是董鄂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