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三轮摩托车双排轮钢圈后桥双接头价格

正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装置   
正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装置   
申请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
正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作业;运输
申请(专利权)
412000湖南省株洲南方公司幸福村40栋401号 
发明(设计)人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代理机构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装置,其特征是左右半轴上有防止轴窜动的轴肩;法兰盘与组合套管的组合为螺栓联结;轮毂上有防尘的迷宫槽和泄水槽;齿轮箱上有便于注油的螺孔;齿轮箱中的过桥齿轮的两轴承间有定位套;双联齿轮的齿数及模数设计为相同结构。本装置结构紧凑,齿轮受力均衡,防止了轴窜动和齿轮箱渗油现象,防尘防水性能好,润滑油加注及总成拆卸维修方便,它是一种理想的正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装置。
1、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装置。它是由轮毂(1)、制动法兰盘(2)
、左、右半轴(9)、组合套管(3)和齿轮箱组成,齿轮箱中装有盘形齿轮(4)
、过桥齿轮(5)、滑移齿轮(6)、双联齿轮(7)和差速机构(8)以及轴承;其
特征在于:
A、所述的制动法兰盘(2)与组合套管(3)采用螺栓联结,即制动法兰
盘(2)和组合套管(3)的结合端面上对应开有六个均布的螺纹孔(11)
B、所述的齿轮箱壳体后部设有一个便于注油的螺孔(10);
C、所述的轮毂(1)结合端凸缘的外圆上设有一环形防尘迷宫槽(12),
槽后设有一环形泄水槽(13),其轮毂(1)上的环形防尘迷宫槽(12)的外圆
嵌入所述的制动兰盘(2)的内端凸缘沉孔内;
D、所述的左、右半轴(9)上分别设有防轴窜动的轴肩(14),即轴承
一端面与轴肩(14)端面相贴;
E、所述的齿轮箱中的双联齿轮(7)的两端齿轮几何尺寸相同即齿数
模数设计为相等,所述的过桥齿轮(5)内的两轴承之间设有十字形定位套
(17),所述的双联齿轮(7)和过桥齿轮(5)的齿轮轴上的两端设有防机油渗
漏的O型圈环形槽(15)、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后桥总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 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
背景技术为了增大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牵引力,使其具有更佳的爬坡能力,现己有 部分三、四轮摩托车安装了加力后桥。通用的加力后桥由后桥差速器总成和多 轴(两轴)传动机构两大部分构成,它是利用改变多轴(两轴)传动机构中多 轴(两轴)上齿轮的啮合对象,通过传动齿轮的齿数比来实现降速加力的目的。 该种结构的加力后桥存在以下不足
1、 采用多轴(两轴)传动,动力传递的环节多,功率损失较大。
2、 由于多轴(两轴)传动机构的所有零件不是处于同一回转中心,零件加 工难度大,精度不易保证。
3、 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整体体积大,成本高。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容易、能有效减少功率 损失的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行星加力后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 后桥,包括后桥差速器总成、轴承座和主动齿轮,其中后桥差速器总成位于轴承座的后侧,其关键在于所述轴承座具有前后两个彼此相通的主腔,在轴承 座内通过轴承安装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后桥差速器总成上的从动齿轮相啮 合,且主动齿轮的轴柄从轴承座的前主腔穿出,并伸入前盖中,前盖与轴承座 相固定;在所述主动齿轮的轴柄上分别套装固定齿套、垫套和差速环,其中垫 套位于固定齿套与差速环之间,在垫套上套装过桥锥齿轮,该过桥锥齿轮上通 过轴承支承有内齿圈接盘,内齿圈接盘与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桥锥齿轮 