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欲收集一瓶氧气进行石蜡煤的燃烧生成物的实验,并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则收集方法是什么

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填序号);(3)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__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4)小芬欲使用那瓶多余的固体药品进行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实验,首先需增加的一种药品是____(填试剂名称),另外还需更换图中所示的一种仪器是____(填序号).(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要验证已满的方法是____.-乐乐课堂
&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知识点 & “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酒精灯&;(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需选用的仪器有ACDEFG&(填序号);(3)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4)小芬欲使用那瓶多余的固体药品进行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实验,首先需增加的一种药品是稀盐酸&(填试剂名称),另外还需更换图中所示的一种仪器是G&(填序号).(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选用的仪器有DEFG&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填序号);要验证已满的方法是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依据常用仪器回答;(2)根据H瓶内试剂的状态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判断制取氧气所用试剂,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据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相应仪器;(3)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解答;(4)根据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及仪器判断;(5)熟悉排水法收集气体所用的仪器,熟记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1)仪器B是酒精灯;(2)H瓶内药品是液体,制取氧气的液体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是2H2O22H2O+O2↑;该反应不需加热,盛装药品用试管,固定试管用铁架台,气体导出用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用到水槽和集气瓶、玻璃片;(3)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在水下从一侧推上玻璃片,拿出水面正放到桌子上;(4)要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和稀盐酸,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到集气瓶底部,故要更换导管;(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导管、玻璃片;若用排空气法收集验证已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故答案为:(1)酒精灯;(2)过氧化氢溶液;2H2O22H2O+O2↑;ACDEFG;(3)在水下盖上玻璃片;(4)稀盐酸;G;(5)DEFG;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了.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需...”主要考察你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指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第二层面,是指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它们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如下:第一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又分为两种和三种.前者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装置;后者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装置.具体如图所示:第二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果是用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如果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有:(1)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2)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1)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瓶底不能有气泡;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管口放在瓶口内开始收集气体;导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此时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收集满气体(瓶内的水全部排净)时,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盖好后取出;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就将集气瓶正方在桌面上备用;若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就将集气瓶倒方在桌面上备用.(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一定要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并且收集的时间要稍微延长一点;以防瓶内的空气排不干净,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还要注意用毛玻璃片盖住一半瓶口,以防密度更大的气体进入瓶内,使收集的气体的纯度不高.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来探究常用气体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装和选取,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考查学生分析探究并选择、判断、填写相关的实验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这类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还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并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再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或者评价、改良某一装置等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装置来推断气体的制取原理、气体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与“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需...”相似的题目:
比较、归纳与迁移,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用A和C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3O2↑&&&&
有两种未知物质,分别是固体和液体,它们混合后立即产生一种气体.(1)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2)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图&&&&(填序号)&&&&
如图所示的四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易产生倒吸现象(溶液进入气体发生装置中)的是&&&&A.B.C.D.&&&&
“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填序号);(3)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__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4)小芬欲使用那瓶多余的固体药品进行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实验,首先需增加的一种药品是____(填试剂名称),另外还需更换图中所示的一种仪器是____(填序号).(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要验证已满的方法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下图是完成“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所需的部分实验用品.请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2)欲完成氧气的制取实验,H瓶内所装试剂应该是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填序号);(3)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__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4)小芬欲使用那瓶多余的固体药品进行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制取实验,首先需增加的一种药品是____(填试剂名称),另外还需更换图中所示的一种仪器是____(填序号).(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要验证已满的方法是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我会实验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郭大志同学欲探究氧气的性质,他用过..