上套装离合器,离合器与拨叉机构连接,在拨叉机构的作用下,离合器能在过 桥锥齿轮上前后滑动,有选择地与内齿圈接盘或固定齿套接合;在所述差速环 上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行星齿轮,各行星齿轮均与过桥锥齿轮及输入齿轮啮 合,所述输入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前盖上,并与主动齿轮同轴线布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离合器在拨叉机构的控制下,可以与固定齿套接合, 对应非加力状态(即直接档);也可以与内齿圈接盘接合,对应加力状态(即二 级减速度档)。当离合器与固定齿套接合时,离合器通过内花键同时与固定齿套 和过桥锥齿轮连接,其中固定齿套与主动齿轮轴柄上的花键配合,因此过桥锥 齿轮和主动齿轮相互固定,只能同步转动。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输 入齿轮,输入齿轮将转速传递给行星齿轮,由于过桥锥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固 定,行星齿轮不能自转只能公转,因此只能将全部的转速传递给差速环,再由 差速环通过花键传递给主动齿轮,最后由主动齿轮传递给后桥差速器总成,整 个过程没有转速损失,输入齿轮和主动齿轮为同步转动。
当需要加力时,通过拨叉机构控制离合器在过桥锥齿轮上移动,离合器脱 离固定齿套并沿过桥锥齿轮的外花键向前移动,直至到达限位处时其外花键与 内齿圈接盘的内花键啮合,致使过桥锥齿轮与内齿圈接盘相互固定,由于内齿圈接盘固定在轴承座上,不能发生转动,因此过桥锥齿轮在该种状态下也不能 发生转动。此时输入齿轮将转速传递给行星齿轮,由于过桥锥齿轮为固定不能 转动状态,行星齿轮将同时发生公转和自转,并根据差速器原理其公转的转速 为输入齿轮转速的一半,因此由行星齿轮传到差速环上的转速也为输入齿轮转 速的一半,由于差速环始终与主动齿轮为同步转动,所以主动齿轮的转速为输 入齿轮的转速的一半,从而达到减速加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同轴传递动力,与传统的多轴(两轴)传动相比,动力传
递的环节少,有效减少了功率的传递损失;整个加力机构的所有零件都处于同
一回转中心,降低了各零件的加工难度,并且加工精度有保障;减速加力由行
星机构来实现,因此其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零件的个数和整个装置的体积,
降低了成本。
上述拨叉机构由拨叉、拨叉轴、拨套组件、换挡轴、摇臂和推拉杆构成, 其中拨叉轴固定在轴承座上,在拨叉轴上套装拨叉,该拨叉的一端卡入离合器 外壁的环槽中,另一端与拨套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拨套组件通过花键固定在换 档轴上,该换档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上,并与摇臂的一端连接,摇臂的另 一端与推拉杆铰接。推拉杆延伸至驾驶室内与操控手柄相连,操控手柄的动作 通过推拉杆来摆动摇臂,使换档轴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拨套组件进行摆动,致 使拨叉沿拨叉轴做轴向移动,并带动离合器在过桥锥齿轮上滑动,以改变其啮 合对象。以上结构不仅简单可靠,而且操作非常方便。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上述主动齿轮为轴与齿轮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
为了便于定心,上述主动齿轮的轴插入输入齿轮的内孔中,并通过滚针轴 承与输入齿轮连接。
为了方便装配,上述两个行星齿轮分别套装在两行星轴上,行星轴通过销轴固定在差速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同轴传递动力,动力传递的环节少,能有效减少功率的传递损失。
2、 整个加力机构的所有零件都处于同一回转中心,降低了各零件的加工难 度,并且加工精度有保障。
3、 减速加力由行星机构来实现,因此其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零件的个数 和整个装置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4、 装配容易,性能可靠,操作方便。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所示,轴承座2具有前后两个彼此相通的主腔,轴承座2的前 端与前盖8对接,两者通过螺栓固定,前盖8的内腔与轴承座2的前主腔连通。 主动齿轮14为轴与齿轮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2内,该 主动齿轮14的齿轮部分位于轴承座2的后主腔中,并与后桥差速器总成21上 的从动齿轮l相啮合,后桥差速器总成21位于轴承座2的后侧,其结构为公知 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主动齿轮14的轴柄从轴承座2的前主腔穿出,并伸 入前盖8中,且该轴的前端插入输入齿轮7的内孔中,通过滚针轴承与输入齿
轮7连接,以进行定心。输入齿轮7也为轴与齿轮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通过 轴承安装在前盖8上,输入齿轮7与主动齿轮14同轴线布置,输入齿轮7的齿轮部分位于前盖8的内腔中。
从图1中、图2可知,在主动齿轮14的轴柄上分别套装固定齿套3、垫套 11和差速环5,其中固定齿套3位于轴承座2的前主腔中,并与主动齿轮14为 内、外矩形花键配合,在固定齿套3的外圆周加工有外花键。垫套ll位于固定 齿套3与差速环5之间,在垫套11上套装过桥锥齿轮4,该过桥锥齿轮4上通 过轴承支承有内齿圈接盘12,内齿圈接盘12位于轴承座2前主腔的敞口处,并 通过螺栓与轴承座2固定连接,内齿圈接盘12的后端加工有内花键。在所述过 桥锥齿轮4上套装离合器13,该离合器13与过桥锥齿轮4的花键配合,离合器 13外圆周的中部设置有与拨叉机构连接的环槽,离合器13外圆周的前端加工有 与内齿圈接盘12相配的外花键。在拨叉机构的作用下,离合器13能在过桥锥 齿轮4上前后滑动,有选择地与内齿圈接盘12或固定齿套3接合。
从图l、图2中还可知,拨叉机构由拨叉15、拨叉轴16、拨套组件17、换 挡轴18、摇臂19和推拉杆20构成,其中拨叉轴16固定在轴承座2上,在拨叉 轴16上套装拨叉15,该拨叉15的一端卡入离合器13外壁的环槽中,另一端与 拨套组件17滑动连接,所述拨套组件17通过花键固定在换挡轴18上,该换挡 轴18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2上,并与摇臂19的一端连接,摇臂19的另一端 与推拉杆20铰接,推拉杆20延伸至驾驶室内与操控手柄相连。
从图1、图2中进一步可知,差速环5通过矩形花键配合套装在主动齿轮 14上,差速环5的后端由垫套11限位,前端由主动齿轮轴柄上套装的小圆螺母 锁紧。在所述差速环5上通过销轴10固定有两根左右对称的行星轴6,各行星 轴6上套装行星齿轮9,两个行星齿轮9均与过桥锥齿轮4及输入齿轮7啮合。
离合器13在拨叉机构的控制下,可以与固定齿套3接合,对应非加力状态(即直接档);也可以与内齿圈接盘12接合,对应加力状态(即二级减速档)。 如图l、图2所示,当离合器13与固定齿套3接合时,离合器13通过内花键同 时与固定齿套3和过桥锥齿轮4连接,其中固定齿套3与主动齿轮14的轴柄为 内、外矩形花键配合,因此过桥锥齿轮4和主动齿轮14相互固定,只能同步转 动。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输入齿轮7,输入齿轮7将转速传递给行星 齿轮9,由于过桥锥齿轮4与主动齿轮14相互固定,行星齿轮9不能自转只能 公转,因此只能将全部的转速传递给差速环5,再由差速环5通过矩形花键传递 给主动齿轮14,最后由主动齿轮14传递给后桥差速器总成21,整个过程没有 转速损失,输入齿轮7和主动齿轮14为同步转动。
当需要加力时,通过操纵推拉杆20来摆动摇臂19,使换档轴18发生转动, 从而带动拨套组件17进行摆动,致使拨叉15沿拨叉轴16的轴向向前移动,并 带动离合器13同时向前移动,离合器13脱离固定齿套3,并沿过桥锥齿轮4的 外花键向前移动,直至到达限位处时其外花键与内齿圈接盘12的内花键啮合, 致使过桥锥齿轮4与内齿圈接盘12相互固定,由于内齿圈接盘12固定在轴承 座2上,不能发生转动,因此过桥锥齿轮4在该种状态下也不能发生转动。输 入齿轮7将转速传递给行星齿轮9 ,由于过桥锥齿轮4为固定不能转动状态, 行星齿轮9将同时发生公转和自转,并根据差速器原理其公转的转速为输入齿 轮7转速的一半,因此由行星齿轮9传到差速环5上的转速也为输入齿轮7转 速的一半,由于差速环5始终与主动齿轮14为同步转动,所以主动齿轮14的 