我会实验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郭大志同学欲探究氧气的性质,他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几瓶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______和______装置连接制取和收集氧气.(2)郭大志同学收集了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的是(任写一点)______.经过排查,实验成功了,请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用化学式或文字表示均可)______,(3)A装置漏斗下端管口插到液面下,是为了防止______.C、E装置中的导管末端均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______.(4)实验室用加热固体醋酸钠和碱石灰粉末的方法制备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______和______装置连接制取和收集甲烷.张光标同学在制取甲烷气体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点)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发生装置可选用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2)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结果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的是铁丝生锈了;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3Fe+2O2&点燃&.&Fe3O4;(3)A装置漏斗下端管口插到液面下,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会漏斗下端管口逸出;C、E装置中的导管末端均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便于排出集气瓶里的空气;(4)实验室用加热固体醋酸钠和碱石灰粉末的方法制备甲烷气体,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B;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在制取甲烷气体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用冷水冲洗热试管等.故答案为:(1)A;C或D;(2)铁丝生锈了;3Fe+2O2&点燃&.&Fe3O4;(3)生成的气体会漏斗下端管口逸出;便于排出集气瓶里的空气;(4)B;D或E;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会实验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郭大志同学欲探究氧气的性质,他用过..”主要考查你对&&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知识要点详解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应掌握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制备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装置、验满、验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即:研究反应原理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通过对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2.设计装置的依据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而确定的。&&&&& 确定收集装置的原则——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有毒等决定的。 气体发生装置: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锌粒与稀H2SO4制H2或用CaCO3与稀盐酸制C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当打开弹簧夹时,溶液进入反应器内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气路不通,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出反应器外,液体与同体分离,反应停止。气体收集装置:
药品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行性:所选取的药品能制得要制取的气体; (2)药品廉价易得; (3)适宜的条件:要求反应条件易达到,便于控制;(4)反应速率适中:反应速率不能太快或太慢,以便于收集或进行实验;(5)气体尽量纯净;(6)注意安全性:操作简便易行,注意防止污染。例如:①实验室制取H2时选用锌粒,而不用镁条、铁片,原因是镁价格贵且反应速率太快而铁反应速率又太慢;酸选用稀硫酸,而不宜用稀盐酸、浓硫酸,因为用稀盐酸制得的H2,因混有HCl而不纯,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②制CO2时可选用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而不选用Na2CO3浓盐酸、稀硫酸,原因是Na2CO3,反应速率太快,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也不能煅烧石灰石,因为条件不易达到,不呵操作;④用KClO3、过氧化氢制O2时,要加少量的MnO2,作催化剂,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存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1)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检查装置气密;(3)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盛满水;(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7)拆洗仪器。 注意:①给同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用加热KMnO4或KClO3(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O2,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走酒精灯; ③固体跟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以防漏气。 装置的选取与连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净化、气体的干燥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1)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常用吸收剂如下表:
(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血,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Cu+CO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念决定.(1)常见的干燥剂
(2)干燥装置的选择&①除杂试剂为液体时,常选用洗气瓶,气体一般是 “长进短出”,如下图A。 ②除杂试剂为同体时,常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 形),气体一般是“大进小出”,如下图B、C。 ③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如下图D。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一般是先除去酸性较强的气体。如N2中混有 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HCl,再除去水,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验多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验水蒸气):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CO2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技巧: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小与水反应的气体”,如下图A。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下图B。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下图C。&(4)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当气体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5)有毒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 ①有毒,但气体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收集。如下图D②有毒,但气体叉易溶于水时,则采用带双孔胶塞(一长一短的导气管)的集气瓶利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接尾气处理装置,以免多余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收集氨气可用图E。气体制取实验中关于仪器或装置选择题目的解题技巧: (1)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证明制得的气体就是要制取的气体。根据给出的仪器或装置进行选取时,应明确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两套(同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选用哪套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就是三套(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依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选择仪器时要注意先对实验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所需要的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图:&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定义:&&&& 氧气,空气主要组分之一,比空气重,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25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无色、无臭、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约-183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2.氧气的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2)助燃性,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2Mg+O22MgO3Fe+2O2Fe3O4②与非金属的反应:C+O2CO2(O2充分)2C+O22CO(O2不充分)③与化合物的反应:2CO+O22CO2CH4+2O2CO2+2H2OC2H5OH+3O22CO2+3H2O易错点:(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发现相似题
与“我会实验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郭大志同学欲探究氧气的性质,他用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96441314072826402761072759761879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的燃烧生成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