转速为输入齿轮7转速的一半,从而达到减速加力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包括后桥差速器总成(21)、轴承座(2)和主动齿轮(14),其中后桥差速器总成(21)位于轴承座(2)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具有前后两个彼此相通的主腔,在轴承座(2)内通过轴承安装主动齿轮(14),该主动齿轮(14)与后桥差速器总成(21)上的从动齿轮(1)相啮合,且主动齿轮(14)的轴柄从轴承座(2)的前主腔穿出,并伸入前盖(8)中,前盖(8)与轴承座(2)相固定;在所述主动齿轮(14)的轴柄上分别套装固定齿套(3)、垫套(11)和差速环(5),其中垫套(11)位于固定齿套(3)与差速环(5)之间,在垫套(11)上套装过桥锥齿轮(4),该过桥锥齿轮(4)上通过轴承外圈套装内齿圈接盘(12),内齿圈接盘(12)与轴承座(2)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桥锥齿轮(4)上套装离合器(13),离合器(13)与拨叉机构连接,在拨叉机构的作用下,离合器(13)能在过桥锥齿轮(4)上前后滑动,有选择地与内齿圈接盘(12)或固定齿套(3)接合;在所述差速环(5)上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行星齿轮(9),各行星齿轮(9)均与过桥锥齿轮(4)及输入齿轮(7)啮合,所述输入齿轮(7)通过轴承安装在前盖(8)上,并与主动齿轮(14)同轴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 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机构由拨叉(15)、拨叉轴(16)、拨套组件(17)、换挡 轴(18)、摇臂(19)和推拉杆(20)构成,其中拨叉轴(16)固定在轴承座(2) 上,在拨叉轴(16)上套装拨叉(15),该拨叉(15)的一端卡入离合器(13) 外壁的环槽中,另一端与拨套组件(17)滑动连接,所述拨套组件(17)通过花键固定在换挡轴(18)上,该换挡轴(18)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承座(2)上, 并与摇臂(19)的一端连接,摇臂(19)的另一端与推拉杆(20)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4)为轴与齿轮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4)的轴插入输入齿轮(7)的内孔中,并通过滚 针轴承与输入齿轮(7)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 速器加力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行星齿轮(9)分别套装在两行星轴(6) 上,行星轴(6)通过销轴(10)固定在差速环(5)上。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在轴承座内安装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的轴柄从轴承座的前主腔穿出,并伸入前盖中;在主动齿轮的轴柄上套装固定齿套、垫套和差速环,垫套上套装过桥锥齿轮,该过桥锥齿轮上通过轴承支承有内齿圈接盘,内齿圈接盘与轴承座固定连接;在过桥锥齿轮上套装离合器,离合器能在过桥锥齿轮上前后滑动;在差速环上安装有两个行星齿轮,各行星齿轮均与过桥锥齿轮及输入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动力传递的环节少,有效减少了功率的传递损失;整个加力机构的所有零件都处于同一回转中心,降低了各零件的加工难度,并且加工精度有保障;减速加力由行星机构来实现,因此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零件的个数和整个装置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B60K17/06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麟 白, 高同大 申请人:重庆川渝精工机械配件开发有限公司热门供应商共找到 42 个相关产品
报价:2700元/件
报价:1.50元
累计询盘:1次
报价:150.00元
报价:15.00元
累计询盘:1次
累计询盘:2次
报价:15.50元
报价:20.00元
累计询盘:6次
报价:125.00元
累计询盘:1次
[河南洛阳]&
累计询盘:47次
报价:190.00元
累计询盘:33次
报价:115元/根
累计询盘:25次
报价:150.00元
报价:15.00元
报价:1.00元
累计询盘:1次
报价:560.00元
累计询盘:1次
本页是马可波罗为您提供的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最新产品供应商、制造商,囊括了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产品的参数、型号、图片、价格等信息,是三轮摩托车后桥总成产品的权威数据库。我们会尽全力为您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您还可以找
按排行字